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1年
2011年

他山之石2011年7月29日第14期

发布时间:2011-08-15  |  浏览:
外地壮大产业集群
实现抱团发展的经验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业主导产业,大力支持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外地在壮大产业集群方面有哪些措施值得借鉴呢?
江苏积极围绕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推进两化融合,逐步形成了龙头带动型、平台凝聚型和中介牵引型三大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新模式。
龙头带动型。其特点是:一是以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为中心,贯穿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实施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产品设计协同、服务协同、电子商务,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如以南瑞、南自为龙头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等。二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应用,推动企业依托现有的产业规模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延伸产品的开发、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系列。已形成江苏光伏产业集群、船舶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等。
平台凝聚型。其特点是:以两化融合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吸引中小企业凝聚。如苏州工业园区的IP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吸引了一大批相关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集聚为产业集群;无锡矽太科技园依托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吸引了70多家两化融合服务企业的集聚。
中介牵引型。其特点是:由中介公司为媒介,组织产业集群和信息企业进行对接,进而推动产业集群的两化融合。如常州津通工业园,组织生产性信息服务企业、软件企业、芯片企业和园区内制造企业进行对接,推进了整个园区的两化融合,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建立的数据库产业联盟等。
江苏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的下一步工作是:
加快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政策法规。推进省人大加快《信息化促进条例》的立法进程。围绕推进产业集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服务市场繁荣,开展集群两化融合示范基地认定、企业两化融合、工业软件振兴等方面内容,制定符合江苏产业集群发展实际的两化融合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省政府出台两化融合产业服务园建设意见。建立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地方政府和各类开发区加快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进一步重视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中的共性技术规范研究,加强信息化应用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设。
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链两化融合。围绕江苏18个重要产业链,以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为抓手,重点支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产品研发、内部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开展信息技术服务等,为各行业企业提供标杆、示范和样板。
加强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示范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基地的引领和带动效应。二是开展信息企业走进产业集群活动,组织省内外IT企业,特别是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和生产性信息服务企业与产业集群进行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三是开展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认定。根据《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办法(试行)》,培育并认定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打造生产性信息服务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企业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拥有核心优势、保持产业领先的生产性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和可复制的发展原则,加速两化融合产业服务园的载体扩张。鼓励骨干制造企业将信息化等非核心业务进行剥离重组,面向产业集群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生产型制造企业向研发型、服务型企业转型。
突破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企业两化融合核心团队。设立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三方合作组成的两化融合技术研发中心,针对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和技术升级问题,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企业加快信息技术应用的研发速度,使企业研发团队中拥有集成电路、网络、软件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形成板块化研发团队,加快企业两化深度融合。
优化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发展环境。加强商住、办公楼建设改造中的宽带网络共享设施建设和有效利用,为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奠定基础。加强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引进一批拥有重大创新成果的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公共性两化融合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制度。
大连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造船和软件。别看软件个头小,却给大连软件园乃至整个大连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已跃然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大连软件园发展,偶然当中存在着必然,离不开四大要素。第一,先拉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以东软为首发阵容,英特尔则成为终场绝杀。第二,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官助民办”的软件园区经营模式,克服了“官办”效率低下、经营与市场脱节等问题。第三,人才培养优先战略,软件业是“电脑加人脑”,大连从软件人才到日语人才,再到欧美语言人才的培养,不断拓宽领域,从育才到引才、留才,出台系列诱人举措。第四,走服务外包之路,正如中国加工制造业的起步,先给别人打工,承接日本以及欧美国家的信息软件外包与业务流程外包,学习先进技术与经验,然后再加快自主创新,出口自己的软件。
锦州8个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明确发展目标 制定产业集群规划
面对新机遇,锦州市把发展工业产业集群看成是抓工业化、抓新兴产业、抓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是稳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希望所在。
为确保更清晰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锦州市将推进目标又细化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2011年全市有8个产业集群突破100亿元。第二个阶段,即到2013年末,光伏产业集群具备1000亿元的规模,差别化纤维生产能力力争达到240万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齐全配套、公共服务平台完备的石化轻纺产业集群,争取实现1000亿元的规划目标。第三个阶段,即到2015年,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15个,其中产业集群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为2个,200亿元以上的为11个。
抓好园区建设 营造发展条件
目标在前,催人奋进。全市将采取四方面举措,即加快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营造发展条件尽快实现“七通一平”;抓好公共服务体系,使项目尽快落地;加大招商力度,突出集群招商、主题招商,尽快形成聚集效应;扎实推进“工业五项工程”。同时,各主管部门明确责任,以确保在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锦州的大发展、快发展。
在完善基础设施上,各县(市)区将竭尽全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七通一平”。锦州市将按照工业进园、企业集群、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运行、集约化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园区建设。
第一是抓土地。全市将展开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存量土地,土地指标优先向园区倾斜。将突破土地瓶颈,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今年年底前,所有重点园区面积将至少达到5平方公里,力争达到10平方公里。为解决园区用地问题,市政府将出资作为土地整理专项周转资金,用于征地补偿、土地平整、办理土地证等。
第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汇集、产业向园区聚集”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好园区的基础设施,现有面积在6月底前达到 “七通一平”,今年每个园区将建10万―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提高承载能力。
为加快园区建设,市里拿出5亿元作为土地整理周转金,确保年底前所有产业园区规模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同时拿出4亿元作为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基金,确保产业园区7月底前全部实现 “七通一平”;今年还要投入3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200万平方米。锦州在原有土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增设专项资金35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和奖励产业集群发展的补贴、贴息、奖励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明确责任形成合力 创新体制加大扶持
锦州市明确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是发展工业产业集群的责任主体,将承担起全部责任。市经信委是全市工业产业集群的主管部门,负责抓好宏观指导调度,特别是对产业集群进行规范,达到省定标准,抓市级工业产业集群,包括开发区、龙栖湾和太和区的钛及特种金属产业集群。市农领办负责抓4个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市服务业委负责抓城区工业产业集群,包括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和松山新区。市土地、财政、环保、金融等部门则按照责任分工,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全市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献计出力。
全市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统一规划。市级以上重点产业集群应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工作机制,宏观协调各区域间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定位,避免盲目性和无序竞争,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专业化和差异化。加强建设和发挥专业化园区的载体作用。各园区将按照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筑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各类配套企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齐全、各项服务功能完备的产业集聚区。加强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力度。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用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集群配套和发展,构成上下游产品之间的衔接,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快速发展。
全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奖励的力度。将确保承载工业产业集群的新园区、新城区运用新体制和机制,创造新的环境和新的氛围。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大胆改革,充分放权,激发活力,各园区都将建立并实行全新的干部人事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奖励激励制度,形成一个高效运转、职责分明的体制机制。在深入开展“工业五项工程”活动中,将实行严格的考核评比。
加大项目招商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该市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把重点放在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营销平台、人才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的建设上。特别是根据区域资源、集群需求和产业特色,加快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建设。
在加大项目招商方面,各县(市)区将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招商氛围,创新招商形式,包括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驻重点地区招商等等。同时突出项目招商,同类相关企业要尽快形成聚集效应,掀起并始终保持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达产达效、做大做强五个高潮。今年全年要确保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引进内资700亿元。
同时,锦州市依托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和县域工业园区,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双千亿”产业基地和4个县域工业园区主导产业,进一步精心筛选包装项目,积极走出去开展集群式招商。对一季度已达成意向的项目,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使其尽快落地。加快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开展执法、廉政和效能监察,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切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产业集群工程是 “工业五项工程”之一,“工业五项工程”中的企业提升工程、项目工程、并购工程也是推动产业集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锦州市将用抓“五项工程”工作来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为促进“工业五项工程”的实施,锦州市政府设立了发展工业专项资金,各县(市)区也将设立专项配套资金,用于工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不设专项配套资金的原则上市专项不予支持。
青岛初步形成了“突出产业集群,龙头示范带动,实施品牌战略,优化环境服务”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之路。领导重视、科学规划、政策引导是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工作,市主要领导经常过问此项工作;《青岛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把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作为重点内容,并明确具体工程、任务、政策措施,为“十二五”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与品牌经济、品牌城市交相辉映。品牌产品带动品牌企业进而带动品牌经济发展,到目前,全市培育中国名牌68个、山东名牌272个、青岛名牌401个,品牌经济总量占工业的比重接近50%。品牌大企业的两化融合带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动了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的发展,支撑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两化融合与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相契合。青岛市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7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5%。推进这些产业集群的两化融合,使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青岛市还提出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5个新兴产业,形成了“7+5”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对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带动作用。在行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逐步看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这些企业一把手认识到位,企业的信息化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企业人力、财力都有充分的投入。在“7+5”产业集群中,以海尔、海信、青啤、红领、青纺联、南车四方、宏大纺机、软控股份、青岛碱业、北船重工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带动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了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水平。
围绕“7+5”产业,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逐步走向深入。
着力推进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围绕“7+5”产业,重点以信息化增强研发设计能力,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以信息化推动绿色发展,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提升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园区两化融合工作。即将出台《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工业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工作意见》以及《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推进青岛龙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创建新型产业集聚示范园区,巩固提升现有的国家和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水平,推进园区的信息、研发、人才、质量、标准、物流等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园区。
着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节能减排工作。从“7+5”产业选择1—2个细分行业开展两化融合促节能减排试点,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组织关键、共性节能减排软硬件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培育试点示范企业5—10家,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和渗透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节能减排水平。
烟台培育产业集群力促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是培强做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积极实施“8515工程”,加大对“8515工程”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融资、人才引进、品牌创建等方面帮扶力度,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主导产业高度集聚、新兴产业快速壮大的良好格局。
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和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优势产品集群。积极培育汽车、电脑、手机、葡萄酒等10大产品集群,帮扶企业扩大终端产品规模,加快其向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继续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振兴“北极星”、“三环”两大品牌。
四是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设立市级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1200万元,专项用于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和其他重点项目贷款贴息。鼓励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开展节能技术研究,对优秀节能成果和开展节能工作突出的单位给予资金奖励。
日照产业集群化发展拉动“国际海洋城”。起步晚、起点高——可能用这六个字是来形容日照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位置是最适合的。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日照自然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以钢铁、汽车、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浆纸及印刷包装等产业集群为依托,打造一个高标准且崭新的“国际海洋城”,是日照发展蓝色经济的梦想,也是日照笃定要实现的目标。
国际海洋城,既是日照打造城市的一个理念,也是一片拥有16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的、将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海洋特色经济体,是介于日照主城区和岚山城区的城市发展第三极。多样化的临海发展带、绿色生态的都市发展带、集群化的加工制造物流带三个功能区将在“国际海洋城”崛起,生态湿地游、休闲度假游将成为这片土地的标注。
靠什么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新城区?可能秘密就在于日照潜力巨大的工业产业集群。日照拥有很大发展集群化产业的优势:以钢铁为代表的临港工业占全市GDP将近60%,日照港是山东第二大港、且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输入港,市内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纸浆生产线,浓郁芳香的日照绿茶驰名中外,汽车(尤其是农用汽车)制造能力也不容小觑……从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来看,因为起步晚,所以转型快,很容易遵循“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比如,日照既有进口铁矿石的港口优势,又有较强的铁矿石加工能力,那么临港布局大型精品钢基地,边加工边出口,则更高效,还会使单位钢材节省很多成本,同样浆纸及印刷包装产业也可利用这种优势。
日照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将不止成就一批拥有高新技术、处于产业链高端的企业,还能发挥同一产业相关企业的抱团优势,增强区域内企业的“根植性”。也就是说不论从产品输出渠道来看,还是从上下游合作伙伴衔接状态来看,该区域内的企业移至其他地区发展将付出更大成本。而一个产业的集群优势往往是一个大型知名企业多不能带来的。
具体来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蓝色经济的发展,产品分工和生产要素的分工将加深,这时一个大型经济区内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让位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产业链高效整合或者产业集群化发展,也就成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成本控制,还可以加快日照沿海各企业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从而使产品在市场适应和消费者互动上取得领先地位。
而随着“国际海洋城”的成型,其科技研发能力、学术交流机会和生态宜居环境又会进一步吸引人才和资金,从而反过来增强这种产业集群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新城市、新理念、新产业……日照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两个增长极之一,正站在“国际海洋城”这个崭新起点上,构筑一座蓝色高地。
今年以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构建“4+1”蓝色产业集群,加快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聚集大产业,推动全区经济增量优化、质量提升、总量膨胀。
一是加快大项目招引。坚持选商择资,主攻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效益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着力以高质量的大投入带动高水平的大发展。上半年,共有重点推进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329亿元,其中在谈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85亿元;拟开工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144亿元;实际利用内外资16亿元。成功签约了投资300亿元的森博浆纸三期、投资100亿元的东方重工等重大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的威亚发动机三工厂、投资8000万美元的威亚铸造三四工厂、投资1亿美元的自动变速箱二工厂、投资1000万美元的法国LB钻井平台、投资3亿元的中瑞特种汽车、投资15亿元的凌云海大豆二期和观光糖厂、投资10亿元的华远游艇等项目也达成意向或正在选址;总投资50多亿元的中铁物流、投资6亿元的和易物流等项目正在注册。
二是加快大产业推进。坚持项目审定会和推进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严格推行“领导联系项目、每月定期调度、倒排工期”等项目推进机制,对纳入推进计划的61个大项目特别是14个市重点项目,由区级领导牵头包保,确定责任明细表,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全力以赴帮助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海洋装备制造:瑞盛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已完成设计规划,中心渔港项目已通过省农发行的贷款评审和批复,华远船舶制造修理项目正在进行场平。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自动变速箱一工厂、动力站主体施工已完成并开始试产;五征商用车项目正在进行主厂房基础施工,7月底可建成;威亚铸造二工厂完成设备安装;岱摩斯车桥一工厂正进行基础施工。粮油加工:凌云海大豆一期项目正安装设备,9月份试产;恒隆粮油项目正在场平和基础施工,年底前建成;中纺粮油、中储粮油项目均已投产经营,日大豆加工量、豆油产量分别达到4000吨、800吨。项目全部投产后,该区年加工大豆能力将突破700万吨,占全国进口大豆加工量的1/9。现代物流:中铁物资项目正在办理注册手续和办公场所装修,下半年正式运营;信钢仓储项目正进行地面附着物清点;上海路仓储配送中心已完成标准化立体仓库主体施工。
三是优化大企业服务。充分运用政策引导、服务体系建设和软环境治理等手段,加强要素调度、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用工安排等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加快打造大企业大集团群体。出台了鼓励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上市步伐、加强人才引进等8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组织提报了22个市级技术创新项目、20个全省千个重点扶持项目,成功申报了4个省级技术创新项目,为推动全区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起到了促进作用。上半年,全区共办理技改核准3个,总投资7.6亿元,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
柳州经过7年的开发建设,阳和工业新区已基本建成广西“基础设施形象最好、工业产值增长最快、汽车机械产业规模最大”的重点园区。  
2010年阳和工业新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15亿元,位列自治区经济开发区前列,成为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的中坚力量。新形势下,阳和工业新区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推进“广西柳州汽车城”的建设?对此,阳和工业新区工委中心组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发展理念由注重项目集聚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转变,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实施“产业提升”战略,构筑阳和主导产业优势。利用柳州市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的机遇,不断优化园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打造广西区内“整车”“专用车”“核心部件”、研发中心等汽车核心产业基地为目标,延伸汽车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引进轿车 、专用车 、混合动力环保汽车等整车项目,力争园区发展成为柳州轿车和混合动力环保汽车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引入汽车研发检测中心、整车制造 、汽车交易市场等优质项目,延伸和完善园区汽车循环产链。强化园区机械产业,打造柳州机械产业制造中心。依托园区现有的柳工液压元器件项目,研发制造液压元件;以广西华力集团为龙头,主要发展小型工程机械产品,与柳工进行差异化发展,打造第二个“柳工”;以五菱柳机和台湾六和铸造为核心主体,将柳州打造为汽车 、机械两大支柱产业配套的精密铸造基地;以欧维姆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整合市内现有的几大建筑机械企业,组建和打造国内一流的建筑机械及预应力产业集群;以打造柳工中高端国际研发培训中心为主体,建成工程机械技术研发中心、培训中心、软硬件共享平台。
二是培育和发展几大产业集群,构架多元化阳和产业格局。培育铝深加工产业;培育研发检测服务业,集中打造阳和国家级乃至部分行业的全  球研发检测中心;培育柔性版式印刷基地,打造全市柔性印刷基地和柔印产业园。
三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阳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鼓励和吸引高附加值的产业到园区发展,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改变单纯依靠汽车制造业的状况。通过大力发展研发产业,大力支持汽车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系统整合科技资源,依托阳和汽车研发中心,以汽车应用软件为主发展研发产业,为阳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并依托阳和码头的建设,引进相关的船业制造项目大力发展造船及其相关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以建设阳和码头为契机,引入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建立起园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工业房地产的形式引进外来资金,完善园区工业企业配套服务;以建设阳和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为契机,着力发展主要包括汽车及机械产业研发、汽车检测、信息服务业、咨询、金融保险、教育培训、会展等服务产业,并将发展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加以推进。
二、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增创阳和核心竞争新优势
一是增强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促进阳和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强化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建立研发机构,推进技术改造,转化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攻关,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和创造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标和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产品,努力处在产业链顶端。
二是加强园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以培育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为重点,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引导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科技投入法律保障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和创业体系等。
三是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在创新投入中的导向作用,充分运用财税等政策杠杆,引导和鼓励科技投入。对经批准在企业建立的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