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农村实用技术 > 蔬菜种植
蔬菜种植

水稻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3-11-05  |  浏览:
1.杂交水稻与常规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杂交稻利用的是杂交一代,杂交稻必须年年换种;常规稻是纯合品种,不需年年换种。
2.丹东地区水稻品种生育期如何划分?
一般根据水稻完成生长发育全过程所需的总天数划分,早熟品种160天以下,中熟品种160-165天,中晚熟品种165-170天,晚熟品种170天以上。
3.水稻一生可划分为几个生育阶段?
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成熟期等。
4.什么是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内或某一生育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常用来估算某一地区的热量资源和反应品种的生育特征。有效积温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内或某一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用来表示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需求。
5.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如何区分?
有效分蘖是指最后能形成有效穗并结实的分蘖,不能形成有效穗或中途死亡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决定最终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
6.什么时期出生的分蘖才能形成有效穗?
主要决定于分蘖出现的时间和独立生活能力。一般必须有3片叶的分蘖才可能成为有效分蘖。分蘖至少在长穗、拔节前15天左右出生,长到3片叶子,才有空可能发育成有效分蘖,一般在处暑后出穗的都是无效分蘖。
7.如何避免水稻分蘖“过时不发”现象
水稻分蘖能否发生并成穗,这与秧苗当时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插秧密度有关。因此生产上要掌握好分蘖的有效时期,及时促进、适量施肥、科学给水、改善稻株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避免发生“过时不发”现象。
8.分蘖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水稻分蘖与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是影响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分蘖的最适温度是28-31℃,低于18℃就不会发生分蘖。插秧的深浅与分蘖发生的快慢了有着密切关系,秧苗浅插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此外光照和氮素对分蘖的发生也有着影响。
9.如何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适宜本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熟性好、耐肥、抗病。抗倒伏、穗大粒多、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并能够安全成熟的品种,也可选择在本地种植一到两年以上的品种。
10.如何进行品种搭配?
合理搭配不同熟期水稻品种。防止由于种植单一品种导致稻瘟病菌等致病优势生理小种大量繁衍。一个地区至少搭配种植3-4种不同类型抗病基因的品种。
11.如何进行种子处理?
做好发芽试验,晒种、选种,包括风选、筛选和水选,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
12.为什么选种前一定要晒种?
播前晒种可以增加种皮透性,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同时,晒种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13.水稻浸种时间和标准如何掌握?
浸种时间长短和浸种水温高低有关,水温高时间短,水温低时间长。如水温30℃,浸种约需2-3天;水温20℃,浸种约需3-4天;水温15℃,浸种约需5-6天;水温10℃,浸种约需7-8天。
14.为什么提倡催芽播种?
经过催芽的种子,在北方早春低温的条件下,播种后扎根快,出苗早,出苗整齐,能提高成苗率,缩短秧田期。所以提倡催芽播种。
15.怎样才能催好芽?
防止高温烧种,超过40℃种子即失去发芽能力。破胸前不补水,破胸要翻种,使种子发芽均匀。破胸后适当补水,注意通气增氧,即可催好芽。
16.催芽时产生“酒糟”味怎样处理?
在催芽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破胸后发现温度超过30℃,应及时翻堆散温。如有轻微酒糟气味时,应立即散堆摊晾,降低种温,并用清水洗净,待多余水分控净再重新上堆升温催芽,这样可以挽救大部分种子。
17.什么是无纺布育苗?
用专用的无纺布代替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叫无纺布育苗。无纺布育苗的选地、整地、做床、播种等与普通旱育苗完全相同,其苗田管理和炼苗方式与其它方式不同,其主要技术环节是播种后床面铺衬地膜,苗床周边起20厘米高的土埂,再覆盖上无纺布将其拉直、拉平,使无纺布与床面之间保持20厘米的高度距离,也可像一般育苗那样起拱,在拱棚上盖无纺布,盖严拉直。由于无纺布很轻,防风绳可不用,只要将无纺布底脚用泥压好,封严即可、待秧苗出齐后,撤去地膜,将无纺布重新盖好,直到插秧前再撤去无纺布。
18.无纺布育苗有何优点?
(1)昼夜温度变化平缓,消除了极端温度的发生,秧苗长势平稳、健壮、安全。
(2)无需通风炼苗,省工省力,如遇降雨,雨水可直接参透到苗床内减少浇水次数。
(3)无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19.无纺布育苗应注意那些事项?
(1)不要因为没有立枯病和青枯病的发生,就忽略必要的补水。
(2)有的年份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注意保温。
(3)揭布要选择阴雨天或者在下午和傍晚气温下降且无大风时进行,防治秧苗突然失水。
(4)无纺布必须是选用专用的无纺布,即添加了强化剂和抗老化剂的水稻专用无纺布。
20.什么是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是在经济发达的稻区和城市郊区应用的大棚或中棚中育苗方法。
21.工厂化育苗有哪些公优缺点?
优点为:省工、省种、省苗地、省农膜、省化肥、省水电费,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缺点为: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所需设备较多。
22.水稻育苗对秧田地有何要求?
(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通透性适中、保肥保水性能好、无草籽、无盐碱、PH值在4.5-5.5、早春地温回升快、有机质含量较丰富的地块。
(2)水源方便,既能供水又能排水的地方。
(3)如在水田育苗,应避开返浆严重和草炭土质的漏风土。
23.为什么育苗基肥用硫胺而不能用尿素?
尿素吸湿性很强,如与种子接触,与种子争夺水分造成种芽生理失水,尿素中的缩二脲分解能产生毒害种子蛋白质代谢的物质,影响种子萌发或出芽,对根也有伤害。
24.为什么说稀播种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培育壮秧主要取决于土壤营养条件和空间营养条件。虽然稀播种不是培育壮秧的唯一措施,但个体秧苗所占空间面积大,根群发育好,吸收养分充足,所占空间大,则受光条件好,光合作用就旺盛。所以说,不论何种育苗方式,稀播种都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25.苗床上为什么会出现白芽病?
水稻播种后在淹水情况下,由于供氧不足,芽鞘伸长加快、叶绿素来不及形成,成为白芽。发生这种情况时,应揭开覆盖的衣膜、地膜进行晾床、降低床内温度。
26.秧苗受到低温危害怎么办?
常见的秧苗药害往往是由于用错药或药量过大、浓度过高、施药不匀而引起的。发现问题要早处理,及时灌水冲洗,降低田间农药浓度,加强肥水管理,或喷施微肥、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补救。
27.秧苗生长不齐如何调整?
(1)经常变换通风口,避免幼苗生长不齐。
(2)由于通风炼苗形成“偏脸苗”的通过矮的一侧苗盖膜不通风,而高的一侧撤掉农膜来调节,直到两边生长一致为止。
(3)由于拱架距苗太近最好在揭膜后灌2-3天满沟水与床面相平来矫正。
(4)由于施肥不匀引起秧苗生长不齐,可以用偏施肥的方法进行调整。
28.秧苗出现徒长怎么解决?
秧苗徒长是苗床内高温高湿引起的。发现秧苗徒长,要先放深一点水护苗,同时要通风炼苗,逐渐撤浅水层,加大炼苗力度,直到秧苗恢复正常。施肥过多或播种密度过大,也易引起徒长。
29.秧苗到了插秧时期但不能及时插秧怎么办?
(1)撤水蹲苗,对旱育苗要停止浇水或少浇水,不到万不得已不给水。
(2)蹲苗也不行的话,可采用寄秧的方法加以解决。
30.插秧前应做好那些准备工作?
(1)修整灌排渠系;(2)做好本田整地;(3)泡田施肥;(4)施好底肥;(5)做好本田插秧前药剂封闭灭草;(6)加强插秧前的亩田管理。
31.何谓“三边一条龙”作业?有哪些优点?
所谓“三边一条龙”作业是指水田旱平旱耙整地之后,边泡田,边整地,边插秧,连续作业。
其优点是:(1)缩短泡田时间,确保平地后上实下虚,上糊下松的要求。(2)节省泡田用水,因为泡田时间短,用水量少。(3)土壤水、气协调,水稻返青快,根系发育好,发根快,分蘖早。
32.为什么要合理稀植稀插?
合理稀植就是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做到个体与群体恰到好处,协调发展。
33.水稻插秧是不是越稀越好?
(1)水稻产量是靠群体增产的,插得过稀,不易构成较大群体,虽然个体发育好,终因穗数不足而减产。
(2)插得过稀,必须依靠大量分蘖,因此易延长营养生长期,需消耗大量养料,追肥量增加,成本增高了,无效分蘖增多,穗小而不整齐,成熟度差,又会降低产量和品质。
(3)肥力不高的地插秧过稀,会因分蘖晚分蘖少而无法构成高产群体,浪费光热肥水资源,不能高产。
34.水稻栽插期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1)精整大田。一般进行一耕、一旋、一平作业,使田面高低小于3厘米左右,过到平、深、松、软的要求。
(2)施足基肥。耕翻整地前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适当配施速效氮、磷、钾肥。
(3)适宜基本苗。一般大田每亩插2.3万左右。小苗栽插则可在中苗的基础上适当降一些,大苗栽插可适当增一些。
(4)合理的株行距。杂交水稻行距30-33厘米,株距10-13厘米;粳稻丰产方行距28厘米以上,株距均为10-13厘米;土壤肥力低、生产条件差的,行距可适当缩小,株距则保持不变。
(5)浅水浅插。栽插时要做到浅水浅插。一般手栽深度以控制在3厘米内为宜。水稻抛秧田,要坚持湿润抛栽,不能有水层,更不能有深水层。
35.怎样防止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分为根倒和茎倒两种。防治措施:选用抗倒品种、合理稀植、平衡施肥,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合理灌溉,采用浅水灌溉,拔节期适当烤田,后期干干湿湿,提高根系活力;增施硅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矮壮素等。
36.怎样防止水稻贪青晚熟?
选用抗冷性强品种,低温年份水稻生长前期减少施用氮肥量,多施磷、钾肥,采用深水护苗等措施。控制水稻生长群体过大。栽培密度过大的田块要控制施氮肥量,要适当烤田控制分蘖。选用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做到品种搭配合理,适时播种和移栽。
37.为什么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
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是浅灌与湿润结合,适时晒田构成浅湿交替,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式,是稻田水分状况多样化。可促进水稻的生育和成熟,有效防止黑根和早衰,改善水稻生长形态,促进生育适时转化,调节生理生态需水,实现省水增产。
38.涝灾后水稻田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涝灾首先最主要的补救措施就是尽快迟早排水,排水之后喷清水,冲洗植株叶片上的泥沙,以利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对于不能及时排水的稻区,可每隔8-10行深耕开沟,增加土壤渗透性,提高其生理机能。
对于受淹时间较长(7天以上),根系严重破坏,活力衰退的稻田,应先检查其有无挽救的可能。将稻田连根拔起,看根系是否变黑或腐烂,若根系变黑或腐烂就考虑补种其他作物;根系有部分白根或黄根的,仍能恢复生机,可适当喷施一些生根剂如萘乙酸等,帮助恢复生理机能,尽量减少产量损失。
换水3-5天后,待水稻适应了新的环境,再做进一步补救工作。可适当施些化肥,以施尿素为好,但施肥量不宜过大,一般5公斤/亩,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则。稻苗地上部分,若还有不腐烂叶片,应叶面喷施一些高效活力素、喷施宝之类的药物来提高活力。
39.晒田的主要作用
(1)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为壮秆大穗打好基础。(2)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增强吸收能力。(3)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死生长,为形成穗大粒多打好基础。(4)降低田间温度,抑制病虫危害。
40.晒田时间与方法?
(1)晒田一般应在分蘖末期,拔节初期进行。丹东地区一般在7月1-15日。(2)稻株茎叶生长过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发黑的应重晒田,早晒田。反之稻株长势弱小应晚晒,轻晒或不晒。(3)土层深厚、肥沃、稻株呈现出徒长,叶色发黑的应早晒,重晒;土质较薄,保肥保水较差的应晚晒轻晒。粘土层透水性弱的应早晒、多晒;漏水田不晒。(4)当田间有三分之一左右植株已拔节时,应停止晒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幼穗分化生长发育。此时应适当深灌,控制水层在5-6厘米左右。(5)晒田时间一般为5-10天左右,轻晒田块,要达到田面开细缝,人脚下去不粘泥;中晒的田块,晒到田面出现鸡爪状裂纹;重晒的田块,要达到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即可。
41.适时断水为何促增产?
水稻灌浆结实期间合理的水分管理,是促进养根保叶、保证灌浆顺利进行、提高粒重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水稻到到蜡熟阶段还有30%左右物质需要合成并转入籽粒,灌浆后期仍需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一般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0%即可。水分不足,会导致稻叶提早枯黄,植株早衰,造成减产。
水稻生长后期宜实行间歇灌溉,即水落干后再灌水,并随着水稻的成熟逐渐减少田间积水时间。收割前最后一次断水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成熟期气温较高、水分蒸发较快时,以及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沙土地,断水可适当晚些,一般在收割前3-5天断水为宜;成熟期气温较低,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田块,断水可适当早些,一般在收割前10-15天断水为宜,盐碱地适当再晚些。
42.优势大米、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的区别是什么?
优质大米是相对于普通大米而言的,着重于米的外观、理化和卫生等方面的品质评价,特别偏重于食味品质。绿色大米的评价重点为栽培环境,要求无污染,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数量,严格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有机大米拒绝一切化学合成物质,其产品更接近天然食品。
43.为什么后期多施氮肥会影响稻米的食味?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它们主要受施肥特别是施用氮肥的时期和含量影响。所以后期施氮肥会影响稻米的食味。
44.水稻高产注意事项?
施足底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配方施肥。
45.如何进行水稻施肥?
在旋耕前1-2天时间内,将所需肥料均匀地撤在稻田表层,随旋耕一起翻到土层中。地面不平的不可深施。
46.硅肥在水稻生产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水稻吸收硅肥后,硅酸不易透水,有降低蒸腾强度的作用;受光姿态好,可增强光合作用;硅酸的存在还能增强根部的氧化力,促进根系生长,改善根的呼吸作用;施用硅肥,能有效稀释植物体内氮的深度,增强耐寒性,可促进磷向穗部转移。
47.稻瘟病如何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谨慎选用外地水稻品种,合理施肥,控氮增钾,增施硅肥,科学灌溉,浅水管理。采取积极主动防控措施,对易发病地块要提前预防。一旦发病要立即控制发病中心。对穗颈瘟的防控,要抓住水稻始穗(破口)期和齐穗期两个关键时期施药,一般在7月15日,春天刮风的下风关打药封闭。药剂可选用2-4%春雷霉素50-80克/亩,或20%井冈、腊芽100毫升/亩,75%三环唑20克/亩,40%富士一号100克/亩或75%活菌、戊唑醇(拿敌稳)10-15毫升/亩等。
48.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
纹枯病的发生一般在水稻拔节期到孕穗期。防治纹枯病一般选用抗病品种,控制氮肥,合理灌溉,科学用药。在水稻分蘖末期到拔节期,田间一旦出现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就要立即打药控制发病中心。药剂可选择23%满穗20毫升/亩,30%爱苗15毫升/亩,75%拿敌稳10-15毫升/亩。喷雾时,药液量一定要足,要打透,药液量每亩不能少于30公斤。
49.稻曲病如何防治?
稻曲病是水稻穗部病害,发病期为水稻抽穗以后。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为水稻抽穗前一周到齐穗期。药剂防治得当可有效控制稻曲病的发生。防控稻曲病可结合稻瘟病防控同时进行。药剂可选用30%爱苗15毫升/亩,75%拿敌稳15毫升/亩,如果选用络氨铜等含铜制剂,则要提前到水稻抽穗前7-10天打药,以防产生药害。
50.水稻条纹叶枯病如何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防治重点是控制住灰飞虱的发生。控制灰飞虱,关键要防控好灰飞虱对水稻秧苗的危害。(1)推广无纺布育苗,减少秧苗因通风炼苗与外界环境的接触。(2)采取药剂拌种,在水稻播种前选用70%噻虫嗪10克拌种5公斤。(3)在水稻插秧前5天左右,对秧苗进行药剂喷雾预防。药剂可选用40%氯虫、噻虫嗪(福戈)8-10克,或25%吡蚜酮15克加20%氯虫、本甲酰胺(康宽)5毫升喷雾。药效可达20天以上,不但能有效防控灰飞虱,还能有效防控插秧后,稻水象甲、潜叶蝇及一代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
51.二化螟如何防治?
二化螟是水稻主要虫害之一,每年在我市发生二代,第一代6月20-25日,第二代结合穗瘟病一起防治。我们的防治策略是控制一代的发生,降低二代的危害。防治方法:(1)在插秧前5天左右对秧田打药进行预防,药剂可选用40%福戈8-10克/每亩或25%吡蚜酮15克加20%康宽5毫升/亩喷雾。(2)在6月末左右,田间发现枯心苗,立即打药。药剂可选用20%阿维,三唑磷80-100毫升/亩,48%毒死蜱80-100毫升/亩,20%康宽10毫升/亩,或40%福戈8-10克/亩,兑水30-45公斤喷雾。
52.水稻苗期病害如何防治?
水稻苗期主要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立枯病等。
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防治主要通过药剂浸种或温汤浸种的方法解决,立枯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床土调酸,应用壮秧剂和种子包衣等方法解决。药剂浸种可选用“浸种灵”“线菌清”“咪鲜胺”等单剂或咪鲜胺与杀虫单等药剂的复合制剂。温汤浸种是先将种子在冷水中浸24小时后,移入45-47℃温水浸5分钟,再移入52-54℃温水浸10分钟,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药剂拌种包衣是选用亮盾(咯菌清+精甲霜灵),20-30毫升亮盾加水5倍,可拌种10公斤。亮盾对种子处理可采用先包衣后浸种,也可采取先浸种后包衣。试验证明,用亮盾处理的秧苗,不但无病,还根多苗壮。
53.水稻叶面肥的种类及施用方法
(1)氮肥 高产水稻要求早发中稳后不衰,栽培上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措施来达到这一目的。水稻生育中后期喷施氮肥,可延长功能叶寿命,防止脱氮早衰。一般在孕穗期和灌浆初各喷1次1%的尿素溶液,如与3000—4000倍的902调节剂混合喷施效果更好。
(2).磷肥在水稻生长后期喷磷,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促进早熟。一般在抽穗至灌浆期喷2次2%的过磷酸钙溶液。配制方法:取优质过磷酸钙2公斤,粉碎后倒入100公斤水中浸泡24小时(经多次搅拌)后过滤,每次每亩喷肥液60公斤。在缺氮田块可在配制好的磷肥溶液中添加适量尿素混喷。
(3).钾肥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钾肥溶液,能促进抽穗,提高结实率。取新鲜草木灰5公斤,加清水100公斤,充分搅拌后浸泡12—24小时,然后取澄清液喷用,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也可选用1%的氯化钾溶液。
(4).磷酸二氢钾水稻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提高抗逆性,增强抗热和抗寒能力,增粒增重,增产效果好。一般在孕穗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1次,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50公斤稀释后喷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抽穗达20%时,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1—2克九二○(若为粉剂,宜先用酒精化解),加水5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布,可促进抽穗整齐,减少包颈,增产效果显著。
(5).锌肥水稻对锌敏感,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锌肥液,可促进抽穗整齐,增强叶片功能,加速养分运转,有利于灌浆结实。每次每亩用硫酸锌100克,加水50公斤稀释后喷施。与磷酸二氢钾混用效果更佳,不宜与磷肥混用。
(6).硼肥水稻灌浆期硼营养供应充足,结实率高,空秕少,尤其是杂交稻增产作用更明显。一般在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1次0.1%—0.2%的硼砂溶液,可增产10%左右。当水稻灌浆结实期遇低温阴雨时,喷施硼肥效果更好。喷施硼砂叶面肥,应先用少量温热水将其溶解,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后及时喷用。
54. 水稻栽培要施好“三肥”
(1)适时早施分蘖肥
水稻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适时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5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底肥不足的可适当增施,但切忌过量追肥,以防中后期过旺生长,贪青晚熟。
(2)巧妙施用穗肥
水稻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这一时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科学施好穗肥不仅能起到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的作用,而且能防止贪青和倒伏的发生。在技术上要做到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黄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施。施用时间为水稻圆秆期,每亩施尿素3-4公斤,并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50公斤均匀喷于叶面。
(3)酌情追施粒肥
水稻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又称“壮籽肥”。酌情追施粒肥能有效地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公斤喷雾。对于已发纹枯病、稻温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交替喷施,及时防控。
55.优质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1)施足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料是优质水稻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基础。有机肥料主要用作基肥,一般在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土杂肥40-50 担,或饼肥40-50公斤。除此之外,还可于耕翻后上水前施用人畜粪肥40-50担作面肥,以保证秧苗移栽后返青活蔸时对养分的需要。
(2)控制氮肥用量。氮肥过量施用不仅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多、贪青、倒伏、病虫害加剧,而且导致空秕粒多、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氮素肥料主要用作追肥,一般在水稻移栽后每亩施尿素6-7公斤,第二次在插后13-15天结合耕田每亩施尿素4-5公斤,以利发蔸壮蘖。中期要注意控水控肥,只对生长较差的二、三类禾苗酌情补施一些平衡肥,后期看苗补追粒肥3-5公斤。
(3)增施磷、钾肥。磷肥以基肥为宜,钾肥以追施较好。一般在有机肥充足的田块每亩施磷肥20公斤,作为蘖肥用的钾肥每亩可施氯化钾3.5-5 公斤。水稻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促进灌浆结实,一般在抽穗扬花后期及灌浆期各喷施一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60公斤于傍晚喷施。
(4)叶面补施微肥。微量元素如锌、锰、硼等,能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增强稻株的抗逆性,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促进后期根系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能加速花的发育,增加花粉数量,促进花粉萌发,有利于提高水稻成穗率;还能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的充实度,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据试验,在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比不施的每亩可增产40-50公斤,水稻施用锌、锰、硼等微量元素,一般以喷施两次较好。第一次在分蘖盛期,第二次在幼穗分化完成期。锌、锰、硼肥的施用量为每亩100-125克,喷施浓度为:锌为千分之一;锰、硼各为万分之五。追施叶面肥要求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集中喷于叶片正反面。
56.水稻大田期科学灌溉技术要点
俗话说:“水是稻的命,又是稻的病”。科学管水、合理灌溉,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一环。水稻大田期科学管水应注重以下环节。
前期:寸水返青,浅水分蘖。从栽秧到活棵,由于拔秧伤根,秧苗吸水能力弱,容易失去水分平衡,需给田灌1寸左右水层护苗,为秧苗生长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温湿环境,缓和需水与供水的矛盾,加速返青。返青后,水稻生长进入分蘖阶段,可浅水勤灌,水层不宜超过1寸。水层薄,能够提高水温及表土温,促使稻株根系发达,及早分蘖。坐秋发红田、冷浸田、秧田,还应该在活棵后适当晒田,以提高土温,促根促蘖。
中后期:适时晒田,浅水促穗,湿润壮子。晒田是促使水稻中期稳健生长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通过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达到促根、控蘖、保穗的目的。晒田可促进稻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增强吸肥抗病抗倒伏能力;可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同时,晒田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蔓延。晒田一般应掌握看苗情定先后,看田块类型定轻重的原则。冷浸田、坐秋发红田、烂龙潭泥田应重晒。同时要看天气及苗色确定晒田时间的长短,连续阴雨或苗色浓绿的田块可多晒一段时间。晒田应以晒至稻株白根外露,人下田有水不沾泥,开裂田不发白,叶色退淡,叶片直立,叶尖会刺手,分蘖停止为度,然后灌水。
稻株圆秆拔节至抽穗扬花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水稻长穗子的关键时期,田内应保持1寸左右的浅水;烂龙潭田、冷浸田及秧田需间歇灌溉,但也不应使泥土干至发白。
水稻灌浆以后,以湿为主,干干湿湿到黄熟,然后撤水落干。这样可达到养根、保叶,防止稻青枯早衰,使稻株能正常结实、灌浆和成熟的效果。
此外,水稻施用化肥或农药时,应提前放好田水,稳定水层,施用后宜保持一定时间的浅水层,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或药效。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