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0年
2010年

他山之石2010年5月14日第9期

发布时间:2010-05-18  |  浏览:
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经验综述
      “低碳化”已成为当前的一大热点。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各类环保组织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低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共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力争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代价最小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国际大都市的低碳经验
      国外一些大城市如伦敦、纽约和东京,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领跑者的作用。
      伦敦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①改善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推行“绿色家居计划”,向伦敦市民提供家庭节能咨询服务;要求新发展计划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②发展低碳及分散的能源供应。在伦敦市内发展热电联供系统,小型可再生能源装置(风能和太阳能)等,代替部分由国家电网供应的电力,从而减低因长距离输电导致的损耗。③降低地面交通运输的排放。引进碳价格制度,根据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向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费用。④市政府以身作则。严格执行绿色政府采购政策,采用低碳技术和服务,改善市政府建筑物的能源效益,鼓励公务员习惯节能。
      纽约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成立“能源规划部”。该部门掌管本来分散于不同政策部门的能源工作,如能源需求管理、扩大清洁能源供应、推广节约能源等;②政府拨款支持节能。每年投入相当于政府一年能源开支(电费和暖气费)的金额,用于研发技术和推广节能措施;③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益。制定更严格的纽约市建筑物能源规定,如提出更严格的通风标准;同时推广水泥成分减少30%-40%的混凝土,以减少生产水泥时排放的二氧化碳;④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给予太阳能发电装置以税收优惠;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⑤节能。针对政府、工商业、家庭、新建建筑及电器用品五大领域制定节能政策;⑥减少来自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扩建铁路系统和改善巴士服务;试行道路收费计划,在工作日每天早上六点至晚上六点,进入曼哈顿区的汽车需付8美元,货车需付21美元。
     东京的基本政策有四个方面:①协助私人企业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行限额贸易系统为企业提供多一种减排工具,成立基金资助中小企业采用节能技术;②在家庭部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以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照明及燃料开支,大力提倡使用节能灯照明,要求居民放弃浪费电力的钨丝灯泡,与家装公司合作,提醒客户在翻新住房时采取节能措施,例如加装隔热窗户;③减少由城市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新建政府设施需符合节能规定,要求新建建筑物的节能表现必须高于目前的法定标准;④减少由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制定有利于推广使用省油汽车的规则。
东京、伦敦和纽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城市的经验上,在以下几个方面非常值得借鉴。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是艰巨的,决策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意愿,而三个城市对自身发展的成熟程度有相当的自觉,不约而同地强调要带领国内其他城市甚至全世界,制定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和标准:东京政府坚决推行“世界最高水平的应对战略。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上领先全国”;伦敦计划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和金融中心;纽约政府决心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先锋。
      第二,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战略,需要清晰的目标作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三个城市都是共通的。东京的目标是以2000年为基准,在2020年时减少25%的排放;伦敦决心到 2025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0%的二氧化碳排放;纽约计划于2030年,在2005年的排放水平上减少30%的温室气体。只有制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才能让公众监督政府的措施是否有效。
      第三,整合不同政策的全方位减排。城市生活的不同层面,如交通、住房、供电等均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息息相关。换言之,从政府管制的角度看,应对气候变化并非任何个别部门能够独立担当的工作。东京强调以城市作为规划单位,制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战略;伦敦和纽约也制定全面战略,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规划、提高建筑物设计标准、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好说明决策者制定高层次全面政策,协调不同政策的重要性。
第四,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行不悖。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取得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而伦敦和纽约的经验说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不但不会妨碍经济发展,更能带来经济效益。纽约政府估计,通过节能和增加供应清洁能源,全市的电费和暖气开支,可望在2015年前每年减少20亿-30亿美元。伦敦政府估计,节能措施可以在未来二十年替市民节省10亿英镑的能源开支。此外,伦敦决心把握发展环保技术带来的商机。由此可见,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
     二、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探索
     在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积极采取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在国内学界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关注和推动下,目前,从率先探索的上海和保定,到积极谋划的杭州、德州和无锡,这条绿色发展之路日渐清晰,各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迈出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低碳步伐。低碳城市建设既可以打造低碳经济名片,也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众多机会。
      上海在打造“低碳城市”的过程中,着重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提高大型建筑能效。同时还将对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能力。为了减少碳排放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市已着手在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上海将充分利用南汇区临港新城和崇明岛的后发优势建立和完善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在两地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以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带动两地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上海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另外,上海世博园区目前已在低碳发展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杭州近年来正在积极推动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这既是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内容,也是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特色和亮点。
杭州如何确保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明确的各项指标。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到202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左右,这一指标比全国高5-10个百分点。
       再之,产业结构也将“低碳化”。也就是说,到了2020年,杭州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6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以上,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打造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企业,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全面推广。
      还有,杭州要在全市打造低碳建筑,着力在落实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四高”方针上下功夫。杭州下一步将从优化建筑设计入手,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从源头上减少建筑的碳排放;然后再从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入手,扩大太阳能光电光热等低碳技术的应用,实施“阳光屋顶示范工程”和“屋顶绿化”,以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而且还要建立健全房屋的健康节能档案,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
此外,杭州还通过实施“免费单车”倡导低碳交通。自行车专用道特别是市区河道慢行交通系统,将成为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最大亮点和特色。杭州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免费单车”服务体系将覆盖八城区,规模达到17.5万辆。加上那时候地铁总长度能达到278公里,市区公交车辆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节能与新能源公共汽(电)车比例达到25%以上……届时,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等交通工具“零距离换乘”,绿色出行将成为一个体系。毫无疑问,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好处显而易见:将有力推动杭州实现从高耗到低耗、从浪费到节约、从高排放到低排放、从高污染到低污染、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到和谐相处的历史性转变。因此,对杭州来说,建设低碳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标”,是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改善生态环境的“突破口”,也是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杀手锏”,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助推器”。
     保定借鉴美国加州“硅谷”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建设“绿色保定,低碳城市”,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础,依靠保定国家高新区内的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高效节能、电力电子器件、电力自动化及电力软件七大产业园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已成为保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与新品牌,为保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建设“低碳保定”,就是要探索建立一个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的经济增长方案,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2007年初,保定市政府就已经提出了“太阳能之城”的概念,计划在整座城市中大规模应用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碳排放量。
       无锡努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创建“低碳城市”上进行大胆探索,被“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评选为“低碳中国贡献城市”。这种自觉的转型发展,将使无锡从“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迈向“低碳文明”为主导的高级阶段,成为我国低碳经济进程中的表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无锡确立了“低碳城市”战略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建设低碳城市要先摸清家底,从2009年6月15日,“无锡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在江南大学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专门从事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机构,随后开展了涉及全市工业、城市建设、交通、百姓生活、能源供给等方面的调查,认真分析测算后写出了近10万字的《无锡市低碳现状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负责此项工作的江南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阮文权认为,在摸清碳排放“家底”上,无锡在国内领先一步。为了把低碳城市建设落在实处,无锡市既提出了目标,又制定了规划,还找到了突破方向,分步分类实施,脚踏实地。
“有规划就不会乱”。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专家建议为参考,无锡开始进行系统的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于2009年底成立低碳城市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整的六个低碳体系,即法规体系、产业体系、城市建设体系、交通与物流体系、生活与文化体系,以及碳汇吸收与利用体系。其中,2010年将调整资源利用结构,鼓励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建设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切实加强控源截污,确保空气和水环境持续改善。
      《无锡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低碳城市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低碳城市。到2020年,初步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费少、碳排放少的低碳工业体系,使无锡成为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城市。
在以建设“生态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高科技产业城和宜居城”的目标指导下,目前,无锡市积极进行植树造绿,到2015年确保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初步建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生活质量优、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
建设低碳城市,重在企业参与,贵在市民支持。为了实现中长期规划目标,无锡市采取一系列必要和可行的措施,创新体制、创优机制,在政策、技术、资金等各方面加大扶持,适应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同时需要广大企业和市民的参与。
      “低碳经济园区”已首先担起无锡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军”。目前,无锡规划建设了4平方公里的低碳工业园区,香港昌盛科技、美国光伏产业化两大项目正式落户,新兴的低碳经济在无锡开始迅猛发展。以尚德太阳能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已初见成效,2001年1月,施正荣博士带着他在澳大利亚积累的光伏领域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回到祖国,以世界一流的速度和水准创建了尚德公司,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非国有高科技企业,年销售100多亿人民币。
      成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集中体现为“三个一”,即:建设一批低碳试验区,拟定一个低碳发展规划,建立一套低碳发展推进机制。
统筹城乡实践。成都自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在统筹城乡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形成,为构建低碳产业格局、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按照今年年初出台的《成都市建设低碳城市工作方案》,至“十二五”末,成都非化石能源占全市能源总消费的比重将达3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以上,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15吨以下,继续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中西部领先的水平。成都通过试验示范区带动低碳经济发展。主要做法是设立低碳示范区(市)县,抓好全市万元GDP能耗最高的青白江区低碳经济区建设,在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同时,示范带动高能耗区域的低碳发展,抓好全市万元GDP能耗较低的成都市高新区、温江区低碳经济区建设,打造低碳经济示范样板区。成都思路的另一个特色是包括公益林生态补偿和单位GDP能耗补偿及奖励在内的工作机制。专家认为,这些鼓励植树造林、强化生物固碳功能以及促进市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是成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
      “零碳成都”符号。专家建议,“零碳成都”是成都的符号,应凸显成都发展低碳经济的地域特色,以区别于国内外其他低碳城市。“零碳成都”早在2004年就已提出,经过几年的打造,在全国以至于全世界都已经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零碳成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软实力,为成都“新三最”目标增加新的内容、新的支撑,成为成都建设低碳城市的亮点和特色。“在建筑节能方面,成都将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建筑设计优先采用地热、中水回用等节能技术。在绿色照明推广方面,力争到2012年推广应用LED灯40万盏。都江堰地区将投放5000辆—6000辆自行车供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免费租用,成都将在南部新区试点推行‘免费自行车’活动……”成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上的措施接连不断。目前,成都正全力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狠抓生态、环保、低碳经济,并将“低碳”与“田园”相结合,升华了城市的内涵,进一步突出了成都的特色。
业内专家称,成都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还要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对城市产业体系的要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低碳化的发展转型过程中实现产业的高端化,从而为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提供可持续的、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青岛低碳经济发展工作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实践探索。
      一、重视低碳技术研发,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积极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改和低碳技术研发,近两年全市设立节能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累计1.27亿元,其中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对海信集团、青岛港集团等70项节能和低碳技术研发项目的财政资金支持,实现节能量30多万吨标准煤。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工作,2009年前三季度完成节能建筑558万平方米,占民用建筑竣工量比例达到99.8%。
      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强制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截至目前已关停小火电39.45万千瓦。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以循环经济理念促进石化、钢铁等行业的生态化调整,构建循环型产业链和产业园区,确保重点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港中旅海泉湾等16个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海尔洲际酒店、海信广场等一批服务设施竣工开业。2009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31.8亿元,同比增长31.4%,比全市投资增速高5.1%。
      三、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改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现状,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的有效开发。风能利用方面,由青岛华威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风力发电设备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已输送了约6000万千瓦时的电能。几个大型的风力发电项目和风电设备制造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全市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35兆瓦。太阳能利用方面,投资建设了海尔100万套中高档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项目、供能面积达2.24万平方米的奥运场馆太阳能示范项目等,全市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已达数十万平方米集热面积。海洋能利用方面,在青岛奥帆赛场馆新闻中心建设了可供8138平方米面积制冷供热的海水源空调系统,在奥帆赛期间运行良好,成为全国首套在已建成的公共建筑中应用的海水源热泵系统。
      开展低碳建筑试点并建成了首座实用性生态建筑——天人生态大厦,综合应用了垂直绿化,高效能围护结构保温,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集热和发电及可再利用建筑材料,雨水和生活污水再利用等13种生态技术,是现有可实用低碳生态技术的一个大集合,基本实现零能耗、零排放,有效示范了低碳经济理念和低碳生态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应用。
      德州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低碳产业为主导,按照“政策拉动、服务推动、典型带动”的思路,开创生态经济新领域,大力发展太阳能利用、风电设备制造等产业。
      早在2005年,德州市就被中国太阳能学会等组织授予“中国太阳城”称号。德州现有太阳能利用相关企业近百家,固定资产总值近20亿元,年销售收入约50亿元。其中皇明集团是著名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年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200多万平方米,是欧盟的总和、北美的3倍,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万多吨。
      德州经济开发区所产的太阳能路灯已经安装到了上海、呼伦贝尔、郑州、西沙永兴岛等几十个城市和地区。德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清洁能源研发、生产基地,在开发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电技术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德州市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已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10余家。禹城通裕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主轴,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德州世纪威能公司先后与国电联合动力、盛世通元、太原重工、东汽集团等单位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扩产后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1000副兆瓦级叶片。宁津华亚公司具备了年产1万台200-2000W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能力,产品全部出口国际市场。
      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将低碳理念融入整个社会,德州市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加快低碳技术在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微排大厦是德州市在建筑领域推广低碳、节能技术的一个具体案例。德州市先后制定了《德州市城区供热计量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德州市通过采取汽车尾气检测与车辆年审挂钩的办法,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督和治理,加速淘汰高耗能老旧汽车,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目前,居住区建设全面实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示范设计与施工,太阳能热水器全市推广应用率达50%,市区超过80%。全市认证新墙材生产企业62家、节能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8家,年设计生产能力32.81亿标块,占全市墙材年生产总量的88.67%。
大连曾经是以钢铁、冶金、石油、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以高能耗为主的重化工业比重过大是大连产业的结构特征。在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如何向绿色产业转型,成为摆在大连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遏制高耗能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近几年,大连市对工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大连市将372类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列入淘汰目录,通过落实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使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石油加工及炼焦、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6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连续下降,2008年同比下降1.1%。目前,大化集团等8家耗能大户已经陆续从城区迁出,搬迁改造后,大连水泥集团产量翻番,能耗不增;大化集团可实现节能20%,东北特钢大连基地可实现节能50%。
同时,大连市还积极开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检查,拿出近亿元资金,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12万千瓦,全部拆除小水泥机立窑59座、中空回转窑7座,关闭小造纸企业36家,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677万吨、造纸11万吨,削减能耗100万吨以上,提前完成上级政府规定的淘汰落后和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此外,大连市还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共关闭高耗能企业40多家,淘汰高耗能设备6000多台,关闭了所有的矿山,共完成了30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注销或搬迁改造。2008年大连市万人GDP综合能耗下降3%以上。
这些年大连一共退出100多家企业,或停产、搬家改造了200多家企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大连一些企业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强的竞争能力。
当前,仍未退去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大连看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随着一些国家提出绿色新政、绿色增长、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大连人判断,全球市场会发生大变化,适应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的新兴市场即将形成。大连市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将围绕绿色产业发展予以推进。大连把绿色产业定义为核电装备、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发光、新材料、生态农业、生物制药等。
      到2011年,大连市将全面推动城市道路、工业区及大型公共建筑等场所的照明产品更新换代,城区非主干道、部分主干道完成这种LED照明改造,住宅小区大规模使用。
科技部已批准大连市成为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为推进“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的实施,大连市启动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即突破LED核心专利10项,应用LED照明灯具10万盏;培育LED骨干企业100家,实现新增绿色产值100亿元。
      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半导体照明亮化、电动公交汽车以及传统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等绿色科技项目,都已成为大连市科技攻关示范工程。大连市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已经形成,到2012年,大连将建成两家整车整装厂,形成百家相关企业集聚、2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成为我国北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创新基地。除此之外,核电及装备、风力发电机组、光伏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等也已成为大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大连提出要建设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三个中心指大连要建设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一个基地就是把大连打造成现代产业聚集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制造、造船、石化基地。
有了如此充分的准备,难怪大连人自信地对外表示,危机过后,大连的产业结构会走向新阶段,更加优化。
     鞍山将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能源、发展壮大能源设备制造产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鞍山。2009年11月,省发改委面对沈阳经济区即将被国家批准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形势,正式启动了“一市一点”改革工作,即在沈阳经济区的八个城市分别开展省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并确认鞍山市开展“低碳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目前《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建立辽宁省低碳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请示》和《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低碳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方案》已完成初稿,经过有关审核批准手续后,即将上报省发改委。
发展低碳经济,鞍山市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钢铁冶金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转变,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产业,信息产业,以新能源、新动力、新光源和新热源为重点的光电产业,以及以节能装备和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低碳产业均加速发展。此外,鞍山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地区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而发展低碳经济资源优势较强,如鞍山市拥有优质的石英砂资源,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基础资源,可生产玻璃纤维、非晶硅、单晶硅和多晶硅组件、太阳能热发电集热塔等。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