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9年
2019年

他山之石 2019年4月29日第四期

发布时间:2019-07-29  |  浏览: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兴则产业兴,项目强则经济强。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赢得发展先机,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所在,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对发挥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更是加快发展、增强后劲的“推进器”因此,各地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众志成城、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以项目建设的大提效,推动经济发展大跨越。为此,本期综合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办法多、效果好的城市的经验做法,以供借鉴参考。 

重庆认清形势 精准施策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质量

严格落实市政府“六个统筹”要求,依托“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系统,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沟通衔接,强化用地、环境等要素的提前介入、协调统一,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高效推进。针对铁路、轨道交通、桥隧等年内需保完工、保通行、保开工的重要工程,进一步创新思路、优化程序、主动服务,通过建立完善前期工作台账、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助推项目加快实施。其中,属于国家审批权限的,要加强汇报衔接,努力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对重大项目推进中的矛盾问题,要严格按照法人、行业、属地三条主线,坚持分级、分类协调调度,为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二、强化资金保障支持

建立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保障机制,强化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化管理,做实“项目池”,加强与“资金池”的对接。要加大争取中央资金工作力度,统筹平衡市、区县财政性资金,盘活各级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集中资源保重点。建立专项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加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进一步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专项债券发行收入可以迅速使用,重点用于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大项目。深化PPP模式改革,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拓宽项目建设筹资渠道。加强与银保监部门的沟通衔接,协调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为项目融资提供支撑。继续搭建好银企合作平台,畅通银企对接通道,引导新增银行贷款主要投向重大项目建设。

三、坚持重大项目常态化调度

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建设对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强化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市政府以百项重点关注项目为龙头,实施周调度、月考核、季通报,每月召开重大项目综合调度会,重点对项目投资进展、开工项目情况、项目实施中涉及体制机制或跨行业跨领域问题进行协调督办,对工作推进不力、未按时完成事项的责任单位进行通报。进一步强化本级、本行业的重大项目协调调度机制,每周对基础设施、工业运行、工业投资、工业项目、征地拆迁等进行调度,发挥重大项目建设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机制作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卡点难点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协调,对调度会明确的协调督办事项要快推进、快解决,对情况复杂、协调难度大的事项要做到早报告、早研究。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依托全市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填报周调度信息,每月25日前填报月调度信息,切实强化对项目进展、投资、协调督办事项办理情况的实时跟踪,确保限时办结,为项目实现常态化调度,促进投资平稳增长奠定基础。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的督办考核,将项目开工、完工、投资完成情况,以及同一事项连续2次纳入督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确保全年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潍坊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明确重大项目标准 完善重大项目考核机制

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市级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建立起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其中,明确了市级重大项目确定标准。市级重大项目是指:制造业总投资5亿元、服务业总投资1亿元、农业总投资1亿元、基础设施总投资5亿元、社会民生总投资1亿元,且当年实现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正在洽谈或签约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市级政府投资类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项目。并对前期工作、筛选确定、资源配置等做了详尽规定。完善市级重大项目考核机制。实行重大项目调度督查、观摩点评、考核奖惩等。落实重大项目退出机制。

二、十项举措攻坚克难 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

潍坊发改委十项举措:一是周密安排部署;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三是严格落实领导包靠;四是加快重点项目推进;五是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六是及时研究解决项目问题;七是加大宣传通报力度;八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九是实行项目智慧化管理;十是组织项目观摩考核,这十项举措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市级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项目单位问题直报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市重大项目办公室负责每周一次,按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分管市长三个层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明确问题责任主体,每周五下午下达交办单。重大问题直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层解决项目问题。市重大项目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办结情况,每周通报。三个层级难以解决的,由“3+N”会商解决。会商会议召开由市重大项目办公室提出方案,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重大事项一事一议。

三、强化五项工作举措 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快推进、快突破

一是强化项目调度。每周对市级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调度,形成调度台账,每月对项目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等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领导,并通报至县市区、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潍坊市发改委对领导批办及调度、督查、调研发现的项目建设问题,项目单位直报的问题,每周进行梳理汇总,按县市区、市直部门、市政府分管领导三个层次进行分类造册,下发问题交办单,各承办单位于一周内研究上报问题解决方案,明确办结时限。需要“一事一议”重大事项,按程序提交“3+N”项目会商小组研究。三是争取和用好各类政策。对近年来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政策解读,让项目建设主体广泛了解政策,切实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创新政策,对确需支持的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企业新上项目,运用“一事一议”机制,研究针对性扶持政策,提升重大项目推进效率。四是加强现场督察。每季度,潍坊市重大项目办公室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及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到项目现场,看形象、看规模、看进度、看账目,实事求是地评估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确保重大项目快推进、快突破。五是加大輿论宣传。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总结提炼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项目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新突破,增强干劲、鼓舞士气,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上饶坚持“项目优先”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高站位,建机制,夯实发展底盘

上饶确立了“项目为先”的发展导向,主要领导逢会必讲项目、下基层调研必看项目,使项目工作深入人心,成为全市上下共识。为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上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上饶市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的意见》,成立了上饶市重大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确定每个重大项目挂点一名领导,负责对项目的推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定期听取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对项目建设情况实行每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同时,上饶市还建立了重大项目总巡查、总督查、总协调制度,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总巡查人,对领导挂点项目每两月巡查一次;由市委副书记和市委组织部部长担任总督查人,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调度会落实情况实行每月一督查;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总协调人,定期不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或到项目现场进行协调。 

二、抓谋划,强基础,铸造发展“引擎”

在项目谋划上,上饶市精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市相关产业政策,用足用活政策,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治理、节能环保、重大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和民生等方面精心谋划项目。一方面,在具体谋划项目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考虑经济增长速度,又考虑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资理念上向招商选资方向转变,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主动放弃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项目。在具体谋划项目过程中,上饶市始终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定位,合理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以项目建设来培育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工业方面,紧扣打造“世界光伏城”“中国光学城”“江西汽车城”的目标,坚定不移发展“两光一车”产业,推进了长安跨越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服务业方面,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围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了华为云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在农业方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东柚、西蟹、南红、北绿、中菜”产业项目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着力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重服务,促推进,跑出“上饶速度”

为推进项目建设,上饶市按照“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过程公开、规范化管理”的模式,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相关部门并联审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建立了对接洽谈项目、签约项目、开工在建项目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全程服务,提高了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每个市领导挂点项目成立“三人小组”,由一名挂点领导、一名责任单位领导、一名责任单位干部对项目协调服务;实行督查考核,建立微信晒进度、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把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列入年终全市经济巡查内容,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跟踪督查。

滁州开足马力抢进度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一、招大引强,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一是加强统筹调度,强力攻坚突破。坚持市县两级领导联系推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线索)制度,市县联动、平台联动、部门联动,协力推进重大项目。2018年以来,先后承办中国无人机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第七届农歌会招商引资经贸活动等活动,邀请徽商大会近百名客商来滁考察、洽谈合作,积极摸排项目线索,取得良好成效。二是聚焦龙头企业,着力招大引强。围绕主导产业,着眼产业升级,加大知名企业、龙头企业招引力度。总投资14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及装备产业等项目相继签约落户。三是大力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深入开展院士助滁等行动,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拓展产学研合作。全市累计与78家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和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科创平台成功落户。

二、优化服务,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一是抓好“四送一服”,实施精准帮扶。在安徽省率先建立“六化四机制”工作标准,出台滁州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强市若干政策、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强化政策支撑。二是加强要素保障,服务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先进制造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轻装发展。用地上,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用钱上,采用面上集中对接和点上一对一服务的形式,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用工上,搭建就业平台,开展专项帮招活动,建立“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调剂用工余缺,破解企业淡旺季用工难题。三是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坚持能放则放,持续给审批事项“瘦身”,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互联网”,推行线下办事“一次办结”,加快实行“不见面”送达。   

三、培优育强,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一是狠抓技改投资,推动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推动机器换人,全力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二是培育骨干企业,推动提质提效。着力推动企业升规上限,2018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3户。三是坚持重大工程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四是加强项目谋划,实现滚动发展。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围绕政策、产业、基建、配套、生态、民生,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健全完善协调调度机制,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原则,强化跟踪服务力度,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四、厚积薄发,一批重点产业快速成长

一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滁州先进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智能家电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滁州集“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于一身,并入选首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三是绿色食品产业知名品牌云集。通过招商引资,雀巢银鹭、六个核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纷纷落户滁州,推动滁州食品产业向品牌化发展。五是新型化工产业质效明显提升。六是硅基材料产业向高端转型。滁州致于提升产业层次并取得实效,一批光伏玻璃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国能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新能源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台州聚力“四高”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展“重大项目突破”行动

深刻认识重大项目是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和支撑,进一步转变项目管理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突出“少而精、好而优”,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好项目、关键项目,深化开展“重大项目突破”行动,围绕“5+5+1”投资目标(即5个结构目标、5类计划目标、1个总体目标)和“七个突破”工作目标(突破新动能、传统产业、补短板、交通、港产城湾、扩大开放项目和要素保障),制定关键领域、关键项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深化“领导联系”、“挂图作战”、“一线工作法”、“1+5+X”等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合、要素协调、政兴人和的项目工作氛围。

二、聚焦高效率推进,落实项目“双进”工作协调机制

坚持重大项目“引进”、“推进”双轮驱动,建立台州市重大项目“双进”工作协调机制与难题清单,贯彻落实“1+5+X”项目工作协调机制(“1”为项目业主;“5”为发改、财政、国土、建设和环保等5个部门;“X”为项目相关的其他若干单位),对难题定期协调,挂牌销号。把筛选出10个项目28个“堵点”问题,列入市委督查室“通堵点、破难点”行动月活动,尤其是杭绍台高铁、金台铁路等线性工程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工作,细化目标任务,部门分组督查督办,限期办结。

三、聚焦高标准开工,深化集中开工活动引领

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挂牌督办,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开工目标,主动开展“妈妈式”服务,专题破解未开工项目困难问题,积极协调建设规划、国土、电力、消防、统计等部门,逐个问题研究吃透,制定“时间表”,确保相关审批环节紧密衔接、开工手续合法合规、后续建设投资“可持续”。开工情况一天一督促、一周一通报,定期专报市主要领导。同时,深化集中开工活动在鼓实劲、造声势、抓落实、促落地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聚焦高水平建设,着力强化重大项目监管

强化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文件审核把关意识,严格按规程办事,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创新招投标改革,不断优化重点工程招标监管流程,确保公正、兼顾择优,特别是针对设备类招标市场不健康、拉高价、串标等情况,在依法依规基础上,探索尝试使用随机抽取商务标评分办法的方式,获得了业主及投标人肯定。同时,加强中央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梧州转思路 强服务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306

一、力推项目,牵牢发展“牛鼻子”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制度机制逐步完善,攻坚合力不断增强,为重大项目建设夯实“底盘”。在巩固历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把“三年一工程”调整为“三年三工程”。“三年”指工业振兴年、乡村振兴年、服务业提速年;“三工程”指城市建设提质工程、营商环境攻坚工程、党的建设创新工程。该市强化项目挂点联系制度,市领导带头履职尽责、以上率下,强化挂点联系制度及相关责任机制落实,推动破解项目建设遇到困难和问题,实现梧州医专、蒙娜丽莎高端智能建筑陶瓷生产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与此同时,该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通过深化“一事通办”改革,优化环节、整合窗口、清除“奇葩证明”,推动项目审批提速,给企业落户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二、招强引优,激活发展新动能

   该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由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每月至少带队外出招商一次,全市13个招商主体均开展驻点招商和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工作,各县(市、区)、各园区招商责任主体组成招商小分队,积极主动走访企业、对接项目,不断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政策层面,该市先后出台《关于毫不动摇实施“东融”战略的决定》《梧州市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文件,瞄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力推招商质量效益双双提升。备受各界关注的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去年底才签约,在相关城区和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下,项目仅用时两个月就完成1000多亩土地的征拆,并如期实现开工建设,充分展现了项目签约、落地、建设的“梧州速度”

三、项目引领,推动发展高质量

在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由汇美集团与广东美亚宝铝业公司投资的生态铝产业园项目,将打造年产30万吨铝锭、铝棒及铝液等产品的龙头企业,并配套引进下游铝制品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铝回收-铝再生-铝加工-铝制品-铝科技”循环生态铝产业链集群。目前,项目一期的铝棒加工、铝型材加工、铝模板加工等四个项目已立项并开展前期工作,下一步将进行厂房改造,四个项目计划今年6月投产。这是循环园区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利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和优势,以项目为载体“腾笼换鸟”,引导上游拆解企业重组上市、延伸下游产业链条,促进园区经济提档升级的生动例子。

该市今年计划投资280亿元,围绕强龙头、聚集群、补链条,加快岭南食品工业小镇、生物医药产业园、轻工产业园、钛白产业园、生态铝产业园、六堡茶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同时,加快编制落实建好广西东大门三年行动计划的年度实施方案,深化与广州、佛山、肇庆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战略合作,加快在产业对接、生态协作等方面,谋划合作项目建设,力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萍乡多方合力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强化信心抓推进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投资支持,加大债券支持补短板项目力度,充分发挥中央和省投资引领带动作用。要坚决落实国家、省、市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的相关政策措施,采用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价格和收费标准,丰富民营企业投资机会,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增强民间投资意愿。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保障企业融资畅通。加强重大项目融资支持,积极梳理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及时通过银保监部门转送给商业银行参考,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审贷,依法合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开展融资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清理和整治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浮利分费、借贷搭售、转嫁成本等不规范行为和各类违规融资通道业务,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落实好服务价格相关政策规定,积极解决项目单位的各类融资问题。

二、强化服务抓推进

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强化服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到降成本,优环境,着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共同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一方面保障项目顺利建设的各类要素。城建、国土规划、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将积极做好重大项目规划选址、用地保障、环评审批、农地、林地报批等有关工作,涉及到用地指标问题的,将积极争取土地调规,为项目按期开工创造条件;电力、通讯、市政、交通等部门将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的供电、通讯、供水、交通运输等配套条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改革。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理环节,对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建成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大幅将项目开工之前的审批时间压减至33个工作日以内。努力精减“两项”办理环节,优化“四个”审批流程,推行“三证”容缺受理,切实落实“四联合”改革,按照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优则优的原则,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精简和标准化,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绿色通道”服务,推行容缺后补,调整办理时序,提高项目单位办事效率。同时公安部门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非法阻工、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和偷盗破坏等违法行为;各县区政府将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征用、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三、强化管理抓推进

项目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全面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制度规定,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要及时办理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消防审核等手续,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认真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努力争创精品工程、优质工程。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合理安排工期,坚决杜绝各类责任事故发生。项目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项目协调机制,畅通问题收集处理渠道,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顺利推进。

四、强化督导抓推进

将加强项目调度,加强对县区政府、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审批部门的考核考评。按月调度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开展实地督查,切实掌握好项目实际情况。加大问题解决督导力度,建立问题台账,定期跟踪问效,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强化项目考核,每月对省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对全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主抓手”,坚持项目化理念、创新化思维、协同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切实把项目建设抓在手中、干在实处,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热潮。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