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23年
2023年

他山之石第11期2023年11月22日

发布时间:2024-01-16  |  浏览:

  建设自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要“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以下城市自贸区建设的措施和经验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湖北自贸区建设的特点和亮点

湖北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的170项试验任务已启动160项,启动率达94%,已完成32项,正在落实128项。湖北自贸区新设立企业8105家,其中,内资企业8048家,注册资本总额731亿元人民币;外资企业57家,合同外资28亿美元,改革试验已初见成效。湖北自贸区建设的主要特色亮点有:

第一方面是做好国家要求的“规定动作”。

1、“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快。

一是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并向自贸区各片区首批下放61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努力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武汉片区推进 “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在资料齐全的前提下,企业投资产业项目审批从原约150个工作日减至25个,最短为11个。宜昌片区实施“多验合一”、襄阳片区实施工业项目“零审批”,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武汉片区开发建成集合发改、建设、规划、消防等多部门监管信息的“智慧光谷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系统”,提高监管效能。

2、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

一是认真落实外资负面清单。与商务部联合举办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培训,做好新开放的10个条目、27项措施的审批改备案工作。二是扩大对民营资本开放。已向民营企业开放宽带接入试点业务,推动民营资本投入基础电信领域。三是推进专业服务业开放。省政府已明确将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资产评估、鉴定、咨询、认证、检验检测等职能将逐步交由专业服务机构承担。

3、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推进。

一是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依托湖北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对接国家标准版,加快建设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上线运行17个应用系统,并将出口退税功能纳入,企业退税实现网上办理,进一步减轻负担。二是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武汉海关对在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货物出境申报,采用区域通关一体化方式,实行了“先出区、后报关”, “减免税手续汇总办理”等28项便利化措施。正在探索与武汉空港新港综合保税区加强联动,创新监管模式。三是增强服务中欧班列(武汉)。对中欧班列(武汉)货物,实施运单归并作业,将单一收货人的多个集装箱货物合并办理转关手续。

4、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一是积极推进科技金融。湖北自贸区科创企业密集,为了着力解决高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等问题,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武汉片区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企业50%贴息,给予银行最高80%风险补偿。大力推进投贷联动试点,汉口银行等试点行已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投贷联动贷款余额超过4亿元,对应投资总额近25亿元。二是推动金融监管机制创新。

第二方面是做好湖北的“自选动作”。

1、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试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混合所有制,允许研发团队与本单位联合申报专利共同权利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奖励管理制度,允许高校、科研机构正职领导获得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奖励。二是探索强化科研人员激励。三是建立和不断完善创新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武汉片区先后出台新“黄金十条”、众创空间、“青桐”计划、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股权激励代持等八大政策,初步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2、科技金融创新进一步拓宽。

一是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仓单、订单、产业链金融以及股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引导为科技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服务;鼓励开展信用保险、责任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银保联动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理财、咨询等一站式、系统化金融服务。二是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和“双创”公司债,通过投债联动模式精准支持科技企业发展。三是搭建由政府、金融机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移动互联网公司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科技金融信息信用专业平台,为企业定制个性化融资解决方案。四是加大对科研平台的金融支持,加快成果转化和应用。五是利用长江产业基金、湖北省创投引导基金等政府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3、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一是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发挥专利制度对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力,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聚集,推动产业价值链竞争地位的不断改进。二是设立知识产权网上服务专区,搭建集知识产权申报、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在三个自贸片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三是开设武汉知识产权法庭,实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

4、人才支撑系统进一步完善。

一是加大“双高”人才聚集力度,出台一系列支持“高端人才、高学历人才”政策。武汉片区狠抓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共聚集“千人计划”392名,省“百人计划”164名。襄阳片区出台“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和“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建设”。宜昌片区实施“三峡英才奖励计划”,建立多元引才新平台,加快推进自贸片区人才国际化。二是大力吸引外籍人才,推出了放宽外国留学人员在自贸试验区工作许可条件、实施外籍人才口岸签证政策、签发外国留学生在自贸试验区创新创业居留许可、允许外籍人才多岗位兼职、建立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市场化机制以及设立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等具有湖北特色的政策举措。

5、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速。

一是武汉片区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坚持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学习经验与自主改革创新“双路并进”、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双招齐抓”、国际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双高齐聚”的发展战略新,坚持“光谷、药谷、智谷、金谷、才谷”五谷共建,抓好企业问题清单、部门任务清单、省级权限下放清单、国务院复制推广工作清单、创新举措清单等“五张清单”建设,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并明确把发展科技金融作为武汉片区主攻方向,努力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产业集聚区。根据高科技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分层分类制定支持政策,构建“创业-瞪羚-独角兽”梯度育成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瞪羚企业”、 “光谷准独角兽企业”在自贸区集聚发展。二是襄阳片区立足本地优势,创新招商模式,系统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作为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生产基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的产业和市场优势,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整车生产、动力电池、核心材料、检验检测等关键领域,完善金融支持、销售网络建设等配套举措,通过全产业链、全要素分析,查漏补缺,绘制全球招商路线图,开展精准化、靶向性招商,多措并举,从制度创新到模式创新,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宜昌片区突出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国际产能合作相结合。围绕服务长江经济带,探索开展“共抓大保护、转换新动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跨越转型”的“宜昌试验”;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和实体经济,打造三峡国际水陆港(三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两大平台”。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工业园区,搭建国际产能资源合作新支撑推动富余产能向外转移;通过加挂汉欧班列,打通宜昌到莫斯科、汉堡等城市的铁路通道,开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产业对接合作新通道。

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

上海自贸区围绕外商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管理、政府管理四大方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其他园区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建立以负面清单模式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

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转变市场与政府关系,推动市场准入模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这个管理模式不仅与国际贸易平台接轨,而且也促进了自贸区的经济发展。首先,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让市场主体有了获得更多同一起点的市场竞争秩序的机会。其次,它保证了企业可以将有限的管理和生产能力分配在最有效的地方,最大限度减少市场主体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潜在风险。最后,它有利于吸引外商入驻投资,提高政府投资管理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提高上海自贸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2、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的贸易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通过贸易监管制度方面的改革创新,使得自贸区内的贸易更加便利。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的创新意味着企业能够在一个仓库里存储保税以及非保税的货物,这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企业所花费的成本,而且也使得通关速度得到了提高。海关监管模式的创新为企业产品贸易带来了便利,一方面降低了产品流通成本,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品贸易出口的效率。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创新使得上海自贸区内的进口产品不再落后于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趋于同步。

3、建立以金融创新服务为核心的金融制度。

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金融领域的制度改革,上海自贸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制度框架。上海自贸区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实现了境外融资的全面开放,促进了投资融资的汇兑便利;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利率市场化试点工作,使得外币存款利率得到了完全放开。这些举措使得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水平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形象焕然一新。

4、建立以事中事后监管为核心的政府管理制度。

上海自贸区通过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使得行政审批制度由先前的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这项改革大大拓宽了市场准入。另外,上海自贸区大力推进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形成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与综合执法、安全监督、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等监管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得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使得市场交易安全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贸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烟台自贸区建设十大做法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紧紧围绕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难题,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目标导向,系统性推出十大金融制度创新成果和供给解决方案,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金融营商环境品牌。

1、搭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全要素、全过程的金融供给

自贸区烟台片区以国资平台为牵引,聚焦金融服务前、中、后全过程,综合评级、信贷、投资、担保、服务等金融领域全要素,公益性搭建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精准适配的金融服务。

(1)

自贸区烟台片区汇集了准确、可靠、权威且是目前全山东省最全的涉企政务数据信息,并联合第三方征信机构,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企业实力、创新能力、成长性、稳定性和风险五个维度,结合企业自身纵向对比、同行业企业横向比较,精准为企业信用画像,为金融机构授信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有益补充,吸引一大批金融机构参与。

(2)

全山东省首创产融合作“白名单”企业管理,依托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白名单”,并通过国资平台,推出投、贷、担、保、融等一系列创新性金融政策措施,全方位满足入库企业融资需求。

  自贸区烟台片区聚焦企业融资全过程,汇集与企业融资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各类涉企政策、资本市场服务,提供多元化、全流程的金融服务。自今年初试运行以来,平台累计上线金融机构26家、发布金融产品97款,注册中小微企业182家,撮合融资79笔、4亿元。

2、全国首创增值税“留抵贷”,深化“财税银”三方协同联动

  为最大限度盘活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占用资金,烟台自贸片区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标准,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等区内亟需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产业和企业为基础,由财政、税务部门联合确定“白名单”企业,以企业留抵退税应退税额作为保证,商业银行自主审查、自主发放,财政给予部分贴息支持,打通了“增值税留抵退税”与“贷款融资”渠道,开创了“财税银”三方联动、共同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先河。

3、全国率先落地“人力资本”证券化项目,开创知识产权证券化新路径

针对中小微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融资转化难问题,自贸区烟台片区大力实施“业达智融-烟台开发区知识产权(人力资本)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科技企业—发行主体—国有公司”的交易框架下,信用从AA+国有主体传递至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建立起“政府+国企+专业机构”的风险防控机制,确定国企二级子公司作为发行主体,国企作为差额支付承诺人,政府从烟台开发区企业中筛选出具备知识产权的人才技术企业推荐给发行主体,发行主体联合中介机构走访尽调,专业评估机构对推荐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确定知识产权实际价值,形成知识产权基础资产包。

4、全国首设海洋特色支行,助力海洋经济和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烟台自贸片区海洋经济和海工装备特色定位,自贸区烟台片区推动恒丰银行设立了全国首个海洋产业特色支行,针对涉海企业,从结算支付、贸易融资、现金与财富管理、跨境投融资、供应链金融、经略海洋战略等多维度提供便利、高效、创新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全力打造海洋金融服务名片。

  特别是围绕现代化海洋牧场融资难题,在全国首创海洋牧场平台确权路径的基础上,支持、引导片区保险机构,在全山东省率先建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天气风险评估模型,国内首次将遥感气象指标用于海洋保险,创新开发针对海洋牧场的保险产品,为银行信贷提供增信服务。

5、建立“信保基金分险、国有担保增信、政策性担保支小”政府增信体系,撬动更多信贷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全山东省首设3亿元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累计发放“信保贷”33户、2.33亿元。管委直属银桥融资担保公司进入全山东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建立国家省市区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四级分险体系,与省担保集团推出“鲁担园区贷”,已提供贷款6户、2900万元,此模式已向全山东省推广。

6、创新推出“关保通”模式,加快推进贸易通关改革

自贸区烟台片区结合海关汇总征税改革,建立“执法互助+海关资质认证+担保”协同联动机制,纳入业务支持“白名单”企业,向合作银行申请关税保函时,由区属担保机构无偿为企业提供担保,企业凭保函享受货物先通关、再按月汇总缴税的通关便利,有效解决了相关企业面临的保证金、抵质押担保等问题,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

7、深化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模式,为国内外双循环提供有效支撑

作为首批国家部委自行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之一,针对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设定的准入门槛,烟台自贸片区对辖内企业开展摸底调查,对于满足准入条件的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

  万华化学是烟台、山东乃至全国“走出去”企业的典型代表。其海内外布局广泛,在打通集团内部境内外资金通道方面需求强烈,烟台片区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烟台中心支行,多次上门宣传解读业务政策,并成立由国际结算部门牵头、公司业务部门以及国内结算与现金管理部门紧密参与的跨部门联动小组,为万华化学提供优质、全面、高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构建全球资金平台打下了基础。

8、筑牢四组“基因密码”,加快培育企业上市步伐

“结构基因”,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园区+镇街”多方联动、多维互补的上市资源发掘培育机制,发挥“引导基金+直投基金”双向合力,做优做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挂牌上市”服务链条,现已有各类基金203支、规模1550亿元。“调控基因”,实施“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五年行动计划”,每年鼓励和引导40家以上企业规范化改制,支持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更好地借助投资机构提高自身战略价值。“服务基因”,先后推出优化政务服务20条、帮扶困难企业8项措施、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10条意见等系列政策,建立与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的高层互动机制,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集成式孵化体系,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服务环境。“创新基因”,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招引科技人才,全省率先成立自贸试验区国际人才集团,创新开发“业达人才码”,纵深推出“十全”服务举措,着力打造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和最优人才生态环境。

9、全国率先实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社会责任考核、财政性资源配置“双挂钩”机制

  自贸区烟台片区先后出台了《全区金融业社会责任考核办法》《驻区定点银行财政性存款调度考核办法》,考核涵盖贯彻烟台开发区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决策部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社会贡献以及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靶向”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实体经济发展。

10、打出“组合拳”,与企业携手并肩战疫情渡难关

自贸区烟台片区出台鼓励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支持中小微企业抗疫情稳发展的10条意见,将科创企业贷款贴息提高到同期基准利率的70%,小微企业贷款不良补偿提高到50%,“信保贷”单户贷款额度提升至1000万元、担保费率下调至0.5%以内等,双向刺激企业和银行机构敢贷、愿贷、能贷。同时,驻区银行机构还通过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减免罚息及手续费等方式,为600余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40多亿元,烟台开发区中小企业贷款增长18%,有力保障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0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