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县域经济专题信息(一)

发布时间:2013-06-26  |  浏览: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模式

2011年06月13日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中国地域辽阔,县情各异,东、中、西部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域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县域基本上都是在认清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走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可分为三大类:

1.资源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当地所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资源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又有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是某些县域因其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而物种繁多,具有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优势。这些县多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在发展中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把农业当工业来抓,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如山东省寿光市,依托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适宜的气候,建成了全国“菜园子”,并依靠蔬菜产业一直跻身于全国百强县榜单,成为老牌“农字号”百强县。

第二种是某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型工业。如新疆库尔勒市就是对当地丰富的煤炭及石油资源进行开发,以资源型经济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

第三种是一些县域第一、第二产业相对薄弱,但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据此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诸如交通运输业、宾馆服务业、旅游商品生产等部门的发展。如广东省恩平市凭借得天独厚的热矿水资源和富有特色的温泉旅游,建成了一个大规模、高品位的“中国温泉之乡”,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2.产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指县域集中发展某一产业,通过其横向、纵向的拉动作用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一种模式是通过特色产业和产业集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如浙江义乌围绕商品流通这一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服装、针织、彩印、文具、小五金、饰品、毛纺、拉链等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第二产业,其饰品产量约占全国的70%,衬衫产量约占全国的25%,拉链产量约占全国的25%。再如山东寿光的县域经济也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是产业发展型的另一种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这些企业的经营产值往往占整个县域GDP的相当比重,是地方经济的航空母舰。四川省双流县民营经济增长迅猛,逐渐成为经济建设中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为实现将双流建设成为空港大城市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3.综合发展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指县域经济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日趋成熟,县域拥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等事业全面发展,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如广东省增城市是广州、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群和广深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江苏省昆山市地处“长三角”地区,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区位优势明显,具有优越的地形、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湖光山色的自然资源,又有众多的历史人文资源,以周庄为龙头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昆山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高达88.13%,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精密机械行业为优势行业和领先行业,民营经济快速增长,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外向度高,已成为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县(市)、强县(市)。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05月12日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为我们明确了发展定位、路径和重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壮大总量、夯实基础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县依托优越的区位、气候、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冷凉蔬菜、草莓、熏鸡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群,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今年,全县要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1.1万亩,种植马铃薯30万亩;种植冷凉蔬菜4万亩、草莓1500亩。新建和扩建规模养殖小区25个,年内生猪、蛋鸡饲养量要达到10万头、200万只。到2017年,全县土地集中利用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40%,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龙头企业180家,设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草莓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生猪、蛋(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30万口、300万只。同时,要强化涉农资金的捆绑统筹集中使用,重点抓好规模种养园区建设,集中建成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工业经济要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思路,抓总量、增效益、提质量,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依托我县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光互补发电产业,打造全市乃至全区重要的风光电力能源输出基地。年底全县风光电力装机达到63万千瓦。到2017年,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其中风光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以旗下营工业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欧美集团谷氨酸钠等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中间体产业,全力壮大化工产业规模,打造现代化工产业基地。年内伊东东兴化工10万吨糊状树脂、3万吨三氯乙烯、15万吨聚氯乙烯深加工、10万吨糊树脂高级人造革及气烧窑项目建成投产,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内蒙古西部天然气200万吨液化天然气、天津华泉环保设备公司3000吨烷基芬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到2017年,全县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70亿元。围绕探矿增储、综合利用、延伸链条,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推动钼、铁等矿产资源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中西矿业氧化钼及钼金属深加工项目和洪业集团特钢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矿产开发和深加工基地。

同时,要加大对骨干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增资扩股、合资合作和上市融资。力争到2017年,形成年营业收入100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5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并培育1—2家企业成功上市。

第三产业要突出特色旅游、现代物流这一发展重点,抓规划、强建设、打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要积极融入乌兰察布“一心两翼”三大景区格局,围绕草原、山水森林、草莓、熏鸡、图书等特色品牌,开发建设更多的旅游景点,并与周边地区协作,打造几条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购物品尝等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独具草原特色和卓资风情的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力争到2017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6亿元。物流业要利用京藏高速、110国道、京包铁路,以及正在建设的京新高速、呼满大通道、呼张高铁等公路、铁路交通干线过境的有利条件,积极招引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力争把卓资建成连接呼市、集宁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今年,要在京藏高速卓资山出口和碌碡坪出口,规划建设两个集餐饮住宿、车辆维修以及货物仓储、配送、包装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

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镇,在更高起点上做美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四区四园”(四区即南区、北区、东区和西区,四园即郊野公园、体育公园、九曲山生态公园、湿地公园)组团式发展。通过几年的发展,使卓资山镇城区面积由现在的9平方公里拓展到35平方公里。要突出生态园林特色,继续完善和美化大黑河、苏计河“两河”防洪及景观建设,分年度统筹推进郊野公园、体育公园、九曲山生态公园、湿地公园建设。要突出建筑特色,建设一批展示卓资形象的地标建筑。要突出人文特色,围绕草原文化、熏鸡文化、草莓文化、红色文化等,提升城市魅力。要优化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抓好城区“新、绿、亮、洁、美”工程建设。依托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图书销售等产业,建成运营熏鸡大厦、图书大厦和商贸大厦,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加工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娱乐服务业,推进产城融合、城镇规模与产业同步发展,全力壮大城镇经济,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稳定就业,使在县城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市民。要健全城镇管理机制,实施法制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切实提高城镇管理效率和质量,将卓资山建成生态优美的山水城镇、文化厚实的休闲旅游城镇、商贸繁荣的流通城镇、产业集聚的创业城镇。

围绕建设呼集生态长廊带,在更高标准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继续推进通道、城镇、公园、村庄和园区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力争创自治区园林绿化城市,打造市府和首府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实施好禁牧政策,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力争到2017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积极推广节水农业、推动工业循环用水改造,促进城镇中水再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项目建设准入关,加快工业园区固废填埋厂、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把资源损耗、环境损害、生态改善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建设美丽卓资。

围绕加快推进富民强县进程,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认真落实城乡居民“两个提高”

实施意见,积极构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保障性收入多级支撑的增收体系。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5%,达到20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达到6960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进一步加大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城镇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稳定就业。每年培训转移农民就业3.5万人以上。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民生工程,将经济优势转化为民生资本,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按照“两个改善、三个提高”的总要求,深入推进“三三制”扶贫开发战略,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工作,确保贫困村生产生活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早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到2017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6100元,5.0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县、乡(镇)、村、村民小组四级群众工作部的作用,着力排查和化解基层矛盾,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建设“平安卓资”、“和谐卓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

立足优势发展县域经济

2012年10月17日  晋城新闻网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富民强县的根本途径。陵川县经济实力薄弱,当前应充分利用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开拓进取,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立足自身优势,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陵川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7.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4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余元。目前,全县三产比例为一产占12%、二产占36%、三产占51%,工业规模只占到三分之一。由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为7.5亿元,大体相当一个较大企业的增加值,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明显,在经济发展中起不到带动和引领作用,起不到支撑和主导作用。

这几年,陵川县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发展,但总体上还是经济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只占全市3%,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程度发育不足,县域内存在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由于缺乏发展动力,形不成人才洼地效应,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来,也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实际上,陵川县发展县域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峰谷纵横、涧泉清沥,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集中了王莽岭、黄围山、凤凰欢乐谷、武家湾等绝美的自然资源,除此之外,还有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二是陵川人具有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锡崖沟精神、杨村精神、曲艺队精神都是陵川人精神的集中体现。三是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使得陵川农产品具有非常优良的品质。

“十二五”期间,陵川县实现财政翻番目标,结合实际,立足优势,选准路径,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路径一: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发展工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与保护生态的矛盾,但是,发展工业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破坏生态,关键是要找到结合点,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针对陵川西部的平城、礼义、秦家庄等乡镇工业基础较好,具备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可以承接一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路径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陵川有很好的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而且小米、木耳、核桃、中药材等农产品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关键是要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形成产业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好生态牌、绿色牌、有机牌,走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

路径三: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陵川的旅游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以昆山为例,河南那边红红火火,而这边冷冷清清,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必须要在理念、规划、机制、投入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大胆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比如张家界旅游产业的发展,真正变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特别是在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的同时,还应该提出“旅游兴县”战略,因为旅游代表着陵川未来的发展方向。

路径四: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现代化的过程是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城镇化的过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发展城镇经济,陵川的城市建设还比较落后,甚至不如其他县区发达的乡镇,三产服务业也比较滞后,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快推进三产服务业。

最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抓项目。基于陵川财政吃紧、民间资本又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借助外力是陵川的希望所在。因此,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为陵川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抓项目关键在抓环境,不论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要服务好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抓环境关键在抓干部,要下大力气抓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管理和考核、选拔和任用,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

以新型城市化为动力

打造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新优势

2013-04-01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自治区“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东胜区要结合区情,因地因时施策,把产业强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以宜居宜业避暑休闲城区为特色,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市化,实现新型工业化、休闲产业化、城市现代化、管理数字化“四化融合”,奋力争当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之一,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58万,城镇化率达到95%。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和区、市重大决策部署,立足资源富足区中心城市定位,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经济社会得到全面提升。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719元,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自治区旗县(区)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东胜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发展水平上竞争力较弱、产业层次不高、投资不足,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低,非公经济发展缓慢等方面的差距也日益凸显。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东胜区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我们要在自治区总体发展格局中再定位、找走向,从自身发展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寻差距、挖潜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敢于突破发展思路,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善于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在更高层次上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亮点、探索新路子。

坚持产业强区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城市产业体系。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全市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这一优势,做足煤炭现代交易物流的文章,力争5年内煤炭电子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达到5亿吨、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的目标,建成辐射西部地区的煤炭物流核心区。全面提振绒纺和酒业民族传统产业,完成两大龙头企业搬迁,建成世界一流的绒纺工业园和国内知名的酒业园区,抢占行业制高点,放大“鄂尔多斯”品牌效应。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全力发展壮大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以京东方、世纪互联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兴通讯等项目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新兴重工、巨鼎煤机等项目为引领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13年,奇瑞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营业收入达100亿,带动园区实现“双百亿”目标零突破。品质化打造铜川汽车博览园区,大力发展汽车销售维修及汽车休闲文化经济,全年销售收入实现110亿元。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鄂尔多斯高原夏季清新凉爽这一气候特点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城市基础建设和服务条件,围绕“避暑”这一特色,大力发展休闲产业,重点培育旅游度假、商务会展、教育培训、体育竞技、康体养生等业态,使休闲产业成为东胜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抓好园区建设,为扩大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创建更好平台。

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推动城市建设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按照全市“一核、一圈、一带”总体规划,坚持东胜与阿康片区相向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动摇,主动融入核心区一体化布局,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的特色,走功能强化、品位提升,城乡一体的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畅通对外通道,加快融入呼包榆城市1小时经济圈进程,加快鄂尔多斯核心区半小时生活圈建设。全面改善城区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设施,三年内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提升城市品位,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三年绿化攻坚”行动,突出在旧城改造中拆迁还绿、园艺植绿、拓展公共空间,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推广节能建筑、节电照明、节水改造,拓展雨水利用型城市绿地,倡导“低碳生活”。依托“数字东胜”平台,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把城市建设与全市带动转移农牧民稳定就业、充分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加快引导转移农民自主创业、入园务工,率先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所在。我们要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为着力点,放手发展非公经济,以非公经济的大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的大跨越。一是从制度上确立并发挥非公经济的主体作用,按照“非禁即入、一视同仁”的理念,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服务,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推动各级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举措在东胜的全面落实。三是主动作为,以“中小企业服务年”为契机,采取“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办法,帮助中小微企业“抱团取暖”,共克时艰;以积极稳妥解决民间借贷问题为开端,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以新型金融业推动东胜民营经济在转型提升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把民营经济打造成真正的“就业工程”、“富民工程”。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  融合区域发展的思考

2013-04-19广西日报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推进,需要把握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找准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走县域经济融合区域发展的路子。这既是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通过区域发展辐射带动县域发展的客观要求。

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巩固县域融合区域发展基础

县域经济融合区域发展,首先要从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使之在区域分工中形成竞争优势,巩固县域融合发展的基础。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以工业为主导,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县域工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园区经济效益,提升园区承载产业发展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推动农业参与区域间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示范带动能力;全面激活商贸流通,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强化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与先进地区的体制、产业、市场等的对接和融合,培育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不断加深县域经济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参与程度,增强参与能力,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行多元化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壮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提高特色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和聚集,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集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四是注重创新驱动,增强县域发展动力。坚持以理念创新推进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和服务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着力构建创新平台,积极聚集创新人才。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打造县域融合区域发展新平台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加快推进县域融合区域发展的关键,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主动接受区域中心的辐射带动,结合县域实际,找准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城市规划布局,实施一批城建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做到建管并重、以管促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使平台作用更好发挥。二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将农村和城镇发展统筹起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不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行政区划体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激发县域发展活力。三是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按照“区城同建、产城融合”的思路,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和资源整合,强化产城配套,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提升城镇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园区集聚发展能力。

优化县域资源配置,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

推进县域融合区域发展,既有一个县域自身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借助一体化机遇实现优势互补进而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一是强化政策运用,确保区域政令协调统一。全面掌握区域发展政策,真正把学习政策、用好政策的过程转化成抢抓机遇、推动县域区域融合发展的过程;进一步研究细化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等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政策配套,确保区域政令的协调统一。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市场经济一体化。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互相依存、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优化县域土地、资金、劳动力、服务等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更广范围内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均衡配置、自由流通,努力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三是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充分利用本地区域和资源等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合作,加强与各区域各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实施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提高县域综合实力。

世上两个“最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2010-01-22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摘要]在当今中国,江苏省的江阴市和昆山市是两个“最牛”强县,它们多次并列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在2009年的测评中,江阴再次排在昆山之前而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这两个县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是不同的,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江阴昆山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县域经济的发展成就辉煌,光彩照人!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百强县测评中,江苏以27席进入百强县而一举超过浙江、山东,7席进入十强县而再拔头筹,再次聚焦全国人民的目光。江苏在全国十强县(实际上13个)中不仅占据大半壁江山(54%),而且4个县级市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再次勇夺全国冠军,实在是令人称羡!其中江阴和昆山最值得研究。

一、两个“最牛”强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比较

1978年,江阴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县,全县GDP只有4.33亿元;昆山更是一个农业弱县,全县GDP只有2.4亿元,在当时的苏州地区排名倒数第一,被人称为“小弟弟”。到2008年,江阴GDP达到1530亿元,名列全省第一;昆山GDP达到1500.26亿元,仅次于江阴。

江阴的面积只占全国的1/10000,人口占全国的1/1000,但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250,GDP占全国的1/200,上市公司占全国的1/100,500强企业占全国的1/50。江阴在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民间机构测评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了六连冠,为江阴和江苏赢得了荣誉;昆山面积比江阴小123平方公里,却聚集了占全国1.73%的外资,贡献了占全国2.39%的进出口总额,成为IT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昆山连续3年由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十强县之首,2006年又获首批“国家生态市”称号,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组织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名。2008年,昆山有8项指标居江苏全省第一名。

二、两个“最牛”强县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

1、江阴、昆山经济发展的起点不同

在看到两市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我们首先要指出,两市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江阴和昆山虽同属苏南地区,“苏南模式”以发展乡镇企业而闻名于世,但是,两市在发展乡镇企业上却差异很大:江阴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其乡镇企业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萌芽,60年代起步,70年代崛起。改革开放后,江阴农民积蓄多年的办企业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长。在乡镇企业的基础上,经过90年代后期的调整和大规模改制,造就了江阴今天强大的民营企业;相比之下,昆山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则显得基础薄弱、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昆山一直受“办工业会影响农业发展”的传统观念的困扰,后来在苏南发展乡镇企业浪潮的推动下,昆山才深感“无工不富”的切肤之痛,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此后,昆山又逐渐放慢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步伐,转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2、昆山在“引进来”方面领先于江阴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昆山抓住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利用紧邻上海的优势,以上海国有企业向外拓展、“大三线军转民”为契机,主动引进上海和“大三线”的人才、技术,在全国率先自费开发开放,闯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崛起之路。当时没有政策、没有资金、没有项目,昆山就学习南方经济特区,比照国家优惠政策批租土地,从而换取启动资金,主动招商引资。进入90年代,昆山又抢抓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开发区获国家批准的大好机遇,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迎来了招商引资的第一轮高潮。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昆山“主攻台资”,借鉴台湾新竹工业园区模式,建立出口加工区,率先封关运作。目前,在昆山市域内,已经聚集起930多家IT企业,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厂商有6家先后进驻了昆山。昆山在巩固台资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引进欧美日韩的投资比重。2008年,昆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超过4000万台,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0%。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000.50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工业完成总产值4485.96亿元。进出口总额613.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86.64亿美元,分别占江苏全省的15.6%和16.2%。30年来,昆山累计批准外资项目已达5600多个,注册外资已超过230亿美元。

3、江阴在“走出去”方面快于昆山一拍

当昆山从“招商引资”发展到“招商选资”但重点还在“引进来”的时候,江阴已经尝试着“走出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江阴、昆山两市都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发展瓶颈,昆山的做法是以集中力量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来实现产业升级,江阴一方面积极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并对传统制造业进行转移。从2007年开始,由红豆集团牵头的4家企业在柬埔寨成功地创办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大胆地“走出去”。江阴从1986年开始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为止,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累计批准外资企业2600多家,2008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5.49亿美元。

4、昆山民营经济数量多而江阴规模大、实力强

30年来,昆山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但相对而言,民营经济成了一条“短腿”。昆山人逐渐意识到这一点,2000年召开“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千人动员大会,提出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要以浙江和周边的张家港、吴江、常熟、太仓等地为榜样,集中力量把民营经济搞上去,把“短腿”拉长。到2007年,昆山工业企业达1531家,其中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99家,内资企业332家。全市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89.96亿元,其中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3480.25亿元,占94.32%,内资企业实现209.71亿元,占5.68%;同样以2007年为例,江阴拥有工业企业1158家,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分别达245家和913家。全市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47.66亿元,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1.55%和78.45%。外资经济的特点是利用我们的资源、能源特别是土地、劳动力,加工他们的出口产品,所赚利润全部汇回母国(地区),最后留给我们的是少量税收、工人工资和大量污染,民营经济才是老板经济、富民经济。

目前,昆山私营企业已突破2万家,数量居全省县域第一位,注册资本突破500亿元,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贡献额达30%。江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三”,经过改制后,到2008年,江阴拥有私营企业近8000家,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达58.6%。昆山民营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在实力上落后于江阴。现在的江阴,有12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2家上市,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156家,其中超百亿元的企业就有10家。

三、两个“最牛”强县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

1、江阴——内外源结合型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江阴是内外源结合型发展模式——民族经济实力强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本土企业日益壮大。江阴借助外力,内外结合,共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其主要经验是:(1)坚持以内生动力发展大企业集团,保持民族经济的强大竞争力。江阴目前的大企业集团有十几个,成为全国行业“老大”聚堆的地方,个个生龙活虎,赫赫有名。(2)本地骨干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拓展,实现低成本扩张。通过改造重组和上市融资,借助外力加速资本裂变式增值,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江阴板块”,目前已经拥有22只股票,今后还会逐步增多。一个县级市拥有这么多的股票,这在全国独一无二。(3)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自主创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变“江阴制造”为“江阴创造”。目前,江阴拥有的国家级企业集团在全国县市中名列第一,拥有毛纺、特钢、光缆、新材料等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第一的“单打冠军”20多个。

2、昆山——外资外贸带动型发展模式

昆山是率先发展的一面旗帜,也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她更加注重发挥外资的带动作用和外贸的“溢出效应”,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和服务业跨越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外促内、以内引外、内外并举,外资民资融合发展。其经验有以下几点:(1)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费开发、利用外资带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进位创优,以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精神,依靠土地招商和引进项目,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国际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道路。(2)目前依托众多外资企业,引导和促进民资与外资配套协作,使全市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协作体系。与此同时,大力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集中力量开发建设花桥国际商务城,重点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商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业态调整和功能提升。花桥国际商务城目前已经十分壮观,正式运作。(3)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理念,比如,“富民是第一导向,百姓认可是根本标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生产力”,等等。

3、外贸依存度差距很大因而受冲击程度不同

昆山和江阴作为外向型程度不同的两个县级市,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2008年,昆山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284.1%,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欧美市场消费需求急剧萎缩,昆山出口受到严峻挑战,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单月出口呈持续下降态势,平均降幅达6.4%;江阴外贸依存度仅为61.5%,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小得多。从2009年1月至5月,江阴单月出口持续下降,经济增长从2009年1月份开始回落,但到4月份明显回升。2009年上半年,江阴全市完成GDP达790亿元,同比增长10.4%。财政收入129.17亿元,增长10.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2.98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33.2%。由于江阴经济主要是一种内源性经济,依靠自己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通过资本运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使江阴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因而也就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四、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走内外源经济紧密结合之路

由上可见,无论是“江阴现象”还是“昆山之路”,都是成功的典型,它们的成功是不应受到质疑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江阴、昆山两市都要进一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江阴需要在坚持发展内源性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海外核心市场,开发国内广阔市场;昆山则需要在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坚持立足国内需求,瞄准国际高端市场。一个以内源性经济为主导、外源性经济为辅助且共同发展、比翼齐飞的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才是比较完美的发展方式。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准则,以科学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准确定位引领发展方向,以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以产业集群支撑发展基础,以集聚吸纳增强发展后劲,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质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扎扎实实地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江阴模式:城乡一体化经验做法与发展思路

2012年4月15日地方财政研究

(一)坚持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

江阴市以“三高”统筹完善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做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高起点推进城乡规划,在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江阴市城乡统筹规划及中心城区和四大组团的分区规划,全市建设用地控规覆盖率达100%,完成修建性详规面积1080公顷,做到了规划定位全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保留村庄详规覆盖率达100%

高标准推进建设规划,完成了重大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近期建设用地规划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农村居民点规划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有序推进了全市城乡“三集中”进程。三集中是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

(二)坚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围绕破解路、水、电、环保等重大问题,江阴市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率先实现城乡联网、共建共用。一是加强水电气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同步实施、突出重点、完善配套”的要求,全面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城乡交通建设。按照“构筑骨架、沟通南北、畅通环路、完善路网”的思路,江阴市加快实施“1530”通达工程(全市镇村均可在15分钟内进入市域路网,30分钟内进高速公路),积极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形成了快捷、畅通的城乡交通网络。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绿色江阴建设,不断巩固提升生态市建设成果,持续推进植树造绿活动,强力推进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强势推进控源截污行动,城乡环境不断改善提升,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三)坚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江阴市抓住群众最迫切、社会最关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问题,加快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以镇(街道)为主体、以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大城乡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力度,以普及12年义务教育为目标,放大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快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形成以市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民办医疗机构和社区责任医生为补充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三是全面实施“村村体育健身工程”,基本形成体育中心集聚发展、农民公园有机结合、健身工程遍布城乡、学校场馆社会共享的体育场馆设施体系。

(四)坚持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

江阴市始终把农民作为就业保障的重要群体,从政策、措施上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全面保障。一是建立了先普及后提高的社会保障体系。江阴市已建立健全了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五道保障线”,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的被征地农民,全部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二是形成了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就业促进体系

在充分发挥劳动力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等机构作用的同时,在城市社区设立就业援助站、行政村设立就业专业援助点、劳动保障专管员,将就业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每个家庭

同时,广泛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免费培训,深入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形成了尊重劳动、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城乡管理机制一体化。江阴市不断完善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管理体系,形成了城市、农村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一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立足于改造农村、转移农民、提升农业,以万顷良田等十大重点示范工程,实现现代农业的提质升级。二是实施“三置换”改革。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住宅置换城镇安居房、农村居民身份置换城镇居民身份”,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集聚集约发展。三是创新农村合作富民机制。江阴市以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以及富民合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让更多的农民成为股东、社员,切实增加农民来自集体的财产性收入、资源的增值性收入、专业化经营性收入。四是创新城乡管理模式。完善农村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实行城乡工作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考核、一体化推进

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通过村改居、村居合一等方式,实施居民与农民、本地居民与新市民的一体化管理,着力构建“大城管动态化”的新型现代城市管理格局。全面推进以“实行四项制度(村务公开制、村民议事制、民主理财制、民主监督制)、落实四项权利(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积极创新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方式,保障和发展农民的各项权益。

县域经济大步跨越之张家港篇

2012-02-18  常州日报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常州日报记者昆山张家港靖江沭阳四地调查(2)

当年“张家港精神”传颂华夏。正是因为“张家港精神”,才催发了“张家港速度”,形成了“张家港效应”。

而如今,张家港人更是把这种精神融入了政府作风效能建设,为它增添了新的内涵。

从2011年起,一场效能风暴在港城大地刮起。当年3月,张家港召开了深化“绩效比拼年”活动推进会,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在新一轮比拼中,有新状态、新能力、新业绩。

会上,张家港市纪委(监察局)“绩效管理监察室”揭牌,成为全国首家设立绩效管理监察室的县级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确保“三新”到位。

“服务客商,不说‘不’,而是说‘马上办’”;“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场绩效比拼,为新的“张家港速度”轰响了引擎。

不但理念先进,更要做法聪明

“有了‘车大夫’的提醒,我们修车时心里就有底了。”港城市民小张的汽车日前出毛病后,抱着试试的心态,体验了“港城车大夫”的免费服务,“专家不仅解答了技术问题,甚至连更换什么配件、价位大概多少,都告诉了我,这样,我们去修车前一本账就明明白白了。”据悉,为解决广大车主“懂开车、不懂修车”的难题,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整合汽修行业人才资源,推出了“港城车大夫”服务品牌。该品牌一经推出,便快速在全市有车一族中口口相传。

围绕全力增创特色亮点的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等各项工作,张家港市级机关创新服务工作品牌的“绩效比拼”活动全面开展,创新服务进入全新状态:建立机关服务品牌申报评选机制,开展“人民满意机关”、“机关服务标兵”等创建评选活动,以及“绩效比拼问基层”、“绩效比拼看行动”、“绩效比拼亮业绩”系列活动;市纪委坚持主动介入、积极预防、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于去年10月实现了全市175个行政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个社区“网上村委会”全覆盖;国土资源局结合职能定位,积极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不断寻求国土工作新突破,创出了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优质高效为核心的国土服务特色品牌“金国土,心服务”,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赞誉。

与此同时,全市各单位、各部门以“重点工作、特色工作、亮点工作”作为绩效比拼核心,全力以赴推进,积极对上推介,实现创新突破。市公安局注重“执法规范化”建设,走出社区警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成为全国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大先进典型;环保局《中国绿色画报——张家港生态文明特刊》走进全国“两会”,国家环保部组织中央媒体赴张家港集中采访报道;检察院紧扣“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全国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示范院;司法局大力实施“五大服务品牌”工程,被推荐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争当全国排头兵”创建工作集体二等功单位。

不但项目具体,更要机制过硬

“去年,仅为安置房装三菱电梯,我们就支出了3800万元”。走进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不时有一幢幢现代化的住宅楼映入眼帘,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安置小区。为了让搬迁农户住得舒心,当地政府不但精心建设,还实施了高标准配置。

张家港城乡一体化绩效比拼与考核体系,完善了城乡一体化动态监测制度,把农户搬迁、安置房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4大类19个重点指标列入动态监测范围,实行月填报、季通报;全面出台城乡一体化绩效比拼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多层次信息报送制度,定期发布安置房开工面积、竣工面积、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人数等4项主要量化指标;同时,确定了以8项主要指标为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考核体系,明确目标,细化考核。这些考核体系逼出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新能力。

该市农委专门抽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到各镇、村开展技术讲座,向农民直接传授病虫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等12项农业实用技术;全委系统选派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100个村与1000个专业户、基地,进行定点挂钩指导,切实做到惠农政策落实到户,技术指导服务到田,依法护农责任到岗,指导挂钩联系到点,保证了服务的常态化、现场化。

住建部门突出重心下移、服务前移,深入开展“进村驻镇”服务活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房屋动拆迁、建筑业、公用事业、村镇建设等条线管理单位及科室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进村驻镇”工作领导小组;与各区镇建立对口定向联络机制,公布联络人电话,定期与对口单位联系;设立了由23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动迁、项目及安置房建设、镇区改造、镇区生活污水治理4个专项服务小组,提供上门服务。

市委农工办努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开展驻点、实时、挂钩、跟踪、巡回五大服务,抓好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坚持“三业并举”(就业、创业、物业)、“三资并重”(资源、资产、资金)、“三力并动”(农民、企业、政府),逐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促进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他们采取以联合发展、异地发展、多元发展为主的多种发展模式,发展房地产、商业、旅游等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端业态,来帮助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绩效比拼出成绩,城乡一体展新颜。去年以来,张家港新开工安置房600万平方米,竣工226万平方米,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51%;新增以村为经营主体的土地股份合作社74家;村均可支配收入达511万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万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18.6万名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入城保。

不但看重过程,更要看重结果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去年年初,张家港将10个总投资473.9亿元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列入2011年度挂牌督办范围,并建立健全了项目投资责任制、项目审批会办制、项目挂钩负责制、项目建设问责制、项目进度通报制等5项制度。这是张家港市全力加大有效投入绩效比拼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浓厚的比拼氛围中,各镇区纷纷上紧发条,狠抓项目建设,迅速取得拼抢当前、全线飘红的新成效。据悉,仅去年2月10日当天,张家港全市各镇(区)就有66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而去年一年,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就完成工业总产值920.2亿元,增长22.7%;工业开票销售745亿元,增长27.2%;工业投入83.9亿元,增长29.1%;入库税收69.3亿元,增长28.6%。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张家港市经信委高度重视加大工业有效投入,狠抓项目落地和开工,大力培育规模企业。去年,全市完成工业投入350亿元,总量位列苏州县市第一;百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3650亿元,同比增长25.7%。同时,围绕省市重点项目,该市商务局主动服务,通过提前介入有关项目洽谈,为相关企业的报批提供全程指导和服务,从而保证了道康宁(张家港)贸易有限公司、协鑫光电科技(张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的成功获批。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是经济腾飞的翅膀。

”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加大有效投入和追踪问效力度,倒逼区镇机关和市级经济服务部门提升项目推进绩效,极大地推动了张家港经济的提速增效。

突破县域经济局限 山东胶南成功实现转型

2011年01月26日经济参考报

2010年7月份以来,山东胶南市大力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胶南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的大讨论,参与面广,建言献策多,社会关注度高,点燃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成为胶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强力引擎。

思想在震撼中嬗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胶南十届市委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南方行”活动,确定实施了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思路,推动胶南县域工业“一枝独秀”。21世纪初,胶南十一届市委“融入大青岛、建设新胶南”发展理念的确立,突破了县域经济框架模式,开创了胶南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无穷期”。面对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即将开通与青岛同城发展时代到来带来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面对林林总总的发展难题和“成长中的烦恼”,面对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区市的发展差距,胶南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万建忠就继续解放思想进行动员。

于是,一场同创先争优、实施“先锋工程”紧密结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半年中,胶南市委先后组织三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到上海、无锡、苏杭等南方地区,重点学习发展临港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城市规划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组织各镇、街道党委书记、市直有关单位和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到青岛所辖区市先进单位和日照东港区、临沂兰山区、沂源县、广饶县、寿光市、诸城市等省内区市进行考察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谋跨越。

为广泛地问计于民,胶南启动了过去少有的方式。在胶南政务网开设解放思想大讨论专栏、互联网上发布电子邮箱、移动公司开设手机彩信平台,以及在市行政办公中心、阳光大厦、泰华大厦等重点部位设立多个“解放思想,有一说一”意见箱。据统计,大讨论过程中,全市共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437条,经汇总整理出宏观方面的意见建议16条。各级领导干部结合胶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实际,就如何继续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等问题深入思考,撰写调研文章60多篇,提出了很多有实践意义的对策措施。泊里镇围绕如何服务董家口港开发建设,向党员群众征集了100多条“金点子”。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先后举行9次“一讲一议”活动,征集有关大项目推进与质量控制、景区可持续发展、村民素质提升等有价值的意见建议56条。

体制机制在突破中理顺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自上而下,围绕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从解决制约胶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深化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阻碍胶南发展的樊篱被破除,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逐步增强。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从理顺项目管理体制入手,由各镇、街道和园区全面负责辖区内企业的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税收全部归项目所在地,实现事权、财权相统一。在此基础上,明年1月份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强化各镇、街道和园区守土有责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到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上,放到壮大驻地经济上,放到解决好民生问题上。

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在制定出台扩权强镇16条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新一轮扩权强镇、放权强区的政策措施,对项目选址、厂房规划、行政执法等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做到能下放的权限尽量下放,能授权的尽量授权,能实行委托的尽量实行委托,切实增强各镇和园区的自主发展活力,在全市营造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宽松环境。

改革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除涉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民生工程由市财力保障外,其他领域项目鼓励采用BT、BO

T、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解决,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重点选择“国”字号大企业和省内外有实力的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城市片区开发和村居改造,加快推进重点项目。

完善全民创业机制。在实施城乡居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从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降低企业设立门槛、推行试营业制度、突出平台建设、完善金融扶持政策、规范行政审批管理、落实落户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扶持力度等15个方面,加大鼓励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健全招商引资体制。顺应招商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在胶南市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开发区设立投资促进机构,公开招考专业招商人员进一步充实到职能部门,强化专业队伍招商和园区招商,形成专业招商为主、全员招商相辅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项目引进评估、评价机制,对引进项目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估,确保引进项目质量。

转型在调整中提速

思想的洗礼,催生观念的嬗变;观念的嬗变,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对此,胶南市委书记万建忠强调:“解放思想,推进胶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关键要‘快’,做到快决策、快推进、快落实,要争分夺秒、大干快上,不能拖拖拉拉、贻误时机。”

作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主战略,“以港兴市”战略逐步驶入“快车道”。董家口港区已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规划编制、港口开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签约引进了中石化LN

G等总投资过300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华能5+3.5吨2个通用码头、青岛港40万吨矿石码头相继试靠泊成功,原定3-5年开港运营的目标将提前实现,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中转枢纽港、国内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能源储运中心。6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起步区已完成土地回填整理,签约引进了中盐物流、海湾集团搬迁、信泰怡和科技园、六合饲料加工和粮食中转库项目等重大项目,被列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规划,正在打造青岛重化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累计入住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33

家,形成了家电电子、装备机械制造等高端产业集群,目前正规划建设的5平方公里“保税物流园区”,加快新型出口加工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提升临港产业集聚度。

产业转型快速推进。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德枫丹机械制造、台湾东元机电、北船管业等一批装备制造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亨利安传动机械、中能通用机械等29个产业调整振兴项目进展顺利,新引进海霸新能源、三泰膜工业、大唐风力发电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带动提升了制造业层次和结构。

城市转型全面启动。按照“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彰显本土优势、胶南特色”的要求,高点定位、超前谋划胶南未来城市发展,确立了把胶南从一个农村县城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新城区的目标。

社会转型稳步推进。胶南市财政安排10.9亿元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支出,年初确定的市民服务中心建设、群众健身活动场所等十件政府实事全面完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在镇村卫生机构推行了药品零差率出售制度,为64.5万名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5%以内,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市。新建900套、6.4万平方米各类保障性住房,确保两年内基本满足市民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抓“快”字,求“实”字,就要立说立行、快中求好。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市民服务中心于2009年11月11日建成正式投入使用。以此为契机,胶南市行政许可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服务项目流程,探索推行并联审批,承诺件办理时限由平均22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2012-06-01 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级实力的重大战略。尽管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常常很大,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某些短期做法,另一个国家往往是不可学的。但长期来看,因为人类的共性,任何一个地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对其他地区总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韩国的“新村运动”

韩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新村建设为主要依托,因为农村是县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化、工业化农村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970年4月,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在旱荒对策会议上发起了“新村运动”。这项运动最初在农村推行,后来扩展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成为一场席卷全韩的全方位社会改革。在“新村运动”几十年里,农村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城乡差距快速缩小,农民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这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实行的政策。

农业补贴政策。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韩国政府经常以补贴与低息贷款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民进行资助。农业机械化一五计划期间(1972-1976年),政府共计提供各项农业机械化补贴19亿韩元;农业机械化二五计划期间,政府补贴达61亿韩元。此外,政策性贷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政策性贷款利率低于商业性贷款利率,其利率差也就是对农户的补贴。

税收优惠政策。为推动农村工业化,政府鼓励设立新村工厂,其税收优惠包括取得税全免、免第一年财产税、随后三年财产税减半。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和法人税,免物品税、酒税和油品税等。农民受灾后,给予重灾农户以农地税减免。政府于1983年起开始实施农村工业园区计划,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一系列税收优惠并适当放宽贷款限制。

教育培训政策。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教育和培训,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政府通过加强创业研修和实践,实施“成长方向型教育”。通过加大对非农科专业人才、大学生的职业训练,培养“回归农业”的创业型农民。同时,建立农业教育审议委员会,按农业专业分类加强专门化教育,贯穿从品种到市场,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培训。教育与培训使农民培养起了“自立、自助、勤勉、合作”的思想观念。

——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通过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可以扭转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做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与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韩国“新村运动”初期政府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从而激发了农民参与“新村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在现阶段,我们要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的新村镇,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

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农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又一瓶颈。解决好这一难题,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新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很不完整,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了农村金融供给,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根本没有商业网点。而且农业银行严格限制贷款条件,对三农的信贷额度非常小,未设立专门针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专项贷款,建立各级专项资金,保障农村资金需求,对发展县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四是培养新型农民。人才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当做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另外,韩国“新村运动”极大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但也存在不足影响。由于它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推进方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不顾地方的特殊情况和地区差异而强求一律。许多自愿的工作也变成了官办,造成农民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过分依赖。此外,有限的政府投资和片面追求效益,有些地区农民盲目扩大投资或改造居住条件,出现负债过重的现象。

继“新村运动”后,韩国于2004年开始推行“一厂一村”运动,即城里的公司企业自愿与乡村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支援,迅速扩展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及县域经济发展新方向

日本是单一制国家,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地方政权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镇)村两极。全国共有都道府县47个,即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3县。市672个、镇1991个、村567个。都道府县的权限基本相同,唯有东京都作为首都稍有例外。它是作为介于中央政府和市镇村之间的广域地方自治体,其职能范围很广。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是日本城市大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大城市,形成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导致日本的城乡差别加大,小城镇没有发展反而萎缩。同时,小城镇人口老化与过于稀疏问题也极为突出。为解决该问题,日本从70年代开始积极发展小城镇,从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入手,还积极鼓励回小城镇就业,至80年代中后期,全国村镇的基础设施水平已和城市基本持平。

——先后三次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战结束后,日本许多城市被夷为废墟,物资非常匮乏,农业也遭遇欠收,通货膨胀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55年日本农林大臣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并于1956年开始了战后首次“新农村建设”。此阶段的突出措施,一是确定推行区域,也就是说在政府指定的区域成立农业振兴协议会;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即农村振兴协议会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农民智慧,并与当地政府及团体进行协商,制定农村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三是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国家采取特殊补贴,除当地农民集资及政府农业金融机构贷款外,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还发放低息贷款。

1962年底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结束,小规模零散土地普遍得到整治;大批农村公共设施得以建立,促进了农民的进一步联合;调动了广大农民建设家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日本区域间和行业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特别是在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后,这些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因此日本政府在1967年3月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出台了谋求经济产业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缩小城乡差距、消除环境污染等一整套政策措施,开始了第二次“新农村建设”。在农业及农村方面强调全力推进综合农业政策:一是政府大量投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提出“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三是制定5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6,鼓励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解决农民就业。第二次“新农村建设”是在总结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并取得显著成果,这主要表现在,大大加快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农村生产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其中最重要的是,到70年代初,日本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种化。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后继乏人现象日益严重,为此日本又开始了第三次“新农村建设”。这次活动又被称为“造村运动”。当时的日本,财政力量越来越弱,仅凭财政投资和信贷来改变地区差异也越来越难,而农村自发出现的造村运动恰好可以在不消耗大量能源和财政支持的前提下继续实现乡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日本政府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第三次“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同时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二是加大建设扶持力度,决定以振兴产业为手段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使逐渐衰败的农村重新振兴起来。在这次新农村建设中,最具影响的是“一村一品”运动,其特点是每个村庄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形成产业基地,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分析日本三次“新农村建设”,其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农业协同组织,广泛组织分散农户,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提高农业、农村、农民地位;二是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即除各级政府直接补贴外,国家及农协系统金融机构提供足够资金;三是制定各种相关法规,即出台30多部有关法律与法令,使“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是各级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育培训,尤其是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造就了一大批既有实践能力又能扎根本地区的实用人才;五是尊重农民自主性,调动农民积极性,培养农民自立性,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六是将农村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紧密结合,既保留特色,又具现代风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区域特色和乡村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近年来,随着日本政府财政、金融、税制、规制等一系列改革的实施,尤其是在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战略的推动下,日本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研发新产品,创建新产业。日本近畿地区,包括京都、大阪、兵库、奈良、和歌山、滋贺等6府县。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有丰厚资源。这些府县经济竞相向高科技领域发展。在各府县中小企业聚集地,相继出现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的热潮,像开发小型人造卫星,研发新一代机器人,研制人造血管以及开发城市型低风速发电机等。此外,各府县通过产学官合作,创办新产业。如医疗生物产业、纳米技术以及IT(信息技术)相关产业。

(二)兴办风险企业,发展特色经济。九州地区的熊本、大分、宫崎、鹿儿岛等县,非常注重发展酿酒及酒糟等副产品的科学利用,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九州地区各县,约有230家酿酒制造商。日本东北部的山形县小国町,现有人口约1.1万,面积738平方公里,97%都是山林,远离大城市,周围是山,有三条河通过,是“孤立”的小城镇。当地政府挖掘特色产业,积极搞水力发电、办工厂之外,开始大搞特色旅游和旅游农业,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吸引城里人来度假。

(三)发展IT农业,提高竞争力。“IT农业”在日本已成时尚。所谓“IT农业”,是指在日本县域农业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机器人、计算机、信息存储及处理、通讯、网络、多媒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如在北海道,以往人们比作“在冷藏库中种稻子”。寒冷、过硫、远隔等恶劣环境严重限制了农业发展。近年来由于农业应用机器人发展迅速,当地已将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此外,北海道中央农业试验场,运用人造卫星大规模进行农地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通过卫星摄影对施肥等进行合理调整,对病虫害进行及早防治,以及改善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等等,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地区的粮食产量和质量。

(四)“产官学”合作,实施“产业集群”计划。2002年,经济产业省推出的“产业集群计划”,也称“地域再生和产业集群计划”。此项计划是以世界市场为目标,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为背景,根据技术转移链和县域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的计划。其19个产业集群计划分布在4个领域,即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能源,以产学官合作的方式,将人才、技术、信息等多种资源要素有效的组织起来,进行合理配置,全力支援技术开发、培育企业家和整备事业环境等,三位一体的推进县域经济振兴。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