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外地经验
外地经验

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9-07-29  |  浏览:

宿迁宿豫:重大项目牵引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

宿迁网   2018年09月28日

    宿迁网讯 中秋节前夕,宿豫区在苏州成功举办宿豫(苏州)投资环境说明会,现场签约项目16个,涵盖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科技等领域,协议总投资28.34亿元。本次签约的项目与宿豫区‘2+1’特色产业匹配度高,对于该区打造产业集聚度高、集约集聚特色鲜明的工业强区具有重要意义。

  “聚力聚焦‘六个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六增六强’新要求,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攻重点难点精准发力,加大平台建设和要素保障,让大项目、好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宿豫区委书记、宿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海红如是说。

  项目招引快马加鞭,项目建设同样热火朝天。该区实行牵头区领导全权负责、牵头单位一线推进、人大政协定点督查、职能部门专人帮办、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全程跟进“五位一体”推进,坚持月度观摩、流动红黄旗等制度,公开晾晒“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项目做贡献、我为基层办实事”成绩单,形成统筹推进合力。

  位于宿迁高新区的中玻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该项目地下工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预计到今年12月份,所有厂房主体结构将全部建设完毕。”中玻二期土建项目经理刘勇介绍,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厂房5.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2毫米高档汽车玻璃基片等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生产玻璃344.52万重量箱,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税收4000万元。

  把企业招引来仅仅是开始,如何能够让新招引企业落地生根,在宿豫大地茁壮成长?宿豫区坚持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住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在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江苏三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国家电网内蒙古分公司的智能变压器订单。“我们公司去年8月份开工建设,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投入生产,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谈起公司的顺利运营,负责人王庆冬感慨良多,“项目建设期间,区主要领导到现场视察至少3-4次,管委会的领导几乎天天驻扎在现场,为我们统一把关建设质量和进度。”

  为提升帮办服务,加快项目建设速度,该区大力实施“521”工程,持续推进名企培育、挂牌上市、高新倍增、品牌强企“四大战略”;对企业反映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式督办、销号式解决,提升帮办服务实效。今年前8个月,全区新开工项目13个,新竣工项目21个,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幅。

  大项目招引带动了宿豫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快速“领跑”。1-8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6.85亿元,同口径增长9.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70亿元,同口径增长7.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淄博博山:聚焦聚力重大项目建设

凤凰网山东综合 2019年04月24日

阳春三月,生机勃勃。走进淄博博山微电机产业园项目现场,只见这里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作为该区“以小微产业园建设促进园区集约集聚发展”的重点项目,主要搭配机电泵业产业园内已拥有的博山5D智造谷智能制造加工平台,与清华大学电机系、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成立的电机研究院以及设备国内一流的微电机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共同为园区企业提供研发、检测、加工制造一条龙服务。这是该区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区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确定了市区重大项目92个,总投资305.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7.72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32个,总投资2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亿元。各级各部门着力在提标准、优措施、强保障、严落实上下功夫,多措并举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提高手续办理效率,提升重大项目服务质量。按照职责分工,各手续办理部门全权负责本系统内审批手续办理工作,对照项目清单,明确每个重大项目手续办结时限。践行“一线工作法”,提前介入指导项目做好前期手续办理,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手续审批流程再造,实行并联审批,推进“多评合一”,实现重大项目手续“一次办好”。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容缺受理、后置补齐”和“施工许可先审批后缴费”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全面落实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责任,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区领导挂包责任和“一线干部”负责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定期调度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挂包区领导定期到项目现场督查指导项目建设,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严格落实各镇(街道)主体责任,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辖区内重大项目“一线干部”,对辖区内的重大项目负总责,协调辖区内重大项目手续办理,实现重大项目手续办理企业“零跑腿”。成立由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规划等部门组成的重大项目联合推进工作组,围绕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以及加快建设进度等关键环节,每月一次现场办公,全程做好协调服务。严格执行项目进展情况一月一调度、一督查,一季一通报、一排名制度,实现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区形成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实现率先突破。

 精心谋划 精细服务 精准发力

全力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2018-01-23 舟山市普陀区旅游委员会

产业发展,项目为王。近年来,普陀区围绕“产城融合、景城共生、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坚持“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等战略机遇,瞄准主攻区域,锁定重点项目,大力推动旅游招商与项目落地,2016-2017年期间,全区成功引进投资额100亿元以上旅游项目1个、50、30和10亿元以上各2个,招商签约金额超340亿元。目前,在建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达312亿元,两年里累计完成实际投资超过100亿元。我区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三个新”,攻坚旅游项目招引。

1.立足新设计,产业扩张有蓝图。立足旅游大数据研判,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消费热点、发展短板,在招商引资上明确“我们要什么”、“市场要什么”。以“多规合一”理念全新编制《普陀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年一发布《普陀优选旅游项目投资指南》,制定产业发展、升级扩张路线图,明确旅游投资重点。围绕旅游供给侧改革,制定《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八个一”工程工作方案》,确立了“打造10个精品景区、营运10家高品质酒店、配套10佳公建服务设施、培育10个美丽村落、营造10个美丽田园、创评100个美丽庭院、发展100家特色民宿、引进100家文旅企业”的目标。创新项目设计智力支撑,政企联手建立国内首个海岛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海岛旅游深层次、系统化、前瞻性谋划,深度挖潜旅游特色资源和存量资源,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储备论证等基础工作。对规划成熟的区块,国资提前介入做好征地拆迁、房屋、土地收储等工作。如,半升洞区块2014年起即启动征地拆迁工作,2017年土地成功挂牌出让,将打造成高端休闲街区;桃花岛乌石子、白沙岛等地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发民宿项目,之前均已启动房屋收储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招引优质项目落户。

2.立足新方式,项目推介有招数。探索委托招商、以商引商模式,聘请23名优秀企业家担任招商顾问,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脉资源壮大“以商引商”队伍。充分利用新区、自贸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政策红利,实行自贸区普陀片区招商引资百日冲锋行动,并赴香港、上海等地召开专题招商推介会,通过与新沪商商会、全国浙商理事会等18家商会、协会、专业招商平台机构的合作,加大推介与招引力度。注重在旅游招商项目推出方式上出新出奇,通过举办或参加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博览会、佛茶文化节、海岛旅游投资大会等节会展事活动广发合作帖,一期投资100亿元的欢乐海洋大世界及健康养老综合体、悬鹁鸪岛整岛开发、莲花湾休闲度假区等20个重大旅游项目在会上签约。如举办2017佛茶文化节,邀请客商近百位,签约项目32个,合同总额163.7亿元;举办2017舟山群岛马拉松,邀请了百余人的省内外企业家跑团参赛,赛前一天召开招商推介会;首次举办2017海岛旅游投资大会暨中国旅游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同步举行普陀旅游项目招商洽谈会;创新举办国际海岛旅游博览会,建立与世界各地旅游界客商、专家、新闻媒体的联系,广泛搭建合作渠道,两届海博会共吸引30个境外海岛国家和城市、400多家国内外展商参展,成交总额近2亿元。

3.立足新体系,政策扶持有力度。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此为纲领细化形成健康、文体、旅游等重点培育产业扶持政策,对“八个一”工程涉及的特色民宿、高品质酒店、文旅企业等明确扶持重点,明确规模投资和新业态投资税收支持和奖励额度,对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投入强度大、带动作用强以及填补旅游产品空白的新兴业态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整合住建、渔农、文化、交通等有关部门资源、资金、政策向旅游倾斜,建立梯级增长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项目补助力度;推动以资引资、资本招商等模式应用,国资设立3亿规模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国有民营配比设立10亿规模文化旅游产业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旅游开发;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排名通报评比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围绕“三个导向”,攻坚旅游项目落地。

1.树立目标导向,狠抓项目落地。抓项目,关键在于抓“落地”。围绕“真开工、快建设、见产出”的目标,用实功、出实招,以目标倒逼任务,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以欢乐海洋大世界为例,项目签约后,我区迅速成立了项目专项招商工作组,分设项目洽谈、政策处理、规划研究、项目报批、要素保障五个小组,理清项目开工前工作步骤,制定了《舟山欢乐海洋大世界项目推进进度表》,分解了54项任务,分别由7位区领导牵头负责,并明确每项任务的完成时限,每周通报一次工作进度,区主要领导经常性听取项目进展情况。

2.坚持问题导向,提速清障破梗阻。对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项目推进工作例会制度、信息报送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区主要领导每月召集召开项目推进难题对接会,研究和部署政策处理、前期审批、要素保障等困难问题,明确每个困难问题与所涉单位的对接落实情况、下步解决措施与对策,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协调攻克阻碍项目落地的难题,千方百计破解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协调解决征地、拆迁、施工受阻等问题,使项目进展保持可控状态。如,我区持续开展打击强阻施工等“三强三霸”行为,护航重点工程建设,2017年,共查处破坏旅游项目建设“三强三霸”犯罪人员6人。

3.注重服务导向,当好“店小二”。抓落地,关键在抓服务。对重大项目配套一条龙全程跟踪盯引,倾斜优势资源,在用地、供水、供电、融资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一对一”集成服务,做好项目建设的贴身“保姆”,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如悬鹁鸪岛整岛开发项目9月底签约后,由于该岛为无人岛,不通水、电、交通,项目组立即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目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均已排定。积极发挥企业服务中心力量,搭建项目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资源进服务团队,打通银行开户的绿色快速通道,加快企业“注册程序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注册落地服务能力。同时,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向上对接规划布局,谋求国家省市重视与支持,欢乐海洋大世界项目被纳入舟山市产业规划,并上报省长联系项目。

三、落实“三项机制”,攻坚旅游项目投资。

1.实行“三重”项目推进机制,投资建设抓重点。全面开展以加快推进重大在建项目进度、加快促成重大在谈项目落地、加快深入研究重大谋划项目的“三重”工作机制,出台《加快“三重”项目推进工作实施办法》,首批排出8个旅游类重大项目,成为“十三五”的主攻方向。组建23个专项工作组,加码加速示范岛、主题岛、特色小镇、风情小镇等旅游发展平台建设,深度开发桃花、东极、白沙等旅游主题岛和核心景区,紧扣“旅游+”思路,加快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建成运营杉杉·普陀天地、普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港内湖休闲特色街区、国际水产城4A级景区等大型综合体,全力推进观音文化园、渔港小镇、禅意小镇、健康养老综合体、展茅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谋划推进东港三期旅游综合体、莲花洋健康旅游度假区、海上浮动旅游度假岛、商业水街、海岛红色旅游等产业转型项目,有效引导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以规模效应树品牌谋延伸促发展。

2.实施项目清单管理机制,挂图作战抓进度。分别制定重点项目年度、月度攻坚目标,制定包括开工、主体结顶、竣工验收等节点细化目标,明确时间表、任务表、责任表。避免搞虚招,讲究有实效,注重现场感,促投资并注重形象进度,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干出一番成效,推进中逐项攻坚、定期销号。严格项目推进督查考核,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并对督导情况予以展示和发文通报,对完成好的、一般的、不好的分类体现,褒扬先进,鞭策后列。如在全域旅游“八个一”工程推进上,对每一项工程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牵头、配合部门,细化节点任务,到2017年底,已创成8家精品A级景区;引进希尔顿、威斯汀、雷迪森、铂尔曼等国内外高品质品牌酒店;引进文旅企业35家;建成5条绿道、3条登山步道,累计总长174公里;两年里提升改造旅游厕所50座、更换旅游交通标识牌128套。

3.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机制,保驾护航抓实效。积极争取资金保障,召开“政银企”对接,引导信贷资金向重点旅游项目倾斜,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意向协议,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20亩。全程法制护航,在全市率先出台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干部敢当善为。深化“三个一线”选人用人机制,围绕重大项目,2017年,选派41名业务骨干充实到项目一线,提拔或重用干部18名。从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干部队伍安全入手,构建项目检察服务保障体系。强化宣传引导,在区内外媒体广泛新闻宣传与典型报道,营造比学赶超的积极氛围,不断掀起项目推进新高潮。

南宁加快轨道交通、城市东西向快速路等项目建设

 南宁晚报2018年08月09日

打通或拓宽一批市区“断头路”“瓶颈路”;继续推进邕江上游引水工程、江南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三期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治理……记者昨日从南宁市城乡建委了解到,该委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打通或拓宽一批“断头路”“瓶颈路”

在交通出行方面,南宁市城乡建委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城市东西向快速路、高改快及柳南高改快、快速环路综合整治(秀灵—友爱、邕武、鲁班北—秀厢)、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施工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困难,组织协调各方协力推进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断头路”和“瓶颈路”的存在,增加了区域间的交通压力,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南宁市将打通或拓宽一批市区“断头路”“瓶颈路”,力争年内完成亭洪路延长线、亭洪路西延长线、建兴路、滨湖北路延长线、衡阳东路等“断头路”“瓶颈路”的建设工作,优化完善城市道路路网,提升城市宜居程度。

一批污水处理设施争取年底实现运营

加快推进公用设施项目建设。将继续推进邕江上游引水工程、江南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三期工程、埌东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三塘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相关工作,按照自治区住建厅要求的时间节点实现项目开、竣工。同时加强对已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的督查和指导,争取2018年底全部实现正常运营。

在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完善方面,南宁市下半年将按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技术路径,持续推进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普查和雨污分流、管网混接错接改造工作,制订市政污水管网移交及清淤修复的各阶段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

施工单位治理不到位将被扣信用分

加大对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目前,该委成立了“建设施工扬尘治理常态巡查和联合执法督查工作组”,对全市建筑工地开展常态巡查监管。对扬尘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的在建项目施工单位,将会进行信用扣分。持续推进建筑业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将企业信用得分直接运用到国有投资项目招投标中。2018年以来,对建设项目落实文明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的34家在建项目施工单位进行了信用扣分。

晋中:加快项目建设 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晋中新闻网  2018年06月12日

6月8日上午,市委书记王成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和榆次区负责同志,深入市城区城建重点工程现场,实地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他强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对于加快太原都市区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加快建设进度,着力打造精品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副市长郝向明,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秘书长鹿建平参加调研。

王成深入市城区环城东路北延、龙城高速公路龙湖互通立交工程、安宁街改造、环城西路改造、环城南路西延、蕴华街绿化工程等项目建设现场,实地了解工程进度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他强调,道路建设事关城市形象和长远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要认真对照工作方案和施工计划,严格时限、倒排工期、注重质量,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要依法依规、妥善做好征拆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要统筹抓好各类配套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做好周边环境整治,切实提高道路品质,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结构。

王成实地了解了城市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情况。在榆次一中南校区操场及地下停车场和晋中市体育馆副馆建设项目现场,王成强调,要加快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投入使用,满足广大群众健身休闲需求,进一步使体育场馆发挥好全民健身、运动休闲以及承担重大赛事的作用。王成来到榆次九中便民市场建设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工程进展以及未来运营情况,他强调,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科学化管理和环境卫生治理,更好地方便群众生活,提升城市形象。在聂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工地,王成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要打造标杆项目,加强现场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群众早日搬进新居。

潇河流域治理是晋中市打造宜居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在潇河流域市区段综合治理项目现场,王成实地查看了工程进展情况。他强调,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规划建设,在增绿提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重在生态修复,放大生态功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及地形地貌,树种选择上要与现已栽种的树种结合好,最大限度尊重自然、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充分体现绿化景观效果。要统筹开发治理,把生态治理和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调研中王成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要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科学合理安排,统筹组织实施,倒排工期、强化举措,对于在建项目,要加快投资建设进度;对于尚未开工的项目,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前期手续办理,争取尽早开工建设。要牢固树立安全理念,毫不放松抓好安全施工和质量管理。要创新思路举措,集中力量、依法依规破解制约工程建设的突出问题,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梅州聚焦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 2018年04月19日

当前,高质量发展正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改革开放40年,梅州没有走拼汗水、拼资源、拼土地的传统路径,致力探索一条生态富民之路。未来,梅州将如何谋定而后动?今日起,《南方日报·梅州观察》推出“探寻新动能 跑出加速度”系列报道,从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改革创新等角度,呈现梅州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敬请垂注。

初春四月,暖意萌动。

在梅县区,雁洋镇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全力打造梅州“卫星城”和“副中心”;在大丰华高速公路丰顺段,鸿图嶂隧道施工现场,工人正按照时间节点抢抓进度……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梅州正加快推进年度投资计划约737亿元的305项重点项目建设,通过一批全局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建设,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创新驱动

提供高质量发展动力

今年3月,广东省科学院与梅州市政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从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谋划合作发展思路,携手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梅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创新发展“八大抓手”,不断汇聚创新要素,改善创新环境,企业创新平台加快发展、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

2015年的56家,到2017年的134家,过去的一年,梅州高新技术企业的增长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粤东西北第三。这是梅州深化创新驱动的成果,创新发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着创新驱动的深入实施,梅州越来越多的全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进入生产车间,企业在创新度上越来越活跃。一组数据显示,去年梅州市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3.59%、众创空间数量居粤东西北之首、组建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设立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这些足以证明,梅州正在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但同时也要看到,作为山区城市,创新基础、创新条件、创新动力比较薄弱。产业无论是总量和规模都还很小,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也相对不足。

“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全市GDP的比例0.28%,居全省末位”、“没有一家市级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所”、“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大”……当天的会议毫不避讳直指短板。

近日召开的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发挥后发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创新的真正主体。梅州市将着力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另一方面,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质量。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创新。要立足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着力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力争形成两三个百亿元的新兴产业。

平台建设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年,梅州将培育一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此外,引导各类主体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各县(市、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两个“全覆盖”。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环境,梅州市将特色小(城)镇打造成为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抓好重点项目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现场,工人一片忙碌,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这是大埔县出海出省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大潮高速的建设将构建粤东北及闽西地区通往潮汕平原和潮州港的南北向高速通道。

“到今年底,大概要完成85%的土石方,85%的桥梁桩基,60%的桥梁墩柱、架构,完成40%的预制梁。”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梅州市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当前,梅州正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梅州市安排重点项目正式计划305项目、年度投资737亿元,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2.2%。今年的重点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和民生工程。

一直以来,梅州市由于缺少项目支撑,投资长期不足,发展环境建设欠账多、缺乏吸引力,造成人才、科技、资本引进难,创新发展的条件不充分。投资不足则造成发展水平和发展后劲的差异。

相关数据显示,2013至2017年,梅州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3.2亿元。与“老邻居”相比差距明显,龙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30.25亿元,赣州为9547.78亿元,梅州还不到他们的三分之一。

开工重大项目,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起到补短板的作用。近年来,梅州针对薄弱环节,着力推动一批对全市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规模较大的重要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加快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短板。

投资结构反映资源要素配置,投资是否有效,结构合不合理很重要。今年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民间投资为主的产业项目分别占比为46%、38%,较好地体现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在产业项目中,梅州市将深化穗梅产业共建,聚焦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增强本地区的“造血”功能。在新型工业方面,要以广梅园为核心、各县(市、区)产业园为支撑,推动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加快建设广梅园“绿色创新小镇”和广汽汽车零部件、王老吉大健康、广轻智能家电等“园中园”项目。

在特色高效农业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田园综合体和农业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要加快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体育休闲等121个项目落地建设。

梅州市政经观察人士表示,梅州正在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释放有效投资,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今年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瞄准的正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壮大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育发展新动能。

以改革为统领

优化政务营商环境

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从今年起,梅县区财政对首次获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将给予50万元奖励,预计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将达到2.4亿元以上;兴宁市将规划建设互联网产业园,把制造工业基地成功转型为高端产业园,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加速迈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项目建设是创新的重要抓手,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依托。梅州把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指出,梅州将紧紧扭住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两大抓手,统一思想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形成合力抓落实,全力推动梅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梅州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了《梅州市2018年重点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如今又印发了2018年梅州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各县(市、区)和各部门要把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

项目审批再提速。梅州市将汇聚各种要素保障。大力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促进形成公平、透明的社会氛围,落实好各类适宜创业创新和促进项目建设措施,特别是涉及项目用地用林上报审批,要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部门会审和材料并联,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

在资金保障方面,梅州将力争更多项目获得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省四大政策性基金和广东原苏区绿色发展基金等支持,并鼓励发行企业债,补充项目资金来源。此外,由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设立应用型科技专项,支持应用型基础研究和开发。

项目准入再放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民间投资准入,大力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设运营,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继续实施市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制度,在市级层面协助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数说

2017年成绩单

●企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新认定15家省级、5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2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

●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全年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69家、产品135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4家、在粤东西北居第三;全市专利申请量2562件,同比增长23.59%

●科技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

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顺利投入运营;在省网登记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4家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众创空间发展19家,居粤东西北各市之首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256名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新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家、全市累计18家

●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成效明显

去年,全市269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3%,是完成年度投资量最多的一年。其中,列入省考核完成19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6.6%,居山区市第1、粤东西北第2

2018年小目标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认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原则上要增长20%以上、存量160家以上;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至30%以上

●大力提升园区创新发展水平

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对各县(市、区)获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一定奖励。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引导1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以上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院士驿站;实现县(市、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零突破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确保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激发企业主体和社会各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力争2018年全市R&D经费占GDP的比例达1.2%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重点项目进度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的实现。2018年,安排重点项目正式计划305项、年度投资737亿元,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2.2%

■记者观察

跳出老套路谋求新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程聚焦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的主题,讲成绩可圈可点,讲问题清晰可见,讲未来实事求是,宣示了梅州不遗余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不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经济新常态下,梅州经济发展面临着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困境。由于创新基础较弱、动力疲软、投资长期不足等问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梅州市必须抓好创新驱动与重点项目两大重点。

近年来,梅州市积极推进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建立全国首个院士团队创新创业驿站,举办粤东西北院士专家行、出台“人才20条”“民经26条”……在诸多探索下,梅州市的创新氛围渐浓。

记者认为,迈向高质量发展,必要先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必须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冲破观念障碍,才能跳出老套路,实现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首要在“高”。梅州市是生态功能区,要做大经济总量,关键在于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坚持厚植生态优势,坚决摒弃单一依赖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培育与生态发展区、与梅州资源禀赋相适应的新业态。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新”。当前,梅州经济增速放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短期内新动能的增强尚不能抵消旧动能减弱带来的影响。因此,从新业态中挖掘新动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加快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电声、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为统领,积极打造文旅小镇、足球小镇等特色小镇,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活”。目前,梅州市的企业不够活、民营投资不够活、各种要素和金融也不够活。应按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等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环境,让企业愿意来发展、愿意来投资,进一步汇聚更多优质的资源和要素。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梅州有着更清晰的发展蓝图和奋斗目标。凝神聚力,梅州定将能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邯郸 项目建设引领绿色转型新路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2017年05月23日

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结果……

历经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观摩“三集中”活动5年多的聚力蓄势、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已然撑起邯郸市加快转型、跨越提升的脊梁。今年一季度,该市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新开工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

随着6年多“三集中”活动的深入推进,邯郸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12年的12.7∶53.6∶33.7,调整优化为2016年的12.5∶47.2∶40.3;装备制造业在2016年稳坐第二把“交椅”,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6.6%,比2012年提高8.2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占比从2012年的51%下降到39%。新生的精品钢材、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日渐明朗生动。

集中观摩,力推重点项目投产达效

集中观摩是邯郸市每年推进项目建设的压轴大戏。全市每年两次的集中观摩由市四大班子领导、有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参加,每次专门集中三天时间,一条路线,一支队伍,一个标准,深入项目一线,实地观看项目进展,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按照投资强度、带动就业、税收贡献等指标,实名打分,对排名后三位的,约谈党政主要领导;对连续两次排名末位或者连续三次排名后三位的,给予“黄牌”警示并调整党政主要领导岗位。

集中观摩已经成为各县(市、区)的“比武场”,“最初是比项目大、建设快、投产早,随着集中观摩的深入,工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观摩沿线的交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县区的城市建设、卫生情况等,都成为观摩期间的内容,这是一个全面的比武,既使项目建设的重心进一步向快转型、增效益、增就业迈进,也全面推动了当地的各项工作。”邯郸市重点办负责人说。

1-4月份,邯郸市重点项目建设呈现进展快、结构优等特点。3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4亿元,占年计划的39.6%,13个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30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3亿元,占年计划的37.5%,93个计划开工项目中8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省、市重点项目中,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分别占总数的75.8%、62%。

雁阵齐飞,催生“集群”效应

“每年春秋两季全市会举行两次集中签约和集中开工活动。去年全市共集中签约项目116个,今年上半年的集中签约活动正在紧张筹备中。”市重点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集中签约成为邯郸市项目建设的催化剂。为使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邯郸,在项目筛选上,他们坚持“五注重五优先”,即注重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先支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项目;注重项目质量和生态效益,优先支持纳税多、低能耗、零排放的项目;注重项目建设工期,优先支持建设进度快的项目;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支持提升城市承载力和改善民生的项目;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优先支持符合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土地容积率、投资强度和预期回报率高的项目。

严格的项目把关制,使邯郸市经济结构逐年优化。该市还在全省率先推出负面清单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增钢、增铁和其他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一个不要、一个不上。

随着一大批结构优、效益好的项目相继入驻,从鹤立独行到“雁阵齐飞”,产业链关联项目越来越多,放射出强大的“集群”效应。

5月11日,记者看到市重点办工作人员正在统计全市153个春季集中开工项目进展情况。“每个项目均按照‘四个干’要求细化量化了工作目标,每个月都会有新变化。”他说。每年两次的集中开工在这里绝不仅仅是形式,它前承集中签约的落实,后启集中观摩的检验,各县区非常重视。

依靠优质增量调结构,邯郸市坚持项目建设一条主赛道,一年开展两轮”三集中”活动。2012年至今,项目建设“三集中”活动已累计签约亿元以上合同项目657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32个,观摩亿元以上项目584个,集中观摩项目共实现税收超百亿元。

“四色”管理,高效推进项目落地生根

在总投资300亿元、占地3万亩的武安新能源产业园,记者看到一排排时尚大气的新能源大巴车整齐停放,钛酸锂电池生产线生产出的电池充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并且可以在-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之间稳定运行。这里已成为国内第一家从钛酸锂材料到电池到整车装配的全闭合式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成为以钢铁闻名的武安市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抓手。

“邯郸已迎来速度由慢到快、结构由重到轻的重要拐点,一批邯郸历史上的空白产业落地生根。”市重点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空调、冰箱、洗衣机、大型农机等“邯郸制造”产品相继下线,以原材料、加工厂为主的工业特征正在向“整机制造”转变;传统的钢铁、煤炭、建材、电力“老四样”,逐渐演变成钢铁、装备制造、食品、煤炭、纺织服装“新五强”。

在市重点办每间办公室的墙上,都悬挂着邯郸市2017年1-4月份重点项目“四色”管理情况表。建设进度较快、能够超计划推进的项目标为绿色;建设进度正常、能够按计划推进的项目标为白色;建设进度较慢、未按计划推进的项目标为黄色;建设进度非常慢或基本停滞、无法完成建设计划的项目标为红色。

这是该市今年在重点项目管理上的创新举措,每月根据“四色”管理结果,把黄色、红色项目列为重点督导项目,逐一分析查找原因,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管理情况表显示,1-4月份33个省重点项目中,绿色项目25个,占比75.8%;白色项目7个,占比21.2%;30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绿色和白色项目占比达96%。

重点项目的良好运行,正在加速邯郸市绿色转型步伐。

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建好年产10万吨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生产基础建设项目增添了动力。

“厦门速度”为项目建设交出耀眼答卷

 厦门日报2017年01月25日

年终岁首,正全力创建“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厦门,迎来了市重点项目建设的收获时节,一连串令人惊叹的数字、一系列铺陈开来的建设项目,无一不清晰彰显着“厦门速度”。

作为牵动厦门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重点项目建设是厦门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后劲所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更加敢于担当,对工程精益求精,对细节狠抓细抠,对项目主动作为,克服时间赶、工期紧、任务重等多重困难,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赢了这场无硝烟的城市攻坚战,为我市项目建设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答卷。

记者从市建设局、市重点办了解到,2016年全市27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06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年度计划124%,超271亿元。

力保质量狠抓进度>>  重点项目建设再现“厦门速度”

云顶路沿线BRT桥下,新建成的空中自行车道仿佛是巨龙身畔的一条幼龙。明天,该项目就正式开放试运行,人们可以骑着黄蓝相间的“幸福单车”, 赏沿途湖光山色,享绿色骑行乐趣。

这个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从进场施工,到主线完工,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其间还经历了“莫兰蒂”台风重创厦门,又一次展示了“厦门速度”。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项工程在建设中,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多个国内和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工艺,最终呈现出一个“颜值高、质量硬、功能优”的公共产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翁厝立交、马銮立交及新阳大桥新桥通过狠抓工程进度,于昨日凌晨同步实现通车,未来新阳大桥新桥便能承担海沧往杏林方向车流,令新阳大桥老桥的交通压力大幅缓解。此外,继一期工程主线实现通车后,集灌路二期下穿通道路面摊铺、标志、标线、照明工程全部完成,计划在这两天开放通行,该项目要对既有集灌路进行辅道拓宽改造、完善人行和非机动车道,还要进行节点立交处理等措施,施工难点颇多,却也在短短不到一年内施工完毕且即将通车……

这些经典案例,都为厦门去年喜人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增添了最好、最生动的注脚:大部分项目进度超前,开竣工任务超计划完成,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域力保质量、狠抓进度的一系列硕果,正让“厦门经验”朝着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方向疾驰而去。

据市重点办最新统计数据,去年我市276个重点项目中,建设进度超前的有188个(占68%),进度基本正常的有74个(占27%)。同时,超计划完成开竣工任务,去年全年计划开工项目60个,实际开工63个,开工率105%,同安城北小区二期、后吴公寓等5个项目提前开工;全年计划建成项目67个,实际建成或部分建成76个,建成率113%,民生银行等16个项目提前建成。

比学赶超联动推进>>  有效突破项目建设征拆瓶颈

“拆迁难,征收难”,这可能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在厦门,开动脑筋,主动作为,群体的智慧喷薄而出。思明区四套班子领导积极参与,形成推进征收工作的强大合力;湖里区积极探索平行工作法,集聚“六力”为征迁提速增效;集美区实行征拆排名考核机制,加大征收工作力度;海沧区采取“现场+会场”、“重点+难点”相结合,征拆工作全面突破;同安区推行一线工作法,征拆难题迎刃而解;翔安区开展“征拆突击季”、“百日会战”、征拆先“征心”,方法层出不穷。

在这种群体工作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中,厦门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去年也迎来了重大突破。2016年1-12月,全市重点项目实际交地45927.78亩(同比增长207%),完成年度计划103%;拆除房屋14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完成年度计划110%。

其间,一批“瓶颈式”征拆项目被拿下,有力保障了施工的顺利开展:随着新建厦门北动车运用所工程范围内最后5栋房屋被拆除,项目建设驶上“快车道”,于今年1月5日投用,结束了厦门没有动车检修能力的历史,可增加80对动车运力,使厦门一跃成为海西最大的动车检修中心;攻坚克难,国道324复线拆除了大量影响施工的房屋,近日位于同集路和国道324复线这两条主干道交叉节点的珠厝互通立交全线实现试通车,实现了同安交通网络质的飞跃;迎难而上,五缘湾道拆除剩余房屋并提交全部施工用地,为道路建设及电力缆化施工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高度的自觉自律,踏实的真抓实干,满怀的建设豪情,投入经济特区建设,是30多年来厦门飞速发展的根本缘由,而现在,经济特区建设者正以更奋进的建设激情,全面打响了新一轮的重点项目建设及征迁攻坚战,助力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

【新春展望】

重点项目持续发力

助力新年“开门红”

2016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今年伊始我市重点项目继续持续发力,抢先抓早、积极动员部署省市重点项目春节期间“不停工、少停工、早复工”,同时促开工加快建设,助力项目投资实现新春“开门红”。

1月份7个项目率先开工

为了力争早开工早竣工,以促项目建设实现提速增效。记者从市建设局、市重点办了解到,今年1月份,就有厦门九牧创新中心项目、厦航洪文空勤基地等7个重点项目率先按计划开工,1个项目按期竣工。

25个重点项目春节不停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抢抓开春节点,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市重点办会同各区政府、各项目责任单位积极布置春节期间坚持施工与节后尽早复工相关工作。经初步摸底梳理,轨道交通1号线、厦门新机场大小嶝造地工程、同安大道 (海翔大道-同南路段)等25个重点项目春节期间将坚持施工,166个项目(占在建重点项目83%)将于元宵节前陆续复工,2月底前全面复工。

三门峡市多措并举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7-11-15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采取目标管理、督导推进、协调服务、优化环境等保障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央企合作。该市积极加强与央企沟通联系,主动寻求与央企合作的契合点,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努力引进规模大、发展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通过合作设立基金、PPP模式和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动一批体量大、质量高、牵动性强的项目落地实施,争取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建立投融资联动合作机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该市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规范操作流程,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今年以来,为市本级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24亿元。

  强化了对市本级项目的协调服务。将市本级项目纳入重点项目联审联批范围,采取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等方式,加快了项目审批进度;实行市本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议,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等困难和问题;继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项目建设中强装、强卸等违法行为,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

平顶山市重点项目建设举措切实有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7-11-01 

  省政府近日对2013至2016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平顶山市发改委和平顶山市的3名个人成绩显著,榜上有名。

  此次省政府表彰的2013至2016年度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共40个,平顶山市发改委名列其中;先进个人共114名,市金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宋永立、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留栓、市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科员孙亚旭榜上有名。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平顶山市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举措。

  ——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实行重奖重罚。2013年,平顶山市发改委会同市商务局等单位起草,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实行重奖重罚。几年来,市发改委会同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及新闻媒体等单位坚持月统计、季考核、年奖惩,认真落实文件精神。通过考核评比,在全市各级形成了比项目规模、比项目进度、比建设环境的良好氛围。

  ——建立模拟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2013年底,平顶山市出台了《平顶山市重大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实施办法》。自2014年开始对部分重大项目实施模拟审批试点,成立了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市项目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等涉及项目落地前审批的14家单位组成的市模拟审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模拟审批实现项目真正的并联审批,切实提高了审批效率。

  ——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制度化。平顶山市改变往年不定期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做法,每季度举行一次集中开工活动。活动举行前,收集整理计划开工项目,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项目单位落实开工条件。活动举行后,按县(市、区)在新闻媒体通报集中开工活动情况。同时,做好督导集中开工活动情况。确保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

  ——强化督导抓项目。近年来,平顶山市一直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的措施落实作为重点。通过多种督导、督查活动,新闻媒体的宣传、曝光、跟踪报道等多种形式,确保各项工落到实处,促进项目建设。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新闻部门,抽调专人,专门成立了重点项目新闻媒体督导组。采取暗访、经常性督查和集中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项目存在的问题随时随地进行协调督查。

  ——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平顶山市按照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目前市发改委已经将全部备案权限下放到县级。对需市发改委上报审批的事项,他们积极协调,与上级部门对接,促使项目早日批复。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