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0年
2010年

他上之石2010年7月15日第13期

发布时间:2010-08-13  |  浏览:
外地发展城区
和县域经济的做法
      56个城区、44个县(市),是辽宁这个大经济体的100个基本经济元素。紧紧抓住这100个基本元素,充分激发其活力,推动城区经济、县域经济双双跃上发展新高度,在辽宁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全面振兴中具有全局地位和深远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城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将其上升为辽宁全面振兴“两大战略支点”并全力推进。为此,我们综合了外地的先进经验以供参考。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
山东县域经济涌现出许多成功的模式,主要有:昌邑模式——“小机构,大服务”;诸城模式——“贸工农一体化”;寒亭模式——“农业产业化”;周村模式——“股份促动,明星带动”;章丘模式——“城镇带动”;峄城模式——“综合开发,择优突破”;金乡模式——“农贸带动”;山亭模式——“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陵县模式——“冬季农业”;高唐模式——“重组调整,加快发展”;泗水模式——“打破常规,走出贫困”;阳信模式——“综合配套改革”等等,这些成功模式各具特点。
(一)政府主导
这是山东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这里说的“主导”,不是说什么事都是政府来管、来做或进行强力政策干预,而是指政府在形成发展战略,制定改革措施,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在政策引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在形成发展战略方面,一是先由省里进行统一部署,通过各县域贯彻、落实,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相应调整和创新,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然后经过逐级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二是发挥专家顾问的智囊团作用。
2.在制定改革措施方面,多年来,政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制定了很多重要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987年的“扩大县级权限,强化县级管理”,把机构设置、干部人事、劳动工资管理以及计划、财政、金融、信贷、税收、物价、外贸出口等该放、能放的权力放到了县级;在党的十四大后,又提出了“下管一级,权放一格,划清职权,逐级负责”的思路,加大了放权的力度;90年代以来,首先在青岛、济南建立了“市管县”的新体制,以后逐步扩大,到1994年底,全省17个地市有14个实行了“市管县”,所辖县(市、区)共计113个,占全省总数的81.3%;跨入新世纪后,县域改革进入新阶段。2003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实施“双30”(30经济强县、30欠发达县)工程,对县域经济实行分类管理;2004年做出“突破菏泽”的重要决定;2005年制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综合评价及考核办法;2006年提出“量质并举、调优调强”,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等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山东县域经济做优、做强以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小机构,大服务”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机构精简工作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在为企业、农户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改善。很多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政府的办事效率得到提升,服务功能得以放大,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4.在进行宏观调控方面,全省能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开始得到控制,经济热度和增长幅度得到有效调控,金融秩序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治理和改善。
5.在政府政策引导方面,政府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支农政策等得到各县域的大力支持,取得明显效果。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等都得到优化和加强。
(二)地区竞争
所谓“地区竞争”,是指各县域为了加快发展在获取政策支持、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科技立项、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激烈竞争关系。鼓励地区竞争,规范地区竞争是山东县域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地区竞争,促进了县域经济活力,并在竞争压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1.在政策争取上,各县域力求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资金支持。在县域经济“双30”中,省里对30个经济强县赋予了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在安排建设用地使用指标分配上向经济强县倾斜,在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外资外贸、出国审批手续等方面给予相关支持与奖励等等。
2.在招商引资方面,各个县域在人事、行政和财力上都强化了招商局的招商引资功能。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各个县域从竞相打造招商引资的“硬基础”(完善基础设施以及提供税收、土地使用、行政手续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转变到发展软环境的竞争上。目前,全省有很多县域已经启动了“县域文化建设”项目,从融合、整合、协合等不同侧面构建独具特色和具有充沛竞争力的县域文化。
3.在人才引进方面,各县域采用各种办法吸引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通过实施“特聘”、“弹性工作”、“津贴奖励”、“合作研究”、“合作办校”、“培训”等诸多措施,各类专兼职高层次人才引进速度奇快。
4.在科技创新方面,各县域用足用活国家科技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引进高科技项目。生产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巨大增强。
5.在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方面,各县域不仅比国内生产总值(GDP),也比发展后劲,比可持续性,从而激发了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总之,地区竞争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地区竞争的山东经验是“垂直竞争”,即,各县域重视寻找和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而不是盲目上马重复性建设项目。鼓励地区竞争是“山东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三产衔接
就当前的产业结构而言,二产即工业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服务业则较弱。这种产业结构状况是山东省多年来鼓励“做优农业”、“工业立县”、“发展服务业”,实现三产衔接的结果。
1.做优农业,就是着力使农业出优质产品,培育优势产业,聚成优势竞争力,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众所周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只有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效益,产业成长、经济发展才有坚实的保障。山东在做优农业上主要通过农业的国际化、优势化、优质化、产业化、企业化和农民的知识化来实现。农业的国际化,就是在世界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发展当地现代农业,按照国际分工的要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农业的优势化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山东在农机、种子、市场组织、农业保障体系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强化农业的优势。农业的优质化,主要是通过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及调整农产品结构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是指按照产业之间的关联带动关系以及充分利用产业融合的趋势,不断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化经营。农业的企业化,一方面是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生产经营户或组织以现代企业运行、管理的机制和模式为目标,逐步扩大规模,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做出特色,做出名品的过程。农民的知识化,是指对农民经过多方面的培养、影响、锻炼,逐步成为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具有一定政策法规、科学文化、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知识修养和相应技能的新型农民的过程。
2.工业立县,就是要把县域工业做大、做强,着力发展工业,凝聚工业强竞争力,不断提升工业档次,保持工业强势。做强工业,首先是选准优势,找准强项,依据不同基础条件采取不同战略,力求做大做强;其次,培育强壮的支柱产业,培育工业著名品牌;实现企业聚群,促进企业和谐共生,造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保持工业的常创新,常上档,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工业的生机活力。
3.发展服务业。目前,山东的服务业还处于较弱的地位,从产业构成的比重上看还不到30%。在成功实现农业优化、工业强化之后,在农业、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型服务业也将获得长足性发展。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各县域应该把握住这个良机,提升本县域产业的档次,同时,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做大县城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城处于中心地位,起着聚集增效、枢纽联络、辐射带动、整合协调、服务教化等重要作用。重视县城建设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可带动并激活整个县域经济。
做大县城,一是不断充实县城的产业,主要是二、三次产业,使县城成为整个县域的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中心,这样可成倍放大经济发展的效果;二是搞好规划,提高县城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城市功能,通过功能完备的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发挥园区的聚集增效、示范带动、整合优化、招商引项的功能;三是讲求县城的恰当规模,既满足一定的人口规模,也能发挥其聚集、辐射的功能;四是重视县域文化建设,构建起融合、整合、协合的县域和谐文化体系,为县城发展建立软环境、产业基础和体制机制的保障。
(五)自主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引进式的外生模仿,另一种是“内生式自主创新”。两种创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外生模仿往往发生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短时间内缩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鸿沟。自主创新则发生在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教育、人才、研发、创新、创意等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识别性特征。自主创新拓展了经济发展的范围、速度和质量,是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六)外贸外向
山东省各县域在促进外贸外向经济的发展上,已经形成“县外就是外”的外向经济观念,充分利用县内、县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做足文章,特别是利用临近日韩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合作。
各县域发展外贸外向经济的主要措施有:
1.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建设以青烟威三市为主体的半岛制造业基地。以胶东半岛为主体,以各类经济园区为骨干,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整合现有资源,打破行政界限,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尽快培植壮大一批优势制造业产业,促进山东省制造业升级换代,把胶东半岛建设成面向日韩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为避免内部竞争,青岛以电子家电为主;烟台以手机、软件开发为主;威海以光纤光缆、计算机外围设备为主。
2.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和谐共进。山东省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立足当地,放眼全球,以专业产业聚集园为依托,积极招引专业性强、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关联性外企进驻,发挥专业优势和聚群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各县域特点突出、合理分工的专业聚集园区建设,起到了优势互补、和谐共进的作用,达到了跳出低水平竞争而建立一种高效、良性竞合关系的目的。
3.出台配套相关促进的鼓励措施,营造协调发展的宏观环境。各县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年一度的鼓励外经贸发展政策,财政对每年度出口增长、开拓新市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等进行奖励。有的县域还特别制定了引进外资考核奖励办法,比如威海,按利用外资规模、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比例分别进行考核奖励,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按到位外资的2.5%-4%进行奖励,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占全年综合考核指标的26%。
“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
(一)“能放都放”的原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江浙地区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设置、发展搞活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措施,使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只有预算外的各种“费”与市结算。在经济管理权限设置方面,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内容有12大类313项,权限下放,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同时,江、浙在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大中城市,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再加上江浙人敢闯敢拼、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江、浙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率先打破“惟成分论”,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使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资本和创业者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产开始起步,继而发展到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进一步激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
(三)积极发展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做法,成为浙江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经验。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搞活了产品的流通,反过来又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市场,浙江一些地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之快出人意料。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在浙江,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该省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同时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群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被人誉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五)以发展城市化为重点,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998年浙江省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5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
(六)实施外向发展战略,通过利用外资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得益于坚持“两头在外”,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的外向发展战略。例如江苏省昆山市近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也被外界称为“昆山之路”。昆山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就是利用外资。
开原成为我省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没有资源创造资源 没有优势创造优势。近年来,开原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2009年,开原市被全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之一,名列全国347个县级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第4名。开原区位条件、自然资源都不具备优势,却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越跨式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开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前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从2001年开始,开原都在准确把握市情民情的基础上,以超前的发展理念和强烈的发展意识,谋划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发展定位,提出各个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在铁岭市委、市政府确定“五大战略”和“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后,开原市结合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统筹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确立了阶段性的新目标,先后提出建设辽北现代化小都市、现代化中等城市,进入全省十强县、全国百强县的跨越发展目标,并且围绕目标制定的任务具体,指标明确,责任落实,步步推进。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来源于突破重点和优化环境,收获取决于拼搏。
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开原市紧紧抓住“一小两低”是制约发展的这一关键性矛盾,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彻底扭转工业“短腿”的局面,2005年,在全市开展“学临沂、找差距、明方向、促发展”活动后,开原高标准规划建设了31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搭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开原坚持依托中心城区建设工业园区,实现了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与工业区的共享。同时,开原在园区建设上还坚持边建设边招商,依托工业区,引进大项目,聚集大产业,形成大工业。辽宁哈深冷液化设备项目就是开原工业区2009年引进的高科技大项目,由哈尔滨气体液化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5亿元,主要产品是天然气、煤层气等气体液化分离设备。目前,该项目在开原工业区的积极努力下,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运营。
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开原注重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强化监管和调控职能的同时,引进商业地产商,成功进行棚户区改造,建设专业化市场,实现了连动并进,互动双赢。截止到2009年底,全市累计动迁面积510万平方米,共有8万户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楼房,21万人喜迁新居。
开原坚持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做大做强、做美做活城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城市,建设最宜人居、最宜创业、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程,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初步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夜色城市都市化,棚户区改造市场化。同时,开原还依托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规划建设了五金城,建材城等十大专业市场,打造了现代商贸物流区,形成了三大商业服务聚集区。城镇化的发展,吸引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城市积聚。开原的城市人口每年新增3万人,目前已经达到3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2%。
开原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原雨润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企业落户以来,开原市就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以此来拉动当地生猪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开原雨润公司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2亿元,将更好地为开原经济发展服务。
开原没有资源优势,但是开原把抓好软环境作为最大的资源,在没有优势的条件下营造出加快发展的“绝对优势”。“服务也是发展环境”已经是开原上上下下的共识,并且人人身体力行。开原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全省县一级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县区之一。开原工业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并实行 “三个一”服务机制,落户工业区的每一个项目都被确定一名政府服务员,企业签约后能够享受到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在各地普遍招商、政策优势趋同的情况下,开原在服务环境方面的优势充分凸显,形成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良性效应。
“始终充满激情,创新拼搏干事”是开原干部这些年来的一贯状态。市委书记魏俊星几乎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平均每天都工作15小时以上,被称为“铁人”。优秀的带头人带出了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影响和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坚、特别有激情的干部队伍。“一个中心决策,多套班子落实”在开原已形成政治氛围,人大、政协与市委、市政府一样,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承担着同样的工作量,没有一、二线之分,四大班子都是齐心协力推动开原发展。
“超常思维、超常责任、超常干劲、超常效率、超常奉献”,这就是开原人用心血和汗水铸造出的开原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开原才在没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
辽宁城区经济看鲅鱼圈
鲅鱼圈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了“做强工业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做精农业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依托港钢等综合优势,按照“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的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临港、滨海两大工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此外,还坚持“三产富区”,打造五大服务业板块,激发了城区经济的新活力。
坚持工业强区,打造两大工业集群。
鲅鱼圈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54平方公里的临港、滨海两大工业园区,一次性完成了“七通一平”配套,打造项目载体,完善了承载功能,提升了项目档次。
临港工业区以鞍钢新厂为龙头,以港口为依托,引进相关配套企业,主要发展装备制造、钢材精深加工及港前现代物流产业,加速形成冶金及精品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滨海工业区以新东北电气和翔峰光电为依托,主要发展以光电产业为主,兼顾发展服务、金融、贸易、研发等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光电产业集群。
拉长产业链条,打造新兴产业基地。
鲅鱼圈区围绕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正在建设12.9平方公里的船舶工业基地,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造船企业,重点发展修造船业,努力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又一新兴产业基地。
2008年以来,鲅鱼圈先后被中国城市庆典组委会授予“最具发展潜力地区奖”,被人民网评为“最受关注地区”。
坚持三产富区,打造五大服务业板块。
鲅鱼圈区立足发挥区位、交通、环境、资源等综合优势,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助推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城区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旅游业以“山、海、林、泉”为依托,初步建成了中、西、东三条旅游观光带。房地产业以海景、温泉、河畔、山景楼盘建设为重点,开发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精品住宅小区。餐饮商贸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开发区中央高端商务区的建设。
现代物流业,依托港口、交通优势,以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投入运营为契机,大力发展港前贸易、商贸物流业,现已形成了以港前储存、船货代理、钱江五金商贸城、钢材批发市场等为主体的商贸物流体系。
金融业以国有银行为基础,2007年至今累计融资上百亿元,进行了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为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另外,鲅鱼圈主要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为重点,建设了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近两年,鲅鱼圈在招商引资上,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通过优化招商体制、实施重奖政策、构筑项目平台、开展全民招商等措施,两年来,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0多个,包括新东北电气、晶晶光电、北钢管业等26个工业项目。
大项目入驻为城区注入发展新的动力。
营口市副市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高作平说,鲅鱼圈提出了“一切让路,一切保障,一切服务”的理念,全力支持国有大企业、大项目的发展建设。截止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鲅鱼圈投资兴业,现有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世界500强项目6个,合同外资额3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
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让大企业来到鲅鱼圈区投资兴业,为城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安商服务为投资兴业提供有力保障。
如果现在有企业来鲅鱼圈投资兴业,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不用再东奔西跑。鲅鱼圈针对企业引进项目多、审批周期要求快的特点,对新建项目实施“一站式”办公。除此之外,鲅鱼圈还开设外来人员服务热线,为外来客商、游人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实现了鲅鱼圈的投资环境的新跃升。2009年,鲅鱼圈还荣获辽宁省“最佳投资环境县区”奖。
2009年鲅鱼圈区党工委、管委会重新研究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区财政列支1000万元作为招商引资专项奖励资金,对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给相关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此外,还立足东北、面向全国,连续3年在电视台等媒体上做宣传广告,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和踏实做事,为鲅鱼圈的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样的工作作风也让在这里投资的企业心里有底。
营口市市长高军说:“不仅是鲅鱼圈,我们营口市四个城区党政一把手没有一对闹不团结的,全部是哥俩好;没有一个偷懒不干活儿的,全都是‘白加黑、五加二’干事业。通过下放权力,配备班子,营口各城区的干部不仅能干、会干、还能干好。”
营口市委、市政府在指导城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把城区政府作为城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将企业作为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角。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制定发展规划,打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保证。这一做法创造了市一级党委和政府指导城区经济发展的好经验。
第一,配强城区班子,激起发展激情。市委在配备城区领导班子时把握三条原则:一是配强党政一把手,不在重要岗位练兵;二是注重实践经验,做到人岗相宜;三是熟悉经济工作,在主战场不能有外行。
第二,明确发展目标,激励争先创优。一是加快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城区服务业,确保每年占经济比重提升两个百分点;二是在2012年底实现城区全域城市化;三是实施“两年倍增”计划,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第三,推进体制创新,激活发展活力。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向城区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倾斜;二是加大资金的引导力度。设立了城区经济发展基金1000万元、服务业引导资金1000万元;三是加大向城区放权力度。市级24项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区级政府,鲅鱼圈区享有全部市级行政管理权限。
第四,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城区布局。推进百里临海产业带、百里沿海景观带、百里滨海生态城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区经济发展框架。推进北海新城、鲅鱼圈南部新城、仙人岛白沙湾黄金海岸三个新区建设。加快老城区“东扩、西改、南进、北转”步伐。同时,加快实施城区“退二进三”工程,实施腾笼换鸟,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功能城区和新型业态聚集区。
第五,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先后投资近百亿元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城市路网建设,综合整治城市中河流和城市海防堤,加强环保、卫生、文化、体育、艺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功能,优化了城市发展环境。
第六,加快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产业抓招商,以招商促调整,连续两年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