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7年
2007年

他山之石2007年11月30日第22期

发布时间:2008-05-04  |  浏览:
     海口    实行错位竞争
     力推“娱乐之都”城市品牌
    通过举办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环海南岛自行车赛、《城市之间》中国区总决赛、轮滑大赛、热气球节等一系列大型文体活动,海口旅游实行错位竞争,着力塑造“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城市新品牌,特色休闲产业的魅力正在逐渐显现。
  文化体育和旅游捆绑打造特色休闲产业品牌
  随着东线旅游景点及三亚的崛起,海口逐渐沦为海南的旅游通道。
  海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火山口公园、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高尔夫球场、高档次度假酒店,有阳光、沙滩、椰子树,还有购物餐饮优势。海口旅游为什么就是火不起来?
  经过反复论证,海口市主要领导逐渐形成共识:海口旅游必须实行错位竞争。海口在经济、商务活动、外来常住人口、国际或区域性会议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如何满足这些群体的消费特点,并让所有到海口的客人愉快、健康地娱乐,应成为海口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围绕这一思路,海口响亮地提出了“阳光海口、娱乐之都”的口号:对整个城市进行旅游化改造,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调与融合,整合琼北地区旅游资源,把海口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疗养健身、商务会展、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打造以户外有氧运动、游艇经济和丰富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休闲产业。
  有专家指出,“阳光海口”体现海南拥有的自然资源,突出海口活力、健康与休闲的气质,而“娱乐之都”则表明了海口的产业方向。娱乐与休闲将成为海口城市的核心产业与核心竞争力的源头,是营造城市氛围、提供就业机会、塑造对外形象、拉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海口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城市,人们生活在这个地方,追求的是生活质量,而不是GDP的增长。整合海口资源进行城市营销,把文化、体育和旅游捆绑在一起,打造的是康体等特色休闲产业的品牌。
  特色文体活动纷呈带来全新休闲体验
  文化、体育和旅游捆绑,让海口旅游找回了自我。
  “2007中国热气球飞越琼州海峡挑战赛暨首届海口热气球节”是中国热气球运动首次进入海口,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全新的休闲体验。
   如今,热气球运动已成为继攀岩、蹦极、滑翔之后的又一休闲娱乐的热点。海口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发展热气球运动有许多优势。世界多个城市每年都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热气球节,打造城市对外形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被寄予厚望的还有素有“民间奥运会”之称的《城市之间》。《城市之间》既融体育与娱乐元素一体,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平民化互动活动。参赛城市派出的电视媒体除跟踪赛事外,还要拍摄举办地的风光片,也是一个推介城市旅游的平台。
  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在三年后,将海口打造成世界轮滑爱好者的天堂,吸引全世界轮滑爱好者来海口,为海口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围绕着轮滑运动上下产业链的延伸,也能够为海口带来更多经济收益。
  白天户外有氧运动夜晚多彩文化生活
  有媒体用“流光溢彩”来形容近年海口的艺术舞台。随着“阳光海口娱乐之都”文艺精品演出年活动的启动,一批中外著名艺术团体相继登陆海口,众多名家大腕纷纷亮相。
  除了传统的钢琴音乐会、歌舞晚会之外,相声专场、时装表演等也粉墨登场,给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海口演出市场逐渐走向成熟,高品味、民族化的市场特色初现端倪。
为扶持高雅精品文艺演出,海口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凡由市里主办,海口地区有关单位和企业承办,在海口市举办的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演出团体或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剧目的精品文艺营业性演出,经同意列入海口市精品文艺演出系列活动项目后,市政府将给予每场演出补助10万元。
  海口还创新大型和精品文化活动管理机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管理组织的形式,积极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精品文演出活动。“纪念海南解放5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大型音乐会”等三项大型文体活动,耗资400万元,政府仅出资60万元,其余部分由社会筹集。
  “白天有滨海的、阳光的有氧运动,夜晚有高雅的、民间的多彩文化生活。偏于小岛,生活品质却不低,这就是最精最美且宜居的省会城市海口的未来。”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这样阐释“阳光海口、娱乐之都”。 《南海网》  
打造精品优化服务
壮大桂林旅游业
  桂林旅游的提升发展,必须解决某些政策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如何统筹旅游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怎样保护生态环境又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如何争取国家对典型旅游城市的扶持性政策和补贴等等,这是保证桂林旅游“又好又快”无法回避的现实话题。
  桂林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源结构的同时,已迈出积极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步伐,已着手申办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城市“西扩”的浪潮中,桂林人已开始思考旅游如何与文化体育结缘、旅游产业集群如何壮大、漓江流域的旅游产业如何更快更好地富民等深层次问题。
  如何提升和壮大桂林旅游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政府要统筹协调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的旅游发展格局。
  桂林市委、市政府率先开始了对如何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深入思考。桂林市委书记高雄说,政府主导应该是强有力的,市场机制应该是高效的,而且,二者必须很好地结合。旅游产业应以市场为基础,遵循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品牌,正当竞争。应在质量、服务水平、人才竞争等方面优胜劣汰。由于旅游业存在综合化和跨地区化,而桂林是典型的旅游城市,桂林的旅游在全国和世界上都有极大的影响,桂林旅游发展是广西、中国乃至世界的事情。因此,桂林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和主导。
桂林市市长张秀隆认为,桂林旅游处在“提升和壮大”的关键时期,政府主导尤其重要。比如,旅游业提出什么样的创新发展理念、制定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如何优化旅游环境等等,政府在这些问题上必须唱主角。但是,政府不能代替企业,旅游市场最终还得靠旅游企业去完成做强做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打造一批精品的旅游企业,完善旅游各种要素配置,是延长旅游产业链的必然选择。
  桂林市分管旅游的副市长陈建军说,保护漓江就是保护我们的旅游精品,发展临桂就是给旅游、商贸营造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桂林旅游接下来如何开拓创新、文化与旅游如何结合、精品旅游区的资源如何有效地整合,我们都在抓紧思考。
  桂林提出要打造全国旅游综合实验区,这是桂林的创新,是桂林旅游发展规律的必然。谈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桂林市旅游局局长李志刚说,旅游市场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是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结合,同样存在着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失灵,关键是要利用各方力量维护和谐,公共服务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为政府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服务,市场和社会自身的力量不能排斥在外。
  对接东盟:桂林做强旅游新招迭出
  自4年前开通曼谷―桂林正常航线、吉隆坡―桂林包机航线,“东盟客”对桂林的热情迅速升温。
  桂林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三个门户城市之一,作为广西旅游业的“龙头城市”,桂林人在机遇面前敢于作为、善于作为,为主动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区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建议:
  加强与东盟旅游航空合作,畅通空中通道。
  为方便外国游客首站选择桂林,请求国家民航总局批准向桂林机场开放第五航权,为外航公司开发广西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与东盟的旅游区域、旅游网络方面的合作。
  为完善升级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桂林旅游国际化步伐,桂林旅游以市场开拓、区域合作为重点,采取开拓远程旅游市场和细分市场等措施,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出了配套的工作措施:
  一、构筑旅游大通道。区域性合作首先必须解决区域旅游便利化的问题。基于此,在维护好桂林―曼谷国际航班,桂林―东兴―下龙国际班车的基础上,积极与亚洲航空公司和印尼鹰航洽谈,争取尽快开通桂林―暹粒国际航线。政府投入资金补助,增加桂林飞胡志明市的航线。通过曼谷、暹粒、胡志明市打通欧美客人从东南亚到桂林的“空中通道”。
  二、构建旅游大市场。加入亚太旅游协会(PATA),获得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旅游市场最新资讯,借助PATA加强对外宣传。争取国家旅游局的支持,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其附属成员;力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研究大会永久落户桂林。同时,积极做好融入次区域旅游目的地宣传,在马来西亚东马地区建立桂林旅游大联盟等。
  三、构建泛北旅游圈。进一步突出桂林山水文化城市在东盟的地位,充分发挥桂林旅游集散中心作用,构建和推出连通泛北部湾经济区、泛珠江三角洲的旅游线路,带动北部湾地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
  四、成立北部湾旅游促销联盟。南北钦防是离东盟最近的经济区,是西南出海大通道,也应该是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对外窗口。桂林作为次区域的门户城市和旅游集散地,与南北钦防联合开发跨国旅游线路,实现“山”与“海”的联姻,形成多赢局面。
  五、构建无障碍旅游。目前,次区域各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与此同时,越南、泰国近10年来也是广西最主要的境外旅游客源地之一。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单一旅游签证”未能实施前,完善实施桂林原有“落地签证”政策,切实为游客提供方便。
  六、深度开发市场。9月开始,将马来西亚市场扩展到东马市场,并着手完善穆斯林接待设施和产品,与马来西亚旅行社联手启动穆斯林市场(包括文莱、印尼),进而将中东游客从马来西亚延伸到桂林。
    “西部中国”:桂昆蓉共铸国际旅游品牌
  入境游客,尤其是含金量高的欧美游客是各旅游市场紧盯的目标。桂林作为国家旅游局最早向外推出的“(北)京、西(安)、沪(上海)、桂(林)”旅游线路的成员,在国际上已声名显赫。尽管“京西沪桂”的市场犹在,但桂林旅游界的决策者却意识到,要做大欧美市场,争取到入境游更大的市场份额,区域联合势在必行。
  桂林、昆明、成都“西部中国旅游营销联盟”宣告成立。联盟确立了“以旅游线路为纽带,整合三市政府资源、旅游资源、宣传资源,向欧美市场进行联合促销”的合作主旨,并尽快使“西部中国”成为中国旅游的国际新品牌。
                  《广西日报》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