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项目建设专题信息(1)

发布时间:2014-12-29  |  浏览:

市发改委推进大项目建设经验做法

河北博才网 2013/8/30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立足部门职能,把服务发展、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全委上下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积极改进服务,打造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市发改委明确提出把“积极改进服务,打造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作为主线,深入查找大项目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搞好对外公开承诺,从多方面、多角度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一是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修订完善十八项规章制度,制订九项新制度、新措施,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核程序,简化操作流程,为大项目前期推进、落地建设提供快速高效服务。制订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实施细则》,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岗位和个人,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审核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并严格责任追究,有效防止了行政越位、错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二是以优质服务提高项目推进效率。—简政放权,将市级项目审核权限全部下放到区县,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充分授权,权限内审核项目一律在窗口办理;—审批事项保留2项,行政许可事项保留3项,继续实行零收费;—缩短审批许可时限,对权限内的审批、核准或备案项目,在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审批、备案项目3个工作日内办结,核准项目由国家规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内办结;—建立项目许可“绿色通道”,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凡是材料齐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随到随办。目前,无论从行政审批事项、收费情况看,还是从审批时限上对比,市发改委在半岛城市群和周边城市发改系统中,都是保留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程序最简便、审批时限较短的城市之一。

二是强化工作措施,努力用好的作风抓大项目推进。市发改委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与推进大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在生产力布局、项目推进、资金争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切服从、服务于项目建设,努力为重大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到11月底,市发改委累计跑省进京达310多次,争取项目52个,争引各类资金1.35亿元。一是做好结合文章。在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引导干部职工服从大局、正确把握,主动适应、积极落实;另一方面结合日照实际,调整思路,用心在调控中寻找发展机遇,积极做好上情与下情对接文章,认真破解影响大项目落地发展的瓶颈,努力推动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尽快得到国家、省的批复。二是抓好项目分析。对市筛选确定的交通、电力、冶金等45个大项目,实行“月调度、季分析”,详细盘点项目推进的难点与焦点,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一项一策,定人员、定目标、定措施,全力排除制约因素,切实解决好项目的前期工作问题,促开工、促进度、促竣工、促达产。三是搞好项目协调。明确项目推进责任,建立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对每个项目都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细化具体的推进措施,不定期召开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小组会议,通报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对策。同时,牢固树立大项目建设“全市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主动与环保、国土、建设、规划、银行、安监等部门搞好配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时研究、及时协调、及时解决。

三是抢抓工作机遇,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始终坚持“一个根本立足点和一条主线”的工作思路,以作风建设促进大项目推进工作。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形势下,注意从调控中寻求机遇,工作上主动适应国家各项政策。准确把握发展的条件和挑战,知难不畏难;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敢干不蛮干。对需要国家、省审批核准的重大项目,找准切入点,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在市领导的直接参与下,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批涉及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项目,相继得到国家、省的审批核准。

继去年争取国家核准我省制造业领域最大韩资项目——威亚汽车发动机项目后,今年4月13日又争取国家核准山东华能日照电厂二期工程,同步安装海水脱硫装置,并对一期燃煤机组实施脱硫改造,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山东500千伏骨干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能,进一步满足我市及全省用电增长的需要。4月28日,争取国家核准山东亚太森博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该工程的建设对加快我市对外开放步伐,构筑临港大工业新格局,培植“大项目—产业链—集群化”工业体系,增强港口带动能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影响深远。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我市提出的进日照港的铁路通道于巨峰站接口、预留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关于巨峰站到港口的铁路建设问题,均得到铁道部等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支持。日连盐城铁路项目,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跑省进京,目前正在扎实推进。日照—黄岛铁路、日照—青岛城际铁路已被列入省“十一五”规划。争取省核准日广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立足部门职能,把服务发展、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全委上下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积极改进服务,打造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市发改委明确提出把“积极改进服务,打造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作为主线,深入查找大项目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搞好对外公开承诺,从多方面、多角度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一是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修订完善十八项规章制度,制订九项新制度、新措施,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核程序,简化操作流程,为大项目前期推进、落地建设提供快速高效服务。制订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实施细则》,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岗位和个人,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审核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并严格责任追究,有效防止了行政越位、错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二是以优质服务提高项目推进效率。—简政放权,将市级项目审核权限全部下放到区县,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充分授权,权限内审核项目一律在窗口办理;—审批事项保留2项,行政许可事项保留3项,继续实行零收费;—缩短审批许可时限,对权限内的审批、核准或备案项目,在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审批、备案项目3个工作日内办结,核准项目由国家规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内办结;—建立项目许可“绿色通道”,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凡是材料齐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随到随办。目前,无论从行政审批事项、收费情况看,还是从审批时限上对比,市发改委在半岛城市群和周边城市发改系统中,都是保留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程序最简便、审批时限较短的城市之一。

二是强化工作措施,努力用好的作风抓大项目推进。市发改委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与推进大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在生产力布局、项目推进、资金争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切服从、服务于项目建设,努力为重大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到11月底,市发改委累计跑省进京达310多次,争取项目52个,争引各类资金1.35亿元。一是做好结合文章。在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引导干部职工服从大局、正确把握,主动适应、积极落实;另一方面结合日照实际,调整思路,用心在调控中寻找发展机遇,积极做好上情与下情对接文章,认真破解影响大项目落地发展的瓶颈,努力推动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尽快得到国家、省的批复。二是抓好项目分析。对市筛选确定的交通、电力、冶金等45个大项目,实行“月调度、季分析”,详细盘点项目推进的难点与焦点,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一项一策,定人员、定目标、定措施,全力排除制约因素,切实解决好项目的前期工作问题,促开工、促进度、促竣工、促达产。三是搞好项目协调。明确项目推进责任,建立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对每个项目都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细化具体的推进措施,不定期召开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小组会议,通报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对策。同时,牢固树立大项目建设“全市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主动与环保、国土、建设、规划、银行、安监等部门搞好配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时研究、及时协调、及时解决。

三是抢抓工作机遇,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始终坚持“一个根本立足点和一条主线”的工作思路,以作风建设促进大项目推进工作。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形势下,注意从调控中寻求机遇,工作上主动适应国家各项政策。准确把握发展的条件和挑战,知难不畏难;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敢干不蛮干。对需要国家、省审批核准的重大项目,找准切入点,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在市领导的直接参与下,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批涉及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项目,相继得到国家、省的审批核准。

继去年争取国家核准我省制造业领域最大韩资项目——威亚汽车发动机项目后,今年4月13日又争取国家核准山东华能日照电厂二期工程,同步安装海水脱硫装置,并对一期燃煤机组实施脱硫改造,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山东500千伏骨干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能,进一步满足我市及全省用电增长的需要。4月28日,争取国家核准山东亚太森博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该工程的建设对加快我市对外开放步伐,构筑临港大工业新格局,培植“大项目—产业链—集群化”工业体系,增强港口带动能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影响深远。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我市提出的进日照港的铁路通道于巨峰站接口、预留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关于巨峰站到港口的铁路建设问题,均得到铁道部等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支持。日连盐城铁路项目,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跑省进京,目前正在扎实推进。日照—黄岛铁路、日照—青岛城际铁路已被列入省“十一五”规划。争取省核准日广[page_break]水泥、恒源风电、日照港石臼港区西区三期工程?石臼港区防波堤工程。岚山超超临界电厂项目被省发改委列为重点调度推进项目,项目核准所需支持性文件已基本齐全,正在积极争取得到省、国家认可核准。山东临海钢铁精品基地,省政府已确定在日照建设。鲁南液体化工原料输送工程、日照修造船等项目前期工作也均有不同程度进展。

千方百计破瓶颈解难题

扬州日报 2012年02月06日

项目建设最大的瓶颈和难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项目的来源,一个是要素的制约。项目等不来,而是要去跑、去争、去抢。各地各部门要始终保持招商引资的强劲态势,坚持三次产业并重、国资民资外资齐抓,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开放式招商,为扬州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主攻央企国企。引进一个央企项目可以带来一批配套企业,催生一个大的经济增长点。上海大众整车、中海、舜天、天威以及潍柴亚星等落户扬州就是成功案例。我们要想方设法,推动更多的央企国企落户扬州,参与扬州企业的合作重组。同时要主攻中国百强民营企业。民营百强企业机制活、投资扩张能力强。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吸引一批百强民营企业来扬州投资。要主攻世界500强企业。深入推进“530”计划,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招引力度。各级开发园区是项目建设的主阵地,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功能配套,为招引重大项目提供优良的载体支撑。

要想方设法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制约。要千方百计争取土地供应。一方面,要创新思维、打开思路,用足用活土地点供、独立选址、土地流转、万顷良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域土地整治等政策,千方百计扩充增量、增加流量、盘活存量,最大程度地为项目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管控,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对好项目、大项目、民生项目优先供地。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方式,以土地流的集中使用、分期安排保重点项目、保关键工序。要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项目建设的要中之要,有了好项目,还要有创新的投融资渠道。要积极协调相关金融机构,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充裕的资本支持。要围绕项目加强资本运作,创新投融资方式,采取BOT、BOO等方式,保证项目资金需求。要进一步强化融资平台建设,特别是加快对现有政府融资平台按行业进行整合重组,加强融资平台的有效资产和现金流,切实提高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要千方百计引进培养更多的人才。项目为王、人才为纲。一个优秀的人才可以催生一个重大项目、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坚持优惠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更要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以人才带来项目、助推项目、培育项目。要吸引大院大所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来扬办学。大力实施“绿扬金凤”计划,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嘉善县多措并举强化重大项目服务

省发改委  2014-07-14

今年以来,嘉善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六大专项行动”为工作载体,以质量提升为主要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项目推进总体进展顺利。特别是在服务重点项目工作中,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主要做法是:

1.强化组织领导。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坚持把服务重点项目作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健全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组建服务组团一对一服务“六个十大”县重点项目,每个组团落实一名县牵头领导、一名县级牵头部门(单位)领导和一名属地镇(街道)领导,完善重点项目“专门团队、绿色通道、组团服务、疑难会商”的服务机制,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精心组织重大项目服务月活动,县级层面成立三大专项服务组,分别由经信局、服务业局和重点办牵头,同步开展工业、服务业、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服务活动,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承担服务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两大服务任务的县发改局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由局主要领导亲自率队,通过现场查看、听取项目情况汇报等途径深入了解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力所能及提出落实解决方案。

2.创新工作举措。一是不断创新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启动核准目录外的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的改革试点工作,打造以“项目设立零审批、建设许可零障碍、指导服务零距离、竣工验收零时差、政府监管零容忍”为主要内容的“零审批”模式,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显著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审批提速增效。二是不断创新项目投融资改革。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做好优质项目推介工作;做强做大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吸纳各类资金;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三是不断创新项目督查服务机制。重大项目督查对存在问题实行编号督办、限期整改、销号解决服务机制。即,对于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先分类别编号,以《督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交办至各责任单位,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由督查组统一销号。对于一些责任单位无法限期落实整改的疑难问题,由县委、县政府牵头进行疑难会商。

3.务求服务实效。从我县6月份集中开展的重大项目服务月来看,服务重大项目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点多面广氛围浓。6月份县发改局集中走访了46个重大项目,了解到项目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9项,收集到项目业主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建议6条。项目推进问题主要包括征地拆迁、规划调整、设计方案调整、竣工验收、项目审批要求提速、高压线翻迁需要协调、分布式发电项目屋顶需要协调、招投标、股东调整等。目前项目推进中发现的问题均已进入协调、解决程序,其中4项已协调解决完成,全县上下服务重大项目氛围浓厚。二是你追我赶成效大。从省、市、县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来看,省“411”重大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额16.66亿元,环比增长35.9%,完成进度环比提高15个百分点;省重点建设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额11.15亿元,环比增长28%,完成进度环比提高10个百分点;市“三个千亿”重点工程上半年完成投资27.16亿元,环比增长21.25%,完成进度环比提高10个百分点;县“六个十大”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8.37亿元,环比增长31%,完成进度环比提高11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服务月成效明显。

临沂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省发改委  2014-07-20

自去年9月份以来,临沂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着眼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围绕切实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以简政放权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支撑、以纵横联动协同监管为保障,积极主动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2012年的246项减少到110项,审批时限相对法定时限提速88%,在简政放权、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一、新定位行政角色,打造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下发了《关于保留和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明确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范围是全市42个相关部门、单位以及8个中央、省垂直管理部门的246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要求市政府各部门清理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按照部门清理、集中审核、联合审议、政府常务会议最后审定的“四步工作法”,压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为110项,减幅达49.6%。市经信委、审计局、节能办、体育局、农机局等5个部门“零审批”。做到了能下放的一律下放,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腾出更多精力抓大事,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与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各类改革服务提供。目前,临沂市已成为全省保留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市。

二、新塑造审批流程和审批方式,打造全省行政审批效率最高的地市。针对审批分散办理、多头审批、审批部门“官本位”较重等现象,严格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审批事项全部进政务大厅办理,做到集中到位、授权到位,提高集中审批率。目前,进驻大厅的部门、单位近61个,窗口工作人员近200人,进厅的许可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项目466多个。创新审批模式,建立“统一登记、分流运转、部门承办、办结反馈、审核监督”闭环式工作机制,审批全过程实现了网上运行、内部流转、上下联动,做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开通了审批服务“直通车”,开发了市县乡三级联网软件系统,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压缩审批环节50%以上,对符合国家政策、材料齐全行政审批事项,承诺1个工作日办结,审批时限相对法定时限提速88%,大幅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三、调校行政方向,强化日常监管着力巩固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按照“改革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管住管好该管的事”的要求,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大事中检查、事后稽查处罚力度,强化审批制度改革的后续监管。市发改委要求各县区、开发区发改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在批复、核准或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文件上报市发改委行政审批科备案,对在审批工作中出现的违规问题或不规范行为进行严格审核,一经发现,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当事人一律查处、单位一律曝光、资金一律追缴、干部一律问责,切实加强对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建立起一个纵横联动协同监管的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从注重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管理方式从注重行政审批向标准化、专业化服务转变,做到“管而有法、放而有序、活而不乱”。

四、规范中介机构,创造其发挥积极作用的空间。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发育状况,是制约和影响审批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人员、职能、资产和办公场所“四分开”的原则,清理整治中介服务机构,要求行政部门与中介组织要全部脱钩,各部门不得设置区域性、行业性中介服务执业限制,不得将中介机构出具的书面文件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下发了《关于工程咨询行业机构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全部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一是强化准入制度。加强工程咨询机构备案管理,对未登记备案的咨询机构编制的报告,各级审批部门不予受理。二是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中介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执业行为,强化执业责任,提高执业质量;加强对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咨询机构编制的报告进行严格审查论证,对编制深度不够的项目不予审批,保证中介机构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形成了“党委、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个人)”四层联动体系。

我市创新模式力推项目管理科学化

一个中心一个平台 一个载体

潍坊日报 2013-11-6

今年以来,潍坊市积极创新思路举措,建立了“三个一”项目管理体系,投资结构更优,效益进一步凸显。前三季度,全市十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55.8亿元,百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7亿元,1500个总投资过亿元项目完成投资2029亿元。

建立了“一个中心”,即市重点项目管理服务中心。我市整合全部行政资源,为投资者、项目、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建立了“一个平台”,即潍坊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利用963363热线、中心网站等,无偿为入库项目提供一对一包靠服务,涉及投资咨询、企业设立等8大类50多个环节。 

建立了“一个载体”,即重大项目简报。对新签约、新开工的投资过亿元项目每日调度一次,每周汇总项目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印发《重大项目简报》,报市级有关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到目前,已编发简报107期,解决实际问题67个。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石嘴山网  2014-03-19 

投资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2013年,面对持续严峻困难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发改委多措并举,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9.2亿元,增长20.5%,完成了自治区下达我市增长20%的目标任务。2014年,市发改委将紧紧围绕市委九届四次全委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全力抓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为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一、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目标任务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48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2014年全市计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2个,年度计划投资446.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81.6%。

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14年全市实施重点项目97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33.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42.6%。其中:新建项目47个,当年计划投资111.6亿元;续建项目50个,当年计划投资121.8亿元。

二、对策措施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监测。2014年,市发改委将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分析制度,及时研判投资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投资决策参考,充分发挥发改委经济综合协调和参谋助手的作用。

突出计划引领作用,力促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为全力推动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市发改委将进一步强化市级领导包推项目责任制,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的《2014年市级领导包推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分工》方案,落实市级领导包推联系协调责任,促推重点项目尽早开工、顺利实施。市发改委将进一步修订完善重点项目督查考核办法,继续实行重点项目按月督查通报制度,全年组织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及时牵头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力促全市重点项目顺利开工。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对已列入全市重点项目计划、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新建项目,积极与各部门、各县区和项目建设单位沟通对接,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单位按照《石嘴山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限时办理项目前期报批手续,促使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对列入全市重点项目计划和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续建项目,积极督促项目单位抓紧落实复工条件,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日完工投入使用。

加大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争取工作力度。2014年,市发改委将继续加大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力度,与国家发改委、自治区发改委加强联系对接,积极为全市各类建设项目争取更多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保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加大融资力度,推进银企合作。适时组织召开项目融资座谈会,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和融资信息,对接做好贷款融资工作。广开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努力在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使我市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观,有效缓解我市经济发展与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山东各地加速行政审批“瘦身”结束“马拉松”流程

齐鲁网2013-11-4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山东新闻》报道 营商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目前山东省各地不断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率,提高服务经济效能。 

跑过行政审批的人都知道,跑环评、安评、图审等环节是场让人头疼的"马拉松".而在临沂市,这些政府部门办理的评审环节,正在全面推向市场,不仅当地有资质的专业中介公司可以办理,这些业务还对全国的中介企业开放。 

临沂市政务审批服务大厅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公佩珺告诉记者:“我们对全市的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四分开的原则,人员、职能、资产和场所与原来的行政机构全部脱钩。这一次就等于把这个冰给打开了,让活水流动起来了。”

从政府包办到借力市场,临沂市行政审批实现了从源头上加速。而在淄博,审批流程内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限时预警,让政府审批整体提速。 

“如果行政审批事项在承诺的期限内的前一天仍然没有办完,我们电子服务系统就自动生成预警信息,这时我们中心在第一时间内派专人到部门窗口,进行督查,确保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协调科副科长陈现瑞说。

各地政府审批速度的加快,最大动力来自省级审批的精简和提速。仅今年8月份以来,山东省政府就取消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3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6项,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也由原来的87项大幅到了25项。在滨州,列入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安排的重大项目有了全程督办代办服务的"零障碍快车道",潍坊、东营则建立起跨部门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和网上咨询。

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刘德军告诉记者,行政审批"瘦身"不是完全丢掉不管,而是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应该考虑如何使管理更加优质、高效、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威海首推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 减轻企业负担

大众日报 2013-12-16

近日,记者从威海市政府了解到,《威海市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正式公布。威海由此成为我省首个对建设工程项目探索实施“模块化审批”的城市,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

长期以来,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审批部门多、申报手续繁杂、持续时间长。据统计,原先威海企业申办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需要跑26个部门60多个科室,耗时281天。为了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和取消核准审批,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威海决定以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为突破口,探索清除审批和服务链条中的各种障碍,推动行政服务提速。

《方案》将工程建设项目分解为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模块,每个模块均设置一个牵头部门,企业只要将所需审批事项申请材料交给牵头部门,全部材料即按照“一门受理、联审联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模式在本模块所有部门之间按既定流程运行,待办结后将所有审批文件统一送达项目建设单位。《方案》为每个模块均设置了时限,前三个模块时限各为5个工作日,规划报建模块9个工作日,竣工验收模块4个工作日,共计28个工作日,比原来审批时限减少253个工作日,压缩幅度达90%。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根据上级文件取消65项、降低收费标准46项、免征2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7项的同时,市级自行取消1项,暂停征收13项,降低标准征收11项。按2012年收入数测算,市级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4078万元。

为适应模块化审批部门之间“大并联”的工作要求,威海要求发改、国土、城建、规划等部门按照审批与监管相分离的原则,将行政审批科整建制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并充分授权,同时强化批后监管,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威海升级完善电子审批系统,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同步实行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投诉、网上查询,实现了行政审批市县镇三级联动,使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事项申请。对市、区两级审批部门之间的关联事项,赋予区级牵头部门与市级部门同等受理权限,彻底解决建设单位就同一事项在市、区部门间“来回跑”的问题。

青岛市直机关出实招推进重点项目

青岛政务网 2014-5-9  

“调结构稳增长抓落实进现场”优质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市政公用局、市文广新局等市直机关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把握职责定位,积极为项目推进解难题、想办法、出实招、办实事。

市政府办公厅建立现场推进活动和优质服务活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重点功能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围绕西海岸、金融新区、交通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和国家海洋实验室、崂山生态健康城等重点项目成立7个协调推进小组。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和便利化,继续推广并完善市级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社会投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和工业、服务业项目等绿色快速通道,推动市区两级绿色通道系统互联互通。将2014年市级200个重点项目纳入绿色通道,敦促各相关部门在坚持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进入绿色通道的建设项目实施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并在市、区(市)两级大厅全面推行。继续提升网上申报和网上预约服务水平,探索建立行政审批信息资源共享库,进一步减少审批自由裁量权,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网上交易平台,为各类交易主体、监督监察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从招标备案申请、招标公告到招标文件审核、公告发布、投标报名、评标专家抽取、电子评标等全过程的网上交易服务。

市发改委配合市政府督查室起草并下发 “调度各区市现场推进活动新开工重点项目目标任务的通知”,汇总各区市目标,提请市分管领导分工包干。会同市统计局、市农委、市经信委等部门,调度一季度产业、住房、基础设施三大板块项目和我市千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情况。

市政公用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对梳理出的84个项目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全程跟踪协调、服务督办,对具体联系的深蓝中心、开发区万达商业中心等项目清洁能源供热方案进行研究。

市文广新局在确定2014年度青岛市“千万平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认真做好“千万平米”工程的调度、督导、统计工作。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协调中国人民银行青岛支行研究草拟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工作方案、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文化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设立方案和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草拟了关于成立基金理事会和落实基金管理机构的请示。

东营市东营区项目建设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中国·东营”政府门户网站 2014/5/9

东营区按照“高境界、高标准、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以“项目推进年”活动为着力点,全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打造全市最大最强增长极。今年,东营区围绕石油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了60个重点项目和40件民生实事,总投资574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85亿元。目前,以科瑞高端石油装备制造、宝莫生物、海科高标准油品升级、万通石化精细加工、蓝海生态养殖基地、东营大连万达广场、博奥奇综合物流园等为代表的60个重点项目已有39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65%,1—4月份,累计完成投资37.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0.7%。以胜园中心学校建设、公租房建设、居民小区维修改造、老年人免费体检为代表的40件利民实事,已有29件开始实施,1—4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6%。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东营区按照“一个重大项目、一个推进班子、一个牵头部门、一套运行机制”的要求,分别成立工程项目建设分指挥部,安排精干人员,全程盯上靠上,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有效进行。同时,把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间节点,转化到具体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一件一件抓突破,建立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核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动态管理制度,精心组织开展了“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坚决打好春、夏、秋三次集中行动攻坚战,加强调度推进,全力攻坚突破

威海市向着“深蓝”全速扬帆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2014-07-02 威海日报·威海新闻网

6月中旬,继新打造的4条远洋渔船顺利出海作业后,山东蓝越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海外渔业基地项目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积极协调下,蓝越斯里兰卡基地在当地已租用临时办公场所,码头疏浚和基地部分土建工程开始同步施工。

为加快推动威海市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紧紧抓住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力促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海洋科技进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渔业企业扬帆远航。

助力企业远洋掘金

6月23日,在山东鑫发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的金枪鱼罐头生产车间,一条条来自印度洋海域的金枪鱼正被加工成罐头,准备销往泰国、日本等地。同时,在厂房一侧,二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二期项目包括10万吨冷库、1万平米的加工车间。山东鑫发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江波表示,随着远洋捕捞船的陆续投入使用,金枪鱼实现100%回运,对加工生产线和冷库都提出了新要求,扩大生产规模迫在眉睫。

然而,早在几个月前,基地加工的金枪鱼还得从外地购买。原来,蓝润购置的远洋渔船虽然就位了,但出海作业的各项手续办起来费时费力,让生产陷入尴尬境地。

了解情况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董崇强主动与鑫发渔业对接,从准备材料到跑各项手续,全程跟踪甚至代办,光是北京就跑了好几趟。手续办好后,鑫发渔业自家渔船捕捞的金枪鱼源源不断地运回,现有生产线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此外,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还积极参与企业海外基地建设工作,让远洋漂泊的企业有靠山。通过主管部门的协调,目前我们斯里兰卡基地在当地已租用临时办公场所,预计8月份取得土地使用权及建设手续。于江波说,基地建成后,可以为我国渔船提供服务,大大提高远洋渔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今年1至5月份,威海市投产专业远洋渔船260艘,实现产量9.2万吨、产值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和301%,远洋捕捞业已成为我市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

在威海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王军伟的办公桌上,一份威海市水产种业调研报告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种业位于海洋渔业产业链的最上游,研发和推广良种是促进现代渔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王军伟介绍,我市目前已经培育了7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说起威海市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育种的现状,王军伟如数家珍:2013年,威海长青海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今年初,省海洋与渔业厅确定以好当家集团为依托,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群体选育和杂交育种为主开展海参遗传育种,创建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今年,威海圣航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大菱鲆纯合发育研究和纯合子培育,开展育繁推一体化生产

为了提升企业对育种产业的重视,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为企业与科研院所搭建平台,实现双方的有效对接。一方面为企业争取承担和参与高校、科研院所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另一方面提供海水环境质量信息,积极推进新品种的资格认定。

在与科研院所建立联系方面,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为我们提供便利,我们的凯普1号已经被国家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良种。威海长青海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与中国海洋大学、威海海洋牧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建设国家级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三方协议。王军伟表示,育种中心将集中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科技力量,组织开展海水鱼类、贝类、藻类和海珍品等主导品种的遗传育种,该中心由此成为国内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技术集成度最高的水产种业研发基地。

全力服务涉海企业

一直以来,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全力服务涉海企业,为企业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品牌推介、强化金融对接,大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去年,威海市多家企业的4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获得支持资金1.64亿元,用于促进企业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医药、海洋保健品、海洋仪器装备产业。我们都是提前与企业沟通,鼓励他们进行科研立项。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传良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积极争取第三批示范项目。

对上级业务部门的重点工作、资金和项目,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实施点对点对接,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今年2月份,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与威海市签订了任务书,承诺对威海市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项目用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代渔业、科技兴海、基础能力建设等6大类27个项目给予支持,支持资金居全省首位。

4月18日,威海市成为全国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之一,重点发展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及高效养殖、海洋生物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为威海市海洋渔业企业发展添加了新砝码。

在争取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的同时,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组织11家企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并同期举办海鲜美食配美酒海参、牡蛎推介活动;在荣成乳山召开两场半岛海洋商城电子商务平台推介会,目前已有18家企业的350多个产品入驻平台,广受企业好评。

为进一步加大对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海洋优势产业发展,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和民生银行对接,计划在经区成立海洋银行,开展海洋金融服务。目前,相关审批手续正在办理。

姚国庆副市长在全市工业项目建设

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4-09-22中国中小企业兰州网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工业项目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午大家现场观摩了6户企业的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刚才,安宁区、西固区,榆中县、华润雪花啤酒公司分别介绍了近年项目建设的经验,希望大家紧密结合实际,把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落实到工作中去,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运作的水平。下面我就新形势下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全市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充分肯定工业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市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抓项目’,和“工业强市”战略的总体要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抓住国家西部开发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围绕我市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大投资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业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2005年到2007年,建成项目新增工业增加值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达到16%以上,成为1993年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2007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66.88亿元,占全市GDP的36. 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3%a总结近年来我市工业项目建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2005年至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5. 88%,平均增速达到28.27%,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增长时期。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环境趋紧的形势下,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9·05亿元,同比增长7. 63%,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1. 3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是项目建设形成全面推进态势。围绕石化产业链延伸、装备制造业振兴、有色冶金技术水平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农产是加乓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能源电力扩能,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三年间累计实施工业建设项目340多项,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月70余项。先后建成了兰州石化70 万吨乙烯工程、西北永新化工一期工程、兰州铝业26万吨电解铝、奇正新型藏药总体改造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成为我市工业重要的支撑。

三是工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突出产业延伸和资源特色,三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并建成重点工业投资项目50余项,引来了酒钢集团榆中钢厂、金川科技园、吉利汽车、金浦集团、可口可乐、康师傅、德国耐驰、丹麦嘉士伯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的重大投资项目,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建设零的突破,成为兰州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四是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彭家坪装备制造业生态园区、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平开发区等一批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西固石化科技产业基地和和盐场堡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加快规划。依托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聚,企业出城入园从探索中起步,配套政策规定不断完善,宏宇变压器、联合重工出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园区集聚效应正在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蓝科石化、宏宇变压器、国宏石油钻采、众科机械等一批石化设备、电工电器仪表等中小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建设,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的集聚。

五是节能减排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围绕六大领域和十大节能工程,加决实施、论证、储备了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2008年全市节能减排项目导向计划52项,总投资29.5亿元,建成后每年可节能72.9万吨标准煤。在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大力推进下,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07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 83%,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立足发展,认真分析总结工业项目建设的经验

近年来,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产业定位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全市围绕7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源基础原材料项目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项目。安宁区结合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实际,加快实施了一批装备制造和医药食品项目,形成了优势项目、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西固区紧紧围绕石化产业延伸配套做文章,引进金浦集团等合作伙伴,积极推进驻区大企业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城关区突出区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企业的研发优势以及九洲开发区政策优势,发展都市型工业项目,先后实施轮状病毒疫苗、半导体加工设备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食品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工业的规模与质量。

协调得力是项目建设的根本保证。围绕重大项目的建设,市上建立了市级和部门主要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实施“531”项目攻坚,把项目投资、建设、达产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领导和干部,实行谁分包、谁负责、谁协调、谁落实的项目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大了中央、省属在兰企业项目建设和对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在兰铝、榆中钢厂、蓝星、吉利汽车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中,市上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就项目的政策优惠、配套服务等问题,一企一策,一抓到底,最终促成了项目的落实。吉利汽车项目是我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县、乡三级政府先后召开协调会百余次,专题解决了项目登记注册、环评、供电、供水、排水、出口、融资等百余项难题,使该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建成投产。安宁区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华润雪花20万吨啤酒、城临石油钻采设备等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竣工。

第三,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地对项目的争夺异常激烈,市、县区两级班子的主要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亲自抓项目、跑项目、谈项目,为项目建设服务,各有关部门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沟通,研究投资意向,通过各种渠道挖掘项目线索,以诚招商,以信招商。市上先后多次组织党政代表团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蓝星化工产业园、三一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兰州量刃、兰州建机重组项目。市经委建立了涉及产业延伸、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库,储备各类项目200多个,并按照国际惯例做好项目包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招商工作。

第四,优化环境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是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步伐。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区和经济区发展的决定,实施东进西出城市扩展战略,按照“瞄准一流、打造新区”的目标,加快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及榆中东城区、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西固石化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基地的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项目落户和建设的平台。二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实行核准、备案一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建立政务大厅,集中审批,一站式服务,有力促进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三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坚持用改革的思路解诀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根据项目特点,研究具体政策给予扶持。四是开展治庸计划、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一把手上电视等活动,严肃查处三乱,减轻企业负担,极大地改善了投资建设坏境。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投入了大量精力,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业项目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少数领导缺乏亲力亲为、务实拼搏的主动感和责任感,个别职能部门大局观念还不够强。二是工业项目质量、引资水平不够高,大项目不够多。三是工业规划布局滞后、发展的空间严重不足、土地价格明显偏高、融资渠一道狭窄等制约项目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比较突出。四是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六项必要条件,给我市引进项目增添了难度。五是项目建设环境还不够宽松,全民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协调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不够高。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项目引进和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三、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工业项目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事实充分证明,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我市薄弱的发展基础,决定了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项目建设上付出更大的努力,追求更大的作为,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得力的措施,下更大的力气,把我市工业项目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项目建设是提升兰州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兰州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充分征明:要加快发展必须服抓项目建设。“一五”、“二五”时斯,国家先后在我市布点建设近140个重大项目,奠定了兰州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兰州发展成为西部工业重镇。“十五”和“十一五”以来我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们把握市情、抓住机遇,实施项目带动的结果。我们必须始终把提高项目建设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抉择,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中心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抓项目建设的决心不动摇、标准不降低、速度不放慢、劲头不松懈。

第二,项目建设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走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是两个基本内涵,两方面都必须依靠增加新的投入、建设新的项目来实现。强调快,要求我们不断谋划新上一批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总量扩张;强调好,要求我们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以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兰州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

第三,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兰州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作为一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工业城市,要增加区域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居民增收;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工业发展,依靠项目带动,一个项目就是一棵发展的大树,承载了人力、资本、技术等各项要素,产出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效益,没有项目支撑下的经济大发展,就难以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为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县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一定要下力气抓好工业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实现工业经济的总晕扩张、质量提升,以此来带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十一五”后两年到“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市工业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现代产业,坚持四个结合,突出五大重点,创新五项机制,确保“十一五”后两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每年实施100项以上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

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项目建设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努力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增强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项目建设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建立开放流动的现代产权制度促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企业改革改制、资产重组;三是坚持项目建设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把能评、环评关,以项目促节能减排,以节能减排规范项目建设;四是坚持项目建设与出城入园相结合,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五大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财力、物力,突出抓好五大类重点项目:

一是要突出抓好产业延伸项目。石化、有色、冶金、农产品等行业要向深加工和精细加工方向延伸,提高原材料就地加工转化和延伸的增值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实施兰州石化5万吨丁腈橡胶装置及其配套、连城铝业25万吨高精板带箔用铝合金扁铸锭及工业交通用铝合金圆铸锭项目、蓝星公司年产5000吨多晶硅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同时继续发挥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引进品牌、管理、技术,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二是要突出抓好装备制造项目。围绕“带动、研发、配套、服务、支撑”五个能力的培育,加快实施兰州电机1. 5MW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及控制系统高技术产业化工程、榆中钢厂螺旋焊管工程、高压阀门公司高温高压高合金阀门生产线改造等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汽车与零部件配套产业链,风力发电与成套设备,电机产业链,石化装备产业链,泵阀等通用机械产品产业链。

三是突出抓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项目。围绕十大节能工程,加快实施兰州石化300万吨/年催化装置余热锅炉节能改造、连城铝业炭素回转窑节能改造等重点节能项目,加快实施西固热电、  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烟气脱硫工程、兰维集团工业废水治理工程  等减排项目,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是突出抓好出城入园与园区基拙建设项目。重点抓好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西固石化科技产业基地、彭家坪装备制造业生态园区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集聚。按照产业提升、产品调整和节能、节地、环保的要求,完善政策配套,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建立企业出城入园融资平台,突出抓好宏业防火门、联合重工等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的实施。力争用一到两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完成城区50户左右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任务。

五是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应用,中成药、藏药及功能性保健品研发与产业化,免疫、诊断、治疗用生物药品研发,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创新五项机制:项目工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项目引进、建设、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先进适用。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新五项机制:

第一,创新项目谋划机制。要强化项目意识,加强项目储备与开发,在市场开拓中寻找项目,在科技创新中培育项目,在内引外联中引进项目,在政策调控中挖掘和争取项目,储备一批体现兰州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有合作前景,有投资回报的高水平项目。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吃透中央、省、市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国家的投资重点,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搞好科学论证,把好项目信贷、土地、技术、节能、环境、安全准入关,提高项目的成功率;要及时整合项目资源,调整、充实、完善项目库,增加项目储备,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新格局,形成持久的项目支撑和动力。

第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工业发展、项目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要创新引资机制。加快招商模式从综合性招商向专业化招商、特色招商转变,以产业健延伸和产业聚集为主线,突破体制、地域与行业障碍,确定一揽子招商引资项目,按国际惯例包装推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兰投资。二要拓展引资领域与层次。既要重视资源开发领域、产业后续加工延伸项目的引资合作,也要重视产学研联合、成果转花、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的引资合作;既重视制造业生产项目的引资合作,也要重视资产重组项目的引资合作。要拓展引资视野,争取有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大企业来兰投资。三要提高引资项目的成功率。要建立项目与客户档案,跟踪项目进展,加大协调服务,分类推进项目实施。对于投资意向,要加大争取力度,尽可能转化为签约项目;对已签约项目,要切实解决征地、环评、注册登记等问题,确保及时开工;对已经实施项目,要加强服务和协调工作,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四要搭建引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财团、商会及投资中介机构建立起广泛的对外联络机制,研究投资求,努力推介我市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发展重点及招商项目。

第三,创新园区建设机制。要按照城市化与工业化相协调、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循环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快编制《兰州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对我市工业集聚区功能、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定位,引导项目向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加快城区企业出城入园,依托园区加快实施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型装备、精细化工、新能源等新型产业项目。按照“突出重点、引导聚集、差别发展”的原则,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梯次推进的工业园区体系。园区建设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完善园区功能配套,集中布局各类配套设施,努力提高区域性资源的共享程度,为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创新投融资机制。要积极推进投资多元化,加快培育市场投资主体。把招商引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国家支持与自我积累投入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筹错资金,加大投入。一要创新银行金融产品。发挥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借鉴济南经验,组建银企协会和银企希望乐园,根据中小企业融资主体、融资额度、融资期限、担保方式等要素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二是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建立政、银、企信息沟通交流机制、互信互惠合作机制以及协调服务机制,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快构建信用体系,推进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规模,增加担保品种。三是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培育企业上市,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和推动更多企业到资本市场募集发展资金。坚持规

模以上骨干企业抓资本扩张、成长优势企业抓资本经营、中小企业抓资本积累。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债券等。四是以企业制度创新促融资。推进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大股权开放,实现股权多元化和股权结构的合理化,推进以产权为纽带的行业整合,资产重组,大跨度引进联合,高起点嫁接改造,优化企业资债结构,盘活存量资产,置换改造发展资金。五是加大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支持力度。研究政策,做好论证,加大国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的争取。发挥好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竞争力强的工业项目与产业基地基础配套的建设。

第五,创新项目评价机制。一是要切实把好项目能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高度警惕落后产能的转移。引进项目要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容量与能耗规模,努力提高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产业投资比重。二是要切实把好项目科技与质量关,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项目技术装备水平在本行业的先进性,产品的创新性与市场的潜力。三是要切实提升土地、资金等稀缺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把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容积率、就业吸纳比率以及单位投资产出强度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重要参考依据,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加强领导,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的整体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对项目建设的领导与协调。各县区政府、各级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拿出主要精力抓项目,努力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协调到位。要继续完善各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的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要进一步细化分解指标,明确时限要求,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在抓好拟建、在建项目的落地建设的同时,更要突出抓好建成项目的达产,促使其尽决发挥效益。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研究解决征地拆迁、土地变现、资金筹集、基础设施配套、优惠政策落实等具体问题,要跟踪项目自落地、建设、投产、达标的全过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要进一步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项自建设事关我市工业和经济发展大局,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主动加强服务,在全市营造服务优、效率高、审批少的投资环境,做到审批时一条龙服务,建设中全方位服务,投产后经常性服务。要密切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推进发展的合力。要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投资者和群众监督。要严格考核,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的好坏与经济利益相挂钩,与考察任免相挂钩,对真抓实干、成绩突出的县区、部门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协调不力、服务不到位、在项目建设中不作为、乱作为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同志们,发展抓项目是当前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为增强兰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