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8年
2008年

他山之石2008年6月30日第12期

发布时间:2008-09-05  |  浏览:

■    市领导关注什么

天下之大,民生最大

      ——部分省市改善民生的经验综述

      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近年来的施政亮点。民生问题不能停留在一般救助上,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维护社会公平、帮扶困难群体的总体思路,从政策措施、财政支持、体制保障、工作要求上形成持续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 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小康的核心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

      江苏省坚持富民优先方针,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行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通过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居民收入由全国第7位上升到第5位;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连续五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水平五年增长58%。

  创业是富民之道。随着“创新创业创优”精神的广为弘扬,在全社会激发起了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热情。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的“六放”方针,催生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全省私营企业数量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去年底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超过万亿元,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将近千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5.8倍和3.5倍。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已成为江苏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242.2元,增长77.5%,列四大项收入增幅之首,成为增收富民的一大亮点。

     就业是惠民之本。 零就业家庭毕业生由政府实行保底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当年动态清零。确保城镇规划区内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享受城镇失业人员同等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辖区内登记失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到60%,确保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85万人。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3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70万人、38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其中政府补助80元,同时提高困难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水平。

      山东省近年和当前发展思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富民优先”理念落实到经济发展中。2006年上半年山东职工工资总额同比增长32.8%,增速居全国第一。自2003年始,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连续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该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7%,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则增长14.3%,增势依然强劲。把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着力点,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从2006年始,每年从省级财政中拿出上亿元,设立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把发展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内容。青岛明确提出,群众收入必须与GDP同步增长。为此该市去年出台新规: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5.1%,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长23.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31.7%,当年青岛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8.6%和12.7%。在经济不发达的菏泽,瞅准了林木蓄积量占全省总量五分之一强的独特优势,该市将林业生产作为富民产业、立市产业来抓,几年下来,一些乡镇农民收入80%以上得益于林业,林业为菏泽农民打开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宝库”。济宁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社保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制度已见雏形,率先建立城乡困难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实行“零起付线”救助、医前救助、限额资金救助、参保资助、政策减免和单病种救助“六位一体”的救助措施,初步建起城乡困难居民全覆盖的大病医疗救助机制。

      █ 解决突出问题普惠民生

   按照普惠民生的原则,高度重视安排好困难群众、低收入群众和“失地农民、失业职工、失房居民”的基本生活,出台相关公共政策向这部分群众倾斜。

      广东省酝酿“低保标准增长制度”,对特困群众,拟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和封顶线,提高城乡救助标准,进一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计划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的自然增长机制,将加大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低保资金的补助比例,从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低保金补助比例在今年(省对城镇补40%,农村补60%)的基础上,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达到城镇补60%,农村补80%。省民政厅正在制定《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全额资助低保对象10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今年下半年还将启动低保、困难家庭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作为城市医保制度的补充。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在开展社区救助工作中让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推出居民生活“零贫困”、残障关爱“零遗漏”、为老服务“零空白”、失业安置“零盲点”的“四零”工程,成为当地和谐社区建设的一张“金名片”。对残障人士实现关爱“零遗漏”三项措施是:基本生活关爱“零遗漏”、就业服务“零遗漏”、康复服务“零遗漏”。对失业人员实现安置“零盲点”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五送”服务,建立“失业人员—社区保障室——用人单位”的互动就业信息网络,构筑灵敏的信息基站,为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信息。

      █ 发展社会事业服务民生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增加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好地体现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普惠性。

      城市是老百姓的城市,城市管理的各种细节和措施,从根本上说是为方便市民生活,而城市应该怎样管理,市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浙江省杭州市对5.8万个公共泊位进行上网和现场公示,市交警支队根据市民的意见,以赞成票超过50%的原则来决定是否批准设置。这是杭州实施停车“新政”的第一步,停车“新政”将民生放在了首位。此后,杭州将原则上取消所有公共泊位的停车收费,原本西湖边每个泊位每小时20元的收费标准也将成为历史,小区停车也将大幅降价。该市政府树立免费理念,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免费措施:西湖免费了,免费提供自行车……在一系列免费的背后,杭州赚了民心,赚了收入。 

      杭州还开展了民生交通,社区也将有“交警片儿警”,交通片儿警错时上班,白天疏导背街小巷的交通盲点,晚上和双休日为社区居民办理相关业务,不但解决了背街小巷的交通安全难题,又大量减少路面交通流量,大大缓解了路面交通执法压力,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各项交警业务,由此每年至少可以减少400万次机动车出行,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政府的心中有民生,万事以民生为重,这样的城市怎能不和谐?

      宁波三项整治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改善民生。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指出,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建给广大市民享用的。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绝不是为了荣誉而创建,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三项整治行动”重点是背街小巷、老小区、城乡接合部“三大区域”整治,乱停放、乱穿行、乱设摊“三乱现象”整治,治安秩序、市场秩序、用工秩序“三大秩序”整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主题,从破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停车难是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为有效缓解停车难,市公安局根据商业、办公、餐饮、学校以及住宅小区等其他停车需求,设计免费停车泊位1740多个。公安与城管部门听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建议后,及时推出小面额IC卡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和人性化服务措施,使城区人行道合理停车位设置率、不合理车位清理率进一步提高。 

      山东省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威海,实行了取消“临时工”、“农民工”、“外来劳务工”的身份界限、在用工、分配和社会保险等政策上一视同仁,取消户口性质的就业限制、实行劳动者凭技能和本领就业的市场竞争机制等“六个取消”,力求打造公平环境;在济南,公布实施了“行政复议”为民公开事项,明确规定:市民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等证书,申请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等11种情形,均可“民告官”,以此构建多元化的民意诉求渠道。

       青岛市今年住房建设的主旋律是廉租住房、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房价涨幅明显放缓。在住房上,今年青岛市本级财政用于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资金达到5.8亿元,超过了“十五”期间的总和。加上让渡的土地出让收益,今年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达到创记录的42.6亿元。在食品安全上动真格赢民心,社会监督员上岗、食品安全网启用、“十万市民访源头”,食品安全的行动接连不断,形成一股浩大的声势。除氟改水工程让250多个村庄吃上了干干净净的自来水。作为青岛今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在社区药品上实现“零差率”。在公交上相继投入使用400辆高排放标准的环保公交车,由此斩断了“黑尾巴”。仅除氟改水工程和购置环保公交车两项的投资就超过了2亿元。

       淄博市为了民生、为了发展,治污再出“重拳”:全市336个重点污染企业上了“黑名单”。这对该市釉面砖产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作为全国釉面砖主要生产基地,全市高耗能、重污染的中低档产品占了一半。市里的政策,等于判了不少企业的“死刑”。

      江苏的镇江市提出,保证全市所有外来工子弟全部在公立学校上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同城待遇。该市还实行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活动,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拟对未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财政需支出2000多万元。今年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提高到每月每人150元,受益人口达110万。市区全年新增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从2005年起,把实施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在8年内将所有老住宅全部整治结束。镇江市1995年就在全国率先启动医疗保险制度试点,现在已完成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向“全民社会医疗保险”转变,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多层次、多覆盖的全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参加率达到98.8%。该市确定了985种社区医院用药为“零差率”药品,数量为全省之首,财政补贴达1700万,居民在社区医院看病有了明显实惠。镇江市长许津荣说:“在我这里,所有民生问题都要当成大问题来解决,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要变‘年终关爱’为‘终年关爱’。”

      我省的沈阳市政府纠风办开通“沈阳政风行风热线”。依托政风行风热线,该市成功开辟出一条察民情、顺民意、解民怨、安民生的“民生新干线”。短短的一年间,这条热线已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和举报18295件,办结17792件,办结率97.25%。政风行风热线之所以受到群众认可,说到底就在于沈阳把这种传统的工作形式、超前的工作理念和务实的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到一处,这种结合是各种资源的重新整合,是各方力量的充分叠加,其结果是保障了百姓能够顺畅地表达其合理的利益诉求。       

(市图书馆综合)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