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7年
2017年

他山之石 2017年9月29日第9期

发布时间:2017-11-02  |  浏览:

大力推进工业提速发展

点燃振兴经济新引擎

工业是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的龙头,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快。如何加快工业的发展,许多城市进行了大胆而有益地探索,不断拉动工业转型升级成为振兴经济的新引擎。为此,综合以下外地经验供决策借鉴参考。

成都构建“3+N”发展格局

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一、提升项目质量 有效投资“高歌猛进”

针对工业投资不足等问题,成都启动了“工业强基行动”,着力补好“三块短板”:支柱性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性产品不多;空间载体不足;项目不足,投资不足。去年成都启动首次工业“竞进拉练”活动,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区(市)县负责人走进产业园区、工地,对标先进,学习经验。一年间举办的4次“竞赛”活动,增强了全市工业强市意识,使全市形成了抓大工业、大项目、大集群、大园区的良好风气。围绕工业增速、工业投资等主要目标,成都还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稳增长”督查、调度,及时掌握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进度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为进一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多投快建,成都还严格市政府班子和重点要素保障部门领导对口督导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项目精细化服务,落实重大项目的移交管理、协调联动、督查考核等项目促建机制。

二、加快构建“3+N”工业发展格局

作为成都“3+N”工业园区布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创造”板块是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以发展研发和创新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及关联生产性服务业等为重点,突出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及成果转化的大园区,也成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核心引擎和西部重要的创新引擎。按照“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成都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加快构建以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N个近远郊区(市)县为主体的“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形成龙头引领、多点支撑的新格局。为进一步完善园区开发建设机制,成都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成《成都铁路港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产业支持政策,推进中德、中韩、中法、中古等中外合作园区规划建设

三、分层推进产业梯次发展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成都发布《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等措施,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这正是成都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在综合分析成都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成都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了《成都制造2025规划》14个重点产业发展专项推进计划,将围绕“量质并举”,分层推进产业梯次发展。具体而言,培育壮大产业梯队,成都将稳住并扩大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产业现有产能,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促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条、成集群发展,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改造提升轻工、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

四、强化服务理念 做好要素保障工作

做好服务,不止于大企业。几乎在每个周末,市经信委都如期举行工业企业行业协会“一对一”工作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前来参加的都是中小企业。凡在会上尚未解决的问题都要强化跟进和督办,限期给企业一个满意的答复。为进一步服务企业发展,成都积极探索“B2G”新型政务服务模式,为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困难设立了一条 “绿色通道”。此外,成都还筛选确定1126户重点培育中小企业,研究制定本土成长型企业培育方案,积极开展“政银企担”合作,推行中小微企业“壮大贷”、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温州发展工业的几点经验

一、坚持实业为主不动摇

一是引导企业重塑信心。温州从2013年起连续4年召开实体经济大会,把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来抓,一系列帮扶政策先后出台,不仅帮助企业渡难关、求生存,更帮助企业增能力、拓市场。二是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充分发挥175万在外温州人资源,成立全国温州商会总会,形成了全国温商总会、省级商会、地市级商会的新型商会体系,并建立了异地派驻招商专员机制,组成10个招商小组赴全国10个主要城市驻点招商。三是加大企业技改投入。温州把企业技改补助门槛从1000万元降低到500万元,把补助标准从8%提高到12%,国际先进进口设备奖励标准提高到17%,单个企业补贴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补贴力度居全省前列。

二、坚持主体培育不动摇

一是促进大企业顶天立地。出台《温州市领军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温州市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要素保障、技改补助、全产业发展、支持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特别是在规上工业企业中梳理出216家高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培育一批领军型工业企业。二是促进小企业铺天盖地。加快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培育壮大转型升级提供空间。三是促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温州系统推进高端要素引进、创新平台建设、骨干企业培育、技术研发转化、服务体系构建等工作,围绕激光光电产业领域等重点,两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新产业、新技术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如在激光光电产业领域,温州已和武汉、深圳逐成三足鼎立,并有赶超之势,目前仅在温州高新区就引进激光与光电项目22个。

三、坚持要素保障不动摇

一是强力推进金融改革。温州抓住国家金融改革试点机遇,不断创新金融体制机制,不仅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温州市民间资本服务基金、1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还成立全市运营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0家,累计组织48.1亿元资金投向1197个项目。二是强力化解不良贷款。温州是全省“两链”风险最先集中爆发的地区,不良贷款率一度位居全省首位。温州以盈利能否覆盖利息作为判断企业是否帮扶的鉴定标准,尽最大力度地帮助企业解困。三是强力加大要素供给。近年来,温州积极向海洋要空间,规划和已开工建设的围垦面积达22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围垦工程—“瓯飞”工程,项目占地91.3平方公里

岛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

一、企业积极投身智能制造

在大洋彼岸打开红领的服装定制网站,用户只需动动手指,位于青岛的红领工厂就能接收到来自于他们的个性化服装定制信息。10个工作日后,符合他们要求的西装就能在大规模的生产线上制作完成。走进红领工厂,这里似乎与传统的服装制造企业没有什么不同,生产流水线上,纺织工人们正在有序生产。但是,大数据的流动却一直在发生。它们通过企业的互联网平台,不断从一个工序被传递到另一个工序。正是这些数据指令指挥着每一个操作工位,让工人们完成一件件要求各异的服装制品。市场有需求,工厂就要直达。互联网思维的改造,让企业完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交互体验借助互联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岛企业的共识。 

二、政府不遗余力推动发展

青岛发布“互联网+”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全市互联网工业的“三个五”目标——到2020年,发展500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建设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网工厂,培育5个云制造服务平台。围绕这一目标,青岛市从示范试点建设、完善推进机制、搭建发展平台和落实财政政策等方面入手,推动互联网工业发展。同时,青岛加大对互联网工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运用财政有关专项基金,统筹采取股权投资、货款贴息、项目补助、保险补偿等方式,大力建设、引进和培育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云计算、大数据、众创平台、产业载体等重点项目,制定互联网工业发展平台建设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和互联网工业定投基金设立方案,支持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分层开展工业专题培训,定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新媒体平台动态发布互联网工业相关做法和成效,为企业提供借鉴。除此之外,青岛市成立了互联网工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国内互联网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领衔,帮助企业解决深层次难题;同时组建了国内首个互联网工业服务商(国际)联盟,甄选了包括德国西门子、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华为等国内外共50家服务企业进入服务商平台,与工业企业对接;另外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以此降低企业发展互联网工业的门槛。

三、社会多方力量竞相参与

今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4月,山东省政府批准《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青岛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面启动运行。青岛在本土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体现“产贸融合”“多式联运”“金融创新”“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五大特色。与此同时,多种类型的跨境电商平台示范企业相继涌现——海尔海贸云商、新华锦“锦贸通”平台、中港仓储、万达汇富4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迅速。新华锦“锦贸通”与谷歌合作,利用“信贸环球”平台,打造“线上集成+跨境贸易+智能化+综合服务”综合服务体系;中国邮政集团青岛分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青岛分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山东分公司3家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企业为此提供配套服务。社会力量也呈现出竞相参与之势头。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的连续举办,让一大批世界级的专家、企业纷纷前来对接,献计献策。这些服务企业涉及设计软件、工业自动化、云服务、互联网营销、智能机器人等多领域,可谓百花齐放。互联网工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最佳实践路径之一,这个路径可以让企业在业态、模式、设计、生产、营销等各环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突破口,最终补足短板、实现升级。  

 宿州实施五大工作举措

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一、持续推进“3111”工程建设

强化调度督查,坚持市工业经济“3111”工程周调度制度,落实包保责任制,采取听取汇报和现场查看的方式,掌握工作动态信息,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建设,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早日竣工投产;对已签约项目,跟进包保,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对已竣工项目,精细服务,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对意向和在谈项目,跟踪对接,力争早日签约开工。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和点对点招商,不断提升首位产业集聚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二、着力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

效率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构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贯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创新生态系统,力争2017年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二是实施技术改造。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运用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态,瞄准国际同行业标准推进技术改造。2017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项。三是推进质量品牌提升。实施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工业精品培育行动计划,培育认定省级新产品2-3项、安徽工业精品2-3项。

三、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通过招商引资、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壮大一批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围绕“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优势传统产业,打造云计算、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支撑宿州未来工业发展的新兴产业。二是培育专精特新。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突出在细分领域的优势,2017年争取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户,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单打冠军”、“高成长性企业”、“行业配套专家”、“科技小巨人企业”。

四、加快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

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信息化扶贫及城市无线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持续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服务,加大信息化招商和智慧城市宣传力度;强化信息安全协调工作,加强网络语信息安全建设。2017年力争审批两化融合示范(贯标)企业4家以上;电信普遍服务项目行政村100%光纤通达,实施城市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建设

五、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组织开展工矿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梳理安全隐患,跟踪抓好重点隐患整改工作。做好电力供应与安全工作。启动有序用电工作方案,梳理全市电力设施安全隐患点,严厉打击盗窃电能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安全有序用电环境。 

绵阳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一、招大引强做大产业“蛋糕”

为了壮大骨干企业队伍,迅速做大产业规模,绵阳先后出台了《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关于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的意见》。前者将重大工业项目引荐人作为重点奖励对象,后者明确规定将招商引资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平台和干部成长使用的重要通道”,并迅速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派出20余名优秀干部到驻外招商分局担任要职。

为了让优秀企业愿意来、迅速落地、建成、投产,绵阳深度优化发展环境,聚力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园区建设、强化要素保障与人才支撑。建立了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长效服务机制,落实天然气价格降价政策,积极推进全省直购电试点;开展企业应急转贷服务和应收账款融资试点,实现融资42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5000万元。为缓解企业贷款压力,切实服务企业,市国税系统不仅与银行联合开通了税E贷,还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为高新技术产业减免税金,享受所得税优惠。

二、加大培育壮大企业梯队

东材科技主打新材料研发制造,产品科技含量高,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属于“绵阳造”中的佼佼者。去年,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东材幸运地遇上了“领航计划”并立即报名加入努力把东材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型新材料生产服务商是几代东材人的梦想,与市委、市政府于去年9月推出 《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 》提出的“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的目标不谋而合。

    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富集的绵阳,一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沃土。为了培育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绵阳实施“涌泉计划”,拿出真金白银,从资金、信贷、人才引进等多领域进行扶持。《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的出台,解决了如何支持已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全市工业“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问题。“领航计划”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企业结构明显优化为目标,围绕企业创新、提高制造水平、发展壮大等多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培育措施,扶持激励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既有优惠政策支持,又有“真金白银”奖励,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全市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热捧,报名企业不光有长虹、九洲这样的工业“大户”,也有东材科技、兴事发等成长迅猛、前景看好的业界“新星”。

     三、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创新,是植根于绵阳科技城血液中最宝贵的DNA,也是绵阳在西部城市中脱颖而出的根基与法宝。不断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创造性的构建起技术转移体系,努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创新为驱动,绵阳努力打造产业发展新2016年5月,首个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在绵阳正式揭牌。这是绵阳众多全国“首创”之一。除了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绵阳还推进了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物院四川中物技术公司、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分别组建了三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

    绵阳的科技“家底”十分厚实。如何将现有的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绵阳推进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着力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2016年,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川汽挂牌,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和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共同筹建的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通过专家评审,成功举办了2016“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绵阳分赛,进一步提升了绵阳市制造业和工业设计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厦门多措并举打造

工业设计之城

    一、打造工业设计之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工业设计的力量也日显突出。国家相继出台许多指导意见及政策,厦门也紧跟其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让工业设计发展有章可循。并对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单位,给予200万元奖励;对落户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以及知名工业设计企业,最高给予200万元补助。为了避免“一窝蜂”现象,当前厦门正努力做好统筹规划,致力于将园区建设与产业紧密结合,推动定制设计、个性设计,以服务企业,满足消费。通过对工业设计园区建设的统筹整合,厦门建成了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联发华美空间、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海沧大千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中心等园区载体。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工业设计学会、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相继成立,为生产企业与设计机构、设计从业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对接平台。举办中国优秀工业设计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及海峡两岸大学生优秀工业设计作品展暨“冠捷杯”新视界工业设计大赛,为设计提供了切磋和展示的舞台。实物作品与概念作品悉数亮相,不少好创意在这迸发。海峡两岸及全国各地的设计人才汇聚于此,共同描绘了厦门市工业设计品牌赛事及城市展会新名片。 
  二、发展工业旅游  遗产立法保护 
  随着工业设计建设规模的扩大,到厦门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秉承着“让游客在厦门多待一天”的想法,厦门将目光转向了工业旅游。循着工业发展的足迹,不仅能看到不同寻常的风景,还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一项目因具有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具备现场感、动态感、体验感等独特魅力而深受游客青睐。为扶持工业旅游的发展,厦门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对评定为5A级、4A级、3A级景区的工业旅游点,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厦门市已有工业旅游景点7个,其中,古龙酱文化园,通过古龙酱文化历史长廊、特色酱坊、葡萄酒窖走廊、古龙酱文化3D立体影院、古龙食品园等,展现了几代古龙人对传承了1800多年的古法制酱工艺的坚持,成为推动酱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动力和面向世界展示酱文化的窗口。厦门还积极将工业文化遗产申报为市、省、国家、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包括“蔡氏漆线雕”、“扬臻珠绣”、“闽南香”等在内的传统工业文化遗产,以颁布条例的方式予以立法保护。 
  三、四大工作思路  提炼工业文化 
  继续做大工业设计。一是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工业设计机构、人才、资金及工业设计相关资源向园区集聚,促进工业设计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二是加快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引导工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开展市级工业企业设计中心认定,支持企业争创省级、国家级工业企业设计中心。三是推动对台交流合作,每二年举办一届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四是加大引进培养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力度。组织实施“厦门工业设计人才”工程,鼓励海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来厦创业,鼓励企业招聘海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完善工业设计教育和培养体系,加强对厦门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软硬件支持。五是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创新意识。通过举办工业设计大赛、论坛、成果展示、产业对接会、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工业设计的舆论宣传工作。发展新型工业旅游。推动建设一批基于特色产品和AR/VR、3D打印、工业设计等新技术新业态,融观光、学习、体验、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工业旅游和新经济体验场所。推动建设“工业文化特色小镇”。推动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区,建设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建设工业博物馆,保存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发展记忆,保护工业遗产,促进工业旅游,提炼特色工业文化。 充分发挥工业文化协会作用。支持协会对企业进行工业文化培训和宣贯,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工业文化,助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十年磨一剑”长期专注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

淄博构建产业新体系

着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

 一、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研究出台“工业强市30条”、“园区发展20条”等重要政策措施,全面启动淄博经济开发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主城区南部区域等重大生产力布局。坚持把优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强后劲的重要抓手,汉能光伏、远成物流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1.7%(新口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服务业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积极应对严重干旱,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产业结构层次显著提升

重点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程,建设鲁中创业创新中心,推动淄博高新区与中关村共建产业基地,打造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淄博园)。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7%。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导向,加快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实现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五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提高到2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

三、着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

一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紧紧围绕绿色、智能、集约化发展,以技术改造、园区建设和优质大项目招商为主攻点,全力推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以工艺改进、装备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为着力点,集中推进总投资300亿元左右的150个重点技改项目,对化工、机械、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以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全力抓好中船重工动力电源、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北汽新能源汽车、新华医疗生物制药装备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以及总投资44.6亿元的76项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培育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产业梯队,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顺应服务业与制造业加快融合的趋势,扎实推进远成物流、传化金泰公路港,太保在线服务中心、卓创资讯信息服务平台等年度投资180亿元的12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鲁中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鲁中设计创意中心和互联网淄博产业带,年内服务业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市级重点抓好淄博高新区、淄博新区、淄博经济开发区、主城区南部区域、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和文昌湖区等六大板块,各区县重点抓好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突出抓好高端规划、产业定位、低差企业退出、优质骨干企业培育、配套设施整合建设五项重点工作,下功夫在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态功能、促进集约发展上全力突破。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以主城区南部区域为主体的建陶、化工和物流产业布局调整,“十三五”期间,全市化工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园区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80%以上,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三是突出培植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双50强”以及各行业具备领军素质的企业,带动形成一批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强、规模与品牌优势突出的企业集群。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企业出清机遇,紧紧抓住企业兼并重组这个重大机遇“窗口”,引导支持企业走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的路子,尽可能地通过兼并重组吸附优势要素补齐发展短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深入推进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五年行动计划”,组织所有规模以上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重点,分行业开展企业管理对标,下决心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

四是积极化解过剩产能。要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深化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对“低、重、差”企业和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充分运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等倒逼机制,推动重组整合、搬迁改造或破产关闭,加快实现市场出清,为优势产业腾出要素资源和发展空间。坚持多兼并重组重整、少破产清算,对确需破产关闭的企业,制定安全可行的关停方案和维稳措施,有效解决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关键问题,努力把化解过剩产能带来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