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9年
2009年

他山之石2009年12月21第23、24期

发布时间:2009-12-28  |  浏览:
       按:2009年是我国全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年。目前来看,实现年初确定的“保八”增长目标已无悬念。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关键时期。“后危机时代”政策走向何方?临近年终岁尾,中央各部委已开始筹划来年新政。面对“十二五”,有专家指出,城市品牌、城市价值、城市竞争力,应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2010年部委新政前瞻
        宏观经济:一揽子计划将添新内容 抑产能过剩是调结构首要任务
       在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之际,最受关注的新政策之一,可能就是即将出台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各部委拟定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已将新能源产业、传感网、物联网等纳入规划,多个部委均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酝酿已久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将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正在征集意见的《节能与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最先出台。
       另一方面,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虽然对实现保增长和扩内需目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投资拉动易,结构调整难,我国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沉疴”不仅没有在“调整”中缓解,反而在“振兴”中进一步加剧。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在“去库存化”后真正实现“去产能化”,事关经济复苏大局。抑制产能过剩也就成为当前乃至明年调结构的首要任务。实际上,今年9月底国务院就批转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通知》。随后,10月底和11月上旬,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部门——环保部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部则联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增补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增补本)》,对部分产能过剩产业用地给出了具体限制。11月18日,发改委又发布了《关于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体制改革:文化、教育、收入分配将是重点
       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部分省区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交流了今年体制改革情况,部署了近期改革工作,研讨了“十二五”时期的改革思路。2009年我国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最为显著的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开始向“深水区”挺进。改革也越来越呈现出一个新的趋势,即从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体制,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期积累的重大矛盾,也可为经济增长扩展空间。因此,2010年仍将“更加重视社会体制改革”,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当属文化、教育和收入分配等方面。
       今年,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出版社、文化院团及报刊社大部分转企改制要在明年完成。11月初,新闻出版总署又下发  《关于加快推进经营性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单位转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改制时间表。因此,明年将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教育方面,今年初启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文本已经基本起草完毕,仍在继续征求意见。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这是一个指导未来十几年我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性的纲领性文献,将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意味着,继医改之后,2010年,教改将成为另一个全社会瞩目的焦点。而教育部部长不久前易人,也被视为新教改的“窗口机遇期”。收入分配改革方面,今年中央启动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人保部等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对垄断行业收入过高进行调节仍是重点之一。最近,人保部牵头、国资委对50余家央企启动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目的是加强央企收入分配管理调控。另据透露,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也将出台。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资源能源价格改革仍是重点。继形成新的燃油价格机制之后,国家发改委11月19日公布了电价调整方案,而此起彼伏的水价调整今年已在许多城市上演。最近,多个城市出现“气荒”,业界关注良久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或将得以推进。据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透露,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已上报,方案会在明年1月正式出台。另外,明年将是国企兼并重组的决战之年。根据国资委的规划,到2010年,央企户数将减少到80-100户。财政部11月初下发的《关于编报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的通知》显示,推动央企的兼并重组将成为下一年度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重点。
      民生保障:就业、医疗、住房是着力点
      2010年,保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其中就业、医疗、住房是重中之重。虽然经济已逐步复苏,但2010年全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11月20日,教育部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就业形势不乐观。11月2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8个方面全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20日召开的会议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高校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其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
       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药养医”现象。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配套文件。据透露,医改配套文件有20余个,目前出了近一半。此前,医改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启动。11月13日召开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座谈会提出,今年底明年初要在3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新的制度,3年内全面实行。医保方面,人保部医疗保险司司长姚宏日前在“中国医药体制改革——机遇与挑战”论坛上表示,明年医保将重点抓好门诊统筹工作,扩大受益面,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多的医疗报销。
      上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的通知,3年内解决747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加大廉租房建设等举措并未能止住各地房价高涨。11月16日前后,国土资源部组织了北京、上海等10个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运行座谈会,除了对今年房地产形势和土地市场运行情况进行通报总结外,更多是酝酿2010年的土地调控政策。据了解,国土部明年将出台一系列有关土地调整的新政策来调控房价,主要包括4方面:一是设置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日前,国土资源部已正式出台此方面的文件。二是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商两年以上不开工土地的惩罚力度。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日前表示,今明两年将加大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量,并出台防止开发商过度囤积土地的政策措施。三是增加土地增值税。四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城市品牌
      城市价值
      城市竞争
构筑“十二五”
中国城市新理念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市化加速期、城市成长关键期和城市价值提升期,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新趋势。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厘清城市价值与城市定位的关系,更加注重城市品牌,着力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并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应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1十二五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四大导向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城市化经过恢复发展、动荡前进和稳定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的开始。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中小城市目前都存在一个城市空间扩展、体量增长问题。问题是如何增长?
      综观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进程,大多经历了先粗放后集约、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资源环境压力日趋严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发展必须跳出传统路径依赖,立足基本国情,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更理性、更科学、可持续的内涵式城市发展道路。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指出,这条道路的具体内涵应是四个“导向”:城市化由速度导向转向制度导向;城市发展由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城市战略由定位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城市建设由效率导向转向“公平+效率”导向。其中,城市战略由讲“定位”向倡“价值”转变,是“十一五”时期城市发展最大的亮点之一。
       长期以来,“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头等大事,也被视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这种定位思维偏重城市作为空间的存在和物理形态的延续,却忽视了城市的功能、型态和价值的体现,忽视了对人这个城市主题的观照,最终造成城市建设“摊大饼”、千城一面。如果说资源禀赋决定了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那么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只有从定位导向转到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品质、产业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进而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吸引更多人才、资本、技术、产业的集聚,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生产力发展的良性循环。面对“十二五”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城市决策要更加重视城市价值提升和内涵挖掘,用城市价值理念指导发展思路创新,指导资源优化配置。我们看到,这种转变正在成为一大批先进城市的实践,如杭州从“时尚休闲之都”向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深入,重庆从“一圈两翼”到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五个重庆”的提出,以及北京市成功举办奥运会后适时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等。
      2、构建全新城市价值体系的三大核心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首先必须准确地认识城市。城市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封闭、孤立、简单的思维来看待城市,而必须全方位地认识、解剖和评价城市。在这方面,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借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首次将企业价值链理论运用到城市研究中,建立了中观层次的城市价值链理论。该理论强调,城市价值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城市价值以人为本,是一个以城市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城市综合竞争力为重要动力、以科学的治理结构为保障、最后集中体现为城市品牌的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的实现是规划引导、产业带动、环境服务、管理规范、文化提升和稳定保障共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最终推动城市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产品品牌需要营销,城市品牌则需要塑造,塑造的取向就是价值。
       首先,城市品牌是城市价值最大化的集中体现。城市价值最终体现为城市品牌,她代表了这个城市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带来的最大利益,是城市价值最大化的集中体现。品牌的塑造要依赖于城市发展的品质,其核心是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2007年9月发布的《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提出,构成城市价值的要素包括5个方面,即: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和宜游。最好的城市一定是最适宜居住、适宜就业、适宜成长、适宜投资和适宜旅游等诸多价值高度融合的高品质的价值空间。
       其次,城市生活质量是城市价值的核心。一个城市有没有价值,不仅要看这个城市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要看这个城市能不能真正以人为本,能不能最大化地满足居住者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一切从生活质量出发,为居民创造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优良的秩序、更加优化的管理、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优秀的文化。城市生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城市价值是否最大化的重要标志。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2006年9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把影响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形象地概括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方面。生活质量解决了城市发展中“为了谁”、“依靠谁”和“发展的成果惠及谁”的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站在人的高度,从生活质量出发,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中国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价值导向。
       第三,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实现城市价值的重要动力。城市竞争力是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及其状态。城市价值链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价值链包括其价值活动和价值流。按照连玉明的研究,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竞争的基本态势已经或正在发生着质的转变,至少可归纳为五个转变,即从市场竞争转向战略竞争、从人才竞争转向模式竞争、从资源竞争转向知识竞争、从权力竞争转向规制竞争、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城市竞争战略时,一方面要分解价值链创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弃弱保优,做好做强;另一方面,必须实现对价值链各环节进行有效分解与整合。
       当前,中国城市已经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因此,各地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必须统筹推进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深化对城市生活质量的研究,加强对城市品牌价值的研究,紧扣“城市价值”这个核心,围绕“以人为本”这条主线,探求符合城市自身发展的基本价值规律,打造城市核心价值体系。
      3、优化城市治理结构的三大制度保障
随着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并以更大的惯性向5000至8000美元水平提升,“十二五”中国社会将步入又一个快速升级阶段。这种升级不仅有消费形态上的变化,有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社会的形成。这对城市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而应对这种挑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着眼于城市价值最大化,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为重点,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十二五”时期,应着力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全面优化政府治理结构。当前,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政府单独治理的强势治理模式,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并在此基础上让有限政府为社会最大化地提供有限服务和有效服务。换言之,就是要建立一个党领导的、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治理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为支撑。实现这一点,必须进行政府制度创新,通过创新逐步建立一个满足公民需求的政府,一个全面开放和透明的政府,一个法治化的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来袭之际,深圳市有关领导曾明确表示,“经济繁荣的时候,企业应该看不到政府,政府躲得越远越好;经济困难的时候,政府应该就在企业身边,帮助它们渡过难关”。这样的思路,值得借鉴。
       二是注重培育参与城市治理的公民力量。当代公共事务的复杂性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必须构建一种政府与公民合作管理公共生活的机制,在公共治理中听到公民的声音、看到公民的力量,从制度上保障社区组织、行业中介组织、社会公众等成为城市公共治理的合法、有效主体。温家宝总理早在去年11月就强调,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仅靠经验,靠少数人的智慧,是很难作出正确决策的。要把听取各方面意见作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加强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动员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渠道。真正有竞争力的城市,其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物质资源和资本,而是人。在“十二五”时期解决人的问题,就要让“市民”变成现代“公民”。不仅要推动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提高市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等,培养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以人的文明推动和实现城市的文明。
       三是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成熟程度是近代社会民主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必须加大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放宽非政府组织的准入门槛,在政策、资源和资金上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最近,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招标“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设计研究”相关课题,显现出国家已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已在酝酿新的政策促其发展壮大。在地方层面,广东已先行一步。今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话12位民间智库代表时明确提出,要让民间智库提升广东的软实力。仅仅时隔半年,“南方民间智库”就在广州成立。在“十二五”时期,如何让民间智慧和政府决策更好地融合贯通,如何把民间点子、可操作性建议广泛集纳,如何利用民间智库帮助政府部门让宏观决策落到实处、惠及民生,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选自《领导决策信息》)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