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8年
2008年

他山之石2008年9月22日第17-18期

发布时间:2008-10-23  |  浏览: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出现非常大的差异,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将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在今年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江苏省江阴、昆山等县(市)位列前茅,我省也有五个县(市)位列其中。在此,我们综合了一些县(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为我市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借鉴。

江阴:机遇、开放、创新、

统筹、民本

    江阴市在“强县富民”的基础上建设以人为本的“幸福江阴”,形成了一个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2005年,江阴在江苏省率先建成了全面小康达标县(市),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发展的着力点转变为不断提升科学发展内涵,真正把江阴建成幸福之城。建设幸福江阴,要求在关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其内涵是“五个好”,即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

     江阴市在制定幸福江阴政策文件、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民意调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新内容、新动力、新方向。

     一、机遇,就是敏锐捕捉机遇,及时用好机遇,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江阴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硬道理,做到“醒得早、起得快、跑得稳”,牢牢抓住了四次重大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把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推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1.抢抓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实现了由初创积累到异军突起的跃升。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县委决定“大办乡镇工业”。这一阶段的发展,资金来源以当时的县、社、队的集体农业积累为主;;生产形式以横向联合、加工配套为主;技术力量以上海等地的退休工人为主。乡镇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在1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由初创积累到异军突起的跃升,成长为该市经济的主体力量,推动全市经济上了个大台阶。

    2.抢抓开放型经济的机遇,实现由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跃升。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以中央确定加快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及时提出了“积极呼应、主动服务、承接辐射、加快发展”的方针,积极与浦东开发开放接轨,大力兴办“三资”企业,不断扩大外贸出口,促进了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依托外向带动,该市在迅速拉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大大加快了经济国际化进程,使该市经济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3.抢抓结构调整的机遇,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态提高的跃升。进入九十年代,经历了以外延扩张为主的高速增长时期,江阴在抢抓发展开放型经济机遇的同时,牢牢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明确提出了“调优、调新、调高、调强”的指导思想,即工艺装备调新、产品结构调优、科技含量调高、企业实力调强。把加快科技进步、培育企业集团、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模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九十年代后期,步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超前思考、科学决策,提出了“三强一提高”的总体要求,即企业强、产业强、综合实力强和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经济结构调整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济的战略转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结构调整,调出了一批行业冠军,调出了一批规模企业,调出了一批上市公司,涌现了一批现代企业家。在九十年代,该市基本完成了企业的改制工作,形成了上市公司、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4.抢抓沿江开发、园区建设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由传统加工业到现代制造业的跃升。步入新世纪,顺应国际资本和产业大举向长三角转移的大趋势,抢抓沿江开发、园区建设的机遇,迅速打造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平台,努力实现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发展的转变,着力构筑具有临江产业特色的现代制造基地。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全面拉开了沿江开发的战场。经过开发建设,一个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的沿江开发区已初具规模,一批总投资超亿美元的“旗舰型”项目已落户进区,临江产业优势日益凸现,电力、钢铁、石化、包装、汽车、造船、物流等重点产业已初具雏形。

    回顾江阴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我们有一个重要启示:只有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把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普遍性与特殊性紧密结合起来,敏锐地发现机遇,及时地用好机遇,做到顺时应变,未雨绸缪,不失良机,才能推动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

     二、开放,就是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国际化进程。

    1.确立开放型理念。开放是发展的潮流趋势,也是江阴的必然选择。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必然会催生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同时,先进的开放理念也必定能指导和推进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一是以开放的眼界,提升新标杆,确立新定位。该市教育引导全市上下跳出江阴看江阴,面向世界看江阴,放眼未来看江阴,调整参照系,增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江阴每走一步,都得益于思想大解放,得益于解放思想带来的观念更新、工作突破,思想领先一步,工作超前一拍,经济就能上一个大台阶。二是以开放的意识,学习新经验,增创新优势。九十年代,该市年年赴张家港、昆山等周边县市上门学习、虚心讨教,五下广东、三上山东、辽东学习考察,在与先进的对比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争当全国县域经济的领跑者。三是以开放的胸襟,推进新融合,拓展新境界。以开放的心态,本着合作、双赢的原则,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先后与日本藤冈市、巴西贝洛市、美国河本郡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在沿江开发中,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上沿海、沿江、沿河开发的经验,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河本郡就他们如何开发利用密西西比河的经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进一步开阔了沿江开发的思路。

    2.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使江阴经济从国内市场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一是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同步提升。二是对外贸易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同步拓展。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精纺呢绒、色织布、灯芯绒等出口拳头产品出口量在全国位居第一。三是“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同步实施。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资源、技术等优势,直接到海外投资办厂,设立营销网络,参与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拓展开放领域。在大力引进国际资本的同时,大胆引进国外的现代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推动城建、旅游、商贸、物流、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开放了规划、设计和建设市场,重大工程都面向国际招标。实践证明,关起门来搞改革、搞建设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文明成果,大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才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4.营造开放环境。环境就是竞争力。江阴以让投资者满意、使投资者增值为标准,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致力于营造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上来,努力创造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一流投资环境,构筑独特的竞争新优势。从思想观念、工作规范、服务方式、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全面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让“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信誉形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创新,就是以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

     1.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围绕加快富民强市、争当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的目标任务,在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牢固确立争先意识、现代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责任意识“五种意识”,营造凝心聚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烈氛围。在发展战略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沿江开发、外向带动、大集团、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再造江阴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在发展的思路上,积极推动工业经济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从单一的集体经济为主向资本结构的多元化转变“五大转变”,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2.创新科技,全面增强经济竞争能力。一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动产业升级。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三是重视科技创新源头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创新体制,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推动资源配置市场化。三是加快推进保障体系社会化。四是加快推进政府管理间接化。

     四、统筹,就是不断确立新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1.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筑现代滨江大城市框架。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两园一城”的目标,统一规划,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和城市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抓住园区建设的契机,把园区规划和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集镇集中,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加速了产业、资金、人气、能量的集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三集中”和城镇化进程。实践证明,这种“大江阴”城市化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聚、整合和统筹城乡资源,统一实施城乡发展规划,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2.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3.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民本,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善待百姓,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一是加快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尽快促使薄弱镇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四是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下决心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昆山:发展开放型经济

     近些年来,昆山市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其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被外界称为“昆山之路”)。昆山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同时也是其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引资。利用外资,使昆山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找准了发展县域经济突破口,使其县域经济发展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为现在的开放型经济格局的形成提供了资金和技术,积累了经验,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技术的不断升级提供了动力,为今后的发展积聚了能量。

    一、昆山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利用外资。

    第一,通过利用外资,实现了昆山市经济发展的三次跨越。第一次是1984年至1991年,从1985年昆山自费建立了开发区以后,以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利用外资发展了工业,实现了从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跨越;第二次是1992年至1997年,随着利用外资数量的不断扩大,带动外贸出口额的不断增多,经济外向度越来越高,实现了昆山经济由内向外的跨越;第三次是1998年以后,引资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步超过了一般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为中心,专业园区、配套园区为组团的高新技术密集区的新格局。

     第二,通过利用外资,塑造了昆山市开放型经济格局。昆山已成为外商投资密集区和投资高回报区,主要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大。二是台商投资多。三是招商领域宽。四是产出效益好。

     第三,通过利用外资,推动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昆山通过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大量进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昆山还着力做好利用外资的文章。全市有几百家中小企业为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有效地推动了产品升级和管理升级。同时,昆山还利用外资的嫁接成功地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进一步转换。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们选择了利用其靠近上海的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昆山的县域经济发展找到了突破口。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乡镇企业不强、不大,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在近几年里,当苏南许多县市为乡镇企业产权不清而支付大量的产权改革成本时,昆山却可以一心一意地走自己的外向型经济之路,在集体企业改制上没有花费过多的精力。

     第四,通过利用外资,进一步优化了环境,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利用外资与环境建设互为促进、相辅相成。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引进外资工作推动了昆山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由于外资的进入培植了税源,增加了财力,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多。随着政府可支配资金的增多,用于改善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投入也迅速提高。另外,昆山市政府近几年来,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多元筹资,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中心城区建设和中心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改造硬环境的同时,政府更致力于软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构建了昆山独特的竞争新优势。昆山市先后荣获了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等称号,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已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亮点”。

     二、昆山利用外资的载体——开发区建设的主要经验。

昆山开发区建设的核心经验为:上下一心,思路明确,紧紧围绕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大胆尝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独特做法为:

     一是自费建立开发区。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昆山人发现其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短短的几年中,其经济水平已排在苏州6个县市的最末位。面对这一局势,市委、市政府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等不靠,率先于1985年提出了在县级市兴办开发区的设想。当时只有国家批准的14个沿海城市才可以建立开发区,才可以享受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事实证明,昆山市开发区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始终坚持“不管东西南北风,抓住发展不放松”这一指导思想。昆山经济的背后是创造性经济,创造性经济是有风险性的经济。至1992年,昆山已正式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国家级开发区,并于2000年再次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5个出口加工区的试点之一和中国首家封关运作出口加工区。

     二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昆山市在认真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口号,确立了“开发区就是昆山、昆山就是开发区”的“经营城市”发展思路。通过抓横向经济联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昆山很快搭上了上海这辆经济快车,较好地抓住了两大机遇。第一次机遇,是八十年代初期,当时上海城市工业开始向外释放能量,正在寻找出路,内地“三线”军工企业实行“军转民”生产,也在寻找向沿海地区发展。基于这种分析,昆山主动到上海寻找联营伙伴。入住开发区的第一家企业就是生产金星牌电视机的上海电视机一厂昆山分厂。通过引进一个,带来一批,昆山开发区很快就成为上海产品的扩散地和“三线”军工企业的聚集点。第二次机遇是在1992年以后,当时,上海浦东开发的强劲势头为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此时的昆山开发区已建立了七八年之久,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投资环境都已经具备了承受上海经济辐射的能力。

     三是定位准确。面对以农业为主的现状,在开发区起步阶段,昆山提出了突出发展工业的战略思路,明确把发展工业作为实现昆山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较好地解决了“农转工”;在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达到一定规模,面对周边地区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竞争相对严峻的现实,昆山市及时调整思路,进行了产业结构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由以往单纯的一般加工业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转变,拓宽国外市场,成功地解决了“内转外”的战略性转移;在开发区建设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时,再次提出了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转移,成功地解决了“低转高”。通过这种产业的“三级跳”,一个具有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现代化城市初步形成。

     四是项目核心。能否招到商、引到资,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昆山自始至终把利用外资作为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视项目开发为开发区建设的生命线,不断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为尽快引进外资,在开发区建设之初,昆山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上海办事处,选派大批业务员常住上海,专门负责收集和了解外商与上海企业谈判进展情况,待双方没有谈成或外商处于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及时跟进,向外商发出邀请,组织外商到昆山实地考察,宣传昆山投资的优势,邀请外商到昆山投资。

     五是以商引商。大胆鼓励外商来经商赚钱,提出“没有上海赚大头、就没有昆山得零头”的理念,使来此技术指导、投资建厂的上海人“赚的满意、投的情愿”;昆山的投资环境在台湾“口碑特佳”,很多台商在台湾自愿担当昆山利用外资的广告员,主动宣传昆山的投资环境,从而引来了更多的外商来此投资办厂。

     六是服务周到。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该市政府经济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自开发区建设以来,昆山市政府十分重视投资环境建设,专门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叫“马上办”,及时为外商服务,实行了“首问负责、两问终结制”,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外商的咨询和投诉,提出“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口号。1987年昆山市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口号,1997年又提出“亲商意识、对外商不能讲‘不’、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2001年又进一步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的指导思想,一系列完善的服务,吸引了大批外商来此投资、发展。

      七是“经营城市”。昆山大胆运用“经营城市”理念,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出租、拍卖土地等方式多元化筹集资金,积累资本,开始“起飞”。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全面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实施了交通网、电力网、通信网、宽带网等“四网”建设以及一批重点工程,建立了口岸通关点,提升了海关、国检的机构功能,实施城市主干道街景改造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了一批城市景观和休闲活动场所。在改造硬环境的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效能,致力于营造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打响服务品牌,构建昆山独特的竞争新优势。

瓦房店:打造东北县域经济

科学发展示范城市

    今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瓦房店市跻身第31名,在东北三省名列榜首。正处于迅速崛起关键时期的瓦房店市,根据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确定最新发展目标是:打造东北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城市。

     一、跨越式发展

     所谓科学发展,前提是发展。瓦市能锁定“东北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定位,缘于目前强有力的发展势头。

     瓦房店市工业园区是被确定为该市“十一五”规划“一岛十区”发展战略的“一区”,截至目前,已有65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合同,总投资额达113亿元,形成了以大连重工·起重为代表的风电生产基地,以九久光电为代表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以齐二、黑猫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大连础明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等,红沿河核电站、松木岛大化搬迁项目……近年,越来越多“航母”式的大项目落户瓦房店,使“轴承之都”在保持了原有国内轴承龙头地位的同时,工业门类更加齐全,重大产业项目聚集、支撑乃至于辐射效应也更加凸显。

     二、用好两大资源

     当前,瓦房店市正面临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辽宁省“五点一线”建设两大历史性机遇,如何抓住这两大机遇加快发展,瓦房店市“用好两大资源”的思路同样体现出“科学发展”的内涵。

     首先是与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关系。区域发展在于统筹与协调,共同发展的主题之下,无须“划清界限”。基于此,曾经作为瓦房店肌体上一部分的长兴岛,如今不仅未因其迅猛发展而被瓦房店人视为威胁与对手,反而正被定位为一大重要的“发展资源”。目前瓦房店市正在研究与长兴岛的发展关系,两者互为一体,密不可分——长兴岛的迅速发展可以拉动瓦房店市各项事业的迅速跟进。近长兴岛地区要立足于影响与被影响、牵动与被牵动、辐射与被辐射的互动关系,做好以临港工业和物流为主的产业发展规划。

     同样基于这种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被瓦市视为“第二大发展资源”。瓦房店市要围绕核电站建设,做好服务和配套这个大文章。在核电站长达15年的建设期内,近核电站地区要围绕配套服务,做好以商贸业、物流业为主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规划建设“五点一线”上又一颗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明珠——“核电循环经济区”,利用好核电对海水淡化、农业种植、海水养殖的作用,并把核电站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旅游胜地。

     “东北第一工业强县”已踏上发展快车道,目前,该市正在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其定位是:打造城区人口50万、适宜人居、适宜创业、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辽南中等城市。

普兰店:构筑最佳产业承接地

     以规划为先导,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软环境建设为重点,统筹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普兰店市的发展态势,得益于普兰店市委、市政府抢抓战略机遇期,举全市之力构筑大连乃至东北最佳产业承接地的大思路。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特别是大连市主城区产业实施“退二进三”战略调整后,一些工业项目陆续向北部涉农区市县梯度搬迁,普兰店市抓住跨越式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决定利用坐拥黄渤两海,距离大连市主城区、大窑湾保税港区等开放高地仅半小时车程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以及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多、人力成本较低、产业基础较好等综合优势,以全球化的视野,倾力构筑承接国际资本和大连市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培育优势产业群,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在打造产业承接地过程中,该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全市辖区被科学划分成北部生态保护区、中部过渡性控制区和南部建设发展区。

     在作为县域经济主战场的南部发展区,普兰店市高标准规划和高水平建设了错位经营、特色鲜明的“三区两团”经济布局,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起坚实平台。“三区”,即海湾产业园区、皮杨产业园区、太平产业园区;“两团”,即瓦窝轴承工业团地和元台机械加工业工业团地。近几年来,普兰店市用于“三区两团”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0.1亿元,其速度之快、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基本可以满足未来10年产业发展需要。

     在提升硬环境的同时,普兰店市还把优化承接软环境作为“第一竞争力”,使转移企业引得进、留得住。改善投资软环境,着力做到全省“三最”:一是事项最少。经过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市行政许可和产业项目审批事项减少到77项,减幅达60%;二是时限最短。企业从立项到开工,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一周内全部办结。三是服务最优。

    普兰店市最佳承接地的构筑,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竞相落户,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提供强大动能。截至目前,全市“三区两团”,先后入驻投资13亿美元的美国固特异轮胎、投资3亿美元的韩国全进重工汽车零部件等企业总数达576家,投资总额359.36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市图书馆综合Tel:389511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