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县域经济专题信息(二)

发布时间:2013-06-26  |  浏览:
德国县域经济发展
在德国,县的起源可以追朔到中世纪。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诸侯领地制度,处于欧洲腹地的日耳曼民族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长期处于小邦林立的分治局面。后来县的划分,多数以世俗或宗教的领地划分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原联邦德国进行了广泛的县级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重新划定县的区域范围。目前,全国包括16个州,有8个较大的州细分为行政区;所有的行政区和余下的8个州下面分为县,县又分为城市县和乡村县两种;县以下是乡镇。在原联邦德国(包括合并前的德国东部地区)设置了237个县,在原东德,是在专区以下设置了191个县。
——重视农业保护,打造均衡的城镇结构体。
德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村镇改造时,十分重视农业保护,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帮助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并提高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政府注重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
德国的绿色农业大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战后,为满足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市场的需求,在广泛采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同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也大为增加,结果使农产品供应总量得以显著增长,农产品自给率达到80%~90%,部分产品出现过剩。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副作用也显而易见。为缓解这一问题,德政府开始采取降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农地休耕,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德国的绿色农业也由此应运而生,虽然有浓厚的传统农业色彩,但在发展中却融合了现代管理思想,进行规范化生产和经营。它最大特征是在政府适当引导和扶持下,农户自觉自愿地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社会和企业以各种形式给以支持和赞助。
——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
德国政府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优先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政府积极进行村镇规划,将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打造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合作金融主体地位。
专门从事某方面业务或专门为某行业服务的专业银行,在德国农村金融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农村信贷的专业银行主要有德国农业地产抵押银行、垦殖与地产抵押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虽然这类机构占农村信贷市场的份额只有8%左右,但由于其地位特殊,不仅是农村长期贷款的主要供应者,也对重点信贷领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导向作用。如复兴信贷银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占农贷市场的份额曾高达30%,对德国农村金融体系基础制度的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各类银行为农村发展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更是多种多样,农民的各类融资需求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包括所有种养业、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水利设施、土地改良与归整、房屋建筑等,都能够从银行获得优惠的贷款。为促进农村信贷,各家银行还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信贷产品。如德国地产抵押银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实施的青年农民特别信贷项目,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低0.35到1个百分点,这些贷款产品对鼓励年轻人从事农村经济活动、培养新一代农村企业经营者作用显著。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农业与工业、商业存在天然的“利率鸿沟”,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是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保证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利可图,进而使得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得以控制。在这个方面德国通过政府巨额补贴作为信贷担。
一是通过巨额农业补贴,提供高额担保资金。农业的盈利能力天然的低于工商业,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农村资金必然向城镇转移,农村信贷资产的质量也必然趋于恶化。德国联邦、各州政府每年向农业提供的各类援助补贴高达80亿欧元,加上来自欧盟的农业补贴150亿欧元,每个农民平均每年可得到近8000欧元的补贴,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有的州如巴伐利亚甚至达一半。法律规定,政府补贴可以作为农民贷款的担保。补贴总额占德国信贷机构信贷额的比例已经超过13%,为金融资金进入农村提供了巨大保障。
二是土地农民个人所有,农业用地可做担保。在德国由于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在申请贷款时可以用土地作抵押。这就大大化解了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土地也成为农民可利用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土地具有永久性、稀缺不可再生性,土地经营收入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这决定了土地抵押债权可靠,比较安全,并且贷款期长,利率较低。目前德国的土地抵押贷款可以用于协助农民购买土地、开垦土地、兴建水利、道路、耕地平整和造林等,成为促进土地改革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是提供农村贷款利息补贴,鼓励发展区域平衡、环境保护类重点项目。为最终实现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与工业贷款的持平,德国政府还对农村贷款提供多种多样的利息补贴,包括降低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利率,限制农村贷款最高利率,减少农业贷款的存款准备金比例等。对重点项目,如技术创新、区域平衡、环境保护类的银行贷款,政府甚至可以全部贴息。政府贴息成为金融机构积极向农村贷款的主要动力,也免除了农民债息过高的风险。另外,德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也是规避农村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在基层的信用合作社,每个合作社的经营地域一般限制农村或教区范围内。在这样小的圈子里,大家彼此了解各自的财产情况,这是避免贷款风险的最有利条件。同时,不同地区的合作社的相互联合,保障了地区间资金调剂,在单个合作社出现问题时也可以相互援助。
美国:严格立法援助不发达地区开发
县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组织,在世界主要国家大多存在。但是在行政层级划分中,美与我国有很大不同。美国的行政层级只有联邦、州、市(镇)等3级。县一级在美国基本上只是个地理概念,并不存在一个县的行政机构。目前,在美国的50个州中,46个州实行县级建制,共设3050个县,各县的地域面积和居住人口差异很大。县域内的所有事情都在市一级行政机构办理。县政府不具有法人资格,只是州政府的代理机构。
美国政府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政府的政策主要是鼓励移民和拓荒,用十分低廉的价格将土地出售给私人。美国在1862年、1873年、1877年和1878年相继颁布了《宅地法》、《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沙漠土地法》和《木材石料法》,通过法律的手段鼓励拓荒,保护拓荒者的利益。这些法律的实施使美国无人区的面积大大减少,短短30年的时间里,移民购买了4.3亿英亩土地,建立了10个新的州,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土和行政区划的雏形。新移民耕种了2.25亿英亩的土地,奠定了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的领先优势,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有力地拉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区的加速发展,又为美国北方地区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材料。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一直持续到本世纪。第一阶段的开发使美国西部、南部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始终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浪潮。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几乎摧跨了美国西部和南部的经济,以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为契机,美国开始了对经济不发达地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第二次开发。美国政府先后在1933年、1961年、1965年、1972年、1993年颁布了《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流域发展法》、《经济开发法》、《地区再开发法》、《农村发展法》、《联邦受援地区和受援社区方案》等法律,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军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加速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使得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对不发达地区的开发,使美国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化,改变了以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美国的发展最早是在大西洋沿岸的东北部,然后向中北部的五大湖地区扩展,而西部和东南部长期不发达。直到“西进运动”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开始了对南部地区为重点的开发,使美国经济的区域差距不断缩小,最终趋于平衡。适时建立并形成相应的开发制度是美国在开发落后地区、协调区域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和基础。美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但是政府的综合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并援助不发达地区的开发。美国政府把援助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置于严格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一是立法鼓励土地开发。二是立法鼓励移民。三是立法解决突出矛盾。
二是采取“积极资助、参与管理”的措施,优先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三是实施专项补助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
四是培育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实行若干优惠政策。
五是制定鼓励资本向不发达地区流动的政策。
六是成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成立地区在开发署和经济开发署等专门的开发机构,负责制定开发落后地区所应遵循的基本战略,包括综合战略、减缓痛苦战略、根治战略等。
七是直接运用行政手段进行适度引导和干预。
沂水县县域经济经验谈
2013年5月16日    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
一、沂水县基本概况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现辖19个乡镇,1040个行政村,人口110.83万人,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沂县资源丰富,水资源8.16亿立方米,已探明矿种43种,木材蓄积量1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3%;有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雪山彩虹谷、四门洞、齐长城、沂山风景区和沂蒙七十二崮等著名景点;县城建成区面积2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万人;交通便捷,境内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之一,全国果品、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
二、沂水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成就
近年来,沂水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坚持“农工结合、工业带动”、“三大亮点”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不动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乘势而上,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16亿元,分别比2004年和2002年增长19.2%和67.2%;人均GDP达到10748元,分别增长19.3%和6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018万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28.2%和5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61元,分别增长22.8%和39.1%;农民人均纯收入3552元,分别增长14%和41.9%;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95亿元,分别增长38.7%和280%;地方税收收入达到2.24亿元,分别增长43.5%和74.6%;实际利用外资1259万美元,分别增长13.7%和883%。
三、沂水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沂水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民营主导型,农村经济为基石,民营经济为支撑,旅游经济为加速器,城镇化建设为助力,促进了沂县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沂水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65%。近年来,沂水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以“一调两转”促“三增”为主线,积极推进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平稳起步。一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畜牧业振兴、经济林果开发、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和造林绿化”四大农业工程,不断膨胀、提升林果、瓜菜、奶牛、淡水养殖等十二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2005年粮经比例调整为5:5,粮食面积稳定在82万亩左右,粮食总产39.12万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养殖小区达到1000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两转:一是加快农产品转化。拉长产业链条,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的转化升值,2005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50家,年加工各类农副产品300多万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97个,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8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达到42个,全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和“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先进县”。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36万人,2005年有组织劳务输出3万人,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204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增加,
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52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3%,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加大农村投入,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电网改造、旧村改造等,“十五”期间,共硬化路面1386.9公里,全面实现了电力、公路、电话村村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五年累计总投资5.4亿元,投工6950万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大力实施“十万农户致富工程”,全县共发放支农贴息贷款6.05亿元,贴息256万元。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以农村建设城镇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业生产企业化为目标,从新村镇、新产业、新组织、新农民、新风貌“五个新”入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为县域经济发展打牢基石。
(二)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沂水县始终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县民营经济强势起步、健康成长、不断壮大,撑起了半壁江山,成为推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发动机。2005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747户,私营企业1055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62.44亿元,增长38%,其中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55.63亿元,增长37.3%。油顶、食品、布鞋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2003年沂水县被中国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油顶城”、“中国布鞋城”和“中国食品城”。油顶行业,现有生产厂家138家,年产各类液压机械300万台(套),产品份额占全国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油顶生产基地;布鞋行业,现有生产厂家282家,附属制鞋户3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生产各类布鞋1.8亿双;食品行业,现有生产厂家287家,从业人员2万人,拥有先进生产线136条,年产食品250万吨,食品产业集群获得“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品牌推动奖”。近年来,县里一方面全力搞好传统“三城”产业的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切实抓好工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建设鲁南特色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发展壮大了食品、机械、鞋业、纺织服装、造纸包装、矿产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骨干带动、特色突出、优势集聚、产业配套”的工业企业发展体系,涌现出一批潜力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和一大批成长性好、机制活、前景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鲁洲集团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所属企业有新加坡鲁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鲁洲集团化工有限公司、鲁洲集团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等,是目前国内淀粉生物糖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出口贸易额最高的企业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淀粉糖行业二十强企业”、“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20大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被国家四部委确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加工玉米120余万吨,年产淀粉糖系列产品80余万吨、饲料系列产品40余万吨,化工系列产品10余万吨。青援集团,总资产5亿元,职工7000余人,年产食品能力60多万吨,先后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食品龙头企业”、“山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正航集团,所属企业有正航纸箱公司、正航面粉公司、正航药业公司等,员工2000余人,总资产达1.2亿元,2005年正航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山东双成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废纸回收、生产、产品深加工、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总资产1.6亿元,员工1210人,年综合生产能力10万吨,被评为“国家大(一)型企业”、“中国质量信誉AAA级企业”等荣誉称号,产品为中国轻工行业十大品牌。沂水兴盛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融矿石加工、销售、餐饮、生态农业开发为一体的多元化规模型私营企业,固定资产1800万元,从业人员500人,年产铁精粉15万吨。山东力蒙机械有限公司,是省内生产液压机械产品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厂家之一,总资产2600万元,职工215人,产品被国家机械工业部授予“机械行业可靠性认定产品”,首展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优秀新技术、新产品金奖产品”。沂水凯利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1.25亿元,职工1155人,年生产能力60万吨。另外,鲁南矿业、六合饲料、大地玉米、恒泰纺织、泓达生物等一大批企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档次水平和总体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些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在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县食品企业,与农村经济联系密切,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带动了县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县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做大做强旅游文章,积聚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沂水是一个文物古迹荟萃、自然风光怡人的沂蒙山区腹地县,旅游资源丰富,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规模产业。随着沂水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的开发,沂水旅游经济蓬勃兴起。2002年以来,沂水县旅游保持了大投入、大开发、大提高的良好态势,按照“科学开发、规划先行、整体运营、持续发展”的思路,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和“区域整合、优势互补”的集群式联合发展路子,优化整合旅游线路,努力打造“地质奇观生态游”整体品牌,逐步形成了“一大景区(沂水地质奇观生态旅游区)、三大产品体系(地质奇观产品体系、地域文化体系和自然生态游玩、休闲、度假体系)、十大景点(天然地下画廊等)的集群旅游产品体系。以旅游业为龙头,餐饮、住宿、娱乐、商贸等相关行业也随之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配套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2005年全年旅游开发建设投入7416万元,各重点旅游区接待游客210万人次,旅游收入7.6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65.4%和111%,形成了独特的“沂水旅游现象”,山东地下大峡谷和天然地下画廊入选“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沂水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行列,成为山东旅游业的一匹黑马。旅游经济的“乘数效应”充分显现,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新优势,提供了新动力,同时大大提高了沂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旅游业逐渐成为沂水县主导产业之一,并将进一步发挥对全县经济的提速作用,加快推动沂水县域经济的产业转型。
(四)持续推进城乡建设,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98年以来,沂水县创新城市开发建设的思路,投资6.8亿元进行了县城旧城改造,对县城7条主干道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建设,实施了城市绿化、亮化和美化以及管道燃气、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工程,建成了一大批高标准住宅小区、广场、园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4.5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42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7.15平方米;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构建起“山抱城市、城依水建,水分三团、绿林相伴,青山秀水、绿脉新城”的城市新形象,成为沂蒙山区北部的次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资3.7亿元,完成村镇建设拆迁面积25万平方米,小城镇建成区达到40.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75万人,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为9.94%,1个镇被省政府授予“中心镇建设示范镇”,2个乡镇被命名为“新型乡镇”,26个村庄被命名为“明星村庄”,县村镇建设管理处被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6.9%,被列为“全省城市化试点县”。城乡建设与开发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近年来,沂水县投资与消费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66亿元,同比增长33.6%,“十五”累计完成133.6亿元,年均增长28.9%;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46亿元,同比增长17.3%,污水处理厂、热电厂、自来水水厂等重点项目顺利完成,沂河大道工程、青莱高速公路等在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培育了汽车、住房、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城乡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
长沙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经验对湖南的启示
2012年09月25日   湖南统计信息网
长沙县是湖南县域经济的龙头,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89.95亿元,财政总收入100.02亿元,人均财政总收入10174.7元,成为湖南首个财政收入过百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过万元的县。长沙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中排第18位,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成为湖南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典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长沙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对推进湖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特点
按照“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的理念,长沙县在统筹城乡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统筹发展布局,加速城乡一体。长沙县根据各镇所处的地理区位、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坚持“南工北农”的发展布局,将县城及南部城郊乡镇定位为工业和城市服务型区域,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将县域北部乡镇定位为农业生态型区域,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同时配套实施了差异化的财政、土地、环保等政策。全县全面建立了城乡一体的规划审批、建设执法制度。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的地方发展工业、三分之一的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分之一的地方用于基础设施和商贸住宅)的思路,加快推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进园区,努力推动“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规范推进开慧“板仓小镇”、榔梨“绿色水乡古镇”、金井“茶乡小镇”等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围绕县城星沙,以黄兴大道南延带动黄兴现代市场群建设,以万家丽北路北延带动安沙现代物流园建设,以人民东路东延带动黄花空港城建设,以松雅湖建设促进星沙大商圈的发展,与27个市县对接,加快融城步伐,300平方公里星沙新城已初具雏形。
(二)调优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沙县遵循市场化原则,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追求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高经济发展质效水平,实现价值链向高端、高附加值环节跨越。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打造“工程机械之都”和“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动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产业多元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标准谋划和建设松雅湖、黄花空港城、黄兴现代市场群、安沙现代物流园、“长株潭”烟草物流园等重大功能园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招商项目结构,发展工业地产、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大力提升城郊型农业。着力提升粮食、蔬菜、花木、茶叶等优势产业,发展食用菌、瓜果等特色产业,提升城郊型农业。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坚持“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知名品牌,推动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
(三)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内生动力。长沙县在强化管理体制、权力监督、基层组织保障上,相继实施了城市管理、政府机构、行政审批、财税和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了县域发展内生动力。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和乡镇机构改革,赋予乡镇更大的自主权,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对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实行乡镇代管制度,严防村级产生新的不良负债。全面推行干部联点驻村和社区,公开联系方式、岗位职责、监督机制、考核办法。坚持“工业项目进园区”,实现了“用1%的土地创造90%的财富”。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减量、村主导消化、镇监管支持、县以奖代投”模式,并在全县划分禁养区、限养区,推行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生态养殖。
(四)强化公共服务,突出改善民生。一是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网。全县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医疗保险实现城乡统筹,高龄老人实行生活补贴制度,在全省率先启动革命先烈后代困难家庭幸福计划。二是构筑城乡社会事业网。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引进“3235”工程,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满足全县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三是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入开展“创业富民”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长沙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38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14237元,增长19.2%。
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通过发展园区经济、民营经济、特色经济和劳务经济,全省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转优、效益稳步提升、内生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
1、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县域总人口6306.00万人,占全省的88.4%;行政区划面积20.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6.9%。县域生产总值12971.83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省的66.0%;县域生产总值过100亿元县68个,过200亿元的县26个,同比增加26个和17个;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227元,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6757.01亿元,增长14.2%,占全省的5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9.17亿元,增长17.9%,占全省的55.5%。
二是经济强县不断崛起。列入县域经济考核范围的97个县市区,累计已有29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市、区)行列。2011年强县(市、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22.01亿元,增长1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533元,是全省县域的1.5倍;固定资产投资2785.25亿元,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8.25亿元,增长17.6%。长沙、浏阳、宁乡、醴陵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分列18、64、68、98位。
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稳步升级。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18.0:50.8:31.2,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四是社会保障全面加强。2011年,全省县域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分别为481.6万人、186.68万人、229.32万人、4780.16万人和1815.94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28.9%、8.1%、3.2%、2.4%和1.4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一些兄弟省市特别是同发达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县域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是整体发展水平偏低。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人口规模平均为83.12万人,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475.64亿元和29.04亿元,人均GDP64070元;而湖南县域经济20强县的人口规模平均为77.89万人,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276.1亿元和11.6亿元,人均GDP为34533元,分别只及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93.7%、58.0%、39.9%和53.9%,经济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数。尤其是客观反映经济实力的人均GDP数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距较远。在百强县中,江苏(29个)、山东(26个)、浙江(24个)、辽宁(10个)、福建(8个)和河南(6个)六省,强县数均排在湖南(4个)前列。
二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目前,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长株潭核心区域、湘南区域、环洞庭湖区域、大湘西区域四大板块。2011年这四大区域总人口分别为1373.6万人、2077.69万人、1553.23万人和1591.08万人,实现GDP总量分别为8320.62亿元、4892.81亿元、4594.31亿元和2403.99亿元。长株潭经济区以最少总人口数,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总量,分别是其他三大板块的1.7倍、1.8倍和3.5倍。在全省97个县市区中,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为789.95亿元,总量最少的古丈县为12.90亿元,两者相差61.23倍。人均GDP最高的湘潭县(84076元)与最低的桂东县(7601元)相差11.0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长沙县为14237元,最低的新田县2458元,相差5.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浏阳市为24235元,与最低的城步县10728元相差2.26倍。
三是产业结构不够优。目前,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达18%;三产比重较低,为31.2%。在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占的比重又很大,产品异质性不强、产业趋同、科技含量低,大路货多、精品名品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三、长沙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
从长沙县的发展经验给我们启示:要全面推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观、正确政绩观,以工业化为核心,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发展民营经济、开放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促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湖南县域内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产业结构仍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湖南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引导、统筹整合土地资源、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发展农业生态区建设,来推进产业高端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加快转型、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第三产业发展提速;通过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工业企业,着力推动其率先转型升级,使之成为行业内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通过发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示范带动效益,逐步形成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龙头的行业结构。
(二)抓体制机制创新,促管理水平提升。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要加大扶持力度,创新财政、土地、金融、人才等体制机制,继续简政放权、进一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要按照统筹管理乡镇、严防村级负债,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参与式”治理模式,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村级、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抓民生民本工程,促和谐社会建设。目前,一方面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弱,与外省特别是先进省份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省内县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转型又面临发展的双重任务。改善民生是当前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缩小差距、共同富裕长远目标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要借鉴长沙县的经验,走“以改善民生来缩小差距、促进富裕来提高社会和谐化程度”的转型之路。一方面加大边远区县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设施投入,另一方面调整市级对市县税收分成比例,确保财力向湘西北、湘西南“两翼”市县和贫困市县倾斜。
(四)抓特色经济培育,促县域实力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来自于特色经济的发展实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走特色经济之路,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县域经济要有地域特色,在发展思路上,应因地制宜,一县一策,谋求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于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县,要主动接受城市的辐射作用,发展为城市服务和提供产品供应的产业;发展为大型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引进县域以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建立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发展企业集群。在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所在的县(市、区),要以紧密的产业技术关联为纽带,在县域内大力发展和延长大企业上游和下游产品的产业链,形成并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交通较为不便,但有一定资源的边远山区县,应大力培育本地民营企业家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适时引导中小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形成原生型中小企业集群。注意扶持资源开发和加工企业,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
山西晋城市发展县域经济主要经验
2011-1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中国煤炭工业基地,人口约200万。近年来,晋城市依托县域经济,努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统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承载力明显提高,改革开放成效明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560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5.5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99元。其主要经验是:
一、以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把强县带动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凸显出来。晋城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六县(市、区)的快速、均衡发展,其中泽州、高平、阳城、沁水四县(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都分别达到了150亿元、20亿元以上,具备全面转型、大步跨越、率先崛起的优势和潜力。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晋城市借鉴江浙等地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把实施强县带动作为实现转型跨越的重大战略,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六县(市、区)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条件,坚持民营主导、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发展的思路,以产强县、以园活县、以城带县,真正打造一批以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清洁能源、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特色农业、旅游文化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强县,真正形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县域经济竞相发展新格局。晋城市要求,各县(市、区)都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上破题、探路、攻坚;要把强县与富民结合起来,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精心布局“一区六园”,为项目的引进建设提供重要平台。晋城市把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承载体、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全市规划布局了“一区六园”,使每个县(市、区)都有一个主业突出、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园区,以此带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循环生态和企业做强。一是抓了产业规划。总体的产业体系为“四梁八柱”,即煤炭、电力、化工、冶铸、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这其中最有优势、条件和潜力做大做强的是现代煤化工、煤层气、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四大产业板块。二是抓了功能定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经济开发区,以富士康为龙头,在加快A区、B区建设的同时,推动和加快金匠新兴产业区的开发建设,主要布局电子产品、精密制造等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配套海关商检、文化物流等相关设施,将其打造成为科技领先、主业突出、功能齐全、面积8.13平方公里、可容纳30万人左右的环保节能科技智能新城。三是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晋城市认为,面对全省各地春潮涌动、竞相发展的局面,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慌不择路;转型跨越发展,要从抓学习、培训、调研开始;要进一步搞好技术调研,看晋城市晋城的资源条件到底能做出什么,进一步搞好市场调研,看晋城市晋城能做什么。所以,晋城的招商引资工作更理性、更符合转型发展要求,也更有力度。
三、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基础。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推进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晋城市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出台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实施意见,并在实际工作中确立了7条发展路径:(1)立足自身优势。(2)坚持市场导向。(3)强化品牌认证。(4)扶持龙头企业。(5)加强农民培训。(6)完善发展机制。(7)建设特色城镇。经过几年发展,晋城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产业初具规模。以高平市的生猪养殖为例,全市生猪养殖大乡6个,万头以上猪场16个,千头以上猪场246个,百头以上猪场2000个,规模养猪比重占到养猪总量的80%,2010年的生猪出栏达到121万头,产值突破10亿元,安排农村劳动力2.5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80元,为全省第一。阳城县的蚕桑发展也很突出。全县桑园面积达到8.5万亩,发种7.3万张,产茧675.4万斤,养蚕收入1.3亿元,蚕农户均收入5200元,人均收入1300元。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县、“阳城蚕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和国家级蚕桑产业化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县,在全国蚕茧抽样检测中综合指标排名第一。二是产品特色明显。陵川县是典型贫困山区,发挥土地、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域生态的差异性和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按照“合理布局、逐村定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了以小杂粮、马铃薯等冷凉地区特色农产品,以山地散养土鸡、围栏种草养畜为主的健康畜产品,以核桃、花椒、木耳、香菇为主的绿色林产品,以南太行地理气候条件生长的优质中药材,以农事展示、农产品展销、农家接待为主的观光休闲旅游业。三是循环农业正在起步。其中高平、泽州、城区的猪—沼—菜,生猪养殖—生猪屠宰—猪血加工—猪饲料加工;阳城、沁水、高平、陵川的桑—茧—丝—丝产品;桑禽—桑经—桑薯—桑菌等循环发展、产业延伸呈现出喜人势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四、实施一手抓特色城镇化、一手抓扶贫攻坚的“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按照新修编的“四位一体、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晋城以市区为中心,通过打造大县城,合理布局小城镇,抓好一批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农村新型社区,每年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积小胜为大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在抓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抓了扶贫攻坚,以陵川、沁水两县连片扶贫为重点,着力解决贫困农村生产生活问题,2009年至2010年,政府和社会投入资金1.2亿元,累计扶持210个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400多个,发展蔬菜大棚3000多栋、连翘种植基地10万亩、生态养殖项目210个。
五、大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努力开通县域经济发展快车道。金融方面,先后成立全省首家浦发泽州村镇银行等三家村镇银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9家,成立财政性担保公司7家。加快资本市场融资步伐,富基股份在天交所上市,兴高能源、沁和能源已完成上市资料申报。土地方面,抓住编修新一轮土地总规的契机,“一区六园”和各县产业集聚区的用地得到优先保障;通过用足新增指标、用活整治指标、拓宽矿业用地、盘活存量用地等办法,尽最大努力保障今后五年县域经济转型跨越的土地需求。水利方面,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手在市及县区筹建水务局,组建市水务建设开发公司,实现全市水务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快以张峰水库为龙头的“井”字型供水网络建设力度,确保全市发展用水需求。人才方面,编制人才发展规划,设立1000万元引进海内外人才专项资金,已引进伍永安、喻晟、施海潮等20多名掌握领先科技、创业经验丰富的顶尖人才。
发展县域经济是整个经济工作里面的重头戏。县强国家强,县富天下富。实践也证明,凡是发展快的地方,都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除了县本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好的体制、政策、环境,还需要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晋城市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下决心扩权强县,切实改变放虚权收实权、放小权收大权的现象,做实做强县级政府。二是高度重视煤炭资源整合后的利益分配问题,以维持县、乡、村原有利益基本不减少为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使煤炭产区、煤层气产区的老百姓真正能从资源开发中受益。三是尽快制定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政策,并首先在进城农民中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晋城的城镇化率已达48.4%,但有城市户口的只有26.1%,人户分离影响的不单是身份认同,也在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四是加大培训农民力度,利用一切公共资源和设施,为广大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开展长久的技能培训。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应该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件带有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自上而下应有一套体制、机制来保障。(文/韦克晓)
县域经济的江浙模式
2011年7月5日   人民网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就令人瞩目,其中县域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占比分列一、三,县域经济占两省GDP比重均超50%,无论从数量到质量,江浙县域经济实力已远远高于广东,其发展经验有一定启示意义。
浙江:体制创新+民营经济+专业市场
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城乡统筹发展优势比较突出,特点是体制创新+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避免了市对县财政的截留,尤其是有效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状况,这种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管理权限设置方面,浙江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内容有12大类313项,这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此外,浙江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进一步激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目前,在浙江全省的县域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80%以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70万人,乡镇企业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浙江通过“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做法,成为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搞活了产品流通,又促进企业发展,也带动了饮食、旅业、运输、电信、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江苏:区域协调+特色经济+外向引资
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区域协调+特色经济+外向引资”,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得益于区域共同发展,分为苏北、苏中、苏南三大板块。目前,苏北振兴的支持力度加大,积极实施产业、财政、科技和劳动力四项转移,挂钩帮扶、南北共建开发区。苏中依托沿江开发开放,生产要素加速聚集,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崛起势头强劲。苏南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走上了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近年来江苏县域经济坚持“两头在外”,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的外向发展战略。例如有名的县域经济“昆山模式”­——江苏省昆山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目前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占比达45%。江苏省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全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强”的路子,逐渐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在全国颇有名气的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一方面大力发展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主动承接大城市的辐射,大力引进大城市转移的产业和企业,发展配套经济。
以大企业大项目大园区领跑县域经济
2012-02-04    大众日报
今后,兖州将继续着眼于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突出“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园区支撑”,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本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强调‘工业立市’,突出实体经济地位,兖州将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翻番,综合实力冲刺全省30强第一梯队。”2月1日,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进行到第二天,兖州市委书记张玉华向记者描绘了该市今后的发展蓝图。
张玉华说,近年来,兖州一直坚持“工业立市”方向,实现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一直处于济宁市前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济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兖州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层次和集聚度还不够高,城乡、镇街之间发展还不平衡;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如何攻破发展难题,继续领跑县域经济?张玉华介绍,今后,兖州将继续着眼于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突出“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园区支撑”,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去年,两大‘航母型’企业太阳纸业、华勤集团销售收入分别达259亿元、226亿元。近年来,这两家企业的经济增幅都达到20%以上,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这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带动它们走‘对外合作、强强联合、以优质资产换发展’的强企之路。”张玉华表示,在兖州,大企业引领作用十分明显。
据了解,兖州将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实施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健全项目运作“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总投资500多亿元的238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对40万吨食品包装卡纸、1000万套轿车胎扩产等40个重点产业项目实行集中会战,确保年内22个建成投产。”张玉华介绍。
同时,兖州将做强园区载体,打造产业高地,推动经济开发区、兖州工业园区分别晋升为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示范区。“这也是兖州未来发展的底气!”张玉华如是说。
为确保“县域经济倍增计划”顺利实现,兖州将培育强企方阵,实施大型企业创千亿、骨干企业创百亿、中小企业创品牌的“三创工程”。“太阳纸业、华勤集团今年销售收入都将突破300亿元,并积极与世界500强联合对接,利用高新技术、高端产品、高效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五年建成千亿级企业。”张玉华充满信心地说。
嘉善: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标本
2012年3月9日百度文库
在融入长三角的浪潮中,每个城市都希冀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尽“天时”与“地利”。嘉善县提出“大树底下好乘凉”、要做“接轨上海第一站”、构筑“吸引台资强势平台”的发展战略,成为浙江省最大的台资集聚区,经济增长拾级而上——
进入本世纪后,当人们还在为东莞、昆山谁是台资的“福地”而争论不休时,不经意间,却发现身边多了很多对手。
嘉善就是其中最强劲的一个。至2007年上半年,嘉善县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60家,总投资28.66亿美元,常住当地的台商有1300多人。短短几年间,这个506平方公里的农业县已发展成为浙江最大的台商集聚区。
接轨上海:演绎区位优势
地处杭嘉湖平原北侧的嘉善县,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个传统的农业县,自古就有“善邑粮赋之重甲于全国”之说,到今天,全县38万人口中,仍然有农业人口29.1万人。
走在嘉善县城街头,上海的气息扑面而来。从嘉善的魏塘镇、丁栅镇出发,驱车几分钟就能进入上海。
嘉善从地理位置上看与上海郊区无异,却具有上海所不具有的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优势。
如此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却并没有让嘉善的发展如鱼得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嘉善工业蹒跚起步时,寄希望于上海的扶持和帮助,但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嘉善提出了全新的“接轨上海”的思路,在工业上甘当配角,错位发展。嘉善人不期望在尖端产业上与上海展开竞争,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旨在重点打造木业家具、五金机械、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基地。
不久,成效凸现出来了。至目前,“一三五七九”现象是嘉善接轨上海的真实写照:10%的嘉善人到上海工作、学习、生活,或与上海有直接关联;3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大市场;50%的工业产品为上海企业配套,流往上海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70%的出口商品通过外贸口岸进入国际市场;90%的外资或县外民资受上海影响而进入嘉善。
“磁场效应”:打造台资栖息地
“光有区位优势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改善服务、政策和人文环境,使嘉善的开放型经济能够持续稳步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台资投资重镇。”该县一位主管招商引资工作的负责人表示。
基于这种理念,1999年,嘉善县设立了台商投资区,实行“定向开放,园区引资,产业招商”政策,并把此作为县政府的一号工程。
“一号工程”的主体内容就是对台招商。这之后,当地成立了大陆第三个县一级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为台商提供全方位服务;创新招商手段,通过以台引台、出击招商、蹲点招商、产业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形式,多路并进,招商成效明显;筑优引资平台,主动吸引台资项目落户;打造环境品牌,解决招商主体和外商的实际问题,营造出了亲商、安商、扶商和富商的良好氛围。
从此,嘉善由政府招商开始向企业招商和产业招商拓展模式转变,“磁场效应”凸显。其中晋亿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引进总投资1.06亿美元、年产20万吨紧固件的台商独资企业晋亿实业公司,引发了磁场效应,先后有20多家与之相配套的台资机械企业集聚嘉善,总投资达到1.8亿美元。
至2006年底,受这些台资企业影响,许多原先从事废钢营销的经营者,开始从贸易走向实业,纷纷办起了配套加工企业,从而形成了以晋亿公司为龙头,130多家骨干企业为重点,1000多户家庭工业相配套,年产值100多亿元的机械加工产业链。
此后,嘉善木业的“无中生有”和产业链的延伸也都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磁场效应。嘉善境内并无一片森林,却成为全国最大的木业生产基地,先后引进了台资木业企业43家,总投资超过2.3亿美元。台资的进入直接刺激了民间资本投资木业。目前全县已有木业及相关配套企业360多家,形成了从原木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2002年,产量和销售额排全球行业第五位的台升家具公司落户嘉善,几乎成为台资青睐嘉善的一个象征。这家实力雄厚的台湾公司一举投下1.05亿美元,在嘉善打造出了亚洲最大的家具生产企业。结果,一系列与其配套的企业也纷至沓来,其中包括全球500强之一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毫不犹豫地投下巨资,主攻涂料项目。迄今为止,仅仅这一个行业,配套企业的总投资就超过1亿美元
“县域经济”模式再定位
2012-06-11    浙江日报
郡县治,天下安。自古而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
作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县域经济功不可没。数据显示,2011年,浙江省GDP总量3.2万亿元,其中县域经济总量占了三分之二强;在全国百强县中,浙江独占27席——县域经济成为了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
浙江的县域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年代和计划体制框架中发展起来的,契合了当时经济社会阶段性发展的节点。上世纪80年代,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初期,浙江省大胆放权,坚持“省管县”财政体制,并通过连续四轮“强县扩权”,使“省管县”体制由财政体制逐步拓展到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推动了全民创业,使得县域经济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然而,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在资源配置、整合能力方面的局限显露,诸如金融、技术、人才和市场、土地等各种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这时,就需要跳出县域的范围,从更宽视野、更高层面来统筹、配置市场资源,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的最佳耦合。
当今世界,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伴而来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且,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这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就越强。
2012年,“金义都市区”的提出、实施,成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大事件。对此,一般论者的共识是,“这里将成为浙江第四大都市区,成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如果我们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参照系中去观察,金义都市区更是突破现有县域经济模式种种局限的一次有益突破。
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口1000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能量级,它的资源整合配置能力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从金华的层面来看,经过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当前金华的市域总人口接近1000万(包括流动人口),全市生产总值已经超过2447亿元,正站在一个突破发展的节点上。如果依然停留在县域经济层面,就会造成资源调配的效能低下,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缓慢,掉入“规模不经济”的泥淖。
从金华区域范围来看,义乌商贸业发达,其他县市制造业有一定基础,义乌县域商贸业与金华市域制造业之间是相互联动、相得益彰的。义乌市场的发展,是踩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节点、创新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金华市域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给予了义乌商贸业以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统计数据显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7万余个商位中,金华地区占72.21%;市场170余万种单品中,来自金华市域的商品比重为32%,市场集聚了周边兄弟县市的优势制造业。与此同时,义乌商贸业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县市的制造业提升,解决了上百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尽管如此,发展到现在,义乌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制约非常突出,在现有的县域资源配置框架之下,挖潜空间障碍重重。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义乌目前是65公斤级的举重冠军,但是要更进一步,如果要谋求80公斤级的举重冠军,那就必须“增重”,需要从整个金华市域的层面来配置、整合资源。当然,相对应的是,金华市域制造业也需要有一个贸易平台,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金义都市区”的提出,契合了这种需求,有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需求。对此,学界已经做出积极回应,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就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模式和适应性条件展开调研,并从理论层面提出一系列课题:作为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省管县”的体制是否依然适用?在东部地区,是否要用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取代原有的县域经济模式?而在实践层面上,国家层面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开始积极尝试。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金义大都市核心区建设能够尝试突破现有的县域经济藩篱,在区域范围内实现高端要素集聚,那不啻为一次有示范意义的重大突破。(徐淼)
海城:领跑东北县域经济发展
2013-02-21    中国产经新闻报
近几年,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如雨后春笋,实现了重大突破。伴随着辽宁全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城县域经济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海城市通过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综合实力已领跑东北,成为东三省经济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城市活力最足的县(市)之一。
日前,辽宁省人大代表、海城市委书记王潜在辽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接受了《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据王潜介绍,五年间,海城全市GDP从333亿元增长到790亿元,总量始终位于辽宁县域前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0亿元跃升到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8700元、6460元增长到19200元、13642元,分别是2007年的2.2倍、2.1倍。共斥资70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成区由41平方公里发展到5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36万人发展到54万人,城镇化率从53%提高到61%,每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5%提升民生幸福指数。2012年,在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列16位、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列14位,连续三年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王潜说,海城五年共投入50多亿元规划建设六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400多个。形成菱镁新材料、钢铁及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菱镁新材料产业已成为辽宁重点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520亿元,“十二五”末将超千亿。民营企业发展到1.9万家,培育了一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和两个超50亿、12个超10亿元的企业,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税收等主要指标中均占90%以上份额。海城依托闻名中国的西柳服装和南台箱包市场优势,规划建设10万平方公里专业市场集中区,吸引了西柳中国商贸城、西柳国贸市场集群、中国北方水暖城、南台国际皮革皮具城、江苏润恒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和义乌(西柳)小商品城等大项目的落户,专业市场正向商城化、集群化、现代化迈进。专业市场面积由136万平方米发展到195万平方米,市场交易额从274亿元增长到418亿元,服务业税收占比近50%。
近年来,海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是中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农高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辽宁十二届“人大”会上,王潜提议把海城列入中国县域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区。他说,海城今天的发展,得益于改革的先行先试。1985年,海城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改革;1995年,实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转变政府职能、企业转制等改革,两次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海城县域经济的发展。海城如能列入中国县域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区,将有效破解新时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体制和机制的瓶颈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海城民营经济、市场、资源等优势,为辽宁县域经济改革提供示范和样板,再续辽宁县域新辉煌。
江苏省宜兴市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
2012年12月21日中国县域经济网
中国陶都——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三角中心,是太湖西线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等美誉。全市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7.6万,下辖14个镇、4个街道、217个行政村。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0.4亿元,财政总收入180.8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5.02倍和12.75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价中名列第五位。
“十一五”以来,宜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五个一体化”的总要求,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宜兴的总目标,牢固确立“没有城乡一体化就没有基本现代化”的理念,突出抓好城乡规划引领、基础设施支撑、村庄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保障、城乡一体管理五大重点,在江苏省率先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城乡面貌整体提升、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天的阳羡大地,处处呈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景象。
一、坚持规划引领,将每寸土地、所有建设纳入有序管控之中
科学规划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牢固确立城乡规划的“龙头”地位,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完成了14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修编、217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486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使每寸土地都纳入规划的管控之中。同时,不断优化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加快由总规向详规提升,重点编制了近200个新农村规划及新农村整治规划,引导散乱的自然村落适度集中建设成为地域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的新村庄。我们还依托宜兴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积极推进《宜南山区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宜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水上交通旅游专项规划》等60余项与城市总规相配套的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了具有宜兴特色的规划体系。
二、坚持基础支撑,建成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纽带。“十一五”以来,我们先后投入20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五个城乡一体化”。一是建成覆盖城乡、快速通畅的现代交通体系。立足提升交通能级,全面完成了318公里国省市干道的升级改造,累计完成950座农村危桥、60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今年总投资20亿元的交通“八路工程”又将全面建成,对外对接交通大动脉、对内连接城乡的现代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市内各镇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进城区、村村通公交的目标。二是建成城乡一体、优质安全的供水体系。先后投入近20亿元,用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和供水主支管网建设,新建供水主管网1500公里,完成13万户供水入户支管网改造以及氿滨、张渚两座水厂的扩建,百万宜兴市民都喝上了优质安全饮用水。去年又新建了总投资3亿元的横山水库供水主管网复线工程,启动了总投资8.1亿元的油车水库建设,供水管网和供水水源都将实现“双保险”。三是建成“四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体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的总要求,建立了全新的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模式。目前,全市污水主支管网总里程近1300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1.25万吨,城区、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和85%,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四是建成“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体系。按照“全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建设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压缩中转站、二级转运站等完备的硬件设施,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目前,全市城区垃圾密闭化、机械化收运率达80%,全市垃圾收集率达9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乡环境更加整洁舒心。五是建成覆盖全市的天然气供给体系。抓住国家“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契机,依托市场主体,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供气管网体系。目前,全市年供气量达3亿立方米,居民用户突破9万户,年内将实现“西气、川气”双气源稳定供气。
三、坚持环境惠民,全市域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风貌的整体提升,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把整治村容村貌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节约易行的原则,着力解决农民群众身边最急迫、最现实的环境问题,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环境意识的“双提升”。注重因地制宜整治。按照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六种类型,因地制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既使环境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也充分彰显自身特色,使平原圩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临湖渎区更具水乡风韵。坚持高标准整治。每个行政村必须做到“三清四建五无”。“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四建”即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配套、环保处理设施、环境保洁队伍四个建设到位;“五无”即无卫生死角、无违章搭建、无空巢危房、无露天粪缸、无散养畜禽。目前,全市14个镇全部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2/3的行政村建成省级卫生村。实施连片整治。以宜兴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为契机,先后在太湖渎边地区、平原圩区和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启动了总面积达580平方公里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目前太湖渎边和平原圩区300平方公里已完成连片整治,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连片整治将于明年全面完成。我们还把每月10日定为“我爱我家城市卫生日”,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城市宜居日”,7月13日定为“全民卫生行动日”,把每年的4月份、10月份定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月”,充分激发广大市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坚持服务保障,让广大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质量的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最本质的就是要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基本一样的公共服务。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同城待遇”的目标取向,全力推动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高标准建设服务平台。按照“村主体、镇推进、市补助”的原则,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设了集行政办公、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做到了农民小病就诊和基本卫生服务、购买农资和日用商品、农技咨询、矛盾调解、电信和用电交费“五个不出村”,使农民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公共服务。协调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以区域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为龙头,狠抓农村优质学校创建、农村薄弱学校撤并两大工程,有力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城乡共享。建立覆盖城乡的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280家,构建了“10分钟健康服务圈”。按照“镇有一馆一中心、村有一场一室”的要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格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五、坚持延伸管理,切实提高城乡管理一体化水平
我们着眼于全市域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对照城市管理的内容和标准,理顺体制机制、强化管理措施,加快了城乡管理一体化步伐。推动管理力量向乡镇延伸、管理标准向基层覆盖,以镇为单位设立城管执法中队,以片区为单位成立国土、规划、环保等监察分局,将执法监察的组织网络延伸到镇、覆盖到村,大大提高了镇村管理水平,规范了城镇建设秩序,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对全市290条主要河流实施“河长制”管理,将管理责任分工包干到相关领导,建立了全流域的责任监管体系,实现了水域功能区水质、入太湖河流水质的持续稳定改善。把农村环境管理作为村级日常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在绩效上加大考核,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日收运处理垃圾700吨,所有河道、村道均实现了长效化、常态化管理。
总之,我们将以当好江苏省“第二个率先”先行军的新姿态,瞄准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地区的新目标,在更高起点上不断开辟县域统筹发展的新境界,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共宜兴市委宜兴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