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草莓种植技术问答

发布时间:2015-05-20  |  浏览:
1.草莓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
1)温度: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喜冷凉气候,5℃即开始生长,3℃时老叶变红,0-5℃老叶干缩,只有心叶。生长期遇-2℃的低温会受冻害,-10℃时大多数植株会冻死,根部在-8℃以下,则发生冻害。但休眠期的草莓只要土壤维持正常湿度,在最低气温-30℃地区仍可安全越冬。15-25℃为植株最适宜生长温度,25-30℃生长缓慢,32℃以上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出现灼伤或焦边。草莓开花期温度低于2℃或高于35℃都会影响授粉受精,产生畸形果。喜温或耐温程度品种间有差异。
(2)光照:草莓为喜光耐荫植物,不同生育期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在花芽形成期,要求每天10-12小时的短日照和较低温度,如果人工给以每天16小时的长日照处理,则花芽形成不好,甚至不能开花结果。但花芽分化时给以长日照处理,能促进花芽的发育和开花。在开花结果期和旺盛生长期,草莓需要每天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时间为好。
(3)水分:草莓为浅根性作物,不耐干旱和涝渍。由于草莓叶片总面积大,老叶死亡和新叶生长频繁更替,叶面蒸腾作用强,大量抽生匍匐茎和生长新茎,决定了整个生长季节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草莓既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求有良好的通气。冬季草莓休眠时如田间缺水而土壤开裂,会拉断和风干草莓根系,造成“死苗断条”。
(4)土壤:草莓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我国各地均可种植,但在肥沃、疏松、透气的中性或微酸性(pH5.6-6.5)土壤中生长更好,pH在4以下或8以上时就会出现发育障碍。土壤过于粘重或积水,不宜栽培草莓,沙性太大的土壤,因保水保肥力差,也不宜种植。
(5)养分:草莓对氮、磷、钾的需求比较均衡,正常生长发育约是1:1.2:1的吸收总量。草莓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尤其是铁、镁、硼、锌、锰、铜等缺少时都会产生相应生理障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2.草莓物候期和生长习性
草莓是多年生草植物,除四季性品种外,在自然条件下露地栽植的草莓生长发育可以分以下6个时期。
(1)萌芽和开始生长期
当早春10厘米土层的温度稳定在1-2℃时,草莓根系即开始活动,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开始生长时,是以去年秋季长出的未老化的根继续延长生长为主,以后随土温升高,才有新根的发生。地上部越冬的叶片首先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随后新叶陆续出现,老叶相继枯死。不同地区开始生长期的早晚不同,丹东地区为3月下旬。
(2)现蕾期
地上部生长1个月后出现花蕾,当新茎长出3片叶,而第四片叶尚未伸出时,花序就在第四片叶的托叶鞘内露出,随后花序逐渐伸长,直至整个花序伸出。此时随着气温升高和新叶相继发生,叶片光合作用加强,根系生长达到第一个高峰。
(3)开花结果期
从现蕾到第一朵花开放需要15天左右。露地草莓的开花期在丹东为4月末至5月上中旬,花期持续时间约为20天。在同一个花序上,有时第一级序的果已以成熟,而最末的花还在开。因此,草莓的开花期与结果期很难截然分开,此物候期也有少量匍匐茎的发生。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大体上需1个月,由于花期长,果实成熟期也相应较长,约20天。果实成熟期丹东地区为5月末至6月上中旬。
(4)旺盛生长期
浆果采收后,在长日照和高温的条件下,首先腋芽开始大量抽生匍匐茎,随后腋芽又分化出新茎,新茎基部相继生长出新的根系。匍匐茎和新茎的大量产生,发根后形成新的植株,为分株繁殖和花芽分化奠定了基础。果实采收期如气温过高,有时也会同时抽出匍匐茎。
(5)花芽分化期
草莓经过旺盛生长期后,在较低的温度(气温在17℃以下)及短日照(12小时以下)的条件下开始花芽分化。低温和短日照是花芽形成最重要的条件,温度在9℃时,花芽分化和日照长短关系不大,短日照条件下,17-24℃的温度也能进行花芽分化,而在30℃以上,花芽分化停止,但温度过低,降到5℃以下时,花芽分化停止。在夏季高温和长日照的条件下,只有四季草莓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6)休眠期
随着秋季的到来,日照变短,气温降低,草莓进行花芽分化之后,叶柄逐渐变短,叶面积变小,叶柄逐渐平行于地面,不再发生匍匐茎,植株呈矮化状态,即植株已进入休眠状态。当叶柄最短时,也就是休眠最深的时期。当叶柄逐渐伸长,营养生长转旺,长势长相恢复正常时,休眠即告结束。
3.草莓栽培应如何选择品种
选择品种时,除了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还要与栽培形式、生产标准、管理水平、销售方式、市场远近等相结合。
4.繁殖草莓苗一亩地需定植多少母株
根据品种的繁殖能力,一亩地需800-1000株。
5.为什么必须选择脱毒组培种苗
脱毒组培种苗繁殖能力强,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能增产30%以上,并能明显改善果品品质,提高商品价值。
6.假植育苗的好处及主要方法
假植育苗是设施栽培中培育优质整齐壮苗、提早花芽分化、便于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有效措施。主要方法:露地苗床假植和营养钵假植。
7.为什么草莓适宜搞设施栽培
草莓繁殖系数大,栽培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栽培形式灵活多样;病虫害相对较轻,便于管理和生产无公害果品;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8.东港草莓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主栽品种有哪些
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有两种:日光温室(暖棚);春棚(冷棚)。暖棚主栽品种:红颜(99号)、章姖、甜查理(R7)冷棚主栽品种;卡尔特一号(C果)、达赛莱克特。
9.露地草莓何时覆盖越冬地膜
土地白天化冻,晚上上冻为宜。
10.露地草莓何时揭越冬地膜
揭越冬膜不宜延迟,草莓萌动后(最低气温稳定通过4-5℃)揭除地膜,因为保留地膜可能促使草莓提早现蕾开花而遇到晚霜受冻害,造成畸形果,减产的损失。
11.草莓为什么一定要增施钙镁肥
草莓是需钙、镁元素量大的植物,而丹东地区土壤缺少钙、镁元素,补施钙、镁肥可增加果实硬度、亮度、色泽、糖度。
12.施用过磷酸钙对草莓能起到补钙作用吗
过磷酸钙是磷肥,其中的钙作物很难吸收,应补施专用钙肥,如有机钙、硅钙肥、硝酸钙等。
13.温室草莓为何要增施二氧化碳
增施二氧化碳是温室草莓增产增收的一项必要的措施。因为在寒冷的冬季棚室草莓生产时,为了保温需要常使大棚处于密闭的状态,造成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日出后,随着作物光合作用的加速,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导致二氧化碳亏缺,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造成病害和减产。
14.温室草莓为什么要进行蜜蜂授粉
因为冬季温室密闭、通风少、湿度大、空气流通不畅、无访花昆虫,自然授粉受精率低。应放养蜜蜂辅助授粉,提高授粉受精率,减少畸形果,提高产量。
15.温室草莓的温度管理要求
现蕾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26℃,夜温在7-8℃;花期白天应以20-23℃为标准,夜温在7-8℃;花后至果实膨大期,白天高温25℃,夜温在7-8℃。
16.农家肥为什么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未腐熟的农家肥直接施用,会引起很大危害:(1)传染病虫草害。(2)烧苗或烧根。(3)土壤缺氧。(4)肥效迟缓。
17.设施草莓无公害生产条件是什么
用肥必须以菌肥、有机肥和钙肥为主,用药以植物源和生物源为主,注重预防,防治结合。
建棚远离矿山、医院、重金属工厂、垃圾堆等,其空气质量、灌水条件和土壤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18.草莓花果期管理要点
草莓开花结果期在4-5月份,此期要求田间持水量80%,日光照12-15小时,温度18℃-26℃,管理要点如下:
(1)追肥 3月下旬~4月上旬,每667平方米土地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公斤,以加速植株生长、利于新叶展开、促进开花结果。叶面喷布0.3%-0.5%的磷酸二氢钾2-3次。
(2)摘茎 摘除草莓匍匐茎能增产40%-50%。为了繁殖的需要,可留下适量的匍匐茎。过量的茎则消耗大量的营养,影响以后的花芽分化。要在匍匐茎刚长出时即摘除,一年进行3-4次。
(3)疏蕾 草莓花序上后开的花,往往不能形成果实,没有经济价值且消耗养分。要在花蕾彼此分离时疏除,以去除花序的1/5-1/4为宜,弱花序不必保留。
(4)垫果 草莓植株矮小,果实极易下垂触及地面而受泥土污染和病虫危害,还可造成果实着色不匀。采取的对策是:用切碎的稻草或麦秸,铺垫在植株四周。
(5)防病 为防治花期发生白粉病、叶斑病和灰霉病,可喷布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灵乳剂1500倍液等。
(6)治虫 对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若发现红蜘蛛,则喷布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注意在采收前20天内禁用农药。
(7)适收 成熟的草莓柔软多汁,必须及时采收,以免腐烂。
19.春管抓得早草莓产量高
及时清除防寒覆盖物 草莓为温带常绿植物,当土壤温度在1℃-2℃时,其根系即开始生长。生产上,一般在气温5℃左右时,就要及时去掉越冬防寒物,并将树叶等杂物拾净,采用薄膜覆盖的草莓,揭膜后须做好炼苗工作,防止早春受冻。
(1)及时松土、间苗 开春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中耕宜浅不宜深,防止土块压没苗心。
(2)及时施肥 开春后气温渐高,植株开始生长,及时追肥可以增加有效花数,提高坐果率。由于草莓根系浅,对肥料反应敏感,施肥要以尿素、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不宜过大,一般亩施尿素5~6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为宜。
(3)及时疏花疏果 草莓新茎上抽生的花序,一般有10~30个花朵;花蕾过多消耗养分,植株生长弱,小果和畸形果增多。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疏花疏果,使每株保留花序2~3个,每个花序留果3~5个即可。
(4)及时防治病虫害 危害草莓的病害有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芽枯病、病毒病;虫害有蚜虫、地下害虫和红蜘蛛等,生产上要加强测报,发现危害,及时防治。
20.草莓怎样施用基肥
草莓采果时间较长,植株常出现早衰现象,从而影响浆果产量和品质。因此草莓施用基肥既要肥效持久,只要不发生肥害。施用基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肥量要足,以有机肥为主:目标产量为每667平方米1500千克时,基肥用量为厩肥400千克、饼肥200千克、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32~40千克、尿素5~10千克。
(2)厩肥一定要腐熟:新鲜厩肥不可直接用作基肥,以免引起烧苗和枯心。
(3)基肥要与土充分混合:草莓根系浅,大部分根系分布在深0~20厘米的土层中。基肥不能施得太深,宜施在10~20厘米深土层内。注意使基肥和土拌和均匀。
(4)肥料搭配要适当:基肥中速效氮肥不宜过多,以免植株生长过旺,抑制腋花芽分化。
21.巴西圣保罗州中部农民种植草莓新法
具体做法是:在温室中将装有稻草灰的塑料袋垂直悬挂,在袋的四周种植草莓苗。每个袋的长度可达2米,直径为20厘米,周围可种植草莓28株。灌溉通过塑料袋上设置的细管喷灌,每天灌溉两次,水量为3升。施肥通过向袋内灌注营养液进行。塑料袋中的填充物也可以由有机矿物质、椰子纤维等替代。
这种草莓种植方法的优点是:可对草莓种植园进行更充分的利用,便于种植、收获和管理。同传统方法相比,可节约60%的肥料和80%的农药。每株所结果实要比传统种植方法多0.7公斤。产量至少比用传统方法种植增长3倍。
22.暖棚草莓灌水方法
草莓作物根系浅薄,叶面积较大,需水量多,但喜湿不耐涝,对此,如何灌水对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1)把握好灌水时间。暖棚草莓栽培浇水宜选在晴天下午,不宜在雪、雨天或傍晚进行,否则易造成棚内空气温度过大引发病害。同时还要避开中午浇水,因为草莓中午正处在开花授粉时段,否则影响授粉受精,易产生畸形果、不挂果。
(2)控制好灌水水温。冬季暖棚草莓浇水时水温过低会影响果实品质、开花、授粉等正常生长发育。应采用地下水灌溉,有条件方便时,于田头地边打一口水井或地窖作灌水用,既方便操作、省工,又能保持或达到较理想的水质水温灌水。
(3)掌握好灌水水量。暖棚草莓栽培棚温较恒定,不易蒸发损耗。水分过多易引起根系窒息腐烂,地上部门肥吸收受阻,茎叶发黄甚至枯死。冬季暖棚多层薄膜覆盖,放风量小,时间短,水温低,应小水勤灌。必须根据田间持水量和草莓根系能忍耐的程度灌水,达到既不过量也不可缺水。
(4)选择好灌水技术。草莓栽培选用微管滴灌技术,实践证明,投资少、省工、节水、可灌水追肥,灌水带肥,能有效地控制棚内湿度,减轻或延缓病害发生蔓延。同时宜控制棚内湿度,减轻或延缓病害发生蔓延。同时宜控制水量,提高地温,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土壤水、肥、气、热协调,利于根系伸展,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5)抓好灌水后管理。在灌水当天,尽快恢复地温,一般以封闭棚室来迅速提高地温,待地温提升后,应及时放风排湿。
23.草莓重茬生产为什么要进行土壤消毒
草莓多年重茬会造成各类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板结,有害物质积累,共性杂草增多,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及品质。
24.草莓炭疽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明显特征是草莓植株叶片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茎叶上病斑一般长3-7毫米,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日本品种“红颜”、“章姬”易感病。美国品种“甜查理”、“丰香”等抗性较强。
(2)育苗地及生产田进行土壤消毒,避免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
(3)应用脱毒组培种苗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4)春季繁苗底肥以菌肥与有机肥为主,控制苗地繁育密度,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5)及时摘除病叶、病茎、病果、老叶及带病植株并销毁。
(6)药剂防治:苗期预防是关键。在整个生育期内用25%使百克1000倍或32.5%阿米西达10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从育苗期5月初到6月底,每15天用蒶一遍;7月初到8月底,每7天用蒶一遍;生产定植缓苗后每15天一遍,直到草莓现蕾为止。
25.草莓灰霉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和果实。在叶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防治方法:
(1)控制施肥量、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进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
(2)花序显露至开花前喷施丁香芹芬400-500倍,或40%施佳乐800倍,或50%利霉康1000倍,或50%扑海因1000倍,每7-10天一次,共喷3-4次,注意交替用药效果好。棚室生产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每亩用量0.25公斤熏蒸效果好。
(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每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薰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26.草莓白粉病如何防治
(1)选择优质无滴膜。
(2)选择欧美抗病品种。
(3)清理园地,销毁枯枝烂叶。
(4)加强管理。栽培密度不易过大,使植株通风透光,生长健壮。
(5)硫磺熏蒸预防。在温室大棚内每100㎡安装一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含量99%的硫磺粉,于傍晚大棚盖帘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
(6)发现病蔓、病果要迟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收集并销毁。
(7)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避免人为传播。
(8)药剂防治:可选用50%翠贝3000倍、25%阿米西达1500倍、10%世高3000倍等药剂防治。要注意科学用量与交替用药,避免出现药害与产生抗药性。
27.春棚草莓生理性白果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效果成熟期褪绿后不能正常着色,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黄白色,界限鲜明,白色部分种子周围有一圈红色,病果味淡、质软、果肉呈杂色、粉红色或白色,很快腐败。
防治方法:
(1)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不过多偏施氮肥。
(2)选用适合当地长的品种和含糖量较高的品种。
(3)采用保护地栽培,适当调控温度温湿度,使用透光率高的棚膜。
(4)在基肥上主要以高钾、高钙为主。多增施钙肥或高钙含量的叶面肥。加强管理,合理密度,控制湿度,增加光照与透光性。
28.如何防止草莓发生畸形果
(1)选择花粉发芽力高的优质高产品种。
(2)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注意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3℃,夜间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5℃。通过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3)不要喷施含激素的膨果药。
(4)花期进行蜜蜂辅助授粉。
(5)进行疏花疏果,及时摘除高级次花蕾,疏除病果、过早变白的小果以及畸形果。
(6)花期较少使用农药和叶面肥。
29.草莓害螨的防治方法
温室扣棚后显蕾前15天左右,使用爱克螨2500-3000倍,或2号苦参碱400-500倍。之后无论是否发生害螨,春节前一天喷一次,正月十五前喷一次。
30.草莓褐色轮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受害叶片最初出现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或近椭圆形斑块,中央呈褐色圆斑,圆斑外为紫褐色,最外缘为紫红色,病斑交界明显,后期病斑上形成褐色小点,多呈不规则轮状排列。几个病斑融合在一起时,可使叶组织大片枯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栽植前摘除病叶烧毁,并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苗20分钟,待药液晾干后栽植,可减少翌年发病菌源。
(3)田间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衣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27%高脂乳剂200倍液混75%百菌清或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1次,连喷2-3次。
31.草莓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叶枯病主要在春秋发病,叶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扩大成直径3-4毫米的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顔色变化不大。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发病重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在病斑枯死部分长出黑色小粒点。
防治方法:
(1)注意清洁田园,及早摘除老叶片,减少传染源。
(2)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但不要过多施用氮肥。
(3)选用杜克拉、章姬等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于秋季降温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50%苯菌灵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布,隔7-10天喷1次都有好的防病效果,而且还能兼治其他病害。
32.草莓黄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初侵染外围叶片、叶柄产生黑褐色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气和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开始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感病表现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青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腐败。当病株下部叶子变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有时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康,呈现所谓“半身凋萎”症状。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重茬。
(2)清除病残体,及时销毁。
(3)利用氯化苦或太阳能土壤消毒。
(4)栽种无病健壮苗。无病母株可采用空间采苗方式获得。即在匍匐茎的先端着地以前就切取,插入无病土壤中,使其生根,作为母株利用育苗即可。
(5)移栽时用20%苯来特10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
33.草莓心叶日灼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主要是中心嫩叶在初展或未展之时叶缘急性干枯死。干死部分褐色或黑褐色。由于叶缘细胞死亡,而其他部分细胞迅速长大,所以受害叶片多数像翻转的酒杯或汤匙,受害叶片明显变小。
防治方法:
(1)栽健壮秧苗,在土层深厚的田块种草莓,以利根发育。
(2)高温干旱季节之前在根际适当培土保护根系。
(3)慎用赤霉素,特别在干旱高温期要少用赤霉素。
(4)棚室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
34.草莓叶烧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在叶缘发生茶褐色干枯,一般在成齡叶片上出现,轻时仅在叶缘锯齿状部位发生,重时可使叶片的大半枯死。枯死斑色泽均匀,表面干净,无“V”型褐斑病、褐色轮斑病、叶枯病、褐角斑病、叶斑病等侵染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一般雨后灌水后旱情缓解,病情也随之缓解和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
(1)根据天气干旱情况和土壤水分含量情况适时补充土壤水分。
(2)不过量施用肥料,施肥后要及时灌水。
(3)棚室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
35.草莓缺素症及其防治 
1缺氮症
①症状 一般开始缺氮时特别是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土壤贫瘠且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易缺氮。
②防治方法 要施足底肥,以满足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如发现缺氮时,每亩追施硝酸铵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喷叶面肥0.3—0.5%的尿素溶液1—2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2缺磷症
①症状 植株生长弱、发育缓慢、叶色带青铜暗绿色。缺磷加重时,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较老叶片也有这种特征。缺磷植株上的花和果比正常植株小。含钙较多或酸度高的土壤以及疏松的沙土或有机质多的土壤易发生缺磷现象。
②防治方法 在植株开始出现症状时,应对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隔7—10天喷一次,每亩喷肥50公斤。
3缺钾症
①症状 草莓开始缺钾的症状常发生于新成熟的上部叶片。叶片边缘常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继而为灼伤,还在大多数叶片的叶脉之间向中心发展,老叶片受害严重。光照会加重叶片灼伤,所以缺钾常与日灼相混淆。灼伤的叶片真叶柄常发展成棕色到暗棕色,有轻度损害,后逐渐凋萎。缺钾草莓的果实颜色浅、味道差。
②防治方法 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料,每亩追施硫酸钾7.5公斤左右;也可叶面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隔7—10天一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4缺镁症
①症状 最初上部叶片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渴色的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枯焦加重时,茎部叶片呈现淡绿色并肿起,枯焦现象随着叶龄的增长和缺镁的加重而发展。一般在沙质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钾肥施用过多时易出现缺镁症。
②防治方法叶面喷施1—2%的硫酸镁溶液2—3次,隔10天左右喷一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5缺硼症
①症状 早期缺硼,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呈黄色,生长点受伤害。随着缺硼的加重,老叶的叶脉会失绿或叶片向上卷曲。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结实率低,果实畸形或呈瘤状、果小种子多、果品质量差。缺硼土壤及土壤干旱时易发生缺硼症。
②防治方法 适时浇水,提高土壤可溶性硼的含量,以利植株吸收。缺硼的草莓可叶面喷施0.15%的硼砂溶液2—3次。花期补硼,喷施浓度宜适当减少,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6缺铁症 
①症状 幼叶黄化或失绿,随黄化程度加重而变白。中度缺铁时,叶脉为绿色,叶脉间为黄白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小叶变白,叶片变缘坏死或小叶黄化。碱性土壤或酸性较强的土壤易缺铁。
②防治方法 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达到6—6.5,叶面喷施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2—3次。
7缺锌症
①症状 缺锌加重时,老叶变窄。特别是基部叶片缺锌越重窄叶部分越伸长。但缺锌不发生坏死现象。严重缺锌时,新叶黄化,叶脉微红,叶片边缘有明显锯齿形边。缺锌植株结果少。
②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叶面喷施0.05—0.1%硫酸锌溶液2—3次。喷施浓度切忌过高,以免产生药害。
8缺钼症
①症状 缺钼初期,叶片均匀地由绿转淡,不管幼龄叶或成叶最终表现为黄化。随着缺钼程度的加重,叶片上出现焦枯,叶缘卷曲现象。
②防治方法 叶面喷施0.03—0.05%的钼酸铵溶液2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