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1年
2011年

他上之石2011年11月15日第21期

发布时间:2011-12-08  |  浏览:
各地采取措施
聚集新城区人气
有人才有商,有商才有市,有市才有城。能否尽快聚集人气、提升人气、做旺人气,关系到丹东新城区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体城市战略格局的实现。
一、新城区人气不足的原因
实际上,国内有很多新城区都面临这样的困境,铁岭市人民政府调研室主任孙彦杰在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开发建设一座新城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规划建设具有新的理念及较快的建设速度和较高的建设质量,同时也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集聚人口,形成旺盛的人气,使城市建设规模和人口增长规模相匹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我国一些中等城市尝试了建新城区的做法,他们遇到的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新城区建成后大约10年内城市人气不旺。为了探索新城区如何加快人口集聚问题,孙彦杰通过网上调研,调阅了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江苏省宿迁市、我省葫芦岛市、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有关新城区集聚人口问题的有关材料和文件。以上几个城市在建设新城区的过程中出现人气不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交通不完善,影响开放和人流物流的集散。第二,现代制造业发育水平低,影响了以产业为链条的经济辐射和对工业人口的吸纳。第三,以房地产、旅游、教育和为现代工业提供配套服务的金融、物流、研发、信息、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先进要素进入。第四,文化和娱乐业建设滞后,城市缺乏魅力和吸引力,导致人气不足。第五,缺乏一流的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导致许多家庭不在新区买房或买房也不装修入住,甚至许多已入住的居民不愿把户口迁入新区。第六,城市空间布局分散,没有形成相对繁荣区块。第七,实际房价与居民的心理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商业网点的门市房因为购物、买菜人少导致经营亏损,致使出现了人气等商气、商气等人气的不景气现象。
近年来,杭州滨江区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新城区人气和商气不足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因素:
(一)主要因素
一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不注重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对于是否入住滨江区而言,拿到钥匙后住还是不住成了业主艰难的选择。小区生活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小孩教育质量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小区入住率,入住率不高反过来会引来物业管理的不到位。
二是大型综合卖场进驻率不高。就当前滨江许多楼盘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居民入住率不高,周围又很难找到合适的物业,且很多购买力被小区内的中小杂货店分流的现象。其间,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条件及激励政策,也出台了相关的商业规划,但成效不是那么明显。另外,开大型综合卖场,对物业要求很高,单层面积、层高净高、消防设施、进出口及停车场等等都有严格要求,有些超市如沃尔玛通常要求对方为自己“量身定做”。
三是商业进驻率与居住人气度处在矛盾当中。商家见不到人气不会贸然出手,没有商业配套生活不方便,业主不愿入住,商业与人气,孰先孰后陷入僵局,因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小区空置率长期居高不下;政府又因为许多设施因服务范围受限或规模等级偏低,达不到所需最低门槛服务人口或范围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和作用,且投资成本大,造成资金利用的浪费,不得不推迟建设。与此同时,滨江的住宅开发在各方因素的刺激下,势头越发强劲,购房保值和增值也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理财观念,投机和投资并存,致使近几年滨江新楼盘大量上市。然而现在居住人气的不足、生活的不便利,不等于说没有潜力,如果加以合适的政策引导,能够成为杭州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及其经济发展的引擎城区。
(二)相关要素
一是与产业结构有关。滨江区的产业结构为高新技术,其吸纳外来人口能力有限,它既不像第三产业那样,也不像工业企业那样聚集人气,客观上必然存在居住人气不旺的现实。例如,滨江区的产业构架为“两强两优两新”。而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依靠知识、技术、智慧这些无形的资源拓展有形的发展空间,不是依靠劳动密集来拓展其发展空间。其代表企业有网易科技、阿里巴巴、东信、华为Com、阿尔卡特、盛大边锋等。
二是与出行交通难易、生活成本有关。目前连接滨江与主城区是几座跨江大桥,今后建跨江隧道,但大江的天然阻隔与影响是无法消除的。如,中河高架“长龙”现象,每天早晚高峰时段,路堵是司空见惯的。交通环境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居住者工作、学习等时间成本,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质量;一个基础配套严重依赖主城区的副城滨江,其与主城区的过江交通拥堵不难想象,出现的“钟摆式”职住分离的交通趋向也是滨江目前交通状况的必然结果。滨江区的自然环境在决定天然优势的同时,也决定着与主城区的通勤能力较弱的客观现实。
三是与居住理念有关。对很多不了解滨江的人来说,心理距离远远大于实际距离。滨江位于钱塘江南岸,传统意义上是萧山地块,老滨江人的观念认同是——自己是一个萧山人,而主城区认为跨江后就是萧山,从心理上有失落感。客观上说,滨江人自古就说的不是杭州话,而真正意义上的杭州人,又不太愿意来滨江居住,语言沟通困难,很深的文化情结和地域情结决定了人们的选择。
四是与历史人文及行政区划沿革有关。滨江发展的历史较短。目前属于建区完成,造城正在进行的阶段,原先的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电力、煤气、天然气、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客观上影响人口集聚的速度,也间接地导致滨江人气的不旺。
五是与房产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聚集人气的速度有关。居住面积的增长大大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目前的居住面积的增长,它表现出的特征是独立于人口和就业增长的变化趋势,通俗讲就是不能客观反映人口与就业的实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由于土地的价值是决定地方政府能够征收得到的预算外收入的重要因素,以及对增加地方税源和尽快增加就业的渴求,也就是一方面是地产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大量投资者的涌入,促使了住宅房产的过度开发,其结果是人口的入住跟不上房产的上市,而空荡荡的楼群,又难以吸引人员入住,从而影响人气的集聚。
六是与投资者炒房及商品房供应结构有关。表现出的现象是购房多,入住少。滨江区作为一个开发开放的新兴城市,其住宅的购买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外人员,而这批人购买房产的目的是为了投资,部分是为了今后子女在杭发展入住需要。但如果有适合的价位,也会转为投资,博取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滨江房产前几年就已经是浙江经济发达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产品。另一方面新开发的住宅、商住楼等均以投资为主,自住的只占少数;其次,商品房供应结构性失衡,高档住房与中低价位住房结构不合理,大户型占的比重过高等,加剧了楼盘的空置率,也影响了人口的入住。
七是与城市地名称呼错觉有关。城市名称的心理作用,强化了高新区功能。城市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理念,有自己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以及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等。滨江区作为杭州市实现钱塘江两岸共同繁荣的战略要地,相当于杭州的“浦东区块”,这就决定了滨江的称呼应以滨江为主。
八是与商气不旺、没有形成与滨江区相匹配的应有活力有关。滨江商业氛围不浓及商业难引进似乎是滨江人气不足的那块“短板”。然而,事实上,滨江不缺基本的商业物业,从本世纪初开始,滨江区的开发如火如荼,各个小区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商铺,这对目前只有二十几万常住人口的滨江区而言,基本的生活所需应当能满足,而真正缺的是环境质量较好、配套设施较全的现代都市商业圈,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基础积累和时间沉淀,需要满足最佳人居的各项需求及健全的各项服务功能。
二、新城区集聚人气的对策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信息与系统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安纳利·萨克森宁的研究表明,当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区域发展的优势已经开始超越区位、基础设施等物化的因素,文化等“软”因素开始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创新文化对区域持续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日本的城市专家三泽千代治提出:具备交通、自然、教育、医疗和购物等五种完善环境的城市空间,才可称为适宜居住的环境。国内很多新城区都存在居住人气不旺的现实,但各地都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创新理念,跨越发展。
鄂尔多斯出台优惠政策
集聚人气商气
该市提出要全面提升新城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为大规模的人口集聚提供条件。公共服务是城市发展的手足,要将提功能、聚人气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提高重点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社会化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第一、要夯实基础设施聚人气。
电力方面,确保康巴什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用,开工建设北区、华泰等3个110千伏变电站及配网工程,实现“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党政大楼、文化场馆、热源厂、医院、星级酒店要实现专线供电。热源方面,敦促京能集团按照国家关于热电项目“关小上大”的政策要求,争取国家发改委最后核准,启动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确保主厂房年内建成,主设备安装完毕。同步开工建设热源接入系统,确保2011年秋季开始供热。供水方面,争取在城市供水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开工建设哈头才当水源地、木肯淖水源地向新区供水工程和第二净水厂建设工程,建成可靠、充足的自备水源地。供气方面,积极向中石油争取城市供气指标和优惠气价,在酒店、公交等行业推广使用天然气,在北区高档住宅区提倡使用天然气供热。通讯方面,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实现已建成18处住宅小区有线电视、通信宽带入户率达到100%,全面停用家用数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适应人口增长需要,合理布点建设移动通信基站,实现移动通信无盲区。排污方面,完成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启动运行污水处理厂,与伊旗合建的垃圾处理厂去年建成,在新建住宅小区实施垃圾真空管道收集项目。
第二、要完善服务功能聚人气。
“城,以盛民也,市,买卖之所”。要加快打造“十分钟城市生活服务圈”,实现步行十分钟有超市、有酒店、有药店、有公园、有广场、有社区服务中心,衣、食、住、行、购、娱应有尽有、服务便捷。用地上,认真执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财综〔2009〕74号)精神,制定新区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土地、规划、执法等部门联合行动,坚决落实清缴闲置费、无偿回收等清理整顿措施,确保32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出让未建设的土地开工率达100%。住房上,在建的16个住宅小区全部投用,新增4万人的居住容纳能力;新建住宅小区7处、180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移民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25万平方米。出行上,开工建设长途汽车客运站,组建公交车、出租车运营公司,去年投放50—100辆出租汽车,大幅增加公共汽车数量、缩短换乘时间。配合抓好东康复线、机场高速、城市轻轨、包西铁路等重点项目的筹备和建设工作。办学上,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打好北师大名牌,开工建设2所公办幼儿园、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跟踪服务市一中、市蒙中、园丁小区等教育类建设项目,续建的新校区于去年9月份全部投用,北师大附校高中部招生入学,市一中、蒙中搬迁新区,新增80多个班级、500名教职工、4500名学生,同时至少带动1.5万人进新区。医疗卫生上,开工建设新区医院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确保新区医院今年建成运行,引进北京朝阳、同仁等品牌医院的领先技术和区内外知名专家,建名院、树品牌。大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具备1万人的接诊能力。社区服务上,增设2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新建6所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全方位展开社区服务工作。商业服务上,支持2009年土建完工的5家综合商场全部完成装修并投入运营,开工建设会展公园五星级酒店,新引进两家五星级酒店项目,拟建商场项目全部开工,打造“品位消费一条街”,新增餐饮、超市等小型商业网点200家,方便居民就近购物。建成的“五大文化工程”要全部投入商业化运营,推动会展演艺、文化休闲、创意产业发展。管理上,与城市展览馆合建,高标准建设“数字康巴什”信息管理平台,打造“数字鄂尔多斯”指挥中心;统筹城市管理资源,先期启动“数字城管”工程,尽快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毫不松懈地抓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物防、人防、技防措施,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巩固和提升“平安新区”建设水平。
第三、要强化政策引导聚人气。
出台新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三年内新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通过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方式,引进、培植便民服务网点。根据居住区分布情况和功能需求,管委会组织租赁部分商铺,在定功能、定营业范围的基础上,统一招商、补贴出租,合理布局必备的超市、餐馆、药房、理发店、干洗店等便民服务网点,并对先期开业的服务网点给予补贴。二是通过大力度的减免费措施,引进服务业项目。进驻新区的星级酒店、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服务业项目,不仅在环境建设、设施配套上大力支持,而且要大力度给予以奖代补地价、减免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定额、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促进人气、商气快速提升。年内,新增城市居民3万人。
宿迁新城四大战略提升“人气”
三产繁荣  富集人气
两年前的宿迁市宿豫新城,晚上的人还没有白天多,每至华灯初上,这里的人仿佛全部蛰伏起来了,街上行人很少,店面也显得有气无力。这二年街上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这里的生意也明显好做了,像小区的门面铺房非常好销,并且凡开张了的都有钱赚,这些变化在告诉人们一个信息:宿豫新城的商气、人气在提升。
宿豫的三产服务业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这里的金融业。金融业是全市金融机构最为集聚的高地。至目前新城已设立银行金融机构6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5家、担保机构10家、典当行1家,初步建立了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典当行等多层次的金融体系。这些金融机构对富集新城的人气也有着更有力的影响。
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城市商气、富集城市人气,宿豫区委、区政府不遗余力,加快推进六盘山商业步行街和金三角金融中心商业核心区建设步伐。今年,金三角商区的地标性建设——金三角金融财富广场已完成了首座21层金融办公大楼主体工程量,其它两座26层商务楼正在施工中。鼎创国际这个投资2亿元的金三角又一个大型商业项目今年将完成1亿元的投资建设任务。六盘山路商业步行街也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在东扩区域,投资38亿元的大型购物商场——名嘉广场今年要完成一期20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封顶任务、中宝钢材市场要进入商铺销售阶段、投资5亿元的华东昊晟现代农业装备大市场要完成2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任务、投资7.3亿元的超五星级大酒店——运河湾世知大酒店要完成一期2亿元的投资额。这些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商业大项目,是“十二五”期间富集人气的最坚实的基础。
提升环境吸引人气
宿豫新城的大自然环境、人造景观环境是这座新城最为显著的特色。一条穿境而过的千年运河,让这座新城得天然庇佑而变得更加秀美迷人。大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让这座新城充满着无限魅力。宿豫新城娇媚百态、风情万种,以她独有的天生丽质,成就了她“生态宜居”的品牌形象。这里风清气爽,这里低碳健康,几年间,吸引了数万人在这里安居乐业。
在拥有美丽的大自然环境的同时,宿豫区立足“造城先造景”的原则,先后以数亿元的大投入,建设了城市亮丽的生态景观环境。先后建设了十里运河景观带、十里牡丹河景观带,建起了一座标志性大型市民公园——千鸟园广场。目前又在建设新城最大的“城市花园”——6万亩运河湾自然农园。宿豫新城天蓝、水清、地绿,到“十一五”末城市绿地面积已达63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这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生态型城市。
城市环境优越,便能吸引更多的人们来这里休闲、娱乐、工作和定居。宿豫区靠生态环境优势在吸引人气,这几年获得了显著成效。
工业发展催升人气
“十一五”以来,宿豫区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二五”在城区要打造“六大百亿级产业”、“运河千亿级产业带”和“五大新兴产业基地”,经济开发区要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的目标,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将以更大的项目承载能力,迎接张家港更多产业的梯度转移,彩塑工业园建成百亿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园。
宿豫区新建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吸引区内外更多的务工人员进入宿豫工作,这些人员或许是临时务工人员,也或许是长期定居市民,无论是什么状况,都是宿豫新城人气聚升之源。城市工业发达,必将带动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其工业用人的大体量,又是带动城市商业发展和人气聚升的主体因素。工业发展、催生人气。宿豫未来五年大工业的不断增多,必将带来大量的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的集聚也必将会催生新城人气。
房产开发聚集人气
宿豫区委、区政府在狠抓商品住宅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还在着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经济开发区已建保障房36万平方米,安置住户3650户、计划在三年内还将再建保障房100万平方米。新城的城区还将建公共租赁房200套、经济适用房320套、廉租房20套、拆迁安置房20万平米。目前正在建设的盛世家园保障房总建筑面积为46.7万平方米,可容住户966户,预计年内9万平方米可以封顶。安泰家园保障房总建筑面积为23.3万平方米,可容住户2424户,年内5万平方米可投入使用。安置房的建设,将大大吸引人气的聚升,仅此二处安置房就可安置3390户入住,按每户3.5口人计算,可为新城聚集1.2万人左右。
加大住房地产的开发,是加速人气提升、加快城市人口增长的有效措施。在今年,宿豫区将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达50万平方米以上。
三产繁荣,富集人气;提升环境,吸引人气;工业发展,催升人气;房产开发,聚集人气。宿豫区在多头并举加速城市人气的提升,今年还提出运用激励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集聚,吸引外地人口到新城落户,要探索实施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的办法,破解农民进城购房资金难题。
徐州贾汪新区多项举措聚人气
第一、完善城市功能聚人气,加快建设徐州城市副中心。
切实抓住徐贾快速通道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半小时经济圈”的虹吸效应,着力建设与徐州市区交通融合、产业互补、功能配套、独具特色的新兴城市综合体。一是提升城市承载力。突出以徐贾快速通道为依托,大力实施徐贾快速通道及252省道北延工程,加快推进新华路、山水大道、203县道扩延建设,构筑环城交通大框架。二是增强集聚辐射力。科学划定城市功能区域,加快形成老城商贸区、新城核心区;突出抓好星级酒店、休闲会所、金融网点、寄宿制初中、体育中心、全民健身场所、泉城商务大厦、人民医院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贾汪新城的功能品质,加快把新城区建设成为辐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是扩大宜居影响力。加快建设一批商务办公区、大学生公寓、人才小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外地人口在贾购房优惠政策,吸引贾汪本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工人和大学毕业生等更多的人群到贾汪买房居住,打造人气集聚的强磁场。
第二、优化产业布局聚商气,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人气不足、商气不旺始终是制约贾汪跨越发展的迫切难题,必须坚持把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实施,以人气提升商气,以商气招揽人气,全面加快城市转型升级进程。一是打造产业转型强引擎。突出抓好“一园两区一走廊”建设,着力加快推进徐州工业园区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园区发展,积极承接徐工集团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加快机械制造业主辅分离,建设徐工集团重要的配套生产服务产业园;继续深化产业转型、提档升级,抓好青山泉镇、江庄镇两大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徐贾经济走廊,着力引进一批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全面提升贾汪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切实把徐贾经济走廊打造成生态走廊、城市走廊、“黄金走廊”。二是增创跨越发展新活力。突出抓好双楼港物流园区、徐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尽快形成效益和影响,加快把贾汪打造成为徐州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件杂货集散地;充分放大贾汪新城开发建设的社会效应,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强、产品附加值高、企业关联度大的服务业项目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提升人气商气,打造商贸物流服务业的活力新板块。三是推动旅游产业大繁荣。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快潘安湖国家4A级、大洞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着力“借船出海”,积极推进与台儿庄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合作,倾力打造徐州高铁站区——潘安湖——茱萸寺——督公湖——台儿庄古城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提升贾汪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入挖掘贾汪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旅游整合发展。
第三、改善民生福祉聚和气,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快集聚人气商气,更要把改善民生民计、凝聚社会和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当前,要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逐步合理撤并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适龄学童充分享受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均衡化发展;积极依托区内徐师大分校、徐州机电工程学校、徐州七中、贾汪中专等大中院校品牌,加快做大教育产业,打造教育强区。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快徐州生态第一田、耿集草莓采摘园、汴塘设施葡萄基地等特色农业园建设,全面打响贾汪农副产品品牌。加大丘陵山区开发力度,深化荒山绿化造林,积极依托大洞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加快乡村“农家乐”发展,将贾汪的旅游产业延伸到村庄,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努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差,创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三治三创”活动,抓好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确保新区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标准相适应。大力推进小餐饮整治,加快便民早餐点规划建设,改善居民的餐饮条件和水平。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加快开通徐州高铁站区至贾汪公交专线,增开贾汪城区环城线路和各镇公交线路,全面打造20分钟经济生活圈。切实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认真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努力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生活舒适度。
该市还强调,新区对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基本商业服务项目提供的补贴,要直接发放给经营者,切实起到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作用。要对新城区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中型服务业项目给予税收奖励,鼓励更多的商业服务企业进驻新城区经营。要加大学校和医院的建设力度,推动市内外更多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区集聚。要加强社会治安和市容环境管理,立即组建居民委员会,对进驻新城区的物管公司进行直接补贴,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更多的市民到新城区居住。要增加发车频次、优化公交路线,提高新城区的公交服务水平。要在新城区社区、学校、商业中心等地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城区建设与发展的支持力度,指定一位分管领导对口支持新城区工作,确保相关促进新城区人气商气集聚的意见和办法顺利实施、落到实处。
营口营东新城人气旺
人是城市的灵魂,没有人气,城建得再漂亮,也只能是毫无生气的空城。营东新城规划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宜居、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细节、注重产业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走上了一条城市化的成功之路。
去年的营口秋季房交会,营东新城成了最吸引眼球的焦点,新城推出的楼盘前,人头攒动,交易火爆,会后统计显示,营东新城商品房成交量占全市总成交量70%以上。
一座建设中的新城,何以如此备受青睐?
老边注定崛起一座新城
营口主城区东部是老边区,面积比主城区还要大,但老边城区并不大,营东新城,就是在主城区和老边城区的城市空白带上建设一座新城,这座新城,与主城“零距离”,交通便捷。
因为离主城区很近,这里相当数量的居民较少务农,或打工或搞运输,在为城市服务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这里还有10万农业人口将就地转移,将住进明亮的楼房,将重新就业,将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这里远离工业带,河流众多,是一片宜居福地。
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唯一交汇处的营口,正在建设滨海大型城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成为先导性要素,这些要素,集中在营东新城。这里是高速公路营口北进出口、东进出口;这里是哈大高速铁路在营口主城区的唯一出口,也将成为连接京沈高铁的区域性枢纽;这里正在建设环渤海重要的支线机场和东北地区南端的区域货运枢纽机场——营口机场。营东新城,是营口建设滨海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城市“东进南移”的先导性使命。
营东新城,前景明朗,机遇无穷。
新城注定成为宜居典范
营东新城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定位为“营口市环境最优美、最适宜人居的生态主城区”,请同济大学、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院等国内顶级规划单位担纲设计,国内外一流设计大师参与执笔。如此,不难理解营东新城的商品房卖得火,买这里的房子,还收藏了大师设计的居住环境。
营东新城投资数十亿元建设生态环境,300米至700米的城市森林景观带生机盎然,20多公里的景观河浑然天成。这已经不仅是蓝图,在渤海东大街营东新城段,在营大路老边城区段,园林式景观绿化带引人注目;改造后的引凤河、营柳河流水潺潺,水岸风光赏心悦目、清新自然。
在水系、绿网之间,一栋栋河景房、湖景房正拔地而起,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潺潺流水,闲庭信步就可以到达水岸湖边,漫步城中,处处青葱翠绿、鸟语花香、水光潋滟。
正在建设的营东新城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即使放在大城市,也堪称壮观。新城小区车库及公共停车位、生态停车位星罗棋布,居民不会为停车犯愁。
买这里的房子,享受的是细致入微的人本关怀。
城市向东气象万千
与“环境最优美、最适宜人居的生态主城区”这一定位相辅相成,新城的规划建设目标还锁定为 “充满教育文化气息的人文主城区”、“规划建设标准最高、设施最完善的现代化主城区”。
今年9月,刚刚落成的营口实验学校迎来第一批学生,这所学校开创了营口乃至全省多个第一:第一所数字化校园;第一个全自动录播教室;第一个数字化语言教室。一年前面向全国招聘的100多名优秀教师经过东北师大培训后,意气风发,走上讲坛,其中有硕士20多名,特级教师20多名。与此同时,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营口实验高级中学正在建设中,这两所学校,将集聚最优良的教育资源,成为营口区域性一流学校,增强营东新城的吸引力、丰富营东新城的人文内涵。
营东新城是先整体规划了一座城,然后建设道路、水系、绿化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超前发展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规划建设的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占地7.8万平方米,是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投资1.5亿元的新城文化艺术广场设置了大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和露天文化广场。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