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物流业发展专题信息(二)

发布时间:2014-08-11  |  浏览:

滁州:奋力打造江北区域性物流中心

中安在线 2013年09月05日

     滁州日报讯 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年均降低0.5个百分点,到2015年下降到16.5%左右,到2017年下降到14%左右。

     各县(市、区)要建成1家以上综合物流园区,配送中心2个以上,全市力争打造1至2家省级示范性物流园区。

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30家,经营性收入超亿元物流企业15至20家。

现代物流业不仅是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而且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其他产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而且是区域投资环境竞争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三产均衡增长,推进集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滁州的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综合运输优势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具备了现代物流业大发展的有利条件。未来5至10年,将是滁州把区位、交通、产业、商贸等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经济发展优势的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必须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进滁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奋力打造长江北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粤皖苏赣物流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

     未来五年,实施“1229”战略,即:打造一个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主要指标增速年均达到20%,全市建成9个以上综合物流园,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5A级企业一个、4A级企业3个、3A级企业5个)。

     指导思想。以推动物流业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为主题,围绕发展现代物流业这条主线,利用现有公路、铁路、水运等优势,在完善通道网络、抓好园区建设、打造信息化平台、壮大物流企业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滁州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服务辐射力,形成市域节点密布、板块分工明晰、特色优势彰显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打造滁州经济升级版提供物流保障。

    基本原则。整合聚优。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模式,整合区域物流资源,通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发挥物流资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以大物流促进滁州大发展。打造特色。紧紧围绕滁州家电、盐化工、硅(玻璃)、农产品(000061,股吧)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物流体系。联动协同。顺应产业融合趋势,强化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强化区域统筹,注重与周边物流区域体系合作,构建区域协调物流网络。和谐生态。坚持合理规划、绿色发展理念,将物流发展与环境要求有机融合,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物流科学化、集约化发展。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以需求为导向,选准切入点,突出应用,急用先行,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避免盲目建设和过度超前。

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未来五年,实施“1229”战略,即:打造一个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主要指标增速年均达到20%,全市建成9个以上综合物流园区,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5A级企业1个、4A级企业3个、3A级企业5个),构建布局合理、高质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具体目标为: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年均降低0.5个百分点,到2015年下降到16.5%左右,到2017年下降到14%左右;各县(市、区)要建成1家以上综合物流园区,配送中心2个以上,全市力争打造1至2家省级示范性物流园区;全市要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30家,经营性收入超亿元物流企业15至20家。

—优化发展布局。依据滁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围绕市域区位交通优势,重点以公路网、京沪铁路、滁河航运、虚拟空港为依托,打造滁来全综合物流板块;以淮河黄金水道为依托,打造定凤明专业物流板块;结合外向型经济特点,打造天长省际物流板块,着力建设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经营集约、用地节约的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健全物流产业发展体系,构建大物流发展格局。

—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搭建具有物流信息资源展示、供应链管理服务、物流业务协同、政府服务融合等主要功能的开放性、通用性、标准化的“滁州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滁州市内区域间、区域内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业等之间的横向整合,做到区域物流资源信息的共享,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围绕“智慧滁州”建设,全力打造“智能物流园、智慧供应链”。

—加快推进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水运方面,加快培育淮河黄金水道和岸线开发利用,尽快启动滁州港建设,加快滁河、窑河、清流河等内河航运的开发、建设、利用。公路方面,“十二五”末新增高速公路200公里,实现“县(市、区)城一刻钟进网”目标;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铁路方面,抓住京沪铁路运能释放契机,提升铁路货运能力。航空方面,坚持借力发展,依托南京、合肥机场,构建滁州通用机场和综合性虚拟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经济。

—引导资源整合优化。抓存量、提增量,强力招商,迅速壮大滁州市物流体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利用知名物流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国内外先进物流管理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融入本土企业,提高滁州市的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培育一批本土现代物流企业,引导当地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资产重组,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提升。

—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推进物流园区服务平台与制造业物流系统的对接。推动为制造业服务的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聚,积极引进物流企业利用物流园区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重点推进园区物流企业以合资共建,建设物流公共仓储库房,提升物流园区的物流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着力完善政策措施

—落实税费政策。继续执行“营改增”后增值税返还政策。新建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费用、下同)、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在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港口码头和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增设施项目,由受益财政按其缴纳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50%给予奖励。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其所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地方税附加、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增量部分(以上年为基数、下同),受益财政按50%给予奖励。从事物流服务的港口码头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新晋升为国家5A、4A、3A级的物流企业,受益财政分别给予50万、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扶持。进一步落实鲜活农产品配送车辆24小时进城通行和便利停靠政策。

—强化用地保障。增加物流业年度用地指标,在主要交通枢纽、工业园区、大型专业市场附近,安排一定物流用地。对纳入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项目,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上予以优先安排。

—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清理向物流企业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对重点物流企业配送运输,相关部门要制订市区通行和停靠等具体保障措施。为重点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企业配套服务的设施在用水、用气、用电价格实行工业价格。对物流企业应缴纳的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培训费以及行政事业性费用,其收费标准有浮动幅度的按低限收取,没有浮动幅度的由物价部门研究提出具体优惠措施。

—推动资源整合。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进园区集聚发展,对入园集聚发展的物流业主(包括货运代理),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及以上的,其当年纳税额由受益财政全额奖励。

—加大资金扶持。市本级财政设立物流专项扶持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重点用于物流园区及重点物流企业规划、建设补贴,重点项目招商、物流信息化、物流业统计体系运作及相关培训考核等方面。对规模以上物流园区,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争取上级专项资金。

构建六大保障机制

—推动规划落实。尽快批准《滁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12-2020)》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合理规划物流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专业物流市场的布局,以规划引领,推进现代物流业整体协调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滁州市现代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抽调发改、交通、商务、经信、财政、统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专业人员集中办公,负责行业宏观调控、规划编制、政策研究、招商引资、资金扶持、考评考核等职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履行具体行政管理职能,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发挥协会作用。完善市物流行业协会功能,明确物流行业协会管理职能,推进协会规范化建设。强化协会在制定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接行业内企业等作用,进一步促进行业自律,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协会的媒介作用,扩大对外影响,助推大物流形成。

—建立统计体系。由市物流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完善滁州市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强现代物流业综合统计和调查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指导各项工作开展。

—强化人才保障。推动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物流业在职人员培训,培养物流业适用技能人才,大力引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

—实施综合考评。完善物流工作考评办法,各县(市、区)物流园区及重点项目纳入县市区综合考评范围,开展对物流园区、物流项目、物流企业及个人的综合评价工作。考核工作由市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泸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突破正当时

经济日报  2013-08-29

中国经济网8月29日四川泸州讯(记者 房金 陈祖华)泸州是川南的商贸中心,商贸经济十分繁荣。从泸州市商务局获悉,2013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将于9月在泸州市西南商贸城举行,届时将设置1000多个展位共11大类商品,观展人次将突破10万人。

商贸与物流相辅相成。泸州商贸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川南乃至西南地区具有显著地位。随着商贸业的发展,泸州物流业也随之驶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

因地制宜 泸州物流借力发力

泸州地处长江上游和沱江交汇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它是四川通往滇东、黔北的咽喉要地,也是连接成都、重庆的必经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正如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所言,泸州是川南的商贸中心,辐射能力一直很强,尤其是西南商贸城建立后,聚合作用变得更强。

近年来,泸州利用突出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取得飞速发展。

隆纳、纳黔、泸渝、泸宜等高速和321国道等通道在泸州交织成网,经14米宽进港专用大件公路可直达集装箱码头第一、第二作业区。修建中的成自泸、泸赤高速公路和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国道在泸州港口交汇。

隆黄铁路,进港专用铁路,实现铁水联运,使泸州港成为成都经济区的前沿平台和物流节点。泸州港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中水运主通道上的重要节点,逐步形成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出海通道,以公路、铁路、航空为支架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在全省具有无可比拟的集疏运优势。

泸州作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国家交通干线与长江经济轴线的重要交汇点,是西部地区东进长江、南下出海最为便捷的通道,具有发展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基础和条件,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机场等重点交通项目将使交通更加便捷、物流通道更加畅通。

随着商贸与交通的不断发展,泸州物流业也顺势而兴,截止到2012年底,泸州物流业增加值达41亿元,增长10.8%。泸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348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3.5万标箱。西南商贸物流中心初步成形。

层级提高 泸州物流现代化水平提升快

随着市场的日益壮大,泸州作为物资的中转站担负起快速流通的重担,泸州现代物流业风生水起,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时代在发展,行业在升级。泸州的传统物流业也正逐步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泸州的物流企业广泛采用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加快建设物流信息网络,采用集中配送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加快物流速度、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延伸服务等,构筑了泸州物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方物流公司华储物流库房将实行现代化的立体仓储

泸州这块肥沃的土壤,让第三方物流企业生长迅猛。目前,泸州物流企业已达600多家,其中宏图、君安等第三方物流企业收入超亿元。《泸州市商务运行资料》报告显示:2012年泸州全市14家重点物流企业完成营业额9.2亿元,同比增长26.37%,实现税收3355.38万元,同比增长29.50%。其中兴友物流、宏图物流的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4.26%、48.56%,兴友、宏图税收分别增长74.25%、47.56%。

据华储物流总经理朱青松介绍,华储物流制定了自己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力争发展为“立足泸州、面向川南、辐射全国、走进世界”的现代化物流企业。

对于物流的现代化朱青松总经理认为:所谓现代化就是物流的自动化,我们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就是利用自动化存储设备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协作来实现立体仓库的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从而达到立体存放、自动存取、标准化管理,最大可能的降低储运费用,减轻劳动力,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

正准备上市的宏图集团运营中心总监李然告诉记者,2006年公司才开始做第三方物流,现在公司最核心的板块就是三方物流。

泸州港集装箱码头(长通公司)

集装箱二期平台(岳娉)

正在作业的集装箱码头(岳娉)

此外,泸州物流发展趋势是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各大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在不断加强。特别注重与国内国外知名的物流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取得显著效果。如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中国外运、四川民生、太平洋集装箱、嘉士和、深圳万港、马士基、达飞、万海、东方海外等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已开通泸州至上海的集装箱班轮或在泸州港进行集装箱中转。丰田公司、神钢集团、龙莽集团、中粮兰田、银鸽纸业、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与泸州港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关系。

泸州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少不了物流产业的欣欣向荣;同时,商贸经济的持续繁荣,又推动了泸州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泸州这座城市已经打下了“商贸物流中心”深深的烙印。 

资阳市多措并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资阳网 2013-08-05

有了产业发展规划,需要具体贯彻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扶持政策,为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意见》指出,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业态先进、结构优化、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形成全市现代物流业与支柱产业、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把资阳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的中高端现代物流基地。

突出五个重点

《意见》明确了五个工作重点,首当其冲的是发挥《资阳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主管部门,市商务局将牵头组织编制“一港、五园区、三中心”等控制性详规,制定分年度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全市物流业横向纵向发展。

要加强重点设施建设,加快以“一港、五园区、三中心和四服务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港,优化运输结构,构建全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推动重点领域发展,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低两高”(用地面积少、环境污染小、单一产品价值高、附加值高)物流项目,优先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食品药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地;加快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物流,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

引进培育品牌企业,重点是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到资阳成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输、仓储、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鼓励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

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主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加强人才引进,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借智借力发展。

落实五项政策

物流产业政策是现代物流发展框架的基础。《意见》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强化用地保障、加大财政支持、落实税费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等五个方面的相关政策,为物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用地保障上,对符合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优先予以安排用地指标,及时供地。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服务。

在财政扶持上,设立市、县(市、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物流业发展。对在市内注册并办理税务登记的物流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及以上、年缴纳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总额500万元及以上的物流企业,符合上述条件起的连续3年内,当年由受益财政给予补助。

同时,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物流企业实施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物流领域。特别提出,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市建设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重点物流设施等,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确定优惠政策。

强化五大保障

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意见》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计监测制度、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健全工作考核机制,保障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具体包括:市政府将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物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由市统计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统计监测制度;加强物流行业协会建设,推动行业发展和加强行业自律;按照“门槛更低、审批更少、政策更优”的要求,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控,提高流通效率;市政府还将对各县(市、区)政府物流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加快现代物流发展

据了解,资阳市已经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物流发展试点示范市。试点示范市或将在经费和项目上获得省上支持和倾斜,这对我市现代物流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我市正着手包装一系列现代物流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为抓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急需解决的难题是什么?四川吉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吉新说,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土地、资金、税费等压力凸显,“希望《意见》能尽快落到实处,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土地指标、税费过重等难题,落实奖励补助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现代物流是国家积极倡导和支持的新兴产业,政府加大力度推动现代物流发展,我们相信物流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期。”资阳瑞宇物流公司董事长戢鉴军说,瑞宇物流从2009年成立以来,主要为南骏汽车集团提供物流服务,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公司逐步把服务对象从集团内部转向全社会。戢鉴军表示,公司正在抓紧研究企业发展规划,积极对接全市物流发展规划,并积极申报成为国家AAA级物流企业。

江都工商全力服务物流业发展

搜狐  2013-08-01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具有快捷、方便、门到门服务的物流公司。近年来,江都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三化服务”,全力服务物流业发展。目前,联邦快递、申通快运、园通物流等一批知名企业已经落户该区,并带动了近百户以货运、物流业为主的企业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主动服务。该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宽进严管”登记准入政策,简化办事程序,放宽经营范围限制,非禁即入;放宽经营方式限制,支持企业连锁经营;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允许流动经营;开辟“绿色通道”,提速发照效率;提供主动服务,推动物流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同时,全程跟踪服务,并指定专门工商联络员,进行全程指导,帮助联系办理相关手续,解决创业难题,确保企业迅速落户。

强化管理制度,规范行业行为。该局引导行业协会制订物流市场管理制度;重点从落实物流市场开办单位责任、建立货运商品备案制度、台账制度及内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方面加以规范;特别对物流经营户受理物品是否认真验视、仓储是否规范、投递是否在承诺时限、投递合同是否合法等方面制订具体工作指引,引导企业规范管理,以监督规范为手段,全面整顿物流行业格式合同,并根据物流行业特点制订示范文本,在行业中推广使用。

细化分类指导,实施品牌带动。为了打破物流业以个体流通经营、分散经营的瓶颈,该局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多次深入物流企业当中调研,通过指导骨干物流企业建立自有品牌,争创著驰名商标。截至目前,全区已有物流企业近200 家,其中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30余家。为了引导优势产业的特色物流业壮大发展,该局与商贸城、工业园区联动,加强信息互动和政策引导,促成国家优质皮鞋生产示范基地、汽车配件生产园区等特色产业配套物流业发展,实现现代物流服务与本地优势产业相互协调、联动发展。目前,该局已吸引20多家物流企业加盟生产基地和园区。物流企业在为园区提供物流交易、进出口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生宏 国 庆

推动梧州物流业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013-07-31

梧州市打造西江上游经济带龙头城市,物流运输必须提升通江达海能力,实现快捷的水陆、水水、水铁联运,节省运输成本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梧投资。据有关研究显示,相比公水联运,铁水联运节约物流成本约三成,社会物流成本每降一个百分点,可增加1300亿元社会效益。以梧州李家庄码头为例,201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万标准箱。如果开展铁水联运业务,从梧州运至成都方向的国际集装箱比从水路转公路的方式节约物流成本三成;与公路货运相比,节约燃油1.6万吨,减少碳排放4.5万吨。笔者认为,整合梧州市运输市场资源,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梧州市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梧州物流业现状

近年来,梧州市抓住广西“两区一带”建设、推进粤桂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的机遇,利用好梧州的优势加强物流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笔者认为同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管理体制欠顺畅。目前,梧州市物流管理体制欠顺畅,物流物流管理权分属铁道、交通、民航、商贸等部门,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统筹协调管理。货物从梧州运往珠三角,要经过三四个部门的管理,管理职能交叉重叠,造成职责不清,权限不明。

基础设施较落后。尽管梧州口岸是广西第一个实现通关电子化的口岸,通关能力2012年增至1400万吨/年,但相对于西江上游经济带龙头城市物流市场来说,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功能不全仍然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

铁路运输具有经济、环保和安全的特点,可以发送特种货物和危险品;公路以其机动、灵活、快速、准时和门到门的优势,吸引了大批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准确的货物;水运则以其运输能力大和运输成本低的优点,吸引了大批低值重货;航空凭借自身的快捷优势也占领了一定市场。因此,梧州运输市场货运企业必须加强互联互通,整合资源,以整体参与竞争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推动梧州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集约化经营实现物流规模化

货运物流化是运输市场货运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现代物流不仅仅要实现货物位移,还要针对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运输市场货运的发展必须要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目前梧州港赤水作业区铁路已接入码头,但装卸线长度过短,不能实现班列的整列到发,列车在港站解体、编组等非装卸作业时间长,难以发挥班列开行的优势;港口并不能在港区内进行集装箱铁水换装,需要借助公路短驳才能完成码头堆场和铁路站场之间的转运,因此目前工作重心应放在建设好港口铁水联运的衔接设施,实现机械化转运,使货物能快速转移或装配,保证铁水联运能够有效迅速衔接。

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做好赤水圩物流园、苍梧物流中心、莲花山物流中心、红岭货运枢纽站以及李家庄码头站场的设计规划,通过增加其面积而增大其储存作业量,同时通过建设多个工作区和应用机械化,信息技术化以增加其工作效率(包括卸载,拆包,分类分配,包装,转移,装载)。将梧州市的铁路、港口、航运、汽运货运站、场集约在一起,实现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有效集成,实现规模经营效益。以物流园区为枢纽、物流配送中心为重点、仓储网点为基础,改建、扩建和整合物流节点与设施,构建物流节点空间网络,逐步形成相互配套、功能齐全的物流节点体系,实现航空、铁路、公路、水路配套连接的物流能力,推动梧州成为两广的物流枢纽城市。

构建现代物流企业

整合运输资源节约竞争成本。为避免运输市场货运企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在市场准入、保障市场供求平衡、避免市场过度或恶性竞争等多个方面梳理货运物流联运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协调和管理。需加强行业管理,整顿市场秩序。同时,有利于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通过整合实现运输市场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整合部门构建信息平台。建立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物流服务信息网络,构建海关、科技、商务、税务、交通、银行、工商、质检,消防等部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政府机构、单位、企业之间信息共享。通过建立优秀的信息技术系统,可以让相关人员更好的管理好整个物流的流程,可以加强对交通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通过对危险运输物品的实时监控,以保证运输系统的安全和顺畅,实现实时控制、实时查询的货运管理目标。

整合企业组建现代物流企业。对运输市场货运资源进行整合,组建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一是将梧州市各货场、货代公司、从事货运延伸服务的企业、铁路专用线等进行整合,在梧州市组建区域性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物流公司)。在业务上实行货物集中受理、分散装车、统一营销、一致对外的管理模式。二是公司内部实行事业部制,对各事业部实行成本核算。按产品和市场划分,各事业部独立经营,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经营决策。三是在营销业务格局上,根据各自设备、设施条件,既有货源结构、所处的地理位置,实行专业化分工、差异性服务。如铁路成立专门的整车货场、笨零货场、集装箱货场、行包和班列货场等;赤水圩物流园,苍梧物流中心,莲花山物流中心要根据差异性、个性化物流发展要求,成立专门的钢材货场、食品货场、百货货场等,在核心业务自营的基础上可考虑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外包其他业务,满足客户需求。

梧州市铁路、港口、航运三大主体通过物流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为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的合作提供了机会。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多赢的局面,不仅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而且可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实现梧州市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梧州市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

2013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报告

中国行业研究网 2013-07-30

近日,成都市物流办发布了《2013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白皮书》,对成都的物流工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和建设,旨在匡助有意向介入成都物流市场发展及投资的各界人士深入了解成都物流投资环境。规划中,天府新区物流规划成为一大亮点。

占地面积扩容超万亩

为加快发展天府新区物流工业,全面晋升物流工业对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助推再造一个“工业成都”,结合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成都市编制了天府新区成都分区物流工业规划,构建了“两园区两中央”为主要框架的物流集中发展区布局体系。合计新增面积超万亩。其中,航空物流园区依托双流机场建设西部地区最大的航空物流关键,占地面积由4800亩调增为7200亩;双流物流中央调整至第二绕城高速和成自泸高速交叉处,建设南部的区域性综合型公路物流中央,占地面积6000亩。目前,大部门物流地产开发商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入驻,开发项目用于租赁和自用。

而新津物流园区依托普兴铁路货站,建设辐射川南的铁路物流关键及成都向南经云南连接中南半岛泛亚铁路通道的物流节点,占地面积由3600亩调增为9360亩。龙泉物流中央依托公路运输和公水联运,建设辐射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央。2008年,跟着成都市“一区一主业”产业集中发展战略的确立,新增了汽车物流服务功能,占地面积由4600亩调增为7950亩。

区位上风提供多元服务

天府新区“两园区两中心”各具区位上风,依托本地交通,立足省内,着眼全国甚至全球,建设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物流关键,服务定位多元化,辐射面广。

成都航空物流园区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机场国际海内货运站四周建设辐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连接国际海内主要城市的国际性关键型物流园区,发展航空运输及相关仓储、配送、快递业,为高附加值、时效性货物提供航空物流服务。双流物流中央依托城市南面的成乐高速、成雅高速、川藏公路,在绕城高速外侧的大件路四周建设辐射乐山、雅安、攀西经济区域和西藏、云南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承担城际配送和南部市域配送。截止2012年,在此两个物流园区和中央开始运营或建设的企业有嘉里大通、新地物流、四川物流等,已建成仓储举措措施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新津物流园区依托普兴铁路货运中心,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区域性关键型物流园区。重点为成都市南部区县(市)、川西南地区提供铁路货运的中转、分拨、集散、多式联运服务;为区域工贸企业提供工贸配送、增值加工、供给链治理、交易展示、物流信息高端物流全程服务。年货运处理量2000万吨。目前,入驻的企业有汇津物流、普洛斯、嘉民等,已建成仓储举措措施面积10万平方米。龙泉物流中央以公路口岸、长江水运货物集散、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送和城际运输、城市配送为主,服务成都汽车工业功能区,川渝经济带,辐射中西部地区,连接长江流域,面向全球港口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央。入驻企业有宝湾物流、民生物流、武汉中原等,已建成仓储举措措施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整体规模大幅晋升。

市政府出台十条措施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莆田市政府网 2013-07-18

今年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实现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并首次超过我市GDP增幅。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市政府刚刚出台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条措施。

该制度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十条措施具体为:

一、设立物流业专项扶持资金。2013年起追加“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现代物流业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规划、物流园区建设、工业企业物流外包、为物流业发展服务的中介机构、重点培育和扶持的物流企业发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引进、物流技术改造升级、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物流发展研究以及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重点扶持的项目。具体扶持企业、项目由市物流办会同有关部门认定。

二、实施物流项目用地优惠政策。对在我市登记注册、独立核算的物流企业(法人或产业活动单位),符合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其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统筹规划全市物流园区,强化物流项目招商。优先支持解决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建设用地指标。鼓励物流企业租用闲置厂房、土地建设物流项目,对利用闲置厂房、土地的,可不改变土地性质,同级政府并给予一定的租金补助。新增现代物流业用地采取挂牌方式出让,挂牌起始价按用途和产出效益最大化原则确定。其中仓储物流业项目用地,每亩年可创税收10万元以上的,按照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2〕9号规定确定挂牌起始价,超出工业基准地价的部分从该项目地方级税收收入中予以返还。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分别不得超过该项目总用地面积及地上建筑面积的7%和15%。

三、积极引进培育高端物流企业。对产出拉动效益大、市场辐射范围广、经营业态涵盖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大现代仓储物流项目,可享受总部经济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可根据需要予以适当配套商业用地,地价按商业基准地价70%且不低于土地开发成本确定挂牌起始价(与仓储物流整体经营,不得分割转让)。鼓励总部型(含区域性总部)的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四、鼓励物流企业改造升级。对被评为国家2A、3A、4A、5A级的物流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奖励。对年经营达到一定规模,且对地方级财政贡献首次达到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的物流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15万元、20万元。对甩挂运输企业经营规模达到50辆牵引车、100辆挂车的并在我市上牌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物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含物流企业用于自身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的,按相关规定,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物流企业为改造升级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申请进口关税的减免。

五、执行优惠财税扶持政策。在2013年内,物流企业按其在莆缴纳税收当年增量的地方所得财力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100%奖励,对2013年内新注册投产的物流企业按其在莆缴纳税收的地方所得财力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100%奖励;自2014年开始的3年内,物流企业按其在莆缴纳税收当年增量的地方所得财力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50%奖励。

六、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参与重组、兼并、收购我市物流企业,并在我市登记注册、独立核算的,因改制重组发生的土地、房产权属转移,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减免契税;对符合特殊重组规定的物流企业,适用特殊税务处理的规定;对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七、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物权法》框架内,发展各类以不动产、无形资产、权利为抵(质)押品的信贷业务,并着力加强类似仓单质押、存货监管融资等符合物流企业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支持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内给予利率优惠。

八、规范优化物流车辆运行管理。市有关部门对市重点物流企业(含物流园区),其集装箱车辆、统一标识的专业货运车辆和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停靠给于提供便利。具体由交警、城管、运管等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物流车辆运行的管理办法。

九、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支持莆田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监管部门与内地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扩大推广海关“区域通关”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适用企业范围,试行异地关、检及企业注册互认。从港口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对莆田口岸新增新辟的货运固定班轮,给予2年的航运费用补助;依据港口吞吐量增长情况,每年给予港口部门港杂费、港口装卸费等费用适当补助和奖励。

十、加强物流业统计工作。市统计部门加强物流业统计核算,牵头组织市经贸委、交通局、港口管理局、邮政管理局及物流行业协会等实施物流业统计报表制度,定期公布物流业统计信息。每年给予物流业统计专项补助。(记者林俊禹)

金华: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中国国际海运网 2013-07-17

金华市曾被《福布斯》杂志列为中国最适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城市之一,其物流发展潜力被业界看好。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卸货点、托运部,人行道、马路边货运车辆乱停乱放,大小物流企业“小、散、乱”,社会化问题尤为突出,亟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加以整治和规范。

金华市曾被《福布斯》杂志列为中国最适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城市之一,其物流发展潜力被业界看好。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卸货点、托运部,人行道、马路边货运车辆乱停乱放,大小物流企业“小、散、乱”,社会化问题尤为突出,亟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加以整治和规范。近期,由市交通局牵头联合公安、交警、行政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货运市场整治。现就货运市场整治及发展市区现代物流产业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一、传统物流业的现状

所谓传统物流是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仓储,由物流企业来承担“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目前,市区现有联托运463个、城际专线303个、中小型物流公司133家,共计物流经营企业899家。据市物流协会统计,目前,市区传统物流占总物流份额的50%,成交额20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约22%和1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传统物流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市区大型货运车辆及物流经营户占道经营、违规经营普遍存在。据调查,金华市开发区山嘴头社区周边与环城路沿线,货运物流企业无序经营状况尤为突出,其中环城路沿线长期停放经营的大型货车1000余辆。以山嘴头为中心,分布在李渔路、四联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登记在册的大型货车有185辆。这些车辆车身长度大都在18米左右,加上进出通道、停放一辆货车就要占去100平方米场地。由于庞大的货车数量,加上无序停放及大量挤占公共用地装、卸货物,造成了整个环城路沿线,特别是开发区山嘴头一带经常发生道路拥堵。这些区域也因聚居着大量的职业外籍驾驶员及其家属,进一步带动了餐饮业、小超市、小修理厂、流动个体商贩的集聚,加剧了道路拥堵,给金华精品城市建设带来严重影响。

二、建设公共型物流平台的意义

公共型物流平台是指针对既定的目标客户,通过整合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提供仓储、运输、信息等一体化、智能型、综合性的现代物流服务平台。公共型现代物流平台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规范货运市场及物流信息中介违章经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是建设公共型物流平台,有利于提升金华城市形象。治理市区货运车辆违章停放和道路拥堵,必须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即将整治货运车辆违章停放与构建公共型物流平台同步推进,引导大型货车到物流平台落户,才能做到治理不回潮,达到治本目的。

二是建设公共型物流平台,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优化投资环境。据统计,目前,国内物流成本长期占GDP18%以上,运营车辆的空驶率在40%左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通过组建物流平台,在仓储、货运信息、装卸等环节给予一体化服务,可大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本地区企业经济竞争力。

三是建设公共型物流平台,有利于税源培植,提高地方可用财力。金华地处浙江中部中心城市,发展物流业区位优势明显,如果政府加以扶持和引导,可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建设公共型物流平台,可带动形成一条产值过50亿元的属地物流产业链,在创造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加强物流业管理,出台物流业扶持政策,确保本地区税源不流失,从而大幅增加地方税收。

三、发展市区现代物流业的思考

一是加强行政引导。各职能部门应对市区货运车辆、物流小、散、乱企业违章经营情况加强整治和引导,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车辆乱停放和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管理无序的货运车辆责令整改或予以取缔。

二是规范经营、有序发展。由市交警、交通、执法等部门进行常规性联合执法检查,对二环以内大货车乱停放现象,坚决予以整治;做到入场经营,规范管理,统一经营,有序发展。

三是整合资源、规模化发展。由市相关部门牵头,组建规模化公共型物流平台,切实做到堵疏结合,规范有序,大手笔规划、分批次发展的战略性发展模式。

根据省、市进一步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和《金华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布点要求。建议一期选址金东区麻车塘区块,该区块在东二环以外,毗邻铁路货运南站,占地200亩,该地块已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采用租赁方式创办与铁路货运相配套的物流市场;二期选址在金东区赤松高速出口处或花木城南侧,建设占地800~1000亩公共型现代物流市场。通过科学选址、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市区现代物流产业,助推金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物流业发展优势

中国产经信息网 2013-07-05

长期以来,海盐处于嘉兴地区的“交通末梢”,但如今,随着乍嘉苏高速、杭浦高速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嘉绍通道的即将通车,海盐的区位优势正日益凸显。那么,海盐该如何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

区位优势和发展环境全面“升级”

着眼整个长三角,海盐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境内不仅拥有乍嘉苏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以及01省道,全境可实现15分钟内上高速,与沪、杭、苏、甬四大城市形成1小时交通圈,而且内河航道也十分发达。

此外,海盐北邻上海港、乍浦港,南依北仑港、舟山港,拥有独特的“前海后河”地域优势和发展海河联运的先天优势,一旦何家桥线内河航道改造工程、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含海塘支线)完工,发展区域性货物分流中心潜力巨大。

随着交通格局的改变,海盐审时度势,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海盐县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扶持当地物流业发展。

同时,海盐还成立全市首家物流协会,引导和促进物流企业走向规范化,并通过举办物流讲座等,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物流从业人员“充电”。

不久前,浙北物流信息交易中心还承办了第16届浙江物流经理人沙龙,央视网物流频道总策划、浙江通创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咨询研究机构董事长赵成峰在活动中说,目前国内不少知名物流企业正在全国寻找合适的地域,海盐应抓住即将通车的嘉绍通道带给海盐物流业的发展契机,大力拓展招商渠道,将这些企业引进来。他同时认为,本土物流企业也可借机扩大服务对象,提升服务能力,在明确自身发展思路的前提下,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物流新项目运作良好

面对区位优势和物流发展环境的全面“升级”,业内人士分析,海盐应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和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引领企业大力开展海陆联运、海河联运,促进物流成本降低和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浙北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就是海盐新引进的一个物流项目。当问及为何选择落户海盐时,该项目负责人崔洪洁说,他主要是看中当地政府部门良好的政务服务和海盐独特的区位优势。“杭洲湾跨海大桥和嘉绍通道就像围绕在海盐旁边的两条巨龙,相信一定会给海盐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崔洪洁信心满满地表示。

今年3月28日,信息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试运行。如今,该信息交易中心在区域经济的辐射和拉动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信息交易中心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县领导曾多次率相关职能部门来考察,帮我们解决难题。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海盐凭借特有的区位优势,物流业发展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崔洪洁说。

来源:嘉兴日报

政策支持力促铜陵现代物流业发展

中国产经信息网 2013-07-02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狮子山区顺达物流园的市鸿越物流公司。两个多小时,记者看到这家物流企业接到11单业务。调度员荣桂林对照电脑上的订单签发派车单,11笔订单、价值6000多万元的铜产品迅速完成了在铜陵市物流网上的进出,货物达1100多吨。

市鸿越物流公司是铜陵市一家以铜产品物流配送和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民营企业,该公司自2005年6月注册至今,实现了飞速发展。公司总经理江兵告诉记者,2005年靠两台车子起步,发展到现在自备车辆43台,还有近80台可调度车辆。2012年营业收入为8036万元,今年1至5月份,营业收入已有近5000万元,预计全年能突破一个亿,利税1000万元以上。

鸿越物流的发展,凸显出物流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近年来,铜陵市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而大物流的发展也为铜陵市大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通经活络”的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物流业税收实现逐年增长、物流信息化得到广泛推广,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全市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对于以“大进大出”为特色的铜陵工业经济来说,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推进产业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铜陵市先后制定出台了《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支持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推进全市物流业发展。通过开发并推广运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了铜陵市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的网上信息发布、查询和交易,建立了政府、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共有税收50万元以上物流企业22家,到2012年底已增长到40家。今年1至5月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近8亿元,同比增长172%,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高永军说,目前,铜陵市传统运输企业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像鸿越物流和新干线物流这样的一大批企业茁壮成长。另外,铜冠物流公司、通华物流公司已把主业和副业分离,集中精力从事现代物流业。在国企发展的同时,民营企业也在快速成长,在物流业招商引资中着眼于“招大引强”,同时扶持本地民营物流企业发展。

目前,《铜陵市现代物流及拆解业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未来五年,铜陵市将以“两园三心多点”建设为重点,用3至10年时间,构建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物流产业体系,力争到2017年末,培育出年营运收入超亿元的专业化物流企业5至10家,全市物流业主营收入、利税比现在翻两番,分别超过200亿元和6亿元。围绕把铜陵市打造成皖中南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物流区域中心和全国铜拆解业基地的目标,在物流基础设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物流业为全市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正是有了全市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鸿越物流公司等企业发展劲头更大。江兵介绍说,鸿越物流有限公司正在谋划“皖中南快速消费品配送中心”项目,投资超过1亿元,企业在保持长途整车物流的同时,向城市快速消费品配送方向发展,使企业的产值和利税翻一番。目前,该项目已报市发改委备案,正在进行项目选址。

肇庆商贸物流业加速发展

中国大物流网 2014-05-30

近日,记者从肇庆新区获悉,总投资约115亿元的肇庆新区临港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项目将于5月29日在“珠三角—东盟·大西南”经贸合作交流会上签约。该项目旨在利用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网,打造肇庆新区临港产业组团,以立足珠三角辐射大西南城市、促进周边城市物流业分布格局的调整和完善。

这是又一个重大商贸物流业项目落户肇庆。近年来,我市被整体纳入珠三角后,日趋完善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有利的政策支持,以及日益繁荣的工业经济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引得商贸物流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这方热土,人气不断聚集、商气逐步形成,为我市“大商贸”“大物流”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

据悉,2013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12亿元,同比增长13.8%,同比增幅位于全省第五位,珠三角第二位。今年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08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调整优化肇庆区域产业结构,促进肇庆产业的发展。”市委党校经研室主任刘红星认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要突出重点区域,以肇庆中心城区端州区和鼎湖区为重点,着力打造肇庆商贸综合物流区,突出端州和鼎湖商贸物流整体核心功能区地位。

为引导商贸业做大做强,端州区利用打造百万人口城市、西片龟顶新城等项目产生的商贸物流业巨大商机和区位优势资源,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目前,城西片最大商贸中心——国际广场、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强势进驻端州,并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贸辐射力。目前,端州区已形成以天宁路、端州四路为中心的商贸核心区,大润发、沃尔玛、天宁广场、时代广场等大型购物中心人气、财气两旺。

电子商务是我市商贸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大力培育建设电子商业园区,我市目前初步建立起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目前中巴软件园、华南智慧城、维龙科技产业园发展迅速,三个园区现有入驻的数字创意、数码科技、互联网、系统集成、影视动漫制作、电子商务及其配套企业已近百家。据悉,我市与巴西协商共同构建中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又成功引进新安怀“e丝绸之路”落户端州华南智慧城,引进“唯品会”落户高新区。

位于西江“黄金水道”的肇庆新港,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已成为肇庆市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的主力军。该港区岸线总长约2000米,码头前沿航道水深约11米至13米,2000吨级船舶可直航贵港、南宁,连接大西南;5000吨级船舶可直航港澳,连接国际海运网。

依托现有的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我市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以实现港口、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2013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7亿元,占第三产业的12%。全市货物周转量53亿吨公里,货物运输量4500万吨,分别约增长17.5%和16.8%;其中,公路运输量3058万吨,水运量1069万吨,铁路货运量约为102万吨;港口吞吐量292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81万TUE。

新型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模式,告别了“前店后厂”的作坊模式,同样为肇庆创造了数万个创业、就业机会,进一步提升肇庆商业版图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对东盟以及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将产生重大的拉动作用。

记者 陈明红 张苑卉

推动现代物流业提升发展

搜狐 2014-05-25

鼓励通过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推进物流技术创新、拓展物流增值服务等手段,不断提升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加快把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摘自《昆山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

具体奖励政策

1.鼓励物流企业加快产出。以物流企业上年度业绩贡献为基数,按其增长部分的30%给予奖励;对一般纳税人的交通运输企业,以上年度业绩贡献为基数,按其增长部分的40%给予奖励。

2.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当年度营业收入首超3000万元的,奖励10万元;首超5000万元的,奖励20万元;首超1亿元的,奖励40万元;首超2亿元的,奖励80万元;首超3亿元的,奖励120万元;首超5亿元的,奖励200万元。

3.鼓励物流企业创建品牌。按照国家《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标准,对当年评为国家AAA、AAAA和AAAAA的物流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奖励。对已获奖励的A级企业取得更高级别认证,采取补差奖励。

4.鼓励物流企业争创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对新获得省级重点物流基地、省级重点物流企业、省级物流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5.鼓励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对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物流技术的,按技术项目投资总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30万元。鼓励区域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按平台建设投资总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100万元。

6.鼓励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物流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新建、扩建、改建生产性用房,涉及行政性收费项目的予以减免,服务性收费项目的予以减半收取。

7.鼓励物流企业提高营运能力。对物流企业当年新增专业化运输车辆(厢式车、集装箱车、冷藏车、罐式车、牵引车等)的,按车辆购置费用的5%进行补助。 

不断发展壮大的成都市物流协会

光明网 2014-03-18

3月13日,我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的结果正式公布,成都市物流协会评审总分荣居社会组织之首,并被成都市民政局授予成都市物流协会5A级社会组织。消息传来,成都市物流协会秘书处电话铃声不断……该协会秘书长何磊告诉正在采访的记者:这些电话都是对成都市物流协会荣获5A级社会组织表示祝贺的。面对刚刚获得的成都社会组织最高殊荣,记者就成都市物流协会所取得的成就采访了何磊秘书长,他详细地介绍了成都市物流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成都市物流协会成立于2000年5月,是四川省范围内成立最早的物流行业社会团体,协会自成立以来在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受到了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高度评价,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005年被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民政厅授予“先进民间组织”荣誉称号,2008年被四川省民政厅授予“5·12抗震救灾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当好桥梁

力促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

在记者采访中,何磊秘书长反复强调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搞好“四个服务“,即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这几年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统计工作持续推进。为了解我市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及时反映我市物流运行状态,为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物流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2011年,协会在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物流办的指导下启动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统计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现代物流统计工作已纳入协会的日常性重要工作,配备了专职的统计人员,加强了数据的采集方式,数据的分析也做到了更加科学化,统计报告也日趋规范化。2012年成都现代物流的统计工作,为成都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和科学的数据支撑。

积极配合政府开通成都至欧洲的直飞航线。近年来,由于成都经济发展迅猛,发往欧洲各国的货物日益增长,成都市不断开辟包括铁路和航空在内的至欧洲各种快捷运输通道。而航空运输具有及时、高效的特点,因此成都在不断增加至欧洲的航空货运班次的基础上准备开通直飞航线。

成都市物流协会秘书处了解到这一信息后,首先召开了航空货代企业座谈会,要求企业统一思想,大力支持物流通道建设。其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货运信息,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保证了成都至欧洲直飞货运航空航线按时开通。最后协会会长李浪应邀参加成都至欧洲首条直飞货运航线的开通仪式。2012年4月3日,成都直飞法国巴黎瓦特里机场货运航线首架飞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这是中国西部直飞巴黎的首条货运航线,打通了中国西部商品与欧洲商品之间穿梭的“快车道”。协会会长李浪应邀陪同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前往法国巴黎参加该航线的开通仪式,这是成都市物流协会走向世界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和成都市物流协会会长李浪一行参加货运航线开通仪式

探讨快递包裹代存代取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初见成效。随着消费者对网购、网销的热衷,网上订单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对物流公司货物的存放、存管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协会与有关单位共同探索快递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措施和新办法,并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市商务局、市物流办对协会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视,2012年10月12日,成都市物流协会和成都零售商协会受市商务局、市物流办的委托,召开了有红旗连锁、互惠商业、舞东风、WOWO便利等8家商贸流通企业以及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随时随递、京东商城、DHL、中铁快等9家物流企业参加的“快递包裹代存代取企业洽谈会”,会议探索了物流企业与商贸超市共同加快快递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对于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举措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和参与。

服务行业

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在采访中,成都市物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赵香南还介绍了协会服务行业和会员所做的点点滴滴,这是因为服务好会员单位,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是协会工作的根本,也是协会发展之基。

抱团组建了成都成物投投资有限公司。 协会秘书处在调研中发现成都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的物流企业是必要的。成都物流业的水平要整体提高,离不开本土企业积极参与,调动本土企业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型,从单一企业向集团化转型是必不可少的,推动成都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是成都市物流协会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2012年,在协会的积极组织和引导下成都知名物流企业——成都蚂蚁物流有限公司、四川金桥物流有限公司、成都长途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和成都申通快递实业有限公司等9企业联合起来抱团发展,并在协会具体牵头组建了成都成物投投资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在市物流办的支持下,各项工作正积极地有序地推进中。

现代物流科技推广与应用迈上新台阶。现代物流业要腾飞,物流科技是支撑。市物流协会秘书处深知物流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必须抓紧抓好。

为了推动物流科技的推广和应用,2012年5月30日,由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成都市物流协会主办,成都新得利电子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科技推广与应用高峰论坛在西藏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的物流专家、学者、物流企业代表、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200多名代表齐聚蓉城,共同展望行业趋势、交流先进技术,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献计献策,这是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盛会。

搭建融资平台,助推物流行业提档升级。2012年,协会在行业调研中了解到很多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经营和发展面临困难。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协会秘书处先后与四川省工商联、四川省金融办、沃特金融论坛、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和民生银行多次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探索在成都物流行业加速发展的金融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通过金融的杠杆作用与资本孵化功能,推进企业发展,助推物流行业加速升级。

不仅如此,市物流协会还与民生银行、四川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企业融资提供一个便利的平台,受到了物流企业的普遍欢迎。

回顾过去,成都市物流协会前进的步伐是那么坚实有力;面对沉甸甸的果实,他们没有陶醉,没有满足眼前的喜悦;现在,他们又怀揣着希望与梦想迈上了新的征程。

杭州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该往什么方向走?

都市快报  2014/02/14

昨天,在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闭幕会上,通过了政协第十届杭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建议案,其中一份便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助推杭州经济发展》。

作为正在积极打造建设“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城市,杭州在未来物流业的发展中将有哪些作为和机遇,不妨跟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从社会长远来看,杭州还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它既是政府税收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增加社会就业率,维持社会稳定,增强市场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杭州应当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给工业经济的继续振兴创造一定条件。软环境上,应当对技术升级、产品改造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土地使用上提出更多的优惠政策。现在企业的负担也比较重,希望政府可以充分考虑,扶持工业企业的发展。

在我看来,杭州的几个开发区,政府要在进区条件和招商引资方面都给予或加大对于企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培养、壮大实体经济。

——陈励君(市人大代表)

新加坡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须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3倍的处罚,行为严重者,则以诬蔑罪论处。2013年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也正式开始实施。

建议制定《杭州市求助人权益保护规定》,通过举证倒置等方法从法律上打消人们施救的顾虑,鼓励并保护救助人的行为和权益。

——谭晓燕(市人大代表)

随着杭州社会管理的高速发展和民生推进,民政和共青团等部门现有推行的针对社会志愿者的登记和管理办法已经严重不适应或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杭州各类社会公益组织众多,如何清晰界定一名普通的社会志愿者或专业救助志愿者的身份,鼓励广大公民自觉地加入到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并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精准的公益服务时间考核、志愿者工休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保障政策,才能真正将大量的民间志愿者纳入到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中。

建议杭州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快出台社会志愿者和专业救助志愿者登记、注册、考核、管理办法地方条例。

——何军(市人大代表)

过去的一年里,杭州市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严重程度,仿佛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英国伦敦雾都时期的情景再现。

北京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工作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4年1月22日通过并颁布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率先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建议杭州市尽快制定《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治理大气污染,通过法规的制定,要重点规定污染物和排放总量的控制、排放标准,要对排放源头实施全程监督与控制。

——卢建华(市人大代表)

酒后代驾行业发展到现在,还是一个“无主管部门、无行业标准、无进入门槛”的“三无”行业。行业服务上,“黑代驾”滋生,收费与服务没有统一标准,纠纷往往投诉无门。

建议指定杭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成为行业的主管部门,并牵头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行业进入许可管理,把酒后代驾服务认定为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之一。同时,组织行业内的知名企业牵头成立行业协会,制订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代驾企业都要设立投诉电话,主动受理相关服务投诉。物价部门要出台相应的计价办法。对代驾驾驶员,应设立代驾师职业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林昌珠(经济界别政协委员)

代表委员说

1、大型物流分拨、转运中心落户杭州

在杭州,以阿里巴巴为领头羊的众多电商服务平台会同40万家电商企业,引领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在物流快递业中占得三分之二市场份额的快递企业创始人均来自桐庐。

杭州发展现代物流,有这么好的基础,今后又该如何发展?

建议案提出,对现有物流基地及大型物流综合体进行新建、改造,建立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物流产业园区(基地),吸引大型物流(快递)分拨、转运中心落户杭州;大力培育一批物流骨干企业,引导、扶持多家企业跨入5A级行列,一大批企业升入A级企业行列;引入千名现代物流人才,形成一批网络覆盖面广、主营业务突出、品牌知名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使物流与电商产业一样,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和消费模式转变。

2、好物流园区和综合电商物流产业园区规划

就像造一幢房子,有了坚实的基础,也需要可靠的图纸。建议案提出,杭州大力发展物流业,首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物流业发展规划。

规划不仅要有产业规模目标,还要有空间地域计划;既要有物流总体规划,也要有生产性物流、电商快递物流、食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方方面面的规划;同时,也要做好物流园区和综合电商物流产业园区的规划。

以保税物流为例,“杭州改革十条”中提出,杭州要充分发挥杭州萧山国际空港枢纽作用,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申报杭州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园(港)区。目前,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筹划“升级”,即B型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功能、业务更加全面的综合保税区。

建议案中提到,市政府应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我市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产业布局资源整合等重点项目建设。

3、分物流基础设施交给民营企业建设运营

2013年12月,杭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加快建设各园区,吸引和培育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业,将“菜鸟网络”在杭州的华东区域中心、三级体系应用建设成全国样板工程。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它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应用平台,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供应链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物流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和升级。

建议案提出,政府用地指标应适当向优质物流企业倾斜,同时创新物流项目用地方式,由单纯的购地开发改为购地与租地相结合;对部分物流基础设施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以国有资产BOT等方式(指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Build)、经营(Operate)、移交(Transfer)三个过程:建设—经营—转让),由民营企业建设运营。

4、城区将建立800个“E邮柜公共服务”站点

目前,物流业尤其是快递业在市区面临进城难、停车难、交接难等问题。“针对前两难,建议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运输车辆发放邮政业快递服务车辆通行证,将其纳入邮政特种车辆管理范围,或发放绿色通行证,优先通行证、统一派送车辆标识,以方便进城和市区通行。”

对于城市快递最后100米“交接难”问题,建议案提出,要将快递服务点与传达室同等对待,作为公共建筑的配套设施予以设计、建设。鼓励在建成的社区、院校、写字楼等处推广类似E邮站、E邮柜等自助包裹密码箱系统,采取全自助、“人工+自助”和全人工等三种模式,提供包裹自取、二次投递及其他服务。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今年市政府为民惠民的十大实事中,就提到要建立E邮站快递包裹智能存取服务平台,在主城区建立800个“E邮柜公共服务”站点,提供24小时自助投取包裹服务。

5、建议实行税收优惠减免、削减运输通行费用等措施

建议案还提出,财政政策应当与转变发展方式相匹配,杭州可以参照广州、深圳、宁波等地的经验,大幅度增加市级物流业财政专项资金总量,积极引导物流产业做大做强。

有关部门应深入调研“营改增”后物流业税负大幅增长带来的困境和对策,在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争取并用好用足国家、省两级层面上的专项扶持政策,实行税收优惠减免、削减运输通行费用等措施,为本地物流业减负。

作为行业的领头者,物流行业协会要认真研究国内外发达地区物流发展的行业新态势,科学引导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平台式第三方物流、公路港物流等现代物流模式的健康发展。

发挥中介机构在物流信息传播、物流技术服务、物流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区域物流交流、法律规章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