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8年
2008年

“远学临沂、近学铁岭”专题资料(三)

发布时间:2008-12-29  |  浏览:

临沂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即将开始

山东新闻网2008-04-28

为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临沂市将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将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这个主题,牢牢把握“三条标准”,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三条标准”是:有没有抓住机遇,用足用活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是否在全省、全市和同行业中争先进位;群众对本单位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是不是真正满意。

着力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一是解决不会作为的问题。坚决纠正在有些干部中存在的不思进取、无所用心、浅尝辄止、工作漂浮的消极现象,牢固树立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刻苦锻炼、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二是解决不敢作为的问题。坚决克服在有些干部中存在的缩手缩脚、怕担风险、墨守成规、死板教条的保守行为,牢固树立敢于负责、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作风,少为不办找理由,多为能办想办法。三是解决不良作为的问题。坚决摒弃有些干部作表面文章、敷衍了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作风,进一步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激励和推动工作作风的大转变,行政效能的大提升,发展环境的大改善。

学临沂找差距——赴临沂考察的几点体会

铁岭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鹤

    为响应市委提出“学临沂、找差距、明方向、促发展”的号召,市发改委组织科以上干部赴临沂考察,亲眼目睹了临沂改革开放后发生的深刻变化,从中看到了铁岭的差距。

    一、铁岭与临沂的差距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铁岭为9.3亿元,临沂为15.5亿元,两市仅差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铁岭为1.1亿元,临沂为1.4亿元,两市仅差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铁岭为1.5亿元,临沂为2.3亿元,两市仅差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铁岭为3.9亿元,临沂为7.6亿元,两市仅差3.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铁岭为42:41:17;临沂为60:18:22,产业结构的基础临沂还不及铁岭。

    建市之后,临沂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抢抓机遇、戮力拼搏,不断创新,使临沂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由温饱向初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4年,临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12亿元,比铁岭“十五”时期的GDP总和(940亿元)还多72亿元。也就是说,临沂用一年的时间,超额完成了铁岭五年的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7.6亿元,是铁岭的3.5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03.8亿元,相当于铁岭近10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铁岭临沂两市主要经济指标详见附表)。

    铁岭与临沂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主要的是发展速度上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临沂GDP年均增长17.6%,而铁岭为12.9%,两市相差4.7个百分点;临沂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1%,铁岭为9.1%,两市相差4个百分点;临沂固定资产年均增长23.0%,铁岭为16.5%,两市相差6.5个百分点。如今,临沂人载着昔日的光荣与梦想,站在新的起点上,正谋求着更高的超越。

    二、产生差距的原因

    临沂经济发展之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又有作为贫困地区所享有的优惠政策和财力支持等客观原因;既有革命老区光荣传统的积淀,又有临沂人与生俱来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性格的锤炼,但更主要的是临沂人在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抢抓机遇借助外力、自力更生依靠内力,解放思想激发活力,艰苦奋斗挖掘潜力,以人为本调动民力,与时俱进壮大实力,才使临沂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大发展、发生了大变化,创造了革命老区快速发展的奇迹,探索出农业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成功之路。

   (一)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的工作思路。临沂人懂得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使人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在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临沂确定了"过千亿、翻三番"的发展目标,在工作中坚持“五个不动摇”。从此,建设“富裕、平安、文明、开放、生态、活力的大临沂、新临沂”唤醒了贫穷落后的鲁南大地,成为引领临沂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对照临沂,我们的思路还不宽阔,我们的目标还不够明确。

   (二)超前的思维理念,非凡的胆识气魄。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临沂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他们想的是“三个有利于”,抢的是“敢为天下先”。他们敢想,想得“无孔不入”终将梦想成真!在全国暂停审批开发区紧急通知下发之前,临沂人跑部进京,捕捉先机,争分夺秒,抓紧运作,拿下了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用地,一次性迁出68个村、10万余人,一年内投资12亿元,实现园区的“九通一平”;在国家控制对地方大学审批前,临沂人抢先建成了占地5000亩的地方性综合大学--临沂大学,堪称全国校园之最。他们敢干,竟干出个“无中生有”,借鸡生蛋。临沂没有木材资源,而他们却建成了拥有26条现代化生产线、月产销各类胶合板15000立方米、单面板3300立方米的江泉木业有限公司;临沂不产煤,而他们却建成了以煤炭为原料的二甲醚生产企业--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堪称世界最大的新型清洁能源企业。就这样,临沂人没有木材,从外地运;没有煤炭,从外地进,凭借“两头在外”铸就了大业。对照临沂,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机遇意识还不强,终究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项目。

   (三)突出重点,发挥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以大工业促进大发展、以大流通带来大繁荣。经过多年的实践,临沂人开拓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建材、食品、化工、机械、医药、纺织、木业、能源等八大支柱产业,带动了相关的“九大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江泉集团、山东临工机械、国电费城发电、山东新时代药业、中化山东肥业、华盛中天机械、山东久泰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领跑临沂地方工业。2004年,临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514亿元,增加值437亿元,分别增长25.6%和18.4%。与此同时,临沂人把目光又盯到了市场建设上,临沂批发城、澳龙国际物流城、立晨物流有限公司、华药(香港)综合商贸园等现代化商贸大市场和物流中心已成为临沂经济的最大亮点。2004年,临沂市商品成交额达616亿元,居山东之首。对照临沂,我们的产业不强、市场不大、物流不活。

   (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搭建大平台、吸引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按照开放式发展、服务型管理、保护性运行的要求,临沂市委、市政府采取合作开发、合资股份等灵活方式,发展具有产业特色和功能特色的“区中园”、“园中区”,构筑起以临沂高新区、临沂经济开发区等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市级经济园区为骨架、以县区、重点乡镇工业园为补充的招商引资梯型平台,形成了园区招商硬件好、政策宽、服务优的良好环境,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拓宽了招商引资的空间,增强了招商引资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今年以来,临沂经济开发区新开工项目86个,投资150亿元,平均每个项目达2亿元左右。园区建设对临沂经济增长的牵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照临沂,我们的园区建设还不够规模,大项目少,载体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五)政策运用灵活,经营城市有方。临沂人不愧是智圣诸葛亮的家乡。他们灵活运用政策,解决城市建设资金。滨河大道项目兼顾防洪工程,以堤带路,以防洪工程立项建设,争取了建设资金。在土地征用上采取每亩每年1000元、征用25年的补偿办法,通过以项目批地,将开发区土地纳入城市规划用地。在土地使用指标上,由政府统一调控使用,在开发区的统一规划内进行合理调剂。对城市各类商业经营性用地,实行政府高度垄断,按城市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行先培育后出让,达到“五通一平”后,再通过招拍挂等方式盘活土地资产。对照临沂,我们政策运用的不活,经营水平有限。

   (六)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临沂的干部群众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也力戒空谈,更多的是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埋头苦干、坚韧不拔;他们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他们千言万语争项目,千山万水跑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千辛万苦干成项目。他们以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拼劲,又体现了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韧劲以及真抓实干、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犟劲,争取一个又一个项目,引进一个又一个企业。正因如此,临沂人民心顺、劲头足、干劲大,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全国之最、亚洲之最、世界之最,进而成为山东各地乃至全国各地学习的样板。对照临沂,我们缺乏的就是这种拼劲、韧劲、犟劲。

   三、缩小差距的对策

    历史是无情而公正的,谁也无法将时代的车轮倒退到铁岭与临沂同一起跑线上;现实是客观的,任何人也无法更改;未来是严峻的,需要我们去面对。临沂在产业优势、规模经济、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已经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和能量,形成了一种锐不可挡的气势。如何缩小差距,实现铁岭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从把握时局的高度,焕发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工作激情,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破除唯书唯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思维惯性,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精神,灵活运用政策,为我所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的信心,抢抓机遇,用足政策,要像临沂那样,视抓住机遇者为能人、不争机遇者为庸人、错过机遇者是罪人,并以此作为实施"五大战略"的具体行动,作为考察、识别、任免干部的基本依据。

   (二)在深化对市情认识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制定赶超先进、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措施。我市经济目前属于投入拉动型经济,面对净流出负拉动和消费相对乏力的现实,投入则成为我市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临沂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投入改变了环境、产出了效益、繁荣了经济。因此,我们要以投入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赶超临沂为目标,确定我们的工作思路、明确赶超的目标、制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措施。

   (三)选准切入点,瞄准突破点,确保铁岭“十一五”期间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一是做大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要像临沂那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确保中心城市成为招商引资的磁场、商品交易的卖场、市民休闲的广场。二是做强支柱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依托现有基础,围绕工业强市这一目标,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能源、农产品生产加工两大基地建设,培育先进制造及配套加工、食品、建材、化工医药、高新技术五大支柱产业。三是做活商贸市场,发展物流产业,以大流通带来铁岭经济大繁荣,实现传统的农业大市向现代化物流强市跨越。四是做好社会事业,构建和谐铁岭,实现以和谐求稳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五是做优发展环境,打造经济平台,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诚信法制的市场环境、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

   (四)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力求实效,努力提高执政能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临沂比,目前我市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很适应。因此,要站在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谋其政、干实事。一要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力争上游;二是明确目标,聚精会神,狠抓落实;三是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为铁岭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铁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众志成城的旺盛人气、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谋求“双赢”的广阔胸怀。只要我们紧紧围绕“五大战略”,把握“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时代的主旋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就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赶超临沂,实现铁岭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铁岭的经验

 
创造了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铁岭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三个转变”带来铁岭发展新格局
工业强市:挺起铁岭发展的脊梁
树立工业化理念,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瞄准现代农业目标 农业产业化“铁岭攻略”
沈铁工业走廊:铁岭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沈铁工业走廊凸显“磁力”效应 铁岭市经济强劲增长
实施经济发展赶超战略 铁岭奋力缩小发展差距
铁岭:探索发展生态经济的新路径
铁岭构筑商贸物流发展新高地
铁岭机械装备制造业跃升为第一大主导产业
铁岭经济开发区七项活动促“项目年”实现跨越
铁岭民营经济“造大船”
铁岭市出台10项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粮仓之变——记铁岭由传统农业地区向工业化迈进的转型之路
铁岭着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
项目年里抓项目 大项目助推铁岭经济发展
一个撬动铁岭经济跨越发展的支点
以工业化为切入点 开放创新成就铁岭发展成功转型

 

 

创造了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辽沈晚报铁岭版2008-11-06

  专家资料:梁启东,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省情研究所所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辽宁省情、区域经济,侧重研究沈阳经济区问题。著有《中国城区发展战略研究》、《辽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入WTO与辽宁经济》、《中国社区发展报告》、《辽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等专著,发表论文120篇。

  梁启东这几年来先后到过铁岭二十余次,他对于铁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分的关注。

  梁启东告诉记者,“铁岭的发展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铁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质量的明显提高充分显示了铁岭发展思路的优越性。在短短四年时间里,铁岭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了一条比较灵活且具有实效的发展路径,创造了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

  他说,铁岭模式是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的模式,铁岭模式本质上是赶超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又较好地把握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紧密结合了铁岭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不断进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政府体制、机制和职能的转变,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

  对于赶超型发展战略如何定义,铁岭经济发展中如何体现这一战略,梁启东笑着说,“我大致用七句话来解释赶超型发展战略,你一听就明白了。 ”

  ■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先导是观念和思路创新。铁岭的成功经验在于把思想解放、观念创新作为“牛鼻子”工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明晰思路,准确定位。

  ■赶超型发展战略的主线是结构调整。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明晰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才能减少因盲目发展、产业雷同、定位冲突所造成的资源损耗,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本质是体制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是后发地区赶超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后发地区要有所突破,必须从再造微观基础入手,使民营经济成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主体、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条件是扩大开放。铁岭的发展得益于实施“开放立市”战略,尤其是坚持“市外就是外”的方针。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振兴的强大动力。

  ■赶超型发展战略的途径是市场机制。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尽快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有发育的制度环境。

  ■赶超型发展战略的要求是全面统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铁岭的发展模式不仅是振兴工业,而且要带动以农业为主的后发地区的发展,而铁岭由“二元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恰好能说明这一点。

  ■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发展环境。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前提。没有好的环境,招不来商、引不来资,招来了也留不住。招商引资之争,就是环境之争。后发地区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增长质量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外向度不高,中心城市作用发挥不够,市场化程度尚有差距,就业压力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新矛盾不断出现等,看似规模、结构问题,但根本上都与体制、制度有关。

“铁岭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辽沈晚报铁岭版2008-11-06

  专家资料:林木西,现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学”第一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以来从事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新中国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撰写并主编学术专著十余部,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20余项。

  林木西说,在全省实施“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战略中,铁岭近四年来渐已成为一颗新星,其主要经济指标不仅位居辽西北三市(阜新、铁岭、朝阳)之首,而且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主要增速指标已居全省前列。 2007年,铁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7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6%,均居全省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1%,均居全省第二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1.3%,均居全省第三位。

  分析铁岭四年来的变化,林木西认为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后来者居上,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迅猛;二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凡河新城区显现崭新形象;三是对外开放迈出了坚实步伐,已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四是各级领导思想观念、班子面貌、城乡面貌、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新铁岭、大铁岭的建设。

  林木西说:“实践证明,铁岭正在走出一条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后发地区,实行赶超式、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铁岭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大市跨越的新道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铁岭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称之为‘铁岭模式’。 ”

  铁岭模式的实质是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由农村经济向城镇经济的转变。

  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后发地区,铁岭在积极探索地方经济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思路和发展模式,不仅对后发地区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对于辽宁经济的发展与全面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铁岭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为农业主导地区实现工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新模式;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提供了新渠道;为全省经济未来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新借鉴。

  “我认为,铁岭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在于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同时也在于路子对头,选择了一条适合铁岭或辽西北地区特点的发展路径。 ”林木西一直对铁岭的发展十分关注。“‘铁岭模式’值得其他市学习借鉴。 ”

  他说,铁岭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提出了铁岭“希望在开放,出路在改革,灵魂在创新,富强靠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开放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城乡统筹、全民创业”的“五大战略”。同时把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作为经济发展的头道工序。铁岭这四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实际上是思想不断解放、思维不断创新的过程。围绕思维创新连续开展了五次思想解放活动,从而走在全省的前面:实践证明,对于像铁岭这样的后发地区来说,创新思维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

  “铁岭实施‘开放立市’战略,以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为依托加快工业化进程,以新城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以现代农业、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以商贸物流活市,促进区域产业繁荣等措施,都必将推进铁岭经济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 ”林木西对铁岭的未来充满信心。

“三个转变”带来铁岭发展新格局

经济日报2005-12-09

  位于松辽平原的辽宁省铁岭市,素有“辽北粮仓”和“煤电之都”的美誉。滔滔辽河水赋予了这里大片的沃野良田,数亿年的积淀使这里拥有了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分倚重农业,铁岭市的产业结构发展单一,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不高。为甩掉落后的“帽子”,铁岭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大规模招商引资,使该市的经济位次有所前移,但仍未摆脱“欠发达”的境地。

  面对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既不靠边又不临海、农业比重过大的铁岭,出路又在何方?“希望在开放,出路在改革,灵魂在创新,富强靠发展。”铁岭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认为:经济落后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正视差距,怕的是精神上的衰退,怕的是花拳绣脚做表面文章。现在铁岭是到了奋起直追的时候了!

  新思路新举措赢得新机遇

  “用辩证的观念来看,觉醒本身也是一种资源。”铁岭市委书记李文科认为:铁岭需要营造一种“静下心来想工作、埋头苦干抓落实”的氛围,需要紧张起来,团结起来,大干起来。

  为此,铁岭市在党员干部中提出了“三重”,即重实际、重实干和重实效。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提倡行动看结果,工作看成效。坚决杜绝讲思路一套一套,就是不落实;讲经验一条一条,就是不见效的情况。与此同时,铁岭市委还要求党员干部“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等,真正实现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铁岭市广大党员干部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一种团结紧张、真抓实干的风气正逐步形成。

  在对市情的研究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形成了一个共识:欠发达地区“欠”得最多的,恰恰是在开放度上。不开放,铁岭就没有希望。只有大开放,才能有大发展。为此,铁岭市委、市政府将“开放”提到了“立市”的高度,提出“市外就是‘外’”的思路,即本市以外的资金都需要争取,本市以外的项目都需要争取。

  在招商引资中,铁岭主动实现三个转变,即开放的主体由以政府为主向以企业为主、社会各界参与转变;开放的领域由过去的以工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并举转变;开放形式由一般利用外资向合作研究、资本运作和购并重组转变。在具体措施上,也趋向灵活多样:比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走出去,比如丰富招商载体,还有就是抓住南方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与温州、台州等发达城市开展以友招商、以商招商等。

  跳出铁岭求发展,铁岭人认清了自我,更看到了周边的变化。近在咫尺的省会城市沈阳,越来越多地吸引他们的目光。一度负重前行的老工业基地正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产品的扩散能力。李文科说,在“主动融入,甘当配角,全面对接,错位发展,发挥优势,实现双赢”指导思想下,铁岭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把与沈阳的合作很快引入高潮。前不久,由铁岭市政府组织的招商团齐聚沈阳,签订引资协议高达50多亿元。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

  农业是辽北的一大优势,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农业大市的铁岭却不是农业强市。面对农业结构比较单一、龙头企业拉动作用弱、农民增收迟缓等现状,铁岭市抓住中央对“三农”高度重视、向粮食产区倾斜的大好机遇,提出了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

  他们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工业化;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化。而三者之间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农业,可以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农业的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用工业的思路抓农业,跳出农业干农业,围绕产后抓农业、加工抓农业,走出一条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新路子。

  今年,作为粮食主产区的铁岭市被列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首批启动地之一。上半年全市新上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9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农产品、畜禽产品等20个大型产业化链条正在形成,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了150万亩,获无公害食品认证50个。上半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值实现90亿元,同比增长21.6%;全市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中获得纯收入800元,同比增长33%。

  如今,铁岭大地处处激荡着动人的旋律。埋藏在地下的“黑金”,被源源不断地开掘出来、装上火车;一辆辆保鲜运输车穿梭于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各大工业园区和沈铁工业走廊内,大项目接踵入驻;已经起步的柴河新区正向人们展示其迷人的风采……抓住机遇的铁岭,正以超强的气势在松辽平原上崛起。

工业强市:挺起铁岭发展的脊梁

铁岭日报2007-04-17

2004年,市委审时度势,做出了实施“五大战略”的重大决策,工业强市作为“五大战略”之一,在铁岭发展的舞台上,奏响了激昂奋进的乐章。
    成果篇:三年再造一个铁岭工业
    ——续三年铁岭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全省排在前5名,2006年在全省排在第一位。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6.4亿元,是2003年的2.23倍,相当于三年再造了一个铁岭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份额也在提升,由2003年的2.0%,上升到2006年的3.1%,提高了1.1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开始走出第三集团,向第二集团迈进。
    ——2006年年末工业税收达到15.5亿元,是2003年的2.24倍,实现了速度与效益同步。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29.9%,2006年达到39%。三年,工业在三次产业结构比中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工业税收占地区财政收入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47.9%,三军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恐怕无法想象一个城市会在短短三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各种数字指标的增长,还涵盖了整座城市的精气神儿,最明显的就是工业园区多了,生产的企业多了,建设的场面多了,产业工人多了……
    “在铁岭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企业在建设在生产”,市里的一位老干部参观工业园区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过去在家里种地,2006年以来,到开原市帝达金属制品厂打工,自己也成了朝九晚五的产业工人、现在每个月能收入1300元左右,3个月挣相当于原来一年的钱。”家住开原市老城街道的赵秀红谈起在工业企业打工的感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厂里目前生产订单不断,产品供不应求,二期工程已经开始开工建设,前三个月就实现产值3000多万,二期工程投产后全年产值将实现3个亿”,铁岭市螺旋直缝钢管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铁岭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前增速在全省平均线以下,跃升为增幅全省第一。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铁岭工业历经多年低迷徘徊后,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步入了发展的春天。
    市委副秘书长阎立峰说,工业强市战略来自历史又超越历史,是铁岭谋求新跨越的必然选择,是对铁岭历届领导班子围绕铁岭振兴的实践经验的一个总结,也是在新形势下跳出铁岭看铁岭、站在全国看铁岭、放眼未来看铁岭的结果,它有力地支撑了铁岭经济总量的做大,使全市上下实现了由过去以农为主、以农谋农,到以工为主、以工谋农的转变,促进了铁岭工业的大发展,经济的大发展。
    市经委主任李东风说,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旺则百业旺,抓好工业,就抓住了全市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三年将是对铁岭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三年。在铁岭历史上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将为铁岭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鹤说,工业强市战略断,源于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积淀,是铁岭历的提出源于市委、市政府对铁岭市情的洞察判史上的里程碑,是实现铁岭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
    思路篇:工业经济大合唱
    成就空前的事业需要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源自于对事业理性、深刻、全面的把握。
    2004年3月,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李文科马不停蹄,足迹踏遍了全市所有的县(市)区和几十户企业,了解市情,探访民意。
    不进则退!发展改革的浪潮已将铁岭推到风口浪尖。为未来把脉,市委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两电一煤”,不是铁岭工业发展的长远之计,而县域经济因缺乏工业的支撑也显得脆弱不堪,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发展的后腿,成为制约经济腾飞的瓶颈。
    2004年4月13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经过激荡思维、观点碰撞,“五大战略”作为思想的结晶,成为铁岭未来发展的新的旗帜,工业强市作为“五大战略”的核心内容,吹响了新时期铁岭工业发展的号角。
    2005年9月21日,时任代市长的张竞强在全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会上强调,“工业强市”是“五大战略”之一,“工业强市”路子怎么走,必须“两轮”齐飞,即一要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因为项目是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载体;二要建设好“沈铁工业走廊”,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总之,是用“两个轮子”来加速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
    令全市人民为之振奋的是,“十一五”之初我市确定了建设新铁岭大铁岭的宏伟目标,确定了以打造沈铁工业走廊为中心,建设新型能源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两大基地,培育先进制造、化工医药、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五大产业,新上一批重点项目、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名牌产品的发展思路,这是与“五大战略”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更为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找到了载体。    
    欲致鱼者先通水,水积而鱼聚。各个县(市)区在“十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对照五大战略,总结经验,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如开原市的发展战略是开放立市、工业强市、商贸兴市、做大城市,建设辽北中等新兴城市;铁岭县的发展思路是扩大开放立县、新型工业强县、民营经济兴县、绿色产业富县、经营城镇活县;昌图县的发展战略是开放立县、工业强县、以工谋农、全民创业、经营城镇、人才兴业;西丰县的发展思路是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民营兴县、流通富县。工业强市、工业兴市、工业富市的理念在全市上下高度统一。
    市经委主任李东风说,以工业强市为核心内容的“五大战略”的确定,使全市上下抓工业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到一位,三年来全市上下向工业聚焦,形成了工业经济大合唱、大发展的局面。
    核心篇:沈铁工业走廊铺就振兴路
    善弈者谋势。决策者用非凡的智慧与气度,抓住了沈铁合作的历史机遇,精心布局谋划了工业强市的核心——沈铁工业走廊。市委书记李文科指出,“建设沈铁工业走廊,是加快铁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重大举措,也是铁岭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对未来铁岭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2006年,全市上下形成了以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为核心的工业发展热潮。
    这一年,全市上下顶着压力,勇往直前,这一年,全市上下韬光养晦,埋头苦干。
    一年后,沿102线的沈铁工业走廊的工业园区从南到北已经连成了片。新台子工业园区内的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腰堡工业园区内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凡河工业园区内的橡胶及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聚集状态已经形成。再向北,铁岭经济开发区帽山、桑园岭、官台3个工业园区及银州区辽海工业园区等也初步构建了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到2006年末,17个重点工业园区起步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6.76亿元。市级工业园区基本达到“六通一平”。伴随着园区吸纳和承载能力的增强,大项目纷纷落户,新开工建设项目已达273个,固定资产投资达80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9个。入园企业总数达778户,实现工业产值275亿元。上缴税金7.3亿元,安排就业人员达到7.2万人。
    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认可。2006年9月21日,省委书记李克强来铁岭视察。看了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之后,感觉确实如火如荼,非常震惊。回去后安排省委办公厅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向我市要了沈铁工业走廊方面的材料。省第十次党代会将建设沈铁工业走廊发展战略写入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支持铁岭把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好。省长张文岳在今年省人代会期间参加铁岭代表团讨论时也指出,省委、省政府不仅仅把沈铁工业走廊写到工作报告中,还要采取一系列实际措施,支持沈铁工业走廊建设。这些既是对铁岭工作的肯定,令全市上下欢欣鼓舞,同时也明确了铁岭工业的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铁岭人民建设新铁岭大铁岭的信心。
    措施篇:两大基地与五大主导产业共鸣
    对于一座城市。无形资产十分重要。而叫响了“新型能源基地”这个名字,也就实实在在地叫响了铁岭最具“含金量”的一张名片,正在进行的铁岭发电厂二期工程建设,总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同时筹备建设铁岭发电厂三期工程,新上2台10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目前二期工程已经破土动工,有望今年实现发电。清河发电厂以大代小工程最终将用4台60万千瓦的超临界机组,替代现已运转,30多年的8台老式机组。工程烟囱筒壁已达180米,冷却塔完成95米,塔前阀门井底板混凝土施工完毕。该项目的正式运转,不仅将使已有40多年历史的老厂发电能力翻一番,还将使企业技术水平跨入国内同类电厂先进行列。由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协合集团合作,投资20亿元在昌图县昌图镇建设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的辽能协鑫风力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去年8月1日开始安装风机,去年末开始并网发电,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后三期工程也将陆续开工。北京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授资5亿元的秸秆发电厂已经开工建设,达产之后将在昌图一些乡镇设收购站,每年消耗近3亿公斤的玉米秸秆,占全县年秸秆总产量的1/5。截止到2006年末,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36.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8%。
    三年来,我市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得到扩展,确立了在沈阳经济区产业分工中的基础地位。肉鸡加工形成了大成、宏大、大禾和赢德肉禽等一批骨干企业,生猪屠宰以福润、国美和雨润为重点,牛肉加工以宏福为代表,逐步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化;鸭业加工以凯祥、亚辉公司为骨干;粮油深加工业引进了昌图万顺达60万吨玉米淀粉、开原3万吨大豆分离蛋白项目。到2006年末,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24.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9.5%,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仅排在能源工业和机械制造冶金工业之后居第三位。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五大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先进制造业及配套业重点建设了沈阳机床西丰铸造、隆达制铁4万吨树脂砂铸件生产线、陆平重型改装车及民用车技术改造等项目。截止到2006年末,机械制造及配套加工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7.2%,与能源工业平分秋色。化工医药工业方面,开原30万吨乙醇项目已经开工。有望今年投产。铁岭天宏10万吨生物柴油、华晨汽车配套橡塑制品综合改造、开原享泰精细化工等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新型建材工业方面。铁新水泥实施了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扩建项目,引进了铁岭人天科技公司水纹漆、清河九华粉煤灰新型建材等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我市已经建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目前已经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额达12亿元。轻工纺织工业方面,形成了开原纸业、北绿墨尼啤酒、朝龙亚麻、纳德日化等代表性企业。化工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7.69亿元,新型建材、高新技术、轻工纺织三大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5.4亿元,这四大产业增加值共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4%。
    展望篇:参天大树与绿洲交相辉映
    以项目凝聚力量,参天大树与绿洲交相辉映,铁岭工业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2003年,“两电一煤”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在50%以上,可谓一枝独秀。独木难成林。市长张竞强强调,工业的发展要抓好“三个一批”项目,即抓好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做大做强。批产值超亿元的项目、培育一批省内名牌产品。
    如今,“参天大树”正在茁壮成长。铁岭发电厂二期工程已经动工,三期工程在筹备之中,清河发电厂以大代小工程进展顺利,工程结束后,两家发电厂装机容量将大大提高,为2010年全市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以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投资更大的煤化工项目进展顺利,今年有望开工;总投资20亿以上的开原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已经开工;昌图5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竣工投产;奥昌、嘉鑫铜业项目产销两旺。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延伸了产业链条,挑起了工业的大梁。截止到2006年末,我市年销售收入10亿的企业已达6户,比2003年翻了一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1户,是2003年的3倍多。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为263户,2006年达到了851户,增长了3倍多。2006年,全市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户,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户,开发新产品186个,新创省级名牌产品12个,省级名牌产品数量达到28个,新创市级名牌16个,市级名牌数量达到49个,工业生态绿洲已是枝繁叶茂。
    提升存量,做大总量,是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三年来,抓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也成为重中之重,全市共争取省技改贴息资金近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11项,新增销售收入117.17亿。

    以沈铁工业走廊为核心,建设两大基地和五大主导产业,围绕“三个一批”发展项目,工业强市战略为铁岭工业强筋壮骨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实现300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工业化理念,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瞄准现代农业目标

农业产业化铁岭攻略

辽宁日报2008-02-21

  早春的辽北大地,春寒料峭,但开原工业区一施工现场却热火朝天。原来,江苏雨润食品集团追加5亿元投资,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的二期工程——开原福润公司熟食品加工生产线正在紧张施工。据介绍,该生产线建成达产后,将年屠宰加工300万头生猪和两万吨熟食品,可实现产值35亿元、利税3亿元、新增就业1300人,并将与开原雨润公司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成为集生猪屠宰和熟食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又一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短短几年时间,铁岭农业便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铁岭自2004年起,开始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做文章,并相继确定了项目牵动、品牌发展和推动农产品出口的产业化发展新战略。实施产业化,必须依托既有资源,明确优势发展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在2005年,该市明确了玉米、水稻、大豆等十大优势产业。

  为让优势产业“舞动”起来,该市建立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基金,每年财政分别为之注入500万元专项资金。于是,各县(市)区纷纷在工业园区内设立农业产业园,开始“筑巢引凤”,全力培植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为使产业化发展迅速步入快车道,铁岭市充分运用政策引导、服务和调控职能,2004年成立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同时成立县(市)区产业化领导小组,确定乡镇产业化主管领导,实行联系制度、纳入目标考核。市县乡三级机构的建立,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强力保证。

  铁岭农业终于找准发力点,开始“握拳”出击。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产业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为此,铁岭将30%以上的市级科技经费都投入到了农业产业化。他们通过联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推广机构,不断推动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全面提高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推进产业化就要有大流通。作为农业大市,辽北的各种农副产品年产近千万吨,而当地消费只能占到1/3左右,绝大部分都要外销。怎样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成了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按照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的原则,铁岭一手抓有形市场建设,一手发展以销售为主的中介组织,全力推动农产品域外销售。目前,铁岭城乡已建成180家农贸市场、17家专业批发市场,组建了163个专业合作社及行业协会,并形成了4000人左右的经纪人大军。

  消除市场流通的“梗阻”现象,还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推进标准化。为贡献出更多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铁岭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均纳入产业“链条”,实施“全程标准化”,并建立了一整套的产品追溯制度,从质量上环环制约。正是如此,铁岭两年前就成了“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通过严格执行国际管理认证标准,如今铁岭不仅成了我省的“米袋子”、“菜篮子”、“肉库”,许多农副产品还稳稳地占领了日、韩等东南亚国际市场。

  发展农业产业化4年,铁岭便形成了“龙型”大农业新格局。到2007年底,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320万亩,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80个;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已发展到近200个;农产品加工率达43%,精深加工率达24%,各类农产品加工总量340万吨,实现农业产业化产值257亿元,同比增长21.8%,已连续4年增幅超过20%。

沈铁工业走廊:铁岭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东北新闻网2008-06-23

  保持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形成支撑力巨大的支点。2004年以来,铁岭市委、市政府把打造沈铁工业走廊作为战略支点,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大规模建设。截至目前,重点建设的18个工业园区产业规模基本形成,凡河新城区初具北方魅力水城形象,东北物流城全线开工,沈铁工业走廊已经成为加快铁岭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目标的希望所在。在省委、省政府全力实施“五点一线”开放战略、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战略和辽西北突破战略的新形势下,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必须创新理念,强化措施,乘势而上,着力抓好优化发展,使之进一步发挥出支撑铁岭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作用。

  叫响战略品牌:完善规划,提升形象

  品牌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力不只体现在产品的品牌上,更体现在区域的战略概念品牌、发展模式品牌、城市环境品牌和资源优势品牌上。沈铁工业走廊作为一个区域发展的战略概念,被写入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后,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近几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战略部署,铁岭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南起沈阳、北至吉林四平,纵贯铁岭全境的沈铁工业走廊。通过建工业园区、建新城区、建大项目,实行高位对接,高层次转型,使这条经济带成功地实现了由农业带向工业带、由村镇带向城镇带的跨越。到2007年,沈铁工业走廊已入驻企业105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7户,完成工业产值4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7%。一个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新型产业基地初步形成。沈铁工业走廊已经成为铁岭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和铁岭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然而,铁岭要想达到强市富民、全面振兴的目标,作为支撑铁岭经济社会发展的沈铁工业走廊,停留在现有发展水平上还远远不够,必须完善规划、科学定位、整体包装、重点推介,将“名片”提升为“品牌”,让“走廊”成为铁岭开放的窗口、创新的载体、发展的支点,对内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我们要站在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实施辽西北突破战略,加速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高度,对沈铁工业走廊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总的思路是,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走廊建园区、园区聚项目、项目带产业、产业兴城市”的原则,突出发展“走廊”核心区、北部拓展区和东部拓展区三大经济板块,重点建设铁岭高新技术开发区、铁岭经济开发区、铁岭县工业园区等18个重点工业园区和凡河新城区、东北物流城,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依托沈铁工业走廊,主动承接沈阳经济区和“五点一线”经济辐射,构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相配套的工业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煤电及新兴能源、先进制造及配套加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煤化工及生物化工、汽车改装、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铁岭成为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新型能源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先进制造及配套业基地、改装和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和旅游度假中心。通过重点产业带动,提升“走廊”形象,叫响沈铁工业走廊品牌,使之成为铁岭开放的先导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特色产业的集聚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和新铁岭大铁岭的重要增长极。到2010年,“走廊”内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80亿元,使全市人口的60%、就业岗位的70%、经济总量的80%聚集在沈铁工业走廊区域内。

  挺起工业脊梁:提升功能,做大项目,集聚产业

  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建设,要始终把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主线,以建设工业园区、引进重大项目和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打造充满活力、颇具潜力、富有影响力的经济增长极,挺起工业走廊腾飞的脊梁。

  高水平建设工业园区。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域内外资金,加强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两年来,已经投入35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总面积197平方公里的18个工业园区,已有60平方公里起步区实现“七通一平”,部分园区达到“九通一平”标准。今后要在不断完善园区功能的基础上,按照“走廊”发展总体要求,高标准制定各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依据园区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提高项目入驻标准。每个园区重点培育1—2个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建设特色园区。特别要鼓励投资者以“工业地产”模式在沈铁工业走廊内建设专业产业园。

  突出引进建设重大项目。园区是“走廊”的节点,项目是园区的支撑。加快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就要不断地引进、建设、培育大批项目,实现项目的跟进接替,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抓住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重点抓好大唐集团总投资231亿元,包括煤化工、煤矸石发电、煤炭资源开发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煤炭能源综合开发项目。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等新型能源项目,全力支持铁煤集团、铁岭电厂、清河电厂做大做强,确保到“十一五”末期全市新型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70万千瓦,煤产量2200万吨。积极推进铁岭陆平汽车改装等3家企业上市,打造百亿元产值企业。抓好金信生物化工、华扬机械、掌握客车等100个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增强“走廊”工业发展实力。争取每年都引进一批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增强沈铁工业走廊发展后劲。

  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将建设工业园区、打造产业基地与发展产业集群相结合,依托产业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实现由工业集中向产业集聚跨越,由发展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跨越,把沈铁工业走廊推向优化发展的新阶段。围绕能源、优质农产品加工、先进制造及配套和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搞好配套和产业链延伸,着力发展新型能源、先进制造、机械加工、起重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橡塑制品等产业集群。培育核心企业,加强上下游产业配套,促进产业聚集和规模提升,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叫响汽车改装、有色金属、煤化工、生物化工等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概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强城乡互动:依托沈铁工业走廊发展城市群

  工业化、城镇化是沈铁工业走廊建设的“车之两轮”。只有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实施“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抓好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助推工业化,才能实现沈铁工业走廊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建设凡河新城区。按照加快融入沈阳经济圈的思路,铁岭市委、市政府在位于老城区以南12公里的凡河沿岸规划建设了一座核心区35平方公里、人口60万的新城区,探索一条城市建设的新路子。两年来,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运作、高速度发展,加速推进凡河新城区建设。已累计投资40亿元,完成了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城市水系建设工程。市民服务中心、公务员住宅、教育园区、金融财政服务中心等一批工程正在建设施工。两座5万平方米的现代服务业孵化器已经动工。今年,铁岭市、铁岭县两级党政机关将按计划南迁到凡河新城区,使之成为两级行政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投资创业者生活休闲中心和独具山水特色的 “中国北方水城”。凡河新城区拉近了沈阳与铁岭的距离,应积极推进两市城际轻轨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大力加快沈铁同城化步伐。通过新城区的吸引和聚集,到“十二五”中期,铁岭中心城市人口要达到100万,城市化率要接近60%。

  发展壮大沿线城市群。实施县城改造扩建工程,加快建设5个副中心城市,使其成为辐射和拉动县域经济的支点,成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加快开原清河一体化和调兵山、昌图、西丰城区建设步伐。通过园区带动、旅游带动、市场牵动、政策驱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重点建设新台子、八面城等20个中心城镇,形成沿沈铁工业走廊带状分布、梯次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放大辐射效应:以走廊为核心建设经济隆起带

  沈铁工业走廊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复合型经济发展带。如果说,工业化、城镇化是沈铁工业走廊的“车之两轮”,那么,现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则是助力“走廊”的“腾飞之翼”。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加速现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发展,是实现沈铁工业走廊周边地区统筹协调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依托沈铁工业走廊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突出抓好商贸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四大重点。

  建设东北商贸物流基地。树立“不在低端市场抢饭吃,要在高端市场求作为”理念,以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降低区域物流总成本为目标,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和商贸企业。重点抓好香港华南城集团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50亿元的东北物流城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是集商贸展示、电子商务、信息、仓储、货物配送及金融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超大规模商贸中心和高端生产服务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东北最大的物流中心。抓好开原再生资源物流中心和五金建材城、西丰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大商集团一级物流站等大型物流项目,努力把铁岭建成依托沈阳、立足东北、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进军全球的现代物流基地。

  建设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加快创建集银行、证券、保险、产权交易和风险投资等多种金融服务功能于一体、金融布局合理、市场定位准确、有效控制风险、融资渠道畅通、开放水平较高的金融安全区和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为大沈阳经济核心区金融中心配套的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推进信用培植工程,积极搭建融资平台,优化金融环境,创建“金融生态城”。

  建设文化产业基地。树立文化生产力理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叫响铁岭文化品牌,为“走廊”提供文化支撑。规划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文化产业创业孵化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品交易等项目。重点建设东北物流城内投资15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的铁岭文化博览中心,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综合交易平台。挖掘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北二人转等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建设一批有影响、有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文化产业集群,使沈铁工业走廊成为东北文化创业基地和影视文化产业中心。

  建设旅游休闲中心。结合适宜人居的“中国北方魅力水城”建设,规划开发凡河沿岸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重点抓好投资25亿元的和谐之都综合旅游项目,建设世界文明公园,主要展示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华文明。挖掘东北历史文化,建设投资10亿元的“关东文化驿站”项目,开发集展示关东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建设“欢乐谷”等大型游乐项目。做大清河风景区、调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等特色旅游项目,使沈铁工业走廊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圈的节点,进入全国精品旅游线路。

  坚持科学发展:打造科技、生态、创业走廊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沈铁工业走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走廊,是体现新型工业化,有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工业走廊。因此,要突出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两大特点,扬起沈铁工业走廊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之帆”。

  打造科技型走廊。工业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竞争、质量竞争。建设沈铁工业走廊一定把科技放在第一位,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创新走廊。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立足沈铁工业走廊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具有后发优势、拥有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施技术改造的“1123工程”,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进产业升级。以铁岭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基地。拓宽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省内科研机构合作渠道,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沈铁工业走廊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打造生态型走廊。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集约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树立“工业为主、生态优先”的理念,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全力推进环保示范园区建设,实现集约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科学发展。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把沈铁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走廊、生态走廊。

  打造创业型走廊。吸引创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保护创业,是保证沈铁工业走廊充满活力、长盛不衰的根本,是沈铁工业走廊的发展之“魂”。打造创业型走廊,关键是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服务。加强园区管委会建设,使之全面履行规划、建设、招商、管理、服务五项职能。在各园区全面推进一门代办受理、一次会议审批、一个公章生效“三个一”工作机制,使园区管理成为未来政府运转的一个模式。简化行政审批。目前铁岭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已从500多项削减到现在的50项,是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之一。创新政策机制,对“走廊”经济发展所需土地、资金、交通等各种要素供应予以优先保证。创新服务机制,树立“资源+环境+项目=铁岭发展的未来”和“环境决定发展”的理念,按照“机制特活、政策特惠、服务特好、环境特优”的“四特”标准,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作者系铁岭市委书记)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