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8年
2018年

他山之石2018年12月29日第12期

发布时间:2019-01-21  |  浏览:

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丹东市图书馆

依托冰资源优势

推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

冰雪旅游是一项较为稀缺的旅游资源,由于冰雪旅游产业所处的地位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冰雪旅游已成为了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冬季旅游产品正在成为老百姓旅游的新选择,尤其深受下雪较少地区游客的宠爱。为此,具有冰雪资源的城市积极在“冰雪”上做文章,举办冰雪运动、打造冰雪景点,促进冰雪与体育、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以此推动“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变我市凭借丰富的冬季旅游产品,被评为全国冬季最佳旅游目的地,然而冰雪旅游产业毕竟属于一项新兴的产业,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以下城市而独特的冰雪旅游探索,已经具备标本意义,从中获得许多启示

经验做法

牡丹江挖掘文化内涵

创建全国冰雪文化旅游名城

一、深度挖掘特色文化,释放冰雪旅游丰富内涵

从满足旅游者新需求、新体验的角度,深度挖掘林海雪原、边境边塞、民族历史、东北年俗、冬季饮食、异域风情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冰雪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围绕沉浸体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兼顾观赏性与体验性,推出“游”雪城雪堡、“享”雪乡雪村、“看”镜泊冬捕、“赏”冰瀑跳水、“浴”小镇温泉、“观”莲花雾淞、“玩”高山滑雪、“感”冬日虎威、“住”萨满村落、“踏”林海雪原等十大冰雪旅游产品。在冰雪旅游产品中嵌入多元文化元素。围绕味蕾诱惑,利用当地丰富的绿色有机食品资源开发以冻梨为代表的“冰冻果系列”,以响水大米为代表的“特供粮系列”,以镜泊湖鱼为代表的“冬捕鱼系列”,以松茸为代表的“野山珍系列”等冬季特色食品,挖掘打造俄式西餐、满族及朝鲜族特色风味饮食系列菜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探寻“舌尖上的牡丹江”。围绕精神享受,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商品,开发了以渤海鞋蝎绣、满绣、蚕翼绣为代表的手工绣品以渤海古国文物为模板的日用品、服饰用品等;以林海雪原为主题的冰雪山水画、影视音像制品以横道中东铁路车站为蓝本的油画、木雕刻等文化纪念品以朝满民俗文化为内涵的工艺品、生活用品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夯实冰雪旅游发展基础

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冰雪资源推进全域开发。构建“一城五区”冰雪文化旅游格局—重点建设牡丹江城区冰雪文化旅游功能区、镜泊湖“冰湖秘境”冰雪体育旅游聚集区、横道“林海雪原”冰雪文化旅游聚集区、中国雪乡“雪域王国”冰雪观赏旅游聚集区、威虎山雪村“冰雪欢歌”冰雪娱乐旅游聚集区、东宁中俄边境冰雪文化旅游聚集区。打造五条精品冰雪旅游线路:“牡丹江一镜泊湖”渔猎文化、冰瀑热泉主题线路,“横道河镇-牡丹江一中国雪乡”人文历史、极致雪景主题线路,“牡丹江一雾淞谷一雪村”自然冰雪、最美村落主题线路,“牡丹江一牡丹峰滑雪场一大湾”市区周边畅游冰雪、速度激情主题线路,“牡丹江一东宁-绥芬河”百年口岸、异域风情主题线路。突出核心景区,引进战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围绕镜泊湖、中国雪乡、林海雪原等核心景区整合资源包装项目,采取PPP等市场化投融资模式,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冰雪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引进中林集团、中青旅等战略投资者,综合开发镜泊湖冬季旅游资源,推进林海雪原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改造提升牡丹峰等滑雪场,开发建设雪乡、雪村、雪堡等景区体验项目,以战略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强化基础配套,构建连点结线拓面交通网络。推进长汀至双峰(雪乡)、镜泊湖环湖公路等4条重点旅游公路建设加快哈牡客专、牡佳客专、哈牡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项目建设,力争牡敦客专开工,谋划牡符铁路建设等,推动牡丹江全面进“高铁时代”推进绥芬河机场建设,加快牡丹江新机场迁建,积极开辟国际国内新航线。

三、深入推进市场营销,持续提升雪城品牌效应

围绕“哈亚牡冰雪旅游之路”和雪城、雪乡、雪堡、雪村、雪场“五雪”品牌,坚持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结合,增强牡丹江冰雪旅游品牌营销的冲击力和爆炸性。以节庆会展掀高潮。聘请国内高端旅游策划公司,大力开发亲情营销、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等系列会展节庆旅游产品。突出办好每年一届的全国青少年冬季阳光体育大会,持续放大镜泊湖作为永久会址在全国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影视媒体拓影响。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第一时间”等知名栏目对牡丹江市冬季旅游和镜泊湖“大冬捕”进行的报道,“城市1对1”栏目“牡丹江对话法国里昂、对话瑞士日内瓦”等节目的播出,提升了中国雪城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以网络营销扩宣传。完善牡丹江旅游网,开通城市旅游 APP和网络直播,打造“冰雪之家”“回家看冰雪”“浪漫冰雪”“触摸冰雪”等冰雪文化旅游网络品牌,利用指尖微旅游大微号等新媒体,对当地的冰雪旅游产品、线路、视频风光片进行了宣传推介,开展精准营销。以联盟合作促共赢。深化与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15个组织和城市的合作,扩大冰雪旅游互动,推进国内外、南北间客源互换,进一步增强全国冰雪旅游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 

四、强化多元融合发展,扩大冰雪产业外延效应

冰雪+体育,营造赏冰乐雪浓厚氛围。将滑冰、抽冰泰、冰壶项目列人中考体育考试科目,免费开放全市中小学滑冰场和公共体育场地,促进“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开展“赏冰乐雪”系列活动,扩大市民对冰雪产业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加强与俄日韩开展冬季运动联谊,联合举办青年雪地足球赛、雪地马拉松赛等国际冰雪体育赛事。冰雪+教育,提供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依托牡丹江师范学院等高校体育院系,加大冰雪专业学生培养力度,培养、培训冰雪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等各类专业人才,建设冰雪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冰雪+商贸,满足冬季旅游购物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旅游商品,改造提升朝鲜民族风情街、俄罗斯风情街等旅游休闲购物街区,促进线下消费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仓储,加强与淘宝、京东、1号店等电商合作,活跃线上消费。冰雪+装备制造,提升冰雪产业关联效应。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冰雪产业研发、制造与战略投资商,推动当地发展成为全国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和交易基地。推动企业与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合作,研发户外运动、冬季运动服饰系列产品鼓励引进、研发生产压雪车、浇冰车、雪地观光车、雪地摩托车、冰球、冰壶、室内滑雪模拟训练器及相关配套设备,实现冰雪装备制造国产化突破。冰雪+健康养生,打造全省东南部旅居养老中心。依托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发绿色健康饮食、中医理疗、禅修养生、火炕养生保健等旅游产品,开展中俄韩“心血管病诊疗”合作,推进南山医院医养结合等重点项目。冰雪+信息产业,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充分利用当地地处北纬45度世界公认的发展大数据产业“黄金纬度”、第四季冰川常年冻土层等冷凉资源富集,拥有跨境陆地光纤接人端口、中国东向北向陆地海洋卫星综合接收站以及富集的电力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卫星数据应用等信息服务业,不断拓展延伸冰雪产业链。

吉林市做大做强冰雪产业

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一、坚持高端谋划 抢抓发展机遇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世界级冰雪资源,聘请国际专业团队,编制全市雪场建设规划、泛北大壶区域规划和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连片开发,明晰产业布局,夯实项目支撑,构建特色鲜明的冰雪产业规划体系。突出发展定位,提出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把旅游产业放在该市“6411”产业体系首位;提出打造“中国冰雪运动名城”“中国冰雪旅游名城”“中国冰雪文化名城”“中国冰雪制造名城”发展目标;编制吉林市《做大做强冰雪产业实施方案》,打造“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制造”为核心的“4+X”冰雪全产业链;实施东山冰上运动核心圈项目、大力发展冰雪体育事业和冰雪体育产业、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创意与冰雪元素融合发展;推进冰雪设备制造企业落户吉林。

二、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宣传力度

认真梳理国家、省市支持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准确把握雪场项目建设、冰雪体育运动、冰雪装备制造等领域扶持政策。加快出台新政策,争取成为试点示范,全力推动政策措施向冰雪产业倾斜、招商引资向冰雪产业延伸、专项资金向冰雪产业集聚,为冰雪产业发展创造最优政策环境。推动冰雪产业宣传进央视、出国门,摄制播出高水平冰雪产业宣传片、广告片,形成富有活力的传媒体系;深入对接中国摄影家协会等艺术团体,积极举办冰雪摄影展等主题活动,提高吉林市冰雪产业知名度。

三、丰富冰雪产品供给 大力开展全民上冰雪

着力引进冰雪综合体项目,推动各雪场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不断丰富冬季冰雪旅游产品。引导冰雪旅游景区依托自身资源,引进国外雪场高端娱乐项目,开发攀岩、滑翔伞、高尔夫等四季旅游新产品,组织开展夏令营、电影节、音乐节等营销活动,补齐冰雪旅游“一季热、三季冷”短板。坚持冰雪运动从娃娃抓起,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冰雪课,加快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青少年培训基地。高标准筹建国际学校,搭建冰雪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深入实施《冰雪奥运冠军培育计划》,加大冰雪相关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力度,推进人才储备、教育体系、培训体系与国际接轨,为国家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冰雪+”文章

按照全市雪场规划编制交通规划,开通冰雪旅游专线,推进轨道交通工程,构建完善快捷的冰雪旅游交通体系。对标冬奥会赛事,完善雪场配套基础设施,推进跳台、U型槽等专业场地建设,提升会议接待、商务会展等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冰雪旅游景区整体升级。积极推进冰雪元素与旅游要素有效融合,围绕“冰雪+文化”,开发具有吉林特色的冰雪驻场演出产品;围绕“冰雪+民宿”,推进以北大壶、松花湖雪场沿途为重点的乡村旅游民宿建设;围绕“冰雪+装备制造”,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谋划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围绕“冰雪+商贸”,筹建全国性冰雪装备器材集散中心;围绕“冰雪+科技”,推进与北体大合作建设冬奥科研基地。创新冰上娱乐元素,开发冰上舞蹈、体操等演艺节目,策划冰雕节、冰钓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加快建设以雾凇岛、阿什哈达等为核心的松花江百里雾凇景观带,深度开发“中国雾凇之都”系列观光产品。推动温泉产业特色集群发展,重点打造万昌—孤店子中国最美温泉带,建设世界一流的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

五、强化组织保障 着重抓好雪场招商

成立吉林市冰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市冰雪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定期调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与相关省直部门联系,形成推动冰雪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针对吉林市潜在的雪场资源,把握投资雪场的市场需求导向,以雪场规划为引领,组织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精准招商活动,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快雪场开发建设步伐。

长白山开发新兴冰雪旅游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金山银山

一、强化生态理念,推进乡村转型发展

长白山有天池温泉、锦江大峡谷,有高山花园、丰富动植物资源,还有凉爽宜人的独特气候,是夏季旅游胜地经过多年开发,夏季游人如织如何解决冬季旅游半年闲的问题,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着眼沉睡的冰天雪地、皑皑白雪资源,开发冰雪旅游,积极培育和打造符合长白山实际的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较好地实现了乡村由农转游、由种转商、由冬闲变冬忙的转型发展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科学规划论证,坚决把住绿色门槛,加大源头治理,守住生态红线,千方百计保护好长白山多元系统完整的绿色生态,建设好能源供给低碳的绿色农村,发展好资源集约利用的绿色产业坚持以冰雪为主线,突出冰雪本体作用,以世界级资源作支撑,在产业上互动互融,在品牌上请进来,在发展上走出去,以市场化运营为路径,集中建设二道白河国际冰雪旅游度假名镇,着力打造长白山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高位推进冰雪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形成长白山独特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系

二、做大冰雪产业,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做大冰雪产业,才能收获金银山坚持规划引领,精心编制《长白山冰雪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目标任务,明确了以冰雪要素为核心,串联多元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一是重点发展白色冰雪产业通过举办长白山国际冰雪嘉年华、开展国际雪雕大赛、火山温泉体验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营销方式,积极培树冰雪品牌2017年,重磅推出惠民五条实施令,邀请百家旅行社和百家媒体走进长白山,举办2017长白山国际冰雪节活动,着力营销塑造中国最美雪山冬季运动天堂的品牌形象二是突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依托长白山资源品牌优势,围绕冰雪旅游,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休闲园”等休闲旅游农业,加快完善“冰雪+森林美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产品体系,让游人感受自然清新,体验冰雪灵动和健康养心三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东北抗联、解放战争等革命遗迹为素材,构建观林海、望雪原、品东北、忆抗联等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让游人回往林海雪原中的抗联岁月通过开展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论坛活动,进一步提升长白山冰雪旅游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促进农业产业体系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与冰雪旅游产业的互动互融,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实施重点项目,促进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改变单打一格局,推进冰雪产业三产融合,拓展产业链,增加供给链,提升价值链,多渠道提高经济效益按照全省加快冰雪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冰雪产业项目重点建设长白山冰雪部落、长白山温泉部落,实施4个滑雪场和5个温泉项目建成国内最大的50公里越野滑雪道、100公里雪地摩托体验基地和国内首家、亚洲最大的滑雪地形公园长白山冰雪部落以原和平滑雪场为主,集滑雪体验、冰雪娱乐、冰雪穿越、冰雪休闲、国际少儿滑雪培训于一体的一站式冰雪运动、娱乐体验区长白山冰雪部落分为温泉养生度假区、光明健康谷区、火山地质遗迹公园、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区、奶头山休闲运动区、朝鲜族民俗文化园等7个功能区

冰天雪地 富藏金银

一盘好棋布局长春冰雪“旅+”

一、推进好政策“36计” 打造大旅游格局

2016年11月3日,《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关十做大做强冰雪和避暑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出台,6个部分,36条实施意见,被业界视作打造大旅游格局的“36计”。其中,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成了《实施意见》的大亮点。旅游项目用地将被纳入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保证旅游年度用地计划。对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用地预留空间、优先保障。《实施意见》提出:采取政府导、市场运作、社会资参与的式设立长春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经营可持续的基础上,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融资授信支持,加大对小微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这一系列创新的金融服务,为从业者提供更多创新的金融模式,助力其快速发展。

二、促跨界融合以“旅游十”拓展新路径

针对“旅游+体验”,将加强冰雪和避暑观光体验产品、“冰雪+温泉”特色产品、民族民俗展不和体验类产品开发,打造极具竞争力、吸引力的长春特色旅游品牌。特别是在开发冰雪和避暑观光体验产品方面,将依托全市各旅游度假区以及森林、山地、水域(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和城市休闲空间,大力开发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型冰雪艺术、冰雪游乐、冰雪彩灯、冰雪激光等冰雪观光体验产品,大力拓展乡村休闲、森林避暑、嬉水乐园、户外运动等避暑观光体验产品,把“净月雪世界”打造成东北亚最大的雪雕艺术园。在旅游+体育”方面,将着力打造净月潭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赛、森林马拉松赛等国际性冰雪和消夏赛事品牌,通过培育范校的式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通过打造冰雪和避暑体育赛事品牌、实现青少年冰雪运动全覆盖、加大冰雪运动设施供给等方面,推进旅游与体育产业联动联合,进一步开发开放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培育集聚集群发展的新型业态。在“旅游+文化”上,长春将扎实推进冰雪、避暑旅游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城市文化旅游休闲新空间。通过深入开发汽车、轨道客车、电影、航空、利一教等新中国文化旅游产品,全而展不新中国产业布局为市留下的丰富历史遗存和特色文化

三、看向“雪博会”会展与旅游“双胞”共赢

“让外国友人看到东北特色,让外地游客看到吉林元素,让市民看到熟悉的长春”,三个“看到”,成了对2017年首届“雪博会”的精彩解读。而透过一组数据,不难看出,会展业与旅游业这对“双胞胎”兄弟,在长 春,在“雪博会”与冰雪节两者间实现了共赢。在长春农博园1号馆外,一个个大大的“雪滑梯”依楼而建,被打造成一个小型的滑雪场。被誉为“中国单板第一人”的王磊腾空而起,完成了一个漂亮的360度空中转体,引发人群欢呼雀跃。如果亲眼见到这样的高难动作还不算不虚此行,那么展会中亮相的“冰壶”、“零度滑雪”、“卓酷滑雪”模拟,以及室外除雪、造雪演示等一系列新鲜体验,则向国内外游人展示了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世界罗佩特”运动组织主席尤哈·维利玛还盛赞“长春是一座神奇的城市”。2017“世界罗佩特”年会更好地推广与普及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冰雪体育运动。而来自马来西亚温馨旅行社的陈小姐更表示,“冰雪、雾淞、温泉、民俗是吉林冬季旅游的‘宝藏’,我会留心考察吉林的冰雪产品,争取为我们国家的游客提供更多特色旅游路线。”

黑河促进产品提升融合发展

加大冰雪旅游品牌营销推广力度

   一、促进冰雪旅游产品提升

  加快大黑河岛冰雪乐园、五大连池国家矿泉水疗康养中心、火山堰塞湖汽车旅游基地、矿泉康养体验公园、四季矿泉酒店、SPA城、雪地高尔夫等新项目推进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设施接待能力;改造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主题乐园、火山堰塞湖冰雪乐园等重点传统大项目,提升景区档次。

二、促进体育活动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办好专业冰雪体育赛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方面支持,打造冰雪马拉松、雪地足球、界江冰球、界江冬泳、冰雪汽车拉力赛等独具特色的品牌赛事;探索开展冰雪挑战、区域性30公里越野滑雪等极限项目。二是丰富业余冰雪体育赛事。举办各类业余冰雪体育比赛,引导支持冰雪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举办趣味性冰雪体育赛事活动;推进公共体育冰雪运动场地和室内场馆建设,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冰雪体育场地设施;加强省、市重点冰雪项目专业训练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打造“赏冰乐雪”“冰雪体育之冬”“全民冰雪活动日”等群众性冰雪活动品牌,拓展群众喜闻乐见、有市场潜力的花样滑冰、冰壶、冰球、滑雪等冰雪健身休闲项目;推广普及越野滑雪项目,提高初学者向经常性滑雪者转化率;积极发展雪地摩托、冰上龙舟、雪地徒步等项目,打造亲子游娱乐性、参与性产品;充分利用城市内外江河湖泊等冰雪场地,为居民和游客广泛参与滑冰、打冰爬犁、抽冰尜、雪地拔河、打雪仗、堆雪人等群众性冰雪娱乐活动提供便利;挖掘鄂伦春族、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冰雪娱乐方式,丰富冰雪旅游产品;支持城市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引进生态冰场、旱雪项目开设室内滑冰场、滑雪场。四是加大冰雪运动进校园力度。实施“校园冰雪计划”,采取冰雪运动进课程、假期学校冰场开放、组织冰雪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冬季冰雪运动会等形式,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普及冰雪运动项目;扶持创办校外滑雪学校、青少年冰雪活动中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各类青少年冰雪运动俱乐部;各地逐步实现大中小学校园冬季室外冰场建设全覆盖;旅游滑雪场要为青少年滑雪提供优惠和方便。

三、促进文化活动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

  支持各地丰富和提升冬季驻场演艺产品,鼓励各级文艺院团推出综艺演出、冰上杂技、龙江戏曲、经典音乐及中俄风情等特色演艺,打造“冰雪+演艺”精品;开发鄂伦春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来黑河过大年”产品,形成“冰雪+民俗”旅游产品系列,丰富地域文化产品;开发北安老省会、抗美援朝枪械军工文化、五大连池抗联文化、孙吴14年、逊克红玛瑙文化以及黑河中苏友好交往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冰雪+文化”旅游产品系列;积极推动冰雪摄影、冰雪绘画、冰雪文学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开发冰雪影视基地。

四、促进商贸活动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提高旅游住宿业整体质量。科学规划布局,建设冰雪主题精品酒店、特色民宿等不同档次的住宿接待场所,提高整体接待能力;推进城市、核心景区高档宾馆建设,一般景区中低档星级和经济型酒店建设;大力发展家庭旅馆、宿营地、乡村民宿、农家庄园等,缓解景区旺季住宿难的问题;积极推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沿线汽车旅馆建设;加快现有星级饭店提档升级步伐,完善休闲娱乐等配套功能设施;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强软件建设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二是打造黑河特色美食。突出寒地黑土绿色无公害食品优势,重点打造面向外地游客的精品龙江菜、黑河地方特色菜;进一步细分现有餐饮品牌,做精、做优、做特江(池)鱼宴、豆腐宴、山珍宴、火锅宴、杀猪宴、铁锅炖、八大碗等传统套餐宴席,开发黑河地域特色的鄂伦春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餐饮,打造矿泉特色餐饮,推广俄式西餐;倡导旅游景区经营地方特色菜肴。三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步伐。鼓励扶持旅游商品设计、生产企业,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桦皮画、烙画、剪纸、乌鱼绣、狍皮制品等旅游纪念品,推广矿泥黑陶、火山岩保健床、矿泉护肤品等高端旅游商品以及玛瑙、玉石等珠宝产品,提高旅游商品研发和制作工艺水平;打造集旅游商品购物、特色餐饮为一体,以接待旅游团队为主的地方特色旅游精品展销中心;建设中俄国际珠宝产业基地、俄罗斯油画城、旅游购物商场、旅游纪念品专柜等;推进特色旅游商品进景区。

五、加大冰雪旅游推广力度

  一是塑造黑河冰雪形象。借助省旅游委总体品牌营销,市(地)县旅游委(局)区域整合营销,旅游企业点上具体营销的分层级营销机制,以及黑龙江省发起成立的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平台,在全省推出“中国黑龙江·东北亚冰雪旅游胜地”品牌的同时,推广入境市场精品冰雪线路,开设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专栏节目和版面,叫响“冬奥举办在北京,赏冰乐雪到黑河”口号。二是创新推广体系。充分利用中青旅旅游产品营销渠道、龙广传媒及省和国家冰雪旅游推广联盟平台,细分市场需求,拓展重点客源市场,推动品牌营销与产品营销相结合、“线上”营销与“线下”营销相结合、新媒体营销与传统媒体营销相结合、专业营销与行业营销相结合、“请进来”营销与“走出去”营销相结合、国内市场营销与国际市场营销相结合,开展“静静的黑河、神奇的冰雪”主题宣传推介。设计冰雪旅游线路,策划冰雪自驾体验、五大连池冷热矿泉体验、雪地高尔夫体验以及冰雪乐园体验等系列冬季冰雪旅游活动,大力宣传推广瑷珲、五大连池、逊克大平台三大冰雪旅游体验区特色冰雪产品和冰雪品牌,扩大市冬季冰雪旅游产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联手俄阿州组成联合体共同推出“中俄双子城”跨境冰雪旅游产品,塑造中俄边境旅游形象。三是拓展营销手段。广泛利用微信、微博、旅游网站及时传播旅游资讯,利用直播视频手段展现活动场景、旅游美景,提高用户参与度、体验度;整合旅游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增强营销精准度;综合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线上线下传播载体,扩大营销传播面。四是培育节庆产品。持续办好瑷珲上元节、开江节,五大连池国际马拉松比赛、雪地温泉、冰湖冬捕、徒步穿越等大众性、娱乐性节庆活动;培育逊克大平台雾凇摄影、冰雪绘画、冬泳、划船节庆活动;开发冰上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打造地域特色品牌。

 获得启示

    一、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虽然丹东冰雪旅游的人数上升,但多数游客来自市内、省内城市,外地游客则较少。说明丹东冰雪旅游消费市场对本地市场开发较好,但在外地游客中名气不高。因此应加强冰雪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雪场可以每年举办冬令营、冰雪嘉年华、雪地大比拼等娱乐项目,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冰雪运动。旅游企业可以设计专业的网站发布冰雪旅游产品,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进行宣传。同时注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运用,通过制作主题宣传片、征集冰雪旅游宣传标语活动等方式,加强城市印象,宣传丹东冰雪旅游文化,增强丹东冰雪旅游的知名度。

二、完善消费结构,加强“购”、“娱”消费

当前,冰雪旅游业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因此有必要与时俱进打造协同发展格局。对此,应当予以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在发展冰雪旅游的同时全面贯彻相关配套设施的落实,比如包括冰雪旅游周边产业的食宿、装备与纪念品等等,保证丹东冰雪旅游产业能够同交通、生产与商贸等等行业高度整合。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周边消费项目,加强景区内及景区周边娱乐设施建设,引导娱乐型消费,促进冰雪旅游相关购物产业发展。丹东可借鉴学习相关城市冰雪旅游的经验,将冰雪旅游与自然景观游览,名胜古迹观赏,满族民俗风情活动及温泉洗浴、美容、按摩、美食、购物等相结合,加强“购”、“娱”消费,极大提高满足游客的需求。使旅游行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消费领域协调发展,逐步完善丹东冰雪旅游消费结构。

三、开发体验区,提高全民参与性

哈尔滨是我国雪上运动项目训练基地,专业性较强,走竞技路线。长春的滑雪场,大多数滑雪场都依附于长白山山脉,有自然优势。因此,丹东硬件条件与长春、哈尔滨无法比拟,但我们可以突出冰雪旅游特色,建设娱乐性、参与性强,从小孩到老人,都适合的冰雪项目以此来激发广大学生和家庭的冰雪游玩热情。可以开展打雪仗,狗拉雪橇,雪地摩托,冰上陀螺,冰上趣味足球和冰上垂钓等冰雪运动,市民只需要花费少量的钱,就可以在冰雪的王国中尽情的游玩。并且在开展各种运动的同时可以利用冰雪赛事调动儿童和青年的冰雪旅游的参与热情,通过开展冰雪主题亲子互动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家长和游客前来旅游。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企业的用人制度,是丹东冰雪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滑雪场方面要招纳滑雪专业相关人才,聘请具有管理滑雪场经验的人才,并防止现有冰雪旅游人才的流失,提高冰雪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对滑雪场内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滑雪教练和滑雪辅导员。滑雪场内,教练员和滑学辅导员是为游客提供专业滑雪相关知识的主体,加强教练月培训,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和辅导,能够使滑雪初学者在短时间内体会到滑雪的乐趣。这样人性化的服务,才会提高游客满意度,吸引游客多次前往。

 

(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