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10年
2010年

他山之石2010年9月20日第17、18期

发布时间:2010-11-15  |  浏览:
各地温泉旅游开发建设
工作思路及措施
      温泉旅游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正在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一大热点,温泉经济更是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我省今年确定“打造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目标,一批重量级的温泉旅游休闲度假项目纷纷落地。省温泉旅游会议结束后,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市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为此,综合了省内外一些地方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工作的思路及措施,以供借鉴。
沈阳确定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基本思路
      沈阳市结合该市温泉旅游资源的现状,起草了《关于加快沈阳市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沈阳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一、加快棋盘山国际温泉谷建设。重点把沈阳棋盘山打造成为以温泉冰雪、绿色生态、关东文化旅游为主体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全省重要的旅游聚集区,坚持多元化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品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旅游休闲综合体,利用 2—3年时间填补沈阳地区温泉、冰雪旅游融合项目的空白。
     二、全力确保于洪区小韩村温泉年内正式对外开放营业。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率先为沈阳市民和周边城市旅游者提供温泉旅游新去处,并结合当地蔬菜工厂等特色资源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开辟温泉休闲、农业体验、特色文化旅游度假区。
     三、积极推进新民兴隆堡温泉城的建设工作。明确科学定位:“不唯最大,只唯最好,不求最快,但求最佳”,努力建成集温泉旅游度假、生活居住、文化娱乐和生态工业为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新城。
     四、加快推进沈北温泉旅游开发。与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互相呼应,填补沈阳温泉、综合性主题公园融合型项目的空白,整合、打造一个融温泉养生、主题公园、休闲娱乐、商务会议、特色美食于一体的休闲游乐集聚区。
     五、做好温泉开发规划,规范温泉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年内聘请国内著名温泉规划设计单位完成该市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坚持低碳、生态、循环再利用的理念,突出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温泉旅游主题,确保该市温泉旅游科学开发,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同时围绕温泉旅游规划,着力包装一批配套旅游项目和线路。
     六、切实做好学习调研、跟踪服务和宣传推广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学习考察温泉旅游先进城市,博采众长,实现超越。在建设、经营过程中,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工作。利用好国内外大型相关展会、节庆活动等宣传机遇,加强网络和各种媒体的对外宣传,吸引国内外一流品牌的旅游投资、经营企业入驻,提升本市温泉旅游经营的知名度。召开局机关和区、县(市)加快温泉资源开发建设调度会,营造加快温泉资源开发的社会舆论氛围,推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打造沈阳特色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协调全市相关部门、区县(市)要认真落实省政府的要求,积极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切实加快本市温泉资源开发的步伐。
本溪科学开发温泉旅游度假区
     为了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本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本溪市旅游局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本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温泉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全面完成,通过数次论证评审,温泉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省建设厅审批。
本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生态稳定的知名温泉度假旅游胜地。根据总体规划沿太子河,按发家峪、温泉寺、前河沿、迎水寺、同江峪、谢家崴子等7个地块,分别规划建设户外休闲区,康复养生区、乡村旅游区、拓展运动区、地质科普区、皇子山度假区以及中华地质文化产业区7个主要功能区。结合该规划,将以温泉城为核心,围绕山、水、洞、寺四大特色,将其打造成为健康养生中心、旅游度假中心、水上欢乐中心、山地运动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温泉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把温泉城规划成“枫叶”结构,自温泉寺至太子河畔为主轴,景观和建筑顺应坡地山势,越近水的区域,建筑高度、密度、体量越大,越靠山的区域,建筑高度、密度、体量越小。该规划将建设用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开发用地,由政府主导建设温泉会议中心、温泉会馆、温泉寺庙等核心景观;一类是市场开发用地,由市场主导开发,建设度假别墅(旅游地产)和居民安置区。结合该规划,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将温泉城建设成为集温泉+观光、温泉+运动、温泉+宗教、温泉+地产、温泉+生态、温泉+民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聚区。
围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该市旅游局包装了高尔夫球场、温泉湖畔度假区、生态观光园、拓展训练营及度假基地、玉京山休闲健身步道、皇子度假营、地质文化展示园等30个旅游开发项目,现正在着手开展大规模招商引资工作。
目前,本溪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温泉城的开发建设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为进一步加大对温泉寺地区的开发力度,加大对温泉水源的开采利用,该市旅游局聘请专业团队及相关专家对温泉地区水源、地热进行反复测量及论证,现已得到初步结果。温泉寺地区招商引资工作也在进行中。
营口倾力打造北方最优温泉城
营口市委、市政府用大思路进行超前谋划,即以建设旅游城市的标准建设新都市,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倾力打造北方最优温泉城。
日前,来自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旅行社及国内外的温泉专家500余人,齐聚2010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旅游节,再一次搅热这里的温泉游。
营口温泉资源主要分布于熊岳镇和双台子镇。熊岳温泉历史久远,早在唐代就利用泉水活络与健身。 1991年被矿泉水委员会评为高温医疗矿泉水。近年来,营口市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住温泉浪费性使用,改造熊岳河蓄积地表水、大面积绿化温泉矿区,温泉水位比过去最低时提升了7米,水温最高的温泉井水温超过80℃。
营口市旅游局局长孙志说,温泉集中体现了休闲游的优势,四季皆宜,冬季最具特色,同时可以反复拉动消费。营口涵养温泉之时,正是国内旅游业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之际,正是营口拉开大城市框架、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发生巨变之际。去年8月,营口举办首届温泉节的当天,由国内温泉业龙头企业珠海天沐集团开发建设的熊岳温泉村开门迎客,入冬以来游客天天爆满。
孙志说,2009年,营口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推进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山海广场、皇家园林酒店、何家沟滑雪场等一大批档次高、规模大、效益好的旅游项目相继投入运营,使营口旅游业不仅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了优势明显的旅游产品,而且具备了四季皆宜旅游的良好条件。举办国际海滨温泉旅游节、承办辽宁旅游欢乐节冬季启动仪式暨第四届辽宁省冰雪温泉旅游节,使营口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高,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目前,营口的温泉旅游和中高端酒店业已经走在东北同类城市的最前列。在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营口成为我省继沈阳、大连之后,第三个“2009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同时,营口开发区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
营口旅游热度已经从海边游延伸到了温泉游。今年夏天,在熊岳天沐温泉度假村,出现了火爆的“反季热销”现象,创造了日接待量超过2500人的纪录,连续几个月旅游收入是南方同体量的3倍。对于设计接待量为1000人的天沐温泉度假村来说,2.5倍的接待量足以说明这里人气高涨。
北方的旅游旺季比南方要短很多,冬季的寒冷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可是,鲅鱼圈旅游业却是“淡季不淡”,这里主推的“冰雪+温泉”,农业采摘、泡温泉、滑雪等各式旅游项目让游人目不暇接,即使在去年冬天50年一遇的罕见持续低温天气情况下,这里的旅游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游客的热情,游客数量连创新高。刚刚投入运营1年的何家沟滑雪场从2009年末到2010年春节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
营口市市长高军提出,围绕建设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市,发挥“山、海、林、泉、寺”的优势,继续开发以温泉度假为龙头的特色旅游产品和冬季旅游项目,实施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公园保护性开发建设,扶持乡村旅游特色村发展,打造旅游产业链。
滨海大道已经贯通,今年辽河大桥将正式通车,明年哈大客运专线也将运行,届时,营口会迎来游客高峰,投资8亿多元的营口金泰海景温泉酒店将正式运营,一大批重点温泉旅游项目将陆续开业,包括投资30亿元的天沐海滨温泉城,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总投资21亿元的盖州双台思拉堡温泉小镇,投资12亿元的奕丰北方温泉城,投资3.9亿元的营口双台龙湾国际温泉城等。
锦州温泉开发起步疾
锦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在温泉开发及经营项目上一直是空白点,省温泉旅游会议结束后,市委书记刘志强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快动作,争取早出成果”;市长王文权多次召开市长办公会,就全市进行温泉资源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成立锦州温泉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使温泉勘探和规划工作快速取得突破。短短两个多月过去,在温泉开发和经营上一度为零的锦州,经过细致工作和科学论证,从快速筛查出的19条线索中,确定总投资60亿元以上的凌海大有温泉旅游风情小镇等五个重点项目,坚持高水平规划,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国内、乃至国际数个行业领军企业前来参观、考察。
敲定五大重点项目。
为将温泉旅游和休闲游、时尚游有机结合,锦州市又从已确定的13个温泉开发项目中筛选出总投资超60亿元的凌海市大有温泉风情小镇等5个重点项目。
  凌海大有温泉旅游风情小镇。开发建设总体上以温泉洗浴、疗养为主,同时兼有高尔夫球场、多功能高级儿童乐园、白洋淀式芦苇荡,高、中、低档的海鲜酒店、车辆大型会展中心,威尼斯水上乐园住宅小区。体现原生态、多功能、渔家小镇、海景风情。计划投资规模10亿元人民币以上,5年内完成。其中纯属温泉开发和建设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两年内完成。
  黑山县龙蛇温泉旅游度假村。项目投资20亿元,5年完成,其中温泉资源开发和建设投资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两年内完成。
凌海市沈家台汤池子温泉度假村。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5年内完成,纯温泉开发建设投资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义县聚粮屯乡温泉度假村。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建成以温泉为主的休闲度假区,其中温泉资源开发和建设投资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两年内完成。
北镇市温泉旅游度假村。拟建占地面积33万平米(500亩),建成温泉综合服务总站、高尔夫球场、休闲广场、农业生态园,其中温泉资源开发和建设投资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两年内完成。
前置性招商加快推进。
为早出成果、快出成果,针对全市13处温泉资源的总体分布、规模大小、温泉开发程度、未来发展潜力等综合因素,经锦州市政府研究,决定把凌海大有温泉风情小镇、凌海沈家台汤池子温泉度假村、北镇温泉旅游度假村、北镇沟帮子温泉度假村等处温泉作为全市温泉开发重点,并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00万元对温泉项目所在地政府分别给予50万元作为市政府第一批重点温泉资源开发项目启动资金进行扶持。此举为加快温泉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为温泉地政府快速启动温泉资源开发提振了信心。义县县委、县政府又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进行有效融资,最终得到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开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同时,为加快温泉开发速度,把温泉资源利用和度假村建设结合起来,锦州市还采取前置性招商策略,边规划,边招商,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打破人为设置的一些条条框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周到的服务,打造辽西旅游政策的“洼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凌海大有温泉旅游风情小镇,是锦州市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项目,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温泉资源,并与锦州城市南扩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已有国内、乃至国际业界的领军企业前来考察投资项目。
辽阳精心打造汤泉谷旅游景区
辽阳弓长岭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根据全区区情潜心打造汤泉谷旅游景区。
坚持政策引导,走项目发展之路。
汤泉谷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条件成熟,是弓长岭区“旅游立区”的龙头项目。区政府对该项目实施整体规划,市场投资开发,将建成以温泉资源开发为中心,集休闲度假、生态体验、康体运动、文化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项目。走进汤泉谷,一座座欧式、日式别有风情的温泉浴场展现在眼前。温泉洗浴游已成了汤泉谷的重点品牌。在规划的布局上,汤泉谷以产业规划为核心,通过温泉开发带动汤泉谷的整体发展。在空间布局与项目设计中,从温泉小镇建设角度,规划了温泉街、温泉广场、民宿汤宿区、温泉公园、演艺中心、温泉购物街、餐饮娱乐街、温泉博物馆等项目;从温泉水的功能拓展角度,整合规划了温泉疗养院、国际温泉商务会议中心、温泉企业会所、温泉养生度假中心等项目;从产业整合的角度,规划了温泉高尔夫度假区、国际温泉度假社区、温泉酒店、温泉养生谷、湿地生态公园、温矿泉生态产业园区等项目;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规划了医院、学校、广场、农民新村等项目。另外还充分整合利用了汤河及温矿泉水,将其规划形成“双岛”的格局,并包含有湿地公园以及众多的溪流、湖潭、桥等水系景观。
坚持招商引资,走优势突破之路。
汤泉谷开发是弓长岭区大汤河旅游综合开发带的核心,是以温泉项目开发为主,由政府整体打造,市场投资开发,集休闲度假、生态体验、康体运动、文化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在策划的定位上,该项目整合分析资源、精准定位市场,提出了产品开发的主题:“综合性度假旅游地”,并按世界级温泉小镇标准进行打造,打造具有垄断性与识别性的“中国第一温泉小镇”品牌形象。规划的所有项目,严格按照产业的用地特征和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布局。规划形成“一廊、二带、三区”空间结构体系。一廊即汤河河道湿地走廊,二带指园区中东西方向的水系绿带。三区分别是休闲旅游区、休闲度假区、生态居住区,通过自由式为主的合理道路骨架,将该地块有序划分,形成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
在可操作性方面,规划严格以市场测算与产业关系为基础,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交通用地等进行设计,保证了项目的可靠性。在运营模式方面,规划摒弃传统的“筑巢引凤”战略,设计了“打包招商”的运营模式,即开发经营项目与邻近公益配套捆绑招商。
盘锦加快湿地温泉开发建设步伐
盘锦独特的滨海湿地已经成为辽宁生态旅游热点区域,目前该市正在加快湿地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步伐。
一是以“建设湿地温泉新城,构造温泉休闲产业聚集区”为目标,规划“盘锦湿地温泉度假区”。委托北京土人环境规划设计院为盘锦湿地温泉度假区编制三个规划:(1)《整体的概念性规划》;(2)《重点发展区域的控制性规划》;(3)《起步区建设的详细规划》,着力打造以温泉休闲为基础、以会议度假酒店为重点、以休闲养生地产为核心的“温泉休闲综合体”。建设六大核心功能板块:(1)温泉休闲中心;(2)会议度假酒店;(3)休闲商业街区;(4)运动游乐项目;(5)温泉养生地产;(6)温泉农业区。
二是整合滨海旅游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盘锦市将在湿地温泉资源核心区划定湿地温泉度假区并成立管委会,统一领导湿地温泉旅游开发建设。为了高起点、高水平的打造盘锦湿地温泉度假区,市政府叫停了相关县区实施的旅游项目,并下发了《关于暂停滨海旅游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待规划批准后,再按照规划引领开发建设。
三是“请进来、走出去”招大商。为了保证《盘锦湿地温泉度假区规划》有效实施,盘锦市将按照招商工程化、项目具体化的总体要求,采取“一个月走出去,一个月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加大针对国际性投资集团、旅游集团、大地产商的招商引资力度。在8月份举办的第三届盘锦湿地旅游周期间,举办盘锦湿地温泉度假区投资说明会。
盘锦市正在打造两个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温泉综合体:一是皇家园林温泉养生郡。占地1350亩,投资规模为45亿元,融入欧洲古典韵味,重点体现欧美温泉洗浴特色;二是国际温泉中心。占地450亩,投资规模为10亿元,融汇世界多个国家温泉洗浴特色,将建成东北的温泉迪斯尼公园。
重庆投100亿加快温泉之都建设
重庆市政府将2010年定为“温泉旅游主题年”,今年,不仅是“五方十泉”大见成效之年,也是“一圈百泉”突破之年,更是“两翼多泉”起步之年。
今年重庆将再投入100亿元巨资,用于“温泉之都”的建设。为了推动“温泉之都”建设向纵深发展,市政府将继续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战略,今年将花大力气建设10个温泉旅游项目,包括缙云山国际温泉度假区、南温泉、融汇国际温泉城、颐尚温泉小镇、青龙瀑布度假区、金佛山温泉、龙水欢乐世界、冷水温泉度假区、铜梁龙国际温泉中心和香海温泉。
   发展“五方十泉”起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五方十泉”温泉项目相继呈现,从而形成“五方十泉”示范带动,“一圈百泉”大力呼应,“两翼多泉”配合联动的局面。“五方十泉”项目计划总投资113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0亿元,已开业迎宾的项目达12个,日接待游客量超过3万人次。国旅颐尚温泉作为“五方十泉”的重点项目,2008年9月开园即火爆迎客。同为“五方十泉”的重点项目贝迪颐园温泉开业后也受到游客和业界好评,而堪称“五方十泉”项目顶级之作的北温泉柏联SPA、广受瞩目的融汇温泉已投入运营。
   温泉开发形成6大模式。
当前重庆温泉已经形成六种开发模式,即“温泉+旅游地产”、“温泉+景区旅游”、“温泉+运动游乐”、“温泉+康复疗养休闲”、“温泉+生态庄园”、“温泉+会展”。其中,“温泉+旅游地产”模式能够以养生休闲特色在城乡房地产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因而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
推5项温泉开发优惠政策。
  一系列针对温泉开发项目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正在重庆全面实施。此举将推动重庆开发地热旅游资源,打造中国“温泉之都”。
  近日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五方十泉”建设 打造“温泉之都”的意见》,意见明确重庆市内外开发商,凡承担温泉开发项目,并被纳入重庆市“五方十泉”规划的企业,均可享受以下优惠:
  1、在温泉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中,企业可享受减半征收采矿权有偿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优惠;
2、在土地供应方面,企业可享受优先用地、高效办理用地手续等优惠;  
3、在项目管理方面,企业承担的项目,政府各部门将按照市级重点项目管理、推进;
4、在税费征收方面,企业可享受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按15%征收,地热资源税减半征收;
5、在金融支持方面,企业可享受重庆各融资机构和担保公司,其他中介机构优先融资与贷款的优惠。
云南温泉将由养生向休闲度假转变
未来10年,云南温泉将呈现出特色温泉+景区、温泉+生态农庄、温泉+旅游地产、温泉+会议休闲、温泉+运动游乐、温泉+康复疗养等多种模式。
  为进一步加快云南省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云南旅游产品的提档换代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云南省旅游局委托省旅游业协会SPA与温泉分会和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两家单位联合编制了《云南省温泉旅游产品发展规划(2010-2020)》,通过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促进云南旅游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型升级,使温泉旅游这一新业态成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一个引爆点,促进温泉产品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形成产业链,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升竞争力。 
  规划将温泉旅游发展分为近期:2010年-2011年;中期:2012年-2014年;远期:2015年—2020年。在规划中,根据云南现有的温泉资源特点,温泉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现状,云南旅游发展的6大格局,其中包括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将云南温泉旅游分为2个大区、5个带、6个群和2个独立温泉点。由最初的温泉养生向度假休闲转移,把温泉的开发模式以特色温泉+景区、温泉+生态农庄、温泉+旅游地产、温泉+会议休闲、温泉+运动游乐、温泉+康复疗养为主。整个规划的运行,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福州全力开发温泉游品牌
温泉游这张“烫金名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福州。温泉资源是福州最大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亮点。目前,福州市提出创建“中国温泉之都”,对提升福州城市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福州温泉旅游开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品牌熠熠生辉。
4月14日,福州旅游主题口号揭晓——“温泉古都,有福之州”从众多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个主题口号从此成为福州旅游整体形象代言。
近年来,福州积极发展以休闲、度假、健身为主题的温泉养生产业,相继建成了黄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青云山御温泉、连江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高品质的温泉休闲项目,环福州温泉休憩圈初步形成。
除了建成的温泉休闲项目,当前福州还在规划建设桂湖贵安生态温泉城、温泉主题公园、市区大型高端户外温泉休闲旅游中心等一批大型项目,加快完善都市温泉、城郊温泉、淡水温泉、海水温泉相结合、相配套的温泉产品体系。这些举措,都为福州创建“中国温泉之都”奠定了一定基础。
“把客留住”出新招。
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对此,福州市旅游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专家策划论证,今后福州市旅游业空间总体布局为“一城两翼”,将福州打造成以“温泉古都,有福之州”为主题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一城”即为“城市文化旅游板块”,主要包括温馨闽都旅游区、船政文化旅游区、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南台岛商务会展旅游区、都市温泉旅游区、闽江水上旅游带,形成“五区一带“的格局。“两翼”是指“东部滨海休闲度假板块”和“西部山地生态旅游板块”。
利用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重点发展(城区)都市温泉和(郊县)风景温泉两大主题,形成都市温泉、城郊温泉、淡水温泉、海水温泉相结合的温泉产品体系,打造中国“温泉之都”。
临沂“温泉”成旅游新亮点
2008年8月,临沂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地热城”称号,成为全国第二个、华东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近年来,临沂市因地制宜,加大对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温泉经济已经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临沂市加快对地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着力建设汤头、松山、铜井、沂水四大温泉基地,把景区资源与地热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温泉疗养与旅游开发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休闲产业。率先搞好汤头温泉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投资1.2亿元实施了环境整治,解决了基础设施差、环境配套不足等制约温泉开发的障碍;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知春湖(国际)温泉度假村创建国家4A级景区,重点开发了观唐温泉,一期工程投资3.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江北第一、引领全国的综合性温泉度假中心。全面提升沂南松山温泉的开发利用水平,推进颐尚温泉度假村的改造,打造集旅游、度假、健身、理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场所。积极把沂南县铜井温泉开发区建设列入省重点旅游项目,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以江南民居水乡特色为主题,泉景、河景、房景融为一体的温泉度假区,全面展现了科技与时尚、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时代特色和丰富内涵。高起点、加快建设沂水山东东方瑞海温泉旅游度假项目,丰富、提升了临沂北部旅游产品,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
目前河东区已形成了以理疗康复为主题的山东煤炭疗养院、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亿利达·尚泉、以园林温泉为主题的知春湖度假村、以度假房产为主题的观唐温泉等四大各具特色的温泉企业,其它饮食、美容等服务行业发展到100多家,每年接待沐浴疗养的人数已逾10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5亿元,依托温泉资源开发的项目带动了当地邮政、电信、饮食、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地方服务业的发展。2010年初步形成旅游度假区雏形,营造一个初具规模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温泉旅游度假区,供水量达到30万立方;2015年申报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塑造水陆生态观光和温泉休闲度假的复合形象,年供水量达到50万立方;2020年年供水量达到80万立方。
汤头温泉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水质最好、开发最早的温泉资源,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温泉城”的战略思路,并专门成立了临沂汤泉旅游区,加快推进温泉城建设。2009年11月18日,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临沂汤泉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把发展汤泉旅游业作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重点和重要增长极,打造集旅游度假、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商贸宜居为一体的,在国内领先的汤头温泉城。要完善提升汤头温泉城规划,抓好旅游区道路、供水、供电、燃气、供暖、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设施功能,加大温泉资源探测力度,不断提高后备资源支撑能力。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招商引资机制,争取多引进有实力的温泉企业,形成有序竞争的局面,提高汤头温泉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在汤头古镇建设上要适应旅游、度假、养生、宜居的主要功能要求,把生态化建设作为特色建设的首要任务,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