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3年
2013年

他山之石2013年11月28日第11期

发布时间:2014-01-13  |  浏览:

各地创新招商方式

狠抓项目落实的做法

新一轮城市间的竞争焦点集中在项目,哪个城市的项目多、项目大、项目优,哪个城市就发展快、后劲足。在这种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面前,各地都改变了过去“重活动、重签约,轻服务、轻落实”的现象,着眼于狠抓招商签约项目落实,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做法,有力地提升了招商实效。

太原“打包出让”土地

加快项目落地

为了给企业“减负”,提高建设速度,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太原市进一步引深审批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效能,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借鉴先进省市的做法,今年5月,太原市出台了《土地前期手续整体打包统一出让实施办法》。

土地前期手续整体打包统一出让,是指土地出让前,设计的规划条件、项目申请报告、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及水资源论证等前期手续一并办理。也就是说,开发商拿到地块儿后,只需缴纳相关费用后,就可以直接到市政服务中心相关窗口办理审批手续,一般只要3个工作日就可以全部办妥了。按照过去的作法,企业拿到土地后,项目的开发建设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相关手续的初步意见,到相关专家的论证评估,由于不是一个并联的程序,常常令企业“磨破嘴”“跑断腿”。

项目建设的速度,对于企业的投产增收及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解决令企业头疼的各种审批手续的办理?“打包出让”便应运而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打包出让”大大简化了企业报批手续、缩短了建设周期,实现了寓管理于服务,改善了投资环境,提升了政府形象。

漯河开展招商引资

项目大回访活动

该市共成立59个回访小组,回访项目(外来投资方)143个。通过实地回访和现场解决问题,有效推动了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主要做法是:

一是市里把大回访作为项目落实的重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落实工作,分管副市长亲自出席全市商务工作会,对项目落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在全市深入开展大回访活动,各县(区)要筛选出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和5亿元以上市外资金重大签约项目,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签约、谁负责、谁跟踪”的原则,尽快组织回访,现场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落地进度。各县区也迅速行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二是市县区主要领导亲赴一线回访项目

根据全市项目回访工作安排,市委书记和市长多次带队深入可口可乐、嘉吉、旺旺、统一、华电等知名企业开展回访活动,市委书记还在参加第七届中博会期间,专程拜访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同志,就漯河的投资环境、在漯建设项目以及下一步扩大投资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与此同时,各县区主要领导也亲自挂帅,实地查看项目,切实解决问题,力推项目落实。临颍县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成立了20个回访小组,开展“重点在建项目周边环境逐项行活动”。舞阳县实行乡镇、部门招引项目驻点帮扶制度,派驻专职干部到厂区,负责报批手续,处理涉企纠纷,指导厂区建设。开发区以6个专业招商分局为主体,分别由区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回访了35个招商项目(外来投资方),协调解决了一批影响项目落地和企业经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市直各部门合力开展项目督查走访

全市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总负责,市商务局具体牵头,市优化办、发改委、大项目办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不定期对各县区进行巡回督导。市商务局每月定期通报各县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台账进展情况、利用外资重大项目跟踪落实情况以及回访项目(企业)情况。市商务局、市优化办、市大项目办等部门组成督查走访组,对36个市定重点工程和招商项目进行了回访,现场解决制约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落地投产。

兰州“绿色通道”

加速项目落地

为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优化招商项目结构和质量,本着“大招商、招大商、强招商、招强商”的原则,该市积极与国家部委进行衔接,与中央企业洽谈,与多家央企进行衔接,推介“再造兰州”战略,多家央企及分公司今年在该市投资建设区域总部或新建产业基地。今年3月,市委书记陆武成,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亲自率团,赴北京进行招商引资、寻求合作。活动期间,通过举办项目对接会、座谈等形式,引进、落实了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共签约20个经济合作项目,总投资163.51亿元,涉及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城中村改造等多个产业。5月,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率领兰州市经济合作招商考察团,赴浙江宁波、台州、温州3市和上海市开展经济合作与招商考察,促进了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共签约合作项目27个,签约总投资321亿元。在今年赴湖南招商考察期间,该市积极与中国铁建、三一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对接,目前,中国铁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已经在兰州新区开建,这个从签约到开工历时不到50天的项目,刷新了全市的招商引资的速度纪录。为适应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市政府提出加快多元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思路,把多元支柱产业作为率先跨越发展最根本的产业支撑。市经合局联合发改委、农委、工信委、科技局、商务局等部门成立八大支柱产业招商小分队,各小分队多批次有针对性地赴外招商引资,推介项目,取得较好实效。

该市正确处理项目引进与落地的关系,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狠抓资金到位率和开工建设率,将目光锁定在大财团、大项目上,千方百计促进项目落地。通过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大力推进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实施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对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和精简,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减少了审批环节,也大大缩短了审批服务时限。从上到下建立起来的“绿色通道”使一批批项目得以迅速落地。缩短流程的同时,该市进一步加大对已签约和落地项目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力度,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审批、建设、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开展了“百日攻坚抓项目,百日会战抓落实”以及“项目推进攻坚”等活动,集中时间和精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充分发挥市级包抓领导和项目责任单位的重要作用,通过现场调度、召开会议等方式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共召开重大项目协调会79次,解决问题18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包项目的领导及各职能部门深入一线,对点服务,对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实行层层跟踪落实,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先后为兰州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甘肃永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国美电器等企业解决了24件涉及供水、供电、运输、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协调相关手续的审批等,深受企业的好评和欢迎。为促进项目建设进程,市上将其纳入考核机制,从投资完成、形象进度、建设管理、信息报送以及综合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对各县区、部门服务协调重大项目工作进行测评,并将其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进行季度排名,兑现目标管理奖。

乐山提出以六个“到位”

加快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乐山围绕“改革开放年”主题,强力推进“千亿招商”工程,取得了招商引资的历史性新突破,签约总额达到1100亿元,充分展示了乐山开明开放、生机勃勃的良好形象和广阔前景。但是,“千亿招商”工程效果如何,最终要拿项目落地说话。该市以六个“到位”加快项目落地。

一是审批服务到位。项目审批是落地的前置条件。加快项目审批,关键是优化政务环境,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项目代办制、并联审批制、效能问责制,缩短审批时间,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二是统筹供地到位。用地矛盾是项目落地面临的最突出矛盾,必须统筹安排,科学调度。要向上争取增量,盘活土地存量,优化供地时序,抓好征地拆迁。

三是规划落实到位。规划要靠项目来支撑,项目要以规划为指引。围绕全市发展定位,细化、实化各类专业规划,加强相互衔接,着力解决规划与项目脱节、规划与规划“打架”、规划过于粗放等问题,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责任细化到位。推动项目落地,责任落实是关键。要坚持在谈项目抓协议、协议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推行项目落地“表格式”、“看板式”管理,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领导要抓协调,落实分工到位,挂联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市级分管领导和部门要主动支持配合挂联领导的工作,形成项目推进合力;区县是项目落地的主体,要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五是集中开工到位。二季度是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要坚持集中开工倒逼项目前期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迅速掀起项目开工热潮。要分类梳理,把握好6月、9月、12月三个开工批次时间节点。要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努力形成开工、建设、投产梯度推进的态势。项目一旦开工,就要“甩开膀子”,加班加点推进,决不能只是“象征性开工”。

六是持续招商到位。要在抓好签约项目履约的同时,继续对接新的目标企业和新的投资项目,一鼓作气,乘势而进,争取更大的突破。认真做好华商大会、西博会、珠洽会“三大会议”和乐山“大佛节”、峨眉武术节的筹备工作,充分展示乐山的投资优势、发展环境和产业特色,进一步提振海内外客商来乐投资的信心。深化“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做专、做精,努力引进一批高端产业和高端产品项目,做长做宽产业链条,实现招商引资“量”和“质”的双重突破。加强“跟踪对接”,对已经签约的项目,落实专人进行跟踪对接,促进意向协议转化为正式合同,正式合同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遵义招商引资

狠抓签约项目落实

先予后取,做到“四个舍得”

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中,遵义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着力破解招商难题,立足先予后取,做到“四个舍得”,推动招商签约项目落实。一是舍得拿钱做规划。以全市主导产业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围绕“循环经济、退城进园、产城共建、以园促城”,全市已投入资金约6亿元,初步完成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为招商项目分类入区入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舍得投入搞基础设施。围绕“七通一平”,采取政府投入引、专业银行贷、股份合作吸、社会资本借、BT模式垫等方式,加快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水、电、路、气、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签约项目落地创造条件。三是舍得让利给企业。围绕“讲诚信、担风险、强产业”,认真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企业,推进项目落实,扶持企业发展。四是舍得普惠群众。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依法征地、和谐拆迁”的原则,在征地、赔偿、拆迁、安置等方面超前把群众工作做细,努力让利于民,普惠于民,取信于民,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建设。

主动服务,全力为项目建设分忧解难

该市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坚持主动服务,全力为企业、为项目落地分忧解难。一是市级领导对招商签约重点项目实行挂帮制度。市政府提出招商签约重点项目的“单子”,市级四大班子领导每人挂帮一个或多个招商签约重点项目。二是县、区(市)四大班子领导对招商签约重点项目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签约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挂帮、一套推进项目实施的计划、一个工作班子、一抓到底。三是市直各部门实施“结对服务”工程。对一段时期全市的招商签约重点项目,市政府经济工作部门挂帮3个、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部门挂帮2个、市委直属机关单位及党群部门挂帮1个。这种“三位一体”的挂帮服务,减少了企业(客商)办理相关手续的环节,节省了时间,市直部门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对项目落地和建成投产(经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元五举措加强

招商引资项目落实

一是切实抓好项目包装。按照“定位准、包装精、储备足”的要求,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动向,精心论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促尽快达成一批项目投资意向。

二是扎实抓好新项目引进。深入开展以小分队招商为主的招商引资活动,强化重点区域、重大产业、重要企业转移信息的捕捉,力争捕捉一批投资20亿以上的重特大项目信息,尽快将投资信息转化为新的投资项目。

三是全力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目前,全市在谈招商引资项目233个,其中在谈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4个,总投资预计937亿元。切实加强在谈项目的跟踪落实,制定重大项目专门工作方案,落实专门工作力量,强化项目追踪,加强与企业客商的沟通、洽谈和对接,力促在谈项目尽快签约。

四是加快推进签约项目开工。加大对第12届西博会48个新签约项目的跟踪,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同时,对全市已签约未开工的项目进行逐一梳理分析,逐一抓好落实。

五是力促开工项目加快建设。狠抓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特别是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进度,力促一批在建项目尽快建成达产。

晋江创新机制保障项目落实

如何又好又快地落实项目?关键在制度,关键在干部。为此,晋江市成立了“项目落实年”领导小组,由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担任组长。

晋江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将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全市行政力量建立统筹、统一的项目责任机制、统计机制、调度机制、督查机制和考评机制,以“项目落实年”工作举措统筹、推动工作全局。

在责任落实方面,晋江建立“四级、七定、三可”的机制,即实行“市挂钩领导”“镇街或市直主管单位”“业主单位”和“项目责任人”四级责任制度,每个项目都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做到可跟踪、可量化、可评价。

按照实施方案,各项目调度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项目调度例会,研究分析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协调排除项目实施障碍。同时,还建立快速响应制度和一线推进制度。各项目调度组在收到项目主管单位提交的问题协调请求后,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协调意见并向主管单位反馈,或根据需要在20个工作日内召开现场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项目调度组及市挂钩领导、项目责任领导至少每月一次以上到项目一线督促指导项目实施工作,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

晋江市将整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各项目协调组及“项目落实办”的督查力量建立统筹督查制度,并采取“月汇总”“季督查”与“半年拉练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项目主管单位落实推进措施、业主单位加快实施步伐。

临汾五项措施强化项目落地

一是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促进项目落地的管理办法,对签约项目按行业进行归口管理,逐项目建立落地档案信息库,实行跟踪管理,并每月召开一次归口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听取项目单位汇报,了解项目落地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与项目主办单位进行对接洽谈,督促完善协议合同,加快落实报批手续。特别对与中煤、华电、保利等大集团合作的重大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上门拜访,落实签约协议,协调项目单位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三是对需要国家部委、省审批的重大项目,市主要领导出面,主动与省、部联系沟通,争取上级支持,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难题。

四是对资源配置、能源保障、用地指标等重大协调事项,市政府及时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拍板定案,提出措施。

五是抓住山西省被列为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实行资源配置与新项目捆绑推进,产能指标区域统筹、有偿转让,积极争取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矿业存量土地整合政策,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复垦整合力度,努力破解项目落地中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制约。 

迁安市重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

一是讲责任,抓落实。市四套班子同志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按照“工作不完、班子不散、队伍不撤”的工作要求,每人对口负责一个产业。目前,14个工作组正在分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捋顺工作思路、夯实工作基础。

二是讲突破,抓开放。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破解对外开放程度低、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内激、外引两手抓。一方面,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引导民企在耗钢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二次创业。另一方面,逐行业分析选择实力强、技术先进的领军企业,突出迁安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招商,确保圆满举办2013年“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经贸洽谈会。

三是讲服务,抓环境。以“最佳的服务、最快的办事效率、最优的办事环境”为目标,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项目代办制、领办制等措施,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出台《关于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实行问责的暂行办法》,对违规行使行政审批权限,推诿扯皮等行为,依纪严惩,真正树立“投资到迁安、发展零障碍”的良好环境品牌。

四是讲实绩,抓奖惩。为更好的促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制定了面向镇乡及部门的考核办法,面向社会的奖励办法,严格兑现,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魅力钢城、绿色迁安”建设。

牡丹江“三个狠抓”

推动项目建设

第一,咬定“经济工作项目化”思路,多管齐下狠抓项目孵化平台。年初以来,牡丹江紧扣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十大产业”的总体部署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五个龙江”、“八项重点任务”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投资拉动占主导的阶段性特征,将全部经济工作具体落实到项目上,举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形成了国内外项目一起抓、大小项目一起抓、市县乡村项目一起抓的工作态势,实现了项目建设和投资拉动的新突破。一是明晰工作目标。牡丹江市把今年确定为“落实执行年”,将“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的投资拉动工作”作为全市“十大重点工作”之首进行推进,明确提出了2012年要完成千亿投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35%以上,为牡丹江市“五城建设”(现代产业城市、沿边开放先导城市、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幸福城市)夯实基础。二是营造工作氛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创新、创优”要求,深入开展“三实两创”(求实、务实、落实,创新、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实行市级领导包保项目责任制,全市上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形成了几个班子一起上,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一起上,卯足干劲抓发展,齐心协力建项目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激励措施。设立了“创新突破奖”,年初拿出100万元,对在项目建设上创新突破、贡献突出、带动全局的团队给予重奖。在此基础上,又健全了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十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形成以经济发展特别奖、目标管理奖、创新突破奖等构成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干部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优化服务环境。以“执行效能更高、审批速度更快、收费标准更低、服务质量更优”为标准,纵深开展“万人评百科”活动,进一步畅通行政审批服务“绿色通道”,保证了项目建设及时落地开工。

第二,掀起“准备之冬”热潮,多措并举狠抓项目要素筹备。充分利用“冬闲”时节,围绕筹备项目建设开展“准备之冬”活动,集中开展金融活动周、规划设计月、房屋征收月、行政审批提速月专项行动,为项目落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资金准备。积极拓宽渠道,全方位、宽领域、多途径地争取资金,到4月中旬,全市新增贷款、向上争取和政府性融资“三个百亿”目标分别完成了31.3亿元、56.9亿元和6.7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招商准备。党政主要领导率团“走出去”招商推介对接11次,张晶川书记亲自率团赴北京、广州、上海、江浙等地区,专程与北京城建、广东恒大、上海绿地等战略投资者进行对接,推进深入合作,今年两会在京期间,又先后与国家供销总社、中铁资源集团等部委及央企领导沟通,争取国家资金和项目支持;林宽海市长多次带队赴香港、深圳、上海、南京、浙江等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宣传推介牡丹江,仅在全省对港粤浙产业招商期间就签约项目21个、签约额107亿元,居全省前列。三是规划准备。规划设计月活动中,第一批规划包装设计的140项重点推进项目中,已经完成126项。四是土地准备。集中清理740公顷批而未用土地,市区获批新增建设用地381.9公顷。五是园区准备。集中开展征收月活动,有力推动了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石油装备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用地征收工作。六是环境准备。开展行政审批提速月活动,共办理各类行政服务事项10万件。

第三,不断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多点发力狠抓项目落地加速。积极探索项目建设新模式,将争先意识、集聚意识、载体意识、合作意识、机遇意识、特色意识植入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一是做大载体。着力抓好园区体系建设,目前全市8个重点园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达72平方公里。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2平方公里启动区征迁工作全部完成,现已开工建设基础设施;穆棱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阳明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宁安、东宁、林口开发区和各城区中小园区加快建设,园区承载功能不断增强。二是集聚产业。适应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趋势,加快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和项目集群发展,市开发区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穆棱北方塑编城和木业城、东宁县跨境连锁加工等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推动了上下游产业成链配套、线形发展。三是合作共建。积极深化区域合作共建,构筑区域整体发展新优势。与省森工总局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海林市与柴河林业局联合建设了柴河工业园,东宁县与绥阳林业局合作共建取得新成果。出台了园区飞地项目利益分享管理新政策,采取飞地模式建设了石油装备产业园。四是统筹均衡。坚持产城统筹、城乡统筹、三次产业统筹,集中推进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穆棱“一区三城”、东宁三岔口粮食加工等产城融合项目;城乡统筹工作在项目建设上找到突破,涌现出穆棱市保安新村“村企共建”等一批亮点,农民“幸福家园”小区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三次产业项目均衡分布,恒大集团、绿地集团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将结束牡丹江市没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历史。五是突出特色。发挥区位、资源、存量等特色,坚持借势借力、放大优势上项目,东宁县依托口岸启动建设了中俄地方合作示范基地,恒丰纸业、北方工具、友搏药业等企业盘活存量实现了裂变升级,宁安和东宁开发建设了果蔬、葡萄酒“现代农庄”,林口县依托高岭土资源建设了恒辉陶瓷生产项目,宁安市200万吨轧钢技改项目利用了本地及俄罗斯铁矿砂资源,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宿州招商引资呈现四个特点

“招商周”活动强力开展。今年以来,宿州市通过“招商周”活动进一步创新招商载体,改变传统的零散招商模式,真正把招商工作融入了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发挥了传导压力、持续加力的作用,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省内创新,在成果上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从今年7月份开始,宿州市“招商周”活动覆盖全市各级四大班子领导和所有目标任务单位。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在全市形成了“走出去”的良好氛围。1至8月份,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在“招商周”期间共外出招商800批次以上(其中,市四大班子领导外出招商100批次以上),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各类投资项目144个,拟投资总额830.8亿元。

招商思路和重点方向明晰。今年以来,按照“链式招商、精准对接、填平补齐、招大引强”的工作要求,宿州市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方向和资源、区位优势,实施重点招商、精准招商。宿州市坚持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目前引进的项目中,这三类地区占实际引进资金的58.6%。突出园区等平台载体的作用,宿州市的制鞋产业城、家居产业城、服装产业城、云计算产业园等日渐清晰,并初具雏形,为整体承接、链式招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调度考核力度加强。今年以来,宿州市对县区和各园区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在考核上突出甄别虚假的项目,确保项目的真实性,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健康发展。注重提高招商系统的能力水平,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招商系统的现场观摩会,交流招商工作。切实加强对市直各产业招商中心、专业招商分局的管理工作。对市直各产业招商中心实行半月一次调度,针对招商分局制定具体的量化管理细则,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奖惩。

招商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宿州市今年通过加大工业项目、大项目考核比重,进一步优化招商项目的投资结构。1至8月份,全市915个项目中,一二三次产业项目比例为7.54:61.97:30.4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99个,同比增加41.27%,到位资金594.87亿元,占到位资金的85.89%;工业类项目567个,到位资金392亿元,占到位资金总数的56.6%。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一步增多,今年已开工58个。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