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民营企业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8-12-06  |  浏览:

“晋江经验”为什么行:

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审批调解从快从简

2018-07-17   凤凰资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晋江,一座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泉州下辖的县级市。宋元时期,晋江“泉州刺桐古港”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斗转星移,晋江人背靠海港,迈出步伐走向海外,成就晋江这处侨乡。晋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十户人家九户侨”是当地一大特色。2017年以来,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华侨来晋定居800多件。“十户人家九户侨”是晋江最大的特色之一。晋江华侨、华人多达300万,是本土人口的3倍,加上百万外来人员,故有“海内外500万晋江人”之说。

40年前,在改革开放之初,晋江由于受土地资源总量不足,加之濒临东南沿海,土壤生产力中等偏下的现实窘境,使得晋江干部群众认识到走以农业为主的路子行不通,必须把工业引进农村,实施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彼时,一批批企业家崭露头角,打造了一个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发展乡镇企业模式。

此后,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始终高度关注晋江发展。从1996年到2002年,习近平6年7次深入晋江一线,进基层、下企业、访农村,不断密切关注晋江的改革发展事业。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再度专门到晋江深入调研,从改革开放事业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格局的角度,系统、完整总结并首次提出了“晋江经验”理论成果。

16年来,晋江始终以“晋江经验”为遵循,凝心聚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晋江经验”创新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不断做大做强,才逐渐建立了各自的商业版图。

2017年,晋江用福建省两百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全省十六分之一的GDP。如此庞大的经济发展数据,竟然在一个陆域面积仅649平方公里的县级市出现。

晋江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如何?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给出的一组数字直观而震撼。晋江经济总量连续24年位居福建省县域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7届位居全国5-7位。

据晋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提供了一组数字:截至2018年2月,晋江全市企业5.11万家,民营企业达到4.84万家,全市GDP总量中,来自实体经济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

为何晋江企业数量如此巨大?民营经济又为何如此发达?“晋江经验”能够提供答案。

“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在晋江的经济格局中,实体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

如何让“爱拼才会赢”的闽南商人“敢为天下先”? 晋江如何激发实体经济、民营经济活力?

答案正在于此。

从简,“喝茶”调节商事纠纷

良好的政商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2016年3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关于“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既告诫领导干部,也督促民营企业家,要一起厘清政商边界,共同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

“晋江经验”的形成与发展背后,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当地良好的政商关系。

陈埭镇是晋江第一大镇,凭借以制鞋为主及相关配套五金、塑料、服装等加工厂为辅的产业模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也赢得了“中国鞋都”的称号。

目前,陈埭全镇有各类企业3000余家,企业之间有商业行为,就会出现商事纠纷,无法协商对簿公堂后又会由于诉讼时间过长而影响企业生产活动。

为此,陈埭镇于2010年12月20日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在商务领域开展调解工作的专业机构——陈埭镇商会商务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构建起地缘与商缘相结合、商会调解与诉讼调解相衔接、司法公信与商务诚信相融汇的纠纷解决机制。

“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有公信”是调解委员会的标配,坚持按照“四有”的标准,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退休干部、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企业家等具有较高威望的代表人士中物色合适人选,目前,调委会已有38人专业调解员,并聘请晋江法院一名退休庭长作为首席调解员。

调解委员会主任丁荣华介绍,专业调解员们都是当地纺织服装企业的行家里手,懂“行情”、知“行规”、说“行话”,可以有力推动商事调解迅速打开局面,取得实效。此外,法院与调解员之间在调解过程中相互配合,更容易分析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涉法情况。

有趣的是,在丁荣华看来,企业有纠纷可以“喝茶”解决。

闽南茶文化盛行,而陈埭镇的企业之间出了纠纷,就去调解委员会的会议室喝喝茶,大家坐下来把事情讲清楚,快速而且有效。

调解委员会还专门制定了商事调解流程图,建立健全工作规范、工作职责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调解工作。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在调解委员会看到了《晋江市陈埭镇商会商务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规范》,在这则工作规范内,明确规定了调解工作时限:“调解工作时限为收到案件之日起15日,疑难复杂案件不得超过30日。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由调解委员会及时向法院或当事人反馈,交由法院继续审理或由当事人申请仲裁,起诉。”

据《晋江经济报》报道,2013年2月,在晋江陈埭镇商会,120多名来自各地的鞋材辅料商前来领取由于晋江某上市鞋企重组失误造成的拖欠货款。

时任陈埭镇镇长苏延辉介绍,这是一起因两家鞋企重组不当而发生的拖欠材料款纠纷案件,材料拖欠款项总额为4200多万,被拖欠材料商120余家,影响范围之广泛甚至已超越福建全省。

“到今日,经过两家鞋企协商各自分担一部分拖欠货款的赔付,加上鞋材辅料商的理解和配合,这个案件终于妥善解决,当事双方对调解结果都十分满意。”苏延辉表示,陈埭镇的鞋产业链十分完整,企业与材料商之间多是信用交易,这起案件的成功解决,对陈埭镇鞋材市场的稳定,以及陈埭镇数千家企业之间维持多年的可延续交易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商事调解员、陈埭商会副会长李海庭告诉记者,正是由于这个拖欠材料款的案件涉及范围之大、案情之复杂令人“头晕目眩”,所以,陈埭镇商会基于陈埭镇商界信任,借助商会的影响力和各方面资源,充当起调解这起案件的角色。

“商会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大家都是做企业的,诚信经营是基本。所以,发生这样大的纠纷,如果能够调解就尽量在调解委员会里调解。”李海庭说道。

此外,李海庭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类似的案例非常多,调解委员会成立之初,晋江就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市、对晋江的企业发展影响非常大的事件,市委书记要求商会牵头,委员会进行相关协调工作,当时情况复杂,中级法院给委员

会进行了指导,镇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最后通过一两年的工作,其间还曾多次到香港,最后终于成功调解,节约了很多的司法成本。

调解委员会主任丁荣华向澎湃新闻介绍,“目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还会进行引导辖区内企业的诚信经营工作,宣传依法经商的具体案例,请法律专家为企业上课,告知其如何依法经营股权机构等。对于一些困难企业,委员会帮助其通过转型依法提升,如采取重组等方式。实在难以为继的,则让其依法退出。”

澎湃新闻了解到,调解委员会从成立至今,坚持“服务企业,促进和谐”的原则,有效化解了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种矛盾纠纷。据统计,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经济纠纷1562件,总金额36亿左右,其中涉案318件,标的6.9亿元。

陈埭镇政府1号楼,多年风吹雨打后有些斑驳的老筒子楼,来往调解委员会的企业主络绎不绝,同时也见证着“中国鞋都”的发展。

陈埭镇与公、检、法建立联系协作机制,打通服务企业“最后1公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调解委员会的出现,不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而且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17年,该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从快,行政审批擦亮“晋江之窗”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这是晋江市政府向晋江企业做出的承诺。

近日,市委书记刘文儒告诉“晋江经验”采访团记者,政府要全力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三种角色,营造便捷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如何做好服务?对于政府来说,就是营商环境的提升。而对于企业来讲,营商环境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公平程度上。

随着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外在的监督不断强化,官员和企业“勾肩搭背”、权钱交易的空间不断得到压缩,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不靠关系靠本领,不走歪门走正道,企业办事靠关系、找熟人的陋习正在被摒弃,不用去请客送礼,费尽心思拉关系,企业家只需要专心把主业做好就行。

而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个服务企业,擦亮“晋江之窗”的机构。

2002年底,晋江作为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深化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成立了福建省首个行政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前沿阵地,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013年,晋江市开展了十二轮审批制度改革,再造审批流程,推行市、县、镇三级审批联动和网上审批,设立电子监察中心,全面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和规范中介组织管理,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促进市场经济公平有序发展。

16年过去,进驻中心的所有事项,办理流程全部精简到“受理—审核—决定”三个环节内,办理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间的17.75%,当场即办率80.36%。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91.77%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乃至“一趟不用跑”。

16年来,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以及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的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紧紧围绕审批提速与服务增效并举的思路,全面推进审批服务理念机制作风深层次变革,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路子。

曾福泉是约克新材料公司的创始人,1998年远赴英国读书,2008年回国后创办公司,专注于塑料液体色母的研发。他主要从事液体色母及液体色母自动添加系统的研究,产品主要用于塑料的着色和功能改进。

曾福泉告诉“晋江经验”采访团记者,“我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在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和仪器,读书读久了不太善于沟通。但是回到晋江以后,政府主动对接了许多企业上的政务所需,比如办房产证,企业落地之后,在区里办理的相关工作事项都由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处理,而且绿色通道并不是对特定企业单独开放的,对所有公司都会采取主动式服务,没有了从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拥有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这种跟政府的沟通方式让曾福泉坚定了信心。2008年以后,他安心搞研发和生产,努力开拓市场。目前,他的企业是泉州乃至全国第一家做塑料新材料的公司,填补了国内空白。

“全球一共有四家企业有这种核心技术,我们是其中一家。”曾福泉说道。

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组书记洪荣塔告诉“晋江经验”采访团记者,目前全国有许多工作内容同质化的行政服务中心,相比起来,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独具特色。

“中心成立以来,一直把流程再造作为工作主线,持续削减审批事项、精简前置条件、撤并审批环节、"瘦身"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和疏解办事堵点,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实行联审联办的机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洪荣塔说道。

洪荣塔从企业、海外华侨、新晋江人3个维度各举了一个例子,证明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在打造审批服务快速通道的同时,十分关注企业和群众的服务需求,在坚持依法依规办事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努力为企业完善产权手续,提供简化程序的服务。晋江的民营经济发端于“草根工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工业企业存在产权手续不完整的问题,影响了抵押贷款。针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中心采取简化优化前置审批手续的办法,对这些经过工商登记、正常生产、依法纳税并取得用地批准手续的企业建成投入使用的工业用房,并提供补办不动产权证书的服务。

晋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有300万海外乡亲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近几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华侨申请来晋落户增多,办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复杂问题。比如有的申请人反映他的护照、居住证、出生等相关证件遗失,又由于回国多年与外方无联系,或不具备有效国外居留证件,无法在国内或国外补办,有的申请人在国外出生,提供的资料无法判断他的原籍是否在晋江,有的申请人护照信息与注销户档不一致等。

针对这些问题,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论证,在多方核实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向上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努力为申请人排忧解难。仅2017年以来,就办理华侨来晋定居800多件。

同时,为新晋江人和晋江在外人员提供新农合异地结报服务。晋江外来务工人员常年保持在100万左右,而目前新农合跨省计划系统还没有打通,在这种情况下,新晋江人就医报销需要两地奔波还需自行垫资,负担较重。

2015年起,晋江率先推出异地结报服务,做到“三个一”,第一个“一”是保持一个“不变”——保持新晋江人户籍所在地新农合政策补偿标准管理审核权限,资金的运转方式不变。第二个“一”就是构建一个平台,依托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结报服务延伸平台。第三个“一”是实现一个目标,新晋江人在晋江就医,交建初审,在家乡快速审核,并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及时向申请人发送补偿款。目前经过多方对接,已经开通了重庆垫江丰都、福建省漳浦等五个县区的异地结报服务,下一步还将逐步扩大覆盖面。

对于即将外出经商或者务工人员,则依托将设在广西、山西、广东、昆明、北京、上海等地的晋江商会,设立了13个异地结报的服务点。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注意到,在分享对“晋江经验”的看法时,几乎所有企业家都提到了政府的办事效率,解决了从前“办证难”的诸多问题。这都得益于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16年以来对于“服务”的准确定位。

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成为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的窗口。

“晋江经验”的指引下,16年来,晋江市政府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中,融入了“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这十六个字,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民营企业数量和经济体量时,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刘文儒表示,“我们在坚持"亲""清"政商关系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政企互动优良传统,凝聚发展合力。”

刘文儒还表示,2020年,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将在晋江举办,在此前的申办工作中,全市企业家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纷纷主动参与申办工作,申办成功后,企业家对晋江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纷纷启动“新回归工程”,为晋江新一轮的发展注入强大后劲。

抓好“五个关键” 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2018-11-21  人民网--新疆频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申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11月1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经济是兵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将积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如何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保障兵团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段建国认为要抓好五个关键举措:

一是梳理民营企业发展难题。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主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情况,认真倾听民营企业意见诉求,梳理民营企业对市场监管方面的建议,对照检查市场监管部门涉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监督检查,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是优化兵团辖区营商环境。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8.5天的目标任务,切实压减民营企业申领营业执照时间;积极推行授权银行网点及团场机关相关机构代办企业注册登记等事宜,最大限度压缩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时间;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对兵团可落实的91项涉企事项拟直接取消审批1项、实行告知承诺19项、优化准入服务71项,积极推动将兵团辖区26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全面推行“26证合一”,实现“一套资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全面推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实现产品准入改革,全面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是全面简化行政许可流程。认真梳理承接的507项市场监管行政职能特别是行政许可职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将能够下放的行政职能及时全部下放师市场监管部门,实现就近就地服务民营企业;对于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许可事项,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大幅度压减行政许可申报材料,全面压缩行政许可受理、评审、审批、制证时间;落实“谁许可、谁付费”的要求,争取财政资金,减免企业许可事项费用;在阿拉尔市、铁门关市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网上办“零见面”试点工作。

四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按照“双随机”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公正监管,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商标和广告、质量和计量、标准化和认证认可、工业产品和流通商品、注册登记和信用监管等方面的联合监督检查,实现“一次出动、多项检查”“一次入户、全面体检”的集约化执法,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加强涉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全过程监管,坚决守住安全风险底线,用严管重罚把“害群之马”逐出市场。

五是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质量。督促市场监管技术机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检验检测行为,提高服务企业效能;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压减民营企业申报检验流程和等待时间;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业,尽快形成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让兵团各类企业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检验检测服务。

服务民营企业 实在!

2018年11月27日  人民日报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政府成立新机构、试点新办法、拿出新举措,改进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记者走访三地,调研当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实际成效。

一个机构

辽宁升格营商环境建设局,横向整合,优化衔接

  辽宁省机构改革中,一个变化引人注意——“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调整为“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并且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2017年,辽宁在全国第一个设立省级营商监督机构——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使用了原中小企业局编制。此次机构改革,辽宁将省政府政务办公室、办公厅管理的民心网,整体划转给营商建设局。辽宁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李方喜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基础性改革,辽宁此轮政府机构改革确定党政部门60个,很多部门被砍掉、合并,但具有辽宁特色的营商局却单独保留而且提格壮大。

  “经过这次调整,营商局的职能进一步优化,增加了24个编制,队伍也壮大了。”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周轶赢说,原来营商环境建设各部门纵向的事情分属各系统内管理,对涉及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程序流程再造缺乏衔接,现在营商局都统领起来。工作着力点将更侧重营商环境的基础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解决一些体制机制共性问题,比如,推广沈阳建设项目审批中容缺审批、承诺制等好做法,解决营商环境的痛点。

  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成立的第一年,该局主要工作方式就是针对企业投诉,到各地督查、暗访、调查。“很多时候,要和地方政府较劲儿。有时候个别部门拒不整改,我们只好通报曝光这些典型案例推动工作。”该局一位处长介绍。在本次调整中,省级政务服务大厅整体划转给营商局,营商环境建设有了更为具体的抓手。“以前发现问题只能是通报,存在一定滞后性。现在我们能建立全省统一的营商服务网络8890平台,实现了对全省行政审批权的监管。”周轶赢说。

  “优化营商环境,最根本的是理念、观念变化。”周轶赢说,“原来曝光各地市都护着,现在都可以接受,并积极推进问题解决。但整个观念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还有个漫长的过程,营商局的工作才刚刚开了个头!”

  一次试点

重庆北碚推动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

  “没想到,政府主动出手,这么快就能帮我们解决大难题。”重庆骑龙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的商标被邻省一家公司冒用,想维权而找不到门路。今年,北碚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董事长任鸿秀诉说了商标维权的苦恼。会后,检察长联系重庆骑龙公司,让公司尽快准备维权的相关事实材料。随后,北碚区工商分局、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联合执法组赶往邻省,联合当地多个部门,对涉嫌侵权企业进行调查,帮助骑龙公司成功维权。

  作为重庆市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北碚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加挂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下设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据北碚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纯辉介绍,北碚建立收集—交办—催办—办结反馈的“直通车”制度,通过联系走访、设立服务热线等渠道了解企业困难,畅通民营企业问题反映渠道。通过《北碚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抄告单》,交给相关责任部门限时办结。责任单位办理完成后填写问题处理情况意见反馈表,交由企业签字后反馈。“直通车”制度建立后,已协调处理企业问题200余件。

  “以往有一种‘末梢神经麻木’的说法,说中央政策好,但下面没落实。我们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争取让民营企业家们体会到中央有政策、地方有落实。”北碚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吴萍说。

  此外,北碚出台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公职人员正负面清单20项,其中正面清单10项,负面清单10项,划定“红线”和“绿线”,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为引导企业形成良好风气,北碚区企业廉洁联盟今年正式成立,倡导会员企业守法经营,向社会公开承诺自觉践行“永不参与行贿”。“加入后,企业感到光荣,别人和你打交道也更加放心。”任鸿秀说。

  一种体系

  成都武侯区建设“网购式”政务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民企讲究效率,当然也期盼相应政务服务的高效率。”武侯区某连锁超市负责人说。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提出建设“网购式”政务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变“供给服务”为“需求服务”。“‘网购式’服务就是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餐’。”武侯区商务局负责人陈明毅介绍。

  “论服务,政府比电商还上心!”作为一家民营银行在成都武侯区的工作人员,王永才感慨,“比网购还方便的政务服务,是民企最好的‘催长剂’。”

  “网购式”服务要实现精准下单,必须了解企业诉求。武侯区成立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推行首问责任制、行政效能问责制,并聘请民营企业作为机关作风监督员,同时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列席区政府全体会议,听取他们对经济发展的建议。根据各企业的反馈情况,武侯区每年都会开展集中走访,区领导上门为企业阐释产业扶持、人才引进、劳动就业等政策,按照问题导向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此外,武侯区将发改等数十个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整体划转至行政审批局,打造3D网上实景政务大厅”,并针对楼宇企业设置了楼宇政务服务站,民企办事像上网一样方便。

  “企业的成立和成长是动态的,不能成立后就不管不问。”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杨海平说,按照近期目标,武侯区将在2020年前通过组建大数据中心和“网购式”服务团队,以企业体验为中心,强化“网购式”服务支撑保障,努力简化民营企业的办事流程。

  “政府对民企,既要无微不至,也要恰到好处。”位于武侯区的成都彩虹电器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到如今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美、中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负责人说,“‘网购式’的政务服务给予了民企充分成长的空间,让企业发展活力得到百分之百释放。”

 市社保局围绕“五转”出台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八项举措

2018-06-25 通化政府县区动态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五转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践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工作理念,市社保局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出台了八项举措。

一、积极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助力“创生个”和“个变企”

创生个发展加大支持力度。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以及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高校毕业生离校1年未就业的,灵活就业后进行就业登记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后进行就业登记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及时为其出具申领补贴证明要件,办理社会保险补贴,按规定标准足额发放到位。

个变企的小微企业,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对招用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出具申领补贴证明要件,办理最长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二、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发放稳岗补贴,推动“小升规”

小升规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缓解资金压力,对不裁员或少裁员、裁员率低于登记失业率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参保企业,定期为其办理稳岗补贴申领手续,按上年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一次性发放稳岗补贴,把稳岗补贴的政策红利释放给企业,支持企业减少裁员扩大产能。

三、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小升规企业减轻缴费负担,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定,将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由1.5%阶段性降至1%。其中:单位缴费费率降为0.7%、职工个人缴费费率降为0.3%,政策延续至2019430日,待国家和省新政策出台后,及时按要求执行。

四、创新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小升规新登记的参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单位自主如实申报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实行三年免稽核。同时,在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时,帮助指导企业办理养老保险费缓交手续,缓缴期内免收利息和滞纳金。当人员发生退休、调转流动时,采取退一补一政策即时办理。

五、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增强企业活力

为支持小升规企业发展,提高企业职工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和职业技能水平,弘扬通化工匠精神。对累计缴纳36个月以上失业保险费,并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六、设立企业联络员,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围绕五转行动计划,全面对标学习台州经验、对比先模典型,查找在服务通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联络员制度,抽调20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作为企业联络员,向企业发放社保企业联络卡,标明联络员姓名电话及职责。联络员及时向企业宣传解读社保政策,指导培训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相关业务,重点涉企社保业务由联络员全程代办,让企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发展上。

七、为企业邮寄缴费收据,实现企业缴费“零跑动”

为更好服务五转企业发展,对参保企业通过银行、网络等方式缴费后无需再跑一次社保局领取收据,由市社保局免费邮寄到企业,变企业上门领取为无偿邮寄,真正做到让企业缴费零跑动

八、强化培训指导,为拟上市企业保驾护航

全力为股上市企业做好社保服务。在企业上市过程中,详细了解企业参保状况及行业特点,对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帮助协调解决,为企业及时、准确出具相关参保、缴费证明,开辟绿色通道,助推拟上市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

民营企业,市检察院给你们带来“15条”保障

2018-07-25 《重庆晨报》

 “15条工作意见”包括: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慎重处理民营企业融资类刑事案件、慎重处理民营企业涉税刑事案件、慎重处理民营企业创新创业中涉嫌犯罪的案件、依法办理民营企业合同纠纷监督案件、依法办理民营企业劳动争议纠纷监督案件、依法办理民营企业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依法办理民营企业民事行政执行监督案件、依法办理民营企业产权申诉案件、依法准确适用强制措施、加强立案和侦查监督、加大追赃挽损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着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办理民营企业案件指导。

“15条工作意见主要涉及7个方面:

易发多发的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要求充分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针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高风险特点,强调依法慎重处理民营企业创新创业中涉嫌犯罪的案件;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面临转型升级、经营困难等压力的实际情况,强调依法慎重处理民营企业融资类刑事案件;针对司法办案可能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的问题,强调依法准确适用强制措施,注重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提高办案质效;针对合同纠纷、劳动争议频发,民营企业与行政机关争议不断的问题,强调依法妥善办理民事行政纠纷监督案件;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执行难的问题,加大执行监督力度;服务保障民营经济认识有待提高,措施有待细化等问题,强调加强指导和夯实责任。

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学平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市人大代表彭学平说,“15条工作意见的内容很实在、很接地气,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信心和动力。

 我市十条支持措施助民营企业腾飞

2018-08-24 沧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前,市发改委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通过鼓励民间投资、深化双创双服、强化要素支持、降低企业成本、营造优良环境等,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十条措施具体包括:

围绕6+5”产业体系,从市级项目库中精心遴选并定期发布投资前景看好的小微产业项目。积极开展特许经营PPP项目推介活动,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更多进入实体经济。

进一步将更多民营企业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确保每年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民营企业项目所占比例不低于50%80%

综合运用媒介平台,及时宣传沧州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国家、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并进行深入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提振企业家投资信心,引导民营经济从产业链低端、价值链末端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发展。

加强对“双创双服”工作的协调调度,持续推进33个专项行动稳步开展;畅通服务载体,依托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梳理协调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深化“保姆式”“零障碍”“不见面”等包联服务,全力做好项目、企业的帮扶工作。

支持帮助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称号的,积极安排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用于平台建设。

紧抓新一轮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做好平台建设和产业转移承接,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融入;引导支持本地优势民营企业加强与京津各大科研院所和央企国企合作,促进实现成果转化和互利共赢。

建设占补平衡土地指标有偿调剂平台,积极协调保障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所需土地指标;建立健全各类指标交易市场,加大力度破解煤炭等量替代、环境排放容量等项目落地瓶颈;深化银企对接,多场次举办银企对接会,完善资本市场,加大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资金保障力度。

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委《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目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有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严格执行《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凡未列入目录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缴费人有权拒缴。国家规定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有关标准下限执行,落实省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充分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及时发现并处置市场价格异动,有效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会同市直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同时,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按照“一网、一门、一次”要求,加快网上联合审批系统开发进程,进一步压缩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需时间,2019年上半年实现减至8.5天以内。

加快推进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实现“红名单”和“黑名单”信息共享。

城关区税务局五项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2018-11-13  兰州新闻网

 

    今年以来,城关区税务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各项减免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该局精心安排部署,扎实推进,采取五项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强化政策宣传措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该局通过开展“大走访、大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宣传辅导,让民营企业及时知晓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提升宣传的及时性、准确性。

 办税大厅领导值班制度,确保零投诉。办税大厅领导值班制度已成为长效机制,第一时间解决了前来办税的纳税人疑难问题,做到了有问必答、精准解答、耐心解答。

提高服务水平,优化税收环境。自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从解决辖区企业申报表、增值税表、附加税表等其他表格的填写、发票的开具等难点出发,积极对纳税人进行辅导,办税服务厅设置咨询台,对纳税人的办税过程进行全程辅导服务。

开启延时服务,让纳税人便利又舒心。为解决纳税人“急忙赶”的现象,该局推出延时服务,并常态化、长效化。税务干部坚持在各自岗位上,让纳税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内不断优化升级,持续优化电子税务局的功能,提高办税质量。对外持续强化便民春风行动,推进“税银互动”助力小微企业,服务民营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武威税务部门六项举措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2018年11月16日凤凰网--甘肃频道

武威税务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减负降税政策的同时,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从六个方面着手,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助力。

税收宣传全面覆盖。针对全市民营企业多、分布广的特点,该局通过税务网站、公众号、微信群、QQ群、二维码、发放宣传资料、12366短信等多种渠道,采取点面结合方式,持续加强税收政策宣传,不断扩大政策知晓面,确保民营企业应知尽知。

纳税辅导全面开展。对内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提升政策解答与执行的规范性、一致性。对外通过“纳税人学堂”对民营企业财务人员集中开展最新税收政策及纳税申报实务操作培训。建立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工单制”,深入重点企业“一对一”开展精准辅导,实现纳税服务无缝衔接。

服务举措全面升级。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发布“最多跑一次”事项6119项,“全程网上办”事项7104项,647项业务实现全省通办,415项业务可全国通办。23000多户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手机办税APP等平台办理涉税业务,网上申报率达到90%以上。

营商环境全面改善。召开32场次税企座谈会,开展纳税人大走访,向纳税人问计问需问难,有针对性地解决纳税服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推行“容缺受理”“税务专邮”等特色服务,提速税务注销、申报缴税等办理时间,实行涉税资料“清单管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银税互动全面落实。与金融部门联合为纳税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搭建信贷平台,推出“税易贷”“银税通”“税贷通”等金融产品,为企业开辟了融资新渠道。今年前10个月,全市1268 户民营企业利用“银税互动”机制,成功申办贷款11.2亿元,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税改红利全面享受。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2953户小微企业享受减税红利2425.68万元,受惠面达到100%;增值税降税率政策惠及全市所有从事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民营企业;23户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718.35万元;377户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

市科技局强化措施

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2018-11-23 08:12铜川日报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精神,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市科技局在项目、人才、成果、资金等方面强化对民营企业支持,助力我市民营企业经济做大做强。 

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拓宽各种融资渠道。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对当年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分别按每件2000元、1000元、500元给予资助,对授权发明专利按每件1000元给予奖励。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专利质押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支持民营企业实施中省市项目,围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接续产业的培育壮大,支持我市民营企业积极申报、实施中省市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创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高的规模以上企业,给予奖励。 

加强民营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学校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支持民营企业培养引进人才。向民营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员,对选派的科技人员与企业联合提出的科技项目予以优先支持,探索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有效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企业进步;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力度,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的团队给予配套奖励。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互设研发中心,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对新认定的产业联盟牵头单位给予一次性10万元补助,对高校、科研院所在市域企业设立的科技研发平台和在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校设立研发中心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 

优化和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环境。全面落实中省各项税收优惠减免政策;鼓励在民营企业建立各类研发平台,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不同级别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分别给予补助;支持民营企业优秀成果在我市转化,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改善民生和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支持民营企业优秀成果在我市转化应用,对于技术成果交易按照额度进行补贴。支持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收益的70%以上奖励研发团队,科技成果奖励资金80%以上用于激励课题组人员。(记者 段海洲)

淄博科技局四大行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2018-11-20 大众网

近日,市科技局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传达了国家、省、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关于民营经济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从四个方面服务全市民营企业发展。

构建完善实效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困难及现有政策体系存在的缺环,研究制订一批新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完善具有淄博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强化政策引导,精准定位服务民营企业。加强我市“人才新政23条”等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工作,重点支持有技术、有前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鼓励企业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深耕原始创新领域的硬科技、黑科技、深科技。

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不断激发民企创新活力。重点围绕激发民营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和创造潜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培育和扶持;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记者王奇)

景洪交警“三措施”服务民营企业

20171124  西双版纳新闻网

     今年以来,景洪市交警大队立足推进三项措施,扎实服务民营企业,营造和谐警企关系。

     高度重视 扎实做好服务工作措施落实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措施》,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景洪市交警大队将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紧密结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的意见》及《云南省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提升效能22条措施》等文件,进行分工细化,压实工作责任,按照时间节点,逐条做好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同时,积极联系辖区“两客一危”运输公司、民办学校等民营企业,同步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贯彻落实。

    强化督导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

    定期不定期联合市安监局、交通局、运政所等部门开展安全督导检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尽最大努力解决辖区“两客一危”运输公司运输车辆、民办学校校车等民营企业运营车辆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联合开展督导检查和交通安全宣传11次,宣传服务2600余人次。每月通报辖区“两客一危”运输公司的道路交通违法和事故情况,并强力推进警示教育活动的落实。

    为做好警示教育活动,在每月收到省总队通报的“两客一危”运输企业违法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整理并通知辖区全部12家“两客一危”运输企业领取。要求公司负责人、安全员及驾驶人到大队接受为期10天的警示教育学习,最大程度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降低营运成本。目前,共开展警示教育学习活动11次,接受警示教育学习493人次,辖区“两客一危”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服务好辖区民营企业,还定期组织辖区相关民营企业负责人召开警企联席会议,同时邀请市安监局、交通局、运政所等部门负责人参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制定解决措施,做到企业有所呼,服务有所应。目前,已组织召开警企联席会议3次,商讨服务解决问题3条。

    深化服务 切实抓细抓好“放管服”工作举措

    按照“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要求,景洪市交警大队从为辖区“两客一危”运输公司、民办学校等民营企业提供良好道路交通环境着手,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发挥职能作用,扎实贯彻落实好服务民营企业各项工作。进一步理清职责边界,坚决避免无效管理、重复管理,做到防止监管空白,坚决杜绝以各种名目出现的变相审批,履行好“告知+承诺”先办后补材料或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精简中间环节。以时间倒逼流程,推动提升办事效率,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提升审批效率和质量。坚决落实行政审批网上运行,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进服务监督一体化,实现全程监管。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行政服务便利化水平。

 光明区税务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大力扶持民企发展

  2018-11-28  绿色光明网

 深圳新闻网1128日讯“非常感谢税务局的同志,你们的‘便民绿色服务通道’确实很便民很体贴,尤其是还特别贴心地为老年纳税人考虑,让我只签个字,就把事办好了。”近日,76岁的光明廖恩禄商店法人代表廖恩禄老先生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光明区税务局办税大厅办理注销业务。

廖恩禄老人刚一进入办税厅大门,大厅值班长叶照光就立即注意到老人,并立刻主动上前询问需要办理哪些业务及帮助。但由于老人家不懂普通话,讲的是客家方言,双方语言不通,沟通发生困难。

叶照光赶紧陪同廖恩禄老人前往服务区就座,并立即向大厅值班科长汇报情况,第一时间为老人开通“便民绿色服务通道”,安排精通粤语和客家话的同事张维石为老人提供“一对一”全程陪伴服务,耐心为老人讲解业务流程及相关情况。

经耐心沟通得知,廖恩禄老人于201612月曾注册过一家个体户商店,但一直没有实际经营,因此来办理注销手续。经初步核查,发现廖恩禄老人的商店还存在逾期申报等情况,“正常情况下,我们需按规定应该给予相应处罚。但据了解,老人对税务征管及相关税务知识一无所知,以为店铺没有营业不用交税,根本没想过还要申报。”据悉,廖恩禄老人经济情况比较困难,是低保户,鉴于其属于首次违反且情节较为轻微,并能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如期更正,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光明区税务局对廖恩禄老人的逾期未申报行为,作了首违免罚处理。

与此同时,因开通了便民绿色服务通道,廖恩禄老人还享受了免排队和免填表服务,体验了绿色专窗“一窗统办”的高效率。因目前注销预辅导、往期未申报税费补申报、逾期申报责令限改、注销文书审核等多岗位流转的注销流程都集中在一个窗口办理,不到5分钟时间,廖恩禄老人就办完了注销手续。

“考虑到最近天气转凉,办理业务过程中,工作人员留意到老人家上身仅穿了一件背心。为避免着凉,工作人员及时为老人端来了温开水,并调高空调温度,贴心细致的服务,让廖恩禄老人频频称赞。

据悉,光明区税务局挂牌以来,为更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在实现办税服务“一厅通办”基础上,先后推出午间延时服务、绿色服务通道等便民举措,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套餐式”服务模式,着力构建全方位、“大服务”格局,同时大力宣传推广电子税务局和微信办税,实现“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让纳税人足不出户便可办结更多涉税事项,办税体验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午间延时服务很到位,工作人员服务都很贴心。”深圳泰鼎漫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税务人员彭琼花说:“刚好家里没人,我就带着小孩来办业务。小孩子嗜睡,来的路上已经在打瞌睡了,刚到办税大厅没几分钟时间就睡着了。午间受理业务的税务人员发现后,十分贴心,怕小孩睡着受凉,马上找来被子给他盖上。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让我们纳税人倍感温暖。”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液晶显示器偏光片、偏光眼镜偏光片及平板显示器保护膜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偏光片行业的引领者,“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税收政策引领越趋重要。”该公司财务人员兼税务专员邓小燕对近日光明区税务局前往企业“问需求 优服务”等调研及座谈等服务感慨不已,“真心实意为企业着想,把企业能享的优惠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实打实的减税减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企业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的信心。”

海港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2018-11-27  河北共产党员网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丁景东  通讯员李雅峰)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创新发展建设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核心支撑作用。秦皇岛海港区作为主城区,是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近年来,海港区税务局为全面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在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减负降税政策的同时,持续创新税收征管和提升纳服品质,积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着力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提供助力。

  税收减负提升民营企业内部动能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目前唯一集科研、设计、生产、质量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玻璃工业研究设计单位,是“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技术”的主要研发单位。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财务部经理刘明说,“我单位细分行业名称为玻璃、陶瓷和搪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税务局依据《2018年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行业目录》范围和财税[2018]70号文件优先为我们搞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辅导,2018年9月末我院及时收到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318万元,感受到了税务机关的高效快捷的服务,及时享受了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据悉,在开展的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纳税人留抵退税相关工作中,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6户纳税人申请退税,退税金额合计741.38万元。多位企业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减税减负政策,非常提振信心,不仅响应了企业和市场最迫切的呼声,也对产业转型发展起到了内部促进作用。”

  税收优惠扶持民营企业转型增效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信集团创建的中国大陆第一家铝车轮制造企业;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及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第一个闯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的中国企业。企业负责人说:“ 2017年,中信戴卡取得收入人民币260亿,较上年增长32%。2005年10月,中信戴卡公司研发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级研发中心,凭借着强大的研发能力,中信戴卡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家能与全球汽车制造商进行同步开发的车轮企业。2017年度以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企业所得税9562万元,这些减免的税款对于以技术研发为血液的企业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据悉,海港区税务局2018年前三季度小型微利企业26616户,其中盈利企业6000户,享受优惠企业6000户,享受优惠面达到100%,减免税额4979万元,户均减免税额0.83万元。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也为企业节省企业所得税1197.45万元,在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民营经济调结构、增效益、促转型的同时,积极落实银税互动和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为民营企业厚植生存发展土壤。

  落实契税新优惠房企客户齐点赞

  近日,家住秦皇岛市海港区大秦左岸的张先生顺利办理了税收减免手续,他拿着税票高兴地说:“感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为我们老百姓极大地减轻了购房压力!”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化解楼市库存压力,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住建部联合下文,规定自2016年2月22日开始,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自房屋交易优惠政策调整以来,海港区税务局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了新政策,要求干部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并编印新旧政策对照表方便干部执行。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督促管理,对契税新政等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专项督察,并将督察结果纳入对各部门及干部的绩效考核中,强力推进政策落实,确保政策执行全覆盖、无死角。 据统计,自契税新政策实施以来,海港区税务局辖区内2018年1月至10月契税减免42012户,减免金额5.7亿元。契税新政策的出台及执行,使秦皇岛房市温度不减。

  发挥绿色税制调节功能守护绿水青山

  自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开始实施以来,海港区税务局注重发挥绿色税制的调节功能,认真落实“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节能减排、引导绿色生产,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纳税大户国中(秦皇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公司从减少排污、保护环境及自身效益出发,斥巨资开始对全部机组开展大气污染物超洁净排放技术改造,提高环保管控和污染治理水平。”国中(秦皇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环保税实行的是多排放多缴税、不排放不缴税,较以前的排污费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税务局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方式,送政策上门,帮助我们实现减免金额高达628万元。”

  据悉,环境保护税正式开征后,海港区税务局全面做好环保税纳税人管理与服务,“一对一”为企业讲解环保税政策要点,鼓励企业清洁生产、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帮助企业全面享受到节能减排政策优惠,助推企业绿色发展,助力守护绿水青山。2018年前三季度海港区税务局管辖范围内大气污染物浓度值低于排放标准减免合计22户,减免税款566万元。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减免金额高达70万元。共减免环境保护税纳税人25户,减免税款1376万元。城乡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应税污染物,不超过排放标准的免税,共免税3户,免缴税款810万元。海港区百万居民为环保税法点赞,希望通过这部税法的实施,推动秦皇岛市经济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