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小微企业专题信息(1)

发布时间:2014-12-29  |  浏览:

国外这样扶持小微企业

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中华工商时报 2014-09-26

如果在中国吃到来自阿根廷的一款名牌美味干酪,也许你很难想象它是来自一个仅有50人的微型乳制品公司,其产品销往巴西、韩国和中国。事实上许多国家都积极帮扶小微企业发展,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做法之一:调节税收杠杆。

法国政府为了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在2008年改革了“研发抵税机制”,将抵税计算方法简化为按研发投入总量计算抵税额度,并提高抵税比例上限至30%。

做法之二:提供信贷融资。

巴西政府去年又设立了“小微企业和经济协作秘书处”,宣布将对小微企业的政府贷款年利率由8%下调到5%,以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规划与扶持力度。

做法之三:简化审批手续。

新加坡政府为了让小微企业方便享受各项优惠和扶持措施,不仅为审批大开直通车,而且简化了补贴申请手续,多数优惠申请可以直接登录网站填写完成,补贴发放时间不超过两天。

做法之四:积极奖励创新。

阿根廷政府为了在可再生能源、农牧业科技创新、医疗保健等新兴领域鼓励创业,为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最高11万比索(约1.37万美元)的启动资金,由国家财政直接拨付。在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阿根廷中小企业总量已达60.3万家,占阿根廷全国企业总量的99%,产值占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的40%。

做法之五:健全法律规范。

新加坡政府规定,一旦发现小微企业有欺瞒行为,就将对其处以巨额罚款,企业责任人也会面临牢狱之灾。这意味着,小微企业的违规行为将葬送自己的前途。

做法之六:出台特殊方案。

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英国政府2011年出台了《经济增长计划》方案,主要包括降低企业监管负担、帮助小微企业融资、降低公共采购准入门槛、鼓励小微企业出口和鼓励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等。

兰州小微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全国推广

  兰州晚报 2013年04月12日

4月11日上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一行前往兰州新区,在小微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上对我市“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小微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指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出席会议并讲话。袁占亭、段英茹、李睿、高东生、高春远、高兴贵及新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每年3000万元用于非公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完善服务体系,目前已有6个机构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1个机构被认定为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按照确定的目标,到2016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年均增速达到23%以上。

同时,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服务体系建设,3000万元用于非公经济发展,主要对各类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补助和费用减免。

出城入园非公企业占到六成

兰州新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了鼓励非公企业向兰州新区拓展,我市制定了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实施方案,从土地变性、自主开发、搬迁奖励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已经向社会公布了100户搬迁企业名单,其中非公企业占到60%。

目前全市非公经济组织17.4

万户,其中私营企业4.49万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25户,个体工商户12.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06户,从业人员67.4万人。去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617.9亿元,同比增长18.57%,占全省的比重29.2%,占全市GDP比重39.3%。

为入驻的小微企业免费提供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积极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辅导培训,依托现有的兰州高新区创业孵化园等11个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创业指导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小微企业近600户入驻,为入驻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免费提供项目开发、证照办理、管理咨询、技术支持与服务、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鼓励全民创业、扶持微型企业工作,出台了“3个20万”的优惠政策,即个人创业出资达到15万元,政府补助5万元,税收累计奖励20万元,协调银行贷款20万元。

鼓励小微企业发展人文环境

在听取了我市关于“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和小微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专项汇报后,黄荣指出,全国工商联要将兰州市小微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他表示,全国工商联将在进一步考察后,为兰州市乃至兰州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多做宣传和推介,帮助兰州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对于小微企业代表提出的希望配套更多针对小微企业的政府职能机构、完善政府管理服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认为,政府配套的机构职能再多,不如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在现有的融资、培训、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下,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完善强化自己的服务更为重要。对于人才培养问题,虞海燕分析指出,下一步,营造全民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文环境是破解难题的途径之一。前期刚刚出台的“3个20万”创业鼓励政策,并非兰州原创而是取经于贵州,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同样的政策模式,贵州的实行效果要好于兰州,这说明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的人文环境还是有差异。积极引导群众创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给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全民融入,人才自然会留住、人才自然会更多。

邹城:政策优惠多 中小企业成长快

大众日报 2013年11月26日

“别看这个矿用绞车控制信号装置个头小,却可以大大降低煤矿运输事故发生几率,只有具备绞车操作资格的人员,携带识别卡,通过这套装置,才能操作绞车。”11月15日,在山东世纪矿山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峻岭向记者介绍公司新研发的矿用绞车控制信号装置。

“别看这个矿用绞车控制信号装置个头小,却可以大大降低煤矿运输事故发生几率,只有具备绞车操作资格的人员,携带识别卡,通过这套装置,才能操作绞车。”11月15日,在山东世纪矿山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峻岭向记者介绍公司新研发的矿用绞车控制信号装置。

石峻岭介绍,这套矿用绞车控制信号装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国家安监总局列入“千项新产品推广目录”。谈及新产品的研发过程,石峻岭坦言因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产品研发曾一度面临“流产”。“多亏了市里连续举办的多场产学研对接交流会,给企业搭建了一个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的平台,我们与中科院共同研发,产品技术问题迎刃而解。”石峻岭说。如今,山东世纪矿山研发生产的多项矿用自动化机电产品,已成功打入了国内各大煤矿市场,企业也因此获得了300多万元的政府无偿科技资助。

截至目前,像世纪矿山机电一样的中小微企业,邹城已有5000余家,个体工商户2万余户,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税收贡献率超过50%,创造了GDP的60%以上,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做大做强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激发邹城民营经济活力的关键所在。

为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步伐,邹城市出台了“全套系”优惠政策,全力助推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针对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该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启动小微企业成长计划,现已扶持516家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信贷投放风险补偿机制,由市财政出资,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担保机构,按年担保额的5‰给予风险补偿;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合作,推出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三个联盟”(农户、商户、小微企业)、“林权质押”贷款、“钢结构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依托建行开展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政府提供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由建设银行放大10倍向“企业池”中企业发放,2011年以来累计已为26家企业放贷9700万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市已先后召开9次政银企对接会,为中小企业落实信贷资金约20亿元,实施了总投资289亿元的74项技改项目,全市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56.3亿元,同比增长16%。

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技术装备提升的同时,邹城更注重对中小微企业成长环境的打造,进一步减轻中小微企业发展负担。继去年出台“政府埋单、企业受益”的“0001工程”和工商登记“零收费”制度后,今年该市以简政放权为抓手,大力创优企业发展环境。目前已压减行政审批事项、收费项目135项,暂停、取消行政许可事项44项,向园区和镇下放审批和收费项目66项,对涉及工业项目和小城镇建设的5项收费实行免收。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制度,大力推行“窗口受理、上门服务、办结送达”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同时还深入开展“打霸除恶”专项整治活动,实施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挂牌保护重点企业26家,规范各类检查行为,杜绝涉企“三乱”现象。

《济宁日报》邹城破解小微企业成长烦恼

 2013-07-05 济宁日报

骄阳似火,夏日炎炎。6月27日,走进邹城市千泉装饰城,各类装修加工门店一字排开,工厂内机器轰鸣,一辆辆装满型材的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经营者们正热情地向前来采购的客户介绍产品……紧张忙碌的现场,就如同这炽热的季节让人处处感受到邹鲁大地涌动的创业激情。

与此同时,在该市行政中心工商服务窗口围满了前来办事的市民群众,负责办理审批手续的饶志东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服务窗口的工作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前来咨询和办理营业执照的个体创业人员更是应接不暇,为此,工商局和相关部门还专门印制了服务手册和宣传单,以更好的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5月份,该市仅私营企业就新增89户,注册资金近亿元。饶志东说,出现这种创业“井喷”的局面主要得益于市里的好政策。

近年来,邹城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企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为鼓励扶持市民创业积极性,该市相继出台了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微型企业扶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创办流程、产业扶持、优惠政策等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明确,降低了创业门槛,提升了服务保障,为鼓励创业、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稳固的政策支撑。为帮助更多群众实现创业心愿,该市还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和创业指导中心,探索实施了创业注册登记的联合审批、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对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指导培训、法律援助和后续扶持相结合的“一站式”免费服务。

在服务窗口前,亿盈玻璃制品公司的王仰峰顺利地进行了企业变更登记。“今年借助于市里推出的好政策,利用成长型过渡小企业贷款,新上了几台设备,把规模扩大了一倍,经济效益肯定比去年要有很大提高。”王仰峰信心百倍地说。对于创业和企业的发展,作为实践经历者,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观点,“如果经营者坚定了创业的信心,那么政策扶持会给创业者带来很好的外部环境,但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或者说是发展的限制还是资金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做保障,一切都是空谈。”

面对民营经济企业资金瓶颈制约这一社会普遍性问题,邹城采取“双线支援”的办法,一方面,市财政设立了注册资本补助金,对于中小型企业,制定了最高可达3万元的税收奖返、贷款贴息总额优惠政策,不分行业类别、不拉档次差距、不设置额度的上限,全部免除企业证照、年检等相关手续费,把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做到最大化。另一方面,围绕企业贷款难问题,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严格实施经济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信贷投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银信部门放贷力度,推出“集合贷”、“成长型过渡小企业贷款”、“助保金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30余项,设立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700万元,累计帮助小微企业融资6亿多元,彻底破解企业的“成长烦恼”。“如果把小微企业做好,一样可以聚集大能量。”邹城就业局局长相启水说,“解决就业问题,不仅要鼓励创业,还要积极帮助其长成参天大树,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邹城着力为创业者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按照区域相近、产业相联的原则,协助镇街制订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建立特色鲜明的小微企业园区,引导微型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集群式发展道路,实现了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倍增效应。2011年以来,全市共建成小微轻工企业园区13处,入园企业达到2000余家,解决城乡各类劳动者就业5万余人,小微企业发展的后劲与实力日益凸显。

厦将重扶持“专精特新”小微企业 最高补助50万

福房网 2014-10-17

“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将获重点扶持,每个企业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16日记者从厦门市财政局获悉,近日,市财政局会同市经信局对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是将原管理办法资金使用范围的3个项目归纳合并为“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和“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两个重点方面。

通过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较强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结合其企业规模、核心能力和成长潜力等情况,最高可获不超过50万元补助款。同时,使用中央地方特色中小企业资金对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项目给予补助的,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和企业已投入的自有资金总额。

据了解,这笔专项资金主要采用贴息、补助、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每个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项目贷款综合费率等因素,将决定其可获得的贷款贴息的额度。获得中小企业信用评级A级企业,贷款贴息不超过30%;增加一级信用级别,贴息率增加10%,最高不超过50%。每个项目每年贴息额度最多不超过50万元。

对经认定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更新改造、购置服务设备和设施的项目,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可按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贴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经认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厦门市财政按不超过年度实际运营成本的40%予以奖励,单个平台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小微企业使用公共服务平台收费项目减半收取的,优惠部分给予补助。

此外,对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经信委认定的中小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10万元。

重庆市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2014-08-23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记者从8月22日召开的重庆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重庆市将按照“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加快推进全市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放开”方面,重庆市继成功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下一步将开辟小微企业申办绿色通道,并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公章并联审批,一次性办结企业设立的相关证照和手续。

在“减负”方面,重庆市将通过完善政府补贴办法、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就业社保扶持、加强涉企收费管理等办法,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运营成本。

在“解难”方面,重庆市出台政策,凡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担保公司,市财政将给予贴息补助或担保金补助,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引导”方面,重庆市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楼宇产业园建设。市、区县两级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对楼宇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楼宇维护、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给予补助,从而引导小微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提高效率。

完善扶持政策 营造良好环境

推动小微企业轻装起步健康发展

2014-07-17 重庆晚报

我市出台一系列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以来,落实情况怎么样?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问题?市委书记孙政才对此十分关注。7月16日,他在调研我市部分小微企业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在完善、落实扶持政策措施上下大功夫,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集群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使小微企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重庆市网商产业园集聚了近百家小型企业,已形成了产品生产、网络营销、物流仓储、第三方服务、金融服务等电子商务全产业链。32岁的重庆市网商协会会长胡刚和他带领的年轻团队,在管理运营产业园的两年时间里,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商贸互动发展,促进网商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优化,有效推动了网商产业发展。胡刚告诉孙书记,截至去年底,园区实现交易额54亿元,直接就业2000人左右,已成为颇具规模的网商产业园。年轻人的创业梦想和创业激情,给孙政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此充分肯定,深有感触地说,行业协会就是要按照市场的规律,用市场化的办法,整合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而我们有的区县往往习惯靠行政手段搞个“盆景”,墙上各式各样的牌匾挂了一大堆。你们这个产业园真是大不一样!依托移动互联网实现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既可催生一大批小微企业,又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要下决心做大做强重庆电商产业,带动更多的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市场互动发展,实体虚拟经济共同繁荣”。对于胡刚提出的电商人才不足、物流园区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孙政才当即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在网商产业园内的美依汇服饰有限公司、酒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点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凰韵商贸有限公司、中融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调研时,孙政才与年轻的创业者们交流谈心,给他们加油鼓劲,勉励大家切实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电子商务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提高核心竞争力,脚踏实地、大胆创新,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步做大做强。

南岸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入驻各类微企138户,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在尼豆科技有限公司、弘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学正环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其乐融融影视广告有限公司、杰品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孙政才详细了解微企发展情况。企业发展有什么困难?注册登记方不方便?优惠政策落实到不到位?融资成本如何?他一一细心询问,叮嘱相关部门负责人切实增强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搞好配套服务,按经济规律办事,鼓励更多的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重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成立以来,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孙政才在调研中指出,要认真研究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关键是要运用市场手段,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丰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努力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孙政才指出,小微企业是投资与消费的重要结合点,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对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等具有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按照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的要求,增强针对性,不断加以完善,切实落实到位。当前,要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先照后证”改革,坚决杜绝“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大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小微企业轻装起步、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财税支持政策,将政策用好用活用到位,促进更多的小微企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大力发展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积极发展各类科技孵化器,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坚持多关心、多扶持、多服务,少检查、少评比、少添乱,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重庆再出16条新政扶持小微企

为小微企业降门槛发补贴

重庆晨报  10月20日

新政包括五方面内容,为小微企业降门槛发补贴减轻负担

“准入”门槛高,那就降门槛,放宽准入;融资难融资贵,就加大信贷倾斜,给予财政补贴;负担重了就减负,建立收费清单;发展空间不足,就完善平台扶持,减免房租;服务环境不好,就完善服务体系……

7月30日,针对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5大问题,我市又出台了“新16条”扶持小微。

市政府新闻办昨天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智奎、市发改委副主任黄朝永、市工商局副局长陈文渝、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尹华川等出席,发布并解读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全市有44万个中小微企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户数达44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其中小微企业43.2万户,比上一年末增加了4.2万户。从业人员突破590万。

今年上半年,全市中小微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在全市GDP的比重已升至36.9%,对全市GDP的增长贡献率更是高达47.3%,其中小微企业经济贡献占了60%以上。

虽然小微企业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但也面临发展难题:比如,小微企业在注册资本金额度、证照办理、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较多,手续繁琐;其次,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小微企业因缺少抵押物、资信不高等,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而只能选择通过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民间供贷等获取融资,成本普遍偏高。此外,小微企业本来收入就不高,但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行政许可设计的中介服务费负担较重。

新16条条条是“干货”

面对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新16条涉及放宽市场准入、缓解融资难、减轻企业负担、拓展集聚发展空间、协力优化服务环境等五大方面,突出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说,此次出台的新政,每一条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尹华川这样评价此次新政。

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新16条

缓解融资困难

放宽市场准入

针对小微企业“准入”门槛较高的问题,明确在全市范围内,小微企业执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和“先照后证”等制度:大力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进一步放宽小微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积极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倾斜;对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性贷款收取的担保费率控制在规定标准内的给予财政补贴;健全微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市级小微企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减轻企业负担

对接国家相关创业扶持政策,调整民营经济转移支付使用方向,补助明确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重点人群创业补助以及场地租金和贷款贴息等;市级微企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后续扶持;落实国家和市里的对吸纳登记失业高校贫困毕业生和招用本市特殊人群就业的小微企业就业社保扶持政策;落实对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对涉企的各类收费均实行目录清单制度。

拓展集聚发展空间

完善创业平台扶持政策,引导小微企业集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楼宇产业园建设;对核心区和拓展区认定的楼宇产业园,根据其对市级财政贡献连续三年转移支付奖补给区县,用于支持产业园、创业基地及入驻企业发展;对重点楼宇产业园,按照市、区县两级财政补助和楼宇业主让利的“三个一点”支持方式,对入驻小微企业减免三年房租。

优化服务环境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大对主要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明确区县政府的主体责任以及市级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突出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公众网  2014-08-27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做出适当调整。

《通知》规定,除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不变外,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每人5200元的标准,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对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按次销售或营业额不超过500元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同时,3年内按每户每年96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突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扶持政策。科技型小微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2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0%)以上,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通知》提出,除将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帮扶外,将残疾高校毕业生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此外,从2014年起,在办理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手续时,转正定级表、调整改派证明不再作为接收审核档案的必备材料。

重庆:开辟小微企业申办绿色通道

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2014-08-25

记者从8月22日召开的全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市将按照“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加快推进全市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放开”方面,我市继成功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下一步将开辟小微企业申办绿色通道,并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公章并联审批,一次性办结企业设立的相关证照和手续。

在“减负”方面,我市将通过完善政府补贴办法、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就业社保扶持、加强涉企收费管理等办法,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运营成本。

在“解难”方面,我市出台政策,凡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担保公司,市财政将给予贴息补助或担保金补助,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引导”方面,我市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楼宇产业园建设。市、区县两级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对楼宇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楼宇维护、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给予补助,从而引导小微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提高效率。

副市长吴刚、刘伟出席会议。

市级财政补贴金融机构 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吴刚)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或将得到破解。8月22日召开的全市小微企业发展推进会上传出消息,市级财政将对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业务进行补贴,间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这些补贴包括:微企可向银行申请15万元以内2年期创业扶持贷款,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不得上浮,银行可获得市财政给予的1个百分点的利息补贴。对银行因微企创业扶持贷款形成的贷款损失,市级和区县财政分别给予银行三分之一的补贴。

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费率在2%以下的,市级财政按照新增担保额给予担保机构0.5%个百分点补助。

此外,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市级财政还将有两个“大动作”。一是拿出2亿元,与社会投资机构建立小微企业发展股权投资专项基金,采取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扶持市场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组建市级再担保机构,并设立代偿补偿资金专户,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发生的代偿额,再担保机构给予担保机构代偿额50%以上补偿时,代偿资金专户同时可给予最高30%补偿。

微企补助政策调整 创办微企更顺畅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吴刚)记者从8月22日召开的全市小微企业发展推进会上获悉,从9月1日起,微企创业的原九类人群中,只有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和军队复员人员四类,在新创办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和特色效益农业等鼓励类微企时,才能享受财政创业补助。不过,政策调整后,创业者创办微企将会更加顺畅。

市工商局人士介绍,今年2月初实施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让创业的门槛有效降低。为了让创业更便捷和顺畅,我市在微企申办流程上进一步优化,包括:将原来创办微企前所需提交相关人群、行业证明材料,等待培训等环节,改为在注册登记后和申请创业补助前提供,凡是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者,可先行到注册登记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有条件的区县局可将核名、登记权限下放到基层工商所,为微企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项服务。

据了解,各区县行政服务大厅目前正在筹备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公章并联审批,并探索微企创业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管理,要求各办事机构“咨询服务一口清、资料发放一手清、受理审核一次清”。届时,办理微企将会更加方便

杭州:减税增信扶持千家小微企业

2014年01月22日  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1月22日电(唐骏垚、王政)今后五年,杭州市将重点扶持千家小微企业发展,重点是通过减免相关税费和提升企业信用缓解融资难,推动小微企业做强做大。日前,杭州市发布《杭州市培育小微企业上规模工作计划(瞪羚计划)》,提出多项小微企业扶持措施。

杭州市计划在2014—2018年五年内,选择文化创新、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十大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中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1000家小微企业,列入瞪羚计划进行重点培育。

按照杭州市规划,入选的小微企业将得到专项资金、融资服务、公共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惠与扶持。在税收方面,首次上规模的小微企业,杭州市政府将以上一年度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实缴税款为基数,3年内对实缴税款地方财政新增部分给予适当的奖励。

此外,小微企业自其首次上规模之年起3年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实行临时性下浮,每年下浮幅度相当于企业1个月的缴费额度。

融资难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杭州市政府将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引导基金,按1:3的比例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缓解小微企业转贷难题,同时设立瞪羚计划信用贷款风险基金,支持入选企业组建互助性担保合作组织,促进小微企业抱团增信、抱团融资。

除在税收和融资方面提供各种优惠外,杭州市政府亦将为入选培育计划的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与人才培训。特别是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帮助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对接,同时完善“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网政策服务频道”,逐步开设微信、微博服务,方便企业办事、咨询。

杭州新模式扶持小微企业

 2013年07月31日  杭州日报

昨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实施“海大基金”扶持项目战略协议,正式启动实施“海大基金”扶持项目。

“海大基金”扶持项目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通过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规模为2亿元的“海大基金”,用于投资海大企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其二是邀请杭州银行成立1亿元的并行债权资金,给予“海大基金”看中的企业贷款;其三是由杭州市高科技投资公司为投资项目提供担保。

这一扶持项目,形成海大企业创业发展所需资金的系统解决方案。

“输血”小微企业的“杭州模式”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痼疾,杭州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除了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资金以外,有一个特殊的模式很值得一提。

早在2008年4月,杭州市专门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项总规模10亿元的基金,主要用于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关注杭州十大产业及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引导社会资金对科技型初创期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此次成立的“海大基金”,先让风投公司“慧眼识人”,银行资金再全面跟进,对获得“海大基金”扶持项目投资扶持的企业,市人力社保局将优先推荐申报全球引才“521”计划、“杭州市杰出人才培育计划”和各类项目资助资金,提供重点后续跟踪服务,并定期向赛伯乐基金提供海外留学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企业项目信息,促进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

这一有的放矢、高效率的投融资“组合拳”,也许又将成为一种为小微企业“输血”的全新模式。

路演

昨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组织了海大企业与创投机构项目对接会。60家海大企业按行业分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综合三个组别,分别在三个分会场按顺序进行项目路演。

所谓路演,最初是一种证券发行推广方式,现被企业移用于产品推广、服务推广等。通俗来说就是公司向投资者就公司的业绩、产品、发展方向等作详细介绍,充分阐述公司的投资价值,让准投资者们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并回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创业加速器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泰恒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17家融资创投机构按投资领域进入相应的三个分会场,观看海大企业的路演并提问交流,达成初步意向后,进入自由洽谈对接区进行深入对接。

60家企业

3个分会场“烽烟弥漫”

路演尚未开始,会场里的气氛就已开始紧张起来。创投机构的代表早已纷纷就座,手拿各个公司资料,神情严肃地探讨起来。

为使各个公司展示及交流留出更多的时间,路演提前10分钟开始。每个公司派出的代表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除了最基本的PPT展示之外,还有其他精彩的形式呈现,如一段商用智能语音机器人自动完成订房展示,一段大尺寸多点触控平台高质量VCR的播出等等。

由于各个代表准备充分,力求展现自己公司最好的一面,常常在10分钟自由陈述的时间内超时。限定的时间显然不能阻止双方交流的热情,主持整场路演的负责人不得不一次次提醒“时间还剩下一分钟”。

“超时”行为最常见

“其实今天来我并不是为了寻求投资的,因为我的企业已经实现了盈利。”杭州汉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杨甦宏一上台,第一句话就语惊四座,“我来到这里,是想向诸位创业者分享我的创业经历。”

杨甦宏于2011年投资创办了“123图书馆”,自称是全球首家以经济制度和信誉制度解决中国图书循环问题的网络公共平台。

让杨甦宏失望的是,在谋求融资的道路上,他屡遭挫折。“我的项目曾经被上百家投资公司否定,”杨甦宏说,“所以,在座的各位创投机构负责人都是熟面孔了。”

当然,杨甦宏也不畏惧第101次“求资”。“创业这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一笔投资除了看项目本身的潜力,更应该看项目人的性格和潜力,只要表现出坚持不放弃的信念,自然会有投资人找上门来,”杨甦宏说。

第101次“求资”

风投中意“暗箱操作”

案例

赛伯乐创业投资公司总裁陈斌的桌上放着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他最欣赏由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写的一篇文章。文章中的一个小标题叫做《“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

“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是祁斌援引自《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说,中国最值得美国人害怕的事情,是中国人发现了美国的秘密。什么秘密?科技和资本的结合。正是这个秘密,使得过去几十年美国高科技产业得以独步天下。

陈斌的工作,正是做美国人最害怕的事,让科技和资本实现完美结合。

一个月前,杭州市高科技投资管理公司和赛伯乐正式签约,退回本金2500万元及利息356万元。这就意味着经过5年运作,由杭州市政府专门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用于引导社会资金对科技型初创期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政策性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成了首笔投资的成功退出。

这笔由杭州市高科技投资管理公司和赛伯乐共同出资的引导基金,名为灵峰赛伯乐基金。基金的良好运作,得益于陈斌这个好“伯乐”相中聚光科技这匹“千里马”。

2001年底,“海归”王健、姚纳新回国创业,成立聚光科技。2002年,陈斌对聚光科技投资480万元,2008年又追加投资1.3亿元(其中引导基金投入2500万元)。聚光科技也不负投资人所托,目前已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市值约15亿元、拥有上千员工、每年利税近亿元的优秀海归创业企业。

过去的4年中,灵峰赛伯乐基金1亿元资金共投资8个项目,其中7个集中在杭州,90%投向了国家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投资项目自创投资本投入后,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45%。

长期以来,赛伯乐致力于“保姆式”风险投资。那些目前利润只有百万级别的初创型高科技企业,正是需要“保姆”给予无微不至照顾的“宝宝”。

在硅谷,高科技公司在发展初期大致形成一个“三三三”的状况。其中1/3的企业获得成功,1/3处于维持状态,另外的1/3则失败了。

“在杭州,成功概率还要更高一些,”陈斌说。因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机会永远大于挑战。

基于这样的理由,在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推动下,赛伯乐设立了“海大基金”,专门投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

陈斌期待,能在未来推出更多类似聚光科技这样的成功范例。“做VC(风险投资),讲究的是十年磨一剑,”陈斌说。

结束了演讲后,杭州云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翔云回到座位猛灌了半瓶水。“其实我对本次的扶持基金并没有抱着必胜的信心。”汪翔云说,“还需要和各家投资公司慢慢接触。”

项目路演过程中,有些创业项目当场就得到了创投机构的热烈回应。但更多的创投机构还是喜欢低调行事,选择“私下里”接触。

“我们的项目特点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跟石头较劲,”这是浙江海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威对其产品液压钻机的形容。从台上坐回台下没多久,孙威就收到了来自上海的一家投资公司负责人递上的名片。

杭州鲁尔能源科技公司负责人支晓华也得到了与孙威相似的待遇。期望引进资金用于新建两条生产线的支晓华,已经与几家创投公司有了初步的接触,投资意向正在慢慢建立中。

赛伯乐相千里马

育出聚光科技

符合这四大标准

或能吸引投资人眼光

“我们在做投资时比较看重四大点:团队、产品、市场、财务,”浙江大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一部总经理洪方磊表示。

对于团队,投资人通常比较看重两点:公司创始人的能力和经历,公司销售、财务等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准。

对于产品,投资人则会着重考量产品的科技创新含量,同时也要考量产品是否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产品未来所能占据的市场份额也是能够“加分”的考核标准。

对于市场,投资人将着重考察公司所面临的竞争格局以及具体所处的行业地位。譬如说,具体项目的市场状况、市场容量以及市场趋势。

财务状况,包括公司资产、公司负债、公司收入、公司利润以及关联产业,也是投资人关心的问题。

除了这些因素,投资人还将从宏观角度进行考量。赛伯乐的陈斌认为,只有符合经济发展趋势要求的行业,才是能让投资人掏腰包的好项目。

例如浙江大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投资的方向,就倾向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互联网产业等。

杭州出台8项政策 扶持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钱江晚报  2013-05-23

从个体户转身为小企业,杭州余杭区聚升服装有限公司尝到了甜头。它在转企业后,第一时间申请入驻了天猫商城。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的时候看到天猫商城的交易额,也萌生了从网下向网上跨越的想法,然而经过了解后却发现拥有企业身份是入驻天猫、京东、当当等网络商城的必要条件之一。“原先担心转为企业后运作成本太高。”他表示,后来了解到按照杭州当前实施的“个转企”政策,他们转为企业后税费暂时不变,公司负担变化不大,对于他们这些个体户无疑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好机会。

杭州出台8项政策,扶持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个转企”后,到天猫、京东开店不愁

昨天,杭州市召开个体经济及小微企业提升发展工作会议,杭州 “个转企”工作全面启动,杭州市政府正式出台了《杭州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八项具体的扶持政策,为“个转企”开启绿色通道。

在杭州的民营经济中,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占市场主体的绝大部分。在全市工商机关登记的54万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有32万,占比超过6成。但由于受法人地位缺失、治理模式单一、投资规模有限等先天因素制约,相对于企业,当前个体工商户在商业信用、经营领域、品牌效应、竞争能力等方面都显现出了劣势。

此次出台的8项“个转企”政策大幅度简化了“个转企”手续。凡是申请“个转企”的个体工商户,可采用直接办理变更登记的方式,其字号名称、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等可以通过变更予以沿用,经营地址予以保留,经营范围可以扩大。除营业执照、许可证、财产权证外的其他各类证件,“个转企”的企业均可通过办理变更手续予以沿用。”

扶持政策在税费减免的力度较大。政策规定, “个转企”的个体户自其转为企业之日起,给予不少于3年时间的税收优惠政策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对个体户予以补助,补助额度相当于留地方部分的税收。

个体户转为企业后,按企业性质缴纳社会保险费之日起,给予不少于3年时间的社会保险费优惠政策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社会保险费增加部分由政府给予补助。

金融机构也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据介绍,对“个转企”的企业,金融机构将增加金融信贷品种,在贷款利率上适当给予优惠。杭州市经信委等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个转企”企业纳入小微企业扶持范畴。个体户转为企业后,原个体户名下的不动产均可通过办理变更手续(无需办理权证过户手续)予以沿用;为鼓励做大做强,属自然人(包括非个体户业主)名下的不动产,在“个转企”后投资入股的,免收过户费。

“个转企”过程中需要办理的证照、资产登记等变更手续,免收变更登记费、证照工本费等行政事业行收费。

个体户转为企业后,按企业性质缴纳社会保险费之日起,给予不少于3年时间的社会保险费优惠政策过渡期。

重庆:要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2014-10-08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细胞”,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但能激发市场活力、吸纳社会就业,还能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全社会创业创造,作用不可小视。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适应能力强、成长空间大,今天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巨无霸”企业。微软、苹果、惠普、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都是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都起步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就像一粒粒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阳光和雨露,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可以说,重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就是重视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和未来。

当前,我市科技型小微企业一是数量偏少,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抗风险能力较弱。尤其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税费偏高、融资困难、人才缺失等诸多实际问题。需要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着力加大扶持力度,坚持“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的方针,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关键要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深化商事制度和投融资、税收、流通等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企业创办更加方便、快捷,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要不断健全企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引导和促进各类社会科技资源向科技型小微企业配置,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突出难题。

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要注重引导企业苦练“内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大力创新产品、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创新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注重结合重庆产业优势,与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配套发展、互动发展、协调发展。在电子信息、汽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鼓励和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各级各部门要把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他们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营造良好氛围,让他们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起来来。

邵阳市工商局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邵阳新闻在线 2014-07-21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谢文远 通讯员 李海辉)7月16日,邵阳市工商局对外发布了全市2014年上半年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截至到6月底,全市小微企业总量突破1万户大关,达到138222户,同比增长27.81%,呈持续增长态势。

今年来,市工商局不断优化小微企业创业环境,通过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提升窗口服务效能、营造公平准入环境、突出柔性执法、探索“社区一照多点”模式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小微企业创业指导力度,帮助小微企业站稳市场。通过开展小微企业创业指导、鼓励小微企业开展新兴网络商品交易活动、探索建立社区工商联络站等方式,帮扶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小微企业优化发展结构,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小微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进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后劲。

根据本地小微企业在市场主体中比重较大的实际,市工商局积极实施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工程,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和《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园区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从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服务环境、维护企业权益、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今年注册登记资本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工商部门加快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出台了《邵阳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暂行规定》等配套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资本尤其是小额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热情。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市新设立的小微企业达2882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17.84%,新增注册资本(金)总额119.6亿元,同比增长62.6%。

瓦房店市宣传税收减免政策合力

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2014-05-27

5月22日上午,瓦房店市经信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举行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启动仪式,就国家近期出台的“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宣讲,旨在以服务促进发展,用落实政策惠及民生。瓦房店市也是北三市中首家启动这一活动的单位。

根据4月2日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决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前几年对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减半征税范围,扩大了优惠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包括采取查财征收和核定征收方式的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据测算,“小微”企业新政策实施后,市国税局、地税局所辖“小微”企业,将有1600余户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比2013年增加320余户,同比增长20%,减免所得税额500余万元,比2013年增加300余万元,同比增长60%;通过简化程序,减少纳税人报送资料3200余份,同比减少80%,极大地节约了“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办税成本。

启动仪式上,瓦房店市国税局、地税局相关负责同志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对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完善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等惠民政策进行了宣讲;大连市国税局相关领导希望瓦房店市将这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把国家的改革发展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共同把瓦房店的“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市100多位“小微”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瓦房店世纪大药房新立分店负责人崔玉祥说,这一政策的推出即让我们享受了税收减免政策又简化了办税手续,这才是真正的实惠。

南京市政协助推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人民政协网 2014-07-02

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要出实招新招

———南京市政协助推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小记

6月19日,南京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六次常委会议,围绕“发挥财政金融作用,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主题协商议政。

作为央行九大跨区域分行所在地和全国第二批向境外金融机构开放的城市,南京在新一轮产业规划中,将金融业列为优先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着力打造“泛长三角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南京市政协也将与金融有关的话题作为履职重要内容。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南京市政协全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就相关话题提交提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政协主席沈健也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民营担保公司发展增强中小微企业造血功能的提案》。

今年年初,南京市政协决定将“发挥财政金融作用,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作为市政协常委会议协商议题。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用3个月时间调研了40多家小微企业,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80%左右的小微企业无缘商业银行信贷。”南京市政协经科委主任梁建才介绍。银行也有难言之隐,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黄维平说:“财政部及银监局政策许可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过期一定期限后确认无法收回的,可以核销,但税务部门对该核销政策不认可,相关商业银行只能用自身税后利润核销,增加了银行的负担。”

“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的小、急、频特点及其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特征,与银行商业特性不对称,银行不敢接这‘烫手’山芋。小微企业普遍缺少实物抵押,财务管理不健全等情况,直接造成融资问题无法解决;规范的中介机构也很难为小微企业在融资担保、审计财会、资产评估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贷款担保公司鱼龙混杂,银行不敢与之合作。”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会长白世春分析。

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去年11月30日由南京市政协牵头成立,这是南京金融改革创新的又一创举,也是南京市政协通过组建社会团体创新履职方式的一个重要举措。“金促会要打造成市政府联系服务金融企业的平台,在宁各类各级金融机构交流互动的平台,市政协经科界别深化细化联系金融业的平台。”沈健要求。

前不久,金促会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展了一次专项调研。在建言的同时,金促会也为小微企业融资支招。“目前,我们正在和市金融办联手打造新融资模式。拟将相对分散的政府扶持小微企业资金统一放到银行的资金池里,由银行来做大,让更多小微企业获益。”金促会常务副会长金明介绍说。

“政府可以借鉴支付宝经验,加快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南京市政协常委王卫建议,在政府层面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第三方社会机构,对评估或界定为优质的、有发展潜力、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以政府的名义给予资质认定,建立一个小微企业扶持基金进行担保,架起小微企业和银行间的桥梁,发挥类似“支付宝”的作用。

梁建才介绍,南京市政协为财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开出五大“药方”——加快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小微企业服务担保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快小微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

五大“药方”换来八大举措,南京市金融办负责人现场表示,开展多项担保试点等八大举措,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今年将全力推进一批民营金融机构的组建,鼓励推进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漯河:发展基金助力小微企业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2014-04-09

4月4日,由漯河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增信担保的500万元浦发银行贷款,正式划入源汇区丰旺乐义蔬菜基地的账户。这笔资金将用于该基地蔬菜冷库项目建设。漯河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设立4个多月来,已有26家小微企业获得基金推荐,累计取得银行贷款14300万元,获得银行授信6000万元。

丰旺乐义蔬菜基地有关负责人告诉,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为打破瓶颈制约提供了有效手段。据介绍,在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的增信担保下,丰旺乐义蔬菜基地通过转让一块农业集体用地的使用权和受益权、到期回购的方式,获得了由浦发银行提供的贷款。

中科装饰设计公司是一家从事网上营销的小微企业,他们以网上订单为质押,通过小微企业基金的增信担保,连续获得银行贷款,销售量迅速增长。公司负责人潘发鑫说:银行看订单就能够给我们小微企业投放贷款,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市经济发展投资总公司总经理、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申伟告诉,漯河市0市政府于去年11月份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铺底资金为4000万元,具体业务由市经济发展投资总公司承办。漯河市已有180家小微企业进入基金库,基金对库内企业进行增信担保,同时补偿银行信贷风险,从而打造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建立新型投融资模式。目前,与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进入实质性合作的金融机构有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广发银行郑州分行、建行漯河分行、中行漯河分行。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他们还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创新担保方式,相继推出农业产业化互助合作基金项目、粮食收储与流通互助基金项目等。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创业

铜陵日报 2014-04-02

一、加强力量整合,提高服务效率

一是进一步加强扶持小微企业创业机构的整合。目前,我市具有小微企业与创业工作职能的部门涉及人社、经信、科技、土地、质监等多个部门,相关创业载体有市创业服务中心和21个创业园区,建议在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将相关部门分管创业和小微企业工作的职能与人员全部整合到一起,成立新的铜陵市创业就业服务局,专职负责全市小微企业发展与全民创业工作的推动。二是进一步整合与细化扶持政策。打造“小微企业创业信息直通车”,利用现代化传媒将各类政策进行梳理、简化与包装,以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采用手机彩信与手机报定期定时发送)传递到小微企业主和创业人士手上。三是进一步增强政策的覆盖面与实效性。率先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公司注册资本限制规定,尽快启动工商注册登记改革,实行工商部门“一口受理”,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小微企业从设立、纳税到日常经营可实现三个一(即成立和变更时只找一个部门,纳税时找只一个部门,日常生产经营存在困难时只找一个部门)。

二、加强制度创新,化解落实难题

加强用地制度创新。把小微企业发展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鼓励市各类经济开发区对符合产业政策、极具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采取特殊的倾斜政策,降低企业购地规模和投资门槛,开辟园中园,引导他们打捆购地建厂进入园区。建立灵活的供地机制,专门用于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并实行定向招拍挂。继续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与园区建设,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留用地自建、联建或委托建标准厂房。鼓励实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建立“行业小微园”,小微园可以享受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相关优惠政策,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加强融资制度创新。树立打造“一先一高”目标。即,把我市打造成为“小微企业投融资先行区”和“民间资本投资高地”,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金投资难的“两难”问题。

创造更多条件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小微企业融资领域。一是大力开发适合普通居民进入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鼓励市发展投资集团旗下的恒源创业投资,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设计成功跳过吸储环节(自己位居中间方和担保方),使民间资本直接为小微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二是尽快成立我市专业的股权交易中心,促进我市直接融资市场发育完善。大力引进有实力的风险投资机构进驻我市,鼓励与支持成长性强、财务规范的小微企业自行或联合发行企业债券。三是密切关注正在崛起的互联网金融与移动支付平台,主动加强与阿里金融的联系,学习其通过互联网数据化运营模式,为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可持续性的、普惠制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

大力发展专门面向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一方面,可考虑依托总商会组织知名民企联合发起设立“铜陵银行”;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市区域狭小、城区人口相对集中的实际情况,结合 “知根知底才敢借钱”的社会心理,可选择在商业较为发达、商户较为集中的社区(如阳光社区、五松社区和人民社区),引导民营资本成立专向辖区内企业与群众服务的社区银行。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目前全市仅有一家村镇银行———铜源村镇银行),提高乡镇企业与广大农户创业贷款的服务覆盖面。

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议在各部门现有并各自掌握的小微企业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建设全市统一的、可共享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网络数据库,实现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实时交换、发布和查询,推动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引进专业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并给予相应的授权,完善我市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三、加大扶持力度,解决人才问题

当前,铜陵在人才引进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鲜有211和985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来铜创业与发展。这一点固然与铜陵目前的产业结构与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主观上人才来了无法提供较强吸引力的待遇,无法让其按自身意愿“施展拳脚”也是重要因素。

帮助小微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抛弃有点土地就首先想到搞开发的思想,选择市区黄金地段(如可将铜陵学院老区土地划出一部分)建成省内水平一流的高级人才公寓和铜陵市科技研发中心,给愿意留在铜陵发展的高级知识分子与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技艺高超的技师)免费居住与从事研究,并为其配偶和子女解决好就业就学问题。加大对全日制大学毕业生来铜创业的吸引力度,在现有的引进人才与招工补贴的基础上,加大“真金”输送力度,为企业引进的专业人才提供公租房或加大住房补贴等。同时盘活存量资源,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富余土地自行建设人才或员工公寓。

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人才结构性缺乏问题。建议政府、企业、学校要三方联动,构建 “政府政策主导、企业实体支持、学院具体实施”的人才培养综合体,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实用技术型人才,解决我市小微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与流失问题。推动本市三所高校进一步加强与小微企业的联系和交流,立足地方实际和根据市场需要,培养符合本地广大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帮助小微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建立小微企业用工成本和利益保障之间的良性平衡,在小微企业缴纳员工保险和公积金等福利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发展前景较好、确有一时困难的企业进一步放宽延缓交费的期限(必要时可设立小微企业社保临时基金给予代垫),以缓解小微企业成本压力,鼓励小微企业招工信心。

四、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小微企业与“草根”创业者预留更多发展空间。在推进城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维护好小微企业与普通创业者的发展利益,在不影响城市日常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规划出一片空间建设铜陵夜间便民美食街,方便草根阶层融入创业;借鉴安农大大学生创业模式,在不影响城市晚间交通的基础上,在位于主城区的安工学院或铜陵学院老区的马路人行道上开辟出我市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并赠送他们免费的创业小推车,方便他们投身创业。

继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逐年有力度地增加各类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提高小微企业参加各类展鉴会、洽谈会的补助标准,增强我市在省内创业财政补贴的优惠对比度。鼓励小微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科技研发基金,允许其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提取,增加企业积累。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推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培训、检验检测等内容为重点,支持民营资本入股加速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器和科技加速器建设。对全市现有和在建、筹建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全面摸查,按照“服务大厅、呼叫中心、网络、电视”四位一体的思路,探索打造覆盖全市的、具有铜陵特色的,市、县、社区(乡镇)三级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功能互补、服务协同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