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3年
2013年

他山之石2013年1月23日第1期

发布时间:2013-05-15  |  浏览:

各地实施“环境优先

生态立市”战略的经验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最抢眼的词语。在刚刚闭幕的丹东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领导提出,我们将积极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青山工程,坚决杜绝污染项目的引进,实现对矿山、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和有序利用,让丹东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为此,本期综合了部分城市的相关经验以供参考。

滨海生态城市——威海

在城市发展中,威海市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战略,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实力和环境质量“双提高”、能源消耗和排污总量“双下降”,并因此被确定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近3年,威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然而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6.1%,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14%和4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3年全省第一,并连续3年荣获“山东省生态省建设先进市”称号。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威海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名列第5位;在“2010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威海的生态环境指数名列第二位。

  大合力——守护蓝天白云

  把建设蓝天威海作为优化宜居环境的着力点,威海市从破解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问题入手,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考核问责,形成了政府主导、分区负责、部门齐抓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连续3年位居全省首位。

  威海市连续3年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2万千瓦,被省政府确定为5个重点风电基地之一;关停小火电机组27.1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24.3万吨,提前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和规划环评执行率均达到100%,全市80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投资6.4亿元,对18个废气排放企业的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其中13家火电企业全部建成了炉外湿法脱硫设施,新增废气处理能力232.6万标立方米/时,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废气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围绕防治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污染,威海市对市区99辆尾气超标的小公共汽车全部实施了集中退市,对1526辆出租车全部进行了双燃料改造,天然气公交车的比重提高了16.5个百分点,新建了22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和全省功能最完备的机动车尾气检测监控平台,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0%以上;建立了施工现场标准化、渣土运输密闭化、渣土倾倒定点化三项管理制度,市区的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车辆全部落实了防尘、密闭措施,有效提升了环境空气质量。

  大投入——呵护碧水清波

  把打造碧水威海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威海市以大投入带动环境基础设施大升级,推动水环境质量实现大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从2008开始,连续3年在全省总量减排考核中获得“一等奖”。

  威海市修编了《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扩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积1372.8平方公里,启动了米山水库、崮山水库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备用水源地泊于水库建设工程,关停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企业14家,开展了水源地水质全监测分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100%。

  威海市投资近10亿元,铺设改造城市污水管道400多公里,新建改造了3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04%,比2007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通过焚烧等方式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建成了两处中水工程,中水生产能力达3.5万吨/日。完成了27个工业废水排放企业的治理工程,增加工业污水处理能力4.5万吨/日,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省控重点监管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达标率连续3年全省第一,在全省重点监管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效监管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

  威海市还投资5.3亿元对市区河道和重点流域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市区15条河道基本完成整治任务,封堵沿河排污口1000多个,清理淤泥垃圾63万吨。通过修建拦水坝蓄积水面30多万平方米,栽植水生植物近万棵,成立了专业队伍对整治后的河道进行全天候管理保洁,市区河道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比整治前分别下降了19%和38%,实现“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省控重点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其中母猪河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比“十五”末分别下降了5.6%和14%,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山海仙境城市——烟台

去年以来,烟台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和生态文明乡村创建三大任务同步推进,万水千山综合整治、万户千村改造建设、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四大行动配套联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兼顾,努力构建环境优美宜居、产业生态高效、生活文明健康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一是全方位特色造林,打造秀美山川。近年来,烟台市组织实施了三年大造林行动,完成造林绿化近7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今年,烟台市又启动实施水系绿化行动,准备再用三年时间,将全市所有水系进行造林绿化,着眼于“大、美、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造林工程。“大”,就是规划打造一条上百公里环城林荫大道,在市区周边形成一条绿色屏障;“美”,就是规划布局点线结合的特色林、景观带;“精”,就是规划建设一批小果园、苗圃等精美园林。

  二是深层次利用海洋,打造“蓝色生态屏障”。烟台市海岸线长909公里,大小岛屿72个,发展蓝色经济条件得天独厚。烟台市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开展海洋资源与生态修复,推进“海底森林”建设,全面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实施人工造礁和苗种放流,发展深海生态立体养殖,科学用海,科学养海;实施一批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工程,严格控制海陆污染;继续抓好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加快更新改造和补植加宽,使沿海基干防护林基本合拢,在蓝色区域打造强大的绿色生态屏障。

  三是高标准改造湿地,建造城乡一体景观。近几年,烟台市先后改造建设湿地近15万公顷,拥有海阳小孩儿口、蓬莱平畅河等6个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建设面积居全省第一。目前,烟台市对境内300多条大小河流和众多水利设施进行统一规划,促进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统一,让湿地建设不仅遍布广袤原野,而且成为城乡一体的景观工程。

  四是新理念规划绿道,实现全市一体网络。环城、沿河、贯穿城乡的绿道慢行网络,是城乡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缓解城乡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载体。今年,烟台市确定先把“7个区30个镇700个村庄1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打造烟台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并启动综合示范区内的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把境内的主要山系、河系、森林、公园、人文景观、休闲场所串联起来,形成无缝连接的通畅绿道,以此实现城乡区域间的有效对接,打造充满魅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名片。

蓝色宁静城市——青岛

陆海统筹,保护胶州湾

去年持续推进“环湾保护”,龙泉河污水处理厂一期、杭州路河下游综合整治工程、洪江河防护林工程等12项任务、20项具体工程已顺利完工。一批老城区工业企业启动了搬迁;小涧西垃圾处理场渗滤液扩建工程等重点工程建成投运;建成大沽河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海洋浮标站,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管理系统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青岛将以胶州湾环境保护为核心,坚持陆海统筹,印发实施《2013-2015年环胶州湾流域污染整治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大沽河流域环境保护规划,强化“治、用、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河流断面水质达标考核制度,落实地方政府辖区环境质量责任,开展生态补偿,在包括大沽河在内的环湾8个流域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网铺设、河道整治、中水利用、排污口整治、企业排污治理等7个方面18项重点工程,进一步改善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

限行黄标车,改善空气质量

去年10月1日起,青岛市正式向社会发布PM2.5监测数据,在全省率先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还开展“大干300天机动车污染整治行动”,全面落实黄标车提前淘汰和油气污染治理经济补助政策,组织开展旅游旺季黑烟车整治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全市淘汰黄标车19884辆,道路上行驶黑烟车发生率下降至0.3‰。

2013年,该市将全面实施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调整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在PM2.5监测数据发布基础上,加强大气污染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制定实施《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计划》。将黄标车限行区域扩大到市区全域,并争取扩大至四市建成区;强化限行区域执法监管,通过道路卡口、移动视频等方式实现非现场执法;加大黑烟车查处力度,道路行驶黑烟车发生率控制在0.2‰以下。实施《青岛市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落实建筑施工、道路等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加强工业有机废气重点源监管,对已完成的油气治理项目实施后督查,确保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浪漫之都——大连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2年10月21日,大连市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107天,良的天数18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3%,轻微污染以上天数为8天。与上年同期相比,优的天数增加2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升高0.7个百分点。虽然全年的数据得等到明年初才能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该市空气质量将肯定优于上年。

    该市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采取了六项措施。首先是完善法规:修订《大连市环境保护条例》,将工业减排、整治机动车尾气、治理城市扬尘等纳入地方法规性法规,这对大连市大气污染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推动出台《大连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强化机动车减排,进一步完善大连市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在加大减排力度方面,该市建立了污染减排量化考核工作机制,制定并分解下达了《大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通过创新在线监测设施监管机制,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设立全市节能减排资金,实施75吨以上大锅炉房脱硫项目正常运行奖励机制等环境管理机制等政策强化减排工作。2012年预计削减二氧化硫12000吨、氮氧化物8000吨(不含机动车)。

    该市继续实施拆炉并网,从2008年至2012年,市财政共投资7.8亿元,全市共拆除锅炉472台,并网面积1152万平方米,节约燃煤12.7万吨,削减烟尘1583.4吨,二氧化硫1478.7吨,氮氧化物1233.1吨。2012年,全市并网锅炉63台,实现并网面积228万平方米,节约燃煤近2.5万吨,削减烟尘315吨,二氧化硫294吨,氮氧化物245吨。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今年该市划定了中山路、人民路2条环保绿标路,限行黄标车,并于去年11月1日正式限行,处罚违规上路车辆。绿标路创建工作加快了该市黄标车淘汰进程,有效地控制了中心城区机动车排气污染,提高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

    而在治理城市施工扬尘方面,该市今年出台了《大连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出台了《大连市扬尘排放量核算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征收扬尘排污费,利用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提高扬尘污染防治意识。

    此外,该市还尝试在油气回收治理方面有所突破。2011年该市开展了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试点工作,对中石油三元街、周家街2家加油站实施油气回收改造,试点效果很好,今年又推进中石油9家加油站正在开展油气回收改造治理。

    力保大连“水碗” 大连水质检测新增71项

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确定了“奠定一个基础、提升两个能力、攻克三个难关”的“123”工作目标,确保市民喝上健康水、放心水。

    所谓“奠定一个基础”是指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目前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勘界立标工作全部完成,共设立界标、宣传牌、交通警示牌等各类保护标志1274处,为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依据,对周边群众及过往车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及警示作用。

    而“提升两个能力”是指环境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该市建立了由市环保局、水务局、供水单位、水库管理单位、公安及属地环保、水务等部门组成的城市水源地监察联席会议制度,市环保局、水务局整合执法力量,在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建立了水源地监察办公室,制定了定期巡检制度。编制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及《应对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完善的饮用水源应急响应机制和联动机制,全力编织城市饮水“安全网”。

    “攻克三个难关”则是指工业企业整治、农村污染防治、生态涵养建设。该市严把饮用水源地建设项目审批关,对水源保护区内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对违法建设项目坚决依法取缔,并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在域内整治的同时,大连市积极协调跨界污染防治,目前,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上游营口市盖州地区和鞍山市岫岩地区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已启动。

    大连是一座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过去的五年是该市水务发展史上建设投资最多、发展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这是市水务局李卫国副局长对过去五年该市水务工作给出的高度概括。

    以水质检测项目为例,按照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该市从2012年7月1日起,新水质标准的水质检测项目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新标准颁布以来,大连市先后投资3500万元实施水质检测仪器购置和中心楼改扩建工程,更新改造后水质检测实验室将更加规范、更加符合新标准水质监测工作要求,水质检测能力达到国家新标准106项要求,是东北地区首家获得国家建设部认证资格单位。

青山工程:造林绿化打造绿色大连

    “国家森林城市”、“生态中国城市奖”、“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城市”,这些都是大连市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所获得的一面面金子招牌。该市全力开展青山生态系统工程,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造林面积持续增长、绿网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显著提高、青山保护效果明显、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前年,该市开展了秋季整地、冬季植大苗、春季造林决战三大战役,圆满完成花园口经济区路网绿化、庄河将军湖公园、普湾新区兴唐线等18项市级重点工程和旅顺口三涧堡石灰石矿山生态治理等1409项县级重点工程建设。该市加强新植林木抚育,大规模造林绿化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为历年最高。此外,该市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7%。花卉产业发展态势强劲,新建温室大棚60万平方米,全市花卉种植达到10万亩,年产值4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全社会植树热情空前高涨,全社会造林护绿蔚然成风,有200万人(次)参与了义务植树,全市涌现出“政协林”、“三八林”、“青年林”、“双拥林”等一批纪念林。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养”,大连市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按照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景观化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提高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质量。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和监理制度,资金与质量挂钩,确保造林成活率,积极引进新品种,大力推广容器苗、生根粉和覆膜造林,逐步扩大彩叶树等特色苗木在城镇栽植规模,提高绿化美化的档次水平。

    生态宜居的样板工程:“水上旅顺”

    有了蓝天、碧水、青山,大连的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有了牢固的根基。旅顺口区素有大连城市“后花园”的美誉,三面环海、风景秀丽、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如果让我们例举大连生态宜居方面的典型代表,那旅顺口区实施的“水上旅顺”工程堪称样板。

旅顺口区作为绿色经济区,率先实现水务现代化是旅顺未来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坚持“人与水和谐共处”的基本理念,从水生态环境友好、水安全保障提升、水项目管理创新的三个层面实施水务行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在旅顺口区打造“水上旅顺”的城市形象。

    为全面提高水务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水务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标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水文化建设,该区规划了9个具体项目,将旅顺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滨水城市。

    而湿地景观示范项目,则充分利用旅顺龙湖湿地、双岛湾湿地、老铁山湿地、大潮口湿地现有环境资源,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发挥湿地的“肾脏”功能,以湿地景观为载体,打造集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主的湿地主题公园,形成富有特色的湿地风光,打造高品位人居环境。

宜居边境城市——延吉

    建设魅力延吉,环保一直走在前。这些年来,延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超前的生态意识和战略眼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执行各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着力开展“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延吉市已建成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集中供热、热电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创建了25个各级“绿色社区”以及20所各级“绿色学校”,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2012年,延吉市大气主要污染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现年平均浓度为0.082mg/m3,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9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42mg/m3,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好于二级的天数从2005年的250天增加到334天,占监测天数比例的91.5%,连续3年稳步达到330天以上。环境质量的改善得益于全市上下对各类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延吉市环境保护局紧紧围绕环保重点工作和突破性工作,以推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导向,重点开展了总量减排、水源保护、污染治理、项目审批等重点工作,达到了消减总量、改善质量、主攻难点、防范风险的总目标。
    一是重点对“水源地、两河、五种危险品、污染企业”采取地毯式排查,并圆满完成年产有机肥3000吨的延吉市宝仁牧业有限公司牛粪综合利用项目;年产有机肥1500吨、沼液肥1.8万吨、沼气12万立方米的延吉市裕丰养殖场猪粪综合利用工程;延边大学供热有限公司2台80锅炉脱硫工程;集中供热160吨锅炉脱硫设施;铁南供热有限公司脱硫设施土建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现在延吉市污染物总量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4.2%和32.6%,为“十二五”总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做到选址不当、不落实“三同时”制度的坚决不受理,对达标的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2012年共计审批项目86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260万元,超额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任务,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指数。
    三是针对全市小型燃煤锅炉取缔决定和冬季冒黑烟现象,开展了小型锅炉整治专项行动和冬季“打黑”专项行动,取缔了小型生产锅炉20台,改造锅炉20余台,并网锅炉31台,有效打击了冒黑烟的锅炉。为了做好环境维稳工作,全年共受理环境污染案件834件,处理率达100%,结案率达95%以上。为了确保迎州庆60周年献礼工程顺利实施,在“暖房子改造”攻坚战中,圆满完成56家餐饮排烟管道移除任务,受到了全市通报表扬。
    纵览延吉市环保工作历程,可以说成绩喜人,工作感人,前景更加鼓舞人。

绿色口岸城市——珲春

  近年来,珲春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92.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4%,城市建成绿地率达3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平方米。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与绿色森林相依相伴、与碧水蓝天相亲相融,一直是珲春人的梦想和追求。2007年,珲春市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绿色宜居环境,带动开发促进开放,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发展战略,吹响了向国家森林城市进军的集结号。 

  为确保蓝图变成现实,珲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将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同时,推行了领导干部绿化任期目标管理,签订了责任状,让各级干部既增加了压力,又增添了动力,自觉地把“造林就是造福、抓绿化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之中。 

  珲春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青山绿水,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青山绿水。在创建工作中,市委、市政府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牢牢把握森林城市建设方向,每年在市财政专项列支“创森”经费,将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向造林绿化重点、难点区域倾斜,社会各界也积极投资。5年来累计投入“创森”资金4.35亿元。 

  “现在的珲春越来越美了,绿树成荫,广场游园环境优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在珲春生活了几十年的张先生,每次晨练时都会发出由衷地赞叹。如今“让森林与城市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珲春广大市民的共同心声。 

  “珲春的优势不仅在于区位,更在于品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加快积极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珲春市委书记王景友为推进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珲春市把森林城市建设与提高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质量紧密结合,大力扩建了以乔木为主题,灌木铺垫,花草点缀,休闲娱乐设施配套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为城市经济快发展、大发展编织出了一个绿色生态网。近年来,相继建起了西出口广场、森林山广场等大型绿地广场,建设了18个功能不同、风格迥异的游园绿地和主题绿地,总面积达到了4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了全市的主次干道绿化带,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道路绿化覆盖率达到98%。 

  绿色生态网的编织,不仅体现在城市,还延伸到农村。以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为载体,珲春市推行了部门包村屯绿化责任制,所有的村屯都完成了村口主干道绿化、村内主次干道绿化建设,有27个村屯绿化达标。村镇生态林带的营造,把绿色覆盖到了田间地头,农民们利用房前屋后和庭院栽种了各种果树,让生态产业直接进了家门。 

  “一个缺少森林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一个缺少外围生态屏障的城市,同样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市长姜虎权对森林城市建设进行了这样的诠释。 

  统筹建设,拓展城乡绿色空间,打造城市金名片。在抓好城市绿化的同时,珲春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城乡造林绿化重点项目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共同发展。把铁路、国道、省道和市乡公路两旁可造林地段全部纳入绿色通道建设范围,建造“绿色走廊”104.1公里,并注重与周边自然地貌、人文景观相映衬,营造了“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意境。在加强河道整治的基础上,沿图们江、红旗河等流域,营造了近自然水源涵养保护林54.4公里,绿化率达81%。在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区交界处建设了3道生态绿化隔离带,营造了生态和经济价值极高的红松果林17.3万亩。在山区,珲春市启动了一大批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完成了“三北四期”工程造林3134公顷。 

  通过实施这些绿化工程,珲春实现了“周边山川建绿色屏障、道路水系建绿色走廊、城市周围建绿色林带、农田村屯建绿色林网、城市各区建绿色园林”的复合式绿色生态圈,为城市提供了生态安全屏障。

绿色港湾城市——珠海

  珠海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八大环境工程”实现水更清、天更蓝、城市更绿更清洁,进一步擦亮生态环保这面金字招牌。

  hold住蓝天白云底线

  “碧水蓝天工程”,让“水更清、天更蓝”。近几年来珠海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行动,以亚运和大运空气质量保障为契机,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守住了“蓝天白云”这条底线。

  “水源保护工程”,饮水更安全。市政府强化饮用水源的保护制度,投入巨资保护水源,确保珠澳两地饮水安全。制定了《广东省珠海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设立了8处饮用水源功能河段;建立了“三体一位”的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

  “生态治污工程”,城市更清洁。2008年,《珠海市环卫专项规划(2006-2020)》出台实施; 2009年制定了《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方案》、《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和《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一系列文件;投资约2亿元建成西坑尾垃圾填埋场A、B区工程、到2010年底,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4%。

  净畅宁美植树50万株

  “净畅宁美工程”,城市更宜居。该市大力开展了“净畅宁美”环境大整治,全市共投入经费14365万元,清拆违法建筑7097宗,面积80.5万平方米;组织市容整治行动2053次,教育整改2.7万宗,清理流动乱摆卖4万多宗;种植树木50.66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7.5万平方米。

  “绿色创建工程”,城市更添魅力。近年来,全市投入4.74亿元,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景观丰富的城市绿化精品工程,完成了262公里区域和社区绿道建设,建成了人民路等14条康体绿道,建成了“清风林”等9个主题林。

  “环境安全工程”,保障市民切身利益。2010年,珠海投入4230多万,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环境监控中心。

  “生态特色创建工程”,环保示范更突显。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唐家湾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横琴坚持规划优先、生态优先原则,努力打造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生态岛;斗门北部生态农业园是国家农业部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品质之城——杭州

(一)明确机构职责,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杭州市实行建设、管理、执法职能分开,分别由市建委、城市管理办公室、执法局负责。杭州市撤消了市容环卫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其职能划归城管办。城市管理办公室有12项职责:包括编制全市城市管理的发展战略、监督检查、管理考核、配合执法、编制城管专项资金和专项整治经费计划、市容环卫管理、城市市场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等管理职能。

(二)实施简政放权,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杭州城市建设与管理已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市管理格局。重心下移主要是体现在下放管理职能和审批权限,市有关部门的部分管理职能,要逐步下放到各区政府。管理权限下放后,所涉及的相关审批权同时下放。改由各区负责审批,报市政府备案。但一个项目涉及多个区审批时,可由市政府有关部门预审提出意见后报市政府审批,并抄告有关区政府。

(三)瞄准先进城市,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杭州市2005年7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数字城管”首批试点城市。杭州市数字城管建设是按照国家建设部要求,立足杭州市城市管理的实际,从整合管理资源,细化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管理效能入手,形成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和城市管理协同平台“两个轴心”,搭建起数字城市管理信息交换、处置、共享的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细、开放向闭合、静态向动态、分散向综合、被动向主动、单一向互动的转变,提升城市管理品位,合力打造责任型、服务型政府。通过杭州城管数字指挥中心,对全市哪个地方的窨井盖破损丢失,那条路的树倒了,哪里有垃圾死角,哪里有摊点,哪里路破损,电视屏幕一目了然,可以在第一时间发指令给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

(四)科学管理经费,实行“以奖代拨”。杭州在市政养护、环卫保洁、园林管护等方面,打破“大锅饭”,实行“以奖代拨”的办法。对城区政府的奖励,实行凡考核综合得分75分以上的由市政府以“以奖代拨”的形式,按各区政府除城市专项整治工程以外的养护作业、市容市貌、市政设施改善等日常经费的增加额(以上年为基数),分别增加城市管理经费的40%、30%、20%的奖励额度。

(五)注重建章立制,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杭州市十分注重城市管理方面的立法和建章立制,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清洁杭州”加强城市长效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的若干意见》等30多个文件。使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行,有章可循。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