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工业经济专题信息(2)

发布时间:2014-06-27  |  浏览:
青州市四举措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青州市坚持重点突破工业不动摇,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坚定“凤凰涅槃”的决心,不断提高总量、提升质量,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确保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利税、利润增长13%的目标。
  一是加快壮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发挥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集聚、辐射作用,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加快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重点发展“三三五七”产业集群,集中做大做强以卡特彼勒为龙头的工程机械和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
  二是加快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经济开发区西扩、峱山经济发展区东进、卡特彼勒工业区南延,分别筛选5个以上优势大项目重点培育、全力扶持。青州(滨海)特色产业园,大力发展“飞地经济”。18处镇街工业各选取3家以上潜力项目,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市级四大园区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实施“3322”项目计划。强化以项目为中心促转调的理念,突出抓好投资过5000万元的110个重点项目。
  三是加快工业优化升级。把优势传统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重点和关键,逐行业制定转型升级办法,鼓励发展一批、改造一批、优化重组一批、转产迁出一批、关闭淘汰一批。大力推动产品升级,加快重点企业主导产品向终端化产品,向高端化、品牌产品,向智能化、多功能产品,向进口替代产品、产业链短缺产品和创意产品延伸。强化品牌创建工作,新增省以上名牌产品2个,争创驰名和著名商标5件。
  四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兴产业作为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来抓,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着眼基础优势和未来竞争需要,集中培强做大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力争尽快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密切关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精尖技术发展动态,努力在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
四川宜宾市五举措抓好工业经济发展
中华工具网 2014-03-04
  一是推动企业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支持五粮液、丝丽雅、天原集团等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各种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为国有投资公司或减持部分国有资本。
  二是做强临港优势,发挥引领带动新作用。积极推进与上海港、世界500强及行业领袖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快临港开发区产业港、开放港、创新港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开发模式和运营机制,奋力探索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和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壮大的新道路。
  三是培育新增长点,催生增效提速新动力。巩固和优化名优白酒产业,恢复和提升煤炭产能,加快现代化大型矿井新建步伐,推动主导产业回升。同时,支持“六大基地”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新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本地企业在外产业“回引工程”,加快推进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13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四是推进产业优化,拓展提质转型新领域。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名优白酒、综合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制造业企业加快剥离或外包非核心业务,启动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着力节能降耗抑制产能过剩。
  五是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改革发展新环境。建立公平开发的市场规则,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加快园区运营模式机制创新,强化政府服务引导,完善工业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加大实体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发展产业基金,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阳泉市五项举措确保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网2月18日阳泉讯(李秀军)阳泉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建市60多年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阳泉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虽然几年来“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路子得以贯彻,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阳泉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去年以来面临全国煤炭形势的不景气,阳泉煤炭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致使阳泉整体工业经济出现低谷。
  怎么办?!
  阳泉凭借国家赋予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强劲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确立了在低热值煤发电、煤电一体化、大用户直供电、创新煤炭交易方式等方面的政策,下大力推动非煤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市非煤产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4.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61家,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长远战略初见成效,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面对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动力转换新阶段,特别是面对阳泉煤炭等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工业经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仍显薄弱的具体状况,阳泉市如何面对不足,挑战困难,困中求变,进一步激发工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阳泉制定了五大举措,确保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转型跨越。
  2014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集聚、降能耗、强信息五大任务,加快“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是: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
  ——新兴产业投资增速达到30%以上;
  ——万元GDP能耗下降3.5%左右;
  ——大宗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率达到69%;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5%左右。
  具体的举措是:
  抓好运行协调和要素保障,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加强运行监测分析。依托全市经济形势分析联席会议,以全市工业用电、铁路货运、产品价格等先行指标及65户重点企业的监测调度为抓手,积极搭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网络系统。加强对发、用电情况的监测分析,对全市工业用电大户实施跟踪监测,加快建立包含煤电油气运五大生产要素的动态监测调度体系,提升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水平。进一步完善预警工作,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按季通报各县区工业经济增长情况,及时引导各县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深化和谐煤电关系。鼓励煤电企业联营,搭建煤电双方交流平台,在资源配置、项目审批、财税政策、上网电量等方面予以协调支持;通过煤电互相参股,促进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开拓市内煤炭企业与市外电力企业的合作新途径,促进电煤长期战略合作。
  推进大用户直供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法依规的原则,“优先选择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优先选择优势原材料产业,优先选择循环经济园区企业,优先选择单位产品电耗低、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提高大用户直供电比例,有序增加大用户直供电量。
  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按照“稳定煤炭、加快电力、扩大煤化、做强装备、创新冶金、重组耐材”的思路,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协作配套能力、延伸后续产业链条为重点,着力改造提升六大传统产业,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
  煤炭产业积极发展喷粉煤、洗精煤,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提高加工转化率,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电力产业加快发展能耗低、污染轻的空冷机组和低热值煤发电机组。
  煤化工产业突出“肥、炔、醇”三条产业链,构建特色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两大产业体系。
  装备制造业以煤矿机械、煤矿电气和通用机械为重点,以“规模化、高端化、信息化”为目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冶金产业推进煤电铝联营,积极开发下游高终端产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竞争力。
  耐火材料充分发挥全市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优势,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开发中高档耐火材料和中低密度陶粒砂产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以新型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产业为重点,积极研发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上档升级。
  新型材料要依托现有的钕铁硼、铁氧体、还原铁粉等基础材料产品,向加工制品转移、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墙体材料。
  节能环保产业要以节能锅炉、高效节能电机、节能阀门、LED照明系统、太阳能光伏等产品为重点,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成长。
  信息产业要以百度云计算项目为依托,积极引进、发展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产品,集聚信息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建设东城科技创新园。加快推进与腾讯公司、长城公司等信息产业项目的合作进度,逐步形成从硬件、软件到信息技术集成服务的完善产业链。
  着力推进“3111”工程。即:加快3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进度,抓好10个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实现10个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推进1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技改投资增长20%。
  抓好节能和综合利用,推进低碳绿色发展。
  强化节能监测预警。建立节能监测预警季报制度,按季发布各县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结合工业增加值、用电量、重大项目建设能耗情况,进行节能形势分析,对各县区能源消费进行预警调控;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能耗。
  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在水泥、电力、有色、化工、焦化和耐火等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确保34家重点耗能企业完成节能14万吨标煤。启动实施2014-2015年节能改造项目推进计划,引导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
  促进节能产业发展。实施14项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山西邦奥伟业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山西华鑫电气有限公司、山西申华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等3户节能产品生产企业以及阳泉鑫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1户节能服务公司,推广30项成熟先进的节能技术。
  加快综合利用产业化。抓好阳煤集团吉天利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山西鼎正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省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天元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培育9户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重点企业,加快6个重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确保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0%。
  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及园区建设。
  突出产业园区规划引领作用,完成《阳泉市工业产业园区布局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对接,实现“五规合一”,形成可控、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产业布局。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健全园区建设领导与持续投入新机制,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辐射带动小城镇发展,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切实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瓶颈问题。重点抓好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一市两园”的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工业园、东城科技创新园、信息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
  强化信息化引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全面提升全市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实施“两化融合”行动。引导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和业务协同水平,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积极培育8-10家市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争取有2户企业成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实施“宽带阳泉”行动。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光网城市、无线城市、4G政务专网等工程,加大全市Wi-Fi热点覆盖密度,年内完成32处重点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覆盖并确保按时开通服务。
  实施“信息消费”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有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具有阳泉特色的10大信息化试点工程建设,着力推进与生产企业配套的现代物流项目建设。
浙江江山市三举措服务工业经济发展
中华工具网 2013-11-22
  一是加快兑现政策。实施涉企财政补助奖励政策兑现联审制度,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落实重点纳税工业企业财政融资管理办法,加强资金调度,加速审批流程,帮助企业实施转贷服务,尽力缓解企业融资难。
  二是优化惠企政策。找准政府导向和企业需求的结合点,研究完善财政政策。探索工业企业亩产税收贡献评价衡量机制,强化对“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工业龙头骨干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对企业实施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实施兼并重组或并购、建立重大研发平台,以及引进有较强区域带动力的招商项目等经济活动,给予个性化政策支持。
  三是提升涉企服务。强化“以企为基”理念,开展“百名干部结百企”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加强对企业发展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并通过网站、宣传资料、QQ交流平台等渠道主动公开,方便企业随时随地了解财政政策。
阿坝州五项举措狠抓工业经济发展
  一是重点做好目标督促指导工作。加大电网恢复工作的对接和协调力度,并督促各县协调指导发电企业争取在接下来3个月只要满足发电条件,督促全力运转发电,力争水电企业的发电量逐步递增,为全州经济增长进一步做出贡献。
  二是继续做好恢复生产协助工作。派遣专职人员到受灾县继续开展灾后加工工业企业、电力企业复产工作,进一步协助受灾较重的企业,加紧抢修设备,争取让企业损失减到最小,同时抓紧生产自救工作,积极为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三是全力做好企业升规及规下统计工作。督促成阿园区和各县要协调统计部门深入企业全程指导企业升规工作,成阿园区力争8户企业升规,各县争取在11月前完善企业升规工作,争取12月份将浩普瑞、侨源气体、利平宝石、鑫达碳材、天和硅业、国水农业科技公司等10户企业规升入库,并督促各县经信局协调当地统计部门,扎扎实实开展好规下统计基础工作。
  四是加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督促侨源气体等企业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使之能早日投入生产;督促浩普瑞、潘达尔、西南阳光、天和硅业等企业尽快投入生产。
  五是确保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工作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强化重点企业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广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川攀枝花市出台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新举措
中华工具网 2013-09-06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1)强化金融支持。要求各大银行原则上不得减少现有贷款规模,提高应急转贷资金周转率,在市级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其资金使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天,其他金融机构原则上不超过15天。
  (2)减轻企业负担。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专项资金,不征收所得税;对进驻园区的工业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可暂缓缴纳土地使用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小微企业收取的服务费和会费,减按60%收取。
  (3)灵活运用社保政策为企业争取发展空间。已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经认定的困难工业企业,可申请缓缴6个月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及剩余保险费,缓缴其间,不影响其所属员工按政策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对保证不裁员的困难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与特殊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4)搞好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统筹推进资源合理配置,探索建立相关储备机制,提高矿产资源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能力;对钛锭进行收储,出台收储办法。
  (5)加强产销衔接开拓市场。对保障房、市政工程、大型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项目和政府集中采购商品,在同质同价的情况下优先就近采购相关产品,对采购应用就近产品较多,经市经信委及相关部门评定为地方采购先进单位,给与表扬。
郑州市四项举措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一是优化产能结构。制订完善优化产能结构的意见,对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改造,严格淘汰钢铁、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二是提高企业内生动力。开展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支持金水区以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3D打印为重点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每年争取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三是加强绿色工业发展。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推进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建立市级工业用能监测系统,严格新建项目节能准入;加快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推进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四是实施标准引领战略。加强标准研制工作,加快修订和补充制定适合本市工业发展的工业产品标准。[
“八举措”促工业经济大发展
内江日报 2013-08-21
  在前不久召开的县区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工业发展问题进行了集中会诊,对未来形势进行了全面研判,并作出了安排部署。市经信委主任葛强表示,市经信委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采取八项措施,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强化产业培育,推进产业倍增。既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又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力争到2017年,把冶金建材产业培育成1000亿元产业,把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三大产业培育成500亿元产业,把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成100亿元产业。
  强化企业培育,推进企业倍增。既抓大企业大集团的壮大,又抓中小企业的培育。力争到2017年,培育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企业集团)1户、超100亿元的2户、超50亿元的2户,新增上市企业3户,规模工业企业达600户以上。
  强化品牌打造,推进产品倍增。既抓本地品牌的培育,又抓外来品牌的引进。力争到2017年,全市新增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上榜企业1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2个以上、四川省著名商标20个以上、四川省名牌产品10个以上。
  强化载体建设,推进园区发展。既抓扩容升级,又抓扩区调位。力争到2017年,全市产业园区承载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销售收入达到2900亿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
  强化结构调整,提升发展水平。既抓落后产能淘汰,又抓产业技术升级。力争到2017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强化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既抓本地企业的扩张,又抓招商项目的增量。力争到2017年,撬动工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强化技术创新,打造竞争优势。既抓技术改造,又抓技术创新,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力争到2017年,全市工业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以上、省级技术中心15个以上、市级技术中心30个以上。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既抓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又抓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山东高密多项举措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凤凰网2013-07-24
  一车车满载机床模具的大货车从豪迈工厂开出,送往港口远销欧美日韩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一箱箱高档巾被源源不断地从孚日集团运出销往日本;一叠叠订单飞向高锻机械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山东省高密市以招商与转调创为主线,以扩张总量、提升质量为重点,积极培强优势产业,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目前,该市在建过亿元项目186个、总投资1201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25个。
  培强优势产业,推动经济量质齐升。山东高密围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多元化经营,开发高端市场,培育知名品牌。同时,引导纺织、机械、食品、制鞋、劳保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改投入,引进高端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该市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及行业协会的作用,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
  注重自主创新,搭建发展平台。山东省高密市从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入手,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该市企业科研机构发展到7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占比达到40%。同时,紧抓山东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和青岛发展规划调整等重大机遇,集聚各类优势资源,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疏港物流园区三大平台,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更好的载体和空间。
  强化要素支撑,凝聚发展合力。为扶持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发挥大项目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山东省高密市财政每年拿出资金1亿元,鼓励企业扩张规模、争创名牌,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此外,为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该市按照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行政事业收费最低、便民服务措施最优的标准要求,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32项。(孙孔嘉)
烟台市五措并举,力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烟台 2013-08-17
  山东烟台市始终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着力在“做强龙头、做大产业、做优方式、做响品牌、做好县域”五个方面狠下功夫,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2.2和0.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0.7亿元、利税683亿元、利润525.7亿元,分别增长13.1%、11.4%和10.7%,绝对额分居全省第1、1、2位。
  做强龙头,大力培育和引进“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加快壮大骨干企业群体。培强做大20户领军企业,打造引领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膨胀壮大50户重点企业,打造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100户成长性企业,打造最具活力的新兴力量。加大投入。坚持“千方百计抓投资、千军万马跑项目、千辛万苦搞建设”,建立投资效果考核机制,加强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和已投产项目跟踪服务。全面推进总投资1133亿元的385个技改项目,突出抓好76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和100个单体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加快万华工业园、张裕工业园、南山铝业挤压生产线等重大项目以及通用东岳新增车型、钛合金紧固件、海德新能源专用车等新兴产业项目。1—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入726.9亿元,增长13.2%,其中技术改造投入626.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4.7%、工业投入的86.2%。扩大开放。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后劲“四位一体”和行业龙头、产业高端、企业总部、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四个面向”,强力推进招大引强、外贸提升、跨国投资、园区转型“四大工程”。1—6月份,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13个;实际使用外资7.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204.9亿美元,分别增长11.8%和1.6%,共有55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累计设立境外企业270多家,对外投资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强力扶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围绕融资担保、刺激消费、税费改革等,先后出台40多项帮扶企业政策,引导土地、技术、人才向骨干企业集聚,政策、资金、服务向骨干企业倾斜。先后开展六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共取消、下放和调整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83项,占总数的40.1%。
  做大产业,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和特色化发展方向,打造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入实施“5510”工程,巩固提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现代化工5大传统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精汽车、电脑、手机、船舶、葡萄酒等10大产品集群;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培育起5个产值过5000亿元的主导产业,5个产值过1000亿元的龙头企业,10个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品集群。机械制造业,加快推进通用东岳新增车型、中集蓬莱工业园、钛合金紧固件等项目,打造国内重要的汽车、造船和航空航天零部件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业,着力加强富士康工业园、清华(烟台)科技园和烟台软件园等园区建设,培育新型平板显示、物联网等新技术,巩固电脑、手机及相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地位。黄金产业,面向全球拓展矿业开发布局,引进国际知名首饰加工经销商,拉长做精黄金产业链条,推动烟台由产金大市向黄金强市跨越。食品加工业,注重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发展,打响中国食品名城、绿色食品城和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品牌。现代化工业,加快烟台化学工业园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链条向上下游高端环节延伸,构建生态型化工产业体系。1—6月份,5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97.4亿元、利税446.2亿元、利润341.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9.3%、65.3%和65%,拉动全市工业分别增长9.2、6和4.6个百分点。同时,突破发展以核电、风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以新型铝材、特种化纤为重点的新材料,以生物医药、生物育种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以工程机械、海工装备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以3D打印、云计算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截至目前,全市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00余家。
  做优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上务求实效。加快自主创新。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全市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总数居全省第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家,高新技术企业217家。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77亿元,同比增长16.6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9.9%。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以建设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成功入选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以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建立完善“两化融合”指标体系,突出抓好100个“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个试点企业,推动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节能减排。进一步推行以“控单位能耗、控总量能耗、控增量能耗和转移超量能耗、转换能耗指标为用电指标”为主要内容的“三控两转”节能工作法,强化节能调控管理,实行周调度、月平衡制度,科学均衡调控用电指标。开展淘汰机电设备专项监察,充分利用好节能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激励引导作用,年内淘汰落后生产线5条以上。
  做响品牌,积极提升产品品质和声誉,塑造烟台工业靓丽形象。围绕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做大一批。围绕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结合“培强做大企业”工程,放大张裕、万华、南山等知名品牌优势,挖掘冰轮、北极星、三环等自主品牌潜力,引导企业打造提升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加快构建富有烟台特色、誉满国内外市场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体系。围绕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叫响一批。大力实施“品牌兴农”、“品牌兴渔”战略,加大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莱阳梨等知名品牌宣传保护力度,引导海珍品、黄金、石材等向品牌化方向提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走“以品牌资源吸引和催生品牌企业,以品牌企业支撑和带动品牌产业,以品牌产业塑造和扮靓品牌城市”的发展之路。围绕“走出去”战略,精心做优、推出一批。坚持引进、经营国际知名品牌与营销、推介城市自主品牌相结合,引导出口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通过加大境外品牌宣传推广和品牌并购等途径,不断提高烟台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全市累计核准境外投资企业(机构)近300家,遍布欧美、东南亚、非洲、拉美、中东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机械制造、资源开发、商贸服务、销售网络、研发平台等多个领域。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04.9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
  做好县域,推动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整体推动”。坚持“促强扶弱带中间”,鼓励强县率先发展,支持中等县加快崛起,全面帮扶栖霞、长岛科学发展,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力争到2016年,县域GDP突破700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3%,其中龙口、招远、莱州超过千亿元,蓬莱超过700亿元,莱阳、海阳和芝罘区、牟平区达到500亿元,其他县市区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规模实力迅速壮大。“特色拉动”。引导各县市区理性自觉地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促进龙口在全省县域城市中领先发展,推动莱州、招远、蓬莱、海阳赶超发展,帮扶栖霞、支持长岛加快发展,再造莱阳发展新优势。着力打造开发区机械电子工业聚集带、福山汽车零部件聚集带、蓬莱葡萄酒产业聚集带、龙口铝业聚集带、招远黄金和粉丝产业聚集带、莱阳食品加工聚集带、莱州石材加工聚集带、海阳毛衫加工聚集带。“城乡互动”。坚持“立足全局抓县域”,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力;坚持县域城市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莱州、龙口、莱阳、海阳已进入中等城市行列基础上,推动招远、蓬莱、栖霞加速向中等城市跨越,强化对县域经济的骨干支撑;把发展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突出抓好重点镇、中心镇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塑造城乡和谐相融的发展形态。
大连工业经济如何抢滩2014
凤凰网 2014-03-17
  全部工业增加值343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预计7820亿元。这意味着,2013年大连新增的财富“蛋糕”中,近45%的份额由工业经济贡献。工业,仍是我们的强市之基,更是未来改革创新、调整转型的殷实“家底”。大连经济要在2014年实现稳增长、首季实现“开门红”,工业无疑也承担着抢滩的重任。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7820亿元
  其他地区生产总值
  4382亿元
  全部工业增加值3438亿元
  ●7大行业呈现“4种姿态”
  ●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张开风帆
  ●大连支柱产业将走向智能、绿色、高端
  全部工业增加值343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预计7820亿元。这意味着,2013年大连新增的财富“蛋糕”中,近45%的份额由工业经济贡献。工业,仍是我们的强市之基,更是未来改革创新、调整转型的殷实“家底”。大连经济要在2014年实现稳增长、首季实现“开门红”,工业无疑也承担着抢滩的重任。
  “复苏迹象出现,趋势并不明朗,随时出现波动”,虽然有今年1至2月工业用电量等数据的明显提升作为支撑,实现“开门红”已有现实基础,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靳国卫仍清晰意识到工业经济当前所面临的压力。如何在稳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寻找最佳发力点,需要下细工夫,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了解运行情况,研究应对措施。
  两增两稳两升一降:大连工业经济“版图”上的4种姿态
  靳国卫表示,目前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有七大行业。其中,两个行业预计今年将实现高速增长:化工行业预计增长25%以上,汽车行业预计增长50%左右。高速增长,来自于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支撑。化工行业方面,今年恒力石化、逸盛大化及松木岛化工园区重点企业,产值规模预计可增长280亿元左右。汽车行业方面,奇瑞汽车预计今年汽车下线量达8万辆,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目前企业订单充足,今年前两个月生产了1万多辆;东风日产今年9月投产,预计到年底可实现产值60亿元,下线3万辆汽车。
  机械装备、消费品行业将基本保持平稳,预计可维持上年的增速。靳国卫分析说,目前这两个行业还普遍存在订单不足、库存增多、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但近年我市企业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在市场上仍有竞争力。机床行业目前整体发展虽不景气,但大连机床集团生产数控机床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将达到70%以上,附加值更高。
  石油加工和造船行业去年下行幅度较大,今年将有望回升。从产值来看,石油加工行业去年负增长12%,今年如果原油价格没有过大波动,预计将回升5个百分点;造船行业去年负增长21%,今年产值规模有望与去年持平。
  目前电子行业正处在调整的“阵痛期”,困难较大,今年可能继续下探。如不少日资电子企业增长乏力,结构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这些企业很多是最早在大连投资的外资企业,其产品结构、设备、技术均需要更新。虽然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全市电子信息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新的产品、新的项目正在酝酿当中,打好翻身仗的信心不会丢掉。
  灵活运用无形与有形之手:给企业减负肯定还有“下一次”
  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已张开风帆。在大连工业经济稳增长进程中,来自政府的有形之手如何摆放已逐渐清晰:不越位但更不能缺位,要通过简政放权增强服务,让无形之手更灵活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为给企业减负,我市本月起调整了部分涉企收费,这里还有伏笔,今年肯定不会只有这一次。”靳国卫表示,下一步有关部门要对全市行政事业收费和金融行业涉企收费再进行全面梳理,能减的还要减,有下调空间的还要降。这也是今年我市保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措施之一。
  当前工业经济面临较多困难,稳住发展态势是前提和基础。我市将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出台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继续实行“一企一策”,将一批重点企业纳入名单,具体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企业稳住了,为它们配套的众多中小企业也就活了。
  此外,要抓工业项目,保持工业项目投资高增长。抓新的增长点,实施“育龙计划”,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产业结构
  全面调整优化的攻坚之年
  除了“想方设法稳增长”,还要“全力以赴调结构”。靳国卫表示,今年更是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进入全面调整优化期的攻坚之年,在保证稳增长的基础上,我市将在调结构上着力更多。只有以调结构为方向来抓稳增长,增长才是可持续的,才会避免饮鸩止渴。
  大连的支柱产业未来将“去”哪儿?我市装备制造业将向智能装备和绿色装备方向发展;造船行业要以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为重点;石化工业要“重铸油头、加粗化尾、完善产业链条”。
  消费品行业的潜力更不可忽视。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业目前的产值规模就达1000亿元以上,比造船和电子行业都要多。因为是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消费品行业的波动相对要小,若消费品行业占比过低,整个工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减弱。要依靠高科技继续壮大消费品行业的竞争力。
  调结构,要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这些都是未来大连城市竞争力的新制高点,靳国卫表示,要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打拼的创新性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兼并重组同步进行 审视连云港工业经济"三调"
中国江苏网 2013-07-08
  中国江苏网7月8日讯 近日,连云港市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至5月份全市工业效益指标。指标显示,我市规模企业负债率增长偏高,规模企业利润额增长偏低,产成品增长偏弱。这表明我市工业整体走势稳中偏弱,需要在“调”字上下功夫。这种“调”表现在不仅要推动企业生产转型创新,更要加速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创新;不仅要培育增量经济新亮点,也要驱动存量经济新增长;不仅要争先恐后争发展,还要借助市场汰弱留强追求高质量增长。
  战略之调
  兼并重组同步进行
  当前,我市经济进入到平稳增长的新阶段,一场由规模企业发起的转型“大戏”正拉开大幕。与2008年不同,这场“大戏”不仅大力提倡企业应该技术创新,而且还提倡企业应该加速管理创新。一批企业加速了兼并、重组的进程。
  今年6月,新海石化三期正式启动运行,成为我市首个石油炼化全产业链企业。在完成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新海石化内部正在酝酿一场所有权的变革。新海石化当家人范建民表示,单纯地技术改造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增长的需求,企业需要引入新的合作伙伴,为企业下一轮发展撑开大伞遮风挡雨。目前各方正在就合作事项进行论证,一旦条件成熟,新海石化将完成企业所有权更迭,为企业更大发展储备资源。
  兼并和重组从来都是同步进行的。当新海石化通过引入新合作伙伴壮大自身实力的时候,港城一批企业正在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通过股份制改革,走向资本市场。2012年,港城日出东方和黄海机械两家企业分别上市成功,开启了企业资产重组的大幕。日出东方负责人徐新建说,上市让日出东方进入到公众公司阶段,企业在更加公平的平台上参与市场竞争。
  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其他城市,我市企业的规模还偏小,4家百亿企业一年产值比不上别的地方一个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市企业要转变发展战略,积极地引入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本土规模企业等合作伙伴,在更广空间、更高层次整合集聚资源要素,提升实力,推动企业实现新的增长,推动全市经济向着更加稳定增长的区间挺进。
  增长之调
  存量和增量齐头并进
  作为后发地区,增量经济的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赣榆招商局副局长王萍今年以来没有一天是消停的。2013年,赣榆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从北到南,拉开了产业招商大幕。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储备了如亚鑫钢铁、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未来这些新项目将带动我市经济实现增量增长。
  在推动增量增长的同时,我市原有规模企业通过创新推动了存量经济的增长。2011年,恒瑞医药国家1.1类新药艾瑞昔布获得新药证书;2012年,康缘药业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2013年,豪森研发多年的新药正在进入到审批环节。连续三年,连云港医药行业都有创新药上市。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从过去的仿制药走向创新药,这标志着我市存量经济体已经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未来这些增长点将带动我市存量经济爆发式增长。
  医药产业的存量增长并不是个案。当前,我市这样的行业正在不断增多,昔日的风电巨头中复连众开始涉足高新碳芯业务;东海硅材料领军企业太平洋石英加大了新光源、电子等业务的比重;天明机械从一家纺机生产企业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特种设备企业。这些存量经济企业,正在带动我市存量经济通过一个个新增长,实现规模的快速跃升和创新的能力提升。
  专家表示,在复杂经济形势下,企业投资欲望弱,我市招商引资应该和企业技术创新齐头并进,既要抓好招商引资,又要抓好技术创新。抓招商引资就是要承接大项目,盘活小项目,清除无增长点的空项目。抓技术创新就是要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要让半成品企业变为成品企业,让低附加值企业变为高附加值企业。抓技术创新还要抓高新技术,既要未来产品,更要有促进现实增长的畅销产品。同时,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的港城企业的产品通过基础设施工程展现出来,让整个城市成为港城最大的工业成果展示中心,为“港城创造”树立品牌。同时,我市还要实施好沿海开发、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要素集聚和创新人才集聚。
  心态之调
  借助市场汰弱留强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我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1464.78亿元,同比增长23.5%;利润总额89.96亿元,同比增长26%;利税总额145.76亿元,同比增长28.2%。一系列两位数的增长表明我市工业继续保持匀速发展状态。
  面对这样的平稳增长,业界人士也表示,缺乏可靠的新增长、企业负债逐步增多、亏损企业数量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企业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等一系列问题让港城工业发展后劲略显不足。
  当前,各地各级政府都在借助市场危机淘汰落后产能,为新的企业和项目让出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县区、各园区、各企业要逐步适应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化,通过市场手段,让一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弱企业”倒下去,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扶持一批“强企业”站起来。通过这样的大浪淘沙,港城工业版图才能留下真正具有高质量增长的企业,从而确保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大浪淘沙需要打破过去“老母鸡带小鸡”的保护式企业扶持政策,用“雄鹰训练小鹰”的政策,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下,让企业自己去厮杀,优胜劣汰。政府在不越位、不缺位的情况下,借助市场训练企业,淘沙见金。6月,我市出台了促进招商引资若干政策和加强工业技术改造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不同于往昔概念化的政策,而是充分调动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让市场说话,用市场驱动企业技术改造,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济南工业经济:解保稳增
大众日报 2013年08月22日

近日,各领域半年报纷纷出炉,与全国形势相比,济南市有喜有忧。为改变工业结构失衡,重工业比重高,轻工业比重低,传统产业、传统产品比重大的格局,济南市启动了“重点项目推进行动”。

  ◆核心提示

 近日,各领域半年报纷纷出炉,与全国形势相比,济南市有喜有忧。值得一提的是,在趋冷的经济大环境中,济南市的工业经济仍保持平稳增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显著提高。济南工业在“危”中寻“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踏踏实实调结构、强管理、促转型。
  □ 本报记者 牛远飞
重点项目
搭稳工业产业新构架
  800多亿元,这是济南市今年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为改变工业结构失衡,重工业比重高,轻工业比重低,传统产业、传统产品比重大的格局,济南市启动了“重点项目推进行动”。加快推进年度全市百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重点抓好十大技改项目建设,确保福胶集团阿胶产业园等79个续建项目顺利实施,齐鲁制药抗肿瘤注射剂车间项目等21个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科兴红细胞生长素等33个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今年上半年,年初确定的12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93个,开工率77.5%。全市在建工业项目6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0个,同比增加44个。新开工项目39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3个,同比增加6个。
  今年,很多人都从惯性增长的数字中,感受到了一丝寒意。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市场需求增长缓慢,钛白粉、钢材、尿素、甲醇、水泥、熟料等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原材料及人力成本刚性上涨,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钢铁、水泥、光伏、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很大,其复杂程度不亚于2008年。”济南市经信委的一位负责人分析说,这些新情况都影响着济南工业经济的发展。
  应对危机,唯有转型。今年以来,济南市工业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扩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加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争取在机械装备、交通装备、石化、食品、生物医药、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七大重点产业实现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35.5亿元,同比增长11.0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8.68亿元,增长11.06%,比去年同期提高4.8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43.35亿元、利润117.27亿元,分别增长24.27%和45.2%。
突破县域
工业发展新力量
  从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看,增长较快的5个县(市)区平均增长20%左右,其他区县增速都不足10%,这让济南工业经济的“短腿”凸显。“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济南工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改变工业增量长期依靠城市工业支撑的局面,在县域工业发展上有所突破。
  济南市先后召开“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县域科学发展现场督促检查会等,围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了继续支持商河发展、3年突破平阴、加快长清融入中心城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市县域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济南市经信委选择条件差、问题多、困难大的基层单位和企业去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设在济阳的旺旺山东总厂是集团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从落户到现在的10年间,旺旺已经在济阳15次追加投资。投资总额从最初的500万美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286亿美元。是什么吸引旺旺源源不断地将资金投到济南?该厂一位负责人认为,公司看好的是济阳的软环境,以及济南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的信心,“就拿近期我们合并公司来说,这么多复杂的手续,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两周内就办好了。”
扶助小微
政府不遗余力
  如果说济南工业经济“潜力在县域”,那么,“活力在民营”。
  中小微企业是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但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据统计,目前济南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72亿元,企业平均融资成本达12.7%,高于基准贷款利率6.6个百分点。7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在济南经信大讲堂谈及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时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因为单体成本高、风险比较大。自2009年以来,融资贵比融资难更加突出。银行采取向中小企业多发承兑汇票的方式,使得中小企业陷入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利润变利息的恶性循环。
  着眼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扶助”成为今年上半年经信部门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题词。济南市经信委出台了相关措施,加强和推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教育培训、企业诚信、法律服务、信息化服务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七个方面的体系建设。与银行、担保体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公务服务平台,畅通银、担、企信息沟通交流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规模上实现提升和突破,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济南市经信委将重点推进企业“五个一批”工程,使不同规模的企业实现逐级提升。在突破发展上,则重点引导中小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和规范历城现代物流、章丘交通装备先进制造、长清压力容器等21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8个特色产业乡镇,力争主营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0个,过100亿元的达到5个。  
南通倾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搜狐 2013-11-27
  【编者按】日前,本报记者参加南通市新闻界技能大比武,以“转型升级”为主题,赴南通市及相关县区企业实地采访,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南通倾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所有取得的成就,请读者关注。
  本报讯 (记者吴永生 陈沈华)昨日,记者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工业城采访,感到这里的海工装备板块集聚快速。海门开发区在沿江规划了海工装备产业园,目前入驻园区的有总投资100亿元的招商局重工江苏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中远重工等6个超10亿元项目,未来3至5年,海门海工装备产业园产出将超过500亿元。
  近两年来,海门抓住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个国家战略契机,坚持以产业规划为导向,着力构筑海工装备、智能装备等10条主导产业链,打造了由单体项目发展向产业集群升级的海门经济发展升级版。这是南通市倾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南通市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突出抓住产业导向这个牛鼻子。”南通市经信委副主任闫静翔说。南通有江有海,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如何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打响南通转型升级品牌?南通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产业导向为龙头,以规划引领转型、以集聚推动转型、以投入拉动转型、以创新升级转型。据介绍,1至10月份,南通市完成工业投资1550.6亿元,总量列全省第3位。全市实施超亿元工业项目637个,同比增加142个,其中实施超5亿元项目14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0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2.2%;6大制造业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29.4%,比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
  南通市编制了海洋工程、新能源、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6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明确了主导产业“双倍增、双突破、双提升”的发展战略,研究制订了扶持船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发展的政策意见,形成了完备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将政策聚焦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位于崇川开发区的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技改拉动转型的典型代表。公司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该公司每年投资5亿元用于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公司已基本实现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中国一流、世界先进”目标,即已基本完成世界一流的最先进封装技术布局,拥有了世界一流客户。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先进封装产品销售额已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5%左右。
  中天科技是南通市自主创新、升级转型的又一示范。该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光纤通信领域,目前企业已形成通信、电网两大主营产业产品链,成为拥有34家子公司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在国内光纤行业排名第二(见图)。“中天,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建材小厂发展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现代企业集团,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建“电力超导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投入研发经费2580万元;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同研发的超导电缆项目,投入研发经费600万元;牵头承担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项目“深海ROV、拖体用铠装缆”和“深海光电复合缆与温插拔接口技术研发”,提供自主配套资金1600万元;企业各类革新改造项目52个,投入研发经费3.8亿元……如今该公司正向新能源产业挺进,目前已规划并启动建设千亩新能源产业园区。
  转型升级关键在科技创新
  南通市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坚持以产业导向为龙头,以规划引领转型、以集聚推动转型、以投入拉动转型、以创新升级转型,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2.2%;6大制造业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29.4%,比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实践充分证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现实路径在于科技创新、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成败关键也在于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的实质是要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从研发到产业化到实现价值的全过程。只有确立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实现创新的目的。这是因为企业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具备将科技转化为商品的动力和实力。要切实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更大力度地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需求主体、科技创新活动主体、创新成果应用主体。要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持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实现滚动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
  科技创新要激活创新要素。体制机制改革是激活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的动力。创新体制机制,主要是减少对非自主创新的过强激励,包括对出口补贴、基础建设、外资引进等过度激励。要改善激励环境或方向,制订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刺激计划,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要通过能耗排放限制法则和以环境资源的限制等形式,实现产业导向,在改造提升中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在培育扶持中推进经济结构低碳化。
  科技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眼光、谋略和能力。要突出项目载体,培育科技创新主力军,以创新理念打造人才队伍,以领军团队引领创新项目,以高新项目汇聚高端人才。要开辟科技创新主阵地,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唱响创新主旋律,倾力打造地方工业经济升级版。
壮大绿色经济 培育骨干企业
六安市力促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安徽经济网六安新闻  2014-05-19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和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放缓的局面,市委、市政府及时拿出举措,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1号文件对2014年工业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力争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46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规模企业户数突破1000户的全年目标。这也是我市连续8年以1号文件出台年度工业经济工作意见。
  记者在市经信委采访时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陆续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建设性意见力促工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特别是1号文件,不仅对强化政策帮扶、加强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更是对针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突出重点、拿出实招。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主要从突出绿色发展,引领转型升级、突出两化融合,强化发展引擎、突出技改创新,提升核心实力、突出集中集约,夯实发展平台四个方面全面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绿色发展是未来六安工业发展的方向,今年我市将围绕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目标,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和工艺,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确保规模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明显下降。严格执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引导提升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光伏等行业工艺水平,降低高耗能行业比重。鼓励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力度。同时,立足我市自然资源和首位产业,以有机食品、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为方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将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并重点帮扶10户企业作为范例取得阶段性突破。
  今年我市进一步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信息消费,推动实施“双十工程”,力争全年培育10个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10个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对首次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2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如何促进企业突出技改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实力,我市将采取扶持和激励机制。继续强化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重点指导帮助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对当年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市本级工业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奖励;重视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市本级企业,由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企业集聚水平,启动六安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工作。继续鼓励旧厂房改造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对指标合格的主体由同级财政给予补贴。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对创建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的园区给予资金资助。(郑玉 记者 鲁艳艳)  
甘肃玉门“五大工程”助推工业经济发展
中国甘肃网-酒泉日报  2014-03-27  
据酒泉日报报道(李文韬 马晓光)今年,玉门市将继续围绕“强工兴市、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和“3364”经济实力倍增计划,全力实施重大项目攻坚、重点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培育、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平台建设等五大工程,强化政策助推和工作落实,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工程。把开工建设10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作为“强工兴市、转型跨越”的强力引擎,确保20个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促进15个引资入园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攻坚力度,全力做好重大项目可研、环评、安评等前期工作,为争取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创造条件。
  实施重点产业壮大工程。立足区位资源优势,以产业链催生项目源,以项目群打造产业群,倾力壮大新能源、煤化工、石油化工3个百亿元产业链,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集聚、链式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工业体系,力争3个百亿元产业链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6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
  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围绕“2268”骨干企业培育目标(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2户、50亿元的2户、10亿元的6户以上、5亿元的8户以上),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科技创新型优势企业群体,引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投资、金融信贷、向上争取等方式,投资4.64亿元,实施以玉门经济开发区东区扩建工程、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石化产业园油路铺筑工程为主体的18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玉门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规划评审和环评编制、报批工作,全力争取煤化工产业列入《甘肃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和集聚力。
实施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立足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人才集中优势,组建运行玉门工业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成立玉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通玉门工业和信息化网站,指导60%的规模以上企业开通企业网站,为工业项目和工业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咨询、项目可研、资金申请、信用征集、银企对接、金融证券、产品推介等全方位服务,推进园区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化,进一步破解工业园区软硬环境滞后、融资渠道单一、招引效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6个推进 打造遂宁工业经济“升级版”
四川经济日报 2014-2-28
    四川经济日报遂宁讯(邹霞 记者 张琳琪)2013年,遂宁工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但是,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实际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很多,仍是“稳中有忧”。对此,该市今年牢牢把握全省工业工作基调和着力重点,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壮大”计划,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按照市经信委提出的目标,遂宁市2014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13%,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3%以上。
    如何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遂宁市经信委主任罗孝廉说, 2014年遂宁市工业经济工作将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实施“产业壮大”计划,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工业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承载能力等6个方面推进。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完善地方名优产品推广平台和渠道,引导重点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积极搭建网络营销和宣传推广平台,并鼓励支持市内上下游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力争全市金融机构对工业的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
    实施“产业壮大”计划,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锂电、电子、机电、化工等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延伸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及锂电产业链配套发展。改造提升盛马化工、沱牌舍得等传统优势企业,组织重点企业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升级项目,促进企业产品提档升级、降低综合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远成物流、铁路物流园、西部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建立物流业信息服务平台,将物流业发展成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抓好7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推进26个计划竣工项目按期或提前投产,加快24个新开项目、20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10亿元。同时,针对重点项目开展跟踪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等建设服务,确保其加快进度尽快投产。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完善大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小巨人”企业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力争新增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20户、培育升规企业20家以上,培育中小企业40户以上。加大困难企业帮扶力度,对11户规上亏损企业进行亏损原因分析,帮助企业扭亏增盈。
    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工业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推动天齐锂业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以上,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推进“两化”融合,引进一批智慧产业,指导重点企业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专项行动。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3%以上。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承载能力。优化完善产业园区规划,对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加快修订和完善。实施产业园区“141”工程,推进园区上档升级,提档升级一批500亿元和100亿元产业园区。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成渝共建产业园区,加快国开区与成都市高新区建立跨区域产业发展分工与合作机制。
抚顺今年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东北新闻网  2014-02-24
  2月19日,在全市工业经济暨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会场,抚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德明表示,抚顺市工业经济经过连续10年的调整增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增量,新形成的重点产业集群蓄势待发,一大批新建和改造项目竣工投产,以及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在市场经济洗礼中的快速成长,今年将抓住国家实施全面改革带来的红利、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的机遇,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着力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确保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15.5%,全市工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增长22%,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3%,全新打造抚顺工业经济升级版
  做好产业转型大文章
  抚顺市委面向未来,提出向消费主导型城市转型的战略目标。全市工业系统将围绕这一目标做好产业转型的大文章。李德明认为一篇好的文章得有灵魂和血肉,城市转型是主题,在稳增长的同时,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向市场,延伸产业链条,坚持传统产业终端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引领工业经济向消费服务领域升级延伸,就是这篇好文章的血肉。运用好创新驱动和政策驱动两个动力,打造项目支撑和科技支撑两个基石。双动力和双基石,便是这篇文章的热度。
  产业集群依然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完善《产业集群目标考核办法》和《产业集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调整支持方向和重点,加大对服务平台建设和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今年要在全面推进12个产业集群的同时,着力抓好6个重点集群,力争机器人、现代印刷、化工及精细化工、焊接四大产业集群在引进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人才、旗舰型企业上实现重大突破。
  项目是支撑投资是动力
  注重把扩大投资总量与优化投资结构结合起来,以项目支撑产业转型,以项目促进城乡统筹,以项目提升生态质量。全年计划实施亿元重点项目235个,年度完成投资513亿元,增幅力争超过15%。突出做好60个重点投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达产,力争满负荷生产。新增、续建项目力争在3月1日开工、复工。
  以《抚顺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列》出台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创业主体的积极性,逐步拓展个人投资空间,释放民间资本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实施中小企业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工程,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创业。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化发展,促进以智能装备、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光纤入户,全面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争创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并推进三网融合。提高工业企业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步伐,大力推进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和轻工医药等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提升综合集成应用和业务协同创新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消费产品和终端产品升级延伸,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培育新的信息消费需求。
  强化创新驱动,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进一步探索推进企业并购的有效工作机制,扩大企业并购项目源,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大做强。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战略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培育,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今年力争3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得到认定。推动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工作,重点推进同益石化公司二期工程引进美国异丁烷脱氢技术、罕王集团公司引进美国两项传感器技术、方大集团公司引进英国碳纤维技术等项目的实施进度,推动企业由依赖资源消耗、政策扶持向创新驱动转变。抓好工业经济稳定运行
  坚持“稳存量、抓增量、提质量”的经济运行总方针,突出抓好50户重点企业。市经信委组建了以党委常委为责任人的7个重点企业联系工作组,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企业,了解生产运行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逐一研究解决。强化重点企业日常调度、分析和监测,特别对重点工业品价格,产品库存、销售及应收账款等情况进行监测,提高预测预判能力。落实好惠企和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销、展洽活动,大力拓展销售市场。组织装备制造、石化、冶金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并发挥行业协会在引领本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强化要素保障,协调好煤、电、油、气、运供需问题,做好应急保障,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能源需求,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发展要素向重点集群和重点企业倾斜。(记者李超)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