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1年
2011年

切实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

发布时间:2011-02-25  |  浏览:
2010-12-21丹东日报
      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深刻分析了丹东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明年以及未来五年丹东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会强调要高度重视做好人才工作,切实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对跨越发展的支撑作用,这对未来丹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切实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相对于资源、技术、资本等物的因素而言,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看作是最宝贵的资源,强调人的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正从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发展的战略资源,正由各种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诸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资源。这一论断也符合我市实际和跨越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来推进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推动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切实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市委书记戴玉林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人才,可能带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可能发展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可能形成一项产业。有了人,才能有发展;有了人才,才能快发展。最富进取活力的人才,是我市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主要动力。这段论述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的扩展和深化,也为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所证明,为推进我市人才强市战略提供了更充分的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因此,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就要把人才工作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扩大人才总量、盘活人才存量、提高人才质量,为丹东大发展、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切实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保障”的理念。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也是发展的第一保障,必须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不抓人才工作是失职,抓不好人才工作是不称职”的理念,全力抓好、做好人才工作。在聚才方面,要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高端人才优先引进,努力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在引才方面,要打造一流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创业环境、生活环境,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在用才方面,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方法,不拘一格选人才,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育才方面,要着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这六支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党校、高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培养更多的科技型、开放型、创新型人才,促进人才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人才战略是台州强市的首要战略
2011-01-04台州日报
随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建设具有竞争比较优势的区域人才强市,成为全市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理解我市人才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与瓶颈,展望中长期人才战略的成效,最近,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纲要编制工作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牟惠康教授。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作为优先
作为专家顾问组成员之一,牟惠康教授参与了编制《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在他看来,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可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牟惠康说,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需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型企业家。比如美国的太阳能汽车,它的音响、大灯使用,消耗的不是石油,而是太阳能,达到了节油、低碳的目标。我们想造新能源汽车,就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支撑。
如发展海洋经济,传统的海洋经济主要以捕捞、海洋养殖、围海造田、海港交通为主,新型的海洋经济,可以从海洋中提取保健食品等。适合主攻沿海、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就得加大海洋综合开发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
如开发炼油、乙烯炼化一体化方面的石化产业,目前用石油原料生产出汽油、塑料等制品,以后,石油原料要变出几万种很难说出名字的产品,这就需要培养开发转型升级急需紧缺人才。
牟惠康认为,人才强市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在台州的具体实践。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未来10年,台州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更加显现。
陈铁雄书记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全面论述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强调人才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执政之基。在新时期、新阶段,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贯彻实施科学人才观,把促进发展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始终;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要着眼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抓紧抓好人才的开发与利用。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破解人才发展中的障碍与瓶颈
有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数60.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2.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7.5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5.9万人,高科技人才10.7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8万人;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1042.4人。高层次人才1.5万人,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138%、134%、100%。
台州现有的人才队伍,在总量、素质、结构上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应对人才竞争需要相比,都存在着许多不合适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紧缺,人才队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人才投入不足,集聚人才的政策力度欠大,人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人才开发的调控机制不够完善 ,人才优先开发的战略格局尚未完成。
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中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两种人才比较紧缺。装备、石化、医药等产业管理技术岗位有很大的人才需求;阀门、泵类、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缺乏管理技能型人才;家用电器、罐头食品等,缺少特色优势产业人才。
比如说,我市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的船舶行业,造一艘船,设计需要找外面的人来解决,动力设备要去外省买,说开了,造船的核心技术都是由上海、山东、德国、西班牙高级技师把关,剩下的工作就是由大量的电焊工操作完成。假如我们能得到核心技术的保障,那么,我市的造船业就能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做得更大。
牟惠康说,我市目前的人才资源总量、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等人才发展指标都还居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还有待提高,人才工作的环境有待改善。
如何破解人才发展中的障碍与瓶颈?他认为,应该从更新观念、优化结构与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解决人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将人才问题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要着力解决人才资源结构中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大力调整和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重点是要抓好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利用,要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紧缺人才,实施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重组。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打造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育才、引才、用才机制,既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既能够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又能够激发人才奋发向上,积极创业。
未来十年,台州人才发展新格局
台州过去的发展主要靠人才,今后的发展更要依靠人才。未来十年,是台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将面临转型升级、改善民生和体制创新三大战略任务。
十年后,我市的人才发展将是怎样一个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取决于人才规划纲要的实施效果与实现程度。
牟惠康认为,评估人才发展对经济社会与人才自身等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可通过经济效能、社会效能、科技效能和政治效能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评定人才发展的综合实力和贡献度。
牟惠康结合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人才发展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及“九大行动计划”,描绘了我市人才发展的前景。首先,人才发展的指标将位居全省前列。到2020年,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足够,结构优化,各类紧缺人才相继到位,一批名师名医名家涌现,台州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上升,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人才效能充分体现。人才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人才为实施“四大战略”和转型升级提供很好支撑,对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政治的贡献度大大提高。第三,人才工作的政策与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起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政策体系,建成具有竞争比较优势的区域人才强市。
实施人才战略 加快绍兴城市强盛的动力源
2010-09-06绍兴网
内容摘要: 近年来,绍兴市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市委组织部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紧紧围绕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促进各类人才集聚,着力提高人才的创业创新能力,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寻找不竭的动力源。
人才两字,区区五笔,却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强盛的动力源。
“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绍兴市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市委组织部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紧紧围绕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促进各类人才集聚,着力提高人才的创业创新能力,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寻找不竭的动力源。
明确目标 吹响人才“集结号”
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集聚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作为实现绍兴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抓规划、抓政策、抓协调、抓开发、抓服务、抓环境,着力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各地各部门纷纷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努力夯实基础,优化环境,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关注人才的工作氛围。
立足于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才健康成长服务,先后制定实施了人才工作“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开展了“党管人才工作机制研究”、“人才引进、流动、使用机制与环境研究”、“优化人才自主创新机制与环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与环境研究”等重点课题调研,先后出台了《关于引进和培养人才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0多项政策,先后组织实施了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工程。
到2009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5.3 万名,占总人口的15.0%,比上年增长8.1%,其中党政人才17365名,规模以上工商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41253名,专业技术人才363601 名,高技能人才189086名,农村实用人才41400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了“330海外英才计划”。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3年时间,引进3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高新产业、推动创新发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最高可给予500万元的创业支持、300万元的创投跟进和两年500万元的贷款全额贴息,足见市委、市政府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魄力与决心。
服务转型 引进高端人才智力
绍兴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绍兴市根据提升发展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重点支柱产业,培育提高清洁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规划实施珠宝首饰、铜加工等两大潜力产业的要求,明确重点需求,拓展引才渠道,积极集聚高端人才以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加大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凡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实行“一企一人一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招贤办法,使急需的紧缺人才在最快的时间内到位。采用大型专场人才招聘会、周六人才集市、公开选聘、网上招才、个别引荐、先挂后引等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到绍兴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到目前,全市共引进紧缺人才17.6万余名,其中硕士或副高以上人才4800余名。
总结推广了“柔性引才28法”。新成立了绍兴市院士企业联系服务中心,积极加强与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高端人才智力方面的合作,一大批高端人才智力与科技项目信息得到有效对接。
加强市校合作,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签署了全面合作、提升发展纺织业合作的协议,建立浙大技术转移中心,分别设立每年500万元的专项合作资金,在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了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中纺院江南分院,以这些为载体,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引入高端创新团队。
绍兴市还通过全市人才科技月、人才科技创新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创业创优竞赛等多种载体,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创新热情,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2009年,绍兴市精心组织开展了“人才·科技·创新周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工程院产品现代设计与技术创新论坛、第七届中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等活动。连续两年举办了院士专家绍兴行,来绍参加活动的院士专家达150余位,其中院士70位。成功举办了七届“海内外博士绍兴行”活动,累计参会的海内外硕博士近7000名,1000余人次与企业达成了合作或就业意向。这些主题活动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了一大批紧缺人才。
加强培养 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人才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市委市政府抓住人才队伍建设的牛鼻子,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提高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通过高端讲座、企业家沙龙、结对帮扶、网络学习等途径,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训,采取政府资助、模块化培训的方式,先后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了20多期EMBA高级研修班,开设“企业应对危机系列论坛”,先后举办各类高端讲座30多次。针对绍兴市企业在应对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突出战略管理、资源整合、品牌建设、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开发、危机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培训,启动了以“百家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提升”、“百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升”、“百家企业高绩效营销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百企强身”活动。2009年,市委组织部还积极把行动学习理念引入到对企业家的培训之中,采取“前期调研、集中学习、专题调研、答辩点评”四合一的培训模式,首次组织开展了面向五大主导产业企业领导人员的专题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培训规模以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3.1万人次,占总数的75.9%。
加快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培育。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市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重点项目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赴上海、大连等地学习考察,组织他们与院士专家对接,先后评选产生绍兴市高级专家20名,第七批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104名,认定公布领军人才培育对象87名、创新团队培育对象67个,积极推荐高层次人才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评选认定工作,全市现有省特级专家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选20名,省“151人才工程”人选重点资助对象2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5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35名。
绍兴市还成功探索了“超市式、模块化”蓝领人才培训模式,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资助办法,建立完善绍兴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带头人等评选奖励制度。投资1.22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首家公共实训基地,优先设置与绍兴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相配套的10余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公共实训基地为龙头,以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培训基地为基础,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体系。建立技能人才培训超市,采取“基地与企业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方式,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截至目前,全市共培养高技能人才35526人。
建好平台 让人才成就梦想
围绕产业发展搭建人才创新的平台,承接一支支充满活力和创新激情的团队,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这不仅对于一个产业发展很重要,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绍兴市着眼于加强“区域科创中心、产业共性研发平台、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学研合作”五位一体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为各类人才开展创新活动、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舞台。
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安排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以浙江省现代纺织与装备、现代环保装备等十大创新平台为重点,建成一批研发能力强、产业辐射广、运行机制活的科技公共创新平台,加强对各地的示范引导。起草了《关于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若干意见》,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以上10家,有效促进了绍兴市创新型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全市用于重点创新平台建设的资金达6.4亿元,为人才创新创业、成就梦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至今,中纺院江南分院已建成了三个中心(染整技术开发中心、新材料技术开发中心、纺织品质量检测认证中心),三个窗口(纺织品认证、纺织信息港、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已有2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入住;4家省级创新平台运作顺利;全市已建有博士后工作站23家。
2009年,全市141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79项,其中国家级93项。申报专利1194项,授权专利914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312项,授权124项,申报国际专利 9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2项,国家标准144项,行业标准109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4个。
“有多大的能力,就给你多大的舞台;有多大的贡献,就给你多高的奖励。”为优化激励措施,在公共财政投入上,绍兴市每年设立不少于36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其中市本级1500万元,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在薪酬激励上,制定实施《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加大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成果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采取要素入股、利润分红、期权股权手段加强对人才的薪酬激励,人才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
强化保障 让人才安居乐业
让引进来的人才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以一流的环境吸引并留住一流人才,也是近年来绍兴市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解决企业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2006 年,市本级率先启动了4个点共12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建设,随后,各县(市、区)通过多种途径推进这项工作。全市先后建成人才公寓3659套,面积达 319670平方米。对企业的高层次、紧缺型创新人才,通过购买专家楼、租赁人才公寓、补贴房租和住房公积金等方式进行补助,让引进来的人才住得安心、舒心。
绍兴市还不断优化对人才的各项服务,每年组织高级专家、拔尖人才开展疗休养活动和健康体检。注重发挥专家博士联谊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联谊会、硕博士联谊会等协会的作用,通过举办茶话会、座谈走访、外出考察等活动,加强与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继续实施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每年举办绍兴市高层次人才新年茶话会,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人才慰问活动,不断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日常联系与服务。
江苏丹阳实施人才战略,抢占发展制高点
2010-12-24 丹阳新闻网     
“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打造千亿产业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完善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机制,吸引了各类优秀人才加盟我市发展,抢占了发展制高点。其中,高层次海归人才、企业家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是我市人才培育和发展工程的重中之重,他们成了我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保持“三个高于”的发展速度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感受五年: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一级棒”
本月15日,我市举行迎圣诞联谊晚会,市领导与涉外企业、机构人员和海归高层次人才等欢聚一堂,以期将友谊之手握得更紧,将合作步伐迈得更远。
作为海归高层次人才代表,精密合金厂人才团队负责人陆敏在会上怀着激动的心情说:“2008年5月,我从美国回到丹阳。在丹阳工作的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丹阳为我和我领衔的人才团队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帮助我们迅速形成了熔模铸造能力,为国家大飞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我们承担了与两个国家‘973’计划配套的产品研发,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获得了美国GE公司的认可,成为GE公司在中国内地第一家热加工部件的一级供应商。来丹工作后,我们工作上得到了丹阳的大力支持,生活上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获得许多高级别的荣誉,最近又成功入选‘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并高居榜首,赢得了全省入选的8个团队中惟一的A类资助。在我看来,丹阳的人才创业创新环境真的是‘一级棒 ’!在这里,我成就了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也坚定了扎根丹阳,为丹阳跨越发展贡献才智的决心!”
数字五年:建成了逾12万人的“人才大军”
五年来,我市建立了1500万元的海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引进了55个留学生创业团队、10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有6个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入选镇江“331”计划,8个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五年来,我市有120名优秀的企业接班人、创业者和企业高管被确定为“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对象,市人才基金中专门划拨了100万元培养资金,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高等院校培养深造、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现代化大型企业挂职锻炼。目前,全市共有10名企业家被列为省“双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3名企业家被列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五年来,我市在重点企业每年评估认定5-10名“首席技师”,在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中每年评定3-5个“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对来丹实习和工作的大学生、研究生,发放每月300~2000元的生活补贴。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市培养高技能人才力度进一步加大,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累计超过了1000万元,为企业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1500余人。
此外,我市还确定和资助了50名相关产业的领军人才;引进了7名院士、2名外籍院士。
站在与下一个五年的交结点上,我们自豪地发现,全市各类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2万人。
解读五年:“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
五年来,我市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才,得益于我市始终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实行“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领 导科技与人才责任制考核体系,采取“因才制宜”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举措。
2008年年初,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初现端倪,不少高层次人才在发达国家开始“贬值”,开始寻求到中国发展。镇江市委常委、我市市委书记李茂川敏锐地觉察到,丹阳以低成本在全球招揽人才的时机已经到来!因此,他向全市喊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高层次海归创新创业人才比黄金还重要,比黄金增值还快!”
随后,在历次引进高层次海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活动中,李茂川都关心 、参与重要节点。如,他参与了卡威 、巍华 、平面转立体等项目的人才(团队)的引进,还曾经演绎过现代版的“萧何追韩信”的故事。正是在他的关心下,在引进卡威高层次海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中,我市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从洽谈到人才团队及项目的落户。
众多的高层次海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表示,在与李茂川的“打交道”中,他们无不为我市引进人才的热情 、诚意所感动,无不为揽才的“丹阳效率”折服,同时对今后在我市的发展信心也大增。
事实上,五年来,只要是人才,李茂川等市领导都高度重视,他们引领了我市人才工作加快发展,促使我市形成了人才的“强磁场”。
关键词:高层次海归人才
畅通引才的渠道。2008年,我市成立了副科级建制的“海外留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海归人才的对接服务和保障工作;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站,先后与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等组织合作,成立了8家海外人才联络点;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举办了多场科技人才洽谈会,场场火爆;定期邀请高层次海归人才团队来丹进行项目推介、企业对接;开展以才引才活动,利用已落户的海归人才团队为我市引进新的人才团队;通过网络及时向高层次海归人才发布我市人才方面的最新需求信息、优惠政策和各种办事程序等,并提供在线信息反馈服务。
搭建人才发展舞台。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高层次海归创业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政策扶持;注册了5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了1亿元的丹阳市阳光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财政划拨500万元的人才发展基金 、5100万元的科技发展资金,向上争取各类科技扶持资金2.5亿元,为人才项目的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建成占地1500多亩的高新技术园区 、海归人才创业园和国际生物工程科技创业园,为高层次海归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创新载体;搭建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家,为高层次海归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
营造拴心留才环境。对于在我市购房的高层次海归人才,我市给予10~30万元的住房补贴,并在两年内给予博士每人每月3000元的生活津贴 、硕士2000元的生活津贴,特别优秀者还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建设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优良的人才公寓,协调解决人才项目申报、购房 、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及时办理外国国籍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证》,吸纳他们为市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会员,提供医疗保健 、培训进修 、人才休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同时,通过干部定期走访慰问 、集体座谈和举办酒会等形式,及时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全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和家的温馨。
关键词:企业家人才
我市实施了“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工程,开办了“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开设“名家讲坛”,开展“丹阳企业家高校求知行”活动,定期培训企业家人才。今年,我市还举办了一期由41名企业家组团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企业家科技创新培训班;支持和鼓励企业家人才参政议政,让他们在参政议政中增长才干;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企业家人才的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给予30万元奖励,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给予20万元奖励,获得省级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给予10万元奖励,成功上市按募集资金的5%一次性给予奖励。
关键词:高级技能人才
我市出台了《丹阳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办法》,设立了“奖励基金”;开展“名师带高徒”、技能比赛等活动,坚持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加快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批研究生实践基地和32家产业特色鲜明大学生实习基地,为高级技能人才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平台;着力推进丹阳职教园建设,加快“本土化”高级技能人才培育进程。
变化五年:“人才基石”抬高了城市“高度”
五年来,我市通过强化人才支撑,突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转型 、跨越发展,城市“高度”也随之逐年提高。
人才驱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由过去的以注塑件 、冲压件为主向汽车电子 、模块化部件 、汽车新材料 、特种整车转变,出现了汽车CAN总线 、电动助力转向器 、电涡流缓速器 、直流无刷电机 、空调控制器 、越野车底盘 、第三代消防车 、电动微卡 、环保内饰材料等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眼镜产业向功能镜片 、专用树脂单体 、高档镜架材料方向发展;纺织业向特种功能面料转变;五金工具向特种钢 、重大装备转变;化工 、木业向精细化 、品牌化转变。
同时,人才有力支撑了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新材料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化工基础材料的醋酐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特别是煤制乙二醇技术世界首创,被列为中科院60周年十大重大创新成果之一 ;玻璃纤维 、碳纤维技术全国领先,碳纤维投产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巍华合金有限公司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合金大型精密浇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第三家(中国第一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新能源产业悄然兴起,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组片 、薄膜太阳能 、锂电池材料 、氢燃料电池等一批项目正在开发启动阶段。十二寸晶元 、角速度传感器 、大容量电容器 、平面转立体影视的数字技术 、光扩散膜 、便携式制氧机 、数字x光机等产业技术处于国内技术领先水平,使得我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站在了高端。生物医药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五年来的人才工作实践和探索,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最快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 、镇江和苏南平均水平,圆了多年的赶超梦;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连续6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两次入选“中国魅力城市200强 ”,去年又入选“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并荣获“最具竞争力奖”。
丹阳,这座江南古城正在快速成为长三角最具竞争力 、最具魅力 、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型城市”!
苏州市以人才战略为先导引领产业转型路径分析
2010-05-25新华网江苏频道
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苏州市将经济发展与人才开发紧密结合,抢抓国际金危机带来的人才分布格局重构契机,在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以人才战略为先导,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 
——优化人才结构成为苏州产业升级战略选择。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苏州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7700亿元,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苏州高度外向的产业结构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和依附外需的困境进一步凸显,同时受到来自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冲击,产业发展模式到了必须做出调整的关键时期,即从资本投资驱动向要素升级驱动转变。
“要素升级,尤其是以技能升级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短缺的商品和稀缺的机器装备,而是特指稀缺的关键技术和技术人员以及稀缺的自主知识产权。”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正视苏州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人才率先升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亟需求解的难题。
长期以来,苏州始终将经济发展与人才开发紧密结合,以人才强市战略服务和策应经济发展战略,相继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两次历史性跨越。目前,苏州已进入人力资本结构高端化对产业结构的提升阶段,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将决定产业结构的创新和升级空间。然而,受发展阶段限制,跨国公司往往总部承担研发而将生产基地落户苏州,导致该市对低端操作工的需求旺盛而对知识型人才吸引力不足。
由长三角地区多名专家主导的《基于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战略研究》课题组调研发现,目前苏州以制造业为典型代表的各类人员分布中,普通工人占比超过80%,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虽然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有高地、无高峰的人才现状严重制约苏州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的吸纳力度。优化人才结构已经成为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立平说。
——“三大法宝”助力苏州“栓心留人”。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人才格局重构。苏州市委、市政府抢抓人才加速回流机遇,把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世界范围内招贤纳士,探索出了“栓心留人”的“三大法宝”。
一是政策到位,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成长制度环境。
近年来,苏州市先后制定出台了30多个政策文件,形成了包括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人才政策体系。从2004年起,苏州市即设立人才开发资金,至2009年已累计投入9575万元;2007年开始,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对来苏创新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给予20-100万元的安家补贴和不少于200万元的科技专项经费等优惠政策;2010年,苏州市推出“姑苏人才计划”,将在5年内投入30亿元,引进、培育并重点支持100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0名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惠及近30000名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高、中级技术、管理人才,同时在全市建成20个重大科技平台、800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器。
苏州恩巨网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黄学民告诉记者,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困扰是资金短缺,自己作为“双创人才”来苏后,不但获得10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和70万元安家费,同时苏州市各级政府还积极帮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在政府的引荐下,目前已有一家德国企业增资入股,大大减轻了公司运转的资金压力”。
二是服务贴心,着力打造富于功能性和人性化的人才发展平台。
3年前,贝尔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继明像所有学成归国人员一样,跑遍国内各大城市,希望找到理想的创业地点,最终他选择了苏州工业园区。刘继明说,是苏州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的高效创业服务体系吸引了他。
“不仅所有行政服务项目‘一站式’办理,甚至连小孩回国入学读书的小事,都由园区帮忙办理。政府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几乎什么都不用操心,拎包即可办公。”刘继明说,如今他的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近年来,苏州市大力推进人才载体建设,先后建成38家各级各类科技孵化机构,集办公、实验、中试、量产等配套功能于一体,形成了专业化、集约化的创业创新平台。
三是机制开放,不断创新引才方式,开拓引才渠道。
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组团赴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招募人才,并加强与海外留学生组织和华人团体的联系,在海外留学生高集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个海外人才联络处。
同时,加快推动人才开发社会化。目前,已有8家内外资中介机构成为苏州人才引进合作伙伴,15家海外华人社团、留学生组织和学术机构成为苏州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30多家国内知名高校的科技、人事处长成为苏州人才工作特聘专员。
——人才战略由保障型向引领型“转身”。
苏州人才开发已跨入量质同步提升阶段。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0万人,年增长率连续8年保持15%以上,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1440余人。同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2007年以来,先后有78人入选江苏省“双创引进计划”,1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数量位列江苏省首位。
人才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放大。统计显示,2009年,苏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12.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2%。在苏州工业园区等产业水平较高的地区,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姑苏人才计划”的实施,不仅营造了个性化的人才环境,同时打响了苏州人才工作的品牌,扩大了苏州在海内外高端人才间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人才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含了人才引进、使用、培养、评价、激励及保障等诸多环节,需要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王立平表示,产业与人才结构的互动规律决定了人才政策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实时调整,如果说前一阶段苏州的人才工作是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下一阶段则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苏州将在主抓人才引进的同时,探索构建多元的人才开发和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逐步放宽人才中介机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外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在人才中介服务行业开展放宽和取消外资投入比例限制的试点,通过政策吸引国际知名人才机构进驻,提升苏州人才中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苏州市还探索建设高效率的人才管理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吸收社会各界的投资及馈赠,组建苏州人才开发基金,以低风险、稳定收益为原则进行市场化操作,发挥资金的集约化效率,保障人才投入资金稳定、持续增长,有效落实各项人才资助项目。
江苏:激活“第一资源”引领转型升级
2010-05-24-新华网江苏频道
从5月28日起,江苏省常州市的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将领到一张“海创卡”,手持这张卡,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服务及生活难题将通过10部门联合开设的“绿色通道”一站式解决。
小小一张卡,却是江苏省抢抓人才、服务人才的生动缩影。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江苏省以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盘活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资源”主导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江苏省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也不逊色。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
然而,江苏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分别为6.4:54.1:39.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0%,这让江苏清晰地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不足,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最可依赖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最可争创的优势就是人才优势。”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说,当前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因素已不仅仅是传统的技术和资金,而是将由人才资源决定其成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彪教授认为,人才资源在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现实需求的同时,还将引领和主导未来产业格局的发展方向。
当前,大规模的转型升级浪潮正在江苏省强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物联网)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成为该省发展的重点。在今年4月召开的江苏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上,该省又提出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三大计划。
“上述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和引领。”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说,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首位,人才高地建设初具规模,但与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在于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相对紧缺,有高地、无高峰的人才格局亟需打破。”
因此,把握全球人才结构重组这一重大契机,积极参与海内外人才竞争,加大对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的吸纳力度,已经成为江苏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选择。
全面释放“第一资源”能量
郑卫国,曾是全球最大基因检测公司的技术部门负责人。4年前,他被无锡市引进领军型海外人才的“530”计划所吸引,毅然回国创业。
100万创业启动资金、500平方米工作场所、100平方米公寓住房……在一项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郑卫国的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快速成长。2007年底,该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个DNA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鉴定,进入产业化生产,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
像郑卫国这样的创业故事,在江苏已不是孤例。早在2003年,江苏省即明确人才强省的战略目标。2007年,开始实施“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每年向海内外引进2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一次性给予每人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在省引才计划的带动下,全省出现了竞相引才的生动局面。如2007年开始,苏州市启动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2009年,无锡市启动“无锡千人计划”;从2009年起,徐州市组织实施“515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等等。
截至2009年底,江苏省市县三级共资助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600多名,6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这些人才80%来自海外,7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
泰州市是江苏省中部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但近三年来,在人才战略指引下,先后引进了140名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军人才,集聚了62家国际知名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中国药谷”呼之欲出。
在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同时,2008年起,江苏省每年从高校院所、机关部门选派“科技镇长团”,加快推进校地合作;2009年,又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着力打造新型科技企业家队伍,全面激活人才资源。
近日,“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计划启动实施,对引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除给予核心成员每人100万元补贴外,还将连续3年给予团队每年1000万元的科技项目经费资助。
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用作引进人才专项资金。
构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底,江苏省人才资源总量76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6万人。当前,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江苏省,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之地,让各类人才在江苏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今年55岁的张晓兵是2004年江苏沙钢集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冶金专家。2006年9月,他出任沙钢板材组负责人,接手板材产品及市场开发。至今,张晓兵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发出80多个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并实现批量生产。
江苏省突出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用实招激发企业人才开发的内生动力。目前企业引进的博士,省财政给予奖励,县(市、区)每月给予2000-5000元的补贴;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企业加强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平台建设。
据了解,通过政府投入的带动,江苏企业投入人才和科技的经费逐年攀升,2009年,全省企业人才开发投入60多亿元,研发投入达55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83%。
江苏各地十分注重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目前,全省建成苏州工业园、南京软件城、常州动漫城等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达到200家,吸引266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和一大批国内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设立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各类创业投资骨干机构160家,创投资金规模达300亿元;每年开展“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活动,评选表彰10名业绩突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创新创业风险分担机制,省成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科技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江苏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让“第一资源”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苏州人才投入要不少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
2010-01-25- 苏州日报
引进一个人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影响一座城市。作为地区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苏州如何建立起支撑和引领产业高地建设的人才高地?近日,市委出台《关于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五年内,市、县(市、区)各级财政用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奖励和工作运行的投入,不少于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1%。据了解,我市如此引才力度,在周边城市中还很鲜见。
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当前,苏州正着力推动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人才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人才高地建设是增强苏州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智力集聚的主要平台,目前我市80%左右的人才集中在企业。为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意见》明确,要积极推进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总的要求是,坚持服务发展,实施积极的人才先导战略;坚持科学谋划,抓好人才发展的宏观布局;坚持突出重点,积极推进企业人才优先开发;坚持开拓创新,构建人才体制机制新优势。同时要坚持把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推进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战略:人才资源开发要与转型升级相协调
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优秀的人才,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作支撑。
《意见》明确,要积极推进人才增长的方式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以人才结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才工作从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向引领经济发展转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的创新创业环境。
要着力强化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人才战略谋划。进一步深化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战略研究,以人才高地建设支撑和引领产业高地建设。编制《苏州市2010-2020年人才强市战略规划》,加强对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指导和有效管理,进一步强化我市中长期人才需求总量、素质和结构的预测分析,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确保苏州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转型升级相协调。
目标:两年引进1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意见》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招才引智,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力争到2012年全市新引进1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300个创新创业团队,重点资助150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新增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总数达到50名左右,计划到2012年政策支持150名左右科技领军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赴境外培训;同时,实施新技师培养倍增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建成1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单项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年实训5万技能人才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50:2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创新,是苏州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引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和人才创新的重要标志。《意见》明确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引进100名实务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高的知识产权服务人才,500名专业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知识产权高级管理人才,2000名具有较强知识产权研究管理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良性发展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格局。
载体:为人尽其才建好三大平台
各类人才为苏州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作用,需要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功能性“舞台”。为此,《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为人才精心打造三类平台:
——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要围绕苏州重点产业发展,突出创新创业主题,坚持市、县(市、区)联动,每年组织开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宣传推介苏州的人才政策和创业环境,拓宽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促成高层次人才与科技项目、创新载体、创业资本等多元要素的对接整合。
——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国家和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政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总结推广“科技镇长团”扩大试点工作经验,扎实推进教育部“蓝火计划"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推进产学研深层次合作,加速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和智慧资源向苏州转移。组织开展“创业姑苏”青年精英创业大赛,鼓励各类优秀青年人才携带创业项目到苏州孵化。
——企业研发平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具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的本土科技骨干企业。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进站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鼓励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大力引进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平台。
保障:健全四大机制优化人才体制环境
经济转型升级要靠人才来推动,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靠完善的体制环境来推动。《意见》明确,要优化四大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的运行和管理。
——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职能。建立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健全人才工作组织网络,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建立人才投入保障机制。发挥各级政府人才投入的主导作用,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逐步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县(市、区)各级财政共同分担,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经费投入机制。
——完善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县级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健全完善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导向。
——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对重视人才工作并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成效突出、业绩明显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国外实施人才战略的启示与借鉴
2010-07-07中国信息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于人才的认识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才资源被认为是保证国家强大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全球化时代的首要战略资源。西方发达国家不仅着力培养和使用人才,而且更凭借其各方面的优越条件吸引国外顶尖人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世界各国实施人才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进入21世纪,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战也愈演愈烈,高技术人才流失已威胁到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安全。无论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是印度、韩国、新加坡、阿根廷、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一系列有关人才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改革性举措。他们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美国:经济发展史就是人才资源开发史
从建国之初的人才贫国逐步走向人才大国、人才强国,美国不但在起步阶段注重人才战略,而且在发展、腾飞阶段更是持续依靠人才战略。美国从建国之初就很明智地选择了一条聚集人才的战略,即从海外招揽科技人才,特别是二战以来,美国利用种种方法和手段将欧洲乃至全球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吸引到美国,他们的贡献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得美国迅速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领先者,为美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家、学者、教授,不分年龄、信仰、国籍和民族均可优先移入。20世纪90年代,布什总统又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种专业人才移居美国。从1990年开始,美国还实施了H—IB签证计划、“绿卡制”,给予入籍优惠,使大批的留学生学成后定居美国。
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美国强调民主竞争,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美国人才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很高,住房、医疗、保险等实现了社会化,劳动力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可以自由流动;注重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实行自由择业政策,各级人才都是通过发达的人才市场进行聘用;实行激励为基础的工资福利制度,对员工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工作,不断增加公司的收入起了较大的作用。
日本:力主扶植本土高科技人才
2003年10月,作为日本科技政策最高决策机构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提出了《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意见》,该文件围绕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就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提出了一系列积极而切实的政策建议,力主扶植本土高科技人才,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才意见》的主要观点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的科技人才培养能力;通过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构筑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根据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管理型科技人才的开发;通过科技体制和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促进年轻科技人才健康成长;有效利用各类社会科研资源,积极发挥女性和高龄科技人才的作用。
目前,日本社会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随之而来的人口减少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认为,从长远来看,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是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拥有不同教育、文化等背景的外国人才独有的想象力和策划能力,能够提高日本经济社会的活力和国际化程度。为改变在吸引海外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方面的相对劣势,日本从推动海外人才就业、改善其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采取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2007年10月1日,日本经过修订的《雇佣对策法》开始生效,这部法律明确将促进留学生等具备高级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外国人在日本就业提升到国家级雇佣对策的高度,规定雇主有义务改善雇佣管理,使海外人才获得适当的受聘机会,并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此外,日本政府还就雇主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改善外籍劳动者雇佣管理制定了指南。指南要求,雇主在外籍员工的考评、待遇、安置等人事管理方面实现透明化,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2008年7月29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务省和法务省等6个中央机关拟定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的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吸引30万留学生到日本学习,从而降低直接从海外引进高级人才的难度。
印度:软件业发展中的人才战略
印度软件业奇迹般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其人才优势,人才资源开发和培养战略的成功实施是印度软件业迅速发展的第一要素。印度拥有合格的电脑软件人才每年以50%的比率递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人才储备库。这些人才不仅通晓数学和英语,而且具有合格的专业水平,具备设计和管理全套工程的能力,能够不断创新和创造高质量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度还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培养高水平、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即按照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形成人才梯队结构,同时千方百计地吸引海外留学或工作人员回国创业,为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印度始终以一种宽容和大度的姿态容许人才跨国就业,把跨国就业作为一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渠道。几十年来,印度的大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到国外去求职,尤其是6所完全与国际接轨的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每年都有80%左右到国外就业。正是这些所谓的“外流”人才,为印度的软件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之中,有的给印度介绍客户,有的为印度提供信息,有的直接在印度投资,有的则回印度开公司办工厂,这些已在西方国家经受过锻炼的高级人才,在印度的软件业发展中起到了国内人才无法起到的桥梁、纽带和种子作用。
澳大利亚:人才战略是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
澳大利亚政府实施的国家人才战略对澳大利亚连年的经济扩张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澳大利亚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大学扩招并鼓励年轻人尽早参加工作,以免毕业后同一层次上的人才过分集中,劳动力市场难以消化。注重对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中等技术人才进行培养,与行业和学校一道努力,在全国逐步办起了大量技能和继续教育职业学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多层次的实用人才,使澳大利亚教育沿着健康、务实的方向发展。
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方面,澳大利亚有着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定,如《公平就业法》、《行业民主法》、《健康安全法》等。不同档次人才的工资标准都由法律固定下来,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律向应聘者支付与学位相对应的工资。用人单位一般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招聘相应技能和知识层面上的人才。这一法律保证了人才学以致用和不被滥用。澳大利亚的人才中介行业非常发达,人才中介机构依法注册,受《合同法》和《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条文的保护和约束,按照市场规则自行运作,政府不予干预。人才中介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从用人单位取得回扣,而不向应聘或被招聘的人收取服务费。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选择若干个人才中介公司,为之提供总计约2亿澳元的资金支持,委托他们为失业者就业提供服务,澳大利亚政府录用公务员也会委托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行。
启示与借鉴 
世界各国成功的发展经验表明,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能迅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综观世界人才的发展趋势,各国推动人才发展的成功实践,既为我们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对我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一,建立开放的人才观。各国不仅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而且采取各种措施,从世界各地挖掘人才为我所用。在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中,德国结束了长达25 年几乎不召外籍工人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挖掘人才。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及其领导的政府承诺,支持德国从欧洲以外的国家吸引三万名外籍高科技人才,以满足国内信息和通信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英国则放宽对高级人才及其家属永久性居留权许可证条件,争夺世界高科技人才为本国服务。澳大利亚向企业界发放了大量引进高级人才的临时签证。瑞典通过实施积极的移民政策,招揽本国急需的短缺高科技人才。加拿大在2000年专门设立了一项加拿大研究学者计划,拨出9亿加元的专款,计划在2005年前,在全国设立2000个加拿大研究学者席位,以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巴西从2002年4月起实施“人才签证”移民计划,允许那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外国人移民入籍。
第二,实施人才规划。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青年人才。为综合培养各类人才,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240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大力培养优秀的综合型人才。韩国政府在全国设立了15个“科学英才教育中心”,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培养,为国家科技发展储存后备力量。加拿大非常重视对人才特别是硕士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在2010年前,每年硕士与博士毕业生人数增加5%。
第三,重视人才立法。人才工作应从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向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为主转变,不断建立和完善包括人才培养、引进、流动、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并及时将实践证明正确、成熟的人才政策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美国为吸引外国优秀人才,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论国籍、资历和年龄,只要具有美国需要的一技之长都可优先入籍。俄罗斯于2002年3月通过了《2010年前和未来俄罗斯联邦科技发展基本政策》,对完善科技领域干部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物质待遇和社会保障,防止青年科技人才和高尖端技术人才流失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措施。英国于2008年正式实施“记点积分制”移民制度。
第四,发展国际性人才市场。培育国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挖掘他国人才,减少人才流动限制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各发达国家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在美国,无论是招聘还是就业择业都十分自由,形成了政界、商界、学术界三位一体的人才互动机制,人才可以在三者之间自由流动。为了让人才与用人单位接触更方便,德国人才管理部门建立了信息丰富的人才信息系统,尤其是高级人才信息系统。阿根廷改革体制,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研究人员在企业研究结束后可以留在企业,也可以返回原科研单位。
人才战略“双城记”对话录:一座城市的“才气”
2010-07-26无锡日报  
无锡VS南京
对话嘉宾 南京市外国专家局局长 吴瑕
南京市人事人才研究所所长 季文
南京日报》记者李芳、毛庆
虎踞龙盘。人们常用这四个字形容南京,一是说其地势险要,二是比喻此地常为英雄豪杰所占据。
南京的历史上还曾有个凤凰台,凤凰在此翔集遨游的美妙传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多“才气”。
有凤来栖,英才云集,正是南京这座城市步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新阶段,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新追求、新期待。
近日,记者专程奔赴南京,深入园区、高校、政府部门采访,追寻南京在人才战略上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对无锡有所裨益。
构筑平台——珍惜“禀赋”,累积“人才优势
记者:六朝古都,省会城市,名校云集,历史和现实似乎都很垂青南京。在我们眼里,丰富的人才资源一直都是南京的“禀赋”。
对方嘉宾:从数据上讲,这个说法是成立的。南京现有高等院校61所、科研院所600多家、各类科技人员70多万人。南京可称得上是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记者:作为兄弟城市,我们注意到南京并不仅仅满足于“禀赋”,南京市委市政府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等多项举措,努力将人才做成南京的“绝对优势”,加速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对方嘉宾:许多工作确实是一步一步在努力地做。虽然南京蕴藏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创新潜能,但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海内外人才和智力供给信息交流互动,近年来,南京努力搭建了“中国南京留学人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 “中国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 “海外定期的招才引智活动”三大平台。
记者: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南京留学人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已经成为一个人才交流盛会。我们看到一份资料,仅去年11月举办的“留交会”就吸引了周边城市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代表以及海外留学人员代表等共4000多人参会。
对方嘉宾:的确,那次大会吸引了近300位海外留学人员带着150多个创业项目、100多个技术合作项目参会。无锡也成为了这一人才盛会的协办城市。
记者:我们在媒体上看到一个细节,今年2月南京申办青奥会代表团奔赴温哥华,同行的居然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团,可见南京招才是“见缝插针”啊。
对方嘉宾:从2003年起,南京启动了海外引才计划,当时叫“招商大使计划”,旨在招聘有人脉关系、有信息资源,而且有服务热情的海外华人作招商大使,如今这支队伍已形成了200多人的规模,分布在十多个国家。
记者:这就相当于在国外建立了一个专家资源库。
对方嘉宾:近年来,南京又启动海外人才工作站的布点工作,目前,南京已在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未来3年,南京将全面实施“紫金人才计划”。
务求多赢——“双创”模式,促进人才深度利用
记者:近年来,政产学研携手逐渐成为城市科技创新创业的新引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样的情况还是不少:一方面高校不少科技成果在成功创新后,却遭遇到转化的瓶颈,最后的命运是变成一篇论文“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常常遇到技术难题,遭遇 “成长的烦恼”。
对方嘉宾:这个问题很多城市都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就曾是南京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的写照。从2007年开始,南京探索“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人才工作模式,高校和园区打通了产学研合作“最后一米”障碍,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记者:前不久,我们在网上看到鼓楼区与南京工业大学就共建“海内外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创新、创业载体”达成协议,将“双创”这一模式再度升级。
对方嘉宾:是的,所谓“双创”载体的建设,就是将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创新区(新模范马路校区)作为领军人才创新的重要载体;鼓楼区、高校、民间资本等通过合作,共建物理空间作为领军人才创业孵化载体。
记者:这就是“多方合作”,把载体做得更圆满,吸引领军人才来创新创业。
对方嘉宾:具体来说,就是南工大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岗”,为领军人才提供创新载体;鼓楼区为领军人才提供创业支撑,形成“创新在工大,创业在鼓楼”的格局。南工大提供专职编制、教授(研究员)岗位,根据需要配备研究团队、建立相关研究所;聘期内南工大对每一位领军人才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实验室;鼓楼区对每一位领军人才提供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验仪器设备等条件建设。
记者:这种把创新和创业“两翼”融为一体的引才、用才模式的确很有新意。这和无锡“530”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是,南京将高校、企业和人才进行了更紧密的衔接,一方面,利用政策、服务等手段为科技项目产业化提供落脚点,另一方面,利用人才的学术优势反哺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对人才进行深度利用的同时,形成多赢局面。
对方嘉宾:没错。其实无锡实施“530”人才战略走在了全国前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南京市领导曾在多种场合介绍过无锡经验。
记者:城市之间互相启发、良性互动,都是前进的动力。“双创”模式就对我们很有启示。
对方嘉宾:根据相关协议,领军人才聘期内所取得的教学、科研等成果均属职务成果;以大学为依托单位,根据创新计划安排,申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鼓楼区设立科技型生产经营公司,三年聘期内完成创业孵化过程。领军人才所创办的企业孵化毕业后进入鼓楼区产业化。
人文绿都——服务创新,储备雄厚人力资本
记者:都说,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如今“引才”已不仅仅是拿出资金,更重要的是营造优良环境,而其间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
对方嘉宾:是的,只要是人才,不仅要想方设法引进来,还要千方百计留下来:企业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创业园免去大笔租金;买房困难时,创业园给出“包住” 福利……不仅如此,南京还建起了四大辅助平台:市级统筹协调平台——由市领导定期召集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双创”运行中的方向性和政策性问题;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全市1500台套仪器设备,建成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以政府补贴方式供人才免费使用;专业化投融资平台——设立“南京科技银行”,通过贷款风险补偿、利率优惠补贴等政策,提供资金解决方案;人才高端发展平台——推行“双导师”培养制,首批精选100名高端人才,由在宁的79名两院院士担任“创新导师”、数十位科技型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帮助做大做强。
记者:这四大辅助平台很到位,也有新意,“后援”的力度确实很大。
对方嘉宾:四大平台的建立,放大了“双创”的创新效应。仅3年时间,南京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00余人,其中,75% 拥有博士学位,60%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大学或曾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先后有2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从“双创”模式建立至今,全市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已由26%上升到41%。
记者:我们了解到,目前南京正加紧酝酿海外专家特聘制度。相比于去年发放的人才“蓝卡”,“海外专家特聘证”可以称得上“VIP蓝卡”。
对方嘉宾:因为建设“创新南京”,我们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提出了更高目标。目前,南京的人才总量突破了145万人,高端人才数量突破了15万人,海外归国留学人员1.2万人,均列全国同类城市前三强,城市人才竞争力名列全国第七,较2007 年前移三位。
《南京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09-2020)》中,南京谋划了人才工作路线图:实施人才体制创新、人力资本优先投资、人才国际化发展、人才幸福指数提升等六大行动计划,推动人才资源开发走“优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把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注入雄厚的人力资本动力。
对话感言
(一)观点:“人才战略”不是孤立的引才、用才,而是与整个城市的创新发展体系建设融为一个整体。
去年,南京成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不少专家认为,这是南京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机遇。在为南京人才战略“献智”时,有专家建言,南京应当走出一条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创新型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应该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激活、释放内生创新动力;在产学研合作这个核心问题上,寻求多重有效的途径;在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方面,应加大科技、人才与经济结合的中介机构的建设力度。可见,在实施“人才战略”的过程中,如何刷新企业的人才理念、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无锡虽然没有南京那么雄厚的科教资源,但这样的建言对于无锡创新发展体系建设同样有借鉴意义。
(二)观点:实施“人才战略”贵在因地制宜,贵在不断探索。
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令国内不少城市望尘莫及。南京的“双创”模式,就是基于南京的本土优势做出的探索和创新,这样的探索,在促进人才深度利用方面的确很有新意。
我们注意到,无锡近期在这条路径上也有所探索。7月14日,无锡新区与江南大学签订政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 15名新区物联网产业“530”人才同时受聘为江南大学兼职教授。今后,这些“530”企业不仅可以利用高校实验室进行研发,还能为江南大学新成立的物联网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提供研发平台,并与学校共同申报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不仅如此,江南大学还将在“530”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让校地合作更为紧密,让创新、创业拥有更多合力。
实施人才战略 推动吉林发展
2010-12-07人民网
[提要]  “十一五”期间,我省紧紧围绕振兴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人才素质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落实《吉林省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人才兴业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会议各项任务,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全面铺开,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省紧紧围绕振兴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人才素质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坚持制度先行,健全完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
5年来,我省坚持把健全制度作为人才工作根本性、长期性任务来抓,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水平。
围绕加强人才工作战略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吉林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吉林省人才兴业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吉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吉林省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人才兴业战略的实施意见》等6个战略规划类文件。着眼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分别制定实施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眼盘活人才资源、提高人才效能,先后出台《吉林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企业和从事科技服务活动的若干规定》、《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的若干意见》等18个政策文件。制定出台了8个有关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人才资金管理、人才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重要管理制度,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坚持项目推动,为重大战略决策调配人才
全省以人才项目建设为载体,共谋划实施人才项目400多个,先后调集各级各类人才20多万人到经济发展第一线,有力地推动了重大经济战略决策的落实。
为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先后实施人才服务国企改制、人才服务民营经济腾飞、百名处长服务百户重点企业等人才项目,从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了近5000名干部,深入到2000余户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其中,人才服务民营经济腾飞项目向企业选派1135名联络员,帮助企业办理行政审批项目和手续2367件,协调解决资金65.44亿元,处理软环境问题853件,制定或调整发展战略619项,解决技术难题517个,开发新产品360个,成立基层党组织155个、基层工会196个。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先后实施人才服务农村发展、人才支援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支援农村教育、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等人才项目,从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近万名人才支援新农村建设。其中,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选派2600名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农村,共帮助争取协调新项目3048个,协调落实各类资金24.4亿元,完善和新建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组织1072个,培训农民52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人,帮扶农村贫困学生8091名。
为长白山开发提供人才支持。先后两次从中省直单位选派了48名干部到长白山管委会挂职,共参与编制大型发展规划5个、制定实行各类规章制度19个,帮助协调落实景区开发、城市规划等重点开发建设项目48个,协调开发建设资金9.9亿元,指导组建基层组织133个,帮助接收安置原长白山保护局职工525人,接收地方和企业交割中小学校和医院21所,教职员工、医护人员1635人。
坚持高端引领,大力培养集聚高层次人才
坚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加强培养,加大引进,注重使用,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斐然。
大力引进域外高层次人才。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为高层次人才来吉林创新创业给予资金资助、政策扶持和生活服务等多方面支持。开展“海外会长吉林行”、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对接会等活动,启动引进高层次人才信息交流平台,聘请28位海外人才为“吉林省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咨询专家”。目前我省已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2名,其中9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
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激励措施。建立吉林省高级专家选拔制度,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对汪尔康、孙寰、李骏、张三元等4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颁发省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每人奖励50-60万元。开展“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选表彰,先后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杰出青年科研基金计划”、“百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目前,入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各层次人选中,有1人当选中科院院士,2人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48人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78人成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启动实施10大科技成果转化和10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科技人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展“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千户企业行动”,组织省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种科技培训与示范服务活动,在科技特派员下派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4.7%。
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和服务。建立省领导联系高级专家工作制度。每年组织140多位院士和专家体检,每年举办2期高级专家研修班,搭建专家交流合作平台。仅2009年在深圳举办的自主创新专题研修班,就有36个单位与深圳方面或相互达成合作项目25个,项目最高资金额度达30亿元。编印《人才兴业数风流》宣传画册,全面展示了477位驻吉院士和省高级专家的风采。开发建设了高级专家数据库。筹建院士专家创业交流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我省集高层论坛、学术交流、人才开发、成果对接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活动基地。
坚持统筹开发,全面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激发各类人才为吉林发展建功立业。
切实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党政领导人才思想政治素质,优化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推动干部交流工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今年,我省集中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人选来源最广的省市县三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全省共拿出厅处科级领导职位1262个。公选中,全面体现“干什么考什么”,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成为创新举措最多、实践效果最好的一次公选,受到各方面普遍好评。
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相继组织实施了千户成长型企业人才培养、“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培训、“银河培训工程”等人才工程,培养培训了大批企业人才。深化民营企业职称制度改革,放宽对民企高管人才与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条件。建立创业专家培训团和创业导师人才库,开展创业咨询活动。2006年起,举办优秀民企高管人才赴美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班,现已培训75人,毕业55人。
注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高层次人才和专门人才培养开发相结合,积极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自2006年起,我省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每年筹资520万元,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急需紧缺人才海外培养合作项目,目前已有200多名省内专业技术人才赴海外培训。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开展了“新技师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赴境外培训”等人才项目,大力培养紧缺急需技能人才。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将高技能人才纳入省高级专家、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范围。组织开展“吉林技能大奖”和“吉林省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工作,先后有120人获奖。
加快培育新农村建设人才。先后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