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24年
2024年

他山之石第9期2024年9月5日

发布时间:2024-09-05  |  浏览: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各地相继出台了许多切实有效的落实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广东省

全链条发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湛江市人才工作通过加强人才工作合力、实施重点人才项目、推动人才“上山下乡”、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扎实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细化和落实人才政策,全链条发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实现社会发展各项建设目标、全面开启湛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1

  湛江市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来抓。通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强化人才工作合力,强化人才工作宏观指导,同时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各人才工作部门协作“精准发力”,并通过健全考核问责制度,定好“风向标”、用好“指挥棒”,强化责任落实。

  湛江市通过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北部湾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推出30条政策措施,在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激励、平台打造、服务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有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并配套出台《湛江市高层次人才学术活动资助办法》《湛江市教育局关于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待实施办法》《湛江市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等市级一系列专项人才政策,涵盖人才认定、引进、培育、激励、扶持、保障等工作机制,形成高层次人才“1+N”配套政策。

2

  遂溪新海茂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对虾、海水鱼等水产研究、开发、繁育、养殖一体的企业。近期,在自主开展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研发的时候遇到了技术瓶颈,急需引进人才团队进行合作攻关,市科技局围绕海洋装备和海洋生物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7项揭榜挂帅制人才团队项目需求,向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张榜,吸引全国优秀海洋科研团队揭榜挂帅,联合需求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科研攻关,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单个项目最高总投入为800万元。

  此次揭榜挂帅制人才团队项目,以科技攻关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形式立项,项目实施后,有望突破一批制约企业、产业发展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通过引进一批高层次产业人才,培育海洋管理人才、海洋生物以及海洋高端装备产业技术人才,为湛江海洋产业振兴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实现湛江海洋产业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融合,推动湛江蓝色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3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近年来,湛江市不断激活人才资源,联动科技、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多渠道推动人才“上山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今年7月,市委组织部印发实施《关于推动人才下基层送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通过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任务清单,力争选派一批科技人才、下沉一批专业人才、回引一批优秀人才、培育一批实用人才,推动人才服务乡村发展。在田间地头,农民不时可看到“科技特派员”的身影。他们不遗余力为农民朋友开展培训、发放技术资料、推广新品种,帮助农户解决各种生产难题。

  湛江市想方设法推进人才联村结对,“点对点”选派本土人才返回家乡支持建设,选派科研技术人才服务农业农村,建立了拥有755名专家的农技推广师资库,定期开展专家乡村行活动,将农业专家匹配到产业园及产业链上。同时,湛江市制定了高层次卫技类专业人才服务基层补贴办法,近3年来全市共有612名高层次卫技人才下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

  群雁高飞头雁领。发挥“头雁效应”是提升致富带富能力的关键。对此,湛江市鼓励、引导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与重点企业联合开办校企双制班,采取订单培养等方式联合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

  目前,湛江市已推动职业学校与本土重点企业创办校企双制班41个,并与企业共建实训中心149个,近年来为重点项目输送本土技能人才7000多人。策划17个县级人才引育项目,充分发挥新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人才的作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42.6万多名。

  同时,通过鼓励乡贤回乡参与推动乡村振兴、吸引高校毕业生回湛创业、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等举措,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和资金保障。

4

  “我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新时代,我所在的企业高度关注和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给了很多发展个人技能的机会。”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新宇博士说。2020年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坚定不移选择回国,对于自己选择水海产业资源丰富的湛江、选择在能发挥他专业特长的企业工作感到非常满意,“今后我将在这个平台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湛江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为给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个舒心、舒适的居住环境,市住建局还选取了君至壹号、银帆花园等多个优质商品房小区,满足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生活居住需求,其中,君至壹号人才公寓配备全新品牌家电家具,真正实现人才拎包入住,体验市委、市政府爱才惜才的决心。

  一系列人才政策的落地和载体平台的搭建,政策惠才、产业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的“组合拳”,使湛江市人才高地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下一步,湛江市将对照新时代人才工作“八个坚持”的重大要求,进一步强化抓“第一资源”意识,从发展政策、人才专项、服务体系三方面着手,扎实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努力为湛江推进大园区建设、推动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应用等提供坚强人才支持。

贵州省

做好

  铜仁市德江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四聚四提”为抓手,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做好人才引进的近年来,铜仁市德江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四聚四提”为抓手,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做好人才引进的“后半篇文章”,打造拴心留人的“强磁场”。

聚焦政策激励,提升人才“获得感”。

  围绕“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升级人才政策,推出“1+5+N”人才政策体系,涵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护才”等各个环节。设立15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引进人才最高20万元的生活补贴和最高1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建立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县级以上人才基地给予不低于5万元建设资金。研究出台干部参与农村产业革命助推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若干措施,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离岗创业,并建立离岗创业人才容错免责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4名干部离岗创业,带动20.44万人次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2、

  。为满足各类人才居住需求,科学布局人才公寓,现已建成人才公寓56套,均配备有家具、家电等生活设施,实现“拎包入住”;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引进人才、突出贡献人才及重点产业人才定制发放“优秀人才服务卡”,在县内教育、医疗、旅游、交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聚焦人才需求服务,把人才的配偶随调、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有效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优才卡”发放以来,先后帮助220名人才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旅游服务等问题。

3、

  建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制度》,13名县级领导带头与专家人才结对,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不少于2名专家人才,常态化进行走访慰问,经常性听取专家意见建议,让人才感受到组织温暖。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注重从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26名,推荐优秀人才当选“两代表一委员”76名。确立每年4月最后一个月的星期五为“人才日”,精心组织高规格的系列活动,以专属节日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重视选树人才先进典型,开展两届县管专家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教育人才、医疗人才、产业人才、文化艺术人才、乡土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116名,着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

4、

  推进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深入实施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铜仁市十百千人才引进等重点人才计划。按照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的方式,由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严格按照相关条件标准,推荐选拔享受高层次人才津贴5人、贵州省百千万人才7人。坚持职称评定向基层一线倾斜,对基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作出重大贡献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可享受直接申报中级职称、不受专业限制评定职称等条件。2023年以来,德江县评审通过高级职称135人,中级职称227人。完善动态考评机制,将引进人才纳入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常态化深入乡村振兴、教育医疗、重大任务一线,全方位多维度考察识别专业人才,累计将130余名各领域专业人才纳入后备库跟踪管理,其中25人次得到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

青岛构筑最优人才发展

生态若干措施

  以一流人才生态,集聚更多一流人才,是青岛招才引智的主要打法。今年以来,青岛市以平台支撑、服务牵引、市场驱动、生态涵养为实施路径,努力为来青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了一流的人才发展生态,助力青岛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提升落实效能 在政策落地上持续发力

  要想让人才在青岛就业创业、安家落户,就要让人才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人才政策。在青岛,无论是研究生实习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等各类资金补助,还是职称评定、技能人才培育等各类人才培养晋升机制,这些有温度的举措,都释放出“满满的诚意”,让更多来青在青人才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企业留住人才带来更足的底气。

  如果说完善的人才政策是政府对人才的承诺和态度,那优质的人才服务则是政府对人才价值的增值和助力。让在青人才充分了解人才政策,更好、更便捷地享受人才政策,才是引聚人才的重点。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从建立健全政策清单、加大政策宣传推送力度、简化人才政策经办流程和材料等各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模式,分门别类梳理政策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及时更新完善《青岛人才政策电子词典》,适时印制政策宣传材料,并通过官网、官微等渠道进行公开发布;开展走进企业宣讲、网络直播宣介、开设HR大讲堂等丰富多样的政策宣讲活动,并依托人才数智化平台,将人才政策精准及时地推送给服务对象,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积极扩展“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着力打通部门联办壁垒,推行“一口受理、并联办理、闭环管理”,持续提高人才办事效率,让人才政策执行落地有声。同时,针对人才关注的人才政策资金拨付周期问题,此次“若干措施”也给出了解答。“我们将在全市积极推广‘预拨+清算’的做法,让政策补贴更快更好地发放到人才手中”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处长侯传华表示。

聚焦人才集聚 在人才对接上提升能力

  不断加大青岛引才聚才的力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来青回青人才第一时间感受到青岛欢迎人才的温度,体验到享受政策的速度,从而拓展人才强市的深度。青岛要紧紧抓住把人才‘请进来’的机会,努力实现让人才‘留下来’的愿景,做好人才来青对接服务,让各类人才在刚来青岛的时候就能下定决心留在青岛、安家青岛。

  为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重点打造了“198大学生流动服务站·青岛总站”,为来青大学生等青年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业规划、见习实习、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扶持、校企合作、人才储备、生活服务,实现招才引智与跟踪配套服务的有效衔接,打造青年人才来青对接服务“第一站”。

  同时,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多种手段立体式推进引才聚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来青回青人才对接服务渠道,以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让“人才链”充分助力“产业链”发展:一是打造青岛创业城市“赋能中心”,建设“一站式”创业体验平台、虚拟现实体验中心和创业金融赋能中心,引进社会化、公益性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二是发挥青岛市技师工作总站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技能大师进企业活动,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三是聚焦重点产业链条或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院校、机构等经营主体,建设产才直联的人才驿站,推动构建产业化引才对接服务机制,为人才来青提供免费职介,引导来青回青人才更快更好融入青岛。

3、优化人才服务 在人才发展上增添动力

  青岛依托重点企业、驻青高校海外校友会、海外商协会,全面摸排山东籍海外留学人才信息,建立意愿来青留学人才信息库。同时,为让尽可能多的留学人才在异乡也能及时掌握家乡讯息,探索留学人才“精准对接”服务,打造线下“留学人才驿站”和线上“留学人才港”相结合的服务平台,为留学人才来青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规划、项目对接等直通车服务。

  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住。为让人才在青岛可以安身安心安业,青岛从提升服务主体获得感出发,为全市顶尖人才提供“一人一策”定制服务,为全市重点招才引智项目实施“专员帮办”服务,为产业园区提供定制化服务,探索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坚持效能导向 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激发活力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关键在体制机制。在人才政策落实评估机制和人才园区绩效考核机制之外,青岛还坚持效能导向,建立了三项机制:建立人才服务质效评价机制,评估人才服务责任落实、效率及质量,提高人才获得感;探索人才发展微生态涵养机制,面向海洋、国际金融、国际海员等领域分别部署打造了相关人才发展“微生态”试点,促进人才间相互合作、相互赋能;强化人才发展环境典型选树机制,努力营造尊才、重才、敬才、爱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0

声明:以上作品内容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