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智慧城市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7-11-02  |  浏览:

 小城老河口的“智慧城市”建设样本

长江商报 2017年05月09日

老河口“智慧城市”自2014年初正式启动建设,到2015年底项目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被国家住建部、科技部列入智慧城市第三批试点,被国家测绘局确定为全国首个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等多项国家试点。

连日来,长江商报记者在当地采访了解到,今年是该市第一轮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如今老河口已建设完成了网格化社会管理、智慧城管、规划系统、应急指挥及时空信息云平台。目前,该市正就对二期规划中的智慧管网、南水北调生态走廊、“互联网+政务服务”、云计算中心建设等项目内容进行了探讨,构建聚合政府机构和企业力量的合作模式框架,挖掘PPP模式潜力。

部门联动解决群众身边事

今年4月中上旬的一天晚上,一股强对流天气来势汹汹,老河口市区风雨雷电齐聚。第二天上午天气转晴,家住酂阳街道友谊路社区的王爹爹出门下楼买菜,当他走到街上不久,看到路边的一棵大树被风吹弯了腰,树干摇摇欲坠,且部分枝干紧挨着电线。

王爹爹向长江商报记者回忆说,他当时看到情况紧急,于是赶紧来到离家不远的社区服务中心,向社区网格员杨柳说明了情况。

杨柳当即随从王爹爹赶到现场,拍照并上报到社管系统。当天下午,环卫、供电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共同协作将事故化险为夷。

在友谊路社区像杨柳这样的网格员还有3名,其中两人是90后。老河口市将城区24个社区划分为107个责任网格,实行一格一员,并为每个网格员配备移动社管通,网格员利用移动社管通上报问题和巡查处置问题。

使用“社管通”平台之后,网格员发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将案卷信息采集并上报到该市指挥中心,并能够接受中心分配的核实、核查任务。另外,网格员还可利用社管通上报人口、房屋动态等数据。

谈及网格员工作中的体会时,杨柳表示,树要倒这种突发情况,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商解决。如今这些工作可直接由指挥中心去协调,分工更加明确,处置事情的效率也更高了。

据老河口市智慧城市与信息化促进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市“社管平台”共上报案件931件,立案913件,派遣912件,处置912件,结案910件,结案率99.78%。案件主要集中在社会矛盾纠纷、突发事件、平安建设、职能部门工作、党的建设、民政民生事务、特殊人群服务、安全隐患等方面。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在杨柳看来“社管通”平台优点很多,但仍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杨柳建议说,平台信息审批的流程速度还有待加强,一些社区工作中的小事、麻烦事,有时电话与相关部门沟通,比上传平台要方便些。

“学生卡”自动识别危险区域

4月27日7时20分,携带智能学生卡的老河口第四小学学生杨晨钰从黄营村出发,途经环五路、梨花大道、大桥路、学府路,7时40分到达学校……这段杨晨钰4月27日当天上学的行程轨迹,经卫星定位后,实时传送到在湖北老河口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孩子的实时定位和历史轨迹。

陈江红是老河口第四小学负责“智慧城市”平安校园系统建设的一位老师,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智能学生卡”试点班级的学生家长。陈江红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首先作为一名家长,她自己用才会有感受;其次作为一名老师,用得好才敢向其他家长推荐。

2014年开始,“智能学生卡”在老河口第四小学高年级班作为试点,首批试点学生人数为260人。去年是该校第二批试点,试点学生人数为50余人。

陈江红向长江商报记者展示了智能学生卡的各项功能。在学校入口处设置的相关设备能够同智能学生卡相呼应,记录持卡学生入校或出校信息;同时,通过该系统定位,家长、学校可从该系统的PC端或手机端定位持卡学生的实时位置,查看持卡人在某段时间内的历史轨迹。

当持卡学生进入系统标识的河边等危险区域时,系统会自动向家长手机发送提示短信。此外,智能学生卡还是一部设有4个亲情号快捷键的“手机”,与普通手机不同的是,它只能拨打家长自行设置的亲情号,屏蔽陌生来电。

一位张姓学生家长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他的孩子使用“智能学生卡”已有两年,他的体会是很安全也很实惠。该学生家长说:“它第一年是不收费的,第二年基本上一个月只用交十来块钱的手机通讯费,孩子接听电话是免费的。”

该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吴彩云表示,“智慧老河口”一期建设中,在关爱学生方面,该市不仅研发了全国首款儿童智能学生卡,还布署了平安校园系统,采用卫星定位终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定位,全面打造立体化的校园安全体系。

“智慧老河口”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里面,该市还将优化升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吴彩云透露,该市将全面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任务;完善教育信息公共平台,推动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利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强校园安全,推行校园一卡通建设。

城市管理主动找问题

胡师傅是老河口市城管执法大队的一名专职城管网格员。4月27日下午5时许,临近下班的他巡查到该市胜利路附近,发现一家面包店将宣传展板摆放到了店外。

他当即掏出“城管通”拍照取证,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违规店面地址,点击选择了屏幕上的“违规户外广告”一栏,在对违规问题进行了描述后,将问题进行了上报。长江商报记者观察到,胡师傅的整个操作过程不到5分钟。

胡师傅说,包括此案件,今天已上报了8起案件,主要是流动摊贩的违规占道经营、张贴小广告等案件。胡师傅表示,这类案件在巡查上报后,均会进行自行处理。

与社区网格员一样,老河口城市执法部门将城区划分为29个工作网格,配备了13名城管协管员作为专职城管网格员,实行1人管理2个城管网格。网格员在网格内实行全天候巡查,发现和上报问题,同时对城管平台批转的案件进行核实、核查,实现问题巡查上报和任务核实、核查的动态管理。

2016年,该市智慧城管平台累计接收各类上报案件9006件,其中城管网格员上报8951件,公众举报34件,视频抓拍上报21件,立案8074件,应处置7767件,已处置7286件,处置率93.8%;应结案7522件,已结案7169件,结案率95.31%。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智慧城市”建设对城管执法工作方式的转变。该市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王德玉介绍,与之前被动式的城市管理不同,如今是专人巡查主动寻找问题,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公众举报也反映出“智慧城市”建设让市民正逐渐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之中。

同时,王德玉表示,城管工作具有多而杂的特点,以前单靠自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道路施工、绿化带施工,现在通过“智慧城市”平台能了解到施工单位的施工完成时间,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完成事后清理工作,还老百姓一个整洁的环境。

南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市民生活更加“智能”

南宁新闻  2017年01月17日

   2017年南宁的发展有什么新思路?市民又将享受到哪些新福利?记者从1月13日举行的2017年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工作预备会暨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年南宁将着力引导投资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市民来说,“智慧南宁”建设将会让大家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而对于北部湾经济区乃至辐射区的居民来说,教育、交通、社保方面都将会有大的突破性变化。

  制造业和服务业

  将成今年投资方向

  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之一,在2017年,南宁市将在投资方面抓“精准”和“有效”两个关键点,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今年引导投资的主要方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2016年1到11月,南宁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完成了917.5亿元,同比增长21.59%,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8.2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07个百分点,因此今年政府将通过创投基金、财政支持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向这两个方面加快聚集。

  另外,供给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也是2017年深入改革的重点,南宁市目前正在对全市供给侧改革、重点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会制定南宁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南宁将会扶持企业革新技术装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对于商品房去库存,将会通过调整商品房供应结构,通过扶持创业创新、发展健康产业等途径化解办公、商业用房库存过高的问题。

  实体经济今年将会享受到更多政府的“减负”政策,包括停、免、减收基金和税费等政策,加大力度降低各项要素、各个环节成本。

  南湖公园等区域

  将建免费WiFi

  发展需要不断的动力。在创新驱动方面,今年,南宁市将加快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和“智慧南宁”建设,以此来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划分为“一核五区多园”的空间布局,将实施7大产业30项工程,在2016年至2017年落地南宁市的项目就有60多个,总投资达到451亿元。目前,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实施。

  走在城市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免费WiFi可以用,这个梦想在今年有可能成真。在2016年南宁市已经与阿里云和数梦工场达成合作协议,要共建智慧南宁。“智慧南宁”将会搭建“一朵云、五平台、多维应用”的技术架构,辐射到社区服务、城市管理、衣食住行等方面。

  对老百姓来说,“智慧城市”对他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影响?据介绍,今年南宁市将推动免费公众WiFi建设试点,把南湖公园等热门区域作为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城。探索利用城市路灯作为通信基站,实现通信、路灯、监控充电等多种基础设施功能的整合。

  而大家应用越来越多的市民卡也将更加“智能”,将会使用统一的验证系统,实现为市民提供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图书馆、门禁、便民缴费、公园景区等智慧生活服务,还会推广校园智能卡,与市民卡功能结合,实现安全定位,校园里广泛应用。同时推动多种载体、形式的应用,比如手环、纪念章、手机软件等。

  北部湾同城化

  取得实质突破

  作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南宁的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在今年也将有大的发挥。今年,南宁将推动“三港联动”,在南宁港已经实现“公港联运”的基础上,用快速公路将这几个港连起来,并在沙井建设国际货运枢纽—南宁南站,与空港对接,实现“空港联运”、在南宁保税物流区规划建设“玉洞火车站”实现“铁港联运”,将不同的货物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不同的货运站快速地运进运出。

  另外,很多北钦防的市民关心的北部湾同城化在今年也将有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方面,今年起,南北钦防四市将实行统一中考,所有笔试科目均统一安排在6月24日、25日、26日进行。

  交通方面,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和柳州、桂林、玉林、来宾、崇左市多种交通方式的交通一卡通,力争实现与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市民可在全国已实现交通互联互通的城市无缝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社保方面,今年开始扩大社保“一卡通”服务和异地就医结算范围,目前,全区有7个统筹地区实行北部湾经济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包括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和自治区本级。北部湾经济区基本医疗保险含有冠心病、糖尿病等21个门诊特殊慢性病种,上述统筹地区的参保人员办理门诊特殊慢性病异地备案手续后,可在7个统筹地区内实现联网直接结算。

 智慧城市建设现“东莞模式”

全国首个安全无线城市投入运行

经济参考报  2017年01月11日

日前,在东莞市政府、东莞市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和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大力推进下,负责“智慧东莞”项目的东莞智慧投资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宣布,经过历时十个月的建设,东莞建成并开通上线26763个AP,现在免费WiFi——“无线东莞DG-FREE”已覆盖到东莞338个场所,东莞市民在市区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免费、高速且安全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建成首个安全无线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上再现“东莞模式”。

据了解,我国智慧城市的推进已经历8个年头,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了近600个智慧城市试点。由于智慧城市高度依赖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且带来数据的集中,相关的网络安全风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最迫切挑战之一。

和其他无线城市项目相比较,“智慧东莞”最重要的技术亮点就是“安全”。东莞市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东莞”奉行安全与建设同步的理念。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我们在无线城市建设的网络安全方面加大了投入,就是希望给市民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无线网环境。

因此,东莞智慧投资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从项目规划之初就将安全防护措施作为重中之重,安全防护投入占整个项目资金比重高达36%。而在建设过程中,东莞智慧投资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与360公司密切合作,打造了无线安全管理的闭环,为东莞市公共区域免费WiFi的用户数据和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除部署传统的审计监控系统外,“智慧东莞”还额外架设了1万多台无线安全设备,建设了无线安全防御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和阻断非法热点,让市民避免因接入不明WiFi而遭受损失的问题。此外,“智慧东莞”还部署了威胁感知系统等安全平台,可以直观地掌握东莞市的网站漏洞、网络攻击等安全态势。

东莞市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360公司拥有丰富的安全大数据资源,以及大量的网络安全核心人员与核心技术。相信与360的合作,可以为“智慧东莞”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

通过上述举措,东莞智慧投资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可实时、快捷、全面地监控无线环境安全状况,有效地为“无线东莞DG-FREE”用户避开钓鱼网站,避免信息泄露、数据篡改等威胁,给东莞市民一个好用、安心用的免费公共WiFi。

相对其他城市年均新建0.2万至03万个AP的无线城市项目而言,东莞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完成了2.5万个AP的新建,其建设效率及规模均为国内领先。截至2016年12月1日建成并开通上线26763个AP,完成177处政府机关办事大厅或窗口、13个交通站场、15处公园景区、21家文化场所、3家体育场馆、99家医疗机构等,共338个场所的“无线东莞DG-FREE”免费WiFi覆盖,提前并超额完成2016年的建设任务目标。

与国内很多城市的无线网络网速慢,用户只能用来浏览网页、聊微信不同。“无线东莞DG-FREE”WiFi覆盖场所均以100M的光纤专线作为互联网出口,网络带宽人均5M,观看高清在线视频绰绰有余。

东莞无线城市的建成,极大便利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对推广移动电子政务、促进信息消费、催生移动互联网新业态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更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最佳实践。

谈及项目的收益,东莞市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东莞市无线安全城市项目通过在全市主要公共服务区域覆盖免费WiFi,使东莞成为一个时尚、敏捷、科技的现代化智慧城市,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信息化的东莞将以高品位的商务、办公、生活和旅游环境吸引一流的企业和高素质的人才,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也充分利用这个安全的WiFi平台实现普遍、灵活、快速的部署,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业界认为,以“安全“为特色的东莞无线城市建设,开创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青岛打造智慧城市建筑云未来不用担心停车拥堵

青岛晚报  2016年12月14日

不用担心停车、拥堵,智能导航已经连接城市“大脑”,给你规划好最佳路线;走进小区打开快递柜,本来忘买的米和油已经在里面;一进家门,气温、光线已经调到自己最喜欢的状态,桌上的咖啡温度刚好……这样的生活或许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日前,市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对《青岛市“互联网+城乡建设”公共基础数据平台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研究》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验收,在国内率先探索建设城市建筑云。

建筑云平台架构完成

该项目由城乡建设研究院承担,专家验收组成员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市经信委、山东建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多所高校及机构。评审会上,课题组负责人从项目背景、项目研发内容及成果展示说明等方面汇报了课题项目的有关情况,演示了建筑云平台。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审阅资料后认为,该课题初步完成了城市建筑云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形成了《建筑云大数据平台标准体系》和《青岛市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研究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为青岛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课题组由多家高校、国内业界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形成,实现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山东城市建设大数据联盟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家组还一致认为,该课题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验收。同时,专家组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引导资金投入,加快该成果在更广泛领域的示范应用。据悉,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库。

创建国家级实验室

这一项目只是我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城乡建设将“互联网+城乡建设”列入工作目标,制订了《青岛市“互联网+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推荐青岛理工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浪潮集团、山东同圆集团申报了“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青岛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推荐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予以支持。国家工程实验室将形成可业务化运行的分布式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开展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建设运营可视化、三维空间模型(BIM)及时空仿真建模等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工程化,代表国内本领域最高水平。

市城乡建设委还负责本市各区(市镇)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组织、过程指导和协调监督,崂山区、黄岛区、高新区等6个区(市镇)已获得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资格,创建工作即将完成。

构建信息化系统平台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下一步,我市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落实《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年)》;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和“互联网+管理服务”技术,构建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平台,推行网上报建、网上审批;通过信息提取、要素补充、数据重组等加工处理,满足共建共享要求,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督“五位一体”,建设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形成全市统一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的敦煌样本

甘肃经济日报 2016年12月09日

   足不出户缴纳水、电、暖、燃气费及交通罚款;不用排队在线预约、远程会诊……在敦煌,由敦煌智慧旅游公司承建的智慧敦煌“飞天”云项目,已将这些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打开手机、电脑或者电视,就能畅享现代化信息的公共事业服务和医疗服务,只是智慧敦煌的冰山一角。在智慧敦煌“飞天”云设计的未来生活中,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庭以及智慧生态等项目,都已全面铺开。无论是在公共服务中心,还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捷生活和服务,各种资源全面共享变成现实……

  智慧旅游:传承丝路千年文化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走进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除了景区管理平台一览无余的现代化信息,游客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通过手机扫码就可自助进行语音讲解,了解每个景点古朴而生动的介绍。而且,只要游客留下指纹,便可在72小时内免费重返景区,给摄影爱好者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据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相关负责人李瑛介绍,敦煌作为丝路文化重镇,丝路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打造为5A级景区之初,就着重打造智慧旅游,保证传承丝路千年文化。

  如今,走进敦煌的任何一个景区,无论是实时动态信息、景区电子地图、在线导航,还是美食、购物、娱乐、住宿以及游玩攻略等,全都实现了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无缝对接。

  也就是说,游客只要一部手机,即可通过景区的实时游客数量监控播报,选择是去体验假日的热闹与繁华,还是错峰游览享受一份宁静。

  智慧教育:传统教学华丽升级

  不久前刚进行完期中考试的敦煌二中传来好消息:参加教育云管理平台的孩子们成绩取得突破性提高,普遍提高了30到50分。

  该校初二的班主任张老师告诉记者,他的班级已是第二年在教育云管理平台学习了,“对于进行了多年传统教学的老师来说,改变教学方法,学校课程与家庭课程同时开启网上教学,对于我们来说是挑战是尝试。学生成绩能有如此大的提高,可见将信息化引进教学是非常好的教育方法。”

  敦煌智慧旅游公司董事长孙晓强告诉记者,敦煌二中现在开展的教育云管理平台正是敦煌在开展智慧城市中的一项。

  孙晓强介绍,在开展智慧教育方面,主要就是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搭建“教育云”管理平台、教师共建共享资源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从而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目标。平台将101网络教育资源与学校的优质教学充分结合,运用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并在城乡所有学校推行“宽带网络校校通”,启动了城区学校校园无线网建设工作。

  如今敦煌90%的学校推广使用“校讯通”“翼校通”,寄宿制学校全部实施了“一卡通”管理系统。全市所有的班级实现了班班通,其中触摸一体机覆盖面达22%,交互式电子白板覆盖面达65%,全面提升了教育均等化、信息化水平。

  智慧服务:便捷于民、高效为民

  不久前,王先生在敦煌市政务大厅领到了属于自己的营业执照,“一直听说填表、审批是很麻烦的,不折腾几次是办不下来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王先生说。

  “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是敦煌建设智慧政务的最初考虑。”孙晓强说。

  孙晓强介绍,在建设智慧政务上,敦煌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暖、电视缴费等各类服务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整合起来,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并且启用了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网上虚拟大厅与实体大厅双轨运行,逐步实现了网上预审,极大的推动行政提速、服务提质。

  看病难、看病贵对于远离省会的敦煌人来说也是现实问题,那么,敦煌市医院的智能医疗又是怎样的呢?

  “敦煌距离省会兰州较远,建立远程会诊系统,能确保出行不便的病人及时享受省内三甲医院专家的治疗。”孙晓强告诉记者。

  目前,敦煌已与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远程会诊,并完成了新农合卡的升级换代,实现了新农合卡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卡挂号、就诊、报销。建成医院管理HIS系统、实验室LIS系统,并完成了与新农合管理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新农合参保人员就诊实时报销。

  智慧文化:深化城市特色创新

  “与别的城市不同的是,敦煌在建设智慧城市时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推动的。旅游产业是敦煌的重点产业,建成全方位服务于每一位游客的智慧体系,才能为敦煌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及推广丝绸之路旅游打下基础。”孙晓强告诉记者。

  孙晓强说:“围绕敦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与信息科技融合,探索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线上发展新模式。我们致力于以信息化推动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敦煌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化,逐步实现‘在地文化’向‘在线文化’转变。”

  同时,投资3.4亿元建成了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利用数字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采集洞窟内景和壁画彩塑,借助具有最佳视觉艺术效果的8K影院系统,播放《千年莫高》和虚拟漫游洞窟《梦幻佛宫》两部数字电影,让游客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观体验。“全球第一个将石窟艺术通过全景漫游技术再现的体验场所,不仅缩短了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也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又将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帮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

  孙晓强认为,敦煌借助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在全国闻名遐迩,酒泉也已经将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发展,目前敦煌也是以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的,但是,敦煌未来不会一直以旅游产业为首位产业,而是文化,其中文创是最核心的内容,抓住城市特色和发展方向,借助智慧城市建设,敦煌将会大放异彩。

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案例

甘肃经济日报 2016年12月01日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正在进行并且持续发酵的一场深刻变革。在中国,已有500多个试点城市、地区在悄然实践,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都有哪些创新案例?

北京:公共设施有“身份证”

未来北京的公交站牌、电话亭、报刊亭、垃圾箱等城市公共设施都将配置二维码“身份证”,到2018年基本实现二维码全覆盖。市民通过智能手机微信、QQ、微博等软件,扫描设施贴着的二维码,不仅能了解这些设施的基本信息,还能在线举报公共设施存在的脏乱、破损等问题。过去,公共设施处于多部门管理的乱象状态,全市的公共设施到底有多少、位置在哪里、破损该找谁都不十分明晰。给每个公共设施建立档案作为身份证,明确这个设施的产权单位,解决了这一弊端。

上海:智慧路灯有WiFi可充电

去年10月底,国内首个道路智慧灯杆一体化试点工程在上海落地,开始向市民提供服务。此次试点安装的智慧灯杆搭载了充电桩、高清网络球机等多种设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终端预约,到指定位置上充电。高清网络球机连接户外广播、语音对讲设备,如遇紧急情况,按下灯杆上的求助按钮,就可与求助中心人员进行视频通话。灯杆上的WIFI设备实现了该路段的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市民通过上面的触控屏可直接查询信息,有关政府发布的新闻、示警、公告等也会通过触控屏显示出来。未来该智慧灯杆还可根据现场需要,进一步加载RFID电子标签、停车收费表、交通指示灯、道路指示牌、停车收费指示牌乃至网络专车信息屏等模块,具有高度的功能可拓展性。

杭州:掌上交通再升级

被誉为“移动支付之城”的杭州,在今年8月份又新增了一项业务:通过支付宝买地铁票。目前,杭州大部分地铁站点都已经安装了取票终端机。更高级的是,杭州市民卡公司还推出具有杭州通卡功能的智能手环,出行坐公交、地铁、租自行车、缴停车费都不用刷卡,举起胳膊刷刷手就可以了。

作为解决“城市病”和顺应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综合发展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遍地开花。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着简单复制智慧城市模式、重复建设的弊端,无法实现真正的智慧。因地制宜,发挥群思群策才是可行之道。每个人生活在自己城市,必然有着对家园建设的渴望与思考,让市民充分参与建造过程,不仅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棘手的城市建设问题,而且可以使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为市民所接受;将市民的需求置于首位,不仅是建造城市更为恰当合理的理由,也是找到更经济、快捷、更合适的技术去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需要科技来辅佐智慧的建立,我们也需要文化来绘制前进的线路图。

 合肥到2020年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合肥日报  2016年11月18日

《智慧合肥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即将出台

建设合肥城市大数据中心、推广语音电子病历及应用平台、打造数字化“合肥市博物馆”……近日,《智慧合肥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获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根据规划,到2020年,合肥将基本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建设全市统一的城市大数据中心

建设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要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无线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形成融合3G、4G、5G、WiFi及宽带固网的城域高速网络,主城区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100%。

推进无线局域网(WLAN)建设,探索在全市范围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实现行政服务大厅、公园景点、公立医院候诊区、文体场馆、交通枢纽等人流较为密集、窗口功能突出的重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免费接入。同时,到2020年前,实现百兆光纤到行政村和新农村,电子政务专网到各乡镇和农村社区。

2020年,全市统一的城市大数据中心将建成,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同时,建设大数据交易平台,制定完善大数据交易规范、交易标准和交易定价机制,推进大数据广泛应用。

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

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在智慧健康方面,《规划纲要》提出,新建合肥市卫生信息中心,建设市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和公众健康平台,实现卫生信息平台与医保、社保、医疗救助、金融管理系统以及各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共享交互。

同时,智慧医院建设将加快推进。未来,将实现全市统一的网上预约挂号,建设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心电监测等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在健全全市人口电子健康档案、语音电子病历的同时,还将推动“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

智慧医保方面,到2020年,实现银行社保卡全市居民全覆盖,实现城乡居民“一人一卡、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全市社会保障服务应用。

全面推进全市智慧社区建设

“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政务服务搬到百姓家门口。根据《规划纲要》,我市将制定合肥智慧社区(城镇)建设行动计划,在试点探索基础上,加快形成合肥智慧社区建设标准,全面推进全市智慧社区建设,形成覆盖党建服务、综治服务、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的立体化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体系。

2020年,主城区60%以上社区建成智慧社区,30%以上建制镇建成智慧城镇,信息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在养老服务方面,将建设具有随时看护、健康管理、远程关爱等功能的养老信息化服务系统,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智慧图书馆、数字化“合肥市博物馆”……智慧文化也将给市民带来全新体验。到2020年,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将覆盖全部社区和行政村。同时,合肥市馆藏文物也将以三维方式呈现在网络和APP、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实现“指尖”游览博物馆。

未来,我市还将建立信用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信用合肥方面,我市将在企业债券发行、环境和资源保护、安全生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政府招标投标管理、财政资金申请等重点领域开展信用信息深度应用。

昆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公共场所将实现WiFi全覆盖

昆明日报  2016年11月03日

日前,昆明市委办公厅、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扎实推进昆明市2016-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七大发展目标和八大工作任务,将重点实施22个建设专项,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区域信息辐射中心的核心区、“生态+”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资源“慧”聚的标杆区、信息惠民的样板区,为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开放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健康之城”五大城市品牌注入智慧活力,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向高端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分三个阶段逐步实现昆明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2016年年底前是夯实基础阶段,重点工作是打基础促整合,主要是建立完善领导机制,组建工作机构和平台,开展22个重点专项规划及其推进方案编制,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智慧交通、城市一卡通、平安城市、智慧治理等领域的建设。2017年是重点建设阶段,重点工作是在顶层设计和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建设和促进各领域的信息互联互通、重点系统应用和业务协同,重点推进应用系统建设,推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应用。2018年及其后是完善提升阶段,重点工作是显成效促发展。

昆明将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大数据管理局,负责昆明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的战略组织实施、管理协调、规划制定、政策研究、统计考核等工作。成立昆明市信息中心,负责协助大数据管理局做好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相关工作,参与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和信息化发展政策、规范、标准的研究制定和重大项目的策划协调、应用推进等工作。此外,将组建“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牵头负责昆明智慧城市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2016-2020年期间,每年投入3亿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七大发展目标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实施意见》提出了七大发展目标,将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体市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数据活化、研判智能的政府决策新能力,培育高端集聚、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的凝聚力、辐射力、带动力,打造国内发展创新型智慧城市样板,推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建成城市宽带立体的“高速信息公路”,全市光纤接入带宽达100M以上,城市家庭5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100%,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及以上,全市公共场所和重要场所实现Wifi全覆盖,4G网络100%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信息汇集中心。

2、信息资源实现高度整合共享

建成全市统一的云服务平台,形成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建成较为完备的公共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部门共享库;95%以上非涉密业务数据资源在部门间实现统一共享交换;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制度体系,非涉密政务数据开放比例达到80%以上。

3、政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改善传统政务管理模式,打造高效、协同、共享、公开、透明的政务架构。无线政务信息交换平台接入率100%,可全程在线办理的服务事项比例超过90%,行政并联审批事项实现比例达90%;政府云服务模式广泛应用。

4、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交通管理、城市管理、住建管理、环境保护、水务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全市主要场所视频监控基本全覆盖,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率达90%;建成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全过程电子化监管系统全覆盖。

5、民生服务进一步普惠便捷

促进城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实现民生服务的高效便捷。在城市一卡通、医疗卫生、教育、环保、旅游等领域形成覆盖城乡的智慧化服务体系。实现昆明城市一卡通覆盖90%的城区居民,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超过50%的本地居民注册昆明智慧城市市民服务平台并获得各类服务。

6、智慧产业取得重大突破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开发设计、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和数字内容等产业发展。“十三五”末实现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520亿元,呈贡新区、滇中新区信息产业园区实现率先发展,将呈贡信息产业园打造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以上园区。

7、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与智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区域、领域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网络安全态势总体可信、可靠、可控。

八大工作任务

围绕构建便捷高效的昆明智慧城市应用和管理体系,《实施意见》提出了将着力推进的八大工作任务及重点实施的22个建设专项,推动昆明智慧城市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1、部署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着力推进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信息中心建设,重点实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专项建设。

2、提升“慧”聚利用能力

重点实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专项建设,打造区域国际信息资源汇聚地和大数据创新应用领先城市。

3、打造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政务资源整合应用,升级昆明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将重点实施智慧政务、区域经济运行分析和预警平台2个专项建设。

4、建设立体城市治理模式

重点实施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治理、智慧监管、平安城市、智慧应急、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智慧征信8个专项建设。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将加大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覆盖全市主要视频监测点和卡口,并建立面向反恐维稳的语音大数据应用平台及智能语音服务系统。

5、构建幸福信息惠民环境

将重点实施城市一卡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教育4个专项建设。将成立昆明城市一卡通公司,负责城市一卡通的建设和运营。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一卡通将先行整合,逐步整合其他领域。将健全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

6、形成提质增效产业格局

加快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特色产业,重点实施智慧农林、智慧旅游、智慧园区3个专项建设。

7、营造创业创新发展环境

构建“创意—孵化—加速”全链条的孵化服务体系,将重点实施企业服务云专项建设。

8、提升信息融合应用能力

将实施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智慧城市市民服务平台2个重点专项建设。

 城市管理开启智慧模式乌海“智慧城市”建设综述

乌海日报 2016年09月21日

乌海智慧城市建设轨迹

2013年1月,乌海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2014年5月,乌海被国家发改委等十二个部委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2015年,乌海获得国家财政部下达的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补助资金)3000元万。乌海是全自治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该项补助资金的盟市,与杭州等信息化发达城市同时获得。

城市管理开启智慧模式

——乌海“智慧城市”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崔建敏

微信城市服务平台服务方便快捷

2015年7月,由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城市服务平台开放上线,同年12月30日,乌海城市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全自治区第一家上线该平台的盟市。

通过微信,市民可查询多项政务内容。打开微信菜单“我”,点击“钱包”,其中有一项“城市服务”,点开后里面设有“生活服务、政务办事、车辆服务、交通出行”四项内容。“政务办事”中又有“公积金查询”、“社保服务”、“市民中心”、“中考录取结果查询”、“高考通知书查询”等。记者随意点击了“公积金查询”,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后,公积金的缴存情况一目了然。

市政府信息办网络管理科科长宦铁军告诉记者,今年4月,乌海的微信城市服务平台公积金查询服务获得了腾讯公司举办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峰会政务办事类“用户最喜爱的城市服务”奖。“这个奖项是腾讯公司通过大数据比对评选而出的,凭的全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一点水分都没有,而且全国只有7个城市获得了这个奖。”宦铁军说。

乌海微信城市服务平台顺利上线,乌海成为全自治区第一个开通微信城市服务的城市,对助推乌海打造“智慧城市”、提升信息惠民服务水平起到了巨大作用。乌海依托腾讯集团庞大的用户数据基础和微信这一极为强大的社交平台产品,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政务民生服务逐步整合接入微信城市服务,打造移动互联网上一站式、全天候的民生服务大厅,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聚合到手机中,构建微信城市服务体系,更好地推动“智慧乌海”发展,让乌海市民充分享受城市生活的便捷,让“互联网+”在民生服务领域落地。

目前,微信城市服务已提供查询天气、违章查询、公积金查询等14项便民生活服务,乌海还将于近期逐步推出中考信息查询、水电气有线电视缴费、职称考试报名、医院挂号、市民健康档案查询等服务。

“整合”“共享”是“智慧城市”的关键词

随着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创新和加速应用,传统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思维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步伐。2014年,乌海改变传统的“数据不落地、网络不互联、业务不优化、服务不对外”的数据管理模式,创新规划建设乌海市数据中心,构建信息共享网络、信息资源中心、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协同应用以及信息安全管理五位一体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乌海以电子政务外网为基础,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防御能力,建设信息共享网络,利用网闸等安全手段,实现与各业务专网的互联互通。目前,乌海电子政务外网已延伸至所有社区,覆盖市、区、办事处(镇)、社区(村)四级及所有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覆盖率100%,接入能力全部达到100M。专线费用列入市财政预算,集中管理统一支付,已撤并部门专线33条,每年降低行政成本80多万元。

通过建设信息资源中心,乌海按照数据信息资源标准,以人口数据库为基础,对汇聚全市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比对重组、优化配置,实现全市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共享与交换。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以公安户籍人口信息为基础,计生全员人口信息为主体,相关业务部门人口信息为重要补充的全市人口基础信息库;重点推动死亡人口信息库等民生基础信息比对校核工作,火化人员信息、户籍注销人员信息和死亡医学证明信息已全部实现实时更新共享,为多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乌海社保、低保、残疾人等20余项民生基础数据已基本实现共享比对常态化。
      乌海还将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已建的行政审批系统进行整合,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市区两级跨区域审批,并通过政务数据中心打破各委办局的数据孤岛,实现审批数据互通共享,同时,平台具备政务服务业务的扩展性与联动性,逐步将行政审批事项扩展到办事处、社区进行办理。

汇聚视频和热线资源提高办事效率

细心的人会发现,许多小区和单位的电梯都贴上了“12345”的标志,这是乌海在整合视频信息方面的又一大动作。

乌海创新视频监控信息建设模式,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全市各部门共享使用,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统一汇聚到乌海市视频监控中心,各类视频资源在中心内进行汇聚管理,非涉密视频资源根据部门需求,分类传送给12345城管指挥中心、安监、交通、应急等相关部门共享共用,实现了“一级汇聚、分级管理、多方使用”。

在整合服务电话号码方面,目前,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两线服务”格局,即紧急服务电话“110”和非紧急服务电话“12345”。“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公众提供7×24小时政务咨询、便民服务、举报投诉、城市管理联动、养老服务、商务配送等服务,基本覆盖群众各类诉求。“12345”现已整合热线56条,开通互联网和微信坐席,启动商务服务平台和为老服务平台,实现了电话、网站、微信等多渠道服务,市民只要记住“110”和“12345”两个号码,就能在生产生活中获得全方位服务和求助。

“12345”指挥中心实行“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模式,直接协调和指挥226家市、区和企事业成员单位,各区和市直部门不再设立分中心、分平台,大大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共享程度,加快了运转效率。2013年11月“12345”服务平台成立至今,共接听热线52.80万次,现场答复13.89万件,督查转办10.49万件,办结10.02万件,办结率95.58%。乌海整合全市应急指挥联动资源,依托110指挥中心,建成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形成由公安、消防、医疗、安监等30多个部门构建的全市应急指挥联动值守体系,将各联动部门视频接入指挥中心,统一处置应急突发事件。

全面推动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建设

如今,社区工作者入户只需手持一个平板电脑便可将住户信息采集到位,便于查询和保存。

去年,乌海全面推进社区基础信息采集移动终端项目建设,采取购买服务模式,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利用电子政务无线专用网络,通过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相关模块应用,摆脱纸质入户采集模式,实现无线智能入户采集信息,大幅提高业务数据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乌海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截至2015年12月24日,乌海已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发移动终端678台。

在汇聚融合全市信息资源过程中,通过数据多方比对校核,不断提升信息资源质量,保持信息资源鲜活性和准确性。截至目前,乌海共建成31类社区基础业务功能模块,推动计生、低保等业务工作的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和全市通办,实现了“台账网上建、服务网上办、绩效网上考”。与此同时,通过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各部门不再通过传统逐级上报方式获取信息资源,利用平台就可直接查询权限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大幅减轻了基层的额外工作负担,实现了全市共享基础信息资源。

在信息资源共享基础上,乌海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新模式、新思路,优化业务工作流程,推动各部门业务协同互动。乌海推行人社业务社区综合柜员制,将人社业务下沉到社区,一个窗口办理所有业务。人们还可通过社保网上服务大厅、APP等多种服务渠道,享受社保卡申领、信息变更、挂失补办等业务的在线办理服务。现全市已有93205人注册和使用社保网上大厅,占全市人口的16.9%。此外,乌海还实现了社保网上服务大厅与地税部门社保费征缴数据联网对接,实现了社保费自动到账处理,解决了参保对象往返多个经办机构办理和手续繁锁等问题,人社手机APP服务还整合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信息资源,增加了民生商城、公共就业、定点经办机构地理位置查询等实用功能。

在警务云平台信息资源关联共享方面,公安部门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群众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可以跨地区在任意派出所办理本市户籍业务,并出台了“四免费、五取消”、“三减五免”、“无纸化”补新证等信息惠民措施,实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预约办理制度,共节约各类成本1100余万元,为群众累计节省复印、照相、工本等费用900余万元,方便群众办事8万余次。

乌海创新行政审批和业务管理流程,全力建设网上政务大厅,搭建了乌海市统一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四级行政(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构建完成互联网申报、跨区转办、上报审批、并联审批等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群众可以在就近的行政审批中心办理各项业务,大幅降低了办事成本。审批流程也由原来的“一事一流程”简化为“受理、审核、批准”的标准化服务。

一项项数据和事实无不说明,乌海在建设“智慧城市”上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这些成果直接影响了这座城市的政务文明程度。它们不仅彰显着乌海这座城市追求文明、向往文明的渴望,也为数十万乌海人追赶幸福安上了加速器。

汕头八大重点行动打造粤东智慧城市

汕头特区晚报 2016年04月26日

近日,《汕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经汕头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该计划以推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为重点,以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新业态为抓手,充分激发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推进互联网在汕头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互联网经济突破发展,打造粤东智慧城市。

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互联网应用成效显著,成为全省互联网经济发展重要基地、网络民生应用服务示范区、网络创业创新集聚中心。计划明确了八大重点行动,具体为: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推进汕头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东核心区,打造小微企业创新业态集聚区;以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为西核心区,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科技孵化区;建设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新型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微企业虚拟创业创新空间。通过双核一虚拟的“2+1”工程,有针对性地配套政策,提升创业创新发展空间,形成东西双核、虚拟拓展,多方共建、全面开花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新格局。

(二)互联网+工业制造。依托汕头市现有工业产业为基础,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即:10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00家企业实施机器人应用,1000家企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逐步推动形成工业互联网。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促汕头市工业的发展方式“四个转变”,即: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价值链环节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营销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集聚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全面提升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

(三)互联网+商务贸易。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优势,以全市电子商务服务和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为突破口,进一步贯彻实施《汕头经济特区电子商务促进办法》,积极创造和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

(四)互联网+农业农村。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五)互联网+新兴产业。依托经济特区、沿海区位、民营经济等优势,充分发挥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的通信资源优势和华能海门电厂的能源优势,抓住国家有序开放电信市场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契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创新活力,深化应用创新,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市场格局。

(六)互联网+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

(七)互联网+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养老、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幸福健康新生活,提升民众来自智慧城市的幸福感。

(八)互联网+绿色生态。紧密结合汕头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创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地理信息系统等集成化信息技术,与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行、建筑节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住房保障、便民服务等方面紧密结合,最终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型转变,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经济型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石家庄智慧城市需插上“互联网+”翅膀

石家庄日  2016年04月20日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行动指南。石家庄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既响应了以上号召,也将通过“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视野、新角度为石家庄“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带来新契机和新动力。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目标定位应站在“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新“四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以城市发展中涉及的重点问题作为突破口,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城市的智慧化运行和管理,使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城市的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改善民生。智慧城市将提供高层次的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教学、智慧交通、智慧商业等,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推进社会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极大地满足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政府效能。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为“智慧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政府通过各类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将极大地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智慧政府”将把传统的政府提升为“整合的政府”和“无处不在的服务性政府”,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使政府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

  促进经济转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信息和知识等无形资源,以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属于高科技产业。运用智慧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能够促进传统工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这本身就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的集约型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有一个智慧的生态环境,就是生态建设与监控的智慧化。一方面信息技术产业的推广和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循环发展、低碳环保,实现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另一方面,智慧生态提高了生态环境的智能监测和综合治理水平,可实现污染的实时监控与生态恶化的适时报警。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应结合我市实际,将智慧应用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与突破口。智慧民生,当前石家庄市正处于跨越赶超、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城市人口具有增长快且流动性强的特点,医疗、教育、就业、交通、住房等一系列民生问题亟待解决。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坚持应用需求导向,通过建设满足民生需求的各类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提升民生服务能力。如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优质医疗教育资源较多,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医疗教育资源的互联共享等。

  智慧政府。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进步,搭建开放、互动、融合的一体化新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以人为本的城市运行和管理功能。建设政府决策、管理、服务信息、民意集纳的支撑系统,全面感知并掌控城市运行状况,整合城市分散的资源、信息和组织,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政府治理创新和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智慧经济。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引入,以行业为单位建立虚拟和实体的创新协同机制(如智慧物流、智慧金融等),整合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城管等),提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不断的冲击下,实现了传统行业的创新驱动,使之不断与新技术融合,推动传统行业实现华丽转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将会应运而生,促进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从而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城市建设不等于高科技的堆积,而民生的改善,发展环境的优化是衡量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准。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着眼长远,从全局的视角出发,树立“以人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不要一味地搞硬件投资,而要量力而行,搞好惠民工程建设。这不仅是贯彻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的要求,也将是“十三五”石家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工作作风,惠及民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