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7年
2007年

2007年6月6日第9、10期

发布时间:2008-04-02  |  浏览:
又快又好看浙江
——浙江各市实施“工业强市”经验综述
    经过三年多的宏观调控,浙江省工业经济已由经济增长周期的高速扩张期进入平稳运行期,显现平稳协调增长的态势,若干重要行业相继建成投产一批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大大增强了该省相关行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经验值得借鉴。
宁波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核心优势,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了一批以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服务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所为重要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新产品工作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加大品牌创新力度,制定《关于推进“品牌之都”建设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鼓励引导不同规模的优势企业树立质量品牌意识,推进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国外品牌的方式争创国际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认真协调组织实施《宁波市保护知识产权行动实施方案》,强化工作考核,促进保护知识产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优化投资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强化项目的投资导向。研究制订都市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目录,形成以研发为龙头、都市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网络、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积极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建设“双百工程”项目,择优确定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力强的100项在建项目和100项计划新开工项目。大力抓好产业链招商,以延长优势产业链为中心,创新和完善“楼宇经济”招商、“以民引资”、“以外引外”等多种招商方式,并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集约利用资源,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实施“节能工程”。制订节能考核奖励办法,完善节能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用好新增的2000万元/年节能专项资金。提高准入门槛,实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和企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以及不符合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产品。继续搞好清洁生产工作和循环型工业的试点工作。大力培育产业循环链,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技术。围绕“四节一利用”,抓好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探索工业用地管理新模式,积极有序地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企业盘活存量土地,大力推进“零土地技改”,建立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水平。
深化企业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积极拓宽融资服务渠道,计划贷款担保总额比2006年增长15%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坚持“扶持一家、受益一片”的原则,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继续组建一批新的行业协会,帮助行业协会做好中国国际(宁波)机械展、汽车零部件展、塑机展、模具展、“中国文具之都”博览会等行业会展工作。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招聘服务。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测,开展产业损害调查和监控。
温州市:推进工业产业升级,建设现代经济强市
    以企业培育和项目推进为重点,着力把产业竞争力调强。温州市进一步培育重点骨干企业,同时完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及服务体系,推进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在继续着力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项目供地率、企业进场率、开工建设率和竣工投产率”的同时,提高工业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
以培育“三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重点,着力把产业结构调优。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必须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临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培育。
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发挥港口优势,促进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着力做强。在做新方面,以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为切入口,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品牌建设和节能降耗为重点,着力把产业发展水平调高。以温州市现有的品牌为龙头,实行品牌联合策略,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入知名品牌的生产链、营销链等环节,进一步做大温州市品牌产品,提高“温州制造”的市场占有率。
在着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上,努力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与公众主动参与的节能降耗工作格局,提高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利用率,重点推进冶金、电力、医药、轻纺等重点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抓好区域工业生态化与企业生产清洁化工作,实现区内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
以工业园区整合提升为重点,着力把产业布局调好。全市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抓紧抓好龙湾永兴片、丁山片围垦以及半岛起步区的开发利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率产出”的要求,抓好全市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在加快土地后备资源开发进度中,根据全市实际,着力做好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或方案的制订工作,保证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的合理比例。同时,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发展优势产业集聚的重大举措,集中抓好一大批优质项目建设,促进全市中小企业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促进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
金华市:四个狠抓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实施
    狠抓技改投入不放松,以最大力度拓展新业。该市继续把加大工业性投入作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全力抓好“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双两百工程”,实施200个以上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实施200个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合力攻关项目、应对技术贸易壁垒项目和企业信息化项目。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超亿元项目50个。
    狠抓工业招商不放松,尽最大努力做大家业。工业强不强,关键是家底强不强;企业活不活,主要是资金活不活。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吸纳资金,引进投资,扩大总量。要在狠抓资产存量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工业现有资本的利用和吸附能力,重中之重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内外资并举、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行,认真抓好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地区和重点活动。
    狠抓市区经济不放松,下最大决心突出主业。把加快市区工业发展作为加速聚合“金义主轴线”、巩固浙中城市群“内核”地位的重要途径。以汽车及零部件、工量具、医药化工、金属延压加工、食品、建材为重点,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力争六大产业的销售产值占到市区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尤其要以汽摩配基地建设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基础,在资金和土地资源配置、招商引资、技改资助、品牌培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向省级有关部门申报省重点项目和扶持政策,有重点地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狠抓优化环境不放松,用最大手笔服务企业。“环境是第一竞争力,服务是永恒的主题曲”。必须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努力营造服务工作的新境界,发挥优化环境的新优势。要练好内功,切实履行好经济运行综合协调的职能,增强科学分析形势、制定对策和协调解决突出矛盾与问题的能力,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和市场风险。要强化服务,认真开展为企业送政策、跑项目、解难题等活动,努力帮助企业缓解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用足、用好本地银行和外地银行资金。积极支持和培育骨干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做强做大企业。
嘉兴市: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嘉兴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主要围绕“大”、“高”、“优”三个字,做好三篇文章:
   “大”——依托港口优势,打造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做大企业规模。目前,该市正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全力开展以临港工业为主的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引进运载量大、技术密集度高、外向度高的大型临港型重化工业项目,以进一步加快临港工业集聚,建设浙北临港型重化工产业基地。今年全市港口建设投资将达3.35亿元,确保乍浦港区三期围堤工程年内竣工,确保乍浦港区二期4号、5号泊位上半年竣工,积极推进新世纪、美福、富春等一批公用码头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使港口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据统计,目前,入驻乍浦开发区的化工企业已达数十家,其中投资额超1亿美元的有2家。
  “高”——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嘉兴为契机,加快公共科研平台建设,提高该市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嘉兴的发展过程中,上海的“星期六工程师”曾经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他们帮助嘉兴民营企业顺利完成了技术原始积累。然而,随着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主产品、技术和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该市工业发展的障碍,靠分散的外来技术已不足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嘉兴,无疑将为该市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目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该市的效应已开始显现,中国科学院已与市政府签约,双方打算在嘉兴科技城共建“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著名院校的接踵而来,将使该市不但成为“科技富翁”,而且还可借“近水楼台”的优势,把该市打造成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中的思想库、知识库、人才库和成果库。
  “优”——优化传统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目前,以纺织、服装、皮革、化纤为主的传统产业正遭受内外挑战。平湖市是服装大市,其服装业的优势主要在于廉价劳动力,服装企业一线工人的工作现状普遍是:每年的劳动工时达4000多小时,如果剔除《劳动法》规定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每个工人每周至少工作60小时,比法律规定的每周40小时高出20小时。尽管没有休息天,尽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多数工人平均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一名服装企业的老板坦承:“我们的利润空间主要在于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而随着工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国际上对我国纺织品的设限,服装企业的赚钱方式正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又拥有一定土地资源的服装企业,前两年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腾笼换鸟”,有的引进电子项目,将一层的厂房改为三四层,投入产出率和投资密度大幅提高。
绍兴市:五重举措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重在以抓“引导”促调整。先后编制了《绍兴市产业发展拓展项目目录》、《绍兴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导向目录(2006—2010)》等一系列产业导向目录,加强对工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新近又出台了《关于绍兴市推进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着力提升传统纺织业,大力发展机械装备业,整合优化医药化工业,努力拓展电子信息业,加快培育都市型工业,进一步明确了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相继制定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集约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推进循环经济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在对项目的扶持、企业的培育、品牌的创建、技术研发的投入等具体政策中都体现了结构调整的要求。
重在以抓“投入”促调整。近几年来,全市致力于加强技术改造,通过工业投入的优化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2006年全市完成的473.1亿元工业投入中属于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比重达到了66.2%,同比增长近5个百分点。2006年全年组织实施的158项市级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中属于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高技术新兴产业项目占了80%以上,纺织行业属于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的投入也由上年的70%提高到82%。尤其是重点推进实施了诸如龙盛薄板有限公司60万吨冷轧薄板项目(一期)、华联三鑫120万吨PTA(二期)、三圆石化30万吨聚丙烯等一大批投资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附加值较好的重点项目。
    重在以抓“育强”促调整。政府积极指导全市88家重点骨干企业落实好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动态考核管理机制,及时指导和帮助大企业化解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全市销售额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60家,比上年增加15家;超30亿元的企业18家,比上年增加3家;超50亿元的企业6家,比上年增加2家。有8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22家企业入围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41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注重大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第二、第三梯队企业的培育。2006年,成长型企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超30%的企业达55家,利税超15%的企业达52家,新产品产值和名牌产品产值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重在以抓“创新”促调整。结构调整的原动力在于创新,这些年,通过强抓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9家,均占全省总数的16%左右,其中2006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并已形成了一批以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中国纺科院江南分院、浙江大学绍兴科技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2006年全市有25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有21只项目列入2006年浙江省工业领域自主创新合力攻关和产业化扶持重点项目计划,占全省的21%。
    重在以抓“集约”促调整。集约发展主要抓了两方面,一是产业的集中,通过编制产业布局规划,加强政策法规引导,大力实施市区“腾笼换鸟”工程,腾地发展都市型工业和总部经济;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及乡镇工业功能区集中,提高了工业的园区化水平。2006年全市12个经济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49.7万元/每亩,增长10%;单位面积产出280万元/每亩,同比增长16.7%。二是企业的节能,一方面建立起35大工业行业能耗标准和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对节能降耗实施目标管理,每年都与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同时,通过建立GDP能耗指标公告制度、组织行业节能竞赛、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监测、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措施,引导企业提高资源忧患意识和节能降耗意识。
杭州市:狠抓工业投入推进结构调整
    以项目推进为抓手,狠抓工业投入。着力抓好重大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落实各级、各部门、各有关企业的责任制,完善工业投资考核;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制度和联系制度,特别是在经委机关内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每人都有联系项目的制度,确保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加快第一批141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落实技术改造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引导和鼓励各地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加快企业搬迁进程,优化工业布局,扩大工业投入;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等途径扩大规模。各区、县(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完成工业投资476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
    以“三句话”方针为指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工业和丝绸女装、包装印刷、工艺美术等都市型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加紧出台重化工业配套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升集成配套能力,着力发展大型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产业,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医药产业,初步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核心、现代中药为基础、现代化学药物、新型医疗器械协同发展的新医药产业结构。
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加强全社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降耗,积极推进建筑、农业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实施全市绿色照明工程;完善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资助效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
以空间集聚为立足点,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业功能区考核标准体系,引导各功能区完善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引导各功能区加快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解决制约工业功能区和块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技术瓶颈;密切跟踪工业功能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重点培育的对象和目标,建立和完善功能区建设数据库。
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强化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检查、督促和考核;扶持共性关键技术,加强品牌基础工作。
以中小企业培育为中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中小企业“386”上网工程,今年首先在65个工业功能区和15个试点乡镇的1.5万多家中小企业开展上网知识培训,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力争用3年时间使80%的中小企业实现上网,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积极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以企业满意为标准,深入开展长效服务活动。经委按照“作风建设年”的要求,积极打造服务型、学习型、效能型机关,强化服务项目的督办和检查工作,归纳共性问题、解决个性问题,将服务企业工作真正制度化;重点抓服务项目调研,通过摸底排查,及时了解发现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困难;重点抓关键要素保障,各地区、各单位紧密配合,积极探索建立全市的资源管理交易系统,保证资源的自由畅通流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以重大项目为契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培育要以具体的、重大的项目为抓手和切入点。如在发展新型重化工业方面,近期要重点做好东风杭汽重组、半山电厂IGCC项目配套、轨道交通制造业、杭氧煤化工设备、宁波大乙烯配套以及城区企业搬迁等重大工程的协调工作。
湖州市:工业为生态市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湖州市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动清洁生产,积极探索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建立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结合湖州工业发展实际,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先后制定了《湖州市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湖州市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湖州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制定实施了《湖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联审暂行办法》,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引进,严把项目准入关。
    加大考核力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对县区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年初,市政府分别与三县三区签订了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明确考核办法,确定年度节能降耗指标。同时,市政府还与年综合能耗18万吨以下、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签订了“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书,重点用能单位全部完成网上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产业发展情况,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抓手,制定出台了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的产业目录,加强对产业发展和社会投资的引导。
    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选择化工、印染、造纸、建材等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2006年,确定省试点企业33家、强制性企业20家,其中,有1家强制性企业停业。2006年,全市共有71家企业和审核机构签约实施清洁生产,有5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逐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贯彻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余热等各种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2006年,全市新认定和到期重新认定的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48家;认定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20家。湖州市118家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去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回收利用废旧物资180万吨。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在巩固与深化“一控双达标”成果的基础上,实施  “811”环境污染整治,强化对省、市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建立循环经济有关指标网上直报系统,选定100家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在湖州工业网上直接报送有关数据,及时掌握企业能、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三废”达标排放。   
 (市图书馆综合)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