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创新型城市专题 资料

发布时间:2018-08-07  |  浏览:

 阳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阳泉日报 2018年05月31日

    按照市委“解放思想、完善思路、聚力推动转型发展”大调研活动的安排部署,阳泉市科学技术局围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主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研了解我市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数据、基础条件和基层意见,并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建议,形成报告如下。

    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有一批城市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要求“开展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明确提出,我省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省份的行列,各地市均要在适当时候启动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到目前,全国已有78家城市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我省仅太原一家进入。

    今年4月10日,我市召开“五城联创”动员大会,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列入“五城联创”的重要部分,正式启动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

    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现状

    阳泉市作为全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长期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创新驱动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推动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科技创新基础扎实,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强化。目前,阳泉市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75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市级专利试点企业4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Q板挂牌企业11家;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省级众创空间9家,省级科普基地18家,各类孵化基地总数近20家。

    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开发区建设力度加强。把开发区建设当作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制定了《阳泉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确立了未来5到10年内,打造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单个面积不小于50平方公里的至少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1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获省政府批复实施,完成了“三化三制”改革,赋予开发区用人和机构设置自主权。加大平台路网建设力度,开发熟地,打造平台12平方公里,累计签约项目44个,落地25个。以开发区和园区为平台和载体,重点发展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及现代物流业。依托百度品牌优势,向上下左右延伸拓展,发展大数据、云产业和呼叫中心等企业,加快构建创新产业体系。百度创新中心落户阳泉,成为全国9个创新中心之一。

    科技研发投入基本稳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迈开步伐。“十二五”期间,全市市本级财政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1.47亿元,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16项,获得经费资助1.6亿元。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取得较大突破,搭建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金融投资体系,在全省设立了首家阳泉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每年度为科技型企业融资贷款不少于6000万元;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吸收社会民间资本,设立了全省首支地市级高新技术投资发展基金,用于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2016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向3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600万元;建立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阳泉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引导培育11家科技型企业Q板实现挂牌上市,两家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股权交易市场上市。

    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局部突破,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巩固。在全省较早建立了孵化器、众创空间,成立了山西省陶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山西省耐火材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高温耐火材料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现场总线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山西中科春明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钛酸锶与铝酸镧薄膜制备技术及器件开发”获得国家“863”高科技计划支持,山西华通蓝天环保有限公司承担的“超细粉煤灰综合利用”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研究项目,山西中兴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高新材料纳米洋葱碳量产企业,云泉岩土公司与工程院院士合作成立的院士工作站落户我市科技孵化器,培育起贝特瑞、天元绿环、华鑫电气、华越机械等一批高成长科技型企业。

    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时期以来,全市先后出台了《阳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阳泉市创新驱动行动计划细化工作方案》《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阳泉市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阳泉市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划》《阳泉市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办法》《阳泉市科技惠民计划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实施意见》,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晋京科技合作的框架协议》,制定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的实施办法》《阳泉市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阳泉市深化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意见》《阳泉市科技计划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等。建立与国家、省相衔接的五大类科技计划体系,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启用了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制约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因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资金、平台是带动科技创新的“三驾马车”。对比国家、省创建目标,我市当前的差距还比较大。

    首先,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偏少。高新技术企业仅有42家,数量偏少,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投入较少,普遍缺乏科技专业研发平台和团队,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价格竞争、成本竞争阶段,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承担起创新主导角色,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其次,创新投入不足。阳泉市地方财力较弱,财政科技投入未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全社会创新投入资金有限,目前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只有0.43%,到2020年要实现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2.5%的目标任重道远;外来高新技术投资偏少,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增加创新投入能力和积极性。 

    再者,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由于工资待遇、研发环境、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限制,阳泉市生产一线专业从事和参与科研的人员预估不达5000人;外来创新人才稀缺,行业领军人才、领军团队更是屈指可数,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均属空白。科研基础薄弱,全市仅有1家工科类高校,省级科研机构偏少,国家级研究机构为零。

    最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滞后。受投资能力限制,阳泉市目前支持研究、开发、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还较薄弱,国字号高新区、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属空白,用于支撑科技创新的条件平台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慢,许多大型科研项目无法在当地进行,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

    从国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来看,六项量化考核指标中有四项指标我市均落后于国家、省平均水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任务十分艰巨。鉴于此,我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几年奋起直追,实现赶超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创新投入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提高政府资金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的比重。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的全社会研发投入(R&D)中,政府资金所占比例一般在30%~40%之间,我国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占20%~30%,山西省研发资金中政府资金占15%左右,我市研发资金中政府资金只占到 4%,山西省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平均达1.2%以上,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只有0.43%,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R&D投入强度的提高,还须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以此撬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促进政府引导性投入稳步增长、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力量三方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新格局。目前,我市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新格局还没有形成,要下大力不断强化,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基金规模,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建立运行高效、风险可控的融资平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科技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基金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

    狠抓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深化科技、经济、政府治理等领域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狠抓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的落地,加强各类创新政策的衔接配套,让广大科研人员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先行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政策,构建涵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覆盖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到产业化等创新链各个环节的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的隐形门槛和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激发创造力和注重开放性激励性的体制机制。

    培育创新要素的集聚。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共建研究院、实验室,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培育壮大新型研发组织。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多种形式覆盖完整创新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创新的吸附效应、聚合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加大创新企业的培育力度。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融合的重要抓手,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一批小而强、小而专、小而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

    扩大创新载体的建设。我市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载体现在还是空白,加强创新载体的建设,意义重大。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将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其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平台。加快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推动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聚合、创新服务聚焦、新兴产业聚变。推动各类园区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设一批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

    培育引进创新人才。积极落实省市科技人才政策,制定更加灵活和优惠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的落地和回巢。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模式,完善创新型人才流动和服务保障模式。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使我市成为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

 晋江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晋江新闻网 2018年04月26日

    去年,晋江正式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引领全市上下适应新常态,更加注重聚焦实体,更加注重创新转型,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政策亮点

    设立全国首个“科技企业引荐奖”

    重点鼓励引荐高新技术企业到晋江落地

    《意见》鼓励科技服务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需求,开展专业化的综合科技服务,培育发展壮大若干科技集成服务商,对引荐科技型企业或项目到晋江市备案落地并在三年内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企业的,给予引荐的科技服务机构1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精准补助成果转化三个环节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

    《意见》明确,对于科技成果交易中的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团队等三个重要环节。对企业通过科技大市场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非关联企业和个人的专利技术及经认定的科技成果,实现技术交易(包括委托开发、合作开发、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权独占许可、技术秘密转让),且交易额在10万元以上,按交易额的10%给予买方奖励,根据约定实现技术交易的按交易额1%予以奖励企业具体负责团队或个人,在晋江市企业开展科技服务(除技术交易、专利代理以外)且服务晋江产业一年以上的,按每年实际业绩5%予以补助。

    鼓励企业主辅分离

    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在建设科技研发创新体系方面,《意见》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机构,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对被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分别给予奖励50万元、30万元。对被认定为泉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机构,奖励15万元。

    鼓励企业主辅分离,或与高校开展合作设立研发机构。《意见》明确,对中央直属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研究机构、国家985工程大学、港澳台知名大学在晋江设立独立法人资格并在晋江市实际运营,符合晋江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研发机构,给予100万元奖励。

    部门解读

    借鉴深圳等地做法

    集中资源培育科技研发创新体系

    “这份《意见》,最大的重点和亮点就是加大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晋江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意见》从鼓励科技进步、建设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搭建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拓展产学研合作等七大方面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据介绍,《意见》主要是对《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晋政文〔2015〕104号)《关于优化创新服务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晋政文〔2015〕129号)等文件进行重新梳理。主要调整内容包括新增加的政策、提高奖励标准但门槛提高和扩大范围的政策、降低奖励补助标准和提高门槛的政策,并取消部分政策条款。

    该负责人表示,这份《意见》一是更加突出支持中观服务。充分借鉴深圳等先进发达地区做法,坚决取消部分“撒胡椒面”式政策条款,把有限的政策资金重点投向支持公共平台建设上。二是更加注意归并整合。对拟继续适用的现行政策及拟新增的政策,尽量按照不同业态进行归并整合,切实减少政策份数,避免政出多门,导致影响政策宣贯、适用效果。三是更加突出普惠原则。逐步弱化退出选择性产业政策条款,在保障一定政策门槛基础上,注重突出政策条款的普惠性,让各类市场主体、大中小微企业在更加均等的机会、更加公平的环境、更多适宜的生态中开展良性竞争。

    利益相关方

    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100%配套各级研发补助资金

    在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意见》指出,对高新技术企业在晋江市实施并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研发项目,按上级扶持资金总额的100%给予配套,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这项政策出台,对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研发项目的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来说,的的确确是个利好政策。企业相关负责人陈阿斌介绍,目前企业联合东华大学、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大容量差别化聚酯、聚酰胺纤维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课题,课题从2016年7月开始,将于2020年12月结束。

    “去年我们能成功拿到政策补助200万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陈阿斌表示,有了政策的支持,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让企业更有信心和动力尽快推动项目研发和落地。今后,他们将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研发,促进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企业“含金量”。

 马鞍山芜湖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人民网 2018年04月18日

日前,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支持全国17个城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马鞍山名列其中,此次我省成功入围的还有芜湖市。

    “此次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既是对近年来马鞍山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未来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马鞍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在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打好“ 组合拳”,在操作层面组织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马鞍山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马鞍山市科技“ 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实施办法》《马鞍山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形成了从创新源头到成果产业化的“ 政策链”。这些密集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鞍山始终把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孵化链,整合集聚各类资源,打造创新创业“ 四大链条”,促进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精准对接。同时,马鞍山注重创新投入,着力实现创新投资主体多元化。始终把创新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强度,市财政每年兑现各类科技创新政策资金2 亿元左右。2017 年,马鞍山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61% ,居全省第3 位;高企总数348 家,居全省第3 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 件,居全省第3位。连续8 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先后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

    据了解,马鞍山将完善建设方案和任务分解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让创新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位居中部地区同类城市前列,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家和省创新型城市先进位次,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马鞍山将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创造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明晰各类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需求,精准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系统提升创新能力;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以及马鞍山创新特色,完善区域发展布局,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推进全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实施更加开放、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发展,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主动适应国家、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的新要求,打造创新创业链条,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速释放创新潜能;进一步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记者 邬刚)

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中山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

南方日报 2018年04月16日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山成为地级市3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中山市提出积极参与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在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过程中,积极对标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培育高水平创新生态,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山市主要领导再一次强调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做好培育创新动能这篇大文章,中山市近年来在加大创新投入、支持科技研发、引入创新团队、加大平台建设方面进行追加、优化、升级,取得不俗成绩。

    过去一年,中山引进以色列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385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继续翻番增长,预计超过1700家,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如中山市市长焦兰生在会上所强调的,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从目前各镇区创新驱动发展考核指标来看,各镇区创新发展差距大、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相对突出。

    挑战

    指标差距大 镇区创新发展不均衡

    在会上发布的“深调研”成果——《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课题,对镇区创新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课题指出,作为全国不设区的5个地级市之一,中山市市、镇两级的扁平式管理架构在改革开放之初对中山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但随着发展的转型升级,“弱中心、强镇域”发展模式的弊端亦日益显现:中心城区未能集聚足够资源进行集中建设,缺乏留住创新型和专业管理型人才的吸引力;镇区建设水平不够精细,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亦难以承载高精尖科技项目与高层次人才,导致中山市的创新发展格局很不平衡。

    专利授权量最多镇区是最少镇区49倍

    2017年创新驱动发展数据显示,全市171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西北组团、东部组团数量最多,分别有615家和388家,占全市比重为35.7%和22.6%;全市57家新型研发机构中,东部组团和西北组团分别有20家和17家,占全市比重为35.09%和29.82%;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方面,东部组团最多,达14.55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76.31%。

    高企、新型研发机构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是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在五大组团分布的缩影,火炬开发区(含翠亨新区)和小榄镇是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两个高地,其他镇区在全市创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

    以发明专利授权量为例。2017年,中山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493件,数量排珠三角第6,同比增长23.7%,增速排珠三角第4。其中,火炬区数量遥遥领先,达到442件,其次是小榄、东凤、南头,分别达到162、107、103件;但最少的镇区只有9件,火炬区的授权量是其49倍。

    又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例。据统计,2017年中山全市通过认定的高企数量为1718家,数量位居珠三角第五,新增836家,同比增长94.8%,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三。在公布的名单中可以看到,火炬区、小榄镇数量领先,分别达到323家、220家。大涌、沙溪高企数量最少,仅6家和10家;10各镇区增长1倍以上,其中横栏、坦洲增速分别为159.5%和155.3%,表现抢眼,但增速最慢的镇区仅为20%。

    再看市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指标。其中,火炬区总数达19家,遥遥领先;东区、东凤、横栏、阜沙增速最快,均达到100%,黄圃实现零的突破。但是,部分镇区如西区、沙溪、大涌等未能完成年初新增1家目标,其中沙溪和大涌至今仍没有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火炬开发区、小榄等镇区创新基础较好,部分镇区基础相对薄弱,在平台建设、研发投入方面发展相对缓慢。

    创新平台缺乏有重要支撑力量的大平台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山市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等举措,创新平台迎来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共387家,其中国家级达7家。去年新增1家国家工程实验室、96家省级工程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覆盖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

    但就创新平台的质量和吸引力而言,中山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仍显薄弱。《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课题指出,全市创新平台存在“有数量缺力量”的短板。

    一方面,中山市现有创新平台级别不高,多为企业主导建立,以技术应用开发为导向,原始创新能力较弱。以中山市发展态势良好的健康医药产业为例,2016年全市健康医药产业约有200家企业,实现产值约800亿元,拥有中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测中心、华南新药药物制剂中试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涵盖工艺、检测、中试、临床等环节,但缺乏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对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军企业有强吸引力的重大创新平台。

    另一方面,中山市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布局竞争中,优势较少,缺少对产业创新发展有重要支撑力量的重大平台。横向看,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和国家基因库”、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及“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这些重量级创新平台有可能对相关专业高端科技人才和产业产生虹吸效应,加剧中山市在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方面的困境。

    破局

    组团为支撑 抓重心布局创新节点

    面对创新支撑不强、创新资源不足、创新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山如何补短、如何追赶、如何布局?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全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高规格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山将东进联深圳、北上接广州、南拓通珠海,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中心、东部、南部、东北、西北五大组团为支撑,突出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坦洲裕洲岛、三角迪茵湖的关键节点作用,形成“两区一岛一湖”和“五大组团”协调高效、相得益彰的创新布局。

    “五大组团”分类施策建设创新平台

    对此,《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课题提出具体建议。

    其中,东部组团以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为双轮驱动,由火炬开发区承担全市创新主战场角色,承接广东省建设全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光成像与光电子信息等产业;翠亨新区发挥毗邻深圳、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承接深圳和香港的优质创新资源,全面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以及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中心组团则依托中山市游戏游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中山分平台、广东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中山分中心等服务平台,重点发展信息、网络、软件、物流等知识服务技术,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业创新中心。

    南部组团以坦洲裕洲岛为节点支撑,对接珠海横琴自贸易区、澳门高校科技资源,打造中山南部创新中心。重点发展精密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光电装备等先进制造业。

    东北组团以三角迪茵湖为节点支撑,对接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打造中山东北组团创新中心。重点发展高端精密电子、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科技等先进制造业,以及大数据、信息服务、先进物流、科技成果转化等现代服务业。

    西北组团以中山市产业发展平台小榄园和古镇园为关键载体,重点发展以半导体照明、五金、家电、厨卫为特色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整合、总部经济、互联网+平台、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要做好“三篇文章”

    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中山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目标是建立稳定持续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机制,力争全市高企数量突破2000家,推动更多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根据计划,今年中山将发布全市高企树标提质50强榜单,通过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标杆建设和示范推广,支持现有骨干高企做优做强,推动一批中小型高企上规上限;通过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加大科技创新券、研发费补助支持力度,培育更多的科技“小巨人”。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课题进一步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创新三条路径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从创新生态、创新环境、创新基础三大方面完善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无中生有,要引进发展一批5G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项目;二是有中生新,要推动中山市五金、家电、灯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三是新中生优,要积极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做优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如何提升创新平台吸引力问题,课题建议,要支持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从“1+4”向“1+N”拓展,加快推进中山市科技服务集聚基地、东部组团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国科大创新中心(中山)、中以(中山)科技创新中心、中航联创(中山)创新中心、哈工大科技园建设。此外,根据中山市的光电、通信、智能制造、健康医药等产业基础,引进相关专业领域在国内外排名靠前的高校、研究院所,在中山合作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集聚学界、业界前沿人才开展协同创新,推动行业最新最先进的研究论文转化成改进产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江门:五大任务八大工程剑指国家创新型城市

江门日报 2018年04月12日

    近日,江门审议通过了《江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面梳理和研究分析江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基础和制约因素,理清产业体系、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服务、“双创”环境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结合新时期发展机遇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要求,并与江门系列中长期专项规划和相关报告进行有机衔接后,提出了江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五大任务和“产业发展、创新载体、‘双创’示范、创新人才、开放合作、创新服务、创新环境、科技惠民”等八大重点工程。

    破解五个方面突出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和企业技术改造。本次《实施方案》获审议通过,标志着江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步伐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记者了解到,从江门现实状况出发,《实施方案》致力于通过全盘谋划,破解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速创新资源聚集,着力解决江门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高校科研机构较少、现有创新资源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较弱等问题。

    二是谋划建设更大空间、更高水平的产业载体,积极推动五大万亩园区和自创区等建设,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充分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初创小微企业、成长成熟大中型科技型企业等各发展阶段的企业培育支撑体系。

    四是强化区域开放合作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引导,主动承接国内广深佛、港澳台,乃至国外欧美地区等人才、技术、资金、成果等创新资源,努力创造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努力解决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高新区等核心区辐射能力偏弱、领跑能力不足等问题。

    五是深化“四链”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深化推进政府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为江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完备的服务保障。

    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按照规划的目标要求和基本思路,江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进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筹划启动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及总结评估阶段。发展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创新能力、创新产出、产业规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均实现大幅增长,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作为珠三角西岸中心城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节点城市,创新一直是江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江门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政策体系完备,创新格局初现;侨乡特色鲜明,资源禀赋突出;自然环境良好,城市生态宜居。

    为深化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有关主要任务以及重点工作。其中主要任务包括五大部分:推进产业载体建设,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加速创新资源聚集,构建合作共赢新格局;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政府简政放权,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重点工作可以总结为八大重点工程。其中,产业发展创新工程提出加快推进重大产业载体建设,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内容;创新载体建设工程提出全力打造自创区核心区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快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创业创新示范工程包括强化“小微双创”示范,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推进大型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推进“江门质造”品牌建设等内容;其他还包括创新人才汇聚工程、开放合作共赢工程、创新服务优化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和科技惠民支撑工程。

    “科技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与建设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工作支持,力争在今年完成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申报工作,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滨州构建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力争九大方面“发力突破”

 滨州日报2018年02月07日

    把日常科技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摆出来,将切中实际的意见、建议提出来,总结过去工作成绩与问题“平分秋色”……近日,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现场分析问题、解疑答惑,瞄准争先进位自我加压谋划今年工作,清新、务实的会风令人振奋。

    “科技工作中抓手较为缺乏, 高端人才引进难,考核时多注重总量而较少考虑增量……”记者注意到,在座谈交流环节,各县区科技局(经发局)负责同志不念讲稿,没有套话,每人都立足县域科技工作实打实地提出两三条“问题”与建议;而全市科技工作报告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对问题、短板更是逐条分析,准确具体。

    据悉,2017年,全市研究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3%,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三位。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94家,企业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贡献达到96.42%。全年专利申请5541件,创历史新高,专利授权量2736件。全市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86项,1人公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入选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入选省科技厅西部人才计划。新通过省科技厅备案院士工作站7家。

    而对于科技工作中现有短板、缺项、盲点,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要求全市科技系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对时对事,制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逐项予以解决。

    记者了解到,2018年,我市科技工作将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在以下九大方面“发力突破”:

    聚焦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方面发力突破。高质量编制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出台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以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特色,建立可考核、可验收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力争到2020年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聚焦构建完善政策体系,在打造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环境方面发力突破。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小微企业“创新券”补助等“1+N”配套措施,确保创新政策上下贯通、无缝对接、全面落实。

    聚焦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力突破。充分发挥省级以上开发区尤其是高新区的孵化、加速、聚集、辐射等作用,并积极助推高新区早日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200亿元。

    聚焦高端创新资源供给,在建设创新平台载体方面发力突破。支持愉悦家纺加快山东生态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全球首个健康睡眠大数据库。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工程,力争年内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2家以上、新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积极推进滨州高端铝材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和首批市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新培育市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3-5家。

    聚焦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方面发力突破。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千家单位专利清零行动,年专利申请超过2500件、年专利授权达1500件。积极落实专利资助政策,进一步优化市专利奖奖励制度,激发全社会发明创造积极性,力争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件以上。加快滨州知识产权学院建设步伐,打造山东知识产权数字信息中心,争创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此外,聚焦创新服务理念转变,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发力突破;聚焦创新链与资本链融合共生,在推动科技金融多点融合方面发力突破;聚焦打造区域示范高地,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力突破;聚焦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发力突破。

 惠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 2018年01月29日

    ■“贯彻新理念展现新作为”的惠州实践②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总投资129亿元的广东省重点项目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多栋厂房已经封顶,今年起将陆续投产,一个世界级平板显示产业园区显现雏形。

    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模组和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预计年产值近900亿元,在规模、技术、质量上打造世界一流,抢占全球中高端市场,支撑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迈向5000亿元产值。

    这是惠州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高端化转型、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生动注脚。

    近年来,惠州坚定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目标不动摇,聚焦发展质量、动力转换、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生态环保等发展指标,一步一个脚印推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质量发展,惠州重点发力“四个三”,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做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三个支撑”,突出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抓好乡村振兴“关键一手”、走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一步”的“三个关键”,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文化强市建设水平、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三个水平”。

    眼下,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三大机遇之下,坚持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惠州,新一轮开放创新发展蓄势待发,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培育万亿产业集群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增强经济质量优势,是惠州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不断探索的方向。

    去年,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炼油项目成功投产、120万吨乙烯工程竣工试车,旭硝子第8.5代显示玻璃项目实现量产……大批实体经济项目加快成长背后,是惠州深入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1000多名首席服务官,为1000多宗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该市还深入推进“数字惠州”“集成办理、一次搞定”等政务改革,并创新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惠州政府非常重视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TCL集团专务、多媒体高级副总裁梁铁民说,惠州的服务效率较高,营商环境很好。

    这背后是惠州实施“一揽子计划”,开展减证便民、减负惠企、审批提速、网络便民、服务提质、公共服务提升“六大行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特别是在为实体经济企业减负降成本上“实招”“大招”频出。惠州从降低税费负担、降融资成本、降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人工成本、降用能用地成本、降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等方面送“减负大礼包”。

    企业综合成本的减法,换来的是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加法。去年,惠州降低企业成本约162亿元,让企业创新发展“轻装上阵”。

    “这些年涉企收费少了很多。”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致远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向感慨地说。

    近年来,惠州还围绕项目和企业从“出生”到“成长”全过程,大刀阔斧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公共资源交易、“中介超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张清单”管理等,多项亮点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近日,惠州成为广东唯一的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发展力,新一轮区域竞争不仅是企业、项目、资金的竞争,更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如果说持续降成本让企业减少了“成长的烦恼”,那么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则吸引海内外越来越多高端优质项目落户成长。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红利,惠州这个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成员“磁场效应”越来越强,吸引全球项目、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扎堆而来。2013年以来,惠州新立项亿元以上项目1229个,完工481个,在建629个,开工率90.32%;招商选资签约项目共3788宗,计划总投资10041.57亿元。

    去年12月28日,在惠州发展实体经济推进项目建设现场会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动工252宗、竣工182宗、签约283宗,总投资达4338.69亿元,进一步夯实了实体经济根基。

    如今,惠州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3年居全省第2位,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部分技术实现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接下来,惠州将培育壮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计划到2020年建成万亿产业集群。

    创新引领孕育强劲动能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惠州坚定不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推动创新落到发展上,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地带,有着广东省最大内陆淡水湿地——惠州潼湖。在这周边区域,一大批“高大上”的创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正崛起一座“头脑产业”新城,加快迈向“广东硅谷”。

    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潼湖周边还是“一张白纸”。自2013年6月惠州首次提出“潼湖智慧城”概念后,潼湖的规划接连升级,从市级平台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平台,从“零基础”变身创新研发高端园区,如今已引进全球IT巨头思科、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韩国SK科技城等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项目。

    走进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只见一批“创新明星”已经落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南创新基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华南)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中科院遥感所南方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等14家高端科研院所已入驻。

    这是惠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去年,惠州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十大工程”,仅一年内就增加336家高新技术企业,高企总量达802家。从2014年的183家增加到2016年466家,再到2017年突破800家,这种爆发式增长为惠州实现高企“千家俱乐部”增添了底气。今年,惠州将开展“高企树标提质行动”,确保高企总量1000家以上。

    除了高企异军突起,惠州其他创新主体同样加快成长。去年,惠州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总量达26家,孵化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去年6月,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惠州成功举办,吸引海内外300所高校和近3000家企业参会,重点推介展示6600项科技成果,产学研对接合作成果丰硕,形成创新力、生产力。

    通过科交会,惠州市政府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签约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项目。这个总投资350亿元的项目,将促进高校与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产学研合作示范性标杆。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985”“211”高校已同意入驻潼湖大学创新园。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去年建成北斗开放实验室惠州分实验室,还设立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1个,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夏佳文院士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团队、王复明院士工程安全与防护团队、TCL集团新型量子点显示技术团队入选“珠江人才计划”。这些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引进和培育,使惠州补高端人才短板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惠州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进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比利时广东IMEC研究中心等建设,计划引进领军人才20名以上、高水平创新团队10个以上,还筹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按照目标,惠州力争2020年迈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沿着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惠州在创新之路上铿锵迈进。随着一大批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和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到来,惠州将加快建设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

    逐浪全球化“惠州智造”走向世界

    开放带来进步,也势必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在这方面,惠州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TCL的彩电生产基地里,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设备轮番上阵,一台台电视机快速完成从组装生产到打包出货。带着“惠州智造”印记,它们漂洋过海,最终销往世界各地。去年,其电视产销量接近2400万台,其中近六成销往国外市场。

    作为惠州土生土长的国际化千亿巨企,TCL如今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布局,是惠州对外开放的集中体现。

    “位于珠三角的惠州,是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惠州的产业环境和区位优势,为TCL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和机会。”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说。

    改革开放40年来,惠州已深度融入全球化大潮,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努力抢占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目前,惠州已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惠州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2年开始,惠州先后在巴西、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共举办6场“惠货全球行”活动,帮助企业“走出去”,参展企业超300家,累计达成贸易合同金额超30亿美元。今年“惠货全球行”第7站计划在印尼举办。

    “惠州政府提供了很多平台,我们每年参加惠货全国行、惠货全球行等展会活动,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惠州市华阳集团副总裁、华阳通用董事长曾仁武说。

    一直以来,惠州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

    在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全球IT巨头、世界500强明星企业思科投资建设的潼湖科学城项目已动工。一座世界级数字化产业高地将崛起。

    思科进驻,是惠州“引进来”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惠州已吸引了3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惠州投资了60余个项目,累计办起9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如今,惠州正推动“六区联动”,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

    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下,借力建设“千万级新干线机场”+“3线9站”高铁布局+“亿吨级海港”,惠州将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融入广州、深圳、香港特大城市“30分钟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都市圈”。

    特别是随着国务院日前作出批复,中韩产业园“花落”惠州。中韩(惠州)产业园成为目前广东省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外共建产业园。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中韩(惠州)产业园三大机遇下,紧邻广深港3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惠州,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承载区。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介绍,惠州有改革开放创新的传统基因,粤港澳大湾区会全面激发惠州的发展潜力。惠州毗邻深圳、香港,有非常好的发展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让惠州搭上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快车,把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延伸

    民生共享创造美好生活

    惠州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全省第一

    近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公布2017年广东省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系列调研报告显示,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中,惠州以79.1分高居榜首。

    这是惠州2016年排名第2位之后再次回到第1位。在此之前的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惠州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此次也是惠州自2012年以来第5次荣登榜首。

    这背后是惠州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突出全民共建共享,着力抓创建、办实事,民生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去年,惠州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397.7亿元,增长1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71.8%。

    2012年4月,惠州被确定为全省首个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市。那时开始,惠州在全省“首吃螃蟹”,大刀阔斧地推进这项改革,获评“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

    惠州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试点3年间,全市财政投入基本公共服务资金累计超过340亿元,在10个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实施了义务教育免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健康档案等542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惠州还积极打造“民生财政”,坚持将市级新增财力的75%、县级新增财力的60%以上投入民生,努力把更多的财政增量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指数与居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惠州5年累计民生支出1088亿元,年均增长27.7%。

    引人关注的是,惠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和教师“县管校用”的巡教制度,率先建立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在城乡、区域间定期交流制度以及重大医疗设备共享机制,探索推行电子教育券、文化惠民卡等公共服务券。

    惠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众满意度指标考评中,惠州的公众满意度排名第一,是全省唯一一个达到优等的地级市。

    数据显示,惠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121∶1缩至2016年的1.887∶1,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17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增长10%。

    今年,惠州计划投入19亿元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7项具体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教育提升、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民生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将对全市常住人口实施免费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还将免费为该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曾表示,惠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不管是从改革理念上,还是从具体的措施上,形成了一系列可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的“惠州经验”。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