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9年
2009年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发布时间:2009-08-24  |  浏览:

安徽现象”:安徽文化产业昂首跨越 足音铿锵

2009-04-24安徽广播网

      2008年以来,安徽文化产业凭借着“厚积薄发”的底气快速起跳,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0亿元,连续第4年保持30%以上增幅。

      国内文化产业界近来注意到一个现象:安徽,不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却创造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众多成功经验;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却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迈入了全国第一方阵,这些都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安徽现象”。

      而“安徽现象”的形成,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安徽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861”行动计划,打造崛起的软实力。截至2008年,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库入选了268个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千亿元。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推动下,省属龙头文化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安徽广电品牌建设再上台阶,省广电本级收入达到21.3亿元,进入全国前6位。安徽卫视荣获“2007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省级卫视频道”等荣誉称号,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荣获2008中国广播电台十强称号。安徽出版集团坚持做强主业、多元经营,组建三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出版集团前列,去年又组建了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意义主业整体上市企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积极探索实行连锁、混业经营,被国家商务部列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8年组建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有望成为全国图书发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与南非MIH传媒集团合作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综合实力进入中国报业20强。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也正在积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全省2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势头强劲,各地还降低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进军文化产业。安庆五千年、等三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均为民营企业或非公有制单位;20家“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占到了17家。

     “安徽现象”的另一特色是“动漫皖军”的异军突起。芜湖方特欢乐世界2007年10月建成试营业,2008年实现门票收入2.37亿元,成为安徽旅游“第三极”;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为安徽动漫产业聚集了资源和人气,大量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涌向安徽,推动动漫产业“井喷式”发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安徽文化产业再度发力。安徽广电构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多元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购物电视、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异军突起,中安在线与科大讯飞合作,向广阔的农村市场推出了安徽语音报这一新型文化产品;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手机移动漫等新媒体产品,抢滩3G时代的市场空间。

      安徽省还以国际徽商大会为载体,搭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的平台。2006年5月,安徽文化产业进军在香港举办的国际徽商大会。截至2008年5月,三届徽商大会累计签约文化产业项目121个,投资总额47.6亿美元,协议引进资金33.8亿美元,项目落实率达54.5%。今年,第四届中博会与第五届国际徽商大会将在合肥联袂登场,又为安徽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注入了新动力和新希望。

安徽:打造融资平台 发展文化产业

2009-08-03经济日报

      以动漫产业、出版发行、广电传媒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近年来在安徽省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样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安徽省积极打造文化产业融资平台,从多方面展开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搭建融资平台,促成金融机构、知名企业与文化企业充分对接。安徽省已连续4年组织全省文化产业参加徽商大会,签订投资项目244个,总投资127亿美元,协议引进资金108亿美元。众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与安徽省多家文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特别是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四届中博会及第五届徽商大会上,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推出260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86项,总投资60.69亿美元,协议引进资金58.44亿美元,较上届分别增长17.8%、85.4%和108%。此外,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在皖举办期间,共有240个项目签约,成交总额突破20亿元;去年第二届文博会推介招商项目投资总额630亿元,合同交易额1.3亿元,增长26.25%。

      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通过上市等融资途径,加快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整合。比如,安徽出版集团通过重组“科大创新”上市,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

       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开行积极探索支持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已累计向安徽文化产业承诺贷款8.2亿元,发放贷款6.7亿元。此外,国开行还成立了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小组,研究制定支持大文化产业的措施,提供投、贷、债、租等组合产品服务。其中,向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4.4亿元,支持其对全省11个市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整合改造;向当涂县建投公司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发放贷款3000万元;向黄山市徽州文化博物馆和黄山市市民中心建设的2个项目承诺贷款3.5亿元,已发放2亿元。农业银行日前制定了以信贷支持促进安徽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即重点支持报业、广电传媒等5大文化产业集团企业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等。

      经过多方合力的推动,信贷资金与财政性资金正在合理统筹安排下实现有效配置和集中使用,安徽省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文化企业获益良多,正在描绘新的产业蓝图,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专家点评:文化产业发展将实现新跨越

孔建华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在安徽省乃至全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一现象令人振奋。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性统一的文化市场初步形成,迎来了文化消费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转向纵深发展,吸引着一批资本大规模投资文化产业项目。

      金融机构关注、参与和支持文化产业,主要是看中了文化产业具有高增长、高回报的特征,也预示着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如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随着文化领域无形资产评估和质押办法的规范、文化技术标准的制定、文化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设立、文化财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的制度安排和管理办法会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必将实现新的跨越。(作者系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安徽: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2009-06-11经济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颇为引人注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0亿元,连续4年保持30%以上增幅,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一)

       地处中部的安徽省,并非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发展文化产业优势并不明显。然而,富有改革传统、敢为人先的安徽人不等不靠,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迅速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活动中,安徽发行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双双入选,出版发行类企业入选数量上,安徽省与广东省并列首位。2007年,中宣部向全国推荐的文化体制改革案例中,安徽省有6例入选,位居全国第二;去年,安徽省入选数量增加至8例,再次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宿州等地2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势头强劲;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合肥安美置业、安庆五千年公司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儒林、安徽图书大市场、芜湖长江图书大市场初具规模……

      文化产业“走出去”成绩斐然。2008年,安徽出版集团输出版权项目286种,居全国第一;芜湖方特成为我国第四代主题公园新标志,项目整体输出国外,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大型主题公园出口国……

      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初步建立。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米拉德传媒集团合作,引进资金2.1亿元,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战略重组“科大创新”成立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整体上市;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评比中,集团资产利润率居全国文化企业之首。

      动漫皖军异军突起。在日前举行的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国际动漫展上,安徽出版集团现场销售动漫图书超过8万元码洋;原创作品58集动画片《黑脸大包公》将登陆北美、日本市场,从而实现国产动画电视剧登陆日本市场“零”的突破;马鞍山视聆通游戏动漫产业基地和马鞍山花山软件园与14家企业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二)

      安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安徽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

      以改革促发展。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是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安徽崛起“四大跨越”目标之一。安徽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861”行动计划,全省确定了7个省辖市和6个省级文化单位、14个市级文化单位,实行改革试点,谋求重点突破。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3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与此同时,在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方面,安徽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合肥、芜湖、安庆、亳州4个地级市和宁国、绩溪等17县(市)实现了“三局合一”,统一履行原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和广电局的行政职能,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自2005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去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逆势上扬,仍保持30%以上增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的新亮点。

      政策扶持,是引导企业进军文化产业的重要动力,也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安徽省积极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先后审核上报141家转制单位、52家新办文化企业享受财税优惠政策,2006年至2008年减免所得税7.05亿元,为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轻装上阵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在人员安置、项目用地、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合肥、芜湖等市先后制定下发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合肥市决定投入5000万元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芜湖市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动漫产业专项发展资金。

      安徽还搭建投融资平台,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去年的徽商大会上,安徽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中国农业银行将为安徽文化产业提供2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这是国家金融机构首次对安徽文化产业大规模集中授信,创造了安徽文化产业崭新融资模式。

(三)

      安徽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5年来,全省共有275个文艺作品获得全国大奖;《刘铭传》等23部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4种图书获得国家图书奖和中国图书奖,26部影视作品获得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等;100多部戏剧、舞蹈等作品和项目获文华奖、群星奖、荷花奖等;长江韬奋奖、梅花奖、金狮奖、金帆奖等一批全国性大奖花落安徽;电影《农民工》、数字电影《十八个手印》双双入选全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部重点国产新片”,国家组织免费放映《农民工》达10万场;黄梅戏、花鼓灯、徽剧等安徽特色艺术团赴境外演出数千场,受到多国元首、使节和我驻外大使的接见;今年省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赴欧非5国巡演,首次进入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进一步增强了安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黄山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43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总投资56.3亿元。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基层文化站馆建设列入民生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省3000多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410个综合文化馆站陆续建成,49家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安徽不仅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中国诗歌节、黄梅戏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也在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口红效应”凸显 长沙文化产业逆势走强

2009-07-05长沙晚报

      国际金融危机对许多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打击,然而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机遇却无处不在。文化产业一方面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强、发展潜力大,而且受益时间长,特别在经济下滑时期,人们更需要在文化产业中寻求精神愉悦和慰藉。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逆势而上的特点,被学者们称为“口红现象”:一个女人富有的时候,往往不大在意口红,因为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化妆品,当她手头拮据的时候,她也许买不起高档消费品了,反而会更加注重口红;一直不富有的女人则依然喜欢购买口红,因为买口红给她增加不了多少经济负担。目前长沙正呈现难得的“文化口红现象”!

演艺市场:雅俗并旺

       前不久,长沙最老的歌厅——琴岛以娱乐航母的姿态在贺龙体育馆崭新出现。对于这个湖南琴岛文化娱乐传播有限公司斥资4000多万元打造的中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室内演艺场所,一些理性的观众不免嘀咕:“金融危机影响下,琴岛能逆势而上吗?”

      日前,琴岛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琴岛每晚收入10万元以上,我们逆势但顺风!”

       长沙演艺市场这样的事例不止一例:2009年初,湖南红太阳演艺集团在田汉大剧院的《梦幻激情夜》上座率保持100%的情况下,又在田汉音乐厅推出《又唱浏阳河》,“现在每晚两场演出都满座,红太阳演艺集团正在做着上市前的改组工作,希望成为演艺界首家上市公司。”该集团董事长施杰告诉记者。

       如果说以“民营”歌舞厅为代表的、占据长沙演出市场半壁江山的“俗文化”,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反而风生水起,那么代表“雅文化”的剧场演出情形又如何呢?

       “我们今年一季度各类戏剧、音乐会演出收入30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7%!”湖南大剧院副总经理胡俊说,鉴于这种形势,湖南大剧院已将下半年的演出排得满满的。

      “金融危机下,各终端KTV、迪厅、酒吧、商铺租金成本下降,同时,原材料价格下调,这对各娱乐场所来说是个扩展店面、发展壮大的机会。”一酒吧老板告诉记者。

      “长沙市民每赚10元钱,就会拿7元钱用于文化消费,因此,一直以来歌舞厅、剧院、酒吧等各类文化市场异常火爆,这成为长沙的独特景观。金融危机下,人们更需要文化娱乐来支撑心理。 ”市文化局一位工作人员拿刘德华长沙演唱会为证。据称,此次演唱会门票收入达1200余万元。

       演艺市场火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部门的正确引导分不开。今年3月,长沙市举行“阳光娱乐,创业兴文”系列活动,10万张娱乐优惠通票和可供1万人使用的娱乐场所全免消费券在市内发放,此举极大地推动了市民的文化娱乐消费。

      图书市场:持续走强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长沙图书市场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出现营业额下滑,相反还有不少的增长。湖南图书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湖南图书城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42%。

      民营书业兴旺是长沙出版业的一个特色。据报道,即便是一些偏僻的书店也完美演绎了金融危机下特有的“口红效应”。“今年营业额比往年增长20%。”三环书店老板符仲中说,三环书店位于麓山路临街门面的二楼,虽只有80多平方米,但今年是6年以来销售最好的。

      今年3月底,第十六届长沙图书交易会举行。来自全国的400余家出版社、书商会聚长沙,而去年只有100余家。据悉,本届长沙书市交易码洋近亿元,比去年增长近1倍。

     长沙民营书业的形象弘道文化书店的老板龙挺告诉记者:“国家对民营书业的开放和扶植、3G时代的到来为传统书业打开了突破口,我们书店不再是纯粹地经营图书,而是经营文化,弘道文化正在探索新的营业模式,从网络书店、数字出版、数字发行、利用3G进行手机销售等方面寻求突破。”

     动漫产业:逆势增长

      长沙动漫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今年2月,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在长沙参加第三届手机动漫大赛颁奖典礼,并考察湖南文化产业时表示,湖南动漫产业有非常好的基础,只要抓住“逆势而上”的机遇,一定大有可为。

      2月24日,国家原创动漫扶持计划(2008)公布仪式暨第三届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在长沙举行,湖南京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凤台关》等获得多个奖项,同时,湖南还获得了4项国家级原创动漫团队扶持资金及2项国家级原创动漫作品扶持资金。

      说到手机动漫,不能不谈去年上市的湖南拓维信息集团,它是湖南最大的手机动漫企业。国家对手机动漫的扶持,加上湖南动漫原创力量为湖南手机动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手机动漫与3G网络的成功对接,都为湖南动漫产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除了手机动漫,湖南几个原创动漫企业也在稳中上升。湖南三辰卡通集团、湖南宏梦卡通集团、湖南山猫卡通集团在进一步升华“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卡通形象的同时,又打造出“小福贵”等卡通明星。湖南天闻动漫传媒与宏梦卡通集团共同打造的动漫杂志《虹猫蓝兔》即将上市。

      长沙动漫产业逆势增长还表现在,(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商贸示范中心”、我省首家最大的动漫销售平台——长沙动漫SKY商场5月整体对外营业,动漫SKY再搭创意平台,琳琅满目的动漫玩具、各类饰品、电玩产品等等,令顾客流连忘返。

      影院:一季度收入增长94.3%

       工作在长沙的瞿嬿,有个每周去一次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这个习惯,即使金融危机到来,也没有改变。“《南京!南京!》4月22日在全国开始放映。在电影院,简直一票难求,根本看不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现为一家杂志主编的瞿嬿说。

      受电影院观影质量提升、影片内容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电影院,长沙影院市场也呈现暴发式增长的态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湖南省城市影院放映收入2861万元,观众人次1117415人次,相对2008年一季度,分别增长94.3%、92.7%。是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下电影市场的火爆?潇湘院线负责人王友林表示,这说明“口红效应”对电影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电影永远是经济危机时人们最需要的东西之一,因为电影是很便宜的娱乐消遣。”

       长沙文化产业家底丰厚

       在全国许多城市还在苦苦寻觅“文化口红”时,长沙文化产业已显现“文化口红”带来的新气象。虽然,“文化口红”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但也和长沙近几年来不断推行文化强市政策,大力建设长沙城市文化软实力紧密相关。

       2007年、2008年,长沙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23.8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20%、24%,分别占全市GDP的9.5%、9.8%。从2008年文化产业与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业发展情况对比也可以看出,长沙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

       长沙文化产业在全市第三产业中也居重要位置,2007年、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都在20%以上,同比增长近20%,除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大。据了解,长沙市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和贡献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第三位,仅次于杭州、广州。

       长沙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也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2008年,长沙接待国内外游客3297.22万人次,其中长沙300多家歌厅酒吧接待量达2000万人次以上。

        长沙文化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打响了品牌。电视、出版、动漫、娱乐演艺、工艺美术品等在全国声名鹊起。去年,由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文化报评出的78个全国文化品牌中,长沙有政法频道、蓝猫卡通、解放路酒吧一条街等9个文化品牌。

       长沙文化产业对推动长沙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起到明显效果。近两年,全市开工开业过亿元文化项目10余个,其中投资14亿元的橘子洲文化景区工程建成并免费开放,成为省会群众文化休闲的大本营,被国内外主流媒体称为长沙民本工程的示范;投资1.5亿元的太平街历史街区已成为长沙市最繁华的步行街区之一,去年,游客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今年1至3月,长沙文化娱乐业招收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5000余人,在其他产业企业大多裁员的情况下,长沙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和谐长沙的建设。

       让“文化口红”更艳丽

       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为心灵“疗伤”,也是振兴经济的“灵丹妙药”。在文化强市战略的强力推动下,长沙的文化产业正凸显它的魅力,而长沙市也正抓住机遇,策划布局,让文化“口红效应”更艳丽。

       据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透露,到2011年底,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将达到900亿元,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GDP比重突破10%,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长沙市将以6大战略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引领战略、品牌经营战略、产业集群战略、城乡一体战略、区域联动战略、开放兴文战略。在6大战略引领下,长沙将引导文化企业走上依靠科技和创新发展的道路,重点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

      未来3年,长沙文化产业功能分区将重点围绕长株潭“两型社会”和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布局,规划建设好“一廊、三街、五基地、七区、多点”。所谓“一廊”即“一江两岸”百里文化走廊;“三街”即长沙文物古玩街、解放路文化娱乐街、麓山南路文化艺术街;“五基地”:即沙坪湘绣基地、长沙黄花印刷科技基地、麓谷动漫产业基地、雨花创意产业基地、长沙晚报网络科技基地;“七区”即大河西文化先导区、天心区中央文化景观区、芙蓉区中央商务文化区、滨江时尚文化区、金鹰影视文化区、武广新城文化区、省府文化休闲区;“多点”即在长沙四(县)市建设多个文化项目,包括花明楼刘少奇纪念馆、沩山密印寺风景区、宁乡炭河里遗址保护工程、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浏阳菊花石工艺品生产基地、浏阳河文化带等。

      2008年文化产业与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业发展情况对比

       工程机械业 汽车制造业 文化产业

       总产值(亿元) 500 300 617.9

       增加值(亿元) 270 150 293.1

      2007年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对比

      2007年 广州市杭州市 武汉市 沈阳市 郑州市 长沙市

      GDP(亿元) 7075.8 3142 3141 3055 2486.7 2348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331.4 490.2 145 137.5 101.7 223.8

       文化产业占GDP(%) 4.7 11.95 4.6 4.5 4.1 9.5

北京:金融助力创意飞翔

2009-07-05经济日报

       孙立军紧锁的眉头终于可以舒展了。

        正在拍摄动漫电影《快乐奔跑》的孙立军曾为资金所困扰。今年5月初,北京版权产业融资平台在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正式启动,他成为版权交易的首批受益者。他的这部电影引起了一家金融机构的注意,有意给予贷款支持。

      孙立军遇到的难题并非个例。“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小、投入大、估值不确定,资金困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龙晓雯说。

       多措并举,金融助力创意飞翔。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探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制约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资金短缺状况出现可喜变化。

      制度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3年前,《宝莲灯》首播就创下了央视8套黄金时段9.1%的收视率纪录,其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借着良好势头,《宝莲灯》的制作方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打算拍摄《宝莲灯前传》,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资金困难。

以《宝莲灯前传》的版权进行质押,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决定贷款600万元给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

《宝莲灯前传》能成为版权质押贷款第一例,得益于2007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推出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试点单位。

“以往影视公司拍摄完作品,投资方急于收回投资,会把作品卖给电视台,也就把版权卖掉了。”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零售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张鑫说,“现在有了银行贷款,投资方可以先卖首映权和播映权,留着版权继续进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版权质押贷款保留了文化创意企业最核心的版权,使得企业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助理常泽鲲说。

大胆创新,北京的文化创意企业逐渐破解融资难题,尝试多种方式引入资本。前不久,北京版权产业融资平台的启动就是又一引人关注的重大举措。该平台通过政府引导、银行参与、平台孵化等一系列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版权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增强了文化创意企业的竞争力。

“首批挂牌交易的文化创意项目有30个,涉及影视、音乐、动漫等领域,总价值近1亿元。”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殷秩松说。

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

2007年,北京卡酷动画卫视申报的“动画卫视综合制播技术平台”项目获得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北京卡酷动画卫星频道由此得以面向全国播出。如今,北京卡酷动画卫视已拥有《中国制造》、《酷片酷映》等6大动画片剧场,创作了《福娃奥运漫游记》等一系列原创动画片。

“像北京卡酷动画卫视‘动画卫视综合制播技术平台’这样对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化发展有重要引导作用的项目,正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对象。”龙晓雯说。

早在2006年,北京市就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年来,采取项目补贴、贷款和奖励等方式,已累计安排资金15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项目206个,带动社会资金146亿元。

“除了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外,我们还与北京产权交易所建立了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登记和托管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在项目推介、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常泽鲲介绍说。

在一系列措施的助力下,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有了实质性进展。截至今年4月份,北京银行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共审批87个文化创意类贷款项目,发放贷款近14亿元。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颁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将担保与再担保机制结合起来,采取对合作担保机构的再担保保费进行补贴、对担保业务进行补助的方式,鼓励担保机构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与此同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将助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向着渠道更宽、方式更多、力度更大的方向迈进。

随着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速注入京城文化创意产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年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在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二,已经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长春多项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09-05-22新华网

新创办小型文化企业,允许注册资本零首付,3年内地方财政最高给予2万元的补贴……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吉林省长春市文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长春市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长春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包括:对新创办文化企业,允许其注册资本实行零首付,资金可在6个月内到位20%,其余部分2年内到位;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可申请冠以“吉林”或“吉林省”名称,文化企业申请冠以“长春”或“长春市”名称,不受注册资本数额限制;设立500万元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新创办的小型文化企业,在3年内,由地方财政给予最高限额2万元的补贴;企业自主开发、生产的直接动漫产品,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或国内外著名网站首播的节目,由政府按每集1000元给予引导资金补助;新创办文化企业所上缴的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凡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在3年内予以返还;对自愿离职创办文化企业和到文化企业工作的人员,在2年内保留其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及工资福利待遇等。

据了解,在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多个行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长春文化产业反而出现了提速发展的势头,文化产业项目遍地开花,文化市场风生水起。

长春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2009-07-08振兴东北网

6月26日,长春市文化产业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知合国际动漫产业园奠基仪式在净月开发区举行,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

今年1~5月份,长春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6.3亿元,同比增长31%,文化企业达到1.42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文化产业呈现出反经济周期,逆势上扬的发展势头。

知合国际动漫产业园是由加拿大CCUA集团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园区包括动漫游戏生产中心、动漫游戏教学中心、动漫游戏衍生品中心、动漫游戏发行中心、动漫游戏体验中心。各中心将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马来西亚、土耳其等10个国家进行合作,实现年产动画片5万分钟、5000款手机网络游戏,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2亿元,能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同时开工的还有朝阳区创意发展大厦、哇哇哇室内动漫城、万达影城红旗街店、龙腾大型健身馆、绿园区的关东文化园、净月开发区的宇平工艺研发中心、双阳区世界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御龙温泉度假村、宝凤民间艺术培训学校、悦好塑料包装基地、锦江印务基地、南关区的创意产业中心、宽城区的玉都礼品城、九台市的八台岭关东风情园、农安县的黄龙寺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加快长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到2012年,长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00亿元,占GDP比重68%以上,从而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全市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长春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最佳时期

2009-07-13长春日报

现状篇

长春市的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目前已形成了非常好的发展态势。背靠长春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面向一手抓项目、一手抓市场的“两轮驱动”发展策略,文化企业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活跃期。

市文化产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建华,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之后曾激动地说出“文化企业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显山露水,文化人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将文化企业界人士的心声及文化企业发展现状表露无遗。

三特点诠释现状

目前,长春市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

首先,活动异常频繁。各文化企业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热情空间高涨。近期,仅长春市文化产业联合会就举办了10余项相关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带动作用。其次,包装项目众多。创想空间创意设计产业园、东北亚创意产业交易中心、东北亚创意产业平台、东北亚创意产业基地等,目前都是正待包装推进的项目。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之后,文化企业界把打造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作为己任,正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从产业的角度贡献力量。最后,产业培训空前踊跃。目前,有一批企业正在或已经进入到文化产业领域进行创业,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培训公司、传媒公司等都是创业热门。为了了解相关的文化产业知识,九台市、二道区等都进行了文化产业学习和培训,由此可见,文化企业界提升产业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日前,市旅游局开始与相关部门就旅游纪念品的深度开发、设计等呼声较高的问题进行研讨,表明各县市区、各部门对文化产业相当重视,只要加以引导,创业者的激情将被迅速点燃。

产业增加值激增

记者从长春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了解到,长春市目前有文化企业从业人员15万人,业户1.42万家,划分为13个产业,细分为60多个行业,去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97亿元。今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高达63.5亿元,同比增长31%。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近日,政府集中开工建设16个项目,其中包括集国际动漫生产、研发、发行于一体的知合国际动漫产业园,集中关东民俗展示、餐饮娱乐、休闲观光、艺术创作等特色的关东文化园,集聚文化创意、古玩经销企业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双阳区以温泉保健为主的文化旅游景点御龙温泉度假村,哇哇哇室内动漫城,生产手机无线流媒体等相关产品的世界通科技有限公司(双阳)生产基地,农安县黄龙寺复建工程,以民间艺术研发、展示、教学培训等内容为主的宝凤民间艺术学校,创意发展大厦,悦好塑料包装基地,玉都礼品城,龙腾大型健身馆,万达影城红旗街店,锦江印务基地,宇平工艺研发中心和八台岭关东风情园。这16个项目,将总计投资25亿余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千万元以上项目9个。

项目的开工,将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各文化企业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队伍中。据有关专家预测,截止今年年末,长春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从深圳“文化立市”看重庆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2009-03-09中国网滨海高新

概要:如何借鉴深圳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内化创新,借势发展,是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根本出路。

深圳近年来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文化产业已成为深圳支柱产业。深圳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以相关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为主体,核心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电影、电视服务等)和外围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为新兴增长点的产业结构体系,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兴产业门类具有强劲发展潜力。深圳“文化立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四项措施:

一是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带动效应日益凸现。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40多个,涵盖了动漫、游戏等领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二是建立文博会等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打造文博会等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集产品博览、要素交易和信息交流于一体,使大量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在深圳汇聚,有力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推动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增强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中外合作、深港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

四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制定《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设立并运作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演出、娱乐等各类文化市场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 
  直辖10年来,重庆文化产业的规模与速度、产值与效益均居国内前列。但由于重庆起步晚、起点低,仍然存在总量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借鉴深圳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内化创新,借势发展,是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要明晰思路,高起点科学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庆市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各区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存在文化产业规划“失位、缺位”现象,文化产业发展导向不够明确。重庆应该尽快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晰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本结合、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的发展思路,细化空间布局。

二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园区和基地建设。目前重庆已有视美动漫、传媒创意中心等十大产业项目,重庆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黄桷坪艺术园区等六大产业基地。应依托十大项目、六大基地,充分整合资源,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引导市内外文化企业和产业要素主动集中,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快速扩张和走向成熟。

三要加大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力度,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原本地域划分泾渭分明的文化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门槛已经变得模糊起来。影视、出版、发行、网络、动漫等早已合纵连横。全国统一的文化大市场正在形成。重庆应主动敞开怀抱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开放与融合,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四要加大民营文化企业扶持引导力度,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五要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和投融资平台,推进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可以借鉴高科技产业的做法,设立重庆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担保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推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版权、创意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服务。探索开展文化产权交易,积极争取设立重庆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为中小创业型文化企业、成长性文化项目以及创意成果转化提供融资市场,为风险资本、创业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与退出文化市场拓宽渠道。

佛山确定尽快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2009-07-03佛山市政府网

胸中有数,行事有谱。昨日,我市召开全市宣传部长座谈会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学习研讨会,市、区宣传文化部门及众多文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这次“集训”中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掌握得更加明晰。

昨日上午的会议传达了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与我市的贯彻落实意见,通报了市领导与网民互动交流工作机制创建及进展情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志容在会上总结了我市上半年宣传文化工作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下半年,我市要继续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工作;加大对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宣传;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贯彻实施好《佛山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岭南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两个重要文件;创新文化外宣工作,城市形象宣传要有新突破;加强文艺创作规划,重点扶持一批精品力作;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管理等。

昨日下午的会议由副市长麦洁华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市政府顾问花建教授就《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0)》做了专题解读报告。报告高屋建瓴地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佛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案例,就佛山贯彻落实《规划》与项目开发提出宝贵建议。

“别人走门,你跳窗户,越创新,文化产业的活力就越强,越能产生让人望而生畏的竞争力,要找到适合佛山的特色模式。”花建提出,要以创新为导向,通过内引外联,优化整合要素;要以赶超为目标,开发新的园区和项目模式。

各区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就各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推进项目做了介绍。禅城的陶瓷创意设计研发、南海西樵的人文历史生态旅游、顺德的香云纱传承开发基地、三水云东海的生态时尚休闲、高明的皂幕山生态旅游……依托这些具体项目的推进,我市的文化产业“两城三基地、一区一重点、特色化多板块”的战略布局将逐渐展开。

“此次会议开拓了视野,更新了发展理念,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责任感,明确了工作目标,初选了一批开发项目,但仅仅是个起点,”叶志容要求,发展文化产业,落实好《规划》,下一阶段主要抓好以下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推进文化产业的科技提升;以项目为抓手让《规划》落到实处。

佛山文化产业主打“两城三基地” 一区一重点

2009-05-21佛山日报

经过了1年多的调研、制定、修改,《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5月18日印发出台,为佛山文化产业发展描绘了新的路线图。

循着这一路线,佛山的文化产业瞄准了“岭南文化传承重镇、创意经济集聚高地、现代产业服务中心、休闲娱乐魅力家园”战略目标,提出了“两城三基地”战略布局。

《规划》主持制定人、市政府顾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中心主任花建认为,《规划》的出台将引领佛山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的发展,为佛山的制造业、服务业增加附加值,从而提升整体产业发展的能级、水平和规模,为佛山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引擎。

摸清“家底”制定新目标

说起佛山文化有什么“宝”?普普通通一个佛山人都能如数家珍,陶瓷、剪纸、武术、李小龙、黄飞鸿、叶问……花建从2008年3月起,带领课题组对全市五区文化资源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调研,这份实施期在2008年—2020年的《规划》,到2009年才正式出台。好事如此多磨,正是因为摸清佛山文化产业“家底”的巨大工程。

在彻底起了一回佛山文化产业的“家底”之后,花建用五句话概括佛山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国际国内的战略机遇,地理区位的综合优势,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历史文化资源荟萃,文化建设生机澎湃。”但是花建也表示,虽然佛山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不少明显的“短板”。

比如,全市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集中在南海、顺德、禅城。拥有广阔腹地与生态的三水与高明文化产业却“捉襟见肘”;又比如,文化产业不仅是个“产品”的市场,还有娱乐演艺、艺术品交易、休闲旅游、节庆会展等多重要素需要流动起来,佛山亟待培育与扩展这些空间……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佛山丰厚的文化家底也显现出缺乏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科学定位,没有良好的布局和产业链效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产业政策支撑不够等问题。

针对一系列问题,在大量调研与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岭南文化传承重镇、创意经济集聚高地、现代产业服务中心、休闲娱乐魅力家园”的战略目标被提出来。并辅之以“两城三基地”的战略布局和“一区一重点”的发展模式等。

产业落脚点终在文化民生

佛山既是岭南文化名城,又是现代产业强市,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是《规划》关注的重点。文化产业的提升,不仅是利用好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之宝,更要在传承岭南文脉的基础上,拉升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水平与质量。

《规划》提出,要立足制造业基地和商贸城市,依托大量专业镇的优势,打造设计、研发、时尚、媒体等创意经济集聚高地;同时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会展、软件、中介、广告、印刷包装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积极提升工艺美术、娱乐演艺、休闲旅游、媒体影视、网络服务等生活性文化服务业。而这一切的落脚点,最终放在民生福祉上,努力实现市民的文化权益,使佛山成为珠三角地区公民文化权益保障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三步走”实现战略蓝图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描绘的蓝图,《规划》把到20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提供了“抓手”,为佛山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按部就班”、科学合理的“GPS导航”,这是规划的又一个重要的亮点。

花建表示,根据《规划》,三个阶段各有各要做的事。从现在到2011年,是确立规划,创新机制,打造格局的阶段,为后来的可持续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将“培育产业链”。从2012年到2015年,要优化产业格局,提升产业贸易,重点是从优势企业与产品的培育向优势产业链的转变。第三阶段是“接轨国际”。从2015—2020年,要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把佛山建设成为辐射珠三角与东南亚地区,具有创新活力、优势规模、品牌集群和“增长极”效应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从国际惯例看,恰恰是制造业基础雄厚、服务业发达的中心城市,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而佛山正是这样的城市。《规划》的实施起于文化,但其作用将不仅限于文化领域。

重点关注1

“两城三基地”

为了让佛山的文化优势变为生产力,《规划》提出了“两城三基地”战略布局。在这个布局下,佛山有很多新的希望,比如,利用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开展多行业的跨界合作,提供一条龙的新家居产品供应和服务。又比如,佛山有志成为海内外游客体验广府文化魅力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两城”

国际家居文化之城。

广府文化旅游之城。

“三基地”

岭南文化创新基地。

科技型文化产品用品制造和流通基地。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国际贸易基地。

重点关注2

发展模式选择

“一区一重点”

佛山一市五区各不相同,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突出五区的特色、发挥五区的优势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规划》提出在整合、开发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各区的产业发展特色,选择不同的重点产业门类错位发展,以点带面,拉动全局。

创意禅城(佛山文化创意中心)

——立足禅城现有的文化创意园区、企业集群基础,引入富于创意的现代艺术和经营理念,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为龙头的产业链,把禅城打造成为佛山创意思维、创意人才、创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方,发挥“创意禅城”的品牌效应。

服务南海(佛山文化服务中心)

——利用南海区毗邻广州的区位优势,大力促进数字化内容、工艺美术、民俗节庆、会展交易等现代文化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千灯湖金融高新服务区、桂城玉器艺术品交易市场等区域,打造佛山文化产业领域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和在岸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

研发顺德(佛山工业设计中心)

——依托顺德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的先发优势,根据产业转型的需要,重点发展以制造业为支撑的创意与设计产业,积极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代表的设计与创意产业,立足历史文化资源基础和产业现状,大力建设和发展碧江创意产业园。

生态高明(佛山生态文化中心)

——利用高明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开发生态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重点,探索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研究和开发高明的人文历史资源,谋划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布局。

休闲三水(佛山休闲旅游中心)

——依托三水区云东海景区、迳口“香格里拉”、国际品牌折扣店等大型项目的开发,以及三水饮品文化节等会展活动,重点打造三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全方位整合云东海景区、森林公园、荷花世界的旅游资源,形成相互促进、错位发展的格局。

重点关注3

八个示范性重点项目

东平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闻,新城说吧)

公共文化综合体

建立文化服务集聚区,提升公共文化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使东平新城公共文化综合体成为广佛都市圈的高端文化服务集聚区、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承岭南文脉的文化标志性建筑群。

佛山陶瓷

创意展/大赛

集聚创意研发人才,打造上下游联动的创意产业链。以推动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弘扬中国陶瓷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共建共享为目的,以活跃陶瓷设计、开发创意成果、塑造陶都形象、共享城市文化为主题,以佛山陶瓷与现代创意理念的结合为核心,开展系列陶瓷文化创意活动,从而推动佛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岭南文化艺术

创新工程

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设立“佛山市工艺美术创新市长奖”。大力挖掘佛山民俗文化、民居文化、粤剧文化、武术文化等丰厚资源,与旅游、表演、影视、出版、会展等文化产业项目相结合,大力开发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各种文化产品,形成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佛山武术文化节

突出黄飞鸿、李小龙等历史名人和讠永春拳等武术品牌,培育体育文化产业链。将武术文化元素与旅游、影视、会展等文化产业项目结合起来,提升佛山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建设工程

实现文化产业的优势集聚,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实力。建设多种形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

佛山国际美食文化节

暨粤菜文化大观园

打响“粤菜源头,美食宗师”的品牌,形成美食文化的创意节庆品牌。在“佛山美食欢乐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佛山国际美食文化节暨粤菜文化大观园”项目,打造大型粤菜文化主题公园,为市民提供新的旅游休闲体验。

佛山对外文化

贸易促进工程

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争取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对外贸易基地。将全市主要文化产品列入国家外贸出口产品的指导名录,推动本地企业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

佛山系列博物馆

陈列馆建设工程

形成中高端文化艺术品的展览、交流、交易产业群和经营产业链。遵循“特色化、精品化、系列化”思路,建设以市博物馆、粤剧博物馆、佛山民间艺术博物馆、粤菜文化大观园、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等为主体的系列博物馆/陈列馆。

特色化

多板块

《规划》提出,今后我市文化产业将以佛山一环为主线,形成涵盖五区的12个特色化板块。一个板块一张特色名片,一个板块一个优势集群。

“三问”《规划》

一问发展目标:

“达到8%”目标须拼搏

【《纲要》提出“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8%”。此次《规划》提出的目标则是,到2020年“超过5.5%,力争达到8%。”要达到这个目标有困难么?】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市政府顾问花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目前,全国的平均水平是2.5%,在长三角地区,如上海是5.6%以上,预计2010年后,可达到8%以上。佛山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应该达到我国文化产业先进城市的水平,就是我们说的“超过5.5%,达到8%”。《规划》也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要增长14%,考虑到我们的GDP基数会越来越大,所以,这个目标对于佛山来说,既是一种鼓舞,同时也必须拼搏才能达到。

二问发展阵地:

文化MALL

对文化产业发展作用大

【位于东平新城的文化MALL,看效果图真是漂亮,让市民们都觉得很期待,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廖之春在方案公布那天说,这是佛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有标志性,最激动人心的文化设施。那么,它对佛山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什么作用?】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黎妍:文化MALL是标志性文化设施,它的建设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二是文化综合体的充分利用,可以培养公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形成文化消费的集聚效应。这有助于拉动文化产业的市场增长。三是文化MALL是政府投资的基础性重点文化设施,具有榜样和带动作用,可吸引民间力量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态的多元化,推动文化产业的起飞。

三问展示平台:

抓住世博会

打响文化品牌

【近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五届文博会上,佛山参展还是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相比中山、肇庆、云浮等近邻的“大手笔”参展,显得寂寥而冷清。不过,有消息说,佛山明年也将以政府组团的形式在这个唯一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平台上亮相。在类似的博览会上,佛山应该怎样“亮相”呢?】

花建:佛山文化产业确实应该积极地把参与海内外各种专业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作为拓展市场的重点。但要选得准,抓得住,获得实效。

我觉得,必要的时候,可选择类似于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和国际艺术节,来推介自己的文化产品;可以选择在深圳文博会与其他博览会,推介自己的整体优势;也可以组织专门的对口招商会与文化产品推介会,在海外拓展文化市场。

提个醒,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非常重要,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就极大地推广了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的创意产品与文化服务,使日本的经济走向振兴的十年之路。佛山应该抓住上海世博会这个机会,利用这个平台,全力打响文化品牌。

福建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

2009-06-12福建省人民政府网

根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省财政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包括报刊服务业、出版印刷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文化会展业、广告业和工艺美术业十个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提升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省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重点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基地、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文化产业工程、具有示范性导向型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项目及国有文化企业转企改制、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等。同时,实施政府资金投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考核和奖励。有条件的市、县(区)也将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

福州文化产业渐成经济新增长点

2009-07-07经济日报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紧紧围绕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如今,福州市的文化产业已初具支柱产业雏形,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福州市在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从重点难点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并进行整体深度开发。为此,福州市推出了“七大文化工程”:先进文化引领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文化产业升级工程、文明城市创建工程、文化人才支撑工程和文化创新推进工程。“七大文化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福州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持续深入推进“七大文化工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福州市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大型文体基础设施,以及着力打造十个产业带动力强并且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产业基地。福州市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文化产业资金,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福州市在积极利用深厚的文化资源、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对此,福州市主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例如,以网龙公司带动培育网络游戏设计制作产业集群;以新月安利公司带动培育动漫产业集群;以奥华公司带动培育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以瑞达电子公司带动培育工业设计产业集群等。据统计,在去年福州市文化产业实现的近95亿元的增加值中,以网络、休闲娱乐、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5.7亿元,增速高达39.7%,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福州市委、市政府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整个文化领域全面繁荣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发展文化产业要做到既带动经济腾飞,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从而达到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各地力促文化产业发展

2009-07-23中国信息报

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予以鼓励,许多省市积极行动,先后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市)”的目标。从各地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相关结果来看,文化产业在我国各地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更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与此相对的却是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明显滞后。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对发展文化事业的认识模糊。一些地方、一些领导没有认识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没有看到发展文化产业抢占战略先机、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迫切性,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只看到文化意识形态属性,而没有认识到文化的产业属性、商品属性,错误地认为文化本身就是包袱,只有在经济发展后才能发展,忽略了文化本身就具有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也是造成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文化设施落后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国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党和政府的这种决策,不仅对推动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从而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思想。

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产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差别明显。因此,发展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

山西省近年来一直大力弘扬“晋商文化”,不仅出版了诸多文化系列丛书,而且拍摄了《晋商》、《乔家大院》、《走西口》等脍炙人口的影视剧作。晋商作为山西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山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山西人研究、宣扬晋商,不只是为了展示先辈的辉煌,更重要的是为了挖掘其当代价值,以及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晋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的优良品德的研究,为加快诚信山西建设服务;加大对晋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的研究,为推进山西改革发展服务;加大对晋商放眼天下、兼容并蓄的开放理念的研究,为提升山西形象、扩大对外交流服务;加大对晋商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的敬业精神的研究,为打造山西的强势企业和强势品牌服务;加大对晋商团结和谐、同舟共济的群体意识的研究,为形成建设山西的强大合力服务。由此可见,山西人宣传弘扬晋商,其目的则是为了激励、警示、启迪今人,凝聚促进山西崛起的强大思想力量,以此来推进山西的改革与发展。

河南作为具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的省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中心城市的培养。如今该省实施的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就是充分利用郑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发挥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带两翼四区块”的发展格局,即以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三门峡、商丘为主体的沿黄文化带为主轴,以安阳、鹤壁、濮阳为主体的豫北文化产业区和以平顶山、南阳、信阳为主体的豫南文化产业区为两翼,以焦作济源特色文化区块、许昌漯河特色文化区块、周口特色文化区块、驻马店特色文化区块为支撑的,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近年来,在发展古都旅游业的同时,利用本市较强的科技实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近两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集聚现象突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首批挂牌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进驻企业4687家,其中挂牌后新进驻企业1101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企业2006年营业收入478.5亿元,利润48.8亿元,上缴税金18.5亿元。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就可算做经济体的支柱了。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8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3%。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是积极有效地开发本地文化资源。不可否认,决定区域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禀赋。在当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积极有效开发本地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成为各地的普遍共识与行动。

江西省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省份之一,不仅有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传统优势,而且有着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滕王阁、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一批文化古迹、山水名胜造就了本地众多的旅游资源,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文人墨客又增加了本地的文化厚度。但是在拥有、开发这些资源的同时,江西省又根据本地的革命历史,重点开发了井冈山、瑞金等红色革命线路,宣传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开展革命事业的丰功伟绩,突出本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贡献,从而使江西成为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首选之地,同时也成为了江西旅游业的重要品牌。

河南省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特点,提出了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博会展等六大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业通过提升郑州、开封、洛阳“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的影响力,着力开发了以古都、名寺、祖根、功夫为特色的文化观光、寻根朝觐旅游项目,有力地提升了河南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关联产业,扩大了河南文化旅游的规模和效益。文博会展业则依托河南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大型会展、节会,打造全国会展基地。近年来,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节、国际华商文化节、中原文化行等为代表的文化活动品牌,不仅扩大了河南的知名度,而且形成了产业链条,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而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各地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理念。为了使秦淮河重现昔日美丽姿容,进一步显现南京的古都风貌,南京市专门制定了《外秦淮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明确了以明城墙为主线、依托山林、串联人文景观、形成“环城绿带”的整治目标,使秦淮河重新成为一条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文化的河。为了突出本市的形象,重庆市设计了“人人重庆”的城市形象标志,以“双重喜庆”为创作主题,两个欢乐喜悦的人,组成一个“庆”字,道出重庆市名称的历史由来。标志以“人”为主要视觉元素,展现了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和“双人成庆”的美好寓意,又蕴含政府与人民心手相连、共谋重庆发展的内涵,得到了市民很好的认同与评价。

四是积极培育本地文化龙头企业。市场经济本质就是竞争,而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市场这一巨大的杠杆。做大做强本地文化产业,树立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各地在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致力于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壮大。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加快组建若干家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

近年来,河南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施集团化战略,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出版集团等文化产业集团加快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通过提升规模和档次,提高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预计到2010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0亿元左右、实现利税3亿元;河南出版集团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左右、实现利税5亿元。与此同时,河南省还积极培育、支持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继续支持和促进各类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从而形成以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龙头、骨干文化企业为支撑、中小型文化企业为基础的文化企业体系。

在湖南,经过重点扶持与发展,在2006年由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中,湖南出版集团综合评分在涵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娱乐、广告、旅游等门类的全国文化产业50强中排名第五位。目前长沙的民营书刊发行业从黄泥街到定王台,已成为长沙文化产业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仅定王台书市年销售额就达2亿元,上缴税费近千万元。另外,长沙市的“歌厅文化”也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一大亮点。据统计,仅长沙市就有大型歌厅37家,特大型歌厅7家,其中特大型歌厅的年营业收入一般都在2000万元以上。

在浙江,大型国有文化集团逐步由“大”变“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8家国有文化集团,2006年总资产达到146亿元,总收入超过80亿元,创造利润7.58亿元,上缴税收6.41亿元。浙江新华集团、新远文化产业集团等重点国有文化企业,正在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与此同时,骨干民营文化企业也得到加快发展。宋城集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先后开发了7个主题性文化旅游景点,成立了宋城艺术团,每年演出1000场以上,观众人数超过150万名。横店集团与美国时代华纳、中影集团共同组建了我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影娱乐公司。这些龙头企业在得到壮大的同时,都有力地促进了本地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了本地文化产业互动共进的良性循环。

广搭平台创新发展

——潍坊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2009-03-25潍坊新闻网

春花初绽,春风正暖。放眼鸢都大地,文化产业项目遍地开花,文化体制改革如火如荼,文化产业建设风生水起,呈现出繁星点点耀鸢都的美丽景色。近年来,潍坊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机盎然、日新月异,成为全市经济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的重要产业。

搭建平台,做大产业“蛋糕”

“没想到文展会档次这么高,没想到潍坊文化底蕴这么好,没想到交易这么火爆。”这是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对我市文展会的感叹。去年四月份我市成功举办了中国(潍坊)首届文化展示交易会,吸引了全国各地1000多家展销商参展,近18万人次到会参展,各类交易总额达2.4亿元。文展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动潍坊特色文化和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样高水平的推介平台。如今,我市已经搭建起了每年一届的风筝会、鲁台会、菜博会、花博会、绿博会、宝石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展会平台,内引外联,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去年8月组织300家文化企业成立了市文化企业联合会,帮助企业融资,确定文化产业授信额度超过10亿元。设立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编制了《潍坊市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招商活动。去年风筝会和文展会期间,共推出文化招商项目180个,共有23个项目签订了合同,融资额达51亿元。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08年,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一六三三”总体工作思路,把文化产业投入作为“六大投入”之一,成立产业推进委员会和文化产业领导小组,精心编制了《潍坊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8-2015)》,设立了1000万元的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各县市和市属各开发区也相应设立了数目不等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总额达9610万元。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家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在政策的扶持和各类平台的推动下,我市文化产业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初步形成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共同兴办的新局面。一批发展潜力大、示范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纷纷落户我市,开花结果。目前,全市重点培植投资过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项目共164个,计划总投资452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77个。

培育品牌,传统与现代共舞

提起潍坊,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起风筝。作为风筝的发祥地,我市集全市之力对以风筝为代表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全方位开发,打造了闻名国内外的风筝文化品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风筝文化产业。目前,我市较大规模的风筝厂有二三百家,从业人员万余人,年销售风筝2亿只,销售收入20亿元。

“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突出潍坊的特色文化,要从潍坊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按照这一思路,我市把保护、挖掘与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列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依托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历史名人、民间传说、旅游资源、绚丽的民间工艺制品、醇厚的乡风民俗,倾力打造特色品牌,获得了巨大成功。挖掘潍坊风筝、木版年画、剪纸、嵌银、仿古铜、核雕、刺绣等传统文化资源形成的传统民俗文化产业生机勃勃,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独有的民俗文化品牌。

文化创新,才能永葆先进。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同样渴求现代文化元素的滋润。在致力于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我市积极发展创意、动漫、文化教育、网络、数字媒体、会展业等新兴产业,利用传统优势,实现二者的结合。

位于潍城区的“西街68”是我市首个创意产业园,吸引了25家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创意企业入驻发展,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创意产业人员200人,年收入1亿元,实现税收1500万元,成为我市创意产业的试验区、孵化器。

在其带动下,泰华领域创意文化中心、杨家埠年画创意产业园、寿光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多家创意产业园区纷纷涌现。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市现代文化产业的一枝新秀。潍坊软件园、金星书业大厦、中仁文化产业集团……这些以新兴产业为导向的产业园区或文化企业品牌,将创新、科研、市场、生产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逐渐成为我市的创新文化品牌。

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年轻,潍坊的文化产业,一边挖掘着过去,一边引领着未来。

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政策的扶持、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仅仅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必备条件。立足现有资源、基础和潜力,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迎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位于潍城区的金星书业大厦是北京金星集团投资1.4亿元建成的综合性文化大厦,2008年12月投入使用后,吸引了全国的教育专家前来进行科研、编排、出版,将逐步把我市打造成全国基础教育科研、编排、出版基地,同时辐射带动起一批印刷、美工、包装、运输企业。以金星书业和中仁文化产业集团为代表的这种具有鲜明的“总部辐射型”的发展模式,有效发挥了文化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激活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

以园区和市场为依托的“集聚拉动型”是又一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十笏园文化广场、五道庙步行街、杨家埠民俗产业园、临朐奇石市场、东夷文化园、潍坊软件园等系列产业园区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单个文化企业零星分散、规模小等特点,使之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合力,在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上,我市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商贸物流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城市的互动发展。近年来,我市先后投资10多亿元,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以潍坊龙头蜈蚣风筝为建筑造型的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取材于燕翅风筝造型、总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的富华国际会展中心和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的风筝纪念广场等。

创新发展模式有效整合了全市文化资源优势,使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26.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将每年拨款2亿扶持文化产业

2009-06-12文化传播网

日前,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改办主任赖斌在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透露,从今年起连续3年,广东省财政将每年拿出2亿元设立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赖斌说,为促进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将着手进行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和审核工作。据悉,目前《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拟订完毕即将出台,2009年度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将于近日启动。

据介绍,2亿元专项资金将投向三个方面,一是用于文化产业贴息贷款;二是资助文化产业专项,每个项目最高可获资助2000万元;三是奖励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作品,每件作品最高可获奖励200万元。项目或作品能否获得资助和奖励,将由专家评审及投票决定。

作为本地区项目的申请受理部门,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将负责组织本地区项目的申报工作,并会同同级财政、工商、税务、审计以及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合法、合规和真实性审查。

哈尔滨市出台相关政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入驻文化产业示范区可享建设补贴

文化企业入驻群力新区3年内可按建设成本购房

2009-03-13哈尔滨日报

为支持落户在群力新区的黑龙江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政府关于促进群力新区金融商务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资金、用地、基础设施、税费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

《意见》为群力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明确规定,由文化发展中心建设的文化项目,自2010年起3年内,免收灯饰化电费、物业费、市政管理费;租赁房屋经营的,免收房租;期间购房经营的,可按房屋综合建设成本价格购房。为减少前期建设成本,《意见》规定,文化产业项目宗地内的消防、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道路、广场、景观、绿化、地上停车场、公厕等配套基础设施,可由群力办统一组织建设或给予建设单位建设补贴。

为满足文化单位的用地需求,《意见》规定,文化产业示范区内的土地优先列入土地供应计划,凡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项目用地,办理划拨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按评估价格作为土地出让底价,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文化单位使用土地可要求分期供应,或选择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

另外,《意见》还在人才引进以及生活等方面做了周密的考虑。如“在解决入区企业职工住房方面设立规划团购住房以及提供公寓住房”等办法,在入区职工子女就学方面,“入区金融企业的职工集中生活居住区划入兆麟小学分校学区”。

哈洽会:文化产业金融危机中彰显巨大能量

2009-06-19黑龙江日报

本届哈洽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现场签约31项,签约金额约41.87亿元人民币。而去年的哈洽会,文化产业项目的现场签约金额不足6亿元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整体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我省文化产业出现的反“经济周期”逆势上扬的态势格外引人注目,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创新发展时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文化与科技联姻

传统产业迸发勃勃生机

冰雕、冰上杂技等我省名牌文化产品在哈洽会上表现不俗,省文化厅黑龙江冰雕艺术赴美展项目现场签约800万美元,冰上杂技赴法国商演项目现场签约150万欧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传统文化产业更加注重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使传统文化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我省的冰上杂技舞蹈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冰上杂技团,每年的国际演出签约不断。省杂技团团长关心民说:“我们除了重视杂技节目本身的质量之外,更注重使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使冰上杂技成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品,为观众带来唯美震撼的视觉盛宴,这样才更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由我省松雷集团投资六千万元,历时三年打造的中国大型原创音乐剧《蝶》此次亮相哈洽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历了海外成功巡演之后,《蝶》除了在音乐、舞蹈、服装、布景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外,还在全世界首次运用了复合激光技术、魔棒、全息技术等最先进的3D技术,实现了演出与高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

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

影视产业硕果累累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电视节目合作开发项目、52集大型系列动画片《水浒》项目签约额1000万人民币,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30集电视剧《雪狐1931》项目、签约额1500万人民币,纪录电影《北国风光》(黑龙江)项目、签约额300万人民币, 52集电视动画连续剧《中国虎》项目、签约额2000万人民币,动画电影《林海雪原》项目、签约额1050万人民币,30集电视剧《跑崴子》项目、签约额2000万人民币……这一连串的数字,是我省影视产业在哈洽会上取得的硕果。

近两年,我省把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作为文艺工作的重要任务,努力创作推出了一批突出我省地域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仅影视产品,去年就有电视连续剧《文化站长》在央视一套热播,电影《千钧一发》、《破冰》两部影片在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第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共夺得九项大奖,电影《腊月雪》成为唯一一部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为会议代表放映的国产影片,电视剧《大约在冬季》春节期间在央视八套黄金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