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21年
2021年

他山之石2021年9月16日第9期

发布时间:2021-10-25  |  浏览:

近年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尤其是湖南、江西、重庆、陕西等省市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其他旅游元素,打造了规模化的旅游产业,不仅发挥了良好的政治教育功能,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湖南等省市的成功经验,放大旅游产业格局,将红色旅游作为青山绿水的有益补充和文化灵魂,打造包括红色旅游在内的综合性、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助力我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经验做法

1、政府主导,完善发展红色旅游的保障措施 

由于红色资源丰富,加之国家的政策引导,湖南等省市把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坚持党政主导,统筹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普遍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以红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部门协调,统一出台支持政策,统筹使用专项资金,形成合力谋划产业发展。二是完善规划体系。湖南等省市按照《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当地重点红色资源,突出地域特色进行主题形象定位,并结合城乡和老区扶贫等规划明确旅游产业整体布局。三是加强红色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的核心问题是经费保障。这些省市借助国家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及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程的政策机遇,把红色文化旅游型传统村落和古镇纳入保护范围。四是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湖南等省市普遍通过向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引导社会、企业资金投入红色景区建设。湖南省湘潭市、江西省井冈山市组织专门力量收集国家资金、项目安排投向信息,加大力度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千方百计挤进国家计划“盘子”,并跟踪落实。

2、实施品牌战略,树立红色旅游形象。 

以品牌树立形象,以品牌开拓市场,是湖南等省市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景区。湖南等省市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专项配套资金,推动景区建设向精品化迈进。二是加大红色资源整合力度,塑造整体品牌。陕西省将延安市8个重点景区进行整合,以整体品牌概念共创5A级景区。重庆市以“红岩”为主线,整合开发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了“红岩联线”品牌,增强了吸引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鲜明的地域红色旅游品牌。湖南等省市组织力量对当地红色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持续研究。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故事,开发和打造出一系列红色文化精品。四是创新宣传和营销方式,扩大红色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导,推广红色旅游。江西省以“江西风景独好”作为全省旅游品牌,在北京等60多个城市举办旅游线路和产品特卖活动,开创了旅游特卖会的营销模式。

3、创新红色旅游形式和载体,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一是加大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江西井冈山推出“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的“六个一”活动。山西省武乡县突出八路军文化主题,开发打造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大型实景剧《太行山》”,统称为“两园一剧”,成为山西省红色旅游的“新名片”。二是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展陈方式。八一南昌纪念馆等许多红色景区把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示和虚拟方式,采取光、电、声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革命历史人物、故事进行演绎解读和情景再现,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震撼感觉。

4、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红色旅游市场开拓能力。 

一是产业内融合发展。江西等省市将红色景区与其它形式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形成了“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等多种模式。享有“革命摇篮”和“绿色宝库”之称的井冈山,走“红绿”结合的路子,形成了互补互融的局面。二是产业间融合发展。主要是基于“红色旅游+”的理念,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安徽省六安市推动红色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举办亚洲赛艇锦标赛、中韩青少年文体交流、体育博览会等活动打造“红色旅游+体育健身”模式。三是区域间融合发展。湖南省推出的中俄红色旅游班列,把沿线的红色景区串联起来,供游客跨国体验,是红色旅游区域间融合发展的典范。

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有益启示

1、红色资源不仅是历史教科书,也应该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将其融入到旅游产业之中,在取得政治、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江西省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开发了“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寻访游”“长征之路体验游”等红色旅游产品,2019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次14311万人次,综合收入1157亿元,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约17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近75万人。因综合收入高,许多革命老区已经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乃至扶贫攻坚的主要抓手。近几年,我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如果进一步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元素全方位融入青山绿水,将成为我省旅游产业的有益补充甚至文化灵魂,有利于旅游产业整体提升。 

2、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态之一,需要依据地方特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陕西省将延安八大景区整合创建了5A级景区,主打“革命圣地”品牌;重庆市以红岩故事为背景,串联众多景点打造“红岩联线”品牌;山西省依托八路军旧址和游击战遗迹,打造了“两园一剧”。通过整合既避免了红色景区单打独斗、无序竞争,又形成了整体概念和清晰的历史脉络,大大提升了旅游业的魅力和吸引力。作为红色旅游大省,我省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全,其中有14个景点名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作为红色旅游圣地的西柏坡是我省红色资源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旅游品牌。

3、依靠市场机制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红色资源的政治公益属性要求各级政府给予必要的管理和资金投入。同时把优秀项目梳理出来逐级申报争取国家支持,也是发展的捷径。但从长远来看,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要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只有这样才有发展后劲,才能做大做强。由于红色旅游没有直接的门票收入,许多地方不情愿在这一领域投入过多精力。但调研发现,红色旅游的带动辐射效应十分明显,效益是多方面的,例如导游讲解服务、餐饮住宿服务、旅游商品和特产销售、带动相关景区发展等等。例如我省涉县依托红色资源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将军岭,建设了纪念馆等系列景点,尽管红色景区不收门票,但结合附近娲皇宫景区,游客众多,形成了“红带绿”模式。政府建核心景区,社会资本参与完善配套服务的做法也是混合发展的一种模式,值得推广。

以红色旅游为抓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接续推进红色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以红色旅游融合产业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是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要以文旅深度融合优化红色旅游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协作联动,整合各地资源连片建设,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最佳连接点,依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形成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旅游产品,全力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站在区域综合发展的高度,统筹推进红色旅游与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康养休闲等各类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让青山绿水、革命情怀、文化魅力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打造“红色+生态农业”“红色+休闲康养”“红色+培训研学”“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模式,带动乡村现代农业、茶产业、林果等产业发展,打造地标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等旅游衍生产品,与文化创意、红色教育、乡村民宿、观光农业等产业协同共进、融合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2、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应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以红色文化遗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提升乡村宜居性和整体风貌。首先,选取一些在党史、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红色遗址遗迹数量多、保存完好的小镇或村落,充分整合当地资源,建设一批红色文化特色小镇或名村。对具有红色文化遗产的乡村和区域整体规划,融合乡村风俗人情文化、地理生态文化等特点,探索红色资源与乡村风光相结合的乡村建设模式。其次,借助国家各类重大建设平台及项目支持,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存和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等,进一步完善红色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将纪念馆、展览馆等革命遗址建设和重大文化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推进公共卫生设施、文化设施落地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3、以红色旅游引领乡风文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开展红色旅游,能够以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启迪人,以党的奋斗精神鼓舞人,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召人。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进一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革命先烈的故事,有利于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人心。大力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为主题的文明示范村等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切实把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和农民精神家园建设好。通过红色教育和研学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革命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精神的宣传弘扬,为广大农民群众确立标杆、树立榜样。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通过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和红色文艺作品创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引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共鸣,使他们在接受视听艺术享受的同时受到文化滋养,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乡村生活。

4、以红色旅游激活红色基因,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红色文化是激励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发展红色旅游要注重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激活乡村振兴的各类资源要素,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近年来,一大批红色乡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红色旅游推动农村旧貌换新颜。如井冈山市龙市镇大仓村,井冈星火最早燃起的地方,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在推进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奉献,群众担当治村主角,短短几年间就成为井冈山红色培训的教学点、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和全域旅游的新景点。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转化为拼搏奋斗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确保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5、以红色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新时代红色旅游要担当起富农惠农的新使命。从区域分布来看,大部分红色景区位于革命老区和乡村地区,发展红色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应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让农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一是丰富农民参与形式,引导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参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乡村群众在红色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中增收致富。二是强化对农民的专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在当地红色景区直接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发挥政府的引领指导、桥梁纽带作用,在农民与红色旅游市场之间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拓宽红色旅游消费市场,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红色旅游商品的开发理念

1、要树立红色文化融入生活的理念。要结合红色旅游地的特点、内涵、物产、工艺等,开发出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服务的红色旅游商品。为此,要了解旅游者的生活需求,了解透红色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还要了解该地区的物产和制造业的优势,创意设计出旅游者需要、旅游者喜爱的红色旅游商品。

2、要树立红色品牌,体现品质的理念。要重视红色品牌的使用和授权,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打造有品质的红色品牌商品。要逐步让社会形成红色旅游商品的品牌一定是有品质的、讲诚信的这一共识。

3、要树立为大众开发红色旅游商品的理念。红色文化的传播对象不是小众、少数人,而是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肩负着传播红色文化功能的红色旅游商品,其销售对象同样也不应是小众、少数人。需要根据不同旅游人群创意设计不同的红色旅游商品。

 我们应细分红色旅游地的红色文化差异,细分红色旅游地物产资源和制造工艺优势,细分红色旅游地的旅游者需求,细分红色旅游商品的相关市场需求,坚守红色旅游商品品牌价值,发挥红色传播功能和市场功能,实现红色旅游商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需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一大特色。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地均拥有不少红色旅游资源,上海、贵州、江西、陕西、河北等地更是如此。与此同时,我国红色旅游的题材和内容也十分丰富,各地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红色纪念品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开发价值。近年来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让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也有力带动了各地经济发展,更有效弘扬、传承了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然而,红色旅游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之间缺乏联动和共享,呈现点多面少的状况;再比如,一些红色旅游地区的“红色故事”讲得不够精彩,过于套路化、模式化,很多地方的红色旅游解说员通常都是照本宣科地背诵解说词,缺乏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各地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也大多照搬照抄,模式化、雷同化现象突出,缺乏自身特色等。这些短板的存在,制约了红色旅游向深度、广度发展。

就此,上海、浙江嘉兴、江西吉安、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等城市日前联合推介各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红色旅游为媒深化城市间的旅游合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探索。此举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内融合各地资源,形成红色旅游“大品牌”,也有利于解决同质化、雷同化等问题,使各地的优势和特色得到更充分发挥,从而有效提升红色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各地在大力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联动的基础上,还应深度挖掘、讲好各自的“红色故事”。不少著名的景区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之所以家喻户晓,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讲好了自己的“经典故事”。而红色旅游因为承担着弘扬、传承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等使命,无疑更需在“讲好故事”上下功夫。期待各地都能深度挖掘“红色故事”,并积极改进、创新表述、传播方式和手段,把一个又一个“红色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使其成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高质量载体。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0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