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4年
2014年

他山之石2014年5月29日第五期

发布时间:2014-06-27  |  浏览:
各地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把狠抓工业发展确定为经济工作永恒的主题,把抓好经济运行、壮大现有企业、强化招商引资确定为当前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为此,本期撷取各地发展工业经济的新举措,以供参考。
厦门促进工业经济转型措施新
  抓创新 争取国家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
  该市经发局将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支持、鼓励企业申报并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争取新增国家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4家、市级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组织实施市级重点技术创新和产学研项目50项以上。
  促技改 启动“机器换人”专项行动计划
  企业技改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今年,该市经发局将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并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行“一事一议”。重点扶持厦钨动力电池材料、金龙新能源汽车、宏发电力电器海沧新厂技改项目。推动三安电子、正新集美厂、天马微等新投产项目达产,加快吉特利环保、蓝湾科技、瑞尔特卫浴等项目建设,推动银鹭60万吨新厂、IOI棕榈油加工等项目尽早开工。
  一项全新的“机器换人”专项行动计划也将启动,该行动计划将推进智能装备在机械加工、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应用,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推两化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今年该市经发局将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专项行动,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围绕加快发展消费电子、LED产业、工业设计、建筑电子、电子商务,开展丰富信息消费产品、完善产业链、提升整体解决方案水平、统筹专业园区建设、建设体验体系、筹建厦门市信息消费产业与应用研究院、组建海峡两岸信息消费产业与应用促进会。与此同时,还将全力办好2014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大赛,加快推进物联网专业园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
  整园区 推进产业园区整合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根据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全市工业发展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市经发局将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开展强势、潜力产业链项目策划,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和负面清单,实现集聚发展。编制重点产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2014版),鼓励现有企业盘活存量用地,就地改扩建、鼓励增资扩产企业通过同业兼并或收购停产半停产企业取得发展用地,实现集约节约用地。
  围绕产业发展导向,该市经发局将把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输配电与控制设备、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临港产业、航空工业、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链项目策划,对厦门市培育重点发展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措施。
  拓市场 组织企业参加18场重点展会、5场对接会
  创新市场开拓方式,今年,该市经发局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线上线下”全方位模式,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和引导企业参加18场专业性及综合性重点展会;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在厦门举办专业性展会;搭建对接平台,组织轨道交通、卫厨、光电、食品、模具行业等5场对接会,开展工业产品上下游企业对接;创新营销模式,推进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扶小企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优化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方面,该市经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水平,形成规范化、专业化、高成效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为本市产业链配套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协作配套水平及能力。
  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规模,发挥担保典当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服务作用,拓展中小企业集合资金信托等直接融资渠道。
  重节能 助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该市经发局还将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行动方案,助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强化工业节能,以电力、石化、建材、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推动全市电机、锅炉、绿色照明、余热余压、热电联产等领域的节能改造。
  推广节能产品和技术,实施节能惠民工程,提高高效节能产品市场额度;出台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项目)认定办法,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城市矿产”产业发展。
泉州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办法实
鼓励企业增产增效
安排400万元用于奖励多作贡献的省级新增长点企业。对列入2013年度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计划的项目,其年新增产值达1亿元(含)至2亿元以下的,奖励5万元;年新增产值达2亿元(含)至5亿元以下的,奖励10万元;年新增产值5亿元(含)以上的,奖励20万元。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全面落实企业进出口退(免)税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进出口退税速度,税务部门要确保15个工作日完成企业退税审核、审批,严格按照外贸流通性企业每周退库l次、生产性企业每月退库2次的规定,加快出口企业资金回笼;全面推行“按实申报、查账征收”税收征管方式,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安排30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抱团开拓市场。对市贸促会、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组织本市企业抱团参加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举办的国家级或国际性知名展会,经确认后,给予组织参展方每场最高25万元补助;对在泉州市区域内新举办的推介本市企业产品的重点展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给予承办方每场最高25万元补助。
支持企业开拓网上销售市场
安排20万元支持于11月份举办“电子商务在行动”年度峰会及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对接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开拓网上市场。推动泉州网络零售协会与淘宝网的深入合作,安排20万元支持其在淘宝网上设立泉州原产地标志项目窗口“泉品汇”,开设泉州名品专区。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按照省市1:1配套的原则,由市、县两级财政统筹出资2000万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本市中小外贸企业提供的新增信贷资金提供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积极创新适应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金融产品,探索灵活的抵(质)押方式和贷款担保形式,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积极发展产业供应链融资,推广专利权、商标权、股权等权利质押融资业务。
强化用电保障措施
对泉州地区2013年度新投产的、月用电量在10万千瓦时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以送电日为准,用电类别为大工业或普通工业),其月电量每千瓦时给予0.02元奖励,单家企业当年奖励总额不超过30万元。此项奖励在2013年下半年每季度兑现一次。
打造重点产业产业链
围绕填补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加强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延伸拉长产业链条等工作,从加快引进和培育产业链项目、引导扶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升行业协作配套水平、加快品牌企业国际化、推进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八个方面打造本市重点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强化甲供甲控工作
对2013年度泉州市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采购方,采购列入《泉州市政府采购地产品供应商名录》的企业产品,且实际采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采购金额的5‰给予采购方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此项奖励在2013年底兑现。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安排150万元专项经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工贸领域市级行业协会(商会)进行综合考评,对年度工作绩效考评结果为优秀、达标的协会(商会)将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的资金奖励。
做好产业规划的修订
研究制定“都市型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打造重点产业产业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九大重点产业链,重新编制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和食品饮料等产业专项规划,同时对其他重点产业进行梳理修订。
安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力度大
专项奖补
设2亿元工业振兴资金
《安庆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中,2亿“工业振兴专项资金”由安庆市市本级财政设立,安庆市全市范围内规模工业企业和工业进出口企业,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享受专项资金给予的奖补;同时,该政策从企业建设到做大做强的全历程都给予了关注。
对4类项目
给予一次性奖励
工业项目建设方面,《若干政策》共对4类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纳入统计范围、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竣工投产纳税的工业项目;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并竣工的项目;投资总额在5亿元以上、当年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当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到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同时,对当年实际投资额全市前20名的工业企业,授予“安庆市工业投资二十强企业”称号;对重大工业项目,采取“一企一议”的政策进行支持。
做大做强企业
管理团队给予一次性奖励
  《若干政策》对做大做强的工业企业管理团队给予一次性奖励:当年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且上缴税收比上年增长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本年度新获得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工业企业。同时,对城区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下且当年上缴各项税收比上年增长15%以上的,对当年新发生贷款利息和流动资金贷款担保费进行补贴。
  另外,对连续两年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上缴税收增长达到规定发展速度的工业企业,根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纳税额综合计算前20名的工业企业,授予“安庆二十强工业企业”称号;其中排名前10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授予“安庆市工业经济年度先进人物”。
  工业企业进出口及开拓国际市场的鼓励。对工业企业出口基数内和超基数的分别给予奖励;对工业企业进口机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给予补贴;对进出口额净增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根据净增额,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工业企业参加国家、省、市统一组织的境外展,按实际参展费用给予一定补贴。
培育引进“总部经济”
“一企一议”予以支持
对认定为总部型企业或在安庆市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的,达到规定税收额度,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补助;对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等国内外企业在本市设立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按“一企一议”予以支持。
各类奖补申报
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审结
  符合《若干政策》的国模工业企业,可提出申请,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经信委窗口统一申报受理。属投资补助类的项目,每半年申报一次,其它各类奖补按年度申报。由市经信委牵头,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审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相关部门参加,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审结,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经市政府批准,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相关企业或单位。
  引导更多的工业项目落地安庆,引导和激励工业企业加大工业投资,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激励和加速现有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引导和激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工业品出口。同时,将引导和培育总部型经济提上议事日程,吸引更多的外来和本土企业在安庆市设立总部,加速推进“1638”计划的实施。
园区工业企业
减免42项行政事业收费
  《关于免收安庆市市区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自2013年6月1日起执行,为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型收费减免42项,为企业减负约1.03亿元。
  另外,对质监部门收取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含核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质量检验)费、计量检定收费和水利部门收取的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的享受期限为入园第一年免收。
应免尽免
企业减负近1.03亿元
  根据安庆市财政局按2012年度相关数字测算,42项收费项目共计免收金额10274.7万元(涉及市、区财政资金8911.5万元;涉及中央、省财政资金1363.2万元),涉及质监、药监、工商、房产、国土资源、林业、建设、卫生、环保、水利、海关、贸促会、仲裁委、公安、交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农业等17个部门。
  符合免收条件市区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实行开发园区代理制,由开发园区统一为企业办理免收费手续。开发园区和相关执收单位将建立登记制度,详细记录减免事项,据实开具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涉及市本级的免收资金,市、区执收部门直接予以免收;涉及上缴省级以上部分的资金,由市和区财政分别按50%比例承担,市财政部门根据开发园区和相关执收单位提供的原始凭据进行核实,按月结算。
本次免收费政策做到了应免尽免,政策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政策优惠幅度为历年来安庆之最,其力度之大也居全省16市前列。也反映了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服务创业就业、优化发展环境的坚定决心,为企业减轻了负担,促进了开发园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安庆市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的良好开端。
焦作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方向明
工业经济是焦作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焦作经济活力和民众富裕之源。加快转型发展、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难点和重点都在工业转型。
瞄准五个方向
一是产业要从低端向高端转。传统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集群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循环化工、生物医药、能源等产业都要围绕高端发展做好延链、补链文章。
二是产品要从初粗产品向终端消费产品转。该市工业产品多为初粗加工、低附加值,缺乏竞争优势,这就需要调整发展方向,加快新产品研发,满足市场需求,以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为突破口,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实现由低附加值的初粗产品向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转型。
三是生产方式要从粗放、高耗能向绿色、低碳、循环转。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生产性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四是从一般品牌向名优品牌转。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要强化创优质、创名牌意识,努力成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番新天地。
五是质量效益要从低效向高效转。要在扩大总量和调整结构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提质增效。要树立“亩产论英雄”的理念,更加注重投资强度,更加注重产出效益,更加注重就业,更加注重能源资源消耗。要做大现有骨干企业,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做实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新技术,发展绿色经济。
强化五项措施
一要依靠深化改革转。大力开展工业转型攻坚年活动,以改革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以改革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域工业发展,以改革加快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
二要依靠开放招商转。充分利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带来的大好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强化集群招商,盯紧高端招商,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三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围绕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技术改造、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实施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程,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程,实施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和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四要依靠创优环境转。制定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措施规定,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解决好“中梗阻”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企业本身也要结合实际制订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计划,在健康的环境中运行、生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五要依靠提升管理转。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强化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管理体系,完善内部经营机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努力做到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向管理要发展、要质量、要效益。
漳州提高工业经济增长举措多
  突出稳增长
  鼓励先进制造业增产增效,市财政对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符合产业政策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用电增量分档给予奖励。
  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对获得第三方网上支付牌照的市内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加入阿里巴巴旗下销售平台及其他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继续给予一次性服务费补助0.5万元。
  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对“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的小微企业给予不低于5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对账证不健全的转型企业税收实行核定征收方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方式5年不变;对原规模以下在2014年至2016年首次进入规模统计的工业企业,根据其年产值增加2000-5000万元、5000万元及以上进行分档,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3万元;新进企业以上年缴纳的地方级税收收入为基数,3年内增量部分的60%奖励给企业扩大再生产。
  突出转型升级
  继续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市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全市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优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先进产能、年内投产等列入市级“百项百亿”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的企业,对上年度缴纳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项目主体设备(包括技术、软件等)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鼓励工业节能降耗,对年可节约200-500吨标煤范围内的企业,按照每吨200元的标准奖励,最高奖励20万元;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节能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给予节能服务公司100-200元/吨标煤的奖励,最高奖励20万元;具有示范作用的循环经济园区或项目给予10万元奖励;从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推进钢铁、造纸、化工企业开展能效、效益、环保、管理全面对标,对省内行业标杆企业每家给予10万元奖励。
  推动工业集约节约用地,对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不改变用途,在原有建设用地上进行厂房加层改造,增加用地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对新建或通过改建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涉及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至2018年底实行“即征即奖”;对投资新建4层以上标准厂房或将原有厂房改造升级为4层以上厂房的,市级技改专项资金对其新增的货梯给予不低于购买价格1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突出抓龙头铸链条
  对与世界1000强、台湾百强大企业、全国500强企业及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对接的制造业龙头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
  实施特大型项目特殊优惠政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解决特大型项目用地、用海、用林、水电煤气等要素保障。市财政每年从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单列200万元,对重点对接的制造业龙头项目给予前期费用补助。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并购金融产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拓展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对重大兼并重组项目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制定扶持措施。
  突出改革创新
  对制造业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软件技术推动装备智能化提升和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按与信息化相关软硬件投资的2%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对取得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国家级的一次性给予奖励50万元,省、市级的一次性给予奖励10万元。
  对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的按鉴定的产品水平进行奖励,国际水平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国内领先水平的一次性奖励6万元,国内先进水平的一次性奖励4万元。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对通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或省级工业设计企业认定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
临沧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步伐稳
一是强化领导抓落实
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
二是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积极配合供电局(公司)根据符合条件企业的当月用电量(有自备电厂的企业,扣除其自发自用电量),按现行大工业目录电价与区域性电价的价差,测算出电费差额,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给予补助。
三是鼓励工业企业扩销促产
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和重点行业的监测预警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运行态势,密切跟踪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支持政策,确保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同时,主动加强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积极有效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销售新渠道,增加企业销售收入。
四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对辖区内重点培育升规企业和新升规工业企业,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等方式加强培训工作,确保数据质量。同时,指派专人为申报升规企业提供专项指导,积极主动配合统计部门采取会议联审、现场联审等方式,帮助企业做好升规相关基础工作,确保全市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
五是加快蔗糖产业二次创业
加强对辖区内制糖企业2013/2014年榨季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管理,严格执行旬报制度。积极推动高优蔗园建设,确保各榨区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六是加快园区建设
高度重视园区经济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配套和服务配套建设,完善园区机制体制,强化人员配备、争取政府加大管理权限授权,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加快入园步伐。围绕市政府“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强化项目管理,实行点对点督促协调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准确把握19个前期项目、55个新开工项目、52个在建项目、80个竣工项目进展情况,确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
七是抓实“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
对具有创业能力、在办企业并且户籍为临沧市的居民,凡2014年4月1日后在工商部门新登记注册的微型企业(带动本市户籍5人以上就业,投资规模达到10万元以上且实际货币投资在7万元以上的)开展实地核查和审核把关,对符合政策扶持的微型企业,积极帮助申请扶持。所有涉及微型企业创办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收费。
  八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抓好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管理,切实加大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效照明产品工作力度;抓紧全市城镇过境河流流域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估验收工作。
长沙强化工业经济管理保障多
以实现“产业倍增”为目标
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长沙工业战线将坚持稳中有进的总基调和总要求,以实现“产业倍增”为目标,以扎实开展“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为抓手,做好要素保障,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调度为工作重点,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为目的,全力做好监测预警等经济运行工作,启动“两业”互动工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确保全市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实现长沙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要素保障
稳定全市工业经济运行
  一是将突出服务重点,提高运行监测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长沙重点监测服务工业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掌握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动态、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提供要素保障、稳定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全市工业平稳运行。市工信委将按照企业需求,积极与水务公司、燃气公司协调好自来水、天然气的保障工作,确保工业生产正常运行。
  三是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结合全省最新修订的新型工业化考核办法,修订长沙新型工业化考核办法。与市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对接,发挥考核的激励奖惩作用。引导园区、区县(市)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突出项目,错位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度,积极推行高品质、高技术、高效益、高回报的“四高标准”,更好发挥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双轮驱动
实施“两业”互动工程
  四是实施“两业”互动工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从2014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两业”互动工程。
  开展“包装设计专家企业行”活动,增强品牌意识。主要是为包装设计产业与制造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包装产业提质提速发展,推动制造业产品形象与品位提升,达到“产品提质、品牌提升、发展提速”的目标。针对企业对包装设计的需求,在全市范围内精选一批规模工业企业,组织专业设计人员或院校师生为企业相关产品专题设计,提供高质量作品1-2件套/类,切实帮助企业改善包装、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其次将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活动,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在全市规模企业中评选出一批重点制造企业,由市工信委和市教育局授予“长沙市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引导在校职业学生和高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鼓励更多毕业生在长沙就业,缓解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紧缺的难题;在企业选择一批高级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由市工信委和市教育局颁发聘书,安排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和制造企业双方资源优势,建立起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机制。
  为本地优质产品和重点项目搭建合作平台
  五是加强市场开拓,提升长沙工业市场竞争力。具体措施是:指导企业主动开拓本地市场,继续完善充实《长沙市本地产品推荐目录》。
  2014年,长沙将持续推出第三批、第四批《本地工业产品推荐目录》,并陆续向社会公开发布。
  其次,将组织《本地产品推荐目录》中企业与市内重点项目开展专业对口的现场对接。与市住建委、市市政局等部门联合,分产业、分批次组织《本地产品推荐目录》中企业与市财政投资重点项目开展现场对接活动,为本地优质产品和重点项目搭建合作平台。
  另外,将组织《本地产品推荐目录》中企业与市内超市、商场和医院开展现场对接。继续本着“产品优良、进入优先、政策优惠”的原则,组织长沙食品、药品、服饰、轻工等优质产品与本地超市、商场和医院开展现场对接,并探索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