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20年
2020年

他山之石2020年10月10日第9期

发布时间:2020-12-31  |  浏览: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最活跃且最重要的新动能,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浙江、广东等经济强省,还是安徽、湖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众多省份的共同行动。各地抢抓机遇布局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其很多经验和做法也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济南市发展数字经济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济南市紧抓产业发展大势,以建设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为重要抓手,率先布局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形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荣获“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奖”、“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发展数字经济的先进做法作为典型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

一、创新体制机制,更新观念克痼疾

2017年以来,济南市把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依托比较优势,通过植入高成长性业态,快速实现了从“无中生有”到“产业集聚”。高标准建设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了一批业界知名企业、潜在独角兽和“千里马”企业,业态涵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多个数字经济领域,现已形成了6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70多个储备产业项目集聚市中区的态势。为促进产业集聚,建成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市中区在推进工作中采取突出创新性举措。

1、成立组织领导体系。率先成立了产业发展专职机构——大数据业服务中心,专职负责发展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的数字经济产业;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街办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委员会,专题决策部署产业招商引资相关事宜。

2、制订行动计划图。率先制定《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促进产业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系统规划设计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推进方案。组织开展“数惠”行动,实施“数聚”、“数创”、“数融”、“数链”四大工程。创新实施“白云”、“凌云”、“行云”等独具特色的企业上云十大行动。

3、创新工作推进方法。创新建立“产业集聚+行业应用+人才培养+支撑环境”工作法,推动数字经济资源汇集流、数字经济企业云集流、数字经济产业聚集流与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要素“三流四要素”汇聚市中,形成要素汇聚洼地,带动形成一批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业态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大生态体系。

二、优化营商环境,凤岐出走赤子归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区域竞争已由过去的拼资源、拼政策、拼优惠等方式演变为关键依靠环境和服务取胜。举例来说,赤子城是“全球化人工智能内容服务商”,业务涵盖以互联网为载体或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泛互联网行业,在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亿用户,是“潜在独角兽”企业,12月15日,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信息,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赤子城科技”)已通过香港上市聆讯这意味着,山东即将诞生第一家上市互联网企业。2019年1月,赤子城科技入驻位于市中区的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来”,更要留得住,3月的一天夜里,赤子城科技一位负责人曾为上市相关事宜寻求政府支持。当天,在济南市市中区区委书记韩永军的亲自招商推动下,各部快速协作,仅用了不到12个小时就解决了相关问题。亲切的服务态度、高效的工作能力、便捷的工作流程,以及赤子城科技入驻数字经济产业园后对当地营商环境的一系列切实感受,让赤子城科技最终作出了将山东分部升级为全球总部的决定。

三、推进平台建设,筑巢引凤聚产业

按照“软硬结合、重点突破、融合共生”、“一楼一产业、一楼一生态”原则,引进和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IC等新兴产业,打通“云管端用”产业链条,构建“1468”的产业布局,打造多个产业集群:建设山东数字产业大厦(原济南日报大厦,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19年1月开园),主要布局大数据、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产业,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建设山东出版智能产业大厦(山东出版集团产权,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已建成待验收),主要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脸识别、情感计算等产业,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此外,正在规划建设双创大厦、白马创智谷、齐鲁识别谷、七贤未来城等项目。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业态格局。

四、营造产业氛围,承办盛会铸品牌

承办首届BIM软件产业高峰论坛、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济南行” 暨“创新消费 智享未来”交流会、第十二届(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暨2019中国(济南)数字经济高端峰会等大型活动。明年拟召开全球流量大会(移动互联网出海产业生态大会)和2020中国(济南)数字经济高端峰会,通过“以会招才”等形式,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市中区创新创业,打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市中品牌”,打造人才和产业云集市中的“大浪”。

广西贵港发展数字经济创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数字城市建设思路和建设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借助物联网手段,全面感知、可靠传递以及智能处理,为群众、企业、政府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体验方式,提升城市整体素质形象。

1、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基础设施是承载智慧城市运行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推进。打造信息关键枢纽,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迫在眉睫。

2、加强智慧城市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根据科学技术变革的方向和城市发展规划进行前沿性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要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避免出现因为建设不合理而导致的重复建设、反复建设的现象,从规划方面来解决信息建设共享、资源数据共享等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各部之间的协作,智慧城市的建立不是单单依靠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这是城市建设互联网化、数据化和智慧化的具体体现,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于自身的管理、协调、监督等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对信息采集和数据共享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3、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出台相关政策和指标,加强推进大数据平台、网格化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政务综合平台、空天地一体化宏观辅助决策系统、智慧安监等已完成建设项目的实际应用,正式投入运行使用,并持续跟进操作应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不断优化改善各个智慧城市项目的系统功能,真正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有效推进智慧城市的惠民建设。在对智慧城市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对于技术和建设资源的重视,而对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还存在不足,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应用效果。所以,必须要强化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信息惠民的理念,并且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出智慧城市的应用价值,推进城市的发展升级和转型。第二,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开展以惠民为目的服务试点,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将惠民指数的评价体系研究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考评中,实现全民参与。

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成功经验

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是贵州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园区的企业都是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数字经济企业。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初步构建了以软件开发、数字加工、数字文化、互联网电商和大数据孵化为主的产业发展生态圈。

1、规划先行
    为建设好数字经济产业园,贵安新区制定了《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积极构建园区服务平台和产业转化平台,推动园区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分为基础夯实期、提升成型期、辐射引领期,明确了园区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为产业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精准招商构建产业生态圈
  目前,园区已引进企业103家。其中,大数据、互联网、数字经济领域企业89家,包含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像百度创新中心、阿里云、韩国现代汽车,都将全球唯一的海外数据中心入驻于此。
   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初步构建了以软件开发、数字加工、数字文化、互联网电商和大数据孵化为主的产业发展生态圈。落户园区的百度(贵安)创新中心,是全国首个创业生态圈,目前已孵化了贵州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债科技有限公司和优必选教育(深圳)有限公司3家企业。
3、聚集人气激发升级新动能
    逐渐完善有一定规模的高端商业配套,是园区短期内聚集人气,提升形象的具体做法,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将进行不同层次的商业布局。下一步,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将设6.2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面积,进驻麦当劳、肯德基、猫屎咖啡、飞锐健身、上岛咖啡、胜道体育、数码体验中心、欢唱KTV等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商业品牌,为企业,为师生提供便捷、多样化生活服务。
    在构建园区孵化基地的同时,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还着重引进国内一流的投资基金入驻园区。园区鼓励风投、创投、天使基金等投资机构对入驻科技型种子企业,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进行权益类投资。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股权投资、项目贷款、担保、供应链融资、融资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助推入园企业转型升级。
    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着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发展,丰富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域重要的创新样板。截至2018年上半年,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共签约企业130家,园区招商引资企业156家,实际入驻办公企业66家,仅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上缴税收4367.8万元。

温州数字经济培育发展工作思路

    主要从“数字产业优化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服务业协同发展、数字乡村培育建设、数字政府标杆创建、数字基础提速建设、数字生态环境优化”等七个方面,组织开展25项重点工作。

数字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1.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对全市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开展大排查行动,绘制数字经济产业分布图、产业链招商图,建立数字经济领军型、成长型、潜在型企业培育库,制定数字经济“双百”企业评定标准,认定2020年数字经济“双百企业”,从领导挂钩、要素保障、财政补助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新增上市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20家,小升规企业30家。

2.引培一批重点项目。加大计算机终端、5G通信设备、超高清视频生产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的招引力度,组织开展1场以上数字经济专题招商活动,力争招引落地数字经济领域超亿元项目20个。建立数字经济百项重点项目库,对已落地项目实行动态服务管理,加快大唐5G全球创新长三角中心、中国长城(温州)创新基地、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等开工建设,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浙江云谷-磐石云数据中心等投入使用。

3.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围绕核心基础元器件加强先进基础工艺积累及新材料开发,突破虚拟现实、机器视觉、新型人机交互等终端新技术,推进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电子产品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等方面,实施开展20项数字经济领域“卡脖子”与科技创新攻关项目。

4.开发一批新型产品。推动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发展,电容器方面,重点发展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有机薄膜电容器、钽电容器、超级电容器、0201及以下超小型片式电阻器、薄膜片式电阻器、片式电感尤其是绕线片式功率电感器等;印刷线路板方面,做大做强柔性印制电路板产业,发展IC载板、高密度互连板、特种印制板、LED用印制板;提升汽车电子行业产品档次,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动力电机、北斗导航定位仪、通讯终端、电子控制单元(ECU)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部件、模组和器件,积极开发集音视频、导航运用、网络传输、人机交互等模块功能的系统集成化产品,发展车用高清显示屏、多功能触摸屏等。

5.新增一批创新主体。发挥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作用,组织开展以数字经济为主的产业对接、合作;推进中科院微电子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思研究院等新一批创新平台落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州高新区数字经济(物联网应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瓯海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培育新增科技型数字经济中小微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

6.发展一批产业平台。发挥核心产业平台作用,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加快数字经济产业聚焦发展。推进传统电子信息制造业升级,提升鹿城软件信息服务、乐清电子元器件、瑞安汽车电子产业、苍南仪器仪表等老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形成乐清物联网、龙湾区(浙南科技城)北斗卫星导航和5G、瓯海区智能硬件、浙南产业集聚区计算机整机、平阳智能包装机械等新产业集群。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7.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进度,全年新增智能化诊断项目1000个以上,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000个以上,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1900台以上,工业设备联网率达到43%以上。

8.推进两化全领域融合。发展网络化协同设计、协同制造、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制造新模式,推进从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全流程、全领域的两化融合,新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0家,服务型制造企业5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企业5家。

9.深化企业上云用云。加强云服务商培育,鼓励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向云服务转型,强化企业上云覆盖能力,推动上云企业新增1万家,培育上云标杆企业10家。推动小微企业园加快数字化改造,完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推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打造10个数字化小微企业园。

10.推动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加快电气、汽摩配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新增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实现传统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推进制造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开发工业APP2200款,服务工业企业1万家。

11.探索“未来工厂”试点。聚焦重点企业,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中的应用,建成数字化车间12个,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探索创建“未来工厂”温州样本。

数字服务业协同发展行动

12.加快数字物流新发展。加快瓯江智慧供应链物流园、韵达浙南(温州)快递电商总部基地、京东瑞安智能供应链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作用,招引5家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与平台公司开展合作经营,推进本地3家“无车承运人”向“网络货运”转型,争取入围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13.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和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打通供货商、国内仓储物流、国际物流支付等上下游关键环节,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9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加快推动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聚焦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市场、网上培训等服务应用,推进生活服务类电商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培育电商平台型企业、电商产业基地各5家以上。

14.推动数字金融新拓面。抓住“试点先行”的优势,加快推进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市金融机构应用,打造全省首个市县全覆盖应用地市。推进不动产线上抵押登记服务县(市、区)全覆盖,扩大“浙里贷”等线上贷款覆盖面。全面提升全市移动支付业务量,继续扩大移动支付商圈建设,完成3个移动支付商圈(街区)创建,逐步打造移动支付标杆城市。

数字乡村培育建设行动

15.推进数字农业示范试点。全力推动平阳开展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县建设,在数字乡村的体系平台、技术应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发展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与乡村产业发展、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推进苍南县紫菜全产业链省级数字农业改造试点,实现紫菜养殖基地智能化、产业加工自动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紫菜销售网络化。继续推进乐清市农业物联网试点市建设,实现铁皮石斛和其他农产品生产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保障全过程安全可靠。

16.创建数字农业工厂。以泰顺一鸣数字牧场、平阳碧海仙山大黄鱼数字渔场等7个省级试点创建为重点,加快打造数字农业工厂样板;同时挖掘数字渔场、数字休闲农旅等新一批项目,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试点5个。

17.培育数字乡村新业态。深化推进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产品电商联盟;继续扩大农旅融合数据规模,加强推广农旅融合平台,全年新增平台商户400个以上、农旅主体数据集3000个以上;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以销促产订单农业,全年开展10场以上农产品进城活动,编制全市网销产品200种以上。

数字政府标杆创建行动

18.建成“掌上办事办公”城市。加快政务服务2.0迭代升级,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实现政务服务办件网上受理率达到80%,自助办件量突破100万件。推进“互联网+协同办公”,基本实现公文“掌上办”、会议“掌上通”、督查“掌上钉”全覆盖。

19.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完善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各部门和国有企业分级、分类、有序开放数据,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1000项以上。组织数据创新应用大赛,鼓励和引导公共数据社会化深度开发利用。

20.实施5G百项应用。发布《温州市5G应用规划纲要(2019-2022年》,推动5G技术在工业、医疗、文创、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重点实施5G智能制造、5G远程门诊、5G远程B超、5G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5G移动警务等应用项目。全面启动实施“5G+教育”应用试点,建设智慧教室100个,打造智慧校园35所。

21.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全面启动温州“城市大脑”建设,形成“1585”架构体系,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能力明显提升,推出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治理创新示范应用场景20个。

数字基础提速建设行动

22.建成万个5G基站。发布5G基站布局专项规划,落实5G规划“多规合一”,支持推进各类杆塔资源的双向开放共享和统筹利用,加快建设5G基站、光纤网络、配套机房等硬件设施,全年新建5G基站8000个以上,累计建成10000个以上。

23.加速网络基础建设。深化光网城市建设,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3T,光纤到户用户数达到360万户;加快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改造升级,IPv6活跃用户达到300万户,占互联网用户总数30%以上;推动磐石云数据中心一期、温州联通数据中心等3月份投产试运行,移动浙南云计算中心在年底前建成投产,国网文成云计算中心、磐石云数据中心二期启动建设。

数字生态环境优化行动

24.主动融入长三角。积极主动对接上海、杭州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在杭州打造温州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杭州温州数谷,与杭州联合举办智能制造分享会、数字经济现场会等系列活动,在杭州举办“市长杯”中国(温州)工业设计大赛数字设计专项赛,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对接。

25.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推进全市网络安全综合指挥平台一期建设,健全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指挥体系;统筹开展网络安全检查,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加快中交信安公司、安恒信息技术公司等新引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公司落地,加强制造业企业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培育网络安全产业。

26.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政策保障,优化数字经济专项产业政策条款,加强政策刚性、及时兑现。组织举办数字经济培训班,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万人职业技能大培训,提升全社会数字经济理念与能力。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对数字经济好的做法与经验进行宣传,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