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5年
2015年

他山之石 2015年10月28日第10期

发布时间:2015-11-18  |  浏览:
各地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经验做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省市不断加大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创新创业服务举措,有效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热情。为此,本期综合了部分城市的相关经验以供参考。
杭州努力打造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乐园
一、建设信息经济“六大中心”
杭州利用软件产业、电子商务等新兴特色快速增长的优势,集中力量,推出“六大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物联网产业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和中国软件名城,打造万亿级的信息产业群。
二、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
杭州除了要继续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之外,更多的需要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确保骨干企业基本实现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化;推进信息技术在商务、旅游、金融、物流、数字内容等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安全监管中的广泛应用,引领和带动传统产业跨越发展。智慧产业化方面,要着眼未来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推进产业高端化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形成杭州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全方位推进智慧应用
杭州要加快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政务、社会管理、信息消费等智慧应用,协调推进智慧政务平台、智慧城管平台、国家网上产品质量监管协作平台等三大基础性平台建设。特别是将重点开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就业、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方面的服务,以点带面,加快全市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基于数据和服务的创新型、应用型经济业态。
四、强化创新孵化平台建设
利用好国家级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重点支持杭州高新区、青山湖科技城等高新区和科技城建设。深化与中科院、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以及阿里巴巴等民企的战略合作,支持本地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协同创新,搭建好具有杭州特色的“众创空间”。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形成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孵化器集群,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五、强化产业平台整合提升
坚持走内涵提升道路,加快构建园区综合评价体系,突出单位工业用地投入、单位用地产出、工业容积率以及信息经济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等指标,构建全面、科学的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按照“创新型、高产型、生态型、融合型、服务型”五型园区要求,培育一批、扩容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着力破解产业园区存在的产业层次不高、工业用地投入不足、建筑容积率利用不足等问题。积极推动各类高新区、开发区、园区等转型升级,支持鼓励各类开发区、园区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示范、树立样板。
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杭州以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持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建立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规范中介组织,强化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
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杭州将推动大江东管理新体制有效运转、萧山余杭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具体措施落地见效,加快富阳区等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的步伐。同时,将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分级分类分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扩大杭州发展的空间和领域,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好更大的舞台。
八、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落实好“人才新政"27条,实施引进国外智力计划,广聚天下英才来杭州发展创业。继续举办好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展好“杭州市科技创业班”,构建“行业导师+天使投资+服务平台”的大学生创业生态圈。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特别是围绕电子商务、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文化创意、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带动、培养、聚集一批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九、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
围绕“治水、治气、治废、治土”四个方面,以更大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排放标准和要求,共建共享“西湖蓝”。以更高标准加强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城乡的基本生态网络。以更大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绿色、低碳、环保城市的建设。以更严要求加强环境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让广大创业者能舒心创业。
十.提供更好的政策保障
在政策保障方面,强化统筹、整合和创新。修订《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政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制定出台《杭州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市场体系、创新政策体系、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制定成长型大学生创业企业扶持政策,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政策向两区五县(市)延伸,以更好政策来吸引全球各地的创业创新人才。
青岛掀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新热潮
一、建立完善就业信息库,对劳动力资源实行全方位、动态化管理
一是信息采集更全面准确。为基层协管员配备“掌上人社”办公终端,将采集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儿童、老人在内的全部户籍人口和在册外来人口,信息采集的内容扩大到居民的就业失业、养老医疗、享受惠民政策等方面和企业的行业、规模、用工、工资收人等情况,并通过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比对整合分析,提高信息准确性,形成动态信息库。二是监控分析更迅速。基于就业信息库统计分析、报表查询、绩效管理、基层服务“四大板块”,可通过图形化界面对就业信息、企业用工信息进行多层次、多纬度的统计分析,各种复杂报表一键生成、一目了然。三是就业服务更精准。依托就业信息库既可以点面结合、又可以动静结合即时了解就业状况和变化,为政府提供差异化的就业服务提供可靠依据。
二、建立完善就业网,打造直通、高效、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网络
一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全天候”。把传统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搬到网上,使企业、个人可以足不出户的招人才、找工作。二是实现就业事项办理“一站式”。与青岛市人社局网上办事大厅建立高效“走廊”,实现了招聘求职、办理手续、缴纳保险、解除劳动关系、劳动维权服务的“一站式”网上办理。三是实现公共就业服务“贴身化”。配套推出了安卓、IOS手机系统客户端和3G手机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应用终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使“网上办事”进一步升级为“掌上办事”。
三、建立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一对一”精细化服务
针对当前就业服务形式粗放、渠道单一的问题,除发放明白纸、大屏幕发布政策信息等传统服务方式外,创新建立了外呼型电话中心,由就业信息指导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向有需求的居民和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了服务信息的“一对一”精准投送。在对企业服务方面,通过与企业动态衔接沟通,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经营状况,有针对性地为用人单位提供用工信息和指导;在对居民服务方面,实行就业信息指导员负责制,对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及特殊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岗位信息等方面的跟踪服务。
四、创新建立技能培训学院,实现“以培训引导就业创业”
一是立足高端提供博士生创业指导。由青岛博士创业园组织,发挥区技能学院的师资优势,针对博士生开展融资、商务等创业培训。二是着眼长远开展大学生培训。由区人才交流中心组织,利用区技能学院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和技能培训。三是面向普通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进社区”活动。以调查问卷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向居民免费提供营养配餐、保健按摩、中医保健、育婴知识等公益性技能培训。四是横向联合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与驻区高校、职专和民办学校开展横向联合培训,整合师资力量和培训资源,互相开放平台,统筹安排任务。
五、建设完善创业服务平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是打造高端人才创业服务平台。整合引智资源,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对高端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专事专办”,支持人才和企业早入驻、快发展。探索新型园区运营模式,引入社会第三方管理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二是加快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按照省级综合性创业示范基地标准,着力促进招商LAVIE公社等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指导运营方做好入驻企业日常管理及创业服务活动开展,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形成集聚效应。三是加快建设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坚持分散布点,区和街道两级按照孵化基地面积提供部分房租补贴和运营经费,并签订不少于三年的合作协议,为全区创业者提供持续性、低门槛的创业孵化场所,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草根创业。
六、建设完善就业创业广场,提升基础就业平台服务水平
一是建设零工就业交易市场。内设求职招聘洽谈区、综合服务区、技能培训区、家庭服务业综合区、生活服务区、创业基地、娱乐休闲区等七大功能服务区。二是建设家政服务业交易市场。依托区内经营业绩良好、平台建设完善、从业经验丰富、资源配备较强的家政服务业公司,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促进大龄、低学历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三是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服务。设有两个标准培训教室,通过开设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生活技能等培训,方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能。四是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区、街道、社区根据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广场管理,打造集农民工(零工)就业交易、就业服务、家庭服务、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机构交易服务、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基础就业服务平台,适时调整、丰富广场业态功能、设计和布局,延伸培训服务链条,打造生产型服务园区。
合肥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创新高地
一、全业态抓创新创业
一是构筑众创空间。大力支持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展,建成科技创业苗圃,5F创咖、梦工厂、IC咖啡、谷歌开发者社区等各种类型的众创空间。5F创客空间,是安徽省首个不以盈利为目的创客组织,为创客提供创业地点、基础办公设备和风险投资。二是提升孵化功能。政府要转变职能,以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打造创客成长的良好环境,突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突出以提升孵化能力为核心,努力搭建和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动漫渲染、公共设计、检验测试等研发试验平台。积极开展股权众筹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以天使基金、创新贷、创业板、“新三板”、“四板”等为依托的多种融资渠道,探索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小额初始短融服务。探索“孵化+创投”模式,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和流转机制。致力提升基础服务质量,增强专业咨询服务能力、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市场推广能力,实现网络孵化服务。三是突破政策障碍。合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市为契机,大胆先行先试,突破政策障碍,致力打造最优“创客栖息地”。积极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开通工商注册登记和涉税、涉地等业务绿色通道,先试集体户注册模式,简化审批手续,减少政策瓶颈,缩短审批时间。大胆破冰,研究探索国有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投资持股孵化模式,允许孵化器从业人员参股在孵企业,进一步激发孵化机构活力。
二、全要素抓创新平台
一是构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肥市以崭新的理念和超前的思维,改革机构、人员设置和技术转让自主权体制机制,大胆先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的新模式,突破成果转移转化障碍坚冰,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筹划不同模式建设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新型研究院平台。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现代显示等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二是构筑科技金融平台支撑。积极探索构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互动的政策环境,不断延伸科技金融内涵,从单纯的科技金融贷款发展到涵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投资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创客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引导科技银行、保险、担保、创投等各类科技金融载体密切合作,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三是构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合芜蚌创新示范区“一中心、三基地”,形成成果展示、技术交易、创新服务、科技中介、技术平台、创业辅导六大服务功能,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培育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建成科技成果展示、知识产权发布交易平台,开展中科院所属院所、教育部17所高校成果转化对接,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政策。引入中国技术交易所、深交所路演中心,建设汇众知识产权代理、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各类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建成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托管企业418家。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联网仪器1710台,市政府每年补贴仪器使用方资金约600万元,为创新创业降低成本。
三、全链条抓产业创新
一是原始创新助推产业集聚。合肥以原始创新为原驱动力,加快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推出“创业—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小巨人”全链条服务,培育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相继落户合肥,产业资源加速汇聚,以讯飞为龙头的中文语音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科大立安立足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创成果,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阻燃、火灾探测、清洁高效灭火等全产业链条。二是试点示范构建产业链条。2009年合肥市成为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城市,翌年成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试点补贴城市。成功启动运营了全球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创新定向购买、电池租赁模式,建设特锐德车联网充电站、财政积分交易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专利池。在全国率先将充电设施纳入市政建设控制性详规。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组建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三是集聚资源构建创新体系。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一”机制,抓平台、规划、方案、专项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产品、基金、联盟、大赛、基地等。引进一批国内外龙头大企业,做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平板显示、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以“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吸引集聚人才创新创业。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的梯级政策支持体系。
四、全方位抓体制创新
一是推进科技成果改革试点。构建市场引导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的通道。围绕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三权”改革试点,组织编制中科大、合工大试点实施方案,规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完善成果交易机制及管理制度,激发知识、技术、管理要素的活力。二是落实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改变导向单一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细分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创业动力活力。三是改革科技投入体制。在全国率先整合科技三项费用全面实现后补助,每年修订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承接联动省市县政策。对接国家政策改革和省创新驱动政策,建立1+3+5产业政策体系并每年修订,变资金为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创新,重点强化众创空间、科技服务业、科技成果交易等政策支持。四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监管科学化水平,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管理和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两系统”,编制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促进“两条例”,推行科技报告、创新调查“两制度”,完善县(市)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德阳开创城市
创新创业工作新高度
一、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
该市通过创业服务指导中心、服务窗口,以及“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全方位向包括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士兵在内的城乡劳动者宣传中、省、市有关创新创业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组织专家志愿团深入高校、创业园区开展了“送创业政策、送创业服务、送创业典型”的三送服务活动;组织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一对一”政策指导和创业指导服务,有效提高了创新创业政策的知晓度,为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创业培训,提升成功创业能力
德阳市将在德高校、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共16家纳入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范围,并举办了三期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创业培训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各县(市、区)人社局、就业局领导、高校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和创业培训教师进行了现场观摩和研讨。
三、整合资源,倾力打造众创空间
该市还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园区(基地)的有利条件,升级为众创空间,为广大创客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广汉市政府出资建设的高新区科技孵化器,设立了300万元“种子资金”,为缺乏资金的初创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和投融资服务;绵竹市经开区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3年免费使用办公场地20m2/人的优惠条件,同时在提供住宿,办公区水电气、宽带、物管等方面均有大幅度优惠。
四、加强创业指导服务,让创业者羽翼更加丰满
通过推荐、自荐、邀请等方式,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各领域专家、人才共计91人,并成立了以市人社局领导为负责人、四川大学教授陈智等18人为成员的创业专家志愿团,定期组织专家志愿团成员为创业者开展面对面的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评估、项目推介等服务活动。
五、收集优质项目,为创业者提供“金种子”
为征集优质创业项目,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该市明确创业项目征集开发、项目发布与推介、入库项目奖励标准和项目管理等具体内容,并按照市场前景好、见效快、吸纳就业人员多等的原则征集创业项目,在“德阳公共招聘网”、“德阳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网”等网站进行推介。
六、丰富创业活动,营造创业氛围
德阳市在市体育馆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展示推介会,45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了展示;人社部举办了“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什邡市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广汉市启动“最美创客大搜索”、第一届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德阳创客·雒创汇”创业项目路演;会同团市委组织举办德阳市“互联网+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遂宁“五个着力”
探索创业创新
一、着力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开辟创新创业新空间
遂宁以绿色理念为先导,以转换发展动能为核心,构建起了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大批外出打工农民围绕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依托农产品基地回乡创办“家庭农场”、“新型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一大批现代新型“农民”在创业创新中成长。循环工业促进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拓展了科技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新空间。绿色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制造业加速集群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形成集成电路、数字视听等产品的产业集群,建成西部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中国光电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拓展了全民创新创业新空间。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业为先导,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一大批昔日的个体工商户成长为小企业主,一大批遂宁籍在外大学毕业生、海归人员回乡创业,成为新兴业态的“小店主”,一大批生产性服务企业、文化创意企业、旅游企业在创业创新中成长壮大,渐成规模。
二、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新机制
遂宁在依法治理与体制机制革新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变革创新组合拳,特别是在四川首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域农村产权确权登记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等,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改革,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速;“先照后证”登记改革保留10个大项20个小项的前置审批,139项原前置审批事项一律改为后置审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大幅度扩大;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快,相继推出了“量子基金”贷款、“助保贷”及特色化微贷小贷业务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井喷式增长”,被人民银行总行确定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
三、着力建立各类载体,搭建创新创业新平台
遂宁积极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强化园区专业化分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推动专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加快推进园区从生产加工为主走向创智研发、创意设计和商贸物流为主,通过科技文化要素集聚带动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平台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品牌和文化集聚”的发展路径,探索创业前孵化、虚拟孵化、异地孵化、网络孵化等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创业孵化带动产业集聚,形成“创业孵化-加速集群”的内生增长模式。坚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实施连片成带的“农业大园区”计划。搭建回乡大学生创业平台,创办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实施“遂州英才”招揽行动,依托成、渝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雄厚的人才、研发资源优势,实施“星期六工程师”行动计划,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大学生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发展各类专业人才、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校地企联合研发中心等合作发展模式,带动实现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形成“草根”创业创新态势。
四、着力提升区域环境,打造创新创业新优势
遂宁着眼区域实际,围绕“打造成渝合作区域合作战略支撑点”目标,充分利用城市“两山”“三水”拥“一城”的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城市湿地特色,以“两山”“两水”“两寺”“两岛”“两镇”为重点,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的“生态山水城”“现代花园城”和“观音文化城”。打造西部水都,城市水面将由15平方公里扩增为30余平方公里。该市已成功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17张城市名片。城市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区域投资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五、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构建创新创业文化新生态
遂宁大力实施“文化振兴计划”,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塑造创新创业的城市精神,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地域文化,成为一种群体性格。在“友善、包容、创新、奉献”的城市精神引领下,遂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务实的态度和诚信共赢的宗旨吸纳更多资源在遂宁这片热土上来创造更大的价值。该市走出国门,与马来西亚企业牵手合作,与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总会签订了“东盟—中国西部桥头堡”建设框架协议,联合马来西亚隆中马基集团打造东盟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经动工,并将推进建设遂宁—东盟产品展示交易中心、遂宁—东盟科教园等项目。中石油、江淮汽车、喜之郎等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抢滩遂宁,以志超科技、立华新进等为代表的龙头型台湾企业落户遂宁,大批外来龙头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链式集聚的倍增效应,创业创新的“磁场”效应凸显,全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牡丹江创新驱动
引领创业创新新局面
一、敢于提供真金自银的投人和突破性的政策支持
一是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召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会,聚焦社会各界目光,引发社会对科技创新工作广泛关注,为科技创新工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二是出台《中共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使之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牡丹江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谋划,是推动该市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破解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是拿出真金自银支持科技创新,市财政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人力度,从2013年起连续增加市级科技经费投人,年均增幅超过26%,并建立以后年度市级财政科技投人增幅明显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人增幅机制。
二、全市同频共振共谋科技创新发展大计
一是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重点实施科技创新“125”计划,即围绕一个目标:快速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努力打造省科技创新发展先导城市。推进两大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工程。实现五个突破: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与金融结合、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方面实现突破。二是制定《牡丹江市关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工作意见》。详细梳理“十二五”以来全市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情况,形成《牡丹江市关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工作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牡丹江市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工作路径。
三、营造优良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环境,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
一是发挥政府资金引导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示范作用,释放财政资金杠杆和撬动功能,实现“四两拨千金”,使该市投人科技财政资金产生释放效应,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资金超过了10亿元。二是发挥金融机构及担保公司功能。运用市场机制,依托龙江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及省科力、鑫正等担保公司,通过科技成果展示、科技金融推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为科技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鼓励担保机构开展科技担保业务,推动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担保质押贷款,完善建立担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专利质押担保贷款企业给予贴息支持。同时尝试引导风险投资,向科技型企业输血新模式。
四、聚集创新要素资源,打造科技孵化载体,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功能。举全市之力打造了12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31.7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全程化链条式的服务载体。按照研发转化、孵化培育、加速成长、实现产业化这一路线图,结合该市产业培育发展方向,建立孵化放大平台,实现技术变项目、项目变产业、产业变集群的三次放大。完善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中心功能,为企业个人搭建科技成果展示、技术转移转化等多元化集成服务平台。二是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吸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创新链,发挥完善硬质材料、石油钻采装备、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功能。同时,充分发挥35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作用,打造完善了牡丹江科技创新创业共享、黑龙江生物医药、牡丹江石油钻采装备等十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中介、业务咨询等全方位产业化服务。
淮北“四力”并发打造
创业创新新常态
一、强化创业创新改革激活力
一是畅通创业创新准入渠道。推进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管理等商事制度改革,出台《淮北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注册资本“零首付”、认缴制、企业年度信息网上申报制。实行统一实时赋码制度。二是精简创业创新行政审批。按照“放管并重、宽进严管”的原则,探索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两张清单”制度。三是增强创业创新科技支撑。推进科技改革攻坚,建立完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变传统科技评审立项支持为贷款贴息、后补助和奖励支持,变科技专项经费切块支持为按以科技产出、税收贡献度等为主的市场机制竞争择优支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淮北创新创业;改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组建模式,由“专家评审立项制”改为“企业自愿备案制”。
二、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添动力
一是打造“五园”创业平台。通过招商引资、自办、联办、挂牌共建等方式建立市级创业基地、农民工创业园、大学生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青年创业园“五园”创业平台。二是打造“三器”孵化平台。依托开发园区,建立了龙湖高新区海聚电子信息科技企业孵化器、杜集经济开发区机电装备科技孵化器、凤凰山经济开发区淮海食品科技孵化器。三是打造“保姆式”服务平台。推行“送培训、送技能、送师资、送政策”进企业的“四送”活动,构建创业服务窗口、服务队伍、信息网络、创业导师队伍、创业项目库等“五大”服务体系,购买劳务派遣公司、家政服务行业、物业管理等企业的公益性岗位2201个,引导32家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精准培训,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实训+服务”一体化的孵化服务。
三、激活创业创新要素提效力
一是支持大学生创业。开展“百名学子看家乡”活动,亲身感受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推动更多淮北籍学子选择回乡创业。开展创业项目推介进校园活动,成立了8家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指导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推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成功率。二是引导大众主体创业。在淮北电视台开辟“精致淮北、创业先锋”宣传栏目,倡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组织开展“小老板”创业巡回报告会,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宣传金融机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解读小老板培育优惠政策。三是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人才团队,建成总投资3.6亿元的铝基复合材料项目和特种材料研究院。
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聚合力
一是强化创业资金保障。围绕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基金,采取创业补贴、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对大学生创业进行项目补助。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为创业者提供商标质押贷款320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500万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二是落实创业优惠政策。严格执行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使用管理办法,继续实施普惠制的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政策,制定16项本地化的惠企创业政策,将失业保险费率暂由3%下调到2%。三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完善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扶持、创业孵化“五位一体”的创业模式,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与创新的有效融合。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