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他山之石 > 2007年
2007年

他山之石2007年12月30日第23、24期

发布时间:2008-05-04  |  浏览:
天津河西区
规划建设生态城区
四大功能区打造宜居环境
天津市河西区为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在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基础上,由区环保等部门制定了《河西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确定通过建设四大生态功能区,构建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宜居、生态文化、生态安全五大体系,全面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良、安定祥和的生态城区。
该规划以区域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降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牢固树立为目标,在科学分析城区环境优势和制约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基本建成和全面优化两个阶段,实施生态城区建设。该区根据生态环境现状和功能布局,将全区划分为四个类别的生态功能区。
  一是绿色人居生态功能区。着力建设绿色生态示范住宅区,创建生态宜居小区、绿色社区。兴建优质的国际学校、建设国际化高端教育聚集区,着力发展国际医疗和娱乐、休闲等行业,打造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生态社区。
  二是商贸金融服务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为主线,强化生态经济意识,加快构建以商务为特色,商贸发达,金融、文化、科技(信息)、中介咨询服务、教育等现代服务业聚集的生态经济功能区。
  三是海河旅游生态功能区。突出发展城市购物观光生态旅游、休闲体育运动等特色行业,将海河西岸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带、文化带、生态景观带。
  四是都市型工业生态功能区。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高智力服务业为重点,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大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试验中心、中试机构创业发展,并以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技术研发、加工制造和服务外包为主题,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都市型工业。
  生态城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与资源节约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与绿色创建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与生态道德体系建设、生态安全与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
  为确保该规划的科学性,日前,该区请来专家,从测评标准、实施依据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规划进行了论证,并得到高度肯定。     《北方网》
 
扬州
环保优先造就宜居城市
    让环保始终坐在“头把交椅”上
扬州的优势在于人文、在于环境、在于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也就保障了经济的发展,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这是扬州一贯的思路。对于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不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调整产业结构,不走与发达地区同业竞争、同构发展的“熟路”;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不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套路”;永续发展,不走浪费资源、牺牲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弯路”;发展惠民、改善民生的经济,不走经济发展快、但老百姓得实惠少的“窄路”。首先是规划先行。依托国际先进理念,在2002年编制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市建设规划,并第一个通过国家级评审。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大处着眼,为环保打好“底色”。提出“腾容、扩容、美容”,即企业退城进园,城区产业退二进三,腾出环境容量;沿江开发园区调优产业布局、加大环保基础投入,扩大环境容量;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美化城市容貌。为了保证生态市建设的有效进行,给环保以“尚方宝剑”。在制定法规时,优先制定环保法规;在考核发展政绩时,优先考核环保指标……为此,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环保十优先”,让环保始终坐在“头把交椅”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产业
先污染后治理,这条弯路实在是走不起!在发展和环保的两难之中,扬州选择了一个“两全之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产业。该市出台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全市探索以生态工业为重点,推动2400多家传统产业生态转型。市经济开发区率先获准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市里明确规定,各开发区都要创循环经济或生态工业示范园。在扬州,招商引资首先要过环保关。全市近年来已否决了210多个影响环境的项目。在严把环保关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产业。市里召开推进会,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新光源、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三新”产业发展。从去年起,扬州设立了“环境友好奖”,每年拿出150万元,鼓励企业在发展中保护环境、保育环境、优化环境。环保优先,已逐渐成为企业与政府间的默契。
不仅要保护环境还要营造环境
绿色是扬州城市文明的底色。古诗云:“绿杨城郭是扬州”,道出了扬州的特色就是一个“绿”字。这几年全市大搞植树种草,每年新增20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至今已经造了10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1%。还修建了200多个小公园,使老百姓出门走300米到500米就能进入一个绿色空间。花大力气治水。扬州城的灵气来自水。全市花了30多亿元整治瘦西湖和20多条城市河道,打造出了古运河、漕河、北城河3条风光带。为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先后投入10多亿元,兴建了9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14.4%提高到目前的84%,并相继建成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市里提出,城市美了,污染也决不能下乡村。全市农村相继展开了“清理河道、清理垃圾”、“整治生活环境”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扬州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从2003年开始,对新报的围养项目停止审批,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通过多年的努力,2006年扬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8天,居全省之首;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国家专家组的民意调查显示,扬州群众对环境改善的满意率在96%以上。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临沂
“文化”“宜居”齐头并进
以文化工程带动宜居城市建设,以宜居城市建设促进文化工程,临沂市“文化”“宜居”齐头并进,沂蒙风光更加灵秀,社会风气更加和谐,宜居城市更富魅力。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临沂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展特色文化,着力打造古今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名片。节庆活动是临沂建设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的重要载体。自2003年以来,临沂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书圣文化节、两届诸葛亮文化节;2005年,临沂成功举办了首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庆文化周,使临沂特色文化走出国门,名扬海外。书圣节的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全市政治更加安定,社会文明风气得以巩固,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文明城市的建设得以促进。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儒雅的市民素养和祥和开放的城市形象,使临沂对外界的亲和力、吸引力大幅攀升,2006年,临沂荣登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政府效率单项奖榜首,并成功入围“2006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50强。文化品牌的树立,给临沂带来了数以千亿元的外商投资,其中单纯文化产业,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吸引外商投资近百亿元,为临沂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先机。
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临沂打造“最佳宜居城市”的“助推器”。特别是五届书圣文化节,更是强力助推着宜居城市建设。自2003年至今,临沂市举资数百亿元,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提升,沿沂河两岸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总面积57平方公里的滨河景区,着力塑造“城水相依、人水亲和”的人文自然景观。整个滨河景区集“水、岸、滩、堤、路、景”于一体,成为展示人文、自然景观的大型开放式生态风光带,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滨河景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投资300多亿元,规划建设了16平方公里的涑河规划区,构筑起“人、水、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活空间。同时,着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建成30万亩环城林带,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生态绿化系统。目前,临沂城区面积109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为36.3%、3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68平方米,营造了碧水荡漾、绿树成荫的市民休闲娱乐空间,凸现了“城在水中建,水在城中流”的滨水园林城市特色。          《经济导报》
 
大连
5年内初步建成
生态宜居型城市
提起大连,人们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曾获“联合国人居奖”,还被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命名为“世界环境保护500佳城市”。 然而市民还是时不时会受到诸如汽车尾气、噪声、垃圾乱丢等问题的困扰。进入到“十一五”,大连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分布合理的生态型城市转型。
经济发展,环境改善
大连市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资源消耗少的高新技术产业。落实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一降一升,生态环保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中心城区基本解决工业污染问题;燃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矿山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农村污染防控体系,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连生态城市建设初见成效,瓦房店、普兰店、庄河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标准。
环境规划,指标具体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一级标准天数达到100天,满足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60天,甘井子工业区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50天。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饮用水源主要指标达到地面水Ⅱ类标准以上,地面水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
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进一步降低,达到功能区标准。通过甘井子工业区综合整治,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2万吨,削减氮氧化合物排放量4600吨,削减烟尘和粉尘排放量5700吨,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800吨,削减氨氮排放量2000吨。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0.16万吨以下,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5.1万吨以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中水回用率达到3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                      《东北新闻网》
 
福州城市规划建设
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城市
 
福州市立足长远,将打造宜居城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福州资源优势,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改善福州生态环境,全力打造良好的宜居城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内河整治,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大力实施“显山露水”工程,努力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福州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为打造良好的宜居城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针对下一阶段工作,一要规划先行。规划是龙头,是营造城市宜居环境的工作指南。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制订和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突出抓好市区重要山系、水系保护以及连接山水之间的交通路网的规划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切实提高规划的龙头性、权威性,促进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二要彰显特色。城市规划建设要立足福州山水特色和滨海优势,注重显山露水,充分展示亮点,彰显城市特色;要继续加大内河疏通清理,切实改善内河水质,努力打造内河景观和闽江夜景工程;要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加快向南北“两翼”集聚,减轻企业生产污染,营造良好山青、水碧、景绿的城乡居住环境。三要提升品位。要深入挖掘福州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充分展示闽都文化魅力和城市历史文脉;要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省会城市市民新形象。四要注重建设。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加快进度,倒计时安排工期;要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切实解决影响宜居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全力推进城市路网、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五要强化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更加注重城市管理工作,严格执法,加强监督;要将城市管理与效能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工作实效,切实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福州真正成为一个老百姓喜欢居住的宜居城市。
                《福州新闻网》
杭州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特别强调四句话:建设为人民、建设靠人民、建设的成果为人民共享、建设的成效由人民检验。具体地说,杭州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这就是“三问四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落实市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
“生活品质之城”既是杭州城市品牌又是最终奋斗目标
2007年2月杭州市通过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即:今后五年,力争实现从中等发达水平向发达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殷实富足、文化生活丰富充实、政治生活生动活泼、社会生活安全有序、环境生活舒适便利、人人生活更幸福,身心更健康,初步打响“生活品质之城”的品牌。
“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是根据杭州的实际,在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整个提出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境内外广泛征集杭州城市品牌,最终确定“生活品质之城”为杭州城市品牌。第二阶段是结合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的要求,审视杭州下一步的发展。该市认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是杭州所有实践的根本指向。它是杭州的城市品牌,也应成为最终的奋斗目标。
“生活品质之城”的核心内涵是全体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杭州今后五年能否跨入发达城市门槛,不仅要看人均生产总值是否超过1万美元,更要看杭州人民群众是否真正享受到了发达城市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是否拥有相应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生活品质之城”不仅仅是城市居民、本地居民、白领、富人的“生活品质之城”,更应该是农村居民、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众、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品质之城”。唯有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杭州才能真正成为不同阶层人民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三大抓手:破“七难”+清洁城市+健康城市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必须找到切实的抓手和有效载体。主要抓手有三个:
一是着力破解民生“七难”。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直接利益问题做起,从破解困难群众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停车难、办事难、清洁保洁难等“七难”做起,争取这些民生问题能尽快得到明显改善。今年9月初杭州市要求根据形势发展充实拓展“破七难”的内涵,并把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作为“破七难”的重要内容,形成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7+2”框架。
二是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提出到2011年把杭州市区打造成全市人民和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最清洁城市。杭州市《关于从重处罚乱扔垃圾等违法行为的通告》明确规定:对于个人乱倒垃圾的行为,罚款数额最低为30-50元,最高达2万元。而对于单位乱倒垃圾的违法行为,罚款数额最高可达10万元。敢于开出如此之高的罚单,足见杭州打造清洁城市的决心。
三是建设健康城市。目前,该市已在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开展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并向全国爱卫会提出申请,欲成为建设健康城市首批试点城市。该市“十一五”期间建设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涵盖广泛,紧紧围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总体目标,以保障人民的健康为出发点,以培养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结合破解“七难”、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卫生强市”,通过“改善健康环境、强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社会”等举措,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目前,该市已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这是成为健康城市试点的先决条件。       
 《领导决策信息》
 
哈尔滨打造宜居城市
一切从百姓出发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用好规划为百姓创造良好环境
依法实施规划是规划意图最终得以实现的保障,科学制定规划和严格执行规划缺一不可。一方面,哈尔滨市要依法按规划进行审批,不得随意调整规划。另一方面,哈尔滨市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就要强制性地约束建设工作和管理建设行为。今后,将严格地执行城市“五线”管理,建设绝不能突破“五线”。“五线”是指“道路红线”、“绿化绿线”、“水系蓝线”、“基础设施黄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建设单位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喜好来曲解规划。
  城市规划将以完善功能为基础,为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奠定基础。今年,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松北、群力、哈西等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老城区改造更新将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进一步彰显。在老城区改造规划中,实行“三增三减”的规划原则,尽可能增加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和公共空间,尽量减少建筑密度和环境污染,以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推广小户型让居者安心居有其屋
  为加强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管理,市房产住宅局与建设、规划、国土、监察、税务、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维护开发建设市场良好秩序的工作意见》,明确五项整治重点,即“五个一票否决”,即出现引发重大上访不稳定的,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严重欠缴土地出让金、配套费及偷税漏税的,严重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野蛮拆迁、无证售房等其他严重违规行为之一的,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情节严重者将清出哈尔滨市建筑市场。
  为让广大市民住得安心,哈尔滨市还力争解决好遗留问题。如众多开发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办不了产权证问题。据统计,哈尔滨市目前有3.3万户居民的房屋没有产权证。这类问题的根源,是以往的建设环节出的或超规划,或欠缴土地出让金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建设系统将加强协作,从实际出发,想办法为百姓解决这一历史问题。
  哈尔滨市环保局严控污染项目打造生态哈尔滨
  “十五”以来,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按国家要求哈尔滨市未来的环保目标还将提高。
  为实现目标,哈尔滨市将在2010年前实施多项对策,实现对哈尔滨的环境保护。其中,以松花江流域规划治污项目建设为重点,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饮用水源保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源治理、流域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五项工程。另外还将控制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到2010年,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基本达到三类标准,14条一级支流水质达到相应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从而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规范土地收支确保土地收益为民造福
  哈尔滨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今后将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通知》。
  按照《通知》要求,哈尔滨市土地出让收支全额将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实行完全意义上的收支两条线。对未按照合同约定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并提供有效缴款凭证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今后,任何土地使用者不按约定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者,按日加收违约金额1‰的违约金;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有企业改制”等各种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实行“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或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
  按照《通知》精神,哈尔滨市土地出让收入的用途将明确向“三农”倾斜。将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等。另外,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城市建设的支出将严格按批准预算执行,确保土地收益造福于民。
              《哈尔滨日报》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