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新型城镇化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8-04-09  |  浏览:

  天津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提速

中国企业报 2017年02月15日

在产业园区带动地方经济的同时,特色小镇经济席卷全国。2016年以来,天津市先后发布了《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天津市推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文件,正式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实现人、地、钱、房等各种资源优化。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天津在武清区崔黄口镇、滨海新区中塘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之后,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名单也正式公布。天津市提出,到2020年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这些“颜值”高、制度新、活力足的特色小镇正在将天津城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定位特色产业

  打造特色小镇

  根据规划,天津市特色小镇将在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方面竞相展现特色,建设成一镇一韵、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实力小镇、特色小镇、花园小镇。

  “天津要在打造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建设特色小镇。”天津市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除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现代冶金、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10个领域建一批特色小镇外,还将打造一批集旅游和社区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特色小镇。

  据记者了解,天津市提出的特色小镇都有各自的产业定位和特色。实力小镇经济实力要强、功能集成要完善、具有独特的发展魅力,GDP要超2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要超40亿元;特色小镇要从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多方面谋划发展,一个特色小镇可以有几个特色街区,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除外),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和历史传统产业特色小镇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30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旅游特色小镇应参照结合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有关内容进行建设;花园小镇主打“新型智慧城镇”,做到“精细化”、“精致化”,居住社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要达到100%,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100%。

  政策助推

  特色小镇发展

  在建设用地方面,天津市提出,如果项目够强大,农业用地就可以转用为建设用地。“存量用地”是建设特色小镇的首选用地。如果存量用地不够怎么办?天津市建委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也可以申请增加建设用地,但有一个要求,所建的特色小镇项目要具备特色产业聚集程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具有高端高质的行业龙头企业集群等三大性质。如果具备这三大性质的项目,就可以由各区带着项目申请办理“农业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手续”。

  在人才引进方面,对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以成建制形式整体迁入天津市的企业、研发机构,在办理首批人员调津过程中,凭相关资料,在保证调津人员中有50%以上符合本市引才条件的前提下,对其余虽不具备本市引才要求的学历、职称条件,但原已在该单位工作、且迁入本市后单位仍然急需的管理、专业技术及技能型人才,可同时予以调入,配偶及18周岁以下子女可办理随迁手续。

  在财政方面,设立市级特色小镇专项补助资金,一是对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的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二是对验收达标的特色小镇,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500万元。

  天津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是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可享受“两行一基金”贷款融资政策,列为市发展改革委申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范围。

  成立特色小镇联席会

  统筹协调

  随着推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机制的出台,天津市专门成立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联席会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创建考核组、规划编制组、协调推动组和综合政策组4个工作小组,全程把关特色小镇建设过程的点点滴滴。并且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由政府提供服务保障,吸收社会资本,由企业投资建设。

  据天津市规划院规划师介绍,与以往示范镇相比,特色小镇具有四大特点:一是重运营、轻开发。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再以简单的大规模开发为主,更多引入城市运营的理念,把文化功能作为“内核”,充分挖掘、展示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重市场、轻行政。特色小镇具有紧凑而明确的空间范围(3平方公里左右),更强调“转型”和“创新”的含金量,它集聚的是整个产业链中一部分高端的核心环节,以及与主导产业相互关联、共存、促进的各种创新功能、服务功能、社区功能、文化功能等。三是重“颜值”、低成本。特色小镇在满足小镇居民产业、居住、游憩等功能基础上,更强调精细、美观而具有地域辨识性,更加强调小镇绿化景观等的塑造,实现城乡空间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四是重制度、轻蓝图。要“一镇一策”,“一类一策”,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同时对特色小镇的企业全面实现电子化审批。

“离得开、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武城模式”

德州新闻网  2017-04-13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县,德州市武城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围绕“离得开、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等关键环节,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来去自由的户籍政策”等一系列落地政策,将国家政策文件证件化、流程化、具体化、可操作,有效解决了群众“想离离得开、想进进得来、想留留得下、想回回得去、进城过得好、原地有保障”的后顾之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一个全方位、全景式的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样本。

  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效果显著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作为唯一试点县,武城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利用3年时间,重点破解大城市集聚吸纳转移人口的“独角戏”问题,政策导向和农民意愿“两张皮”问题,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半市民化”问题和两区同建就业支撑“跟不上”问题。初步建立起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武城县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截至2016年底,武城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3%,比上年可比口径提高2.21个百分点。

  二是就地城镇化模式创新。政策推不开“玻璃门”,只有动作才能推开“玻璃门”,武城县围绕进城农民最关心的“离得开、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四个关键环节,制定了20项推进措施、17个配套办法,形成了“1+N”政策体系。

  围绕“离得开”,制定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制度,开展“美丽乡村·空心村整治”等5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围绕“进得来”,实行人才引进无门槛、投资经商无限制、农民进城无忧虑、流动人口落户无压力,放宽集体户、家庭户为主要内容的“四无一放宽”落户政策,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来去自由”户口迁移机制;围绕“留得住”,制定推进产城融合、推进两区同建等4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围绕“过得好”,制定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将国家政策文件证件化、流程化、具体化、可操作,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让国家政策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是基本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武城模式”。武城县在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围绕四个关键环节进行创新,多项制度措施做法被相关部门予以推广。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备案制度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做法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来去自由”的户口迁移制度被省公安厅在全省推广。

  产城融合的根本方法:“两证”保三权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进镇入城,最怕的就是离村丢地、失去权益。让农民进城落户,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为此,武城县通过发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保障进城农民权益,让农民无需两头兼顾,放心进城。

  根据武城县制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城落户转移备案实施办法(试行)》,对于在县域内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保留其在原行政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并发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据了解,《备案证》按照“个人申请—村级申报—镇级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由县农经局为其发放,明确了持有人拥有原有村集体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依法保持不变,以及这“三权”的合法继承权。

  通过《备案证》,武城县把农民看不见、摸不着、不放心,但是又很盼望的上级政策具体化,实现了进城农民权益不仅能看得见,还能摸得着,能装进口袋里,能拿进手里。

  《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发放对象为规范流转后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从而把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小三权分置政策落到实处,把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方便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抵押贷款。

  对此,武城县设计了5种抵押模式,分别为土地的经营权直接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保证人、土地经营权抵押反担保模式、以土地经营权为他人贷款提供担保、山东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同时,为解决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权威机构难找、评估费用较高的问题,武城县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去年,武城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5300多万元。

  产城融合的科学机制:“三招”活全局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和《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保障了进城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离得开、进得来”;武城县还通过放活户籍通道、盘活闲置资源、激活创业潜力等配套政策,实现“留得住、过得好”。

  为鼓励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武城县出台了房屋补贴政策。新买住房的,如果进城落户3口及以上,每平方米最高补贴100元。同时,为农民进城购房落户开辟“绿色通道”。武城籍农业人口购房时,公安部门专门在售楼处提供《购房明白纸》,并简化进城农民的落户程序,只要带上户口簿、房产证明等,基本上5分钟就可以办好落户。

  对于那些无合法固定住所的务工人员、租赁房屋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无房也可落户”的便利,以更加灵活便捷的落户迁移政策促进县内农村人口和县外人口顺利迁移到县城。对于“人户分离”人员,按经常居住地“以房管人”的原则,由镇街负责,县级财政按已购房屋每平方米补贴20元的标准,鼓励引导这部分人员到城镇落户。

  “进得来”,同时也能“回得去”。武城县探索制定了“来去自由”的户籍政策。为最大限度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武城县规定在城镇持《备案证》落户的农村转移人口,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凭《备案证》,申请将户口落回农村。

  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出现“人走房空”现象,化解“人、地、钱”紧张的矛盾,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武城县在暂不适合开展两区同建或暂不具备整村推进条件的村庄实施“秀美乡村·空心村整治”工作,建立农户宅基地置换和有偿退出机制。

  同时,试点工作与“房票”制度结合。选择进城购房的农户,由政府与之签订“宅基地换住房”协议,在给予拆迁补偿款的基础上,再给予1万元的“房票”奖励。据武城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曲哲介绍,“房票”有效期为5年,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还可以流转给本县其他农民,持“房票”在武城县县城、建制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购房时,可以抵扣房款1万元,再以政府财政奖补、开发商让利的方式再给予一定比例的房价下浮,保证进城农户“离得开村”“住得进城”。同时,宅基地复垦后,退出宅基地的村民还可以享有复垦土地的经营权。

  武城县不仅注重进城农民享有教育、卫生服务、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还特别注重就业创业和增收创收能力。“让农民进城,进得来是关键,过得好才是根本。我们不断强化城镇就业创业支撑,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和增收创收能力,确保农民进城后有稳定工作、有固定收入、有生活保障。”武城县县长朱恩鹤说。“人口跟随就业走、就业跟随产业走”,这是经济规律,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特别关注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的核心要义所在。借助民营经济先发优势和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武城县梳理出结构性新材料(玻璃钢)、新能源中央空调等八大产业,规划建设16个商贸流通、工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四类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引导创业农民集中经营、聚集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产城融合的坚实根基:“四个决不允许”

  武城县委副书记季之岭认为,农民进城,本身就是一种用“脚”投票的过程,必须牢牢把握“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当主人、做主导,也只有这样,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才能水到渠成。

  为此,在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之初,武城县就提出“四个决不允许”的工作要求:决不允许违反法律法规、决不允许强迫命令、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决不允许弄虚造假。并作为一项刚性纪律,严格执行。

门源坚持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8年3月30日 海北州委宣传部

近年来,门源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县情实际出发,把县城外延拓展区建设作为重要平台,以重点小集镇建设为突破,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从原来的8.7平方公里扩大至12.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0.692%。

1城乡建设规划日臻完善突出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县域布局,坚持“小规划”服从“大规划”,以全域旅游为先导,以大通河水生态资源综合治理为依托,以浩门新型城镇,青石嘴、东川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修编完成了《门源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青石嘴镇和东川镇总体规划、县城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和浩门镇古城片区修建性规划,稳步推进青石嘴镇和东川镇美丽城镇风貌规划、消防专项规划和浩门镇、青石嘴镇、东川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区生态修复及绿化规划设计工作,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突显,浩门镇“核心”城镇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突出,初步形成了城市重点地块、重大项目和重要节点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为门源今后的发展勾勒出了一个崭新的蓝图。

2城镇综合功能品质显著增强围绕提升城镇发展、服务和人居功能,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市政设施建设,实施了一大批城镇重点项目,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先期建设的新城区“三横五纵”道路框架,以及水、电、暖、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老城区东西大街、南大街、环城西路南段道路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健全,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县城道路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6.4平方米,县城集中供热面积达180万平方米,排水管道敷设54.5公里,污水处理率69.57%,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94.71%。各乡镇更加重视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快通村道路、村庄绿化和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完成109个行政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了新一轮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每年建设8个美丽乡村,全县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以浩门镇为中心,大力推动以青石嘴镇和东川镇为两翼,以岗木公路为主线,串珠式发展的小集镇建设,浩门镇被列入全省8个新兴城市建设范围,青石嘴镇被列入全省2014年先期建设的16个美丽城镇之一,总投资达2.52亿元,拉动社会投资3亿元以上,东川镇被列入全省2016年美丽城镇建设范围,投资8536.14万元的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3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配套改革举措的进一步完善,打破了体制机制藩篱,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为进一步促进农牧区人口和资源向城区与集镇转移,我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放宽城镇户口登记条件,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做到批量办理和群众按需申办相结合,吸引了更多的农牧区人口向城镇集聚;继续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自2008年以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719套,超建44套,全部完工并分配入住,入住率达100%。2017年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1540套,共落实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达4亿余元。格林小镇、龙庭华府、紫荆花园等房地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实施,全县城镇房屋总量达到916幢234.53万平方米;着力探索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服务网络,为参保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养老保险档次由之前100—1000元十个档次,增设1500元、2000元两个档次,给城乡居民缴费以更多自主选择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缴纳率均达100%;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等享受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政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参合率分别达100%、98.6%;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完成了投资8100万元的安贞民营医院和89所村卫生室、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了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政府联合威高集团为县中医院捐赠了价值530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争取落实了总投资共计3294万元的15所幼儿园、4所学校附属工程、门源县特殊教育扩建项目、种马场教学楼项目,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门源种马场中学顺利移交我县。目前,全县有在校学生30137名,其中外来人口子女入学475名,入学(园)率分别为幼儿园96.55%。

4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业为根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业,推动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要素互补、产业互融、镇村互动。认真实施“农牧稳县”战略,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以强化农牧业基础为前提,着力推动设施农业和特色农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基地辐射”的立体式发展格局。全县累计建成畜用暖棚11410幢106.74万平方米、青贮窖6.8万立方米、规模养殖场91处、冷水鱼养殖基地3个、饲草料加工企业3家、有机肥厂2处、高原型藏系种羊门源繁育基地1处,标准化牛改点4处,培育新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57家,农牧区舍饲标准化养殖基地成为新型农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途径,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牧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相对分离,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反刍作用,为推动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新活力;海北·山东生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三纵七横”的路网基本形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项目入驻和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推行了园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使一批无污染、高产值的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门源,现已入驻企业27家,园区集聚效益不断凸显;认真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来抓,围绕油菜花海、岗什卡雪峰、浩门河、浩门古镇、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做旅游文章,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游、农家体验游、田园采摘等成为新趋势。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宾馆80家,床位5800余张,有效带动了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城镇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全县培育电商企业42家,其中大学生创业电子商务公司25家,初步形成了“一园一心一基地”的电子商务总体框架,已从全县12个乡镇109个村筛选出先期建设服务站点25个,其中乡镇服务站11个,村级服务点14个。

新型城镇化“宜城模式”经验

让农民更加幸福

襄阳日报  2017-12-15 

  

  【襄阳政府网消息】12月7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部地区经验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第三方评估报告》,对宜城创新多元化方式增强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探索进城农民“三权”保留办法让农民安心进城落户、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产等多项试点经验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值得推广。

  宜城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坚持以人为核心,从解决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入手,激活“人、地、钱”要素,通过全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就业吸纳、环境承载、基础设施支撑和要素保障五种能力,探索出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突出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宜城从淡化成本分担比例、增强成本分担能力、培育市民化内生动力着手,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城镇与农村并重、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并重、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并重、制度创新与项目建设并重”。

  创新诊疗结算制度,在全省首创“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推进公立医院79个医学检验结果互认,降低群众就医成本。创新推进城乡低保并轨,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低保并轨。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备案制度,农民进城落户后能够继续享受农村“三权”。

  预计2017年底,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6.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1%。目前,全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92%,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

  强化产业发展,提升就业吸纳能力

  宜城将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引擎,以促进城镇发展和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

  振兴工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通过积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捕捉产业信息,免费就业培训,夯实招商基础,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先后引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形成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水晶制造五大产业集群,吸纳近4万名农民就业。

  优化农业,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提高农业生产率,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劳作上解放出来。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周边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将农民变成工人。

  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积极探索“农业+”模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93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亿元。发展一批农村新业态,吸纳1万多名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培育200多个农产品直销网点,网罗电商农户5000多户,电商年营销额超过12亿元。

  坚持绿色宜居,提升环境承载能力

  宜城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手抓,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聚集。

  持续完善生态管控机制。划定红线管控,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完善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开发管控制度;严格执法管控,建立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档案“一户一档”,全面关停污染较大的化工企业。

  筑牢绿色屏障。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深化绿满宜城行动,全域开展园林绿化、通道绿化、造林绿化、四旁绿化等工作,新增城市绿地15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11.5万亩,打造河东、河西两个景观生态圈,成功创建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鲤鱼湖省级湿地公园、长北山省级森林公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拆墙透绿,绿化改造4.5万平方米,让市民共享绿色空间。日前,宜城市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深化碧水蓝天行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全年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307天;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治理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预计2018年可实现全市城乡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宜城目前有23个村获评省级绿色示范村,所有乡镇都配置了垃圾中转站,建立了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宜城坚持规划引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幸福生活指数。

  推进“多规合一”。推动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紧密衔接,全市镇域规划编制完成100%,村庄规划编制完成70%以上。初步形成了城乡统筹、专项协调、覆盖全域的规划体系。

  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襄宜快速通道、汉江二桥、宜东快速通道;建设汉江雅口航运枢纽、襄阳(小河)新港,开启宜城通江达海的航运时代。通过枣潜高速、焦柳铁路、207国道、麻竹高速、二广高速等干线,有效对接“汉新欧”“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班列。

  健全市政设施。在城市,完善城区截污干管、城区供排水管网体系,建设海绵城市;在重要节点建设文化体育设施;推进街区规划和拆墙透绿工程,结合棚改工作配套完善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在集镇,落实一个污水处理厂、一个自来水厂、一个水冲式公厕、一个垃圾中转站、一个星级农家乐、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个示范街道的“八个一”功能配套建设,完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民生设施。在农村,加快集中供水供电、交通、邮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钱、地”改革,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资金和土地的要素支持,宜城通过创新思维,向改革要红利,不断释放社会中的要素活力,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通过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投入,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通过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充分释放土地要素活力,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推进宅基地的确权办证。对全市10.66万户11.24万宗宅基地权属开展调查和测量,统一发放不动产权登记证书2.2万本。开展宅基地抵押贷款,宜城市政府设置500万元奖励基金,对开展宅基地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调动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目前,已累计发放“农房贷”69笔,贷款余额948万元。鼓励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建立“宅改+”等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畅通农民进城后的宅基地退出通道,为解决就地城镇化用地需求开辟了新途径。

洛阳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洛阳市政府2018年03月19日

    建制乡镇家风家训馆全覆盖,主城区建成30个城市书房,全年建成190座高标准公厕,古城快速路年底前全面竣工,地铁1号线16个车站主体完工……3月16日召开的洛阳市文明城市创建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洛阳市将继续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持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市区建设:古城快速路年底前全面完工

    关键词规划引领

    9月底前,完成五期总规纲要成果上报审批。上半年完成“一中心六组团”空间发展规划以及通风廊道、城市双修、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自贸区、自创区、综保区、10条主干道路双修提升等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

    关键词项目支撑

    今年,中心城区将围绕道路桥梁隧道、城市功能修复、公园游园廊道、公共服务设施等13个方面,谋划实施321个城建项目,年内计划完工134个。

    ●市政设施

    强力推进中心城区环城路、古城快速路、瀍涧大道、新伊大街、河洛路建设,确保年底前竣工通车;王城大道快速路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1号线16个车站主体结构完工,2号线具备盾构始发条件。

    开工建设南环路下穿隧道、聂泰路、新街向北打通、滨河南路东延、光武大道北延、开元大道西延、东山大道和顾龙公路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龙门综合交通枢纽北广场地下空间工程和谷水、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长途客运南站10月底前正式运营。

    ●公共设施

    今年9月底前完成孟津“引热入洛”、宜阳“引热入洛”工程,确保今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面积增加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在75%以上。

    加快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区开工建设10个停车场,其中年底前建成6个,提供公共停车位1万个。

    大力开展公厕革命,全年中心城区和县城累计建成190座高标准的公厕,并同步完成80%以上的现有公厕改造任务。

    ●生态环境

    全面完成100公里河道治理、3条黑臭水体整治、23个沿河乡镇污水处理厂、34处湿地游园等6大类137项工程,确保年底前除沿河棚改、引水补源等工期较长的项目外,其他治理任务均大头落地、见到成效。

    加快城市公园游园廊道建设,郑西高铁生态廊道、兴洛湖公园、11个游园绿化、龙门大道等14条道路绿化提升牡丹文化节前完工,周山森林公园提升改造、50个游园建设年底前完成。

    重点抓好文博体育公园、隋唐大运河公园、伊水游园八里堂段和伊滨段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生态绿化水平;市本级要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申报工作。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加快城管执法体制改革

    各城市区和县(市)区将全面做到机构设置、职能职责、经费保障、人员队伍、执法装备“五落实”。4月底前,城管执法队伍和人员服装、各类执法车辆和装备要配备到位,所有城建领域执法权要集中行使到位,下半年其他相关领域的执法权整合到位。

    县城提质:建成区集中供热率在40%以上

    上半年,9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全部通过省政府审批进入实施层面,并全面完成交通、绿地、教育、医疗等专项规划的编制报批;年底前,完成全市32个中心镇、特色镇规划提升和110个美丽乡村规划编制。

    各县(市)区计划今年实施提质项目482个,年内完工270个。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至六组团县(市)区快速通道建设;

    ●年底前确保各县城建成区集中供热率在40%以上,每县(市)至少建成2个以上百辆泊位的公共停车场;

    ●每个县城要继续新建(改造)100亩以上的公园2个以上、建成小游园10个以上,各县(市)绿地率在35%以上。

    会议提出,今年洛阳市将加快推进村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三所”合一,开展宜阳、洛宁2个试点工作,力争年底前县(市)区乡镇全部完成整合任务,从机制层面上制止乡村规划执行和建设乱象发生。

    文明创建:统筹“五治”专项行动

    从今年开始,洛阳市将在“四整治三提升”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治乱、治脏、治污、治违、治差等“五治”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

    ●以“交通秩序提升攻坚行动”为重点,着力推进交通秩序“治乱”

    今年洛阳市将重点整治营运摩的、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和行人闯红灯,下功夫整治机动车乱停放,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并解决占道经营、共享单车乱放等问题;完成19条城市道路“双修”提升工作,改善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以城市清洁行动为重点,着力推进市容卫生“治脏”

    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整治,坚持每周卫生大扫除制度,提升城乡清洁水平;改革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管理体制,2019年年底完成全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任务;完成100个老旧小区和50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今年,中心城区和各县城要全部完成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任务,50%的老旧小区要实现达标改造,同时,除11万伏和22万伏以上电力高压线路外,其他等级的电力线路和弱电通信线路要全部实现入地运行。

    ●以碧水蓝天攻坚行动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污”

    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四河三渠”治理,加快伊东渠、中州渠洛龙段、中州渠偃师段3条黑臭水体治理,建设“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以违章建筑专项治理行动为重点,着力推进违章建筑“治违”

    对城市建成区内压占各类市政管线、占用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的违章建筑,乡村影响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违章建筑,道路及河道控制区内的破旧违建、无序市场、采石挖沙点、废品回收站等,都要依法进行拆除、迁移和规范;要加大土地乱象的治理力度,全年完成“三未”土地整治任务1.95万亩,对未按期完成整治任务的,暂停土地报批。

    ●以强化社会监督为重点,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治差”

    以市直单位进驻“市民之家”为契机,推动窗口单位全部进驻,力争实现“一站式”办理;抓好行风评议、百姓问政和不文明行为曝光台等栏目,提高群众诉求事项办结率。

    塑造品质:实现建制乡镇家风家训馆全覆盖

    今年,洛阳市将紧盯新一届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坚持“全域创建”,到2020年要以洛阳第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主要目标,带动提升孟津、新安创建水平,全力争创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县级)行列,所有县(市)进入省级文明城市序列,文明村镇率在50%以上。

    关键词价值观引领

    ●建阵地,市区要打造4个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和一批主题学校、主题街区,在去年建成的50所家风家训馆的基础上,今年要实现建制乡镇家风家训馆全覆盖。

    ●抓融入,实施时代新人培养工程,实现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各类窗口场所公益广告全覆盖。

    ●强机制,探索文明行为、诚信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立法调研工作,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队章程之中。

    关键词崇德向善

    今年,将加大诚信“红黑榜”发布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确保县(市)区每年建成一条诚信示范街,每年举办50场文明河洛电视讲堂,持续深化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开展“我为正能量代言”“我为文明点赞”活动,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关键词彰显底蕴

    抓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带、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和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同时,以“百城提质”为抓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多地运用河洛文化特色的城市风格风貌、色彩色调等建筑符号。

    今年,主城区将建成30个城市书房,各县(市)区建设示范性城市书房和一批流动图书车服务点,2020年在城市区建成“15分钟阅读文化圈”;加快“百姓文化云”建设,开展覆盖全市城乡的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公益演出不少于530场、放映公益电影35000场。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济南方案

济南时报 2018年01月19日

此前,济南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近日,《济南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出炉。按照该实施方案,济南将构建中心城区优化提升、新区携河发展、功能组团集聚、小城镇特色吸引、乡村减量提质的济南特色城镇化模式,确保今年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有序推广试点经验。

    优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里,“落户”是一个避不开的关键词。在这一方面,济南将放宽落户条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五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条件。

    据悉,济南将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积极推进量化赋分入学政策,保障符合入学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按照相对就近原则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园接受学前教育。

    另外,在棚户区改造方面,上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约10万户棚户区改造。

    俩卫星城以啥为核心这下都明确了

    在建设城市次中心和12个地区中心方面,上述实施方案中提出,规划布局新东站、西客站、临空、孙村、济北5个城市次中心和洪楼、北湖、华山、美里、王官庄、柏石峪、唐冶、港沟、董家、桑梓店、崔寨、高官寨12个地区中心,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推进产城融合、职住一体,打造15分钟生活圈,吸引老城区产业及人口转移集聚,分担城市功能。

    在培育省会卫星城方面,济南将推进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密切卫星城与城区联系。其中,长清区结合轨道交通R1线建设,以济南创新谷为核心,带动大学科技园、长清城区等片区发展,建成以科研孵化、高技术服务、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章丘区则以章丘城区为核心,以撤市改区为契机,推动交通、能源、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与老城区高效对接,加快山东大学主校区建设,推动产、学、研、城“四位一体”发展,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形成东西互动发展格局。

    济南还将建设中央泉水区,加快泉水申遗,推进泉水直饮试点工程,开展名泉保护及河湖水系规划研究,打造章丘泉水生态标志区。传承好老城肌理和城市文脉,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和芙蓉街—百花洲等3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明府城、老商埠区保护开发市级战略,启动以“一园十二坊”为重点的老商埠区建设,进一步焕发老城人文魅力。

 山东新型城镇化建设大盘确定 四类人员落户限制放开

济南日报 2018年03月28日

    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公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全省城镇布局形态、加快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5个方面,确定了今后3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大盘。实施方案列出的30项重点工作中,一大批工作与济南直接相关。

    农民工子女教育享“同城待遇”

    根据实施方案,今后3年全省将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推进以下四类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群体进城落户:

    ❶通过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农村学生

    ❷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的农村人员

    ❸在城镇就业居住3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❹新生代农民工

    同时,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有条件的地区,可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逐步将这一群体纳入户籍人口管理,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让进城落户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享受学前、义务、高中以及职业教育方面的“同城待遇”。

    社会保障方面,将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各项制度有效对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大力发展医联体,消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白点。加快“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2020年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3年内创建约100个特色小镇

    在全省城镇布局方面,实施方案提出编制实施“两圈四区”都市圈(区)发展规划,巩固全国第四大城市群地位。

    推进济南与周边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等城市协同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实施北跨东延、携河发展,建设现代绿色智慧新城,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把济南建成“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打造“三环四横六纵”高速客运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规划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市域(郊)铁路,建设“九纵五横一环七连”的高速公路网。

    以新的中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努力打造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镇。到2020年,全省新培育8个大城市、15个中等城市、15个Ι型小城市;培育10个镇区人口过10万、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30个镇区人口过5万、地方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重点示范镇。

    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创建,按照3A级以上景区标准,注入旅游元素,到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
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城市更新惠及千余万城镇居民

    今后3年,全省将通过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加快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棚改重点将向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中村、城边村、建制镇拓展,继续因地制宜推进货币化安置,到2020年,完成改造棚户区230万套,累计整治老旧小区180万户,惠及城镇居民1000余万人,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房改造任务。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实现城市机场、港口、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加快建设大城市市域(郊)铁路,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新城新区和小城镇。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济南、青岛加快建设进度,其他大城市尽快启动前期工作,到2020年建成运行300公里以上。

    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根据功能需求同步建设综合管廊。老城区结合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统筹安排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全省建成标准地下综合管廊达到800公里以上。

    制定以工程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实施显山、露水、透绿工程,划定城市绿线,2020年前所有县市达到省级以上园林城市标准。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实现75%以上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积极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逐步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2020年前全面解决城镇雨污管道混流问题,所有重点镇和南水北调沿线、小清河流域重点保护区内所有建制镇全部建设污水处理厂。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净化、绿化和美化措施,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2019年6月底,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既有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并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天然气供应基本实现“镇镇通”

    今后3年,全省还将通过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镇村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普查基础上,根据小城镇和周边村庄空间布局、人口分布特点,以城镇公共服务设施3至5公里服务半径内基础设施未连接到的村级单位为重点,加快建设道路、建筑、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燃气、供热、公园、照明、环卫、通讯、广电等基础设施和各类产业园区等生产设施,配套建设医疗、教育、治安、文化、体育、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更多村庄享受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以农村“七改”为重点,推动村镇人居环境由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的“单项突破”,向污水处理、农村供暖、厕所改造、风貌塑造等“全面提升”转变。到2020年,基本实现天然气供应“镇镇通”、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道路硬化“户户通”、60%以上的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和闲置农房等,发展民宿经济、兼业经营,积极探索盘活农村资产资源的方式方法。加快推进市民农庄、田园综合体等模式落地实施。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农林牧渔等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

    此外,还将推进济阳以及烟台、济宁、泰安、临沂、德州、聊城等设区市近郊县(市)撤县(市)设区。多地撤县设区支持济南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撤县设区。支持经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人口集聚度高的县撤县设市,加快区域副中心建设。

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 

初步进入城市主导型社会

安徽日报 2018年03月28日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提高城镇化率,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广包容的城镇化道路,我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加快建设。记者近日从省发改委获悉,2017年我省成为全国第二个城乡规划改革试点省,登记流动人口508万人,制发居住证161万余张,合肥、马鞍山、宣城、蚌埠市和界首市入选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我省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城镇化水平快速持续提升。去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03.6公里,新建改造排水管渠2486公里,完成整治黑臭水体治理项目137个。建成城市绿道813公里,新增改造提升绿地8244万平方米。同时,完成国家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六安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巢湖市获评“国家园林城市”,肥东、肥西、濉溪、五河、金寨和广德县获评“国家园林县城”。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城镇综合吸引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2017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059.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57.2万人;常住人口6254.8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66.8万人。城镇化率53.5%,比2012年末提高7个百分点,初步进入城市主导型社会,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阶段性成效。合肥都市圈不断壮大,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在全省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省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徐斌说,同时,还将深入实施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工程,谋划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推动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首批25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再培育20个左右特色小镇。(郑莉)

鞍山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东北新闻网 2018年01月02日

    规划的生命在于落实实施。12月26日,记者从鞍山市规划局获悉,按照国务院对《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鞍山将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把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将鞍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9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整治与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突出东北地域特色和乡愁,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8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92.64平方公里以内。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按要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重点做好钢铁、冶金等行业的节能减排,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对千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城市修补和采矿区、废弃工业用地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千山古建筑群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加强城市景观视廊的控制和引导,严格控制景观风貌区周边的建筑高度,保护城市整体山水格局,突出山水绿城、百年钢城的特色风貌。

    严格实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鞍山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