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4年
2014年

他山之石2014年6月26日第六期

发布时间:2014-08-11  |  浏览:
各地促进物流业
发展的做法及启示
      随着我市丹通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的开通,以及明年即将开通的高铁,丹东物流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为更好发挥丹东得天独厚的“沿江”、“沿边”、“沿海”地域优势,更好推进丹东物流业的发展,本期综合了国内各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并总结出六方面的启示,以供参考。
一、基本做法
成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1、政府专职部门的监督和引导是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成都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推进的速度迅速,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物流发展的牵头单位设在成都市交通委员会的物流办,物流办具体执行有关物流发展的政策,另外在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设立管委会,负责具体的政策执行和管理,还与各区县签订物流发展目标责任书,组织得力,已经连续两年在成都双流物流园区召开了全国物流业发展大会,通过物流大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和促进投资。
     2、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物流平台,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成都率先建立了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以“传递信息、免费服务、推进物流建设、促进物流发展”为宗旨,分设物流供求信息、企业展示、电子商务、政务公开等四个板块,具有公共查询、实时监控、物流知识培训、线上交易等职能,还提供免费发布、查询,政策咨询等服务,逐步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成都物流信息平台(网站)覆盖了全省范围内的重点城市,各地都有专门的物流网站,信息共享,随时查询,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
    3、牢固树立物流项目符合物流发展规划,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
区域物流理论强调,不同的经济区域,由于其所处的区位、基础设施情况、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布局和与其它区域关联情况的差异,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模式也必然不可能相同。入驻成都的物流项目必须符合成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必须有物流办下发的“物流项目认定书”才可以进入规划报批阶段。物流办对重大物流定期检查,对新建设物流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联合国土、规划执法单位对物流集中发展区外违规建设的物流项目进行查处,切实促进新建物流项目进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发展,确保物流发展规划的权威性。
     4、夯实基础,重点解决制约物流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成都为加快现代物流业的集中发展,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交通委、物流办、规划局、国土局《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集中发展的意见》;针对开通更多国际航线的需要,物流办起草了《成都市开通国际客货运国际航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物流投资项目的资金扶持,物流办起草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针对道路运输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组织制订了《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为了提高国际物流的通关效率,物流办牵头完成了成都大通关调研工作,市政府组建了成都市口岸服务办,明确了大通关系统的建设问题;针对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的启动工作,物流办对机场口岸联检大楼的建设选址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协调,为航空物流园区启动建设创造了条件。
苏州的传化“公路港”模式
在全国推广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传化“公路港”物流经验。苏州传化物流基地是传化依托于成功运营传化公路港物流模式的首个基地——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经验,在长三角连锁复制的首个大型综合性物流平台,是以物流信息交易为核心,以公路运输为主,公、水、铁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枢纽,包括信息交易、零担快运、仓储配送、信息数码、公水联运等八大功能中心。
传化“公路港”苏州基地运营开业三年来,入驻企业已超500家,货运专线网络覆盖全国,累计实现营业额近46亿元,上缴税收超过1.5亿元。改变以传统货运物流小、散、乱的模式,“公路港”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成功孵化出了一批企业集群,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2010年5月,传化“公路港”苏州基地在金阊新城正式运营。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平台,该基地通过整合上游货源信息(物流需求)、中游物流服务信息(中小物流企业)和下游车源信息(社会车辆)等资源,形成了一站式服务体系:针对长途货车司机停车难、配货难、休息难,传化公路港提供了“三好服务”:1200个停车位,随到随停,专业保安24小时看管;入驻物流企业实时发布、更新货源信息;旅馆、超市、加油站、台球厅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基地还通过信息确认、交易监控、数据积累,形成了第三方信用评价,同时,引入工商、税务等公共服务部门和保险、邮政等服务机构,建立“司机之家”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社会车辆紧密相连的完整产业链。目前,苏州公路港每日平均发布信息达2000条,司机配货时间可从原来的72小时缩减为平均6小时,车辆的运营效率可以翻两番。
全新的运营模式更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三年前,入驻传化“公路港”苏州基地时,中杨物流规模不大,三年间该企业迅速发展,年营业额过亿,还先后荣获“苏州市重点物流企业”、“国家4A级资质物流企业”“最具成长型物流企业”等荣誉。在该基地里,这样快速成长的企业不在少数,目前,在传化“公路港”苏州基地500余家入驻企业中,营业额超1000万元的企业就有60余家。与此同时,传化公路港还集聚了大量生产性配套服务企业、生活服务企业,为基地内每天1万的人流量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还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公路港”苏州基地的成功运营推动了金阊新城物流产业的快速转型。定位于高端物流,目前与“公路港”苏州基地紧紧相邻,苏州城市货运配送枢纽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年内将开工建设。
威海发展物流业不断拓展新业务
近几年,威海物流业增速较快。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1.44亿元,增长4.4%,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20.46%。物流企业中,不少企业延伸物流供应链,拓展电子商务、保税等新业务。
截至2013年,威海共有国际物流园、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集团、荣成中外运物流、中海川物流、汇峰物流6家知名品牌物流企业。
威海国际物流园是威海规模最大的物流园区,近几年,该物流园营业收入逐年递增。2013年,该物流园实现营业总收入9000万元,同比增加50%。目前,该物流园主要有第三方物流、城际配送、国内和长途运输、保税、场站、商贸六个方面业务,其中,后三项为2013年启动的新业务。
保税、电子商务等新业务极大拉动了物流园经济增长。威海国际物流园副总经理冯翌胜说,2013年的新业务占总业务的20%左右。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公司对新业务的培育,据其预估,在新业务的强力拉动下,公司可在2014年实现1.5亿元的总收入。
冯翌胜认为,以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业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单一功能的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捉襟见肘。目前,公司延伸供应链,整合物流各环节,致力打造综合物流园。依托韩国该物流园,公司与临港区苘山镇政府合力打造了电子商务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引进十余家以上韩国日用品、小家电等韩国日用品生产企业、贸易商、代理商,还引进各大速运快递公司入住,公司将基地与物流园全程物流链管理、“一站式”收费服务向结合,以拉动韩国商品贸易商、电商、速运公司三方联动发展。
物流服务供应链是物流服务能力供给链,它可提供仓储、运输、装卸、加工、配送、货代、金融、咨询等集成化物流服务,可整合物流资源。现在,荣成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区、威海国际物流园、石岛冷链物流园区这些省级现代物流园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荣成现代物流园区服务平台已经整合了传统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组织方式。
《威海市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指出,到2015年,威海市具有国内知名品牌的物流企业将达到5—8家。物流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0%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
   临沂发挥交通运输优势
   助推物流业发展
临沂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小商品批发贸易聚集地,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商贸集聚、产业集群、物流品牌和区位交通等发展优势,积极抢占物流发展先机,将物流产业培植招商划归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推进交通物流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商贸物流高地。
一、突出特色发展
一是引导物流园区聚集发展。依托临沂商城和两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按照物流企业服务类型进行分类引导、聚集发展。在西部临沂商城物流产业区,注重引导发展配载服务型物流园区(企业),聚集了山东金兰、临沂天源等物流园区及交易市场,开辟了国内配载线路1800余条,物流网络直达全国2000余个县市,普通货物配送起步价比省内其他城市低20%,比全国平均价格低25%,形成了物流“凹地”效应;在东部经济开发区注重引导发展高端仓储物流,聚集了立晨物流、华派克物流等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商,以及国药控股物流等专业物流,提升了全市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大力扶持规模较大、理念先进、成长性好的物流企业快速发展,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到331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7家,5A级2家,4A级4家,有8家企业入围山东省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实力50强。三是探索农村物流延伸发展。依托农村商贸市场、较大行政村、供销超市、农资超市、农村集市布局县级分拨中心、乡镇物流站和村级物流网点,目前全市建成县级分拨中心7处、乡镇物流站84个、农村物流点216家,初步构建了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二、搞好多元服务
一是广开合作交流渠道。举办物流研讨会、物流讲座、国际物流人才和物流师培训等各类交流培训50余次,组织100余家企业赴国内外考察学习,荣庆、立晨、经信等企业与广州大学、临沂大学开展了科研、办学等合作;鼓励企业对外合作交流,帮助荣庆与香港今日资本、加拿大帕玛佳等公司融资发展高端物流业务,鼓励金兰异地设立安徽阜阳临沂商城,指导立晨与美国威特国际物流开展合资经营。二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指导物流企业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山东金兰搭建了鲁南交通物流信息平台,阿里巴巴临沂分站等信息平台;重点物流企业、农村物流县级分拨中心等信息平台与省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对接;在全市启动了“沂蒙快修”服务品牌,为货运车辆提供24小时维修救援服务。三是科学管理市场发展。在年吞吐货物20万吨以上物流站场、货源地实施货运源头管理,引导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依法调解经营纠纷和矛盾,促进业户依法经营,规范物流市场秩序。目前,全市共有货运源头管理办公室53家,今年共开展安全检查5次,检查货运站2032家,查出整改安全隐患1200余起,调解纠纷70余起。
三、强化支撑保障
一是统筹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实施两环绕城、七路通港、七路西进、六路南下、六路北上、连通县城、辐射全市的“快速通道”大格局,加快发展公铁联运、公空联运,构建高速公路、铁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和农村交通网络为依托,民航运输为补充的“立体大交通”格局。2012年,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0.64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4.75亿元,场站建设完成投资5.89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2.4万公里。二是科学编制物流发展规划。规划布局“四个基地、一个园区”,“四个基地”即“西部商城物流基地、罗庄建材物流基地、河东五金机电物流基地、临沂综合保税及高端产业物流基地”,“一个园区”即“临港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按照适度超前、分步推进的原则,在每个县规划建设一处物流园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物流节点体系。目前,全市货运(物流)企业、站场达到492家,物流站场(园区)27处;100辆车以上的运输公司达到130家,营运货车公司化率接近60%。近几年,在物流站场建设、甩挂运输、农村物流等方面,累计争取部、省和市补助资金1亿余元。三是优化调整道路运输结构。目前,全市开展甩挂运输的企业达到20家以上,甩挂运输牵引车、运输挂车分别多达300余台、450余台,集装箱、冷藏运输等专用车辆5452辆,重型载货汽车达到50061辆。
张家港提升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水平
港口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港口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它是综合物流供应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世界贸易90%以上是通过港口实现的。近年来,张家港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综合效益指标在长江港口乃至内河港口中居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延伸和拉长了港口所装卸产品的产业链和服务链,摸索出一条港口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港口物流发展的示范模式。
一是坚持物流与港口互动,采用“前方建港、后方建厂、中间建市场”的经营思路,形成了木材、集装箱、钢材、煤炭、矿石、PTA六大支柱货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水运进口木材市场。
二是市场与港口对接。专业市场除了传统物流服务外,为客户甚至客户的客户提供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仅木材、煤炭的增值服务已占到25%左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三是坚持传统与现代服务结合,成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增值服务,使港口功能得到有效的延伸。此外,注重园区与港区联动、物流与信息互动、港口内部物流平台互动等也是张家港的成功因素。
   吉林市抢占现代物流新高地
随着吉林市现代物流发展的不断加快,吉林市物流产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2012年底,全市货运经营业户9431户,其中个体户达到8329户。如今,吉林市积极开展农村物流试点,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业,初步形成了纵向延伸、横向覆盖的市、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模式,搭建起了农副产品上行进城、生产资料出城下乡的“绿色桥梁”,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物流、推动行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第一时间将农民所需的生产资料运进来,把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出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培育引导试点企业,占领农村物流“高地”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部署,吉林市运输管理处把促进农村物流发展作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得出“培育、引导、完善、规范、服务”市场行业管理的十字方针,帮助农村物流试点企业抓住商机拓宽经营范围,尝试并逐步占领农村物流这片新“高地”。
吉林市运管处将辖区内的物流企业分类、排队,选择企业规模大、车辆多、零担专线覆盖面广,能为农村物资和农产品配送的龙头试点物流企业作为扶持、服务的对象。定期对龙头试点企业走访、互通工作信息,破解发展中难题,营造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并和企业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农村物流产业具体问题,能由运管处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政府汇报。目前,吉林市已经涌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农村物流企业,为发展农村物流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构建农村物流网,实施网络化经营战略
针对农村物流存在的货源分散、运力分散、经营分散、季节性要求特殊等特点,吉林市将农村物流网络化经营确定为农村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编制物流发展规划,整合物流资源,依托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促使行业上档次,上水平,消除农村物流发展的不利因素。
农用物资配送的特点决定了要有固定的配送路线,适应季节的配送时间和相应配套的货物集散场地,而这些条件都是农村物流的前提和基础。所有的农用物资以吉林市为中心向外五县(市),并向其所属乡镇延伸的物流专线,通过公路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屯通达。这种架构形式大大消化了农用物资批量小、分散和对时间、季节要求高等农村物资流动不利因素,量小分散的农用物资便可实现货畅其流。目前,以吉林市为中心,农村物流网络向乡镇覆盖已初现规模,吉林市在定线、定时、定点的配送农用物资基础上,实现了只要有需求就能满足农民对物资流动的需要,使农民尽享农村物流所带来的便利。
建立诚信体系,增强企业软实力
在实施道路运输业管理工作过程中,吉林市运输管理处从来没有放松对行业诚信工作的开展,始终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并以诚信为切入点推动守法、优质、安全、效益经营,促进行业整体升级。
为了更好地开展行业诚信建设,吉林市运输管理处多次召开较大货运(物流)企业座谈会,研究如何开展行业诚信活动,并发出行业自律倡议,在全行业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并在全行业较大物流企业中开展质量信誉等级考核工作,制定千分制评分标准,确定考核周期和奖惩办法,以此推动行业诚信活动展开和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
行业诚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参与。2011年4月,吉林市圣世运输有限公司桦甸分公司受桦甸制药厂的委托,配送价值74万元的药品,在配送过程中药品被盗全部丢失。事情发生后,公司仍然坚持诚信服务原则,先行赔付,让桦甸制药厂非常感动和敬佩,从此,双方建立起长期业户合作关系。
目前,吉林市已经建立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农村物流企业,如吉林市圣世运输有限公司、吉林市邮政物流公司、吉林速达物流有限公司等。经营线路有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榆树、延吉、安图、珲春等,覆盖吉林市周边外五县(市)以及全地区县以下的乡镇达30%,并初步形成网络,为发展农村物流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长沙出台税收新政策扶持
  现代物流业发展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城市,长沙市近日出台政策,明确将通过税收奖励与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根据新政策,长沙市财政未来两年内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物流仓储设施建设,扶持和引导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在核实现有规模标准仓储物流企业原仓储经营税收底数的基础上,长沙将对仓储经营实缴税收增长1倍以上的物流仓储企业,给予其剔除税收成本后的新增市、区两级税收50%的奖励;增长2倍以上的,给予80%的奖励;增长3倍以上的,给予100%的奖励。
同时,新政策还支持现代物流企业通过仓单质押、融资抵押、动产抵押等多种方式融资,对从金融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获得上述融资的企业,贷款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按当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给予年度融资费用30%的贴息,每家企业补贴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此外,对于长沙市辖范围内的物流企业在市级规划的物流节点新建的标准仓储设施(单层仓储层高在9米及以上和多层仓储在3层及以上),单个库区仓储总面积在2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给予50元/平方米的补贴。
二、经验启示
1、物流专职机构的设置
促进物流业发展,建议尽快建立物流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物流办公室,明确物流办的工作职能,强力推进物流园区的建设。成立专职的工作机构,能够更好的了解物流发展态势、分析和统计物流各项指标,还可以组织物流产业、重点项目的调研、论证,协调物流场站规划、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尤其对于物流园区的招商引资及重点引进项目的落地建设能有非常好的推动、服务作用。
2、制定符合实际的物流业发展规划
精准定位,制定切实符合实际的物流业规划。政策的制定和项目的引进必须符合本地的发展需求。依照区域物流理论,不同的区域应根据其区域经济的特点,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现代物流系统。要特别利用区域优势和交通枢纽作用,制定适宜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有的放矢的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3、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招商力度
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引进有实力的物流、地产商参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应充分利用大型物流企业落地、发展的“黄金期”,鼓励企业与大量的交通运输个体户合作,既可以盘活地方经济,节约企业前期投入,也能解决就业问题;还应采用委托知名设计院与规划局合作的模式,对物流园区规划方案尽可能做到修建性详细规划,利于招商和项目的推进,同时物流园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4、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
发挥各种优势,建立统一的政府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网既是物流实体网络的重要支撑,也可以有效地管理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还能够提供结算功能和实时的客户查询功能,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但有效规范、引导物流企业的发展,加强政府对物流业的监管,还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5、加大宣传和积极参与最新的物流大会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手段宣传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产业,吸引物流企业的青睐;同时自己也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家部委或者其他形式的各类物流专业性交流会议,有针对性的组织本地企业参与物流会议,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的听取各方意见,参与到建设中。
6、扩大物流业人才队伍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开展物流专业多层次学历教育,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开展在职培训,重点开展商贸企业、运输仓储企业、为改造传统物流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企业的实务培训,突出抓好物流企业负责人的培训。每年面向全国招录一批物流专业大学生,统一组织实习培训后分配到物流企业,以扩大就业、扶持创业,并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对引进的物流中高级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给予享受市人才引进政策规定的相关待遇。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