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5年
2015年

他山之石2015年2月28日第2期

发布时间:2015-03-16  |  浏览:
     各地探索现代化
     垃圾处理新模式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步前进,我们周围的垃圾越来越多,从矿山开采到工业生产,从办公到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千差万别的垃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实现人们追求绿色发展、向往宜居、舒适的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望,许多城市都在探索现代化垃圾处理新模式,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杭州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升级垃圾处置体系
实施垃圾处理费阶梯式管理 最高可按3倍支付
2015年起,杭州市政府按年度向各区政府(管委会)下达生活垃圾总量控制目标,各区政府(管委会)据此制定辖区垃圾分类收集利用和资源回收措施,分解落实减量指标,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减量。2015年起,按照市政府当年下达给各城区的生活垃圾总量控制目标,对垃圾处理费实行阶梯式管理。垃圾量超过年度生活垃圾总量控制目标2%的,对超过2%(含)、不超过4%的部分,按垃圾处理费结算价的1.5倍支付;对超过4%(含)、不超过6%的部分,按垃圾处理费结算价的2倍支付;对超过6%(含)的部分,按垃圾处理费结算价的3倍支付。
建立环境改善专项资金 完善环卫有偿服务收费机制
从2017年起,由生活垃圾输出城区根据处理量按75元/吨的标准缴纳环境改善专项资金,并适时调整。专项资金由市财政统筹管理,拨付给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输入城区,用于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区域环境美化、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和维护、地区经济发展扶持、环保宣传、监督管理等工作。
同时,完善环卫有偿服务收费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成本监审,2015年研究调整环卫有偿服务收费机制及标准,2016年实施到位。
加大“禁塑令”的执行力度 逐步实现净菜进城
加强对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控制垃圾增量。加大对农副产品市场等重点场所和零售业等重点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国家强制回收目录中产品和包装物的回收制度,加大“禁塑令”的执行力度,逐步实现净菜进城,减少生活垃圾源头产生量。
统筹生活垃圾、园林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危险废弃物、电子垃圾、城市污泥、医疗垃圾及病死畜禽等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和协同处理;完善分类收运体系,规划建设分类处理设施,杜绝非生活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促进生活垃圾分流减量。
建立补贴机制,在农贸市场、果品市场和餐厨(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单位开展就地资源化处理试点,推进辖区再生资源的统收统运,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不落地清运模式
按照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法,深入推进全社会垃圾分类。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不落地清运模式,提升分类质量促进源头减量,并结合拱墅区清洁直运模式试点调整工作,同步开展“三化四分”工作试点,为杭州市提供示范样板。
2015年起全面推广以城区为责任主体的清洁直运模式,提高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标准,统一分类收运车辆颜色和标识,配足分类运输车辆,满足全固废分类收运需求,加强收运作业监管,提升收运服务质量。城郊接合部、偏远地区、市区道路狭小地段等不适宜开展清洁直运的区域,可考虑中转、短驳等方式。
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 开通预约回收服务
居民小区应设立资源回收服务站,具备垃圾分类减量咨询、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预约回收服务等功能。各区选择1—2个区域试点再生资源统收统运一体化模式,落实废旧衣服、玻璃瓶、塑料制品等低价值废品的回收利用。
进一步完善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宾馆、商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区域配置可回收物收集设施。
垃圾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国第一个规模化厨余垃圾(家庭产生的厨房垃圾)处理项目——杭州市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一期(200吨/日)项目,已进入调试运行。厨余垃圾减量率可达七成以上,年发电量约1000万度,20吨/日的餐厨垃圾(餐饮业和学校、单位公用食堂的厨房垃圾)中试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行。
为破解垃圾治理难题,杭州还在推进现有垃圾焚烧厂的提标改造。目前,乔司焚烧厂已完成烟气脱硝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冷却塔防噪隔音控制,有效控制垃圾臭气、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仓前焚烧厂已完成垃圾贮库密闭性提升、增配植物液喷淋装置等工程措施,控制臭气扩散。滨江焚烧厂已完成烟气脱硝设备安装调试、进厂道路修缮工程,去年底完成了厂容厂貌改造。
天津试点餐厨垃圾
一体化处理新模式
“铁胃”日吃5吨垃圾
在位于南市食品街二区看到,一台5米见方、2米多高的设备正源源不断地“吃”进运来的餐厨垃圾,在另一侧出口的桶里,堆放着沙土一样的碎屑。这台设备叫热风循环式高温生物降解机,内部模拟高温细菌生活环境,让细菌繁殖。把“泔水”放进去后,细菌就会将其“吞食”,经过发酵降解,只留下可利用的部分,整台设备就好比一个“铁胃”,能够把餐厨垃圾“消化掉”。那些像土一样的粉末就是降解机的产品,生物降解料,其燃值大概在4300大卡,仅比标准煤低20%,可以作为工业燃料的替代品。
这台降解机加装了除异味设备,降解过程在机身内密闭进行,排出的气体已经过除异味处理。据了解,一台这样的降解机,每日处理量在5吨以上,足以“消化”整个食品街产生的餐厨垃圾。此外,该项目占地面积仅30多平方米,触屏面板操作简便,五六个这样的点位仅需1名工作人员即可保持运转。
科技魔手“点水成油”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高新科技的协助下,让“点水成油”成为现实。在食品街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系统门口,有一个容积2立方米的地井,里面贮存的是废弃油脂。地井与餐馆的下水管地漏相连接,固体餐厨垃圾会先通过压榨机挤压,将其中的油脂分离出来,贮存在地井当中。通过管道,油脂被自动抽进油水分离机中,可再利用的油脂被分离出来,成为生物柴油原料,再经过提炼即可成为用于燃烧的生物柴油。
油水分离机中还加装了一个小装置,每生产一定数量的生物柴油原料,就会自动滴入两滴蓖麻油,混入了蓖麻油的原料异味大、还会引发腹泻,无法再回流到餐桌,也就从源头上杜绝了“地沟油”。目前已有四家餐馆接通了这一装置,每天产量就高达20公斤以上。
困难“逼”出新思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餐厨垃圾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其在生活垃圾中占有比重高达40%。以前,处理餐厨垃圾时,在运输、处置等过程中会出现撒漏、渗沥液污染等问题,还有一些餐饮机构将餐厨垃圾卖给一些不合格的单位处理,非法收购流入二级市场,从而使“地沟油”、“泔水猪”等流向市民餐桌,给老百姓的健康构成威胁。现在,通过引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可使餐厨垃圾减量80%以上,并可回收95%的废弃油脂。
成都生活垃圾处理
开启创新模式
为强化垃圾无害化处置,成都在全国率先试点布局,在已运行的3座生活垃圾发电厂的基础上,新建第4座垃圾发电厂,并建成中心城区首座餐厨垃圾处理站。仅2012年,成都全年处理生活垃圾290万余吨,发电3.5亿余度,处置医疗废物1.4万余吨,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1.7亿余元,中心城区各新增5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14个郊区(市)县233个乡镇1814个村(社区)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工作,三圈层7座生活垃圾处置场(厂)达建设部二级标准。
为激发民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成都又强力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最为严厉的管理规定,对乱扔垃圾、越门经营等5类问题进行重点处罚,在对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典型责任单位实施严格处罚、问责的同时,每月还评比“门前三包责任制”履约率最好的10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最差的街道办事处,所有结果都在不同媒体上公示。“以此来激发商家参与的积极性。”期待,先进典型引路。
“门前三包责任制”还将全面启动创新中的“诚信系统”。管理者期待通过多部门联动、多部门参与、开启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之后的新一轮“治理试验”。在“诚信系统”里,每条街道有多少家商铺,商铺的产权信息是什么,以及责任主体是谁等基础信息,都将被巡查人员一一“记录入册”。“每天巡查人员上路巡查,如果发现有商家店铺乱倒垃圾、乱丢垃圾、门前脏乱差,巡查人员在拍照取证同时,还将把照片以及违规事项录入每一个商家的电子档案中。发现一次,录入一次。”基础数据录入一个月后,系统还将实现自动统计,进行分析排名。“如果一个街道办事处,在一个月内所辖街道的沿线商家违规超过1000次,系统就会自动启动预警。”
石家庄高邑建立
根治垃圾新机制
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
本着“政府购买服务”的理念,高邑将垃圾转运环节和垃圾终端处理环节推向市场。于去年3月30日与国内知名环保企业北京晓清公司签订了为期30年的合作协议,晓清公司负责提供县域内生活垃圾的集运和处理服务,其服务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目前,晓清环保公司高邑分公司已经正常运转。市场机制的引入,倒逼了户分类、村收集的常态化和政府投入的长效化,而且保障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标准化,还有效规避了单靠行政推动可能造成的隐性支出,堵塞了资金浪费的漏洞。
一体化处理“无缝隙全覆盖”
环卫一体化处理中分类、收集主要靠各户各村,这也是垃圾处理最基础和最难的环节。为破解这一难题,高邑探索建立了“县统筹、乡管理、局协同、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转运、公司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新机制。
该县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担任,成员由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了环卫中队,有关部门协调联动,横向衔接,形成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强大合力。交通局组建通道保洁中队与小队,负责县级以上道路的保洁;城管局组建城管中队和小队,负责城区保洁;工信局负责工业园区各企业环卫小队的组建和工作指导;教育局负责各幼儿园、中小学校环卫小队的组建和工作指导;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各机关环卫小队的组建和工作指导;县妇联负责家庭主妇的环卫知识培训和美丽庭院创建;环保局负责依法对垃圾处理工作的全程监督;建筑垃圾按照村规民约由农户自主运至各村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到家中的可回收桶和不可回收桶,每天按规定时间投放到村收集桶。
在有条件的村筹建堆肥设施,开展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各村垃圾收集桶按每60人1个配备,保洁员按300人设1名配备,收集员按村庄大小合理配备,1000人以下的村采用保洁收集一体化模式,保洁员将公共场所垃圾投放垃圾收集桶,而后由公司转运车运走;1000人-2000人的村采用“垃圾不落地模式”,每天定时沿街收集;2000人以上的村采用垃圾桶的“分散-收集-分散”模式,由晓清公司每天定时将垃圾转运至垃圾中转站压缩处理,并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长效化推进强化保障
在资金筹集上,高邑采取“六个一点”办法,即县财政预算增加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包装项目争取一点,晓清公司垫付一点,合法费用收取一点,社会公益捐助一点。该县强化监管督导,通过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现对各中队的督导、各中队对各小队监管、各小队对保洁员的管理、乡镇以及村对晓清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形成了严密的监督管理链条。
该县为乡镇中队保洁监督员和垃圾清运车辆专门配备一部GPS定位设备,同时结合天网工程和数字化城管系统构建网络监督平台,对有关人员和车辆每天的工作轨迹进行监管。公开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选聘义务监督员,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的监督作用。
目前,晓清环保公司高邑分公司已开始运转。垃圾填埋场完成改造提升并实现公司化托管运营。同时,该县县城建成区、三分之一的村庄、国省干道、沿线企业及机关、学校基本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市场化、一体化、长效化”,年内将实现县域全覆盖。
焦作创新技术
让城市垃圾变废为宝
采用先进成熟工艺 保证无害化处理效果
现代化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怎样运行的呢?每天清晨,一辆接一辆的垃圾运输车辆经过地磅计量后进入填埋区,将垃圾倾卸至垃圾坑内。填埋场的工人们开着铲车,把运送到这里的垃圾推平、压实,然后覆盖黄土。
垃圾处理场是环卫作业的终端。这个终端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达到规范运作,实现人们的初衷,背后有许多烦琐的运作程序,对此,该管理站制定了安全生产、机械设备维护保养、队伍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根据垃圾填埋作业规律和季节特点,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管理,制订填埋作业、垃圾进场检验、黄土覆盖和消杀等年度和日常计划。
在日常作业中根据进场垃圾量情况,建立垃圾堆体模拟作业图解,标注操作人员注意事项,细化分单元、分层摊铺、压实、黄土覆盖和消杀细则,统筹安排作业区布局,做到规划高标准、严落实,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整体形象的提升。
针对雨季垃圾含水率高不能及时覆土、作业面较大、排水不畅等难题,有针对性地制订应急预案,积极推行下行式摊铺方式,严格控制作业面坡度,消除坑槽,保证了作业面平整,方便了雨水快速导排,有效缓解了雨季作业困难的局面。
参照垃圾场封场技术规程整理垃圾堆体,建立100米高程作业平台,加强中间层覆盖,一方面减少垃圾暴露面和渗沥液产生量,防止污染物飘散;另一方面有利于填埋气体的产生和收集,为沼气发电提供有利条件。
变废为宝 确保排放指标符合标准
世上本无垃圾,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面对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达标利用则是绿色循环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2010年7月,在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市政府投资1800万元,对渗沥液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11年3月,市城管局与上海百川公司合作建成沼气发电厂,现阶段安装4台500千瓦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000万千瓦时以上,碳减排6万吨,不但做到了废弃物利用,也有效防止了填埋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2013年9月,利用渗沥液改造项目资金,新建成综合化验室1座,新增光谱分析仪等大型化验设备10余台,为环境监测和渗沥液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2014年夏,为解决运输车辆出场后抛洒渗沥液问题,筹措资金自建了专用车辆清洗平台,防止运输车辆污染城市道路。
针对填埋场地下水、地表水、环境空气、噪声、渗沥液处理等环保检测项目,在由站化验室开展自检的基础上,该管理站每季度委托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督性检测,各项控制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未发生任何环境突发事件。同时,2014年5月,该管理站与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作建成“本科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半年来先后接纳了3批次140余名优秀学生参加实习,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协调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完善资料精细管理 持之以恒抓基础
严格规范的完善资料,精细管理。垃圾处理场各项运行管理资料的准确收集、系统整理和分类归档是运行管理质量的直接体现,工作中建立了垃圾计量、进厂检验、填埋作业日志、黄土覆盖、安全生产、环境监测和日常指标化验等七大类原始记录资料档案,做到了资料翔实、指标完整、数据真实、归档及时、保存安全。
该管理站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加强全站干部职工“责任、能力、质量、效率”建设,引导干部职工争做“掌握政策法规、处理业务工作、解决疑难杂症”三个方面的行家里手,通过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和“履职尽责、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
虽然该管理站远离城市、远离机关,但管理严、制度全、方法新,一点也不亚于机关的科室。近两年来,该管理站先后开展了“爱岗敬业我奉献”、“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携手共建文明城市”、“我为处置站发展建言献策”等主题教育活动。同时,还开展了“市民参观垃圾场”、“环卫知识进校园”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垃圾处理场全体职工的精神风貌,全站各项工作正一步一个台阶稳步提升。
科学规划 城市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
为有效提高该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下一步,市城管局将以bot模式引入最先进的产品技术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在全省首批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试点,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最优化、减量化处理最佳化目标;协助开展好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收运,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成生物柴油和有机肥,从源头上有效杜绝“泔水猪”、“地沟油”的出现,维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以此为依托,逐步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配合巧妙、技术环保、管理先进的小型垃圾处理综合产业园区,为建设美丽焦作、创建全国森林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临沂建立城乡垃圾处理
“三位一体”网络
近年来,临沂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功建立了城乡垃圾“三位一体”处置网络,全市基本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镇村全覆盖。
资金的保障是行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市县乡政府在财政上明确了“三级投入”,从而有力地提供了资金支持。首先市财政以奖代补,投资3000万元,为乡镇购置专业垃圾转运车辆76辆,实现了从乡镇收集站到垃圾处理场的转运车辆全覆盖;其次县区财政重点投入,每个县区财政要列出专项资金,建立常态化投入机制;最后乡镇村居多元投入,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县区,充分发挥各乡镇、村居的作用,按照县、乡、村6:3:1的比例承担城乡环卫一体化投入。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常态化投入机制。
“一场、一站、一点”三位一体,很好的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所谓三位一体,即“一县一场、一镇一站、村村设点”。在每个县要建设一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市区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焚烧发电厂、生化处理场,形成了填埋、焚烧、生化“三位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一座处理能力8吨以上的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人口多、经济基础好的乡镇建设2座以上;在每个村根据使用人口、垃圾日产量和清运频率等因素,科学配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保证每个村居原则上按15-20户配备1个标准生活垃圾桶或每千人配备1个垃圾方箱(3立方米),逐步取缔露天垃圾池等非密闭式垃圾收集设施。
为保证工作过程顺利展开,临沂市提出用“四个加强”,力促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在各部门内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监督考核力度,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暗访检查,并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设专栏,对工作进展缓慢、措施不到位、问题突出的进行曝光,对措施有力、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加强联动配合,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最后还要加强环卫保洁市场化,积极培育农村环卫保洁作业市场,力推市场化全托管模式,组织临沂环卫集团等具备环卫作业资质的企业参与农村环卫作业市场竞争。
新密开创垃圾集中
处置新模式
废里淘金又环保
新密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由浩昌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新密市环新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采用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建设运营。
“我们的生产线是根据新密市的人口总量、人均生活垃圾生产量和垃圾内容物特点设计的,并涵盖了部分建筑垃圾的处理,两条生产线每天保守处理垃圾400吨,实际运营可以达到600吨以上,新密市的城乡居民生活垃圾我们能全部消纳。而且垃圾到了我们这里,经过加工处理,几乎没有任何废弃物,也不用再对外排放,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像垃圾分选出来的废渣土、筛下物,与建筑垃圾混合在一起可以做烧结砖;化纤之类的可燃物,经过热解系统产生出来的气体可以做燃料全部主供建材车间制砖;垃圾中的有机质经厌氧发酵,产生出来的沼渣沼液可以做有机肥,沼气可以给制砖做热能。目前我们的烧结砖生产线每天可产标砖10万块,还准备将垃圾中的可裂解物质单独分选出来,通过新建裂解系统提炼出高品质的塑料制品原料、工业油脂、工业炭黑等。”一提起垃圾处理的话题,环新公司的工艺总工华伟就显得滔滔不绝。
循环产业的样板
在我国,生活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而热解气化、厌氧发酵、制作再生建材等的垃圾处理技术也已经趋向成熟,环新公司的独创性,体现在它将这些技术集成于一个工业园区内,实现了物料配比的平衡、多种垃圾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新密市城乡固废综合处理中心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3年10月试运行,2014年4月正式投产,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污泥100吨、建筑垃圾1000吨。按照规划,这里将建成占地5000亩的“浩昌(新密)循环经济产业园”,分为城乡固废综合处理园、光伏有机农业园、环保装备制造园、城市矿产处理园、科技研发培训中心、新农村生态文化家园、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等七大功能区,生态效益直接覆盖万亩土地,惠及城乡80万居民,以国际级生态产业为标准,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这里,垃圾资源化率可以达到95%,无害化处理率100%,整个园区资源化产业链形成后,可实现“零填埋、零焚烧、零污染、零能耗、零工业用水”。
由环新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新密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自试运行以来,已处理垃圾2万余吨,综合处理率、减量率均达到80%以上。
餐厨废弃物里的食品安全
新密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4800平方米,设计日处理餐厨废弃物50吨,由北京弗瑞格林环境资源投资有限公司采用BT模式(建设-移交)投资建设。这也是河南省第一个由县级政府启动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利用建设工程。为确保项目运行,新密市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新密市餐厨废弃物处理管理中心”,隶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同时由政府牵头构建了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体系,出台了《新密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购置10台密闭专用收运车辆,对主城区范围内的800余家机关食堂、学校和餐饮服务单位的餐厨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和运输,覆盖率达到100%,从源头上彻底杜绝了“垃圾猪”和“地沟油”现象的发生,有力保障了居民的食品安全。
该项目采用微生物好氧发酵处理工艺,主工艺及核心设备自韩国引进。餐厨废弃物从产生单位统一收集后,由全封闭餐厨废弃物车辆运到处理场,进入生产线,经过分拣、磁选,将筷子、塑料袋、金属等无机物筛出,余下的餐厨废弃物,经破碎、油水分离、脱水后送入好氧发酵设备,分别生产出工业用油脂和营养土(生物有机肥料)。生产线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处理过程完全实现密闭运行,卫生环保。自2013年1月4日竣工投入试运行至今,已处理餐厨废弃物约1.6万吨,最高日处理量达41吨,生产出工业油脂近220吨,营养土(生物有机肥料)890余吨。
新密市餐厨废弃物的社会化管理效果十分明显。一是全国餐厨垃圾平均含杂率(筷子、塑料布、碟子、瓶子等)为8%~10%,而新密市已经降低到1%以内;二是从新密市污水处理厂反馈的数字显示,该厂的氨氮指标2013年比2012年下降了20%;三是新密市的垃圾中转站少了湿水垃圾,比以前臭味减轻了,环卫工人高兴,周边居民也少了烦恼。
为充分做好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新密市餐厨废弃物处理管理中心又在厂区南侧流转土地10亩,建起5座日光温室大棚,施用餐厨废弃物处理产生的有机肥料试验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甜瓜等有机蔬菜,只浇水,不用农药,效果很好。从餐桌上把餐厨垃圾收运回来,经过处理变成有机肥料,再种出有机蔬菜,回到餐桌上去,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打造餐桌(垃圾)→无害化处理(成为有机化肥料)→有机果蔬种植→餐桌的餐废处理新密模式。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