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生态文明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8-05-09  |  浏览:

 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经验

 浙江日报 2017年06月09日

    新世纪以来,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达国家以两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浙江仅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发达国家以短则三五十年、长则上百年的时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浙江则仅仅用了十多年时间。浙江的经济建设是一个奇迹,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奇迹。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经验,对全国乃至世界不乏借鉴意义。

    坚持“两山”重要思想,妥善处理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努力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是鲜活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组成内容。从“目的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的追求目标就是作为中国梦组成部分的美丽中国;从“民生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关切;从“发展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石。“两山”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重要理论创新,浙江是自觉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先行示范区。这些年来大力推进的“两美”浙江建设,就是“两山”重要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思路决定出路,理论指导实践。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导下,浙江不仅在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达到新高度,而且在现代化建设中已经越来越接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因此,要敬畏自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的人,因此,要尊重社会秩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认识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均存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联系,因此,要妥善处理好这个人和那个人、这群人与那群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科学的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向导。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思想指导下的正确行动。

    坚持“抓铁有痕”实干作风,娴熟运用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成功传递生态文明建设“接力棒”

    战略部署是行动向导,战术运用是实现手段。浙江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后实施了绿色浙江建设战略、生态省建设战略、生态浙江建设战略、“两美”浙江建设战略等重大战略。这些战略的演进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战略的深化是与时俱进的。十多年来,浙江省委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接连或同时打出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四边三化”“四换三名”“811行动计划”“特色小镇建设”等系列组合拳,以“抓铁有痕”的毅力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业绩,生态文化日渐浓厚,生态经济日益繁荣,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老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大幅度提升。以“拆治归”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从一开始的“要我做”到后来的“我要做”再到现在“要求做”,这充分展现了战略和战术的成功运用。而且,在真抓实干的过程中,浙江的干部越来越有精气神,越来越有金点子,越来越有战斗力,培养了一支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铁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观点,充分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一样是为了民生。这些年来,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回应人民关切、顺应民生需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美化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让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非是单一目标,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的统一。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容忍度越来越低;社会舆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环境问题的“燃点”越来越低。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按照生态需求递增规律,人民群众对绿色审美、生态旅游、有机食品等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这就是问题所在、压力所在,也是方向所在、动力所在。正是人民在追求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同时,也十分向往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优美环境,浙江省委才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并且努力付诸实施,并涌现出安吉县、桐庐县、开化县、遂昌县、仙居县、磐安县等诸多全县景区化打造的典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中已经显示出真理的光芒。

    坚持生态经济化方向,努力将“生态资本”转变成“富民资本”,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生活质量的组成部分,劣质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供自己享用,而且可以供他人享用,可以供其他经济主体有偿享用,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不能坐在绿水青山上没钱数”。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基础;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浙江的生动实践。安吉县、宁海县等基本上做到了绿水青山的价值实现。开化县行走三天找不到一堆垃圾,村民说:“村口有垃圾,游客不上门。”勤劳聪明的浙江人民已经把天然氧吧、负氧离子、环境容量、生态景观等部分地转化成了绿色经济。随着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气候资源总量控制制度的日趋严格,附着在自然资源上的生态资源、碳汇资源等的货币化转化也将成为现实,届时绿水青山将成为老百姓的“绿色富矿”。

    坚持城乡统筹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空间上的全面落地并各具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空间上落地。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特征是实现了美丽乡村、绿色城镇、生态城市建设的联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始于2003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的美丽乡村建设,为“美丽中国”的提出提供了实践基础。这些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开始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从“形态美”迈向“制度美”,逐渐形成美丽乡村升级版。

    以生态文明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市创建等为载体的生态城市建设举措频频。湖州市、杭州市、丽水市、宁波市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衢州市、海盐县、仙居县、天台县、泰顺县、文成县等地成为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形成了一批生态文化美、生态经济美、生态环境美、生态人居美的先进典型,杭州市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文明之都”。基于绿色城镇建设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形成了“一镇一产业、一镇一特色”的浙江风格。总体上看,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已经确立,而且已经形成了生态城市、绿色城镇、美丽乡村的差异化发展局面,走出了城市与城市、城镇与城镇、村落与村落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坚持齐抓共管方针,促进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协同格局,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和私人物品“多品并存”的事务,依靠单一主体是不可能建成“两美”浙江的,必须多个主体齐抓共管、协同发力。

    首先,党委、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政府是绿色制度、绿色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是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和生态保护正外部性的矫正者,是绿色产品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者。浙江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地肩负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甚至冲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线,党委书记往往担任区域治水最艰难最复杂河流的河长。

    其次,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绿色生产还是黑色生产、循环经济还是线性经济、高碳发展还是低碳发展,决策主体是企业。浙江广大企业在激励性政策和约束性政策的引领下,越来越讲究绿色社会责任,越来越追求绿色产品红利。

    再次,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作为消费者的公众,以货币购买商品实际上就是用货币投票。如果把货币选票投给绿色产品,那么,“黑色产品”就没有市场;如果把货币选票投给“黑色产品”,那么,绿色产品就会市场冷清。具有绿色意识的公众及绿色社团组织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三种力量”。

    浙江省正是充分激发了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形成了全社会的合力,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充分激励人们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之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随着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气候资源稀缺性的加剧以及资源环境产权界定技术的进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成为可能。

    由政府为主配置资源环境转向由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环境。浙江省是开市场化改革先河的省份,也是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环境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这些年来,林权制度、水权制度、地权制度、排污权、碳权制度等产权制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生态补偿、循环补助、低碳补贴等财税制度的运用范围日益广泛。

    由自下而上的改革转向自上而下的改革。浙江省是最早实施生态补偿的省份、最早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的省份、最早开展水权交易的省份。近些年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并成为全国的典型样本。

    由单一制度的创新转向制度体系的构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构建起了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相结合的制度结构,尤其在“五水共治”中构建起了源头治水、过程治水、末端治水相结合的制度体系。

    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人民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供了浙江实践和浙江经验,并将继续创新绿色发展的浙江思路和浙江样本。

宜昌:多管齐下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城市

中国经济导报   2018年03月28日

    以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为旗帜,统筹宜昌生态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协作,共同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刚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以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进程,填补了环境治理方面的空白。由此,生态文明的法律地位得以前所未有地提升、增强了法律效力,让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生动体现。

    值此两会刚刚结束,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门就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北省宜昌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对宜昌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康新进行专访,郭康新表示,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宜昌建设成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核心区、长江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成效显著挑战并存

    中国经济导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哪些突出成效?改善或解决了哪些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

    郭康新:首先是在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专项治理、创新管控机制等方面全面治理大气污染。

    其次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一是制定引领方案。发布实施了《宜昌市“十三五”节能降碳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市“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到2020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二五”期末降低17%以上,平均年降低率达到3.7%,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483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0.5%,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实施新的节能审查办法。制定下发了《宜昌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落实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指导各县市区开展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

    三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宜昌市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年度碳排放企业碳排放核查及履约工作,全市纳入全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企业达到51家,新增14家,新增企业数量和总体企业数量均为全省第一。全市企业积极采取各项降碳措施,加强碳排放管理,51家企业均按时按要求顺利完成碳配额缴还和履约工作,连续三年履约完成率达到100%。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2016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5976吨标煤,比上年下降7.17%。组织实施减排项目92个,预计减排化学需氧量5100吨、氨氮829吨、二氧化硫5289吨、氮氧化物3100吨。

    中国经济导报: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哪些困难或挑战?是如何解决和应对的?

    郭康新: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整体形势依然严峻,虽然全市整体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PM10、PM2.5平均浓度仍居高位;二是全市部分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任务较重,如沮漳河、玛瑙河流域水质虽有所好转,但考核断面仍不能稳定达标;三是沿江及主要支流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水污染治理任务繁重,沿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四是工作推进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宜昌试验”、生态市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这些工作内容有很大的重合度,需要进行整合,形成合力,加强统筹;五是生态修复资金投入不足。

    机制体制创新诸多经验可复制

    中国经济导报:宜昌市作为首批入选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形成了哪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郭康新:一是发布“1+6”改革方案。湖北省委常委周霁市委书记领衔2017年重点改革事项,制定了《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三峡生态治理试验总体方案(2017-2020)》,即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三峡生态治理试验总体方案和宜昌市河道岸线生态治理修复、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港口船舶绿色排放试验区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6个子方案,围绕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科学试验”4个方面,推进生态环保监管体制改革等20项改革任务。

    二是编制一系列规划。发布实施了《宜昌市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5年)》和《长江大保护宜昌行动方案》,组织编制了《宜昌市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及绿色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研究》,指导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修复生态环境,推动全市走循环经济型、能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宜昌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宜昌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形成了一年一考核,五年一评价的长效考核机制,加快推进宜昌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经济导报:化工产业是宜昌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化工产业也存在着不小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宜昌在集中整治化工产业突出问题和促进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具体效果?

    郭康新:化工是宜昌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底全市有化工企业134家,“化工围江”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宜昌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痛下决心开展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制定“三年行动方案”,下大力调减存量、严控增量、优化结构,重点抓好全市化工企业关停并转搬。力争通过3年努力,基本建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管理先进、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打造长江流域绿色发展样板。

    2017年底以前,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突出化工问题整改到位;沿江化工企业关停25家;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安全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限期整改到位或严格依法关停。

    2018年底以前,完成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作。

    2019年底以前,长江及其一级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影响范围内的化工项目及企业依法关停或搬离;长江二级及其他支流区域化工企业整改到位;园区外达标的化工企业搬迁入园,不达标的依法关停或转产;完成化工园区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或关停工作。

    2020年,建成枝江、宜都2个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的标准化工业园区;全市化工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0%、24%和30%;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5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4%、14%、25%、25%和15%。

    针对化工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宜昌市为促进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管控产业空间布局。对现有化工园区实行分类整治,枝江循环化工园区、宜都循环化工园区为“优化提升区”,猇亭、当阳坝陵、远安万里、兴山白沙河及刘草坡为“控制发展区”,枝江开元、当阳岩屋庙、远安荷花及西化、夷陵区鸦鹊岭等为“整治关停区”,其他地区一律为“禁止发展区”。“优化提升区”现有企业经限期改造仍达不到入园标准的必须转产或关闭,禁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搬迁入园;加快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加快现有企业改造升级,制定化工企业入园标准,促进化工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控制发展区”严格控制化工规模和排放总量,支持现有企业在等量或减量代替的前提下改造升级,实现安全环保达标和清洁生产。“整治关停区”内化工企业全部限期转产或搬离。其他区域禁止发展化工项目。

    二是严格执行产业发展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宜昌市化工产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从今年9月起,全市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园区,一律不批“优化提升区”外新建、扩建化工项目,一律不批列入国家《调整目录》的淘汰、限制类项目,一律不批《负面清单》内的项目。对国家《调整目录》规定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无批建手续或批建手续不全、建批不符的非法企业,以及未在规定期限内按要求整改或搬迁的企业,坚决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和关停。

    三是严格落实生态环保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开展现有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质量不下降。同时,执行最严格的单位产品能耗水耗地耗限额、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生态保护红线、水体水质等管控标准,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此外,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一律实行限批限产;对项目地址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和自然保护区、集中饮用水源地管理规定的,一律搬迁或关停;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单位产品能耗水耗地耗超标、环保“三同时”执行不到位以及存在其他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化工项目,一律限产或停产整治;对未按要求整治到位的,一律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和关停。针对废水处理问题也有明确规定,企业生产废水必须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一个化工园区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废水总排口。

    四是严格规范磷矿开采管理。加大绿色矿山和生态矿区建设力度,严格控制磷矿开采总量,以磷矿开采减量促进化工产业减能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五是严格防范磷石膏环境污染。加强磷化工业环境污染全产业链治理。强化对现有磷石膏堆场的管控,对安全环保不达标的一律停产整改;对整改仍不达标的一律停止使用;对已达到设计库容的堆场一律进行闭库,不准扩建或延长使用年限。

    六是支持化工产业提档升级。坚持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一手抓传统化工转型升级和精细化工产能培育,引导化工产业向高端发展。
    重视“宜昌试验”

    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中国经济导报:请介绍一下,下一步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对策和相关规划。

    郭康新:第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以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为旗帜,统筹宜昌生态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协作,共同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

    第二,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生态红利、绿色福利。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好长江大保护。全面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探索创新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生态补贴交易,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综合施策推进环境治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全市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抓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等各项国家试点。加快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探索黄柏河流域生态补偿、跨区域生态建设合作、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宜都水权改革等工作,力求取得实效。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治理,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第三,强化工作考核。进一步细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加强网上考核和工作督办,严格按照“一个办法、两个指标”进行年度考核和评价,实行责任追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和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经济导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宜昌市需要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有何相关政策建议?

    郭康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几点请求和建议:(一)建立建全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机制。长江经济带横贯东中西部11个省份,长江上游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集中连片贫困区,同时肩负着长江大保护的重任。恳请国家层面帮助尽快建立长江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污染赔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确定生态补偿的对象、范围,推进保障全流域水质安全。

    (二)实施三峡大坝上下游岸电工程。由于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大量船舶在待闸期间使用燃油发电,对宜昌乃至三峡区域造成严重污染。据测算,每年通过宜昌的货轮燃烧重油约60900吨,产生二氧化硫3578.4吨、烟尘89.46吨、废气14.31亿立方米,这些是导致宜昌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恳请国家层面加快推进实施岸电工程,加大对岸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岸电给予优惠电价,同时出台待闸船舶必须使用岸电的相关规定。

    (三)支持宜昌实施山水林田湖改造工程。根据国家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环保部《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要求,宜昌市已编制完成《宜昌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本实施方案共有67个工程,总投资约114.5亿元,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57.1亿元。恳请将宜昌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纳入全国试点,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

    (四)支持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三峡船闸通航以来,过闸货运量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货运通过量1.31亿吨,超过设计年通过量的30%,船舶待闸平均在锚时间43.69小时。为此,宜昌市研究提出了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解决方案,并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该项目总投资约250亿元,重点建设三峡翻坝江北高速、三峡水铁联运铁路(北线)、秭归茅坪港疏港铁路(南线)、秭归茅坪至宜都红花套至枝城输油管道项目,以及坝上坝下重点港口建设,形成坝上坝下无缝衔接的综合运输体系。恳请帮助争取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三峡水铁联运铁路(北线)纳入2018年开工计划。

“网红路”刷爆朋友圈 生态文明成福州城市新名片

福州新闻网  2018年04月13日

    近日福州工业路、双湖立交桥、温泉支路等路段成了“网红路”,海量美图和视频刷爆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作为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福州的美早已人所共知,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福州响亮的城市新名片。

    城绿河清空气好

    生态成绩获肯定

    福州的空气一直很好,自2013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发布以来,福州年度空气质量排名稳居前十。去年排名全国第五,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海口和拉萨。

    福州的河水越来越清。去年,福州全市102条内河形成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包,通过下猛药治“沉疴”,黑臭水体逐渐恢复了生机。

    福州的公园越来越多。今年春节前,城区建成42个串珠公园及7条景观示范段;2月,全市12座生态公园集中开园;今年“五一”前,全市还将建成98个串珠公园,形成绿道相互交织、大小公园均衡分布的绿地空间。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56%,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绿道和慢行系统日趋完善。在城区,步行500米就有绿地、公园、广场。

    福州的生态履历亮眼:2010年位居“最宜居城市”榜首,2012年获评中国“绿色城市”,2014年荣膺“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2016年通过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验收,2017年被授予“年度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奖”,免检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年初以来,福州又接连迎来生态方面的好消息:先是生态环境部发布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今年1月至2月,福州“气质”在74个城市中排名第二;接着是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7年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名单,福州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评市级突出单位,福州市仓山区环境监察大队获评县级突出单位。

    宜居带来幸福感

    绿色出行百姓赞

    老百姓成为“生态福利”的最大受益者。只要天气晴好,公园里总是热闹的。市民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穿行于满眼青翠的栈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诱人的景致。

    在鼓楼区杨桥新苑门口,记者遇到了刚刚出门的陈女士和她的老伴,他们悠闲地走在去往陆庄河串珠公园的路上。“以前,去最近的西湖公园要走两公里,现在家楼下就有串珠公园。”说起新公园,两位老人语气中满是喜爱。

    老百姓也是“生态福州”的贡献者,绿色出行在福州已蔚然成风。

    作为我省第一条地铁线路,地铁1号线把绿色出行方式带到了千家万户。家住五四北三木家园的邱先生说:“以前每天都要坐公交或开车去三叉街附近的单位上班,现在有了地铁,半小时就能到公司,还不担心堵车,真的很方便!”

    预计从2019年起,福州每年将开通一条地铁线路,至2022年,福州地铁主体线网形成。届时,预计有近四成市民的出行将以搭乘地铁为主。

    “2014年,我第一次乘坐电动公交车,没有发动机的振动,没有臭烘烘的尾气,车子很稳,很安静。”说起福州公交的变化,市民王先生感触颇深。市政府已专门下文,从今年起,福州新增公交车全部是新能源车。

    “共享单车让我爱上骑行。”在五四北CBD上班的许小姐说,骑单车上班既方便出行,又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让老福州人安居乐业,让新福州人扎根奋斗。7年前,张先生和老伴从河北来到福州,他们已深深爱上了福州,不仅帮助在福州工作的女儿照顾孩子,还打定主意在福州养老。(福州晚报记者 何佳媛/文 叶诚/摄)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庆范本

 黑龙江日报 2018年03月29日

     核心提示

    2017年,大庆市环保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365天,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有效监测天数362天,达标天数319天,优、良天数分别达179天、140天,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8%。6项监测指标全面达标。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项指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限值;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取得历史性突破;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18.5%,超额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大庆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所在地、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内陆首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连丹顶鹤都恋上这里的湿地苇荡、蓝天碧水。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在大庆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中,大庆人最引以为傲的是生态,来大庆的外地人点赞最多的也是生态。2017年在大庆举办的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期间,大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全国各地来宾和海外华侨众口盛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奢侈品”,是一座城市最宝贵、最持久的实力。在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征程上,大庆人高举生态和环保大旗,加快推动粗放消耗型生态向绿色低碳型生态跨越升级,建设绿色城市,争当生态转型排头兵,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大庆范本”。

    铁腕护“蓝天”

    “十三五”以来,大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持续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近两年,坚持“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大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综合治理、多还旧账,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保护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保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排头兵。

    统筹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环保责任。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为市委工作要点和政府重点工作,列入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领导小组,形成联席会议制度。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发挥绿色招商政策的先导性功能,着力构建以石油为基础,以石化为主导,以技术含量较高、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相对较少的产业作为接续产业同步推进。大力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支持企业进行绿色改造、绿色生产。两年来,行政处罚15个建设项目违法行为。

    综合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完成“大气十条”任务,淘汰建成区全部241台燃煤小锅炉,并入集中供热面积1030万平方米,改造供热老旧管网456公里,主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0%以上,6家燃煤电厂20台大型锅炉全面完成提标改造,4台3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淘汰黄标车4.9万辆,231家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治理,重点石化企业全面完成挥发性有机废气综合治理,两年间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18个,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1000吨。严格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有效实现污染“削峰减时”。持续改善水环境,严格落实“水十条”和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投资4.6亿元建设东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持续推进河湖治理,投资1.03亿元建设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227处,建立四级河长体系,累计开展各级巡河行动1500余次。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建设“三减”示范基地275处,两年间减少化肥使用量4.1万吨、农药使用量410吨。

    充分珍惜生态资源,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全市529.5万亩草原全部实现禁牧,两年来治理“三化”草原80万亩,落实省级专项资金1756.73万元,市级投入资金424.21万元。大力固沙造林,落实省级专项资金5352.85万元,造林4万亩。推进湿地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区管护。

    密织环境监管铁网,严厉惩治违法行为。提升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划分环境监管网格,逐一明确监管边界和监管责任人。开展最严厉的环保执法活动,倒逼相关企业达标排放和转型升级。推动环境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督促企业建设废水、废气处理设施300余套,1258个项目完成备案,两年来,市级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9件。

    扎实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督察意见涉及大庆14项,同时交办信访事项。大庆迅速行动,截至目前,4项具体问题中的3项已整改完毕,1项制定了5年整改计划,10项共性问题的整改成效在历次国家及省级督察中得到认可。大部分信访事项已得到妥善解决,需长期整改事项制定了专项方案,正在推动落实。

    空气虽轻,但比GDP重。全面完成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淘汰、推动大型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在全省率先提前一年完成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累计淘汰黄标车4.9万辆、在全省率先实行黄标车“黄改绿”、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组合施策,铁腕执法,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庆空气质量迎来历史性突破。2016年326天,2017年31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87%以上。特别是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6个监测项目首次全部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控制目标,处于我国北方城市领先水平。

    “西北风口”成历史

    大庆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治理污染、修复生态、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2001年,大庆市成为全国内陆首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8年、2011年两次通过国家复核验收。2011年的复核执行国家新制定的创建标准,各项指标要求大幅提升。大庆依靠过硬的生态环境建设基础,成为迄今为止我国东北地区唯一、全国资源型城市首家、全国地级城市第三家按新标准通过验收的城市。

    近年来,大庆瞄准更高目标,努力放大生态优势,持续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十二五”期间被列为首批省级生态市试点。2015年创建成为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2018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让胡路区又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县(区)。截至目前,全市下辖的9个县区中,拥有2个国家级、5个省级生态县(区),2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7个省级生态乡镇。全市共有1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总面积3308平方公里。

    “十一五”期间,大庆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31座垃圾中转站相继投用,累计34万户居民用上清洁的管道天然气,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9.2%。启动东城水库建设工程,一期设计库容6450万立方米,进一步保障了市民饮水安全。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25处,解决了农村23.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作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大庆建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完成绿地建设6585公顷,生态园达85个,城镇广场达25个,综合治理湖泡17个,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5年的8.5平方米提高到12.9平方米。依法拆除燃煤小锅炉1800多台套,治理居民区饮食娱乐业油烟污染3000多家、噪声污染2800多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噪声环境质量均达到规定标准。所属四县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都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杜尔伯特县建成百里绿色生态长廊,风沙肆虐的“西北风口”成为历史名词。

    “十二五”期间,大庆把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进石化行业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和电力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完成重点大气减排项目34个。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31.93%、22.07%,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万余辆、燃煤小锅炉609台。5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保护区划分,各项污染物指标达标率稳定保持100%。生活污水处理厂11座,污泥处理厂1座,生活垃圾处理厂8座,医疗废物焚烧设施1座。2015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13.15%、11.64%,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建成农村环境改善项目21个,整治村庄60个,直接受益人口近17万人,配套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253个。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分别达22个、37个,省级生态村达266个;建成7个省级生态县区,创建比达77.8%,让胡路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噪声环境质量满足国家标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关停严重环境违法企业40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连续十几年名列全省第一。

    生态保障护航转型

    在奋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围绕“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大庆市委市政府突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作为重要控制指标,加快推动粗放消耗型生态向绿色低碳型生态跨越升级,争当生态转型排头兵。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城市,发展绿色民生。到2020年,城市内在品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更加优良。

    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机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倡导建立哈大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推动环境政策协同、环境法规协同、环境标准协同、环境治理协同、环境效应评估协同,创造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环境污染管控、环境质量提升、能源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解决的大庆实践方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统筹推进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快建设用材林和三北防护林,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强化生态红线管理,建立生态资源损害补偿机制和产业准入生态环境影响负面清单,持续稳定环境容量。全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塑造绿色发展空间。巩固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保持组群组团布局、快速通道相连、绿色空间相隔、湖泊水系相通的城市特色和风格风貌,稳定并提升森林、湿地、草原、绿地构成的生态资产总量,构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景观公园、社区休闲公园等生态层级体系,以及绿色廊道、绿色区块、绿色组团等多维生态空间。

    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创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建立城市轻轨、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共同架构的低碳交通体系。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普及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推进老城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新型环保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在供热、供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进洁净煤、新能源或再生能源使用。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探索创新市场化的节能减排路径,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靠创新驱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废物排放明显减少,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

    大力培育生态经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策划、组合利用温泉、湿地、湖泊、草原等多样性生态资源,开发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对接建设冰雪经济强省战略,优化整合冰雪资源,以打造专业冰雪体育赛事、全民赏冰乐雪活动为重点,加快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冰雪经济。

    对照“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目标要求,今年大庆市环保局确定重点做好“九件事”,为建设美丽大庆提供坚实保障。

    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将全市禁燃区面积扩大到建成区的85%以上;继续整治燃煤小锅炉,将淘汰范围扩大到建成区以外、特别是县区政府所在地乡镇和重点乡镇;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将治理范围扩大到有机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推动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对重污染天气等的应对能力。

    加快水环境治理进度。加快实施地表饮用水水源替代工程;推动明湖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确保2020年按期实现建成区消灭黑臭水体目标;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东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继续构建跨市域水环境合作机制,积极改善流域地表水环境。

    加大土壤环境管控力度。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季报制度,根据企业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公布和撤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做好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规划的基础准备工作及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工作。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年底前形成正式方案;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深入开展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确保完成总体整治任务25%的年度目标。

    提升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执法制度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推动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体系联动,查办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

    持续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按季度组织市级整改督察,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对已整改完成的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潍坊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

潍坊日报 2018年01月31日

     对发展而言,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终止符。

    坚持绿色发展,追求高质量发展,坚守环境保护是一条红线,也是不可跨越的严格底线。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我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体制建设,让这条红线“划得牢”“守得住”,在生态优美中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

    健全污染防治机制,推动环境治理水平现代化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污染减排、治理体系与环境质量状况衔接机制,目标导向就是要从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

    加快“四个城市”建设,提升发展质量是关键。在环境保护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按照标准、总量、环评和执法的工作链条推进,实行与环境质量挂钩的分区分类差别化减排目标管理制度,正在成为全市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内容。

    在管理层面,印发《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明确了县市区空气质量年度改善目标和39项重点工作任务;印发《潍坊市大气污染治理问责办法》,强化各级各部门大气污染治理责任,为完成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保驾护航;印发《关于调整潍坊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市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市长任主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加强了大气污染防治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出台《潍坊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进一步厘清了各级各部门职责。

    在技术层面,配套出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整治实施方案》《渣土运输扬尘整治实施方案》《城区道路保洁作业扬尘整治实施方案》《公路建设施工扬尘整治实施方案》《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实施方案》《散煤清洁化治理实施方案》等7个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措施和标准要求。

    污染物总量的可控与否,关乎环保工作的成败。不断优化总量控制制度,我市积极探索实践,把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重点从主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协同转变。同时积极探讨污染减排与其他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加强污染物排放浓度、总量、速率三方面协同管理,促进治污减排全过程管理。

    健全污染防治机制,加强环保倒逼转型机制必不可少,这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关键环节。我市充分发挥环境标准在结构调整中的导向性和基础性作用,全面实施最严的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引导转方式调结构。

    在执法层面,则是全面构建市、县(区)、镇三级环境监管网络。强化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对重点流域区域开展环境巡查,全面落实污染源随机抽查制度;健全重点流域区域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联合监测、联合应急案件移送工作制度,形成环境执法联动的长效机制;明确环境执法机构和人员责任以及尽职免责事项,统一执法尺度,严格落实环境执法稽查制度,严格规范和约束环境执法行为。

    创新环保投融资体系,增强环保新力量

    加强环境保护,同样需要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充足的资金投入对提高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巨大的资金缺口一度成为制约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对于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硬性。

    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增强环保新力量,我市积极探索,不断前行。

    加快推进环境治理市场主体培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业园区集中治污设施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项目,鼓励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开展污染治理。

    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强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制定排污权核定、使用费收取和交易价格等规定,着力培育排污权二级交易市场。

    大力推广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发放力度,一方面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融资;另一方面支持开展排污权、收费权、购买服务协议抵押等担保贷款业务。

    积极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实施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差别化、阶梯式价格政策,对电解铝、水泥等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实行阶梯式电价政策;对钢铁、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实行差别化、惩罚性电价政策,对火力发电、钢铁、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实施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政策。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弥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的基础上,深化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考核,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建立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双向机制;深入推进全市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污染共同治理。

    明确环保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理

    2017年12月15日,市环保局根据市政府安排部署,对近期大气污染防治不力的三个县市区进行约谈。这是我市加强环保问责的一个重要内容。

    环保问责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热门现象,既体现了各级各部门对环保日益重视,也反映了执行层面上推进环境治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力度在日益增强。有关人士指出,加强环境保护,问责不能止于“问责环保”,而是要延伸到“关键岗位”和“主体责任”。

    明确“主体责任”,我市首先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并制定公布各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

    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不仅是地方党政部门的职能责任,更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和重要参与者,“新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环保责任。

    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遵法守法、主动防治污染”是一大重点。

    我市积极实施排污企业“红黄牌”管理,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自今年起,各县市区开发区加快制定实施行政区域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定期向社会公布“黄牌”、“红牌”企业名单。

    深入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完善企业超标排放计分量化管理;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推行自主监测、自我申报、自证清白的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深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在涉重金属、石化、危险化学品运输等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完善联动机制,推动全民共同参与

    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实行环境保护全民参与机制,我市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定期公布各市水、气等环境状况,深入开展“啄木鸟”行动、“环境监测开放日”、“随手拍”和“晒企业治污、晒环保监管”活动,健全公众投诉、信访、舆情和环保执法联动机制,形成人人都是“啄木鸟”,人人都是生态环境监督员的良好局面。

    积极邀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监督环境执法,畅通环境违法举报投诉,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畅通公众表达渠道,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问题。

    保护好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未来发展。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切实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相处。

天更蓝地更绿人更美

吉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

 江西日报 2018年01月30日

    依托峡江水利杻纽库区的一江清水,位于赣江之滨的吉水县, 一年四季,满眼青翠、生机盎然,纵横交错的绿化带花草溢香,日渐增多的开放式公园风光旖旎……不论是外地来的游客,还是身居城区的市民,走在这座绿色之城,都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吉水正被郁郁葱葱的生命之绿覆盖。这是吉水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回归自然,让城市拥抱绿色

    每天清晨,家住吉水县城南社区的胡光君就喜欢沿着滨江古城墙、游步道等地散步。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每天要走上两趟。他钟爱古城墙的厚重,游步道两旁的青翠,迎着清新的微风,总会让他流连忘返。

    以前的吉水县城赣江段河堤狭窄,路面坑坑洼洼,路边垃圾成堆,许多树也是光秃秃的。如今错落有致的景观绿化,宽阔漂亮的滨江大道,让胡光君百看不厌,他说:“天天生活在天然氧吧里,心情格外舒畅。”

    近年来,吉水县在保护原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文化公园、鉴湖公园、杨万里公园等建设。同时,按照“景区融入城市、城市变成景区”的目标,把城市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来打造,让城市在回归自然中做美做靓城区,使新型城镇成为游客与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间。先后对文峰大道、龙华大道等城市道路绿化带进行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道路网络,拓展道路绿化空间,强化城区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化,涌现了一批省级园林绿化单位。

    因地制宜,将生态植入建设

    一直以来,吉水人就有一个“生态梦”。为实现这一夙愿,该县将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来抓,把全县作为一个整体景区来打造,邀请顶尖团队进行总体规划,把生态规划与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城区改造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城镇道路、桥梁、建筑、园林、雕塑等景观体现生态+旅游特色,真正实现移步皆景、处处水墨。

    近年来,吉水县坚持“发展生态化,建设景区化”城市建设理念,依托峡江水利枢纽形成的库区,积极策应吉安市“三山一江一城”旅游战略,整合古、红、绿资源,将城市规划建设植入生态基因,赋予生态内涵。

    该县还注重对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序性,坚持开发一处、完善一处、成熟一处。完成编发吉水县库区旅游总体规划、关于加快库区水上旅游发展的意见,启动了大东山创建3A级景区、促进库区旅游提质升级等工作。如今,放眼吉水,一座会“呼吸”的生态城市在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浩荡潮流中呼之欲出。

    全民参与,把文明融入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只有全社会一起发力,美丽愿景才能化为现实。近年来,吉水县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创建,问诊大街小巷,直击管理顽疾,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城市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吉水县努力在城市文明创建上下功夫,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面实施“路长制”管理,将县城城区主次干道分成33个路段,每个路段由县领导任“路长”,下设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在“路长”的统一领导下,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每天由一名科级干部带队上路督导,及时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做好整改工作。通过实行“路长制”和网格化管理,以及四级督查,全县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市民素质得到提升,市容市貌实现华丽转身。

    同时,深入挖掘城市生态文化内涵,唤醒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利用宣传栏、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爱绿护绿,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吉水”的浓厚氛围。

    如今,吉水人正与自己休养生息的城市一起,张开臂膀,拥抱森林,拥抱绿色,拥抱更美好的新生活。

宁德市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宁德网 2018年01月22日

    青山环城廓,湖水绕城过;树在城中立,人在林中笑。如今,无论是久居宁德的市民,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会由衷地感叹:这里的天真蓝,地真绿,水真清,城市真宜居。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民之所望,便是政之所向。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同时,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成果。花化彩化、绿化补植、城市立体绿化、环东湖慢行道工程、金溪防洪配套景观修缮补植工程……一系列举措,让绿色成为宁德市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宁德市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三大工程,巩固和提升了环境质量,让人民获得更多生态福利——

    深入实施“清新水域”工程。出台《宁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河长制”; 持续推进省里下达的45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加强7条小流域综合整治,水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投资1.4549亿元;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1285家。

    持续推进“洁净蓝天”工程。制定出台《宁德市中心城区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多部门联防联控,累计启动应急响应13次;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大唐火电4台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验收,福鼎龙安合成革集中区内35根烟囱全面拆除;淘汰黄标车2882辆,淘汰率110.85%。

    有序开展“清洁土壤”工程。印发《宁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宁德市危险废物存量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农用地土壤详查,详查点位833个;加强重金属和危废污染防治,累计规范削减三类危废1万吨;加快危废处置能力建设。

    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宁德市千方百计去产能,严控“两高”产业。去年,全市18家“地条钢”非法生产企业中频炉、除尘罩、炉台、轨道、变压器(控制器)已全部拆除,钢铁行业去产能407万吨;古田县敖江流域饰面石材矿产行业整体退出。

    绿色,不仅是生态,也是产业,绿色产业是绿色崛起的支撑。为此,宁德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重点推动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打造冶金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锂电新能源500亿产业集聚区;推进核电、水电、风电等项目建设,建设东南沿海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推动合成革、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化油器、船舶修造和医药、医疗保健器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宁德市依托良好生态资源,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无烟经济”,让全域旅游“火”起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发绿色特色农产品,让农业产业“强”起来;推进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让信贷之路“绿”起来……各种“生态+”成为宁德市在小康之路上奔跑向前的新引擎。

    去年,宁德市主动融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地。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关键在人,着力点在“关键少数”。对此,宁德市不断探索完善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好作为政绩考核的“必答题”,夯实绿色发展责任。不仅严格落实环保“党政同责”、部门“一岗双责”,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还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用制度推进建设、规范行为、落实目标。

    一年来,宁德市在绿色发展、生态建设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绿地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15.68平方米;重点流域优良水质比例为100%,其中Ⅰ-Ⅱ类水质比例为82.4%;全市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PM2.5浓度均值同比下降9.7%……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一项项政策的落实,一个个行动的拉开,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新的一年,宁德城乡定将更加迷人,生活在宁德的广大人民幸福指数将节节攀升。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