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9年
2009年

他山之石2009年9月25日第18期

发布时间:2009-10-12  |  浏览:

大连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

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是大连人一次求变的思考与行动。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面对新挑战,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唯一的出路在于如何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如何抢抓新机遇,实现新飞跃,举城同济,背水一战。求变意味着改革,实力度量着发展。如果说25年前,大连人还无法确切地知道什么叫做开放,那么,经历了25年的风雨兼程,大连终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节目单”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此次汇演的主角,大连击缶高歌,以壮士扼腕的决心,革故鼎新的智慧,一鼓作气,用实力征服对手,靠信念逆境行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唯有当好龙头把好舵,方能大鹏一日同风起,引领全域大发展!

       1、“三次裂变”奏响三个时代承前启后的交响曲

上世纪90年代,大连在财政实力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品牌经营战略,成功塑造了优美、浪漫的城市形象和品牌,此为大连发展历程中的创新1.0时代;进入新世纪后,大连清醒地意识到光有品牌还不够,更要有实力,在这种背景下,谋划“大大连”,建设学习型城市,西拓北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横空出世,此为大连发展历程中的加速2.0时代;改革开放30年、共和国60周年华诞之际,《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成为辽宁、东北乃至整个东北亚的心脏——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抢占制高点,引领大开发,此为大连发展历程中的腾飞3.0时代。

       经济全球化乃天下大势,集约发展之路将成为国与国、城与城之间紧密合作的纽带。世界是平的,大连,也是平的。大连的平,主要体现在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以全域城市化带动城市“引体向上”。8月17日,在中共大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如何为大连量身打造一个“核心城市”规划,使大连域内能够迅速崛起一批“经济板块”,“全域城市化”成为镁光灯汇聚的焦点。

       全域城市化是大连经过冷静思考后,做出的有别于沈阳、本溪、铁岭等腹地的大手笔规划,不仅带动了周边的县域经济,也为大连做大体量,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契机。如果说大气与霸气赋予了大连敢想敢做的勇气,那么,独特与独到则是其屡拔头筹的杀手锏。

       渤海奔腾,不可阻遏。革故鼎新,首先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大刀阔斧进行体制创新、思想翻新、使命履新,而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的解放思想,已成为大连做大经济体量,在质量、增量与总量间寻求平衡的坚定选择。

      谁能想到,大连的智囊团是如何异军突起、设计并引领大连全速前进的;谁能晓得,那个曾经通过浪漫引爆城市品牌的大连,一夜之间从大家闺秀变为龙头大哥,巨大的转变背后,使出了怎样的独门秘笈?

       2、“三个排比”唱响三个利好局面的“励志歌”

       世界曾因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而了解了他背后的国家,也会因大连在此次“沿海战役”中的有力搏击而重新审视中国沿海经济带的迅速崛起。显然,这不是一座城市在战斗,更凝聚着一个大国腾飞的光荣与梦想!

       市委书记夏德仁曾形象地用“开放的制高点,产业的制高点,技术的制高点,体制的制高点”诠释大连未来发展,而四个制高点的有力支撑正是这座城市成为辽宁新掌门的独门秘笈。

       7月25日,省长陈政高连续用三个排比,讲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机遇,他说,“一个大开发、大开放的局面将迅速形成;一个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局面将迅速形成;一个国内外企业、人才、项目、资金加快聚集的局面将迅速形成。”已经被确定为龙头的大连,无疑将成为开放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东北城市。

“三个排比”,步步演进,可谓今年夏天被引用最多的一段表述,如今已成为大连的“励志歌”;全力以赴抢占制高点,身先士卒引领大开发,则成为大连奋力前行的“座右铭”。

预则立,不预则废。看清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做出前瞻性部署,采取实际行动分步实施,才能在竞争中先声夺人,为后续发展开拓更大空间。有了拓展空间,便意味着有了施展的舞台。新定位,高起点,大视野,必将为城市带来丰厚的收获与全面的提速。

       百加斤易,千加两难。城市要放开手脚大步向前,必须有双合适的鞋子。体制创新、公务员队伍理念更新,便是那双带动城市全速奔跑的鞋子。3300亿投资计划,1420个投资项目;一个城市的未来,600万人的期待……“哪个公务员要想砸大连的饭碗,大连就砸他的饭碗!”此言出自这座城市的主政者之一——代市长李万才。其实,“砸饭碗”正是为了“保饭碗”,只有砸掉机关干部混日子的“铁饭碗”,才能保住老百姓手中的“民生碗”。创新体制,割除赘瘤,就好比“要想富,先修路”一样,为产业、技术提供先决参数,为开放、开发扫平障碍。

北纬38°9’,东经121°6’,全年平均气温10℃左右,倘若这座城市的地理坐标向人们展示的仅是其适宜人居的一个侧面,那么,不惜代价体制革新,全力以赴技术兴业,化零为整产业合力,敞开胸怀全面开放,则是大连“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现实写照。

3三个协调谱写三跳一站的海之恋

       任务当前,使命在肩。引领大发展,目的在发展,难点在协调。协调的水平关系发展的质量,协调的能力影响发展的速度,协调的效率决定发展的效益。协调,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身为龙头,贵在履行责任,抢立潮头,巧夺先机,以对腹地因势利导,对全域宏观调控。

       谋在先,动在前,才能聚拢资源,提高自身实力,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大连在紧盯腹地发展的同时,深度挖掘自身潜力,“打造1小时经济圈,实现全域城市化”便是一个例证。根据经济学的规律,一个理想的经济圈辐射半径有多长,不完全取决于其地理位置上的距离,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设置。东联路高架立交桥的竣工无疑为这座城市增加了大开发、大提速的底气,拉近了被喻为城市“心房”的开发区、金州区等与市中心区的距离,扩展了中心城区的辐射功能,壮大了大连作为东北经济产业带核心城市的整体实力。

      因为大连的律动,整个辽宁乃至偌大的东北都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中。为实现这一变革,获得身份的蜕变、地位的升级、能力的提高,进而泽被一方百姓、引领经济大潮,大连汇集精兵强将,海纳良策,以“三跳一站”作为跳板——“跳出大连看大连,跳出大连悟大连,跳出大连谋大连,站在全国高度审时度势,担负起时代赋予大连的使命”;以上海、深圳等开放先导区为榜样,奋力发挥上海之于长三角,深圳之于珠三角的作用,为辽宁转身向海扬起助力风帆。

二、环境强市,软实力悟出硬道理

       秋高枫红。2009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如期在连召开。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一场全球性的经济盛宴,助大连腾空万里,助辽宁转身向海,助东北慨然前行。

       达沃斯年会期间,一个不绝于耳的声音此起彼伏:大连太美了!美丽的大连,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无与伦比。达沃斯“沃”在这里有道理!

       透过一种声音,见证一个事实:环境优越,历来都是大连得以强市的资本。

       资本聚财,环境强市,在全力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背景下,身为龙头与核心的大连,要继续从环境这个聚宝盆里深挖潜质,合理布局,长远谋划,续写大开发、大开放的时代杰作!

       1、适宜人居环境 拉动绿色经济

      环保“一票否决”令,让大连失去了一些投资项目,却换来了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商机,吸引了更多国际一流企业的关注。

      开发深圳,衍生珠三角;开发浦东,繁育长三角;开发天津滨海新区,意在京津冀。中国经济的三个增长极,业已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给了大连一个遐想的空间,明天的大连,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版图里,第四个增长极上的“巅峰之作”?

       毫无疑问,历史选择了大连,给了大连成为“第四极皇冠上的明珠”的机遇。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与上述发展先导地区相比,大连的城市体量和经济总量还不够大,辐射能力有待增强。可谓机遇与挑战相随,理想与困难相伴。站在诸多经济先导地区的“巨人”面前,大连还需“增高”、“增肥”。

与“巨人”相比,大连自身也有明显的优势。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分子,大连既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优势,又有全速前进、全面崛起的后发优势,大可借鉴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经验,少走弯路,捷足先登。

        碧海蓝天青山绿地,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最重视的工作之一,绿色宜居也是大连人最引以为傲的“家藏珍宝”,更是大连经济长期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2008年,时任大连市长的夏德仁,发出掷地有声的承诺:“发展经济绝不能牺牲环境。”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换言之,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从2003年到2008年,是大连经济快速发展的5年,也是大连“储力蓄势、盘马弯弓箭待发”的5年。可是,就在这5年期间,先后有800多个投资项目,因为环保不达标,被这座城市拒之门外。更好地发展还是更快地发展,倘若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大连宁愿舍弃后者。

       7月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员来连考察后认为,大连是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城市。花园、广场滋养着人们的生活,科技、文化带动了阳光产业的持续发展,这一切光鲜的背后,来自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坚守。因为一旦经济利益与百姓利益、生态环境发生冲突,GDP数字的增长要以牺牲市民生活质量为代价,城市管理者都会义无反顾地将手中宝贵的一票投给民生、投给和谐、投给环境。和谐之全局,环境之要义,可谓远虑深谋。

        成功的经验,发生在昨天。今朝策马前行,经验变成了一笔宝贵财富。在城市体量和经济总量须快速增长的压力面前,坚定不移走“环境强市”之路,向“绿色大连”要潜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增高”、“增肥”,这是大连的坚定选择。

       2009年9月,达沃斯年会召开之际,代市长李万才接受采访时表示:“大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美丽的环境是大连的以前和现在,也是大连的未来。把大连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们的目标。”决策者的冷静头脑、大局意识,让大连这片热土生发无限活力,走在发展前列。

2、独特人文环境 营造多元合力

      大海,谱写了辽宁沿海经济带这篇华丽乐章的主旋律。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机遇源于大海,动力和潜能蕴藏于大海,经济带的发展布局依托于大海。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海之乐章”外,还有一个重要音符,那就是:要有大海一样开放的胸怀,热情奔放地去拥抱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个热情、开放、包容、创新、充满活力的城市人文环境。

        今日大连,众心所向。群英荟萃,精彩纷呈。人们到此求职、创业、定居,带来了愈发多元的文化。然而,无论哪一种文化,都能很快地与这座城市相融——兼容并包,有容乃大。如此局面,得益于大连独特的城市气质。近些年来,大连人口放量增长,市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却始终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大连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调查中位居榜首。

       独特的人文环境,塑造出独到的浪漫之都。面对城市“增高”、“增肥”的压力,向“人文大连”要合力,齐心协力谋发展,无疑是必要之举。向内,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大连找到归属感,开创新天地;向外,与腹地城市齐步并肩、面向未来,携手谋划大发展。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龙头,大连必须用足够的热情去拥抱历史的契机,用足够开放的胸襟与世界交融,用足够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用足够创新的机制挖掘出这座城市蕴藏的人文底蕴与经济富矿。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合则强、分则弱,千丝万缕拧成绳、优势互补、减少内耗,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在时不我待的“城市增体量、经济增总量”的攻坚战打响之际,只有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形成合力,才能把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蛋糕”做大。

       在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大连改革开放25年已经书写了一篇精彩华章,“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品牌经营战略,成功塑造了优美、浪漫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堪称开路先锋;建设学习型城市,西拓北进,全力培育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写就发展传奇;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抢占制高点,引领大开发,必将铸就以创新为核心的龙头精神,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实现新飞跃。

        3、破解经济魔方 赢得利好商机

       历史已把如椽的巨笔交到大连手中,大连正借环境之势聚人气,挥毫泼墨,疾书华美壮丽的时代篇章。大连的投资环境软、硬相嵌,日臻成熟。海陆空交通设施便利,现代服务业发达,政府高效透明,且能“哈下腰”为企业与百姓服务……

       2007年,英特尔落户大连开发区,是大连“软硬兼施”的最好例证。在英特尔宣布斥资25亿美元来大连建厂前,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在争夺这一项目。在中国,有4个城市竞逐。面对如此之多的“凤巢”,英特尔一度坦言:“大连没希望了。”

       “大连不轻言放弃。”时任市长的夏德仁回忆当初的情景,坚定地表示。大连有港口,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有工业基础,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再加上大连极高的政府效率——英特尔公司所需要的考查材料,大连每次都能做到不超过一分钟就会传递过去。这一切,让英特尔公司为之赞叹,最终选择在这里筑巢安家。

       一把钥匙开两把锁,这个成功范例表明,无论软环境,还是硬环境,在破解“经济魔方”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这样的好环境,城市“增高”、“增肥”,实现“全域城市化、抢占制高点、引领大发展”,正当其时。无论是英特尔等世界顶尖企业的垂青,还是达沃斯论坛的莅临,带给大连的将不只是经济上的激励与推进,某种意义上,它将为大连如何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扮演龙头角色,提供价值参数与信息索引。

       放眼今朝,一个走“环境强市”之路的大连,正衔泥筑巢、壮其羽翼;展望未来,一个走“环境强市”之路的大连,必能龙头高擎,担当大任,实现历史性的大发展。

三、科学发展,重振增长的理性升华

       要国安,先民安;要民安,先民生。发展为民,应以百姓的福祉为走向;稳定为民,当以民意的诉求为砝码。福至心灵。任何一座城市的崛起与振兴,皆非一帆风顺。昔日东北“后花园”如今已成为领跑者的竞技场。大连角色的转变,有着自己的基础、目标与优势,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困难、问题与掣肘。适逢《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正经历一场破茧成蝶般的蜕变,如何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崛起的大语境中寻求突围与振兴之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乃第一要义。

       1、绿色经济系两头,兼顾案头与炕头

       美国《纽约时报》5月7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在全球经济危机仍在继续,各国政府为保经济增长而伤透脑筋的时候,不丹却大胆改革,不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是追求幸福与快乐——创立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幸福模型。在新的国家宪法体系下,不丹评价政府措施好坏和官员政绩的标准不是经济是否发展,而是人们是否“幸福与快乐”。

       力透纸背。用黑体字书写的这一评价标准的更新,与2009年3月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接受采访时的回答异曲同工。夏德仁说:“民生即民心。改善民生、切实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他还认为,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言近旨远。一座城市的知名度与其执政者的“知民度”同等重要。政策的制定与推行要本着“上下一致”的原则,上至决策者案头,下至老百姓炕头,既要统筹兼顾、从长计议,又要让老百姓都能切身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对大连而言,推进、深化改革开放是个令人关注的大课题,求解的成败,不单纯以GDP增幅为系数,更要以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参数,将其作为验收“科学发展示范城”含金量的一个标准答案。

       说到底,改革为的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并非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而多是“人口在100万出头这样不大不小的城市”。原因是,“这样的城市社会压力相对小,生态环境相对好,和谐浓度相对高……”

       可见,越是热点问题越要冷静对待。一座处于历史转型时期的城市,应转变理念,不能偏效益、重数字,而应把社会压力、生态环境以及和谐程度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让“民众幸福指数”与GDP指标合成激活城市的“三滤”。不唯GDP马首是瞻,既对以往有碍协调发展的模式进行矫正,亦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真正内涵。

      2、思想盛宴味无穷,细嚼慢咽谋短长

       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如果说首届夏季年会是大连迈上国际舞台的里程碑,那么本届年会将是大连全面走向国际化的新平台。

      如果说达沃斯是助推大连重振增长的思想盛宴,那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则是推动大连重振增长的理性升华。

      继2007年夏季达沃斯首度莅连,2009年,大连再次迎来这位世界级的经济“首脑”。这场中西合璧的思想盛宴,其原料产自世界各地,厨师来自全球名门。应邀“赴宴”的多国政要、企业家、科学家和青年精英,既是理论的启蒙者,亦是实践的领军者。

      达沃斯给大连带来了什么?一个有形的效益,一个无形的影响。在回答“达沃斯给大连带来什么影响”时,市委书记夏德仁表示,直接收获是,每届论坛都有1000多位世界工商界人士参会,给大连带来了很多的项目和投资机会。据统计,首届夏季达沃斯年会成功举办后,平均每45天就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大连;无形收获在于,大大提高了大连的国际知名度。据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透露,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之前,论坛的70%会员单位不知道大连,而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之前,论坛90%会员单位都已了解了大连。

       在回答外媒记者提问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一步推介大连时,夏德仁表示,除通过举办达沃斯这样的国际盛会,大连还努力把产业纳入全球化的轨道上,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以产业的全球化提高大连的知名度。如大连的IT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大连软件园与世界各地同步从事业务,通过产业的联系,使许多企业界人士更多地了解大连。

       3、科学发展添魅力,助推振兴抢先机

       科学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民生质量的不断提高。应当把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老百姓手中有钱,心里才有底,这是检验发展最直接的标准,也是推动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在经济效益日趋成为发展指挥棒的大势之下,大连为环境犁出的绿色家园,勾勒出了中国各大城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绿色经济拉动绿色GDP的一个轮廓。

       无论是环保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还是达沃斯年会期间令与会者刮目相看的新能源汽车的启用,绿色经济将成为大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引擎,支撑大连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在参与全球产业发展竞争中赢得超前的主动,以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是一个坦途与荆棘、压力与动力的辩证过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日趋完善的过程。协调发展、快速发展,遇到矛盾、化解矛盾,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定律。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大连提出率先解放思想,率先推进全域城市化,率先推进环保建设……这一系列“率先”,写就了“大连骄傲”,创造了“龙头力量”。事实上,也唯有如此,大连才能重振增长,做好表率,不只拼速度而更要拼质量,走出一条“大连模式”的“新干线”,舞起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龙头,带领腹地共同实现快速、平稳的可持续发展。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