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全国媒体
全国媒体

熠熠生辉的丹科精神与丹玉品牌

丹东农科院隆重举行六十华诞庆典

发布时间:2008-10-07  |  浏览:

农民日报2008年9月15日5版

      9月8日,地处辽宁省凤城市东郊的丹东农业科学院(简称“丹科”)张灯结彩,礼炮齐鸣,隆重举行成立60周年庆典。来自农业部、辽宁省、丹东市的有关领导及全国各地农口的领导、专家共300余人参加了盛会。中国种子协会专程发来贺电,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副主任李建生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全体与会者的共同心声:丹东农业科学院是我国玉米育种事业的摇篮,“丹科”的经验和精神值得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学习,“丹玉”的品牌是由几代“丹科”人用辛勤汗水浇铸而成的,其价值无可估量,绝不亚于“隆平高科”。
  丹东农业科学院的前身——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3月,1996年9月改为丹东农业科学院。建国初期,该院先后选育出地方品种和各类品种品系间杂交种20多个,累计种植2000多万亩,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旅大红骨是该院收集整理的农家品种,现已成为中国玉米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是我国玉米育种的宝贵财富。该院共育成玉米单交种82个,育成玉米自交系66个,全国育种单位用这些自交系组配成杂交种230个,这些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累计种植22.9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130亿元。该院还先后育成了16个水稻品种、5个旱稻品种、13个大豆品种,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育和引进了一批果树、甜瓜、茄子、辣椒、短梗五加和蓝莓等优良新品种,并开展了相应的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育出了辽烟8号、辽烟11号、辽烟15号等17个烟草品种。60年来,该院共取得科研成果374项,获奖成果14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68项。
  60年来,丹东农科院秉承“科研是立院之本,开发是强院之路”的理念,几代人始终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全国农业科研界学习、借鉴的“丹科”经验和精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大胆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丹东农科院在用人机制上,全面实施全员聘任制,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激励机制上,将成果和效益直接挂钩,明确责任和权益,奖罚分明。给政策,给待遇,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经营体制上,改变过去零打碎敲的经营方式,2003年丹东农科院组建成立了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玉种业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是丹东农科院专职的开发机构。丹玉种业先后被评为全国种业50强(名列第15位)、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铸就高含金量的“丹玉”品牌
  丹东农科院努力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仅2005-2007年项目总投入就达3100万元。改善了创新条件和环境,加大了科技基础条件的平台建设。建设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玉米原原种繁殖基地、丹东大豆区域试验站、丹东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生物技术实验室、玉米育种工程技术中心、海南育种基地,购置了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人工气候室、基因枪等仪器设备100余台件。该院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所创利润的30%奖励给主要完成人员,其中1/3奖给课题主持人。
  丹东农科院由于多年坚持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他们采取产业化经营,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0年来,主要获奖成果有:玉米杂交种“丹玉6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优良玉米自交系“330”1982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多抗性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花序大豆“凤交66-12”1987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玉米研究上还荣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通过成果转化,“丹玉”系列良种驰名全国,每年全国对“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需求量3.5亿多公斤,平均每年向全国各地销售“丹玉”牌玉米杂交种达3亿公斤以上,“丹玉”种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丹东农科院一直承担着国家和辽宁省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是辽宁省玉米育种攻关课题的主持单位。同时还承担着国家“863”、“948”、“支撑计划”、“国家现代玉米技术体系建设”、“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中国北方农作物抗病鉴定中心”、“国家玉米原原种基地”、“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丹东分中心”和“辽宁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中心”。
  以人为本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丹东农科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了“两个服务”的思想,即为科研服务,为科技人员服务的思想。为科技人员办实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安心工作。该院从实际出发,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该院改革原有的科研体制,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保证科技人员的科研经费,改善科研条件和手段,创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给干事业的人才一个广阔空间。他们合理分配,提高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待遇,增加科技人员的科研津贴,增加科研成果奖励,成果开发上实行利润分成等激励机制,课题主持人的奖金有的一年就可以拿到30万元左右,这样的奖励力度在国内的农业科研单位实属少有。
  该院及时解决科技人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家属子女就业、就学、住房等问题,先后有9位专家的家属子女得到妥善安置。为方便专家工作和生活,2004年起出资250余万元,为10名专家配备了小轿车。
  该院重视从源头着手,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拘一格地选拔和使用人才。重视给青年科技人员压担子,为其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丹东农科院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先后与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家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演讲,同时也派出一批中青年专家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把拔尖人才、后备人才送出去进行专门培训。还通过为老专家配备助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从而提高了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难能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

      建所初期,以玉米专家景奉文、邱景煜、烟草专家范景清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人员,六、七十年代以玉米专家吴纪昌、水旱稻专家白世枝为代表,以及现在的中青年专家景希强、何晶、陈刚、刘春增等,他们不但继承了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更是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做出了突出贡献。
  玉米专家何晶作为一名女性育种工作者,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忍着腿上的伤痛去海南授粉;因为和爱人景希强一起去海南育种,照顾不上孩子,结果孩子从拖拉机上掉下摔伤,留下了永久的伤疤。玉米专家陈刚曾连续10个冬天去海南,在海南选育玉米杂交种“丹玉13”的第三年冬天,家里发来电报,说孩子病危,母病重。由于这一年是选育“丹玉13”最关键的一年,他没有回去,但一股火得了慢性视网膜炎。“选择育种就是选择辛苦,但这辛苦值得”这是玉米专家刘春增常说的一句话,对育种他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但是对家庭他却亏欠太多。他独身一人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生活完全没有规律,身体严重营养不良。由于过度劳累,1991年,他曾病倒在广州全国玉米会议上,也曾晕倒在海南育种的旅途中,即使在住院治疗期间,他的心仍在试验室,仍然和他的同事们在一起……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