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3年
2013年

他山之石2013年12月23日第12期

发布时间:2014-01-13  |  浏览:
促改革、惠民生政策举措
    近期,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政策举措,比如,国务院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同时决定,从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这些政策是国家财税改革的重要内容。“营改增”凸显了政府优化实体经济环境的坚定信心。“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凸现了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各地都在认真研究这些政策,吃透精神实质,采取应对措施,现将部分城市的应对举措做如下综述,以供参考。
宁波稳增长调结构
促转型五项措施
一、充分认识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业是宁波市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持续低位运行,仍然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是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把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作为践行“三思三创”精神,落实“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工作总基调,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尽快止跌回升向好,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
二、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二)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已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含3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超出国家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以上部分的地方税收贡献,可部分或全部奖励给企业用于转型升级;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自创立之日起3年内免征、第4-5年减半征收水利建设专项基金。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 底,对经营困难、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中小型企业,经地税部门批准,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水利建设基金。企业获得的县级以上政府财政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三)延续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在确保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拨付,社保基金不出现缺口、保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按现行社会保险费“五缓、四减、三补贴”相关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暂时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允许缓缴应由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减征由企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四项社会保险费,缓减执行期至2012年底;给予1-6个月的稳定就业补贴(包括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定点培训机构岗位技能培训或企业自主培训定点单位可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四)规范清减涉企收费。进一步清理整顿和规范涉企收费项目,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取消一批、降低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三年内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小微企业收取的服务收费和会费,减按60%收取。进一步清理规范并从低执行涉及小微企业的各类行政审批前置性评估、检测、论证等专业服务收费,对符合国家、省、市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有明确收费区间的一律按最低限收取,无明确收费区间的一律减半收取;对国家、省、市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垄断服务价格和收费对小微企业应予优惠。市县两级减负办要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完善涉企收费维权和退出机制,并建立健全全市小微企业负担监测评估报告制度,每年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的监测评估结果。严格落实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五部门《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的通知》(商秩发〔2011〕485号)精神,在全市集中开展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严肃查处大型零售企业违规收费行为,并在《宁波日报》等市内主要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五)加快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行为,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积极培育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打破各类垄断性及准垄断性经营服务行为,具备相关执业资质的同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原则上不得少于3家,切实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不得擅自设置或借备案管理变相设置区域性、行业性的中介服务执业限制,凡具备相关执业资质、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中介机构,均可在本市执业或依法在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后执业。积极推进事业性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和改制,加快企事业、机关单位服务社会化。切实规范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建立并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执业公示制、一次性告知制、合同管理制、依规收费制、执业记录制等中介服务制度。市工商局要结合加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信用建设,会同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及其执业活动的联合监管,促进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
南通稳增长调结构
促转型八大措施
一、保障运行稳增长
1.加强运行监测。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在运行情况月预报制度基础上,实行旬报制度,特别加强重点企业预警监测,及时研判经济走势,果断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强化要素供给。加大融资保障力度,确保全年新增贷款600亿元,贷存比提高2个百分点。加大用地、用工、用电保障力度,保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用地、用工、用电。
3.稳定外贸增长。用足用好国家出口退税、信贷、信保等政策,落实省、市外贸稳增长促转型政策措施。对增长贡献突出的外贸大户,实行“一事一议”的特殊扶持办法。抢抓欧美圣诞等重要商机,组织500多家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尽快推动口岸查验部门建立南通与上海关区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快南通家纺产业集聚区海关监管点建设。
4.积极促进消费。落实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节能产品惠民补贴等政策,组织商场超市开展系列促销活动。培育文化、旅游等热点消费,跟踪推进150个重点文化项目,举办南通国际江海旅游节。稳定房地产消费,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
二、帮助企业渡难关
5.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增值税转型等政策。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落实本市已有相关企业减负措施,继续对市区工业企业减半征收综合基金。对市区企业停止、减免、降低标准收费34项。进一步清理和修订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规定。规范涉企检查行为。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及省、市统一安排的专项检查外,各地各部门对企业的各种检查、评比、培训活动,须报同级政府批准,严禁向企业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
6.支持企业发展。制定扶持大企业(集团)发展的意见。对困难较多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链关键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扶持办法。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民营经济发展优势。
三、猛攻项目促调整
7.招引、推进一批好项目。突出基地化、专业化、精细化招商,组织开展新兴产业专项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推介、特色园区跨国招商、现代服务业专题洽谈等系列招商活动,提升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突出产业升级导向,着力推动12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提速,推进150个亿元以上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突出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引导优质产业项目集聚,通过主攻培育型、成长型新兴产业,突出服务业“7+3”重点领域,培育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和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以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8.加紧追批一批好项目。充分利用国家、省项目审批提速的有利时机,加大已上报国家层面的10个项目和省级层面的16个项目追批力度,力争项目早获批、早开工。
9.提前储备一批好项目。坚持“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基地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导向,抓紧编制明年市级重大项目计划,及早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为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链条型、龙头带动型的大项目、好项目早做准备。
四、创新驱动促转型
10.落实关键举措。围绕新兴产业“3+4”领域,完善创新政策,集合优质要素,突出重点突破。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培育“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自谋创业、自我提升、自有标准”企业集群。
11.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南通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海安等高新区升格为省级高新区。推动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尽快普遍建立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创新园区。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组建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12.实施“312”产业人才发展行动计划。以人才国际化为引领,充分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五、加快沿海开发
13.抓好规划、建设。编制完成沿海地区城镇总体规划、港区布局规划和通州湾开发战略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功能分区规划。继续抓好港口、产业、基础设施、载体、城镇、滩涂围垦等“六个一批”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南通滨海园区建设,开工三夹沙围垦及起步码头工程,加快推进腰沙导堤工程建设;支持各县(市)滨海园区打造特色基地。
六、增强开发开放载体功能
14.提升开发园区能级。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特色“区中园”。推动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申报省级开发区,启动中奥科技生态园建设。完成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规划和布局,跟踪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推动在沿海地区设立保税库、保税物流中心等特殊功能载体,启动申报准备工作。
七、优化发展环境
15.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国际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在政府系统组织开展“创新奖”评选。创新开发区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环评、稳评,为投资项目实施、地方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法制和市场环境。
八、提高组织程度
16.严格目标责任。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突破、勤于落实”,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作推进、协调、督查“三大体系”,市委督查室认真搞好“八项工程”、“八个领先”目标任务监测,市政府督查室按月督查落实年度13个预期目标、100项重点工作、10件4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既定目标任务完成。
17.强化政策创新。研究出台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中心镇发展等政策措施。继续按照“早兑现、快兑现”的要求,及时按月或按季兑现各类政策资金,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
18.改进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更加务实、扎实、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四项排查”、“三解三促”活动,主动沉到基层、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把民情、企情、舆情等各类动态信息搞准、搞细、搞实,帮助基层、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佛山稳增长调结构
惠民生的多项措施
为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佛山市关于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共提出了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35条具体的措施。
为扩大内需,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该市将谋划一批重点扶持发展的民间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适当优惠,充分发挥商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培育民间投资的环境和市场建设。
该市将从财政资金、税收优惠、行政收费、社会保险、土地价格等方面做好扶持企业的工作,加强对涉企行政性事业收费的管理,减免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涉企行政性事业收费项目。中小微企业涉及政府行政审批或日常监管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一律按现行规定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低限收费。
渔业等发展,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青岛稳增长调结构
促改革的七项措施
一是抓投资扩需求。注重投资的科技含量,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扩大投资来创造新的需求,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十个高端服务业千万平方米工程、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力以赴抓项目引进、促项目开工。各功能区要全面进入开工阶段,加快开发建设步伐。以项目开工为导向,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资源配置,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见实效。同时,要通过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外贸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二是推进城乡统筹。重点加快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和工业企业环保搬迁,抓好胶州湾岸线整理和河道综合治理,提升老城区的功能和品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重点镇小城市培育试点,规划建设好社区产业园区,促进人的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推进创新驱动。建立完善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千万平方米软件园和千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使更多创新型人才扎根青岛。
四是强化基础支撑。加快董家口港、邮轮母港、轨道交通、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特别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不断解放生产力,释放市场活力。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六是办好民生实事。做好大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抓好教育、医疗、文化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和民生工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市政府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要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以平安青岛建设为总抓手,做好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稳定。
七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坚持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清正廉洁、干净干事,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稳增长十条措施
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展企业帮扶;支持科技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加大外引内生项目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帮助企业融资;强化工业生产要素保障。
乐山市日前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十条措施,从政策层面、经济手段、要素保障、企业减负等方面,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健康发展,分级分类贴身帮扶,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在政策层面上,大力推进工业“双千双百”培育工程,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两高”项目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对千亿不锈钢产业园区的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不锈钢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下游企业加快发展。要求国家、省、市下达到县(市、区)辖内企业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往年欠到位的须于10月底前到位,今年的专项补贴资金12月底前到位。
工业经济稳增长十条措施,具有较大“含金量”。对下半年项目早开工、早竣工的,将特别奖励业主。对7―12月新开工并正常建设的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奖励业主3万元;1亿元以上的,奖励5万元;3亿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加快项目竣工,对7―12月按计划或提前竣工投产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奖励业主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奖励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确保全年工业投资323亿元以上,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65亿元以上。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对市级重点优势企业中的困难企业和县(市、区)政府确定的县级重点困难企业,要求环保、水务、住建、国土、人社等部门要落实好相关行政性收费缓、减、免政策。乐山银监分局牵头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清理金融领域对企业的不合理加价行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争用2个月时间解决有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针对企业产销环节,乐山市拿出具体举措,帮助企业开拓本地市场。市内由政府性资金建设的工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市场同等价近距离采购企业产品,并按时支付货款;市内非政府性资金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积极动员和引导市内房地产商、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及项目业主近距离采购本市企业的产品;加强市内产品配套,鼓励市内上下游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相互配套。鼓励企业加大产品展示、开展商贸洽谈,免收企业参加世界华商大会、西博会、中国科博会、珠洽会等各类会展平台展位费。
此外,乐山市还将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加大外引内生项目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帮助企业融资,强化工业生产要素保障,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
邯郸以项目为核心
稳增长促转型
今年,邯郸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增投资、上项目、优增量、扩总量,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作为一座以钢铁、煤炭、建材、电力等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邯郸面临加速结构调整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转型升级处在过坎爬坡的关键期。“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需要一大批重大项目作支撑。”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靠增量盘活存量、扩大总量、调优结构,破解结构重型化、产业资源化、产品低端化的问题,赢得新一轮经济大调整的主动权。
今年,邯郸市推出以40项重大项目、200项市重点项目、50项重大前期项目、1000项超亿元谋划储备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4251工程”。通过“外引”与“内生”两手抓,发挥比较优势、挖掘现有潜力,激发各级干部抓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结构优、建设进度快的特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强引擎”。
抓“外引”,借势借力引项目。邯郸是国家“两黑两白”(钢铁、煤炭和棉花、小麦)生产基地,19家央企在此设有分支机构。抓住这一优势,邯郸以对接央企、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百家央企进河北”以来已与21家央企签订了34个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1217.3亿元。
抓“内生”,依托现有企业上项目。邯郸工业门类齐全,有工业企业近9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0多家,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60多家。以此为基础,邯郸市推出“三年千项”工程,每个规模以上企业都新上一个重点项目,三年内使项目个数超过1000个,总投资超过1800亿元。同时,筛选邯钢、力尔型材、新兴铸管等100家发展潜力大的工业企业优先支持,到2014年底使百家企业营业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3800亿元和130亿元,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
以调动干部积极性为重点,推进项目建设攻坚提速。日前,邯郸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领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一支队伍、一条路线、一个标准,对全市重点项目集中观摩,现场点评,与会者实名打分,统一排队通报——这是该市继一月初之后再次进行观摩拉练,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攻坚提速。邯郸市建立了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观摩拉练、集中签约、考核激励、实时监测等常态化机制,市县领导联系40项重大项目,每月进行调度和现场办公,对每个县(市、区)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观摩,通过实地看、现场比、互相评,提振信心、加压促动。
唐山“壮士断腕”调结构
唐山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唐山市委、市政府认为,不做大规模的“弃旧图新”是行不通的,必须下决心全面推进唐山产业结构实现“由黑变绿、由粗变精、由重到轻”的历史性转变。
抓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是第一要务。今年以来,唐山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于5月30日前全面关停涉及钢铁、焦化、矿山、水泥、造纸、塑料、电镀等多个行业的199家严重污染企业,8月又取缔关停73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100项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年节能150万吨标准煤。
在严格执行落实国家和河北省“规定动作”的同时,唐山实施了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自选动作”,包括启动城市中心区9家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按环保部规定期限,提前3年完成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工作任务;对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工业企业,全部要求彻底停止使用地下水,使用中水或其他替代水源;对钢铁、焦化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变粗放为精细,变分散为集约是重中之重。在5年时间里,唐山先后开辟27家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累计达到277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6%。其中,精品钢材加工和装备制造业是其延伸产业结构的发展重点。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为此,唐山对高新技术、现代物流、休闲文化等新兴产业倾注更多精力。目前,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涌现出唐山国华科技有限公司、唐山百川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唐山开元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调结构”新乐章
“优化四个比重”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肖万民指出,长春工业经济“调结构”,要坚持“优化四个比重”:
优化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比重。以推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为目标,着力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努力培育一批新的支柱型新兴产业。
优化地方工业与中央企业比重。以提高经济抗波动能力为目标,加快地方工业发展,未来两年地方工业比重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汽车本地配套率由40%提高到45%,轨道客车本地配套率由35%左右提高到40%。
优化中小微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比重。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在全省率先实现突破,使民营经济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中小微企业户数每年增加2万户。
优化引进内外资比重和产品内外销比重。以增加外资投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份额为重点,从源头上调整本市进出口贸易结构,增强“出口”这架马车的拉动力,未来企业产品要实现三分之一为当地配套、三分之一国内销售、三分之一出口的“三个三分之一”目标。
通过增量转型积聚增长优势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对于转型中的长春老工业基地来说,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都要依靠发展,需要以增量转型来积聚增长优势。
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将成为工业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而“优化四个比重”则是当前发展的主题。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