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农村实用技术 > 家禽饲养
家禽饲养

东风螺人工育苗的全过程

发布时间:2018-06-20  |  浏览:


方斑东风螺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它生长速度快、肉质味道鲜美,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海水养殖品种。但过度捕劳使方斑东风螺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需要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设施

  亲螺培育及产卵池、育苗池共10个,规格为3×6.3×1.3米,每池水体25立方米;幼体孵化池及饵料培养池共12个,每池水体5立方米。育苗系统由一台3KW罗茨鼓风机供气。育苗用水为经过沉淀再经过过滤的沙滤水。

  亲螺来源

  亲螺购自广西合浦营盘的拖网鱼船,两批分别购得亲螺30千克和40千克,其规格为壳高5厘米以上。因每天的收购量较小,先将收购的亲螺暂养于当地育苗场,收购所需数量后采用降温干运的方法将亲螺运回试验基地。具体运输方法是:将一个装有冰块的塑料篓子放进泡沫箱中(冰块要用塑料袋密封,以防冰融化后浸泡到亲螺),再在篓子周围放上亲螺,亲螺上方盖上一层湿布,加盖密封即可进行运输,塑料篓子的作用是将冰和亲螺隔开,防止亲螺被冻伤;每箱装亲螺20千克。

  亲螺的培育

  方斑东风螺有潜沙习性,将运回的亲螺放于池底铺有5厘米沙的亲螺培育池中培育。投以当地易得的杂鱼和珍珠贝肉,每天晚上投饵一次,投饵量约为亲螺体重的5%10%,具体投饵量可根据亲螺摄食情况调节,一般以第二天早上略有少量剩余饵料为适宜。每天早上8∶00~9∶00进行换水和清污,先排干亲螺培育池的水,消除池底的残饵,用海水将池底沙冲洗干净后再加满水;换水清污时为防止将亲螺冲走在出水口加隔离网;每星期用(50100)x10 浓度的高锰酸钾将沙消毒一次。

  亲螺的交配产卵和孵化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成熟亲螺会自然交配并产出卵囊,方斑东风螺一般将多个楔形卵囊产在池底的沙上形成卵群。采集卵囊结合换水进行,排干水后即可进行卵囊采集,将采集的卵囊清洗干净,用10010 浓度PVP-I消毒25min后,置于40目小网箱在育苗池中孵化,网箱底部要尽量拉平,以避免卵囊大量堆积在一起造成局部缺氧而影响卵的孵化率。在水温27℃经过6天左右幼虫即可孵出,孵出的幼虫穿过网箱进入育苗池,而空卵囊和未孵化的卵囊则留在孵化网箱中,待育苗池中幼虫密度达到1万只~2万只/立方米将卵囊移到另一个池子中继续孵化。

  幼虫的培育管理

  换水:前5天每天换水一次,以后每天换水二次,日换水总量为20%50%。随幼虫生长更换换水器不同网目的网布,浮游期用100目网布,变态后用80目网布。

  投饵:浮游期幼虫以投喂小球藻为主,金藻、扁藻和面包酵母为辅,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饵1次,幼虫不同发育时期投饵量。

  培育期的水质条件:水温23℃29.8℃,海水相对密度1.0211.023pH8.18.3,溶解氧>5毫克/升。

  幼虫变态期的管理

  幼虫达760μm即具有变态能力,此时将幼虫移到另外池底铺有沙的育苗池进行变态,具体方法是:将40目网布筛取的海沙用淡水冲洗干净,用200106浓度PVP-I消毒10min,冲洗干净药液后均匀铺放到消毒好的育苗池底,沙的厚度为0.5厘米左右,加满水备用。

  用换水器将培育有幼虫的育苗池水排至30厘米~50厘米,在育苗池排水口安放集苗网箱,并在集苗槽内加入海水,使槽内水位比育苗池水位低10厘米~20厘米,拔起排水胶塞将幼虫排至集苗网箱。保持集苗槽与育苗池的水位差不要太大,以控制幼体的排出速度,防止水流太急而损伤幼虫。将集好的幼虫清洗干净后移入上述已准备好的育苗池。

  此时的饵料投喂方法为藻类继续投喂,再投喂少量鱼肉,为了便于观察幼虫的变态情况和及时清除残饵,鱼肉应投放到饵料台上。每天投喂鱼肉1小时~2小时后提起饵料台,检查鱼肉上是否附有已变态的幼虫。每3平方米~4平方米安放一个饵料台。

  稚螺期的管理

  育苗池水中没有浮游幼虫时幼虫完全变态为稚螺,停止投喂藻类,只投喂鱼肉。刚变态的稚螺口中的齿舌尚娇嫩,投喂肉质较细软且经过急冻再解冻的鱼肉。

  稚螺有爬壁习性,在池内壁水面上方贴挂经海水浸湿的双层纱布,防止稚螺干燥死亡。7∶0018∶00各收纱布一次,将池壁的稚螺冲洗入育苗池水中。

  幼螺的出池方法

  过筛法 将沙和幼螺置于40目的筛网中在水中过筛,沙通过网布沉于水底,稚螺则留在筛网中。

  饵料诱捕法 停投一次饵料使幼螺处于适度饥饿状态,再把鱼肉投放到饵料台上,一小时左右提起饵料台,将附在鱼肉上的幼螺收集起来。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