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城市规划建设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6-07-19  |  浏览:

关于深圳城市规划与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

 2014-01-24  豆丁网

 

    一、深圳的基本情况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南沿海,因深圳河(深圳与香港的界河)而得名。北与东莞、惠州两市接壤,南接香港,东临大亚湾,全市陆地总面积1952.84平方公里。原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平均7公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经济特区设有特区管理线,与非特区分开,深圳俗称“关内”和“关外”。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深圳市设6个市辖行政区和两个管理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坪山新区。

    深圳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毗邻香港。是联系香港和内地的纽带和桥梁,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

    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快速发展的典范。1980年,人口规模3万人,人均GDP:94.8美元,建成区2.9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规模1035万人,人均GDP:17374.3美元,建成区933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扩张,将几代人的理想浓缩于一个空间,实现了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城市的巨大飞跃。城市的发展基本按规划建设起来的。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经济运行指标良好,低碳生态优势明显。并获得了全国生态、环境多项荣誉: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球环境500佳;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国家示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园林、太阳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荣获世界建筑师学会的最高规划大奖阿伯克隆比 (abercrownbay)规划提名奖。并成为全国唯一低碳生态示范市。

        一、城市规划的创新理念

    第一阶段:《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以工业为重点综合性经济特区。是一部对深圳发展,乃至全国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规划; 城市范围仅限特区395平方公里,形成5大组团,发展富有弹性,适应市场经济,促进城市的有序渐进的发展。划定了特区范围,确立了特区内富有弹性的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安排了重要的基础设施,适应了深圳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需求;

第二阶段:《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1),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华南市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规划区拓展到全市域。形成了沿东中西三条轴带动分布的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范围扩大至全市域1992平方公里,沿城市中部、东部、西部三大交通走廊形成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经济辐射能力大大加强。

第三阶段:《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从城市到区域——构筑开放结构,强化三轴两带城市空间结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以重点市和新城发展为核心,强化城市双中心,多组团带状空间结构形态。全面加强区域联系,形成更为开放型的中心城市。

主要从以上三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不断变化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理念:

(一)、组团式空间结构的优越性明显。利用地形地貌,保留自然山体、河流、湖泊、农田等,依山就水,形成组团隔离带,奠定了良好的基本生态格局。组团隔离带将自然山水引入城市,利于通风并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休闲空间,利于自然生态与城市生态融合。尽量在组团内实现居住就业平衡,减少出行,降低交通能耗和污染。组团间采用大运量交通联系,有利于实现方便、快捷、舒适的公交体系。

(二)、产业优化与升级。1979年—1985年,劳动密集型工业“三来一补”,即电子、服装、纺织、皮革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值高达88%,适应了水资源、能源不足,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产业基本上限于特区内。1986年—1995年,高新技术产业即计算机及其软件、通讯、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新能源、生物工程、激光等产业,2006年占全市GDP的29%,产业自主更新换代,产业外溢到特区外,以村镇为发展主体,呈现无序蔓延。1996年—2006年,四大支柱产业即金融、物流、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占全市GDP比重60%以上,产业集聚、园区形成、但产城分离明显,东中西轴带结构形成。2007年至今,新兴产业即生物、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2012年上半年,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16.9%,产城融合,产业进一升级换代。

(三)、城市高效与低成本。二产基本以口岸、港口、机场、铁路等为依托,沿东、中、西三大交通走廊分布,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向组团中心集聚,并依城市主、副中心呈梯级分布,体现了产城融合的特征。

(四)、城市基础设施的超前规划。基础设施从选址到规模超前规划,支撑了深圳快速经济发展。机场选址为例,充分考虑机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远期城市发展的需要。

(五)、自然生态保护。滨海大道选线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理念,避开红树林湿地,使红树林湿地成为中国惟一位于城市核心区的自然保护区。

(六)、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地下空间利用、交通组织与空间安排的精细化设计,没有增加一寸土地,使罗湖口岸通关能力从20万/日增加到最大可达60万人/日,成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典范,并获国际大奖。

(七)、生态融合。以城市道路绿化带、组团隔离带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为主的城市绿地体系与自然山体、河流、岸线和湖泊水库相融合,奠定良好的城市生态本底。

        二、城市规划的转型理念

    (一)城市规划转型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人口众多人口众多,密度大,人口结构不合理。 2012年10月,登记非户籍人口1280万,户籍人口274万,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二是经济总量大,但结构和质量亟待优化。三是土地资源不足。2011年,深圳市域面积约1992KM2,建设用地面积约917KM2,,未利用地约157KM2。四是土地利用效益和功能结构不均衡。据统计,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占用约39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仅有95平方公里为合法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五是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沉重。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6m3(1/5全国人均),70%的城市用水来自东江引水。河流污染严重,内涝时有发生,流经城市的80%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每年雨季都有不同程度水淹。六是城市交通面临巨大压力。 2012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每年以20%速度增长),居全国第二;外地和过境车辆超过30万辆;城市道路长度6400公里。占全市温室气体排放的17%,空气污染加剧。七是综合实力强,但市发展不均衡。政府管理资源不均衡,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与政府事权不匹配,原特区内外城市与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二)城市规划转型的总体思路、路径、重点、内涵、优势。

1、规划转型的总体思路。通过把握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突出战略要素,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公共政策属性: 以深圳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为规划导向; 以提升产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为规划目标;以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为规划主线;以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扩张为规划前提条件;以加快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为规划管理手段。

2、规划转型的路径。外延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紧张、土地短缺、成本抬高→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优化、旧区更新改造→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结构优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城市创新能力,实现新的发展模式。

3、规划转型的重点。深圳未来发展不是简单的选择“做大”或者“做强”,

而是在延续“做大”基础上持续“做强”。“做大”:外延式发展,延续过去成功经验,要求增加空间资源供给。“做强”:内涵式发展,学习可持续的精明增长,要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4、规划转型的内涵。从空间拓展到多个层面研究城市发展问题。

5、规划转型的优势。过去经济高速发展是因为:全球新国际劳动分工、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传统发展优势弱化导致市场风险增大、政策领先缩小、区位优势下降、创新精神减弱。新的发展优势产生,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富有活力的人口结构,   良好的创新机制形成。市差异化发展,打破特区内外及行政区域的限制,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发展。

    (三)吸取和借鉴国外经验。

    (四)转型规划引领城市转型。

    1、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深圳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区域协作、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生态保护。通过控制性指标落实分目标,通过参考性指标检验分目标。

    2、提升城市定位。2011深圳市总体规划城市定位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 1986 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城市定位为:发展外向型工业、工贸并举、兼营旅游、房地产等事业,建设以工业为重点的综合性经济特区。1996 深圳市总体规划城市定位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华南市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新增“国际化城市”的新定位。深圳已具备了迈向国际化城市的基础。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化是现代化的必然。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竞合的浪潮下,建立国际化城市对于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五)构筑开放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空间结构:一脊三轴五带,即南北贯通:贯通与南部香港,北部穗、惠等城市联系,强化珠三角区域发展的“脊梁”。西联东拓:通过跨珠江通道的建设,加强与珠江西岸;与惠州、粤东北等东部市的联系,扩大深圳的经济腹地。强化“三轴两带”的城市空间骨架,城市空间结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加强深莞惠三地合作,2010年12月15日,召开了第一次深莞惠三市规划部门联席会议,签订《深莞惠三市城市(乡)规划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六)为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连通山海、四横八环的城市绿道网系统,优化生态网络、引导低碳生活、提升城市品质。近年,着力打造光明低碳生态示范区,率先在全国开展低碳生态规划研究,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深圳市就是低碳生态示范区。启动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1990年打造的是花园城市、园林城市;2000年打造的是生态城市;2011年打造的是低碳生态示范市。2011年以来重点把握八个领域:规划统筹 ——空间集约紧凑化;生态环境 ——生态功能最优化;交通体系 ——交通绿色人性化;绿色建筑 ——建筑低碳减碳化;资源——资源利用可持续化;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使用 ——能源清洁高效化;生活消费 ——生活消费方式健康低碳化。

四、结束语

从深圳的经验看出,城市规划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引领和促进十分重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都发挥着作用。城市规划在宏观层面作用是决定性的。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利用、产业结构、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布局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在城市转型期,城市规划的先导统筹作用依然十分重要,可以促成土地优化利用、绿色交通出行、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市政建设等。

城市规划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市的气候特点和自然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规划方案,注意自然要素的保护和利用。

    深圳城市规划特别是总体规划,成功引导了深圳过去30年的快速健康发展,适应了城市超常规发展的需要,是中国规划师自主探索和实践的典范。

    当前深圳城市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期,城市规划从思想方法到技术手段也正在全面转型。转型规划的目标是从单纯的服务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重点是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内容是从空间设计转向政策和制度设计。

    深圳城市规划对中国城市规划的突出影响,不在于“特”,而在于“新”和“先”。深圳始终面临城市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城市规划作为调控城市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必须不断创新,先行先试。

市住建局创新发展提升规划编制管理水平

 2015年8月31 日惠州日报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创新驱动发展三大圈层”这一指导精神的提出,就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息息相关,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记者了解到,全会提到的这“三大圈层”,建设目标是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活力强劲,而建设的必由之路,就是以创新来驱动发展。据了解,近几年来,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下称市住建局)紧密结合惠州发展实际,以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在规划编制审批等方面积极开展一系列改革创新,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尤其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注重挖掘城市人文内涵,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力争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域空间全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

推行“一城三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目前引领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是2012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明确了推动惠州由 “临湖沿江城市”向“沿江临海城市”转变;二是确定了惠州作为 “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的定位;三是明确了惠州中心城区“一城三组团”的发展思路,重点提出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一城三组团”的概念,组团之间通过主干道、景观林带连接,体现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惠州已被明确定位为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记者在这份规划方案中了解到,惠州的城市性质,已被明确为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2672.3平方公里,共分为两大区域(惠城、惠阳)和四个次区域(惠城、仲恺、惠阳大亚湾、北部山区)。宏观方面,惠州的城市主要职能被定位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业、临港产业、轻型制造业集聚地,世界级石化基地,广东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外层圈重要的增长极、向内陆地区辐射的重要门户;重要的区域交通运输枢纽。而今,惠州正在快速向珠三角第二梯队迈进,这一纲领性规划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无疑将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提供发展方向。

一城三组团将成最重要增长极

而其中,惠州城市空间布局的“一城三组团”(惠城、仲恺、惠阳-大亚湾组团)无疑是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其中的惠城组团,被定位为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将按城市中心区的要求,打造成宜居示范区。惠城组团扩容提质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54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宜居示范区。

仲恺组团则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惠州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深莞惠”一体化的前沿区域,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它将以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为核心,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发展基地。

惠阳-大亚湾组团则是惠州城市副中心,是广东省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的重点建设区域,沿海重要港口和世界级石化基地。它将重点发展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滨海旅游业,并被看作惠州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同时按生态湾区和智慧石化的标准,打造为最重要的增长极。该组团的扩容提质将重点加快规划建设“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使之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增长极。建设好惠州港和惠州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外,加快构建“七横五纵一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和轨道交通建设。

据悉,在总体规划引领下,惠州市实施“一城三组团”南向拓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得到了顺利推进。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有关部门以石化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南部地区为重点,推动全市城镇化进程,重点建设惠阳大亚湾临港工业组团,拓展完善惠城组团和仲恺组团,并逐步加强东部惠东县城、西部博罗县城的次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了全市可持续发展。随着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城市中心区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的“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14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92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加了48平方公里,年均增加超过10平方公里。

发展思路

结合本地实际以创新理念规划建设美丽惠州

据了解,目前,惠州已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62个综合试点地区之一。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市近年来坚持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包容发展和人本发展理念,逐步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市下一步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城镇化经验和模式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据介绍,目前,市住建局正会同市发改部门组织编制《惠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格局,完善发展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惠州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是以外来务工人员和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对象,构建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进人口城镇化。二是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推进都市区一体化、战略平台创新发展为“两大抓手”,推动中心区协同发展。三是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三宜”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城镇化管理和发展体制机制,注重保护传统村落风貌和乡村文化。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划定生态控制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明确城市开发建设的边界,防止城乡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及精明增长。对于优化我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保护好我市的绿水青山,促进空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住建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组织编制《惠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该规划范围为全市陆域范围,规划依托我市山林、海岸、农田和河流水系等绿色生态资源,构建“两带、三区、四核、五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此外,为加强对我市江、河、湖、库及其周边建设活动的管控,目前市住建局正在组织编制《惠州市区蓝线规划》。为科学合理地控制我市通风廊道,维护我市良好的空气质量,市住建局目前正会同环保、气象等部门组织编制《惠州市市区通风廊道专项规划》。

坚持资源整合,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理念

节约集约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更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住建局在规划中牢固树立了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编制三规合一控制线规划,推动多规融合,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在管控好绿色生态空间的基础上,集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资源。“三规”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规”的范围更加广泛,包含了环保、水务、交通等各部门的规划。

而通过“三规合一”,可有效配置城乡空间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确保重要发展平台、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目前,市住建局会同发改、国土等部门拟订的《惠州市“三规合一”工作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待审定后印发实施。

创新发展平台规划建设,打造两大重点发展区域

以陆海统筹理念,推进环大亚湾新区规划建设

在平台建设方面,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环大亚湾新区”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市住建局组织编制了《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空间发展规划(2013-2030年)》,对跨行政区域资源整合、三规合一、陆海统筹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该规划已于2014年11月经省发改委批准印发实施。

据悉,环大亚湾新区涵盖了惠阳、大亚湾的全境,以及惠东县境内324国道以南的6个镇,一共20个镇(办、旅游管理区),陆地面积2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其发展策略是西融深港,东连粤东,增强东部海洋经济竞争力。优化滨海,拓展内陆,开辟陆海统筹发展新空间。强化核心,培育组团,打造惠州经济增长新引擎。保育生态,山海联动,提升海岸带保护利用水平。集约用地,科学用海,引导新区实现“精明增长”。

以海绵城市理念,推动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发展

潼湖生态智慧区也是我市两大重要支撑平台之一,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大创新改革措施,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规划范围包括潼湖、潼侨、沥林三镇以及陈江街道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规划面积为55平方公里的潼湖湿地。其规划定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东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实践区,珠三角创新要素集聚区,惠州智慧城市引领区。

据悉,潼湖生态智慧区将以湿地为核心,按照“生态为先,大疏大密”的原则,采用海绵城市和智慧市政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环、双核、多园”的城市空间结构,并通过复合交通环衔接,打造多个示范性园区。其创新之处在于,围绕“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大力推广“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将“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中关于地块开发、生态利用、道路设计等相关的低影响措施纳入规划控制中,逐步推动潼湖生态智慧区向着创新发展基地建设目标前进。

创新规划编制思路,探索规划管理新方法

探索规划管理新办法,也是市住建局在创新方面的新举措,这些创新方法主要包括开展第三方技术审查、试行“控规许可清单”制度、通过方案竞赛提高规划水平。其中,开展第三方技术审查,是通过公开选取,委托第三方对规划编制草案进行审查,并承担审查连带责任。2015年3月,市住建局制定了《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方技术审查工作办法(试行)》,并印发实施。据了解,该项工作的开展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例。

其二为试行“控规许可清单”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惠州市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市住建局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将地块的四至范围、土地性质和使用强度等相关指标数据分送各部门,在取得各部门“许可清单”后,一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在公告中列入建筑风格控制要求。在土地出让前,将各有关部门提交的“许可清单”的有关指标细化到每一块单独出让土地的规划条件告知书内。“控规许可清单”的改革创新做法,实现了管理前置,压缩地块开发审批的程序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在市住建局新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已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落实。

其三为通过方案竞赛提高规划水平。近年来,市住建局在重点地区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注重采用规划方案竞赛形式,激发规划编制单位创新思维,提高规划水平。比如2013年底启动了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在概念规划阶段,邀请了国内外三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方案竞赛,经过专家评审和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最终选择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近日,市住建局相继召开了我市水口滨江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启动会、新农村住宅设计竞赛动员会议,吸引了众多媒体报道,以及数十家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的关注。

结语:在经济新常态下,惠州作为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在发展中正在走由 “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之路,这既考验着城市发展的能力,更考验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据介绍,接下来,市住建局将会认真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中,从惠州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出发,创新规划理念,强调创新管理、低碳生态、高效便捷,以超前眼光、高标准地规划建设美丽惠州,助推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芜湖、镇江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2014年8月25日   安庆政协

7月1日至4日,安庆市“城乡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专题调研组赴芜湖、镇江两市学习取经。芜湖与镇江都是沿江港口城市,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都有城有乡,都在探索实践跨江发展,与安庆相似相近的地方很多。在芜湖,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国际雕塑公园、滨江公园、江北产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并与市政协、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市规划局、市国土局有关领导进行了座谈;在镇江,调研组一行参观了镇江市规划展览馆和镇江博物馆,实地考察了金山湖湿地、西津古渡历史文化街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情况,与市政协、市规划局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规划分局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现将两地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的经验与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确立“生态优先”的主战略,致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芜湖提出“打造安徽人居环境最美、经济实力最强、社会秩序最好、百姓受益最多的城市”,把“人居环境最美”放在第一位,注重产业体系的构建与产业布局的统筹,严把产业准入关,主城区没有布局工业园区,园区也不准污染企业落户。上海华谊曾想在芜湖投资一个煤化工项目,但芜湖考虑到会带来较大的污染,没有同意。华宜转而在无为投资建成了该项目。区划调整后,无为划归了芜湖,芜湖决定控制华谊的发展,并将创造条件促其搬迁。

镇江是国家生态市(全国仅五家)。他们认为,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规划的使命是“让城乡更绿、更美”,因此,镇江制定实施了“青山绿水”行动计划。镇江城市空间结构和安庆相仿,按一体两翼布局,但其主城区与东、西翼工业园区之间规划了生态隔离带,以自然山体、生态绿地、防护林地把工业园区隔离在10至15公里之外。镇江主城的布局为一核四区(南山绿核、主城中心区、丁卯分区、南徐分区、谷阳分区),以商贸、金融、信息、科技、文化、旅游、会展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居住为主,其中南山绿核以城市山林、古寺名泉为资源特色,融生态保障、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及历史遗存展示等功能于一体;主城中心区通过退企还湖、内江控水等一系列举措,搬迁了141家企业(其中包括江南化工厂等重污染企业44家),将著名的金山所在的区域打造成了长江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成为“水漫金山”景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丁卯分区目前正在实施1.88平方公里老工业区“优二进三”工程,首期800亩地块近20家企业已签订退二进三搬迁协议;而南徐分区是以政务商务、体育文化、高铁门户为主的新城区和中心商务区,重点发展的是文化会展、政务商务、信息服务和高品质的生活居住;谷阳分区定位则是区级行政文化中心、生态宜居的新城区,重点发展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产业。

二、注重城市特色的彰显,着力塑造各自的独特神韵

芜湖以文化创意产业、汽车产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以休闲养生度假为主线,以高科技主题公园群为品牌,建设全球一流的高科技文化产业集聚区,致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欢乐城市”。其中滨江公园景观带规划设计吸收了武汉、上海沿江景观带的精华,以引江入城、推城入江、再铸江魂作为建设理念,建起了大剧院、吉和广场、临江桥等新建筑,将城市防洪墙不露痕迹的隐藏在如诗如画的景观之中,让防洪、景观、休闲、商务诸多功能有机结合,同时又保护、修复、整合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天主教堂、老海关、太古码头、中江塔等古建筑,维护了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形成了新老交融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安庆江外滩公园相比较,芜湖滨江公园的功能整合性更强,空间组织、空间层次更丰富。芜湖国际雕塑公园将“立体美术”融入山水风光中,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城市公共艺术文化空间,是国内城市公园中唯一将雕塑文化与自然景观精妙结合的主题公园,极大地提升了芜湖城市品位。

镇江彰显“自然之纯、文化之厚、形态之特、区位之优、结构之美”的城市特质,着力打造魅力和活力之城。镇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综合考虑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内涵五个方面,按照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三个保护层次,在全市范围内划出自然风景优美独特和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四片环境风貌保护区和三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其中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被住建部赞誉为“西津模式”。他们运用紫线理念进行创意改造,将千年渡口文化、近代租界文化、当代工业文化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特别是对当代工业建筑,以“保存形态,功能再造”的思路,将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造纸厂、印刷厂、滤清器厂等迁走后,保留了其外部老厂房的历史风貌,内部则进行了时尚精致装修装饰,形成了创意沙龙、艺术展示、视听体验、休闲简餐、商务会议、时尚茶艺等文化创意产业,既留下了镇江当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又解决了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长久保护问题,充分显示出了镇江人的大智慧、大气魄。

三、夯牢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优先规划交通网络

两地都注重公共服务和城市品质的提升,重视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实施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芜湖深化交通综合联运体系规划,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联系,明确芜湖与马鞍山、铜陵等周边城市城际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举措和策略,规划了七条过江通道,并依托岸线规划建设土桥港区、白茆港区等大型深水港区,积极发展大港口、大物流。镇江制定了与江北区域及南通的连接规划,着力打造 “双十字黄金”通道,形成了“一港一场二站六放射” 的交通网络,市域九线汇集,区域交通地位提升;主城连通三市,规划建成了“三横九纵”的骨架路网,中心区辐射力增强。

四、构建布局科学的产业体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芜湖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思路是构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核、东部高端产业优化带、拥江临港产业拓展带、中部产业培育带、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在中心城区与产业带之间以绿楔相间。

镇江推进“产业三集”——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探索产城融合的全新开发模式,确定了主要产业集聚区空间和重点产业调整地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编制了200平方公里的拓展区,为新型产业预留了战略空间;同时,还在新区实施了万顷良田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工程。该工程的安置区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分四个片区配套建设生活基础设施,集中安置涉及到的三镇一街道18个行政村共5.2万人口,工程期限为3年,分两期实施。届时,一个全新概念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亦工亦农、宜居宜业的新区将出现在人们面前。

五、创新理论与机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芜湖于2013年底成立了城乡建设与规划研究中心,在2014年1月确立了按照战略发展类、跨江发展类和应急类项目划分的17项研究计划,并编制了《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和《芜湖市规划建筑设计导则》,为规划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了提供了理论引导和制度保障;芜湖还安排了若干个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工作,重点考虑弋江路沿线、芜湖城际南站等地区环境景观提升工作,为丰富和优化重要节点区域的空间形态、有效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镇江认为规划的责任是“一个核心,四个强化”。一个核心即以人为核心,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四个强化指的是强化生态化、强化特色化、强化文化传承、强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并确立了“超前规划、整体规划、精细规划、动态规划”的新理念,制定了《镇江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和《镇江市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建立了规范的规划工作统筹协调体制与机制。

汉中市城市规划建设侧记

2016-03-26 古汉台网

  近年来,我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城 市建设思路,倾力打造全域山水园林城市,城市骨架不断拉大、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内涵个性逐步提升、面貌日新月异。石马立交、天汉大道、汉江桥 闸、滨江公园等一个个落地生根、惠民利民、具有汉中特色的城市建设项目,无不印证着规划建设者的独具匠心和雄浑魄力。
  立足实情 厘清发展定位
  科学规划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关键。我市自1996年撤地设市至今20年间,城市建设紧随2008年西汉高速公路 的建成通车步入了快车道,而“三高(西汉、宝巴、十天高速公路)、两铁(西成高铁、阳安铁路复线)、一场(柳林机场)”等一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和建成,不仅彻底打破了汉中的交通瓶颈、显现了交通枢纽优势,更给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广阔空间。为此,市委、市政府立 足汉中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环境等,提出了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特色鲜明文化名市、生态良好宜居城市”的“三市”战略目标,并于2009年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即“双百”规划。规划指 明了中心城市“西进、东扩、南移、北优”的发展方向,
  确定了“一江两区三组团、三轴十个功能区”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形成“三环、两横、两纵、十放射”的城市干道网络。
  为打造鲜明的城市特色,我市邀请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等7位国内顶尖规划专家来汉为城市 建设把脉献策,定位以“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汉中”为主题,打造全域生态宜居山水园林城市,同步强化“五大城市形象设计”塑造汉中特色,即以秦岭巴山汉 江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体现生态城市的山水之美;以两汉三国文化的挖掘弘扬,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魅力;以汉中民风民情、民居民俗的保护传承,体现地域 特色城市的朴实灵秀;以新区的高品质开发,体现现代城市的时代气息;以组团式的空间体系,体现山水田园城市的发展格局,全力把中心城市打造成花园式、大景 区式的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科学规划 精心描绘蓝图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我市选择国内一流编制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老城区提升、名城保护、宜居、排水、综合 交通、绿地、功能布局与风貌特色等一系列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积极引进“一控规、两导则”编制理念和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对城市空间布局、建筑色彩、体量 高度、空间轮廓、风貌特色等进行规划。如,老城区规划在加强古城保护的同时,保留商业、服务业中心功能,搬迁污染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排水防涝规划重在 “内疏外导”,树立海绵城市理念,增强地面自然吸纳雨水能力,加强排洪渠道疏浚,保证行洪畅通,减少城市内涝;公园绿地规划则重在实现“500米内见绿地 小广场、1000米内见大广场、2000米内见公园”的目标;风貌特色规划着重从城市空间形态、建筑风格、路网结构、高层布点及夜间亮化等方面入手,让市 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出“汉中味”。目前,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已达100%,基本形成了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 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组成的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完整城乡规划体系。
  规划实施中,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思路,一方面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和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对重大项目和规划设计坚持集体评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开性。同时,率先建成陕南首座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展示城市整体形象和 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效激发了市民参与规划、建设家园的情感。另一方面,努力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建立起建设项目主审人负责制、重要项目专家审查制、项目 公示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制度,与时俱进修订完善一江两岸城市空间形态管理、城市住宅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技术规定、容积率管理等一批配套技术 规定,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依法依规行政。
  强力推进 规划落地生根
  蓝图在纸上,规划在墙上,愿景变成现实才是终极目标。
  近年来,我市咬定规划定位及目标要求,以踏石留印的作风抓项目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城市道路、桥梁、广场、文体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由蓝图变成了现实。
  资料显示,全市累计建成天然气管网近450公里,全市日用气量已突破35万立方米,比“十二五”初期增长了8倍。中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建成小区游园33个、广场绿地20个,绿化总面积达169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35%,绿地率达34.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3平方米。拓宽了城市东、南、北3条主通道,进出城市更加畅通便捷;累计投入近6亿元资金改造后的天汉大道,现代都 市气息扑面而来;西一环南段、梁州路、南团结街等一批“城市断头路”先后打通,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02公里,道路网密度3.11公里/平方公里,主干路、 次干路、支路相互衔接的方格互联网格局基本成型。全面梳理城市地下管网,推进东排洪渠整治,城市内涝得到有效缓解;一水厂、二水厂、三水厂相继建成、扩容, 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2万吨/日,自来水普及率90.5%;“气化汉中”稳步推进,年输气量1.8×108立方米,中心城区建成次高压、中压燃气管道逾100千米,燃气普及率86.5%;污水管网体系初步建成,污水处理率91.2%;江北垃圾处理场、江南垃圾处理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从垃圾收集点到转运 站再到处理场,一体化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已经形成。
  以扩容、专业、个性为特色的滨江新区、兴元新区、龙岗新区及柳林航空智慧新城,多管齐下推动建设。滨江新区实 施的天汉文化公园已完成投资3.23亿元,并启动了多个大型文化项目及文化景观雕塑建设;兴元新区实施的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汉文化、水系景观、安置 区等五大类300余个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核心区道路景观绿化、亮化工程高端大气,累计完成投资上百亿元;航空智慧新城在发挥企地共建、军民融合上迈出 坚实步伐,为下一步产城融合打下基础。
  一大批惠民便民工程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汉中变得真美,百姓幸福指数升高。融天然水景、自然生态、园林绿 化、景观建筑为一体的“一江两岸”滨江公园,不仅是集中展示和体现城市“汉、水、绿”生态之美的最浓重的一笔,更是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去处和外地人羡慕的地 方。每到傍晚,溢彩流光,伴着轻音乐或散步、或健身,一天疲劳顿失、宠辱皆忘。尤其是西北最大的音乐喷泉美轮美奂,更是让你流连忘返。
  如今,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年前的20平方公里增加到7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0万增长到77.8万, 均增长3倍以上。相继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看今日天汉大地,一张 张新的城市名片无不书写着城市的新生活、新文化、新精神和新动力,一步步新的建设成效正在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蓝图变为现实。

榆林市:“一张图”规划城市发展蓝图

2016-03-22中国规划网

  华商报讯(记者 王健)近日,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市发改委了解到,《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2015—2030)》和“一张图工程”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复,这是2014年8月榆林被确定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市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的重要成果。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联合在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其中包括榆林市。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榆林“多规合一”试点列为2015年重点改革任务,榆林也把“多规合一”试点视为“落后地区”的破题之举、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规划立市的关键举措和优化空间的重要抓手。
   目前,榆林市完成了“一本规划”、“一个平台”、“一套机制”、“一批建议”的“四个一”试点工作成果,编制完成了《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国土空间的保护和开发格局,提出各类空间的管控措施;建立生态保护、基本农田、文物保护以及建设用地、城镇开发、产业园区、采矿开发、基础设施廊道等控制线体系,形成1∶10000的市域“一张图”;基于“一张图”建立“多规合一”业务运行平台,作为多规冲突分析、项目辅助选址、项目并联审批的数据中枢。此外,还形成《榆林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协同性和一致性,提出一批建设性意见,为国家强化空间管控能力,建立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贡献出鲜活的“榆林经验”。

  据了解,榆林市试点的主要成果得到省政府批复,是全国所有试点单位第一个得到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的试点成果。

  目前,榆林市正按照国家试点和省政府批复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基于《综合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林地保护、城乡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启动利用“多规合一”成果实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着手“多规合一”立法研究,深化工作也在推进中。

  18路公交车昨正式运行

  始末站分别为金榆小区和火车站

  该线路开通,方便了东西沙片区市民出行

  华商报讯(记者 杨虎元 王健)“盼了好久的18路公交车总算是开通了。”59岁的王阿姨高兴地说。昨日上午,榆林市18路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行,该路车往返于榆林市金榆小区和火车站之间,线路总长12.9km,该路车的投入运营,将有效缓解东沙片区和西沙片区市民出行。

  18路往返于东沙和火车站

  昨日上午,在榆林市东沙金榆小区北门附近,不少市民在18路公交车前观看,甚至有不少市民为了乘坐新车,专程到启动仪式上等待。“以后走南郊或开发区就方便多了。”一名市民高兴地说。

  据了解,18路公交线路始末站分别为金榆小区和火车站,线路总长约12.9km,大致走向为:金沙路-金沙路南桥-金刚寺-校场东路-上郡路-永济桥-富康路-文化路-榆阳西路、榆林大道-火车站。线路设置充分连接东南西半环城,将东沙西沙片区连接到一起,并覆盖复康西路、榆林七中、榆林二院等暂无公交的路段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有效缓解东沙片区与西沙片区市民出行。

  榆林市公交公司运营部郭部长表示,18路公交的开通将极大地方便东沙片区和西沙片区市民的出行。

  18路共投入16辆公交车

  据了解,新购置的78辆公交车已全部到位,新开通的18路公交车共投入16辆车,其他车辆将用于更换1路、2路、4路、5路、10路的旧车。

  榆林市公交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购置的78辆新车中,车长为10米的公交车共48辆,用于更换5路、10路旧车和新增的18路公交线路;车长为12米的车有30辆,用于更换其他线路的老旧车辆。新车全部采用前置式纯天然气发动机,排放达到“国V”标准,并对电源控制、逃生顶风窗、门泵等设备都进行了升级,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新车外观主色为红色,辅色为黑色和灰色,整体视觉喜庆、大气、上档次。与现有运营公交车的外观相比较,这批公交车的路牌标识全部为LED滚动路牌,线路编码标识和始末站汉字都可以用LED屏显示,路牌标识全部为LED滚动路牌,更方便乘客识别。 

坚持“五规合一”,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2015年01月13日  中国城市网

如果一个城市建得走了样儿,是谁之过?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一言以蔽之:“原因有二,一是规划不合理,二是不遵守规划”。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在中国城市学年会·2014上提出:“城市规划要具备应有的态度和立场。”

但事实是,规划界早就有这样的说法,“城市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规划”,专家“炮轰”的背后,凸显出近年来城市规划的种种乱象。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曾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同年9月,在“舆论聚焦中国建筑文化缺失”文章上批示: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要下决心进行治理。

城市“大规划”浪潮汹涌

改革开放的30余载,中国城镇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成长,短时间跨越了西方数百年的漫漫长路,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只有18%,而到2013年这个数字就超过了53.7%。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到2025年,将有大约10亿中国人居住在城市,届时中国将出现221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中包括23座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目前欧洲只有35座类似规模的城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对国内掀起的“造城”潮进行过详细调研,据他介绍,从200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型的城市都做起了“大规划”,领头的就是直辖市和各省省会。2003年至2004年,“大规划”曾达到高潮。“大规划”之风不久蔓延到中小城市,一些市领导要求按现有人口和产业规模的两倍乃至三四倍进行规划。大马路、大立交、大草坪、大广场纷纷上马。

快速城市化的现实需要和规划意识、理念、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匮乏,使规划缺乏和乱规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特别是“规划跟着项目走”和“根据投资需要调整和修编”,对很多城市已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与损失。

规划乱象的幕后推手

不科学、不合理的城市规划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规划的出笼?又是谁作为幕后推手导致了规划浪费现象频频发生?规划浪费现象令人痛心,不仅直接造成了建筑寿命的缩短、巨额资金的损失以及由兴师动众引发的纷纷扰扰,而且也给政府信用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长官意志过强导致“政绩规划”。在一些城市,城市规划犹如某些领导手里的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追求政绩,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急功近利,造就了诸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短命工程",甚至出现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而且,把每个城市都弄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难以做到因地制宜,从而造成了巨大浪费!

地方利益驱动导致“商人规划”。某些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为一时的GDP千方百计地迎合开发商,甚至出于私人利益考虑与开发商沆瀣一气,导致招商引资和城市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一些地方哪块地可以拿出来开发是由开发商说了算,一些地方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在一起,有的高污染企业甚至就建在两个别墅区之间,把城市面貌搞得乱七八糟,城市功能也紊乱不堪。

盲目崇洋思想导致“过度规划”。当前国内不少城市几乎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由他们主导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至今仍存在争议。国内规划领域有个奇怪现象,一些地方凡是重大规划动不动就要举行国际性的招标会,有的地方仅仅是把"有外国人参加"当作基本要求。为此还曾闹出笑话:一家外国规划设计公司受邀参加一个规划评审会,会上发现该公司派出的一名参会人员竟然对规划一问三不知。原来他是这家外国公司从大学"租用"的留学生,单纯出来撑场面。

法制意识缺失导致“随意规划”。由于缺乏法制保障,规划变动的随意性太大,一任领导一个规划,也是导致规划浪费的一大"祸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家彬认为,我国城市规划正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城市规划科学性很难保证,特别是对政府作用和市场功能的模糊界定阻碍了城市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审批程序与实效性存在矛盾。

构筑城市规划“防火墙”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平认为:“城市规划要坚持‘五规合一’,以空间规划为龙头,整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加强规划间的融合和衔接,做到‘无缝对接’、‘似曾相识’,使各类规划落实在‘一张图’、‘一块地’上,已解决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互不统一、互相‘打架’等问题。”

近年来,杭州在“城市有机更新规划理念”引导下,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整合规划资源,提高规划水平,构建了“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空间形态,逐步形成了杭州城市规划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特色之一:高起点。高起点就是强调规划编制的高目标、高视角、高质量,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高度,借助“外脑”,借用“外力”,邀请国内外高水准规划设计单位,研究规划新理念,形成规划新思路,为各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先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杭州钱江新城就是城市“高起点规划”的典范,从国际CBD建设经验来看,一个比较成熟、成功的CBD,其建设周期短则15年,长则40—50年,而钱江新城只用了7年。总规划21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先后完成了空间控规、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景观规划、亮灯工程规划等20余项规划设计编制,为新城高标准建设奠定了基础。

特色之二:组团式。组团式规划,既要保持副城、组团空间形态的多元性、多样性、丰富性,又要坚持整个市区功能布局的协调,形成多样统一的大都市空间形态。近年来,杭州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规划“塘栖、良渚、余杭、临浦、瓜沥、义蓬”六大组团,各组团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群。

特色之三:网络化。网络化就是以市区为中心、县域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格局,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强调规划的系统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以网络化大都市总体规划和“十二五”建设规划为依据,加快规划资源整合,构筑“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网络化、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体系。做优老城区、做强新城区、做大县(市)城、提升中心镇,变郊县为郊区,实现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渭南推出特色与风貌规划

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

                    2013-12-6渭南市城乡规划管理局

  《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提出渭南以“传承华渭文化、筑就人文渭南”为目标,打造“民俗之城、宜居之城”的城市特色品牌。为更好地塑造城市形象,对城市特色与风貌进行明确引导,促进渭南市城市风貌的合理建设与发展,渭南规划部门编制完成《渭南市城市特色与风貌规划》。规划从渭河沿线、省域层面入手,探寻渭南市城市特色,并基于市域空间风貌资源条件系统性解析,对城市风貌与城市色彩进行控制与指引。

  城市特色规划——打造“大绿大水融汇地,四源三圣民俗城”

  城市特色规划以自然和人工要素为依托,通过对市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提出打造“大绿大水融汇地,四源三圣民俗城”的规划目标。

  城市特色规划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字:“融”、“聚”、“生”。“融”即融入大西安世界历史文化圈,成为大西安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聚”指聚合全市特色资源符号精髓,集非物质文化于一城,体现“融汇之地”的城市个性特征;“生”指生长中以新风貌唤醒历史文化,体现并发扬传统文化。

  城市风貌规划——以“新关中风格”展现渭南的土气、大气、美气。

  城市风貌规划致力于创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景观,形成安全优雅而又有秩序的城市空间环境。规划从市域、中心城区、主城区三个层面营造特色风貌格局。

  渭南主城区建筑风格在借鉴传统关中民居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的不同功能、不同地段、不同体量,进行了本土化与现代化演绎,最终定位为新关中风格。新关中风格是一种全新的反映渭南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土气、大气、美气。大尺度的公共建筑采用厚重的青砖外墙,关中民居最具特色的“向里坡”屋顶、小窗、高窗等传统建筑元素,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塑造厚重、朴实、又独具地域文化感的现代建筑。小尺度的商业街区、文化、休闲类公共建筑在保留传统建筑材料质感的同时,赋予现代新材料的肌理。通过新旧材料的融合、对比、映衬,塑造出新的形象。居住建筑在墙面材料、色彩和屋顶形式上,均要求素雅温馨,体现新关中风格。

  城市色彩规划——确定渭南建筑色彩整体基调以淡雅冷色调为主。

  城市色彩规划在分析现状城市色彩的基础上,从城市自然、人工和文化色彩入手提炼适宜渭南形象的色彩谱系,确定渭南建筑色彩整体基调以淡雅冷色调为主。老城区以青灰色系为建筑主色调,屋顶呈深灰色。主城区其他区域建筑风格为现代建筑风格,以灰白色系为建筑主色调,屋顶色总体呈现灰色调,工业园区和职教园区及各片区中心略有差别。

  渭南市城市建设正处于大跨越发展阶段,《渭南市城市特色与风貌规划》将塑造自然魅力、历史魅力与现代活力兼容并蓄的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渭南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