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全域旅游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7-11-02  |  浏览:

苏州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光明网  2017年04月11日

 

  3月30日,苏州市委市政府签发《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若干意见》,将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综合产业、创意产业、绿色产业、幸福产业、开放共享型产业和战略支柱性产业在苏州新一轮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将苏州建设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到2020年,旅游业对全市GDP的综合贡献达到15%、对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达到15%,旅游新增就业占新增就业总量的20%以上。

  创新路径,实现“5个突破”:从部门抓旅游转变为全市统筹抓旅游,实现综合管理体制新突破;从单纯景区建设转变为多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发展模式新突破;从传统旅游行业服务转变为城市全方位服务,实现旅游服务供给新突破;从景区内治安管理转变为全域化综合治理,实现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新突破;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转变为全社会共建共享,实现市场主导和旅游富民新突破。

  具体措施如下:

  (一)统筹协调,建立旅游发展新机制

  1.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成立多部门组成的规划编制小组,制定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并将该规划贯穿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文化发展、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划之中。

  2.建成旅游大数据平台。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发旅游大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应用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旅游统计、项目决策、服务供给、精准营销、舆情监测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作用。以市民和游客满意度监测分析,作为整个城市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依据。

  3.建立旅游重大项目协调机制。集中全市之力建设一批龙头型重大旅游项目。建立与国家优选项目库、省重点旅游项目库相互连接的市级旅游大项目库。对于将产生跨区域经济社会效应的重大旅游项目,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采取在市级层面统筹相关市、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资金、用地指标的方式予以协调推进,并成立项目智囊组跟进指导。每年10月底前汇总各市区上报项目情况,确定下一年度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统筹纳入省、市、县(市、区)各级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4.培育“城旅融合”规划设计机构。辅导2家以上本市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取得旅游规划专业资质,为旅游业态与形态规划相融、城乡公共服务载体旅游化改造增加智力支持。

  5.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机制与氛围。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古城社区旅游、小镇旅游和乡村旅游,充分释放旅游业的富民效应。扶持民宿较为集中的镇村建立乡村民宿公共服务中心。积极扶持以上下游产业链为纽带的“旅游产业众创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美食、茶楼、酒吧、保健、民间手工艺等领域的行业自律与品质提升作用。支持成立市场化运作的旅游签证服务中心。实施“人人都是旅游志愿者”行动计划,营造热情好客的城市氛围。

  (二)丰富业态,增加旅游产品新供给

  6.优化旅游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每年培育一批旅游创新产品、夜游产品、精品民宿,建立集中营销宣传、金融支持、业态融合、智慧旅游应用等扶持机制。

  7.推进多业融合。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每年在农业、工业、商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和养老等领域至少推出一项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举措,列入旅游发展年度计划。打造一批多业融合旅游示范基地和可向公众开放的社会资源访问点,完善其接待服务和网上预约功能。推动旅游服务与商务会展、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的有机结合。

  8.突出文旅融合。研究出台文旅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促进世界遗产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依托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活态保护与利用,设计开发交互性强、参与性广的旅游产品,尤其要注重“夜演艺”类文旅融合产品的打造。开展文化活动进景区,在经典园林等景点推出“实景秀”等活动,丰富文化旅游体验。

  9.推动特色小镇宜游化建设。出台特色小镇宜游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加快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管理与服务达到5A级景区标准、其他特色小镇达到3A级以上标准。通过典型引路,探索集特色展示、文化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小镇客厅”配置模式,市级相关部门应加强服务与指导。

  10.加强专项旅游产品供给。提升环古城河水上游品质,推出串联环古城河与金鸡湖等的水上游新品。加快园林会奖、湖畔会奖等中高端会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科学引导邮轮旅游、房车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专项旅游的发展。

  11.以“住”为核心做深旅游体验与服务。总结吴中区民宿管理提升试点经验,出台苏州市民宿发展指导意见,推动民宿产业安全、有序、优质化发展,鼓励民宿与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实施住宿业整体服务提升计划,鼓励酒店评星创优和技术革新。

  12.推进旅游商品品牌建设。积极建设旅游创客基地和旅游商品研发基地,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打通苏州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在旅游业中的销售“经络”。

  (三)整合资源,增强旅游产业新活力

  13.整合旅游资源形成组合产品。出台鼓励企业整合旅游资源的扶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质企业,开展以“打造组合产品、创新串接服务”为主要方式的旅游资源整合工作。

  14.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出台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培育、标准化提升、营销推广、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企业扶持政策。支持工业、交通等大型优质企业跨界投资旅游业。注重推动“旅游+互联网”等平台类企业发展壮大。在散客服务体系、旅游资源整合、文化精品连锁酒店等易在全国形成领先模式的领域,对本土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型企业。鼓励外商投资旅行社落地,支持本地旅行社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

  15.提高旅游标准化水平。发挥市旅游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完善体现苏州特色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加强对涉旅企业标准化服务与管理的技术指导。

  (四)完善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新体系

  16.建设苏州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通过与互联网超级平台运营商、著名在线旅行商、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金融机构合作,大力实施旅游二维码遍及工程,建设集信息查询、线上导览、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苏州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

  17.建设苏州旅游服务线下“总入口”。依托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入口,建设集旅游集散、旅游咨询、交通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总入口”。依托全市各级旅游咨询点和宾馆住宿前台,在重点景区和主要商圈建设有人值守的支撑型“总入口”。完善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支持市旅游咨询中心与“苏州好行”等优质运营商合作管理线下站点。统一标识、完善标准,积极打造服务品牌。

  18.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旅游形象标识系统国际化改造。继续实施停车场、指引标识、公共厕所、WIFI覆盖等“旅游公共服务四大行动计划”。支持“苏州好行”优化线路与服务。加快全市所有3A级以上景区、旅游度假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19.优化导游服务。积极推进导游自由执业改革试点工作。鼓励旅游企业搭建导游服务网络预约平台。依法探索以境内外中高端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司机+导游(+翻译)”“网约导游”等复合式、定制化服务。以政府补贴导游执业保险等方式,健全导游执业保障体系。完善导游职业技能和服务提升激励机制。

  (五)创新营销,彰显旅游城市新形象

  20.实施入境旅游振兴计划。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入境旅游推广中心。与境外客源地著名旅行机构合作,扩大苏州主题旅游线路的落地率。支持并鼓励旅行社、酒店等独立开展以吸引过夜入境游客、中高端会务客等为重点的市场开发工作。积极发挥新媒体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策划推广针对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精品旅游线路,落实好购物离境退税相关政策。提高苏州国际旅游节、寒山寺新年听钟声、苏帮美食“厨王争霸赛”等品牌活动的国际化程度。

  21.开发入境游客“苏州自由行”智慧系统。开发为入境游客提供一站式手机端服务的“苏州自由行”智慧系统,方便入境游客以其喜爱的自由行方式,深度品味苏州文化、体验苏式生活。

  22.进一步打破门票依赖。鼓励开放式景区和社区生活体验类产品的开发。推动城市休闲街区、滨水休闲空间建设。在世界旅游日(9月27日)和中国旅游日(5月19日),扩大景区免费开放范围。做热偏冷园林,鼓励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区实行淡旺季票价和非周末促销价,引导错时错峰旅游消费。

  23.实施国内旅游提升计划。各市、区旅游营销宣传的内容中必须有“苏州”字样及苏州旅游LOGO,打响“人间天堂、自在苏州”整体品牌。与旅游电商、高端定制旅游服务平台合作,积极推广“城市微旅行(City Walk)”“微领队”等旅游产品。鼓励引进品牌旅行商、专业会奖企业(PCO/DMC)。与上海迪斯尼全面对接,充分发挥其对国内外中远程市场的虹吸溢出效应。

  (六)加强监管,提高全域旅游满意度

  24.强化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各市、区旅游执法专职队伍全覆盖。推进公安旅游执法专职队伍建设,在市级层面成立旅游警察大队,在重点旅游县级市和区成立旅游警察中队。在各市、区完善属地网格化的旅游、工商、公安协同执法机制,积极推进重点旅游区域的属地综合执法并在姑苏区率先实施。

  25.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依托市“12345”热线开设“旅游专席”,建立统一的旅游求助及投诉受理平台。建成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平台,健全监管“责任清单”追责、双随机抽查、奖励举报、信用承诺、联合惩戒、监管绩效评估等工作机制,各市、区参照制定本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考评制度。加快完善市民游客评价为主要依据的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联合监管与惩戒力度。全面推行旅游电子合同。持续推进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发挥智慧旅游在旅游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安全管理“人防+技防”的整体契合。

  26.加强行业自律与服务。成立政府指导、专业化运作的苏州市旅游联合会,鼓励“一业多会”,推动协会秘书处专职化。加大政府向旅游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搭建“旅游纳税人之家”等交流平台。

  (七)优化古城,塑造全域旅游新品牌

  27.提升古城旅游业态。坚持以“先定业态、再定形态”的原则开发古城文旅项目。以“政府保控古城空间、市场搞活业态经营”的理念,探索建立“古城房屋储备及长租中心”,通过收储和租赁等方式为业态更新提供成片化空间。

  28.差异化打造古城旅游精品。完善环古城河步道旅游设施、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积极开发水上游线路及产品,打造环古城河水上旅游交通体系,使环古城河成为“水陆并行”的古城旅游黄金通道。加快古街、古宅、博物馆、艺术馆等历史人文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鼓励开发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突出古城品牌、强化互动体验的旅游产品,丰富苏州旅游国际化核心体验区的内涵。

  29.加快古城慢行系统和旅游廊道建设。对古城内连接旅游景区的交通廊道、慢行道、水道进行旅游化改造,按国际标准完善指引标识系统,增添公共服务设施,使苏州古城成为全域旅游的优质体验区。

  30.实施交通优化工作。重点解决旅游高峰时段旅游热点区域、节点的拥堵问题,制定古城旅游交通优化方案、提高古城旅游畅通度。鼓励通过换乘、短驳、微循环等方式,优化交通秩序。

  (八)落实保障,实现旅游发展新提升

  31.强化组织保障。按相关程序在市旅游局基础上组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其在产业规划、综合监管、政策制订、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职能。

  32.完善法治保障。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旅游条例修订小组,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为核心理念,完成《苏州旅游条例》修订工作。

  33.加大财政保障。根据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和长三角城市竞合态势,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保持市、区两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适度超前和统筹运用。

  34.搭建多元化旅游投融资平台。设立由专业化GP团队管理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采用PPP、众筹等模式吸引社会与民间资本参与旅游投资。

  35.建立旅游业用地保障机制。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按现用途管理,由景区管理机构和经营主体与土地权利人依法协调种植、养殖、管护与旅游经营关系。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旅游业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过渡期为5年。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民宅、存量房、废旧工业厂房兴办旅游。

  36.加强人才保障。修编并实施“姑苏旅游人才计划”,搭建旅游中高级人才引进与培养交流平台。建设覆盖相关行业的旅游领军人才与高级人才库。搭建“云课堂”平台,每年举办不少于四期的高技能服务人才培训班。积极筹建“苏州旅游学院”。

  37.强化督查考核。制定并实施旅游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奖优罚劣。建立全市旅游业发展监测体系,定期发布各地游客满意度指数,通报考核结果。

宁夏改变景点为主旅游模式 加速全域旅游建设

中国旅游报 20117年04月13日

大力推进“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依托370公里S202省道,打造宁夏旅游“ 1号公路” ,补齐旅游西强东弱的“短板” 、形成旅游闭合环线,力争到2018年,实现年游客接待量超过500万人次… …连日来,建设旅游“ 1号公路”的话题成为宁夏业界关注的焦点。

    大力推进“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依托370公里S202省道,打造宁夏旅游“1号公路”,补齐旅游西强东弱的“短板”、形成旅游闭合环线,力争到2018年,实现年游客接待量超过500万人次……连日来,建设旅游“1号公路”的话题成为宁夏业界关注的焦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徐晓平表示,宁夏是全国第二个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区,由于资源禀赋、区域面积与位置等方面的独特性,没有可以借鉴的全域发展模式。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大力推进“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打造宁夏旅游“1号公路”,是宁夏全域旅游发展的积极探索,是宁夏“十三五”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举措。

    “旅游+交通”的新探索

    S202省道,曾是宁夏“三纵九横”干线公路网中“东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银川起联通灵武、盐池、韦州、红寺堡、彭阳,直到固原,全长370公里的S202省道道路状况优良,全程无收费站点。

    从3万多年前的水洞沟人到现在的移民搬迁,从西夏文化到回族文化,从红军长征到脱贫致富……在这条省道上,由南到北,有全国十大最美梯田——彭阳县梯田、彭阳县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红寺堡的国家扶贫移民遗址、万亩葡萄种植生态园、星罗棋布的葡萄酒庄、一座座特色鲜明的清真寺、同心下马关明长城遗址、盐池县高沙窝镇二步坑行政村兴武营、国家5A级景区——水洞沟景区、灵武市治沙环保生态园等,使S202省道成了一条抒发乡村情怀、传颂红色精神、连接历史文化和展示长城遗址的时光之旅风景道。

    多年来,游客到宁夏旅游,无论是团队游还是自驾游,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那就是沿京藏、福银高速贯穿而过。因为这样交通便利,又能涵盖宁夏的几个主要景区。但这样也使游客在宁夏停留的时间太短、消费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是典型的以景点为主的旅游模式。由于游客的行程主要在高速公路沿线,而高速公路主要经过的是西半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宁夏旅游西强东弱的现状。

    为此,《宁夏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打造“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的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将以古兴州、盐州、灵州、韦州、原州“五大州”为宁夏东部旅游环线重要节点,将S202省道打造成宁夏旅游“1号公路”,形成宁夏旅游闭合环绕线路,拉长宁夏旅游产业链。

    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S202省道打造宁夏旅游“1号公路”,是宁夏积极探索旅游+交通、充分挖掘和发挥宁夏旅游资源优势、创新发展宁夏旅游的新增长点,为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展全域旅游的突破口

    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改变以景点为主的旅游模式。现在,旅游业作为宁夏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1号公路”作为宁夏旅游的一号工程一经提出,便得到沿线市、县(区)的高度重视,拿规划,上项目,争先恐后参与其中。

    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积极协调发改委、交通厅、财政厅等8个相关部门,对宁夏东部环线旅游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宁夏东部环线旅游进行考察分析,组织旅游行业企业、媒体代表进行体验,召开宁夏东部环线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共同为宁夏旅游“1号公路”开发出谋划策。

    银川市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宁夏的首府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银川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深厚的优势,依城市中心,以灵州的今昔变化对比,兴州的中山公园、银川花博园、艾依河等城市休闲旅游场所,让游客感受宁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市民的幸福生活。

    吴忠市位于S202省道中部,全市约有280个旅游单体。宁夏东部环线旅游开发“一带两板块”涵盖吴忠市盐池、同心、红寺堡三个县区。盐池县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门户,长城群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红寺堡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集居区和葡萄酒种植生产区。同心县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回族文化丰富多彩。吴忠市提出要全力打造宁夏旅游“1号公路”的中央公园。

    固原市在宁夏东部环线旅游开发中,将依托古原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丝绸之路文化,以及彭阳县优美的乡村自然风景,为自驾游爱好者提供一条差异化的体验型自驾旅游线路。

    春天踏青赏花、夏天欣赏最美梯田、秋天采摘果实,冬天享受农家美食……宁夏旅游“1号公路”一年四季都精彩纷呈。徐晓平表示,大力实施旅游+交通,打造宁夏旅游“1号公路”,拉长旅游产业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宁夏全域旅游建设。宁夏将通过“1号公路”,探索一条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步入全域旅游发展快车道。(王涛)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样本:

江苏盐城打造“国内第一郁金香园”

澎湃新闻网 2017年04月12日

     2017年3月,《江苏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出炉。其中,盐城市有大丰新丰多彩荷兰村(荷兰花海)等6个项目入选省“十三五”旅游业重大重点项目。

    据新华网报道,上述《发展规划》特别提到,“十三五”期间,大丰依托滨海湿地生态、麋鹿、海港及花卉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游乐、农业休闲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示范区。

    大丰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部,是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苏北唯一城市盐城的临海新城区,也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区。

    据《新华日报》报道称,工业发达的大丰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获得飞速发展,荷兰花海、麋鹿园等一大批景区纷纷涌现。2016年,大丰共计接待游客1099.3万人次,门票收入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8%,旅游业总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23.1%。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落实成为大丰旅游业的“加速器”,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了抓手。

    3月20日,大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国萍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大丰麋鹿生态旅游季暨第二届荷兰花海郁金香音乐节”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大丰近年来围绕绿色发展,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构建“生态旅游、蓝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四大板块,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目前建成1个国家5A级景区——中华麋鹿园,3个国家4A级景区——荷兰花海、知青农场、大丰港海洋世界,全区A级景区达12个,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6个。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样本

    2016年2月,经过地方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盐城市大丰区即位列其中。

    同年5月,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浙江桐庐举行,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会上说:“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要推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由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自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大丰区委、区政府于8月发布了《盐城市大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并于9月成立了大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的建设便是大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荷兰花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潘勇提到,荷兰花海所采取的“旅游+”策略是大丰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点工作之一。潘勇介绍称,“旅游+婚纱摄影”成了荷兰花海景区一大卖点,在盐城市周边婚庆市场占据了不小份额。此外,荷兰花海在“旅游+文化”方面也有突破,比如郁金香文化音乐节、大学生音乐节、郁金香文化月、百合文化月等。

    3月20日,袁国萍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3月25日,2017中国·大丰麋鹿生态旅游季盛大开幕,活动为期3个月,将举办第四届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月、第二届郁金香音乐节、世界外交官一带一路大丰行、恒北梨花节、中华麋鹿园鹿王争霸赛、上海知青农场红色体验之旅、梅花湾春季之旅、大丰港海洋世界嘉年华、东方桃花洲油桃采摘节等系列精彩活动,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游客不同层次需求。”

    这也意味着,大丰区将进一步落实《盐城市大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的“旅游+”产业融合工程。

    从“民国规划第一镇”到“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大丰区荷兰花海的建设过程正是当地推进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

    大丰区旅游局局长陶耸在接受《中国旅游报》采访时表示,“在花海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局解决了花海周边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问题,住建局完成了景区内部的交通建设,水利局完成了花海周边的水系建设,各部门都在全力推进,短短三年就建成了花海景区。”

    荷兰花海的取名源自于大丰下辖的新丰镇在民国时期与荷兰结下的一段渊源。

    以盐碱地为主的盐城,其居民历史上多以捕捞和煮盐为生。1917年,张謇在此创办大丰盐垦公司,“兴垦植棉”取代“煮海为盐”。1919年,张謇聘请世界上围海造田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来新丰镇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立了区、匡、排、条四级排灌水系,新丰镇也因此在当年获得了“中华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美誉。

    据盐城新闻网报道称,2012年,新丰镇为深度挖掘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历史底蕴,同时结合新丰镇气候与土壤环境皆适宜郁金香生长的有利条件,以”田园、河网、建筑、风车、花海”为设计元素,学习荷兰先进经验,借鉴成都锦江198建设模式,与城乡统筹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打造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种植研发于一体的具有荷兰风情的综合旅游景区。

    2016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发力供给侧”系列报道之《紧贴需求,服务业领跑中国经济》,专题报道盐城大丰荷兰花海“围绕鲜花做文章,打造赏花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称“大丰在探索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更是受到各方关注,并获得国家级媒体的肯定。可以说,大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经验,就是始终紧扣供给侧需求,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扩大旅游消费市场,实现旅游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袁国萍称,目前,大丰荷兰花海景区作为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已有郁金香300多个品种、3000万株的规模,是国内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形态最美、业态最全的郁金香花海。

奉化全域旅游发动春季旅游营销攻势

 浙江老年报 2017年04月11日

     奉化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紧紧依托民国文化、弥勒文化、生态文化品牌,发挥景区主导型优势,借助花海、古道、农庄、民宿等美丽乡村资源,强势发动全域旅游春季营销,为全域旅游创建旗帜呐喊。主动出击长三角主要客源市场和国内其他客源市场,强势发动春季营销,进一步打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奉化的知名度。

    一是办节事,宣传全域旅游资源。2017年,有多个节事举办,例如奉化水蜜桃文化节、奉化徒步登山大会等,还有情醉乡愁 香约大堰油菜花节,聘请羽毛球冠军王琳为大堰旅游形象代言人,推出一年四季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二是走出去,吆喝奉化全域旅游。奉化旅游委和各镇、街道发布了全域旅游三条精品线、十大农庄、十大民宿、十条古道、十大赏花基地等系列产品。

    随省旅游局前往贵州、广州推广佛教名山、海洋旅游和乡村旅游资源,一曲溪口醉江南吸引两地游客的目光;随宁波市旅游局参加宁波旅游河南推广年活动,在洛阳、开封、安阳三地开展推介会,同时通过广场分发资料,深入当地群众,吆喝奉化旅游,开拓高铁沿线客源市场。

    三是请进来,包装全域旅游产品。推进传统景区和乡村旅游的串线合作。黄贤景区邀请上海50家旅行社前往景区考察,并推出109元农家乐乡村旅游,两日游产品,启动2017上海春季旅游市场营销活动。

    奉化旅游和携程网、途牛网、享去旅行网合作推出自由行游奉化的酒店+景区产品,加大电商合作宣传力度。邀请甬派、阿拉旅游微信等新媒体采风团和网红直播团走奉化乡村,大力宣传全域旅游产品和线路。

全域旅游看“台儿庄模式” 国内古城旅游新样板

人民网 2017年04月07日

清明节这天,来自北京的刘先生早早来到台儿庄古城西门附近的无名烈士遗址前,随着上千游客一起列队向无名英雄献花。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和刘先生一样选择在假期来到台儿庄古城,仅清明节期间就有近20万人,台儿庄古城此间还举办了“诵读战地家书”、“大型腰鼓表演”、“放飞和平鸽”等多项活动,以缅怀英烈,宣扬和平。

台儿庄古城坐落于京杭大运河中心点,是抗战时期扬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的主战场。此外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天下第一庄”之称,其开创的“台儿庄模式”更被誉为开创了国内古城全域旅游的新样板。

看历史:古城成就运河文化发祥地

台儿庄古城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其开埠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京杭大运河流经台儿庄,成就了台儿庄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公路和铁路的快速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功能逐渐被替代,以至于运河济宁段已经断流干涸。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运河的流向是由南向北,但在流经台儿庄时,变成了由西向东,京杭大运河在台儿庄拐了个弯儿,从古城穿城而过。

台儿庄古城最鼎盛时期,商贾云集,街市繁盛,是北方有名的繁华都市。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徐州会战的主要战役,台儿庄战役异常惨烈。战争摧毁了台儿庄古城95%的建筑,但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日寇“三个月占领全中国”的妄想。

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政府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2009年12月17日,经中央台办批准,在台儿庄古城设立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举行了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2010年5月1日,台儿庄正式开城,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至此,作为国家5A级景区,运河文化和抗战文化成为了古城标志性符号,其旅游产业也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看创新:“台儿庄模式”开创古城旅游新格局

台儿庄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城重建时期。根据史料和相关文献,在枣庄市政府主导下,古城最大限度地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保护,并复原了大战前的古城面貌。2015年以前,古城旅游业的收入主要依靠门票,其运营模式也与国内其他古城相似,如景区管理,景区环保,景区安全,景区文化活动等,所做的文章都在景区内,凡事离不开景区。

随着古城在品牌传播方面的不懈努力,加上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手段,近年来景区的客流量不断上升,经营收入也快速增长。

“管理景区最重要的是‘细节’,把每个细节做好了,一切就都好了。”4月3日下午,提起古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古城公司”)董事长曹恒超十分感慨。

2015年6月,时任枣庄市马兰镇党委书记的曹恒超调任古城公司董事长,他有两句话在员工中产生深远影响,一句是“每个人都是兼职清扫员”;另一句是“不让每一位游客在台儿庄受委屈”。在曹恒超的带动下,景区卫生环境大幅改观,街巷干净得如同刚洗过一样,下雨的积水溅到身上不留任何痕迹。游客“投诉率”由“经常有”变成了“零”。

“公司规定,不管何种原因,只要员工和游客发生争吵或是打架,一律解聘。不仅我们的员工不许游客吵架,游客如果在景区外受到当地商贩的欺负,我们也会出头,帮助游客维护自身权益。” 曹恒超表示,“注重细节”是在政府工作时养成的习惯,只有细节做好了,大事才能做好。

古城旅游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走出古城”。在曹恒超看来,目光一直盯着景区内属于没出息,没眼界,“近几年,中央号召各行各业转方式、调结构,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动。作为发展迅速的旅游文化产业,也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面临中国经济发展大势,古城如何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 曹恒超向记者表示,台儿庄古城的新模式,就是跳出古城建古城的全域旅游模式。“根据新一届台儿庄区委、区政府绘就的旅游服务业发展蓝图,以古城为核心,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品牌运作,促进古城游与运河游、湿地游、乡村游互促共进,构建大旅游大景区格局,着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位于台儿庄东侧的陶沟河湿地,是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其中原生态水域13延长公里,整个湿地面积10平方公里,“陶沟河湿地分一级保护区、体验区和涵养区三部分,一级保护区就是上游的原生态水域,是绝不许开发的;水域中游是体验区,将修建栈道,供游人观赏水鸟、植被,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下游与运河湿地接壤部分作为涵养区,将进一步净化水域,退耕还湿。”湿地负责人柴学军表示。

古城公司总经理张永强介绍说,台儿庄湿地资源异常丰富,除了陶沟河湿地,还有马兰湿地和双龙湖湿地,“三个湿地各有各的美,去马兰湿地可以观荷,每年夏天,千亩荷花盛开,景色异常震撼;双龙湖湿地可以观鸟,天鹅、丹顶鹤、野鸭子、白鹭等100多个品种近万只水鸟在湿地栖息,引得无数游客和摄影家流连忘返;陶沟河湿地的特色是天然、淳朴,展现的是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提起“台儿庄模式”,古城公司董事长曹恒超认为,古城之外,三个湿地呈扇形分布,期间还坐落祥和庄园和鲜花小镇。把目光投向古城之外,不仅仅是为了扩大规模,寻求多元化发展,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大古城战略”,打造“全域旅游生态”,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让古城文化渗透进台儿庄的每一寸土地,完成从产业升级、文化建设到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蜕变。

那么古城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什么呢?曹恒超给出的答案是“明天”。

看未来: 台儿庄古城文旅“综合体”

曹恒超向记者表示,古城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关乎未来。”“一直以来,来台儿庄古城旅游的大多数是当地百姓,及徐州、安徽等附近省份的游客,我们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全国层面,尽管从去年开始,北京、上海的游客有所增加,但要想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打品牌。”

古城公司总经理张永强向记者透露,依托大健康理念,古城正在谋划创建“药典博物馆”,并吸引国内外药企、机构在古城景区设立展示展览区,打造世界医药博览一条街,并计划主办一年一度的“药典大会”;同时,将与相关机构联手创建国家级论坛品牌,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曹恒超告诉记者,从宏观角度看,古城将紧紧围绕中华运河文化传承新核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遗产三大定位,构筑古城、湿地和运河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大旅游格局,精心打造“二战名城、运河古城、中华水城、国际慢城”的“天下第一庄”旅游品牌。“按照做强古城龙头、规划一带、打造一环、完善多点的思路和构想,我们要推动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1年,全台儿庄全区年接待游客将突破11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80亿元。”

“我们将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经济与文化融合,大力发展会展博览、服务外包、版权交易、广告创意等文化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让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前沿产业在台儿庄落地生根。”对于台儿庄古城旅游产业的未来,曹恒超充满信心。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样本:

江苏盐城打造“国内第一郁金香园”

澎湃新闻网 2017年03月31日

2017年3月,《江苏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出炉。其中,盐城市有大丰新丰多彩荷兰村(荷兰花海)等6个项目入选省“十三五”旅游业重大重点项目。

据新华网报道,上述《发展规划》特别提到,“十三五”期间,大丰依托滨海湿地生态、麋鹿、海港及花卉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游乐、农业休闲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示范区。

大丰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部,是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苏北唯一城市盐城的临海新城区,也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区。

据《新华日报》报道称,工业发达的大丰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获得飞速发展,荷兰花海、麋鹿园等一大批景区纷纷涌现。2016年,大丰共计接待游客1099.3万人次,门票收入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8%,旅游业总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23.1%。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落实成为大丰旅游业的“加速器”,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了抓手。

3月20日,大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国萍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大丰麋鹿生态旅游季暨第二届荷兰花海郁金香音乐节”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大丰近年来围绕绿色发展,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构建“生态旅游、蓝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四大板块,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目前建成1个国家5A级景区——中华麋鹿园,3个国家4A级景区——荷兰花海、知青农场、大丰港海洋世界,全区A级景区达12个,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6个。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样本

2016年2月,经过地方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盐城市大丰区即位列其中。

同年5月,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浙江桐庐举行,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会上说:“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要推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由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自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大丰区委、区政府于8月发布了《盐城市大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并于9月成立了大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的建设便是大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荷兰花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潘勇提到,荷兰花海所采取的“旅游+”策略是大丰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点工作之一。潘勇介绍称,“旅游+婚纱摄影”成了荷兰花海景区一大卖点,在盐城市周边婚庆市场占据了不小份额。此外,荷兰花海在“旅游+文化”方面也有突破,比如郁金香文化音乐节、大学生音乐节、郁金香文化月、百合文化月等。

3月20日,袁国萍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3月25日,2017中国·大丰麋鹿生态旅游季盛大开幕,活动为期3个月,将举办第四届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月、第二届郁金香音乐节、世界外交官一带一路大丰行、恒北梨花节、中华麋鹿园鹿王争霸赛、上海知青农场红色体验之旅、梅花湾春季之旅、大丰港海洋世界嘉年华、东方桃花洲油桃采摘节等系列精彩活动,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游客不同层次需求。”

这也意味着,大丰区将进一步落实《盐城市大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的“旅游+”产业融合工程。

“民国规划第一镇”到“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大丰区荷兰花海的建设过程正是当地推进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

大丰区旅游局局长陶耸在接受《中国旅游报》采访时表示,“在花海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局解决了花海周边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问题,住建局完成了景区内部的交通建设,水利局完成了花海周边的水系建设,各部门都在全力推进,短短三年就建成了花海景区。”

荷兰花海的取名源自于大丰下辖的新丰镇在民国时期与荷兰结下的一段渊源。

以盐碱地为主的盐城,其居民历史上多以捕捞和煮盐为生。1917年,张謇在此创办大丰盐垦公司,“兴垦植棉”取代“煮海为盐”。1919年,张謇聘请世界上围海造田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来新丰镇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立了区、匡、排、条四级排灌水系,新丰镇也因此在当年获得了“中华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美誉。

据盐城新闻网报道称,2012年,新丰镇为深度挖掘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历史底蕴,同时结合新丰镇气候与土壤环境皆适宜郁金香生长的有利条件,以”田园、河网、建筑、风车、花海”为设计元素,学习荷兰先进经验,借鉴成都锦江198建设模式,与城乡统筹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打造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种植研发于一体的具有荷兰风情的综合旅游景区。

2016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发力供给侧”系列报道之《紧贴需求,服务业领跑中国经济》,专题报道盐城大丰荷兰花海“围绕鲜花做文章,打造赏花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称“大丰在探索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更是受到各方关注,并获得国家级媒体的肯定。可以说,大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经验,就是始终紧扣供给侧需求,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扩大旅游消费市场,实现旅游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袁国萍称,目前,大丰荷兰花海景区作为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已有郁金香300多个品种、3000万株的规模,是国内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形态最美、业态最全的郁金香花海。

 句容以花为媒打出全域旅游品牌

中国江苏网 2017年03月27日

十里花海任性怒放,天赐福地王者樱花。昨日,句容市在天王镇浮山樱花园内举办了第四届樱花节,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寻芳。樱花园内春潮涌动春意盎然,万千游客争睹花容一亲芳泽,踏青游春观赏美景,一场宏大的春天盛会拉开帷幕。

十几年前,句容市天王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建设了千亩樱花园,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樱花园面积扩展到三千余亩,樱花树品种有十多个15万株。据悉,天王樱花园是目前江苏省内最大的樱花种植基地。

2014年3月,樱花盛开时节,句容市初次举办了樱花节,首届便吸引了30余万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此后,句容市每年三月举办樱花节,游客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超过100万人次,2016年达到120万人次。“樱花节”很快升级成为句容市的一个节庆活动特色品牌。

为了打响这一品牌,改变樱花节缺少消费和互动项目的问题,今年的句容市转变樱花节举办思路,聘请北京知名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节庆模式的“顶层设计”,增加参与性活动内容,嵌入众多的休闲元素,使游客流连忘返驻足园区。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化、品牌化、主题化、系列化的“四化”方式运作节庆,各方资源广泛参与,把消费和互动项目遍布全园。

据了解,本次樱花节在内容的策划方面也是亮点频出,围绕“花为媒,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这一响亮的主题,推出了中国梦区、天赐姻缘区、休闲童趣区、艺术创意区、品牌合作区、英伦风情区等九大大活动区域。浪漫樱花海中,应时应景的樱花产品,精致美妙的樱花点心,樱花树下的爱情许愿,梦回千年的古装体验,精彩时尚的娱乐活动给游客呈上了一个全新的休闲盛宴。

樱花节吸引了句容本市及周边地区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赏景。来自上海市区的杨先生带着全家驱车来赏樱花,他说他去过日本,就一处一地单个的樱花园而言,句容天王樱花园的规模不小于日本某些樱花园,而且花色品种还要多一些。南京的陈先生说,与去年相比,他觉得今年的樱花节气势更大了,活动内容更多了,感到“很有玩头”。

十里花海笑迎客,名特优品更诱人。樱花节是樱花的盛会,也是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展示会。据了解,樱花节特地开设了句容全市名特优农副产品一条街,当地的草莓、草鸡蛋、有机大米、金蝉花等特色产品深受游客青睐,当地具有山区农家特色的“农家乐”也成了游客们喜爱的驻足就餐之地。

以花为媒,全域旅游。第四届樱花节除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外,还举办了“花为媒-句容全域旅游论坛”,国家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局及上海、浙江等地旅游协会会聚一堂,为句容全域旅游献计献策,共谋发展。这也是句容首次举办层次如此之高的全域旅游高峰论坛。天王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年来建设发展了九大特色农业园区,以特色农业园区为平台,开辟发展全域旅游经济。据悉,与樱花节同期,该镇的唐陵木易园、天隆神怡生态园、大美庄园、花果原乡庄园、金山东篱园、戴庄有机农业园、那田山水生态园、白沙湖乡村休闲区等乡村旅游景点也迎来了各方游客。据镇政府介绍,他们邀请了专业公司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目前景点、路线已基本规划完成,已进入到文字编写及图纸设计阶段,预计到六月份将完成初稿。同时,镇政府也将研究制定更加“接地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全镇全域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将已有的“九大旅游园区”进行串联,打造处处都是景区,处处都是美景的旅游特色小镇。

连续举办四届,句容市樱花节已经在长三角地区打响了品牌,成为春游和乡村游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据当地业内评比,无论在规模上、层次上,还是在时间跨度上,樱花节都是苏南一流的节庆活动。更有实战营销与品牌专家评论说,句容樱花节从1.0时代转型迈入到2.0时代。

全域旅游发展的贵州路径

贵州日报2017年03月27日

  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游客的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休闲化转变,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旅游业创新发展成为旅游业焕发生机的动力。全域旅游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将为贵州省旅游翻开新篇。

  打造重点景区,提升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在国家旅游局的号召下,各地发展全域旅游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贵州旅游景区不断增加,强有力的对外宣传将贵州旅游带入广大游客的视野。随着接待游客体量、游客品位不断提高,重点景区的打造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而是要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凝练景区主题,结合市场趋势打造次生主题产品,从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把景区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要素,用良好的景区质量打造贵州旅游品牌形象。

  建特色旅游小镇,丰富旅游内容。旅游小镇近年来大受欢迎。贵州省既有由古老街区开发建成的贵阳青岩旅游小镇、镇远古城等,也有贵阳欢乐世界、贵定音寨农耕文化主题小镇等新开发的旅游综合体。这些景区是游客深入体验贵州的自然、民族、历史、人文资源的门户,在此基础上,增加建设富有贵州山区地域特色的资源主导型、历史文化型、民族民俗型、生态宜居型和复合型“旅游小城镇”,能补充旅游景区,给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搞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接待力。贵州是全国最早开展乡村旅游的省份之一,各地均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够带动乡村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果蔬、绿色食品、手工艺品等乡村经济有非常好的带动作用。现在的乡村旅游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体验内容,如果乡村不能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不能延长游客待在乡村的时间,而还是像过去一样“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小打小闹”,那本来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便会被逐渐的淘汰。所以,要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重视乡村营销宣传,政府来指导,农民们做主角,大家都来参与建设保护乡村,才能跟上全域旅游发展的脚步,留住客人。

  全季节打造旅游产品,实现旅游消费无淡季。全域旅游暗含着全时旅游的概念,即实现旺季与淡季、长假与非长假、周末与非周末、白天与夜间的旅游市场和消费均衡发展,全年旅游丰富多彩,春夏秋冬各有特色,白天夜间相得益彰,实现旅游消费的四季和“全天候”。目前,贵州旅游仍旧呈现冬夏两季两重天的特点,夏季交通拥堵、景区爆棚、市场秩序和旅游服务质量下降,而冬季景区门可罗雀,宾馆酒店空置率高,造成较大的人员和设施浪费。应大加开发滑雪、温泉等冬季旅游产品,利用贵州南部冬季温度较高的优势打造冬季旅游产品,增加冬季旅游产品供给。

  全方位构建服务体系,“功能围绕旅游配”。“大旅游+大数据”的融合发展,让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覆盖全省的各个角落,不仅景点全域化,旅游服务体系也随之全域化。优化提升信息咨询平台、手机支付平台、门票和车票网上预订平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建设自驾营地与游客集散中心,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实现“功能围绕旅游配”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多部门“劲往一处使”,全面强化旅游管理。如今旅游管理已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旅行社、景区与酒店),发展全域旅游后,游客去的地方更广,玩的内容更丰富,要做好全域旅游的管理才能确保游客在贵州的舒适、便利、安全。光是旅游部门来做这件事还不够,还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管理(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与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参与,大家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贵州全域旅游发展。

江山:用好5A景区招牌塑造全域旅游品牌

中国旅游报 2017年03月24日

  历经5年艰苦不懈的努力,2月27日,江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舒畅从国家旅游局接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江山人在欢呼雀跃的同时,又不禁思虑:在我国景区动态化管理的新常态下,怎么守护和利用好这块招牌呢?

  江山新晋的5A景区是以域内江郎山、廿八都、清漾三大景区捆绑申报而成,定名为“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江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山市今后将以该景区为核心吸引物,从产品、服务和管理各层面呵护好5A景区品牌,以更开放主动的作为发展多种“旅游+”产业,创新营销思路,从核心景区引流,大力发展民宿等配套设施,带动周边乡村、城市全域旅游发展。

  “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核心途径。这几年,江山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实践,如相继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浙江山水旅游节、两届古镇民谣音乐节、两届江郎山国际旅游节以及四届毛氏文化旅游节、中国古镇文化论坛等等,有效推动了“旅游+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此外,江山市还创建了“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消防”“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体育”等一系列旅游产业体系。“这极大丰富了江山市的旅游产品,也推动着江山向‘个个是旅游元素,处处是旅游景点’的全域旅游目标靠近。”江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一项国策,势在必行,我们会积极配合。”江山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提供各种旅游优惠政策,打包包装旅游产品,设计更多的套票形式,把产品推向市场,以点带面,建设全域旅游营销体系,将全域旅游推广出去。

  伴随江山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相关旅游配套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江山市比较知名的民宿——耕读度假村不断发展并成为地标性文化景区。据悉,耕读农场一期、二期建设已经完成,部分项目已经开放。未来,耕读农场将打造成一个集养生、养老、休闲娱乐、农耕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度假村和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辐射整个村庄。负责项目开发的贝林集团总裁郑犁敏表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与星级酒店形成互补,既为游客住宿提供保障,也提供新的休闲养生体验,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任何地方发展旅游都需要有一个引爆点、着力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江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创成的5A景区不仅是对过去江山旅游“二次创业”的肯定,更是对江山全域旅游发展士气的莫大鼓舞,可以说就是江山旅游再飞跃的引爆点。而“旅游+”则是通行又必行的着力点,能有效奠定江山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全市上下将再接再厉,把准产业发展脉搏,强化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力争今年创成全域旅游示范区。

滁州:抢抓交通路网机遇 精绘全域旅游蓝图

中国网-中国视窗 2017年03月23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笔和文字描绘的琅琊山美景。

3月16日,本报记者来到这座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江淮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滁州时,春风和畅,城市整洁,感到不仅琅琊山仍保持着欧阳太守笔下的优美林壑,而且,如今的滁州旅游人正用前瞻视野,精绘恢弘的全域旅游蓝图。

高效规划合理布局,助力滁州全域旅游

漫步琅琊山中,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就是大名鼎鼎的醉翁亭。千百年来,风光秀美的琅琊山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前往,并为此处流连。

让一个点,引热一条线,照亮一座城,这是滁州人发展全域旅游的框架思路。他们坚持“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五条轴线、二十个集聚区”的发展目标,围绕“旅游富市”,紧抓旅游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带动、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品牌升级,增加产品有效供给,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市场环境,推进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南天门是风光秀美的琅琊山东南最高峰。登上南天门,远眺长江如带、钟山如罗,近处层峦叠嶂,古会峰阁和古碧霞宫等建筑群在阳光下熠熠夺目。南天门本身的历史、文化、植被非常丰富,如今,滁州为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力营造全域旅游氛围,在南天门原有基础上融合琅琊山四季、四时之景,结合其历史、文化内涵,创造性打造天门岚烟、碧霞仙宫、春兰含冰、石冈竹影、菊屏映月、江左梅苑、会峰积翠、琅琊晓霁的“南天门小八景”。目前,“南天门小八景”的打造业已动工,在不久的将来,琅琊阁、六方亭等建筑将重现光彩,为游客带来更美妙的观感。

如今,像南天门这样的项目滁州全市在建65个,总投资416.9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7个,总投资370.44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46.50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445.65亿元。

抢抓路网优势机遇,开发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这里上万件都是金丝楠木,摸得着的传统文化价值连城!”来自杭州的丁彦先生,对着滁州金丝楠木博物馆内的展品啧啧称奇。他眼前的桌案,通体由金丝楠木制成,四角及四根立柱上浮雕折枝花卉纹,桌围浮雕卷云纹,桌案的抽屉浮雕状元及第及五子登科纹。整体造型稳重大方,装饰花纹精美华丽,让爱好金丝楠木的丁先生移不开眼睛。而这也是丁先生的第二次滁州之旅。“我十分喜爱金丝楠木家具,滁州的金丝楠木博物馆内藏珍宝,融汇古今,值得一遍一遍鉴赏。如今,杭州高铁过来很是方便的!”

滁州市旅游局局长严明介绍,滁州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安徽东部,合肥、南京两大省会城市之间,交通便捷,乘高铁到上海1个多小时,到北京仅4个小时。有了高铁的便捷,滁州旅游产品让更多人分享成为可能。

据统计,2016年滁州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1.38万人次,同比增长12.5%;接待国内游客1988.91万人次,同比增长17.88%;旅游总收入167.71亿元,同比增长21.96%。成绩的背后,是滁州上下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辛苦努力,也是高铁走进安徽,走进滁州的成果之一。
目前,滁州持续打造“四色”旅游和区域特色产品。以凤阳小岗村、定远藕塘为代表的红色产品;以四座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绿色产品;以女山湖、碧云湖为代表的蓝色产品和以明文化遗存、琅琊山名胜古迹为代表的古色产品得到市场的肯定和好评。

在培育区域特色产品方面,滁州重点推进天长市的红草湖湿地、滨湖水景观、龙岗古镇与高邮湖环湖旅游风光带;明光市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线;来安县的S312沿线“五色”新型乡村旅游带、“魅力舜山”山地自行车骑游、水口餐饮一条街等项目。同时,滁州坚持推进旅游商品开发,制定下发《滁州市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评选及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商品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如今,醉翁亭牌酥糖、金玉滁菊、菊泰·花提花草茶等一批商品已被评为“安徽旅游必购商品”和“安徽省特色旅游商品”。

深化区域营销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全面推广

为了更好的宣传滁州旅游,旅游局全局上下可谓是撸起了袖、铆足了劲。为了能充分利用手机APP、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旅游宣传,滁州市旅游局编制了全市智慧旅游建设规划及工作方案。滁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义周表示,我们已经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实现向外地入滁游客发送“旅游问候”短信,月发送量20多万条。

同时,滁州市旅游局正与本报洽谈,准备在手机移动端和微信公众号,植入多份电子数字地图,使来滁游客只需手指点点,就能实现导航、导游和购物等多种服务。

办各类地方特色节庆赛事活动也是宣传滁州旅游的一大途径。近年来,滁州全市组织举办了琅琊山初九庙会、2016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第五届桃文化旅游节、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明光环抹山山地自行车赛、明光三界外“疯狂的油菜花”节、南谯章广红色文化旅游节、琅琊舜田樱花节、来安“魅力舜山”杯山地自行车骑游邀请赛、定远藕塘民俗文化旅游节、天长茉莉花体育节等活动近20场,激活了旅游人气,宣传了旅游形象。据不完全统计,各类节事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350余万人次。

办节庆同时,走出去推介,引进来营销更是成为吸引游客的杀手锏。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滁州市旅游局的主要领导刚刚参加完南京都市圈的联席会议。严明表示,滁州旅游资源与周边城市有着很强的差异化,大片的草场等都是周边城市没有的,与周边城市互送客源、互相交流的每一次活动都是推介的好机会。而“引进来”,是让各地旅行社实地了解滁州旅游的直观形式。无锡市火车头旅行社总经理夏正华表示,前不久与无锡市旅游业协会20多家旅游企业一起考察滁州旅游,让每一位旅行社负责人印象深刻。

目前,无锡市场多家旅行社正联动推广,本月底第一批客人将乘坐高铁畅游滁州,感受“醉美滁州,亭好滁州”的独特魅力。

 宁波描绘全域旅游美丽“田园图

 宁波市政府网站2017年03月14日

   全域旅游

  开犁“祭农神”、踏春“寻花仙”、赏樱“农庄行”……进入春天,海曙、余姚、江北等地推出的节庆活动一下催热了我市的乡村旅游。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域旅游”也成了热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指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要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发展全域旅游不仅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是通过“旅游+”“+旅游”实现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持久拉动力的需要。

  发展“全域旅游”不是不要景区,而是对景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保障旅游供给的高度推动行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加大旅游配套供给,为大众出游提供全面保障。

  发展“全域旅游”还要突破城乡二元化格局,让偏远落后乡村的特色旅游资源“走出来”,变成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到乡村去,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一项国策,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旅游管理制度,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李金早说,全域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新阶段的产物。我国旅游业起步于景区景点,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迅速走向大众化、全民化。人们旅行不再局限在景区内,而是迅速向自驾游、自由行发展,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据统计,目前我国非景点游客数量已占80%。

  “发展‘全域旅游’,创新旅游供给,最重要的在于体制机制改革。”李金早把旅游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用“1+3”来表述:“1”就是旅游发展委员会。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份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3”就是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来规范市场秩序。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部分景区出现了乱象。为此,李金早说,发展全域旅游对景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管理部门要严厉整肃,A级景区要有进有出、有奖有罚;对不合格的、坑蒙拐骗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李金早还透露,乡村旅游不但是扩大旅游消费的新阵地,同时也是推进旅游扶贫的主战场。“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采取改善交通、加大推广等措施,帮助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加速“走出来”;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旅游业实现再次腾飞。

  以乡村为样板,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旅游局的有关要求,以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路径。”市旅游局局长励永惠说,根据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要求,市旅游局将继续做好规划编制、政策引导、体制创新、项目推进等各项工作,巩固提高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由点到面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6年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名单,象山、宁海和奉化名列其中。

  我市积极推动创建工作,同时发动和推荐更多符合条件的区县(市)加入。此外,我市还结合实际,在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全域旅游,评定产生了首批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打造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市旅游局加快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涉及工、农、商、文、体等方面的休闲旅游新业态,此外还启动了《宁波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完善了城区旅游标识标志系统,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和智慧景区建设。

  随着全域旅游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394.4万人次,同比增长15.12%;实现乡村旅游经营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25%。

  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实施细则》,编制了《宁波市乡村旅游提升规划》和《宁波民宿发展研究》报告,引导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已有10个区县(市)和7个乡镇、街道出台了发展乡村旅游及民宿的鼓励政策,余姚、奉化、宁海、象山还出台了发展民宿的管理办法。

  通过建设,我市乡村旅游逐渐实现集聚化发展,象山茅洋、江北北山区域、奉化大堰、宁海胡陈建成我市首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2016年实施乡村旅游项目67个,完成投资20.45亿元。各地通过“旅游+”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慈溪古村文化游、象山中医药文化养生游等产品推出后反应良好,美丽乡村旅游推广年、四明山旅游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尽管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很高,但从国家要求来看,我市全域旅游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品业态创新、保障措施强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据励永惠介绍,市旅游局将以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样板,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下阶段将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加快推进宁海、象山、奉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继续建设一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在重点乡镇率先实现“处处是景、处处可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创建一批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果蔬采摘等旅游新业态。编制实施《宁波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重点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实施“互联网+”行动,提高全域旅游信息化水平。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