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3年
2013年

他山之石2013年3月26日第3期

发布时间:2013-05-15  |  浏览:

国内外推进“三公”消费

透明化、合理化的措施

“因公出国”、“公务用车”和“公款招待”被称为“三公”消费。如何让“三公”消费在阳光下进行?如何让政府行政经费真正用到需要的地方?如何抑制政府官员乱花钱的冲动?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在“三公”消费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和曾经发生的反面案例,可为公共财政走向透明化、合理化提供借鉴。

国外做法与借鉴

信息公开让账单摊在阳光下

  美国的“三公”消费、特别是公车支出相当庞大,政府各部门也都会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预算、更好的公车。为了遏制“三公”支出中的铺张浪费,让政府官员花钱接受社会的监督,美国实行严格的信息公开制度。

  美国的《信息自由法案》规定,不涉及国家机密或者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应该向公众公开。这为媒体和社会的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国政府部门公开的公车信息,不但包括公车的数量、支出等总体情况,还包括具体的费用明细、哪些人在用车等细节。如果没有详尽的信息公开,监督就无从谈起。

  美国联邦政府的公车使用由联邦总务署统一管理,公车由其根据各部门需要统一采购,然后分配给各部门使用。联邦总务署的各类数据和报表都是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根据《信息自由法案》,美国公民个人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更为详尽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在其网站上填写相关需求,该部门会进行回应。

日本在公车管理方面同样较为透明。政府部门基本都会定期公布公车配备和使用情况的详细报告。日本地方政府的公车多配给水务、教育、总务等实际用车需求较大的部门。根据不同机构的统计,日本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政府的公车数量约为30余万辆。这些公车配备的特点是:轿车较少,专车较少,轻型车辆较多,实用的“面包车”等箱式车辆较多。以有8万多人口的越前市为例,该市共计130辆公车中,轿车仅有25辆,而小型和轻型箱货车则有近80辆。

英国政府的公务开支也非常透明。首相卡梅伦去年上台后,曾给内阁成员写过一封信,要求政府各部门的开支要严格恪守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原则。英国政府各部门的预算和开支都在该部门的网站和专门的官方数据查询网上公开,每个人都可以查阅。

拿英国卫生部来说,它在网站上公布的信息包括该部门所有年薪超过15万英镑的成员的名单、本财政年度以来所有该部门支出的数据、每笔金额超过1万英镑的政府招标合同、每笔金额超过2.5万英镑的开支项目以及部内所有高级公务人员的工资明细等10多项内容。

此外,英国还开设了专门的政府开支官方数据查询网,可以查询政府各部门更详尽的预算和开支数据,以让纳税人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他们所缴纳的每一分钱都花到了哪里。本着这一原则,该网站把各部门的开支事无巨细一一列出,并设立了搜索项可供公众对这些海量数据查询。

社会监督使“假公济私”难遁形

  “三公”消费信息公开只是第一步。媒体、公众和政治家根据公开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监督,才能使政府权力受到制约,让官员忌惮于用公帑谋私利。

  美国的著名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曾通过对联邦总务署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后披露,奥巴马上台两年后,联邦政府豪华轿车的数量增加了73%,这在美国债务危机尚未解决之时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该网站说,根据联邦总务署公布的数据,联邦政府豪华轿车从2008年小布什在任时期的238辆增加到了2010年的412辆,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奥巴马政府在刚上台的2009财年采购的。其中希拉里·克林顿领导下的美国国务院拥有豪华轿车数量最多,达到惊人的259辆。其中大量是凯迪拉克DTS轿车,这种轿车2011年基本款的售价超过6万美元。数据还显示,国务院还为美国驻外大使采购了一定数量的宝马7系豪华轿车。

  此事披露之后,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在美国债台高筑、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如此挥霍纳税人血汗钱遭到广泛批评。共和党更是对奥巴马政府进行了猛烈批评。

  美国国务院对此辩称,这些豪华轿车是为了保护其驻外人员安全和接待来访的重要人物。但很多批评人士认为,以安全等理由来如此花费纳税人钱财是说不通的。在这种压力下,奥巴马政府在未来采购公车一事上将不得不谨慎行事。

  《华盛顿邮报》曾曝出华盛顿特区市议会主席布朗用公费为自己租了两辆经过改装的林肯领航者豪华SU V,每辆车月租金要2000美元。这一事件也是媒体通过《信息自由法案》向当地政府部门索要数据后披露的。华盛顿特区当时预算正面临4亿美元的缺口,在这一关键时刻曝出这一事件让布朗面临巨大压力,他最终进行了公开道歉并且放弃了其中一辆的使用权。

问责缺位导致

俄罗斯“三公”乱象

  仅有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还不能保证政府部门“三公”支出不会被某些官员用作私人享受。在俄罗斯,政府公务支出和公车采购信息都会在各部门网站上进行公布,俄媒体也经常对一些部门“三公”支出中的铺张浪费案例进行曝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问责制度,这直接导致俄罗斯的“三公”消费乱象丛生。

  俄罗斯政府部门利用公款进行奢侈采购的新闻经常被媒体曝光,其中采购豪华汽车的案例也一再出现。前年,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公开招标寻求租赁553辆汽车,其中包括奔驰、宝马、保时捷在内一系列的进口豪华汽车,而且要求这些豪华轿车配备一系列娱乐装置。俄国防部在2011年至2013年使用这批汽车的预计租赁费用是100亿卢布(1美元约合3 0卢布)。需要指出的是,俄政府部门这种奢华采购行为并非私下进行,而是均会预先在各自网站上发布相关采购公告。

  公车私用在俄罗斯也不鲜见。据媒体报道,莫斯科电力公司两年前曾与一商业性运输服务公司签署租赁合同,由后者提供车辆服务。电力公司负责人获配两辆小轿车。但事实上,这两辆车一直由这位负责人的老婆使用,而她并非电力公司员工。电力公司从莫斯科市民缴纳的电费中拨款支付这两辆车的租赁费用。经俄内务部经济安全局调查,这一公车私用造成的损失约为470万卢布。公车私用的一大主角是军队和国防部门,这方面的腐败曾频频遭到俄媒体披露,如一个部门领导竟然配备4辆小汽车,也不乏军队高官的夫人们驾着公车出没高级商场与美容院之间的丑闻。

  公款出国旅游现象在俄罗斯也较为普遍。《共青团真理报》不久前报道,俄罗斯联邦惩戒局(即监狱、劳教系统)工作人员热衷于前往一些对普通俄罗斯人来说无异于天涯海角的国家度假,比如古巴,原因是他们的往返机票可以报销。

  俄罗斯官员“三公”消费除了不怕舆论监督之外,也不怕审计。俄审计署的一份报告披露,在温哥华冬奥会期间,俄现任体育部长穆特科入住温哥华最奢华的酒店费尔蒙特酒店,并且住的是带庭院的高级套间,每天房价为约1400美元,穆特科共在此住了整整20天。除此之外,穆特科还提供了共97张该酒店的早餐发票,金额共计约合4500美元,这意味着他平均每天吃5顿早餐。

  与此同时,这份报告明确指出,俄财政部门给官员制定的温哥华冬奥会出差标准中,房价最高标准是每天130美元。此外,在前往温哥华的俄代表团航班上还有13名非代表团成员,包括穆特科的妻子。在审计署开始调查后,穆特科补交了其妻子的航班费用,但对关于宾馆费用超标等指责一概予以否认。

  俄罗斯混乱的“三公”消费表明,如果没有切实的问责制度,不解决制度性问题,舆论的一时喧嚣只能止于报端,信息公开乃至审计署每年对“犯规”部门直接点名,都只是“隔靴搔痒”。只有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在出现问题之后,坚决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让“犯规”的责任人必须付出代价,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审计“点名”等制度才有实质意义。

  与俄罗斯腐败官员“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不同的是,新西兰住房兼渔业部长菲尔·希特利曾因买了两瓶葡萄酒,卷入挪用公款风波,最终被迫辞去部长职务。

廉政文化令官员主动“轻车简从”

  除了利用外部监督和事后追责的方式抑制政府官员在“三公”消费中的乱花钱冲动外,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还积极推广廉政文化和厉行节约的风气,官员们自发地减少“三公”消费,打造廉洁政府。

英国政府官员在身体力行“轻车简从”方面做得很是彻底。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长期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人们经常见到约翰逊市长背着双肩挎包、骑自行车出行。而约翰逊的前任利文斯通市长,则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据说对于伦敦市长来说,唯一的特权是在市政厅附近划出了一个专用停车位,以供他有时开私家车时停在这个固定车位上,这在英国已经是属于特权。

  约翰逊市长不但自己骑自行车出行,他还大力在伦敦推广自己的这一爱好,设立了“鲍里斯自行车计划”,鼓励大家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此外,如果需要离开伦敦进行公务访问,在英国国内,约翰逊市长一般会乘坐火车;出国时也会尽量从简,比如2008年到北京参加奥运会闭幕式时,他就和普通旅客一样在经济舱挤了整整11个小时。

  事实上,英国官员的公务专用配车数量很少,即使各部大臣也不是全都能享受公车待遇。在传统上,只有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财政大臣等内阁中少数几位人物出行配有公车,其他国务大臣及所有地方大员均没有公务专用配车,每天上下班都是驾驶私家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因为公车数量有限,因公出国一切从简,这每年都为英国的公务开支省下一大笔费用。尤其是经济危机后,英国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政府财政赤字,政府各部门都在努力削减开支时,这种奉行极简主义的公务开支方式更是体现出了必要性。

英国政府这种严格控制公车和削减出国开支的风气甚至也影响到了王室。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就宣布王室成员除参加公务活动外,一律不得使用公务车。此后,小报记者陆续拍到温莎王室的“金枝玉叶”们打出租车甚至是蹬着脚踏车出门的照片。此外,王室代表英国出访的规模也一减再减,比如前不久新婚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北美之行就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再三修订行程。

国内做法及分析

十九省(市)精确规范

“三公”消费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天津、山东、陕西等省市都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1、改进“三公”消费

针对备受关注的“三公”消费问题,超六成省份(19个)都有详细规定。

 出访

  领导因公出国 3地规定一年一次

对领导因公出国,安徽、北京、福建、甘肃、湖北、天津6个省份做出严格规定。 例如,甘肃、湖北、福建等地规定省委、省政府领导原则上每年出国(境)不超过1次,湖北省还规定其他省委常委一个任期内因公出访不超过2次或两年内出访不超过1次,每次出访不超过3个国家,时间不超过10天。北京则规定,市领导年度出访计划经批准后,不再临时安排出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原则上不安排同期出访。

公务车

  7省份要求逐步换成国产车

对于公务车购置,安徽、甘肃、湖南、新疆、宁夏、海南、陕西7个省份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成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宁夏提出,需购买新车时一律选购符合规定标准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湖南、江西、贵州、河南、云南则提出严禁超编、超标购置公务用车。

公务招待

  12省份提出不上高档菜 安排自助餐

针对用餐一项,安徽、北京等12个省份提出,安排自助餐、工作餐或在机关食堂用餐,且自助餐也要节俭,不上高档菜肴。贵州还规定,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乡(镇)、村调研一律自带干粮、方便面,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新疆规定,对外接待工作用餐不超过45分钟。

分析

  节省公共资源 但不要走极端

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刘素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八项规定”肯定是好的,首先能节省大量的公共资源,能节省“三公”经费。

以贵州省规定领导带饭下乡调研为例,该省近日出台了一项新规定,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乡(镇)、村调研一律自带干粮、方便面,不给基层增加负担。这个规定对该省基层乡村特别是贫困乡村来说,“减负”的作用十分明显,这是贵州省委常委会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情况而做出的。

不过《中国青年报》对此发表评论,提醒一些省份要警惕一种倾向,担心“一律自带干粮”变成另一种极端。评论称,公款吃喝是脱离人民群众,“自带干粮”也并没有密切联系群众,造作中也让群众产生隔阂感。倡导新风需要一种自然的、顺应民意的转弯,而不是僵化地理解“八项规定”。也就是说,“八项规定”的好经千万别被根深蒂固的形式主义病念歪了,不能僵化和浅显地理解“简朴务实”,更不能为了做秀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2、改进工作作风

提倡电话视频会议 加快实现网上办公

各地对涉及到官员工作作风的各类活动提出了硬性要求,对领导调研天数、陪同人数、会议时长等均有详细的数字规定。比如在“改进调查研究”方面,北京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陪同的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不超过5位;在精简文件报道中,湖北的规定要求,省委相关文件一般不超过3500字。

河北则要求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性会议,时间不超过2天;甘肃则明确省委常委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

北京、上海等14个省份要求全省性会议尽量以电视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安徽、北京、宁夏、天津、广西、海南、陕西、上海8个省份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文件和简报、材料的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

结果

北京:4条地铁低调开通

2012年年底,北京4条城区地铁新线正式投入运营。往年新地铁线投入运营一般定在下午两点,并要在重点站前举行隆重的开通仪式,相关领导需上台讲话。此次新线开通,不再搞开通仪式。无领导讲话、无鲜花红地毯,4条新线“低调”起航。

湖北:高速路口无车队迎接

2012年12月11日,湖北省委办公厅一名年轻干部陪同一位省领导到鄂州调研。当车行至武黄高速鄂州出口时,这名年轻干部以为会停一下,以便他们和当地前来迎接的干部碰个头。但没想到出口处空无一人,省领导乘坐的车辆直接驶往市区。而以前,省里的领导到下面调研,当地的党政一把手会到高速公路路口迎接。

“简约风”影响鲜花生意

直接与承办会议相关的鲜花批发市场,也切实感受到“简约风”带来的影响。在洪山广场附近的中南鲜花批发市场,一位鲜花店老板说,她与附近十几家机关单位都有长期联系,但从2012年12月份以来,这些单位的生意基本就中断了。

江苏:酒类销售缩水

江苏开元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瑞兵说:“以往12月到来年2月是卖酒的旺季,很多单位都提前将钱打到我们账上。可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单位连一家也没有。”据他所知,南京所有酒业经营者2012年12月以来的销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销售缩水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而‘八项规定’的影响显而易见。”朱瑞兵说。

分析

“就怕一阵风” 能否执行才是关键

各地各部门对中央规定的细则跟进是一种积极态度。但能不能执行才是关键。“作风作风,就怕一阵风。”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分析,“不在于细则做得如何好,要看执行得好不好。”

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刘素华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时强调,各地在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不能以一种形式主义代替另一种形式主义”。刘素华认为,不能简单从形式上来进行一个固化性的规定,改变文风会风,就是要避免假大空的作风,但实际问题还是要说清楚说透彻,用数字或时间长短来限制,也可能到时候该说的话没说清楚,该阐述的问题没阐述明白。同时,客观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随时会出现的,有的问题需要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有的问题可能就需要去论证,去阐述才能说清楚。

吉林扎实推进“三公”经费管理

强化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治本措施。全国部署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以来,吉林省坚持在抓制度、抓规范、抓查处上下功夫,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行计划报批、量化管理。对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的年度因公出国(境)计划进行审核,实行总量控制。二是先行审核经费,压缩经费支出。凡未经财政经费审核的团组,出国审批部门一律不予审批。据统计,仅2010年比2009年减少660万元,压缩12.6%。2011年进一步巩固了治理成果。三是规范审批权限,加强归口管理。实行省级领导出国(境)向省委主要领导报告制度。对因公出国(境)审批部门审批权限进行调整,精简审批部门,并就厅级领导干部因公出访的审核审批,党政干部因公出访经费管理,团组派出单位、审批部门、团组负责人以及外事归口管理部门的责任等做出具体规定。四是严格审核审批,防止问题发生。省纪委、省外办对团组出访的必要性、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人员组成与出访任务的关联性、行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邀请单位是否对口、邀请函是否符合要求、团组人数和在外停留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出访是否列入计划、领导干部本年度出访次数等情况进行综合把关,对出访任务不明确、一般性考察和重复考察、人员结构不合理、在外停留时间过长等团组,明确提出停派、调整或压缩等意见。其中,2010年,因公出国(境)团组488个,减少121个,出国(境)人数1484人次,减少605人次,2011年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数严格控制在2010年压缩后的指标内。五是加强团组监管,严肃查处案件。层层落实责任,要求团组负责人切实负起团组在外期间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团组填报《因公出国(境)团组简要情况一览表》;设专人通过查验护照(通行证)上的出入境印章,核对团组成员在外停留时间、出访国家(地区)是否与任务批件一致;定期汇总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加强对出访团组在外活动的监管。近年来,省纪委会同中央纪委预防腐败室对原省煤炭局领导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问题进行立案调查,给予原省煤炭局和省林业厅5名厅级领导、1名处级干部党纪政纪处分,收缴违规违纪资金49万元。

加大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力度。省委、省政府成立省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公务用车实施意见,召开会议作出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要求,突出“四严”。一是严格登记程序。严把登记自查关,全省治理范围内公务用车自查面达到100%;严把数据录入关,确保信息完整、真实、准确;严把信息公示关,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二是严格审查核实。省公车治理办派出专项治理核查组,抽查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登记自查工作“回头看”,逐车逐项对照审查、核实甄别。三是严格规定标准。按照从严从紧原则,制定吉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及《越野车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规范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管理;明确公务用车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实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下管一级”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构建科学的公务用车管理体系。四是严格纠正处理。按照省实施细则的要求,严格审核认定违规问题和处理决定。全省共清理专项治理范围内党政机关公务用车3.491万辆,对违规公务用车全部进行了自查登记,对违规借换的车辆全部做出清退处理,其他违规车辆正在按要求逐车纠正处理。

  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内宾接待工作的规定》,严格按规定标准安排来宾食宿和车辆,不搞超规格、超范围接待,严格控制宴请活动。坚持接待餐饮、接待用品以地产为主。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定点住宿和用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开展监督检查,严禁以会议和培训名义列支公务接待费用,督促落实公务接待报批制度,不得擅自提高接待标准。全省公务接待费用逐年下降。2011年,松原市推行“公务卡”结算公务接待费,市内公务接待严格按标准实行工作餐,提倡自助餐,公务接待费支出比上年同期降低145万元。

襄阳市“三公”经费要压30%

  2013年,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要在去年基础上压缩30%,省下的钱可用于帮扶困难村、困难企业,及联系扶贫对象等。最近召开的市纪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要把压缩“三公”经费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年终进行审计检查,不达标的单位将被问责。

  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这“三公”消费,是最易造成浪费的领域,也历来为群众所诟病。去年,该市在乡镇普遍推行“廉政食堂”,全年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15.62%。今年,该市改进和规范公务接待制度,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坚决实行“三不一简”,即工作期间同城不宴请;节假日不搞互相走访;机关不办团年宴、庆功宴;公务商务接待从简。

  与此同时,该市还将开展公务接待大手大脚、人情请托、借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非法敛财、抹牌赌博和公车私用滥用等问题专项治理。每月一次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严格追究责任,公开通报。对顶风违纪的,一律严肃处理。

  年底,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把降下来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写成报告,纪委进行检查,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考评。市政府将把各单位“三公”经费压缩情况与明年财政预算安排挂钩。

聊城市挤压“三公”经费

优先民生投入

  “严格执行厉行节约有关规定,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费比上年减少1860万元。扎实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减少购置新车398辆,节约资金5900余万元……”近日,从山东省聊城市纪委全会上传出的一组数据彰显了该市挤压“三公”经费的力度。

  近年来,聊城市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监督检查、完善规章制度等举措,不断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先后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实施意见》、《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等10多项规章制度,使严控“三公”消费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为把住“三公”经费支出的源头,聊城把市、县、乡三级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将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等内容全部公开;各部门(单位)经费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全部公开,并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栏、新闻媒体、政府公报等途径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在执行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公车私用、超标公务接待等开展专项治理,并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三公”消费进行监督、审计,对违反规定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仅2011年,全市就有20多名党政干部因“三公”消费问题受到处理。

  “现在,我们正以挤压‘三公’经费的严厉措施、民生优先的实际工作,传递出市委市政府牢记宗旨、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峰海说。近几年,该市“三公”经费支出逐年减少,民生投入比例逐年加大。

高碑店市财政局

三项措施力推厉行节约

河北高碑店市财政积极落实省厅关于厉行节约的号召,加强资金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从一点一滴做起,倡导建立节约型机关。

一、细化完善制度,加强厉行节约机制化建设。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严格行政支出杜绝铺张浪费的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开源节流厉行节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一般公用经费压缩10%,“三公”经费实行零增长。控制压缩水、电、气、油等消耗,与2011年相比2012年度全市公共机构能耗降低5%。节约办公耗材,推行无纸化办公,对公务用车加油、维修、保险实行政府统一招标,定点采购。制定了《高碑店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建立公务仓管理制度,实行国有资产购置、处置、报废审批制度,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二、精细预算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行政开支,制定全市统一的部门预算标准定额,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对于年初没有预算的事项,除上级政策调整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原因外不予安排。深化行政经费管理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和公务卡改革,减少现金结算。狠抓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执行,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过快增长,定期清理吃空饷人员。 

三、从自身做起,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在局内通过财政文化窗、文化墙等形式倡导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对车辆的油料费、维修费等运行费实行限额控制,每月考核公示。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节约用电,坚持随手关灯,公用照明全部采用声光控开关设置,杜绝开长明灯,空调制热调到24℃以下,制冷在26℃以上,较长时间不使用的电脑切断电源。严格控制办公设备的添置,对固定资产的更新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审批。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