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24年
2024年

他山之石第7期2024年7月12日

发布时间:2024-07-17  |  浏览: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对当前志愿服务工作明确了新要求。近年来,国内志愿服务氛围逐渐浓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团体数量不断增加,在公益慈善、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许多兄弟省市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浙江台州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协调机制亟待完善。

  志愿服务体系条块分割局面比较突出,共青团、民政、妇联及工会等部门都有各自的志愿服务组织,日常缺乏沟通协调,缺乏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难以形成合力,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如重大节假日期间各养老院、福利院的扎堆服务。尽管台州市成立了市志愿者联合会,但因力量有限,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显著。

2、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进程有待提速。

  目前台州市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专业志愿组织较少,仅青年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者协会、楚门天宜社会工作服务社、市救助救灾协会等6家,且经费来源主要为自筹,政府资助或购买服务较少。其中,市救助救灾协会已成立近十年,累积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337场次,服务时数达15万小时,却连固定的办公和活动场地都无法保障。此外,许多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康复、教育、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技能,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化、技能型、高素质的志愿者来满足较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如部分服务团队因不懂得如何与特殊儿童相处,导致好心办坏事。

3、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氛围不够浓厚。

  台州市志愿服务活动大多以内部发动和团体组织为主,“全民自愿、随手服务”的志愿文化尚未形成。此外,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效果欠佳等状况也不利于调动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

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

1、加强志愿服务活动规范管理。

  应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市志愿者联合会应进一步发挥作用,充分整合部门、学校、社会等各界力量,统一负责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培训和志愿服务的认定、统计、激励管理,对大型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安排,实现志愿服务组织条块结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以全省统一的智慧公益网络平台“志愿汇”APP为基础,联动微信公众号、网站,搭建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为志愿活动组织、积分记录提供重要数据。建立和完善志愿者培训机制,制定志愿者培训年度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和座谈沙龙活动,提高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2、加大志愿服务组织扶持力度。

  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应开放更多公共资源,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办公和活动场所。逐步提高财政经费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市民政部门应简化公益创投程序,确保更多初创型组织能够争取到资金补助。加快推进政府向志愿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定重点志愿服务项目目录,鼓励和支持志愿组织承接服务项目。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基金会的方式,为志愿服务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3、加深志愿服务公共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表彰大会等形式,以学校、社区为主阵地,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注重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与表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表彰制度。应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志愿汇”APP平台的积分和星级认证作用,对达到一定星级的志愿者,可以在晋级、升学、停车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给予优待,也可以联合企业、商家给予志愿者购物折扣等特殊待遇,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凡通过“志愿汇”APP发起的活动,建议为全体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福州持续建设新时代

志愿服务体系

1、

  2023年,福州市晋安区入选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晋安打造了一批百姓“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设立1个区级分中心、9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94个村(社区)实践站、27个实践示范点,形成三级全覆盖。这些文明实践阵地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打分”的工作模式,将服务精准送达群众身边。

  晋安文明实践阵地的建设,是福州深化文明建设的缩影。目前,福州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实践所83个、实践站1296个,覆盖86个乡镇、1296个村,成立9128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重点打造8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过5100场,惠及群众260多万人。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福州市坚持围绕群众需求,策划推出“福州乡音大家唱”“星期天理发室”“党群勤务兵”“北峰农夫市集”等特色项目。同时,坚持打造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新思想学习驿站”“助农惠农超市”“小桔灯儿童心理辅导队”等特色品牌。福州市将持续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宣传科学理论的样板、实践主流价值的样板、培育文明乡风的样板。

2、

  2023年,福州市举办了首届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大赛。近日,获得立项资金支持的17个项目顺利通过市委文明办的验收,纳入福州市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库。

  福州市橄榄树公益服务中心推出的“我的视界、你的世界”助盲走出家门项目,致力于开展扶盲助盲志愿服务,让更多盲人融入社会。该项目定制了志愿者导盲培训计划,提升助盲服务水平。同时,推出盲人定向行走培训计划,并定期举办公益活动,帮助他们走出家门、打开心门。两年多来,项目培训了超6000名志愿者,帮扶了2000多名盲人。

3、

  目前福州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了140万,注册志愿服务团体有4万多个,完成志愿服务项目46000多个。在战“疫”一线、垃圾分类、文明交通、敬老助残等战线上,都有“红马甲”的身影。

  福州市成立了首批10支文化志愿者队伍,300多名志愿者奔赴保护福州古厝、传播闽都文化的工作一线。福州市还注重提升志愿服务品质,目前建立1个市级志愿服务培训基地、5个区级志愿服务孵化基地(中心),设立275个社区志愿服务站、48个志愿服务驿站,确定42家文化场馆为志愿服务示范单位。

  接下来,福州将持续完善志愿服务培训基地运行机制,承担全市性志愿服务工作队伍骨干赋能培训;每年定期在各高校轮流举办志愿服务论坛,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大学生志愿者代表等参加,展示高校志愿服务成果。

天津市河东区松风东里社区

志愿服务建设

1、

  积极发挥“1+N+X”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模式,“1”即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轴心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投身社区志愿服务;“N”即紧密联系8个社区社会组织、2个共建志愿服务基地、2个居民自发的志愿服务岗;“X”即依托党组织共驻共建、社区党建三级网络、楼门栋长、热心居民等组成的大量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以社区党委为中心,充分调动各组织、各单位、各志愿主体的能动性,形成一张紧密的志愿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服务阵地队伍建设。

2、

  结合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数量较多的情况,社区主动策划并制作信息黄手环,通过主动登记领取和筑基工程走访入户的形式,为1200余位有需要的老年人、残疾人群体赠送手环,守护社区关键群体的外出安全。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按摩理疗,联合国家营养师开展季节养生食谱,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联合移动联通公司开展预防手机诈骗、联合邮储银行等开展预防非法集资、联合律师事务所开展常态化开展法律宣传和继承咨询,做到让老年人安心、让子女放心。

3、

  社区着力于打造特色邻里文化,围绕居民对于文化活动需求,组建合唱、舞蹈、太极、朗诵、主持、模特、书画等8支队伍,邀请专业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累计排练和集中活动百余场,并及时成立社会组织党支部。通过邀请老师开展插花、茶艺、剪纸、摄影、主持、心理、早教、家风等多种形式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千余人次,让老年人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构建和睦邻里关系。同时,组织开展松风东里社区志愿服务一条街活动,面向居民开展义务理发、公房出售咨询、创文创卫宣传等,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4、

  认真探索社区模范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社区模范带头好党员、志愿服务好居民、精神文明好标兵、孝老爱亲好榜样、诚信友善好商户等五类 “五好居民”评选,营造先进带头、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志愿服务氛围。联合大学生志愿者面向小学生开展每周二下午的社区课堂,解决家长上班、孩子放假的无人看、无人管的问题。开展社区80岁以上独居老年人的入户走访机制,探索每月给老年人打一次电话、进一次家门、送一次学习材料、读一篇报纸、分享一件新鲜事物、解决一个切实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岛市

志愿服务四个体系

一、

1、

  全区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区委书记担任总队长。街道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街道主要领导担任分队长。社区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社区书记担任小队长。形成由区统一管理,分级调配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目前全区现有志愿服务总队1支,分队40支,各类小队200多支,现有的40支分队中,除11个街道外,还包括16个部门,3家医疗机构,3家学校,7家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每支志愿服务队伍月开展活动3场以上,服务内容涵盖文明宣传引导、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文化活动、文明交通劝导、便民利民服务、特殊人群关爱活动等各个方面。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达5万人次,累计有近5万名志愿者在青岛市志愿服务网完成网上注册。

2、

  区每年拿出近700万经费,用于公共文明志愿队活动和相关文明实践站点活动运转、人员培训、设施维护等保障性工作,以及志愿者人身保险、交通补贴、生活补助等。各街道社区也拿出相应专项经费,运用不同形式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3、

  参照山东省、青岛市各地做法,将文明实践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核,制定考核评选标准,建立工作测评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区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等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建立激励政策,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文明实践站点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典型进行选树、推荐和表彰。

二、

1、

  利用优质社会资源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的活力。引入“快乐爱心”帮扶中心,开展“行走书屋”、“爱心妈妈朗读课堂”、“老兵书屋”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引入信网志愿服务组织,每季度在李村街道、浮山路街道等多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集,为居民提供理发、义诊(量血压、基础检查等)、小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多种服务项目,让成熟的优质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中坚力量。

2、

  区统筹全区各方资源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优化志愿服务队伍人员结构,统一调配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文体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等各方资源,让全区志愿服务工作更具向心力。为加强志愿者技能素质培育,在市志愿服务学院培训机构的基础上,依托区委党校挂牌成立了“青岛市志愿服务培训学院李沧区分院”,每年组织开展针对公共文明志愿者和社区志愿服务骨干的技能培训活动。依托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恒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三个培训基地,目前全区“一院三基地”的志愿者培训机构已经确立,全区多个社区联合三大高校,陆续开办了多个社区志愿服务课程,如插花、茶艺、民族乐器、民族舞蹈、健康保健、礼仪培训等一系列课程。

3、

  开展有针对性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秩序李沧”建设,培育文明出行引导、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旅游、文明乘车等一系列的志愿服务队伍。各街道、社区也根据社区特点培育品牌志愿服务队伍。如沧口街道永河社区的义剪小队,每月为环卫工人免费理发,紫荆花为老服务队的书法家,每逢佳节就会为居民写春联、送福到家;李村街道的中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青春小E”志愿服务队、社企多维志愿服务联盟、“和合少山”志愿服务队、“爱满大崂”志愿服务队都是深受居民喜爱的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九水街道设立“时间银行”,将志愿者服务时间进行累积,按规定比例兑换使用公共服务设施或资源的时间。

三、

1、

  截至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处、实践所11处、实践站63处,全区11个街道、121个社区实践站均已挂牌,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站点全覆盖。这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同时又是全区志愿服务网路体系的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阵地。

2、

  根据区域需要,李沧打造了中部以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西部以沧口街道文明实践所、东部以延川路社区文明实践站为标杆所站,形成覆盖全区、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平台,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3、

  。借助党校、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宫、科技馆、老干局等五个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打造理论宣讲阵地、文化生活服务阵地、知识惠民服务阵地、青少年活动阵地。区科技馆实践站充分利用科技馆科普资源,开展科学普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三至周日,场馆免费开放;双休日、节假日科技馆不定期开展亲子喜闻乐见的系列科普竞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木艺制作、陶艺手工、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的讲解演示、艺术剪纸、布艺拓印、扑克牌结构承重挑战、“社科知识大讲堂”等公益活动。区少年宫建立了小白鸽艺术团公益社团,指派艺术教师到学校协助开展多彩社团,社区共建服务、艺术专家讲座等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图书馆设立尼山书院,免费开展国学宣讲课堂,每年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数近万人,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占领广大读者文化思想阵地,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生活的充实。各街道、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利用社区闲置房,探索打造服务小区、楼座、家庭的文明实践点阵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特色需求。如振华路社区打造舞蹈活动点,方便周边居民进行舞蹈排练;北山社区打造志愿服务大集,服务群众生活;秀峰路社区打造残疾人文艺活动站,实现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阵地的四级延伸。

  全区各类服务阵地充分融合了教体局、民政局、文旅局、党校、科协、妇联、交警等各部门资源,先后承办全市科普、宣讲、我们的节日、够级文化节、国学小名士等各类活动,为全区各单位各部门提供多元化活动平台,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普惠利民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全覆盖。

四、

1、

  李沧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相互融合,借助融媒体中心资源,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全区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扩大影响力。今年,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发布全区疫情防控信息,深入报道宣传李沧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及志愿者原创文艺作品。不断完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宣传体系,实现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

2、

  目前分别打造了文明李沧微信公众号、文明李沧抖音号、“家在李沧”手机APP三个线上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宣传平台。

  文明李沧微信公众号,2015年开通,发布主要为内容包括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活动开展情况,文明实践工作亮点,各类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已发布精神文明建设信息1300余条,大大提升了文明实践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明李沧抖音号,2020年1月开通,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260多条,原创视频100余条,总浏览量达100多万,点赞量突破1.7万,有多个原创视频经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其中文明实践防疫知识课堂系列动画,获得广泛好评。

  “家在李沧”手机APP,2019年12月,开通,是集“媒体+政务+服务”功能版块为一体,媒体版块将实现“一屏在手、网罗全区”;政务版块旨在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板块,结合便民服务信息和政务服务功能,实现了志愿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方便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培训等内容进行记录,对全区各志愿服务队伍进行统计管理,发布相关志愿服务信息等。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0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