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20年
2020年

他山之石2020年4月3日第3期

发布时间:2020-06-10  |  浏览:

 瞄准难点出实招

各地复工复产再提速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成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紧迫任务全面有效推进复工复产,各地想办法、出实招,精准施策突破难点,加快复工复产速度,其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上海分批有序错峰复工复产

一、“四优先”原则保障重点企业复工

从复工企业性质上,对事关国计民生、城市运行保障必须的单位优先保障复工。从复工企业贡献上,对经济贡献度高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从复工岗位上,对核心管理人员、一线熟练操作工人优先保障复工。从生产条件上,对在手订单足、防控措施实的单位优先保障复工。

二、抓好“三环节”制定落实制度规范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管系统、系统管,管行业、行业管,管单位、单位管”的原则,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标准规范指引,及时发布宣传企业复工、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和行业标准,严格执行工厂、办公楼宇防疫规范指引。属地督促检查指导,按照属地原则,督促各区、园区、街镇建立和落实复工单位派驻联系、信息日报和督促检查制度。

三、按照“五到位”标准严格复工管理

防控机制到位,复工单位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复工生产及疫情防控的领导小组,复工前将相关工作方案报所在区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防控物资方面,配备防护口罩、红外测温仪、消毒水和洗手液等必须用品。应急预案到位,落实疫情防控管控专员和隔离场所,加强返岗返工人员健康检测,做好应急处置。内部管理到位,加强厂区、园区、楼宇卫生消毒,做好安全生产、食堂用餐管理。宣传教育方面,提高员工疫情防控意识,落实到具体车间、班组和工作岗位。

四、多措并举加强服务协调

比如反映较多的供应链问题和人工短缺问题。前期通过向外地企业发放公函、募集志愿者等办法,协调了64家外地产业链企业复工生产。后续还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

五、落实防控物资供应保障

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在于落实防护和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我们将千方百计加快生产,加大保障的力度,全力保障企业生产防疫需求。特别是涉及疫情防控企业和城市运行企业,让员工在确保自身防控的前提下保障正常运行。”目前电力、通信、石油化工等在沪央企实行了有序复工;各区、各重点园区根据实际错峰上下班。这种分批、有序、错峰复工和出行,平衡交通和防疫检查流量,减少潜在接触风险,值得倡导和推广。另外,支持电信运营企业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6个月以上云视频会议等云上办公服务,鼓励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商为企业提供集成式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培育电子商务、线上教育、线上咨询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六、强化分层分类督促检查

经信委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通知》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拾遗补缺,确保落实。要指导各区落实属地责任,要发挥驻点督导组的督查作用,向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派驻联络员,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并会同监管执法部门开展巡查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严肃追究责任。

北京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

一、推行网上办理、实行告知承诺

政府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信用承诺,可即时审批发放营业执照。申请人只需在承诺书上签字(盖章),承诺已完全知晓登记机关的告知事项,对所提交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负责,并愿意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就能办理相关登记事项。这一登记告知承诺制度在部分区开展试点,适用于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以及股权出质登记。同时,在行政许可方面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食品销售经营者食品经营许可、保健食品生产许可、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在企业做出信用承诺后,即时发放许可。

二、建立应急绿色通道

为防控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整合营业执照发放、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备案许可等事项,实行“一站办理”“一天领取”。

三、延长许可有效期

对于疫情期间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相关许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广告审查文件等到期的,有效期延长至疫情解除后1至6个月。因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重新进行健康检查的食品从业人员,其健康证明视为继续有效。

四、加快标准转换应用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等积极创制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鼓励社会团体组织制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相关团体标准,指导企业制定企业标准。

五、审慎异常名录管理

对防控物资生产经营企业,简化信用修复流程。对因受疫情影响暂时失联的企业,可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于疫情期间抽查检查时发现登记事项变更未及时办理的,可暂缓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实施行政处罚。

六、严查乱收费乱涨价

针对乱收费乱涨价问题,严查各类涉及企业的乱收费行为,减轻企业复工复产负担。严厉打击哄抬口罩等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行为,维护防控物资生产所需机器设备、原辅材料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七、免除技术服务收费

对在京注册的中小微企业实行停征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性质的特种设备检验费。疫情防控期间,对防控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免收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费,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免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费,市标准化研究院对标准信息查询、标准时效性确认等提供免费咨询。

八、帮扶指导

加强产品质量、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条码办理等质量技术服务帮扶。密切关注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全力做好“接诉即办”,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实际问题。

 重庆精准服务助复工复产

一、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一是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引导小贷公司重点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地区,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力争小贷行业对中小微企业的放贷总额不低于上年同期,年化综合实际利率不高于上年加权平均综合实际利率。二是缓解客户还款压力。鼓励小贷公司减费让利,综合采取展期、续贷、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罚息)和暂缓催收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同时,实施客户信用保护机制。比如,对感染新冠肺炎或被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人员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还款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合理调整信用记录报送。逾期贷款按小贷公司与贷款人协议调整后的还款计划及实际还款情况报送,已经报送的,可予以调整。三是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引导小贷公司通过开通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推广线上业务、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在家”金融服务和错峰办理业务等措施。

二、指导企业自查自改

一是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方面,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在企业复工前,指导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自查自改,并将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录入“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管理系统”。同时,要求重点排查涉医疗废物产生和处置单位、化工企业、渉重金属企业、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生产储存和处置单位、放射源使用单位、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填埋场、养殖场等重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不得“带病”复产。二是在指导企业落实好环保主体责任方面,要求企业复产复工时,必须确保环保责任人同步到岗到位,严格按照环评审批内容和排污许可内容生产排污,避免环境管理缺位。并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隐患采取切实可行防控措施,及时防范化解,确保复产复工不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三是在项目审批上,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执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即刻审批疫情防控相关项目、加速审批重大民生项目、豁免审批医用射线影像设备、简化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到期顺延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坚持简化流程,优化方式,特事特办。此外,还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指导企业开展环保设施自查,做好危险废物贮存、转移管理,以及夜间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工作。要求各企业做好废水、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若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消除环境危害。

三、指导企业做好准备

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按照统一安排,对复工复产企业开展卫生指导,包括组织管理、提前排查、防护措施、健康监测、疫情管控、宣传教育等六方面的复产复工工作准备,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督查指导组深入一线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等企业,仔细查看企业疫情防控资料、复产复工方案,以及复工复产以来,安全监管部门、企业各个层级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强调:一是统筹把握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要“两手抓、两手硬”,防疫松不得、安全要保住。在思路上要严防严控、决战防疫,保障安全、促进生产在目标上要确保疫情不反弹、安全不出事。二是充分准备,有序复工复产,分类管理,企业复工复产必须做到疫情防控“五必须”和安全生产“五到位”。三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负责人尽职履责,管理人员在岗组织实施,日周月隐患排查到位,风险防控逐条细化。四是改进服务,强化监督。认真落实“五在”要求,高危行业企业落实“一企一组”监管措施,各级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青岛抢抓时间促复工复产

一、“第一时间”建机制 完善三级指挥机制

由相关崂山区领导担任总指挥,成立了区政府、平台公司、重点楼宇管区三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指挥全区重点园区疫情应对处置工作,畅通指挥机制,细化了责任分工和各项防控措施的高效落实。国际创新园、创客大街、巨峰等园区和楼宇实施全封闭管理,落实主要领导带班制度,严格落实每日人员登记、体温检测、公共区域2次消杀等制度,严格履行体温检测和人员信息登记核实程序,加强值班巡查,综合运用视频测温仪、增设手持测温点、高地区电梯控制、电梯间人流疏导、错峰上下班等方面措施,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传染风险。

二、“第一时间”进园区 全面摸排科技企业状况

充分发挥各楼宇长作用,开展扫楼式走访,专人对全区重点高企、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和项目以及创新园片区、区属孵化器、巨峰公司管辖楼宇内入驻的企业复工复产、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摸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一线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走访,笫一时间将省市区政策规定传达到各相关企业,开展对企业防疫措施进行实地督查,指导企业严格落实相关隔离措施。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已全面复工,复工率100%。与备街道社区建立顺畅的联动机制,累计向街道推送办证人数1200余人,协助完成租房人员进出社区通行证办理。

三、“第一时间”出措施 与企业一起共克时艰

出台加快政策资金兑现、推动政策修订、包容审慎监管、“陪伴式服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常态化监管机制、非公党建等挟持中小企业六项措施,组织有关部门依职责尽快推动措施执行落地;制定《关于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对列入《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不予处罚清单》的不予处罚,通过责令限期改正,批评教育、行政约谈、责令改正等行政指导措施及时制止,指导企业自觉纠正违法行为,提供更加宽容的监管环境。

四、“第一时间”发奖补 加快兑现产业政策

一是加快知识产权和检验检测等产业政策落实。在全市率先下发政策申报通知,优先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采用“线上申报、线上审核”做法。同时进一步简化企业申报材料,对部分申报项14目采取“填表申报”方式,审核人员通过网上查询表格内容确认材料真实性,极大方便企业。二是复工当天奖补到位。在复工第一天为35家单位拨付近900万元标准化奖补奖金,支持中小微企业保经营稳发展。

五、“第一时间”助审批 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一方面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积极对接,在全省首次启用远程评审,12小时连夜批复,全程助力通标青岛公司取得全市首个口罩出厂检测基本项目资质扩项许可,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联系2套“口罩型式检测”设各,积极为企业联系10余个口罩检测订单,确保企业田罩检测项目迅速步入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启动应急审批服务程序,为崂山意向建立口罩等防疫用品生产线企业启动应急审批服务程序,指派专人靠前服务,协助3家企业5个产品向省级部门递交应急审批申请,目前华仁医疗器械通过了省医用口罩审批,合启立智能科技通过温湿冷链体温计审批。

六、“第一时间”解难题 深入企业开展服务

一是加强企业调研。全面调研检验检测、广告、药械、食品生产、餐饮等主管、监管企业,深入摸排企业在复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了解复工企业需求,逐项跟踪予以落实。二是靠前服务企业。走访华仁药业、彩阳儿童用品两家口罩转产企业,了解企业服务需求,积极对接SGS通标青岛公司提前做好口罩产品检测准备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原料到位后,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投入生产,产品第一时间检测上市。三是在全市率先实施市场主体“一键年报”服务。在“崂山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开设“一键年报”专栏和“年报信息”查询入口,疫情期间全区7万余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正常进行年报,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多举措加强复工项目餐饮保障。开展全区109家复工在建项目约3000余人餐饮保障工作,通过崂山电视台、崂山市场监管公众号每日公布复工餐饮单位名单,积极协助企业联系订餐,对自建食堂单位加强相关疫情防控保通保畅促进复工复产

石家庄倾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一、狠抓政策落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工作,成立了工作专班,在全面摸排企业用工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疫情造成企业用工难的原因,研究制定劳动用工保障方案,在全省率先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促进企业恢复生产、稳定岗位。依托全省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石家庄市对全市所有参保企业先后进行两轮筛选,科学合理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推送政策补贴资金申请信息并进行电话确认,指导帮助企业快速反应、快速申请。按照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和保障公共事业运行必需三个必需的原则,全市第一批审核通过了13家疫情防控涉及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的落实,对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极大帮助,促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稳定了就业岗位。

二、倒逼服务升级

为方便企业尽快拿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市人社局采取精简流程和网上经办两项举措,从政策发布到资金落实,一天时间就全部到位,跑出就业政策落实的“石家庄速度”。该局大力简化经办流程,将原有企业申报,改为依托信息系统主动推送,以网络手段实现当天筛选、当天推送、当天受理、当天确认。同时开放网上申报端口,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随时登录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自主申报,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材料,人社部门直接在信息系统内进行审核确认。

三、拓展政策范围

为了稳定企业就业岗位,石家庄市拓展政策范围,将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由不高于上年度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4.5%,放宽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在原有条件基础上,将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企业,纳入企业吸纳就业补贴范围。在做好重点企业稳岗返还政策落实的同时,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物流、零售、旅游等服务行业中小微企业,作为下一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及其他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对象,全面启动信息筛选推送工作,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岗位。 

泉州精准施策服务复工复产

一、强化组织领导,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有力度”

伴随企业复工复产而来的是交通压力的增加,鲤城大队做好研判部署和走访排查,确保辖区道路环境安全畅通有序。大队领导靠前指挥,带队深入泉州市万顺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兴晖渣土有限公司、泉州客运第一分公司、海都物流有限公司、原飞航物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排查工作,详细了解企业复工复产计划、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摸清运输物流企业复工底数、复工时间,全面了解企业交通方面的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复工企业及其员工在交管业务方面遇到困难和问题,做到“服务前置,沟通贯穿,追踪到位”,为交通运输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引导与服务。

二、强化管制举措,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有精度”

企业复工复产交通流带来交通违法反弹势头,为遏制交通事故发生,鲤城大队加大对事故多发、违法高发时间段的巡逻管控力度,不定时开展各类集中整治行动,举旗亮剑,重拳打击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客车超员、货车超限超载、电动车违规载人以及面包车超员等重点交通违法。交管窗口业务量大、人流密集,为保障办事群众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大队业务窗口实行“外查内控”管理方式,对出入窗口的所有人员进行“无差别”身份核查、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工作人员一律配备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护装备,对公共场所和服务设施每天进行两次全面消杀,并增加通风频次,确保消毒无死角、无遗漏。推行业务办理“预约制”,根据实际和企业、群众需求,做好分流限量,实现预约进场后“无排队、无等待、立即办”,并安排专人维持秩序,提示群众戴口罩、测体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适当间隔,引导群众使用自助设备办理

三、强化便民措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有温度”

按照“一断三不断”和“三不一优先”要求,建立健全通行证持证车辆“免检通行、快速通行”机制,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应急物资运送“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保障运输防疫用品、企业生产原材料、群众生活物资的持证车辆优先快速通行。同时,大力推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方便群众出行办事十项措施”,引导复工复产企业采取“网上办、电话办、预约办、延期办”等方式办理车驾业务及交通违法处理业务,做到“人员不见面、审批不断档、服务不降质”;持续强化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高效运行,进一步提升“交管12123”事故在线快处平台网上受理率和处理效率,深化“警保联动”,协同保险公司畅通在线理赔流程,大力提升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效率,试行交通事故线上调解理赔微信小程序,不同地区的当事人通过微信就能足不出户轻松完成视频申请调解、在线调解、签署电子理赔书等一系列流程。

四、强化宣传教育,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有广度”

坚持宣传先行,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已复工复产客货运输企业,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客货运驾驶人等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及防疫知识宣传活动,着力提升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发挥交警部门宣传优势,同本地媒体开展联动协作,借助“双微”平台、短信平台、“交安微学群”等媒介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交通安全提示,广泛使用商户、楼宇、路口LED宣传屏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和防疫知识,拓展宣传覆盖面,宣传引导交管业务从线下办理转向线上办理。

马鞍山创新举措促复工复产

一、制定一套方案,明确任务步骤

马鞍山市“四送一服”办结合该市实际,制定《马鞍山市应对疫情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落地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了任务:以中央、省、市出台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为基础,从市场主体需求出发,强化政策流程再造,促进政策有效落地和执行,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企业获得感,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二、成立两个机构,推进政策兑现

一是成立市级领导小组,让专项行动高位推进。马鞍山市成立政策落地行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惠企政策所涉市直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推进指导全市政策落地专项行动实施及考核评价工作,每天分区域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企业政策兑现情况督导,并进行汇总。二是成立市级工作专班,让政策落细落实形成合力。马鞍山市委组织部从发改、经信、财政、金融等22个市直部门抽调分管领导,自3月2日开始集中办公,梳理出市本级政策核心条款清单186条,形成《马鞍山市应对疫情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清单操作办法流程汇编》。

三、建立四项制度,保障行动实施

一是建立政策宣讲制度。把政策宣讲做深、做细、做实,马鞍山市“四送一服”办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两微一端”、融媒体等平台,开展帮扶政策宣传。

二是建立包保制度。29位市领导和79个市直部门对431家规上企业进行包保,开展送政策、送理念、送项目、送要素活动,帮助企业梳理问题,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马鞍山将帮扶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工作纳入各单位“四送一服”年度考核,对相关单位执行政策不力的、落实政策“推拖绕”的,严肃问责处理,推动政策快速落地见效。

四、设立九个小组,助推政策落地

马鞍山市成立9个政策兑现落实组,负责政策宣贯、兑现落实工作。每组负责本辖区内企业政策宣讲工作,让惠企政策落地有声。目前已帮扶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农业企业共获得低息贷款1亿元,全市18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同时,马鞍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邀请全市13家第三方中介机构上门服务,分片包保全市1133户规上工业企业,帮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做到“一对一”讲透彻,“手把手”教到位,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